苗木出圃及检查规则

合集下载

苗木质量的检验标准及出圃技术要点

苗木质量的检验标准及出圃技术要点

农技服务园林绿化·63·2017,34(21)苗木质量的检验标准及出圃技术要点滕 飞(贵州省麻江县林业局, 贵州 麻江 557200)[摘要]培育苗木的最后环节是苗木出圃。

这一环节直接影响到苗木质量和移植成活率大小,因此要做好对出圃苗木的检验和运输管理,需要把控好苗木调查、苗木运输、苗木起苗、苗木消毒以及苗木假植等关键环节。

[关键词]苗木;质量标准;出圃;苗木调查只有全面了解和掌握苗木质量的检验标准,才能够选择出高质量的苗木。

另外,为确保苗木移植的质量,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做好苗木调查、苗木运输、苗木起苗、苗木消毒以及苗木假植等要点。

1苗木质量标准一是根系具有一定长度、没有劈裂、侧根和须根较多的根系;二是苗干粗壮而且笔直,上下匀称,高度和粗度协调,具有繁茂的枝叶和木质化充分的枝条,芽饱满充实,色泽正常,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三是苗木的茎根比值比较小,高径的比值较小而占的重量大;四是苗木没有机械损伤和病虫害发生,没有水分流失,生命力旺盛;五是苗木一定是苗圃地栽植苗,假值或窖藏的苗木不能用。

2苗木检验包括苗木规格、品种纯度、苗木数量、苗木质量的检验。

检验数据以苗木成活后3个月测得的数据为准。

苗高和根系长度用木制直尺或钢卷尺测量,苗木胸径或地径用特制的工具或游标卡尺或测量,土球包装的苗木用木制直尺或钢卷尺测量包装体积,读数均精确到1 cm。

数量以施工人员实际清点的为准。

苗木质量检验采用随即抽样的方式,对苗木的根、苗木的茎、苗木的干、苗木的顶芽以及苗木的木质化程度检验后,根据验收结果在现场填制好《验收单》并妥善保存以备查证和作为结帐的依据。

3苗木出圃技术要点3.1苗木出圃要求苗木出圃的基本要求是:品种纯正;苗木达到一定的高度和粗度,有2~3条分枝,枝条健壮、充实;根系发达,须根多;无严重的病虫害和机械损伤;嫁接苗的接合部愈合良好。

3.2苗木调查苗木调查要求可靠性、质量精度、产量精度均在90%以上。

苗木出圃

苗木出圃

苗木出圃一、苗木规格与调查(一)出圃苗木的规格尽管各地对出圃苗木的规格、质量要求不尽统一,但同一地区出圃苗木在规格、质量上应有统一的要求。

苗木出圃时,在质量和规格上要做到不够规格、树形不好、根系不完整、有机械损伤、有病虫害的苗木不出圃。

苗木出圃的质量要求:(1)苗木树体完美;(2)苗木根系发育良好;(3)苗木的茎根比小、高径比适宜、重量大;(4)苗木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5)经过移植。

北京市园林局《城市绿化和园林绿地用植物材料木本苗》,对园林苗木出圃的规格标准规定如下:1.常绿乔木要求苗木树型丰满、主梢茁壮、顶芽明显,苗木高度在1.5m以上或胸际直径在5cm以上为出圃规格。

高度每提高0.5m,即提高一个出圃规格级别。

2.大中型落叶乔木如毛白杨、国槐、五角枫、合欢等树种,要求树型良好,树干直立,胸际直径在3cm 以上(行道树苗在4cm以上),分支点在2.0-2.2m以上为出圃苗木的最低标准。

干径每增加0.5cm,即提高一个规格级别。

3.有主干的果树、单干式的灌木和小型落叶乔木如苹果、柿树、榆叶梅、碧桃、西府海棠、紫叶李等,要求主干上端树冠丰满,地径在2.5cm以上为最低出圃规格。

地径每增加0.5cm,即提高一个级别规格。

4.多干式灌木要求自地际分枝处有三个以上分布均匀的主枝。

丁香、金银木、紫荆、紫薇等大型灌木出圃高度要求在80cm以上,在此基础上每增加30cm,即提高一个等级;珍珠梅、黄刺玫、木香、棣棠、鸡麻等中型灌木类,出圃高度要求在50cm以上,苗木高度每增加20cm,即提高一个规格级别;月季、郁金、金叶女贞、牡丹、红叶小檗等小型灌木类,出圃高度要求在30cm以上,苗木高度每增加10cm,即提高一个规格级别。

5.绿篱类苗木树势旺盛,全株成丛,基部枝叶丰满,冠丛直径不小于20cm,苗木高度在50cm以上为最低出圃规格。

在此基础上每增加20cm,即提高一个规格级别。

6.攀援类苗木地锦、凌霄、葡萄等出圃苗木要求生长旺盛,枝蔓发育充实,腋芽饱满,根系发达,至少2-3个主蔓。

简述园林苗木出圃的基本要求

简述园林苗木出圃的基本要求

简述园林苗木出圃的基本要求园林苗木出圃是指将苗木从苗圃中移植到园林工程项目中的过程。

在进行园林苗木出圃时,需要遵循一些基本要求,以确保苗木能够顺利生长并成功适应新的环境。

一、苗木选择在进行园林苗木出圃之前,首先要选择合适的苗木。

苗木应具备健康、无病虫害、生长良好的特点。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园林工程项目对苗木的要求不同,因此选择苗木时要根据具体项目需求进行。

二、出圃时间园林苗木出圃的时间也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苗木的出圃时间应在春季或秋季,避免在极端天气条件下进行。

这是因为春季和秋季温度适宜,有利于苗木的生长和适应新环境。

三、出圃前准备在进行园林苗木出圃之前,需要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检查苗圃的土壤质量是否合适,如酸碱度、肥力等。

其次,要检查苗木的根系情况,确保根系健康完整。

另外,还要做好苗圃的排水工作,防止积水对苗木生长的影响。

四、出圃方法园林苗木出圃有多种方法,常见的有机械出圃和人工出圃两种方式。

机械出圃适用于苗木规模较大的情况,可以提高出圃效率;而人工出圃适用于苗木规模较小的情况,可以更加细致地保护苗木根系。

五、运输与安装出圃后,苗木需要进行运输和安装。

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保护苗木,防止受到挤压或摔坏。

在安装过程中,要确保苗木的根系与土壤接触良好,并进行适当的浇水和施肥。

六、养护管理园林苗木出圃后,需要进行养护管理,以促进苗木的生长和适应新环境。

养护管理包括浇水、施肥、修剪等工作。

浇水要适量,避免过多或过少;施肥要科学合理,根据苗木的需求进行;修剪要注意方法和时机,以保持苗木的形态和健康。

总结园林苗木出圃是园林工程项目中重要的一环。

在进行园林苗木出圃时,需要选择合适的苗木,掌握出圃时间,做好出圃前的准备工作,选择合适的出圃方法,注意苗木的运输与安装,以及进行养护管理。

只有符合这些基本要求,苗木才能够良好生长,并成功适应新的园林环境。

苗木质量的检验标准及出圃技术要点分析

苗木质量的检验标准及出圃技术要点分析

苗木质量的检验标准及出圃技术要点分析摘要: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水平逐渐提升,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园林绿化工程与林业建设项目的需求持续增加,对于苗木的质量要求进一步提高。

因此,相关部门及人员需要提高对苗木质量检验标准以及出圃技术要点的重视,以保障苗木的质量能够达到标准要求。

本文简单分析了苗木质量的重要性与影响因素,探讨了苗木质量检验标准的同时,对出圃技术要点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苗木质量;检验标准;出圃技术1苗木质量重要性与影响因素苗木的生长状况直接关系到植物的生态与绿化等多方面效益。

所以,对幼苗的质量进行有效地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可以确保绿化效果。

如果苗木的质量足够好,那么就能与各种地理环境及气候相适应,健康茁壮地生长,从而拥有优美的外形,鲜艳的颜色,既有很强的观赏性,又拥有一定的绿化效果。

而如果幼苗品质较差,极易发生枯死、变形以及褪色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植物的绿化效果,进而影响了城市的形象。

其次,改善生态环境。

高品质的幼苗具有净化空气,调节气候,防止土壤侵蚀,保持土壤肥力,提供食物以及改善生态等诸多功能。

但如果幼苗的品质较差,不仅影响了幼苗的生态功能,而且还会引起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污染。

最后,节约资源。

优质的苗木可以提高造林的存活率和生长速度,大幅度减少病虫害损失,从而降低养护管理成本和风险。

如果幼苗的品质较低,那么就会导致造林的成活率降低,同时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进而带来更多的损失与风险。

对于苗木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相对较多,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选择种源。

对于苗木质量而言,种源的合理选择尤为重要。

种源指的是苗木的遗传来源,决定着苗木的适应性。

选用优质的种源,可增强幼苗的生长潜能,增强幼苗对病虫害的抵抗力,从而提高造林的成活率和整体效益。

苗圃管理。

苗圃管理指的就是对幼苗进行播种,育苗,移栽,浇水以及施肥等操作,从而使幼苗能够健康成长。

通过对苗木的科学管理,不仅能确保苗木的数量与质量,而且能改善苗木的形态、生理与营养状态,还能提高苗木的耐寒、抗旱等能力。

苗木出圃及检查规则

苗木出圃及检查规则

苗⽊出圃及检查规则第⼋章苗⽊出圃【提要】本章介绍出圃苗⽊的规格要求、苗⽊产量的调查⽅法及苗⽊出圃技术。

其中对抽样调查法和苗⽊出圃各环节⾏了详细的阐述。

苗⽊经过⼀定时期的培育,达到造林绿化要求的规格时,即可出圃。

苗⽊出圃是育苗作业的最后⼀道⼯序,主要包括起苗、分级统计、假植、包装运输和检疫消毒等。

为了保证造林绿化苗⽊的质量和观赏效果,需确定苗⽊出圃的规格标准。

同时,需进⾏苗⽊调查,掌握各类苗⽊的质量和数量,做好苗⽊的计划供应和出圃前的准备⼯作。

第⼀节出圃苗的规格出圃苗⽊的质量问题,是关系到绿化建设的重要环节。

为了使出圃苗⽊更好地发挥绿化效果,出圃苗⽊必须符合造林绿化⽤苗的要求,对出圃苗⽊应制订⼀定的质量标准。

苗⽊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栽植的成活率、养护成本和绿化效果,⾼质量的苗⽊是绿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造林绿化苗⽊质量1.出圃苗应具备的条件(1)苗⽊根系发达。

主要是要求有发达的侧根和须根,根系分布均匀。

(2)茎根⽐适当,⾼粗均匀,达⼀定的⾼度和粗度,⾊泽正常,⽊质化程度好。

(3)⽆病⾍害和机械损伤。

(4)萌芽⼒弱的针叶树要具有发育正常的顶芽。

2.出圃苗的规格要求根据苗⽊质量标准(表8-1)将苗⽊分为三级,Ⅰ、Ⅱ级苗为合格苗,可出圃造林;Ⅲ级苗为不合格苗,不允许⽤于造林,予以淘汰或再培育。

苗⽊质量主要⽤地径和苗⾼两项指标的尺⼨表⽰。

应⽤标准时,苗⾼20厘⽶以下的苗⽊,⾼、径两项指标中,有⼀项不达标准即降⼀级;苗⾼20厘⽶以上的苗⽊,衡量苗⽊的质量以地径为主,如某苗⽊其⾼度为Ⅰ级,径粗属Ⅱ级,则列为Ⅱ级苗,其⾼度属Ⅱ级,径粗属Ⅰ级则列为Ⅰ级苗。

143144145⼆、园林绿化苗⽊质量1.出圃苗应具备的条件(1)苗⽊的树形优美。

出圃的园林苗⽊应是⽣长健壮,⾻架基础良好,树冠匀称丰满。

(2)苗⽊根系发达。

主要是要求有发达的侧根和须根,根系分布均匀。

(3)茎根⽐适当,⾼粗均匀,达⼀定的⾼度和粗度(冠幅)。

出圃苗的⾼、粗(冠幅)要求达到⼀定的规格。

苗木出圃六项注意

苗木出圃六项注意

苗木出圃六项注意苗木出圃六项注意一、出圃标准苗木出圃标准:苗木枝条健壮,成熟度好,芽体饱满;根系健全,须根多;无病虫害。

同时苗高应达到一定的要求。

如毛白杨、速生杨、法桐等苗木直径应在3厘米以上,苗高在3.5米以上;苹果、梨、杏、桃等苗高在1米以上。

二、把握起苗时间原则上起苗要在苗木的休眠期进行。

落叶树种从秋季落叶开始到翌年春季树液流动以前都可起苗。

常绿树种除上述时间外,也可以在雨季起苗。

春季起苗宜早,要在苗木开始萌动前起苗,若在芽苞开放后起苗,会降低苗木成活率。

三、掌握出圃方法起苗时应尽量避免伤根,要远起远挖,苗木主、侧根长度至少保持20厘米,不要损伤苗木皮层和芽眼。

因冬春季干旱,圃地土壤容易板结,起苗比较困难。

最好在起苗前4天给圃地浇水,使苗木在圃地内吸足肥水,有比较充足的营养储备,保证苗木根系完整,增强苗木抗御干旱的能力。

四、带土球挖取苗木起苗时,根部所带土球的直径应为苗木直径的6-12倍。

珍贵树种或大树可用草绳缠裹土球,以防散落。

苗木栽后根与土壤要紧密接合。

五、苗木消毒一是杀菌消毒法、可用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浸苗P3-23分钟,或用1:2:100的波尔多液浸苗10-20分钟。

二是杀虫消毒法。

可用50%的甲基1605乳油500倍液浸苗20分钟。

六、搞好分级为了保证苗木栽后林相整齐及生长的均势,起苗后应立即在背风的地方进行分级,标记品种名称,严防混杂。

苗木分级原则:品种纯正,砧木类型一致,枝条充实,芽体饱满,具有一定的高度和粗度,根系发达、须根多,断根少,无严重病虫害及机械损伤。

针叶类树种还要考虑顶芽发育状况。

苗木出圃应注意事项

苗木出圃应注意事项

苗木出圃应注意事项一、苗木质量评估与抽样调查(一)、壮苗应具备的条件1、苗干粗壮,通直匀称。

2、苗干高,充分木质化,无徒长现象;枝叶繁茂,色泽正常。

高茎比要适当,苗木才匀称,质量好。

3、根系发达,主根短而直,侧根和须根多而分布均匀。

4、茎根比值小,重量大。

一般地说,苗木地上部分鲜重与根系鲜重比值大,苗木的根系少,起苗时根系还可能有些损失,易使地上部与地下部失调,造林成活率低,苗木生长弱。

而茎根比值小的苗木,根系发达,质量好,属于壮苗。

5、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

6、针叶树苗木应具有倖饱满的顶芽。

(二)、年龄表示的方法1、苗龄的计算方法:苗木年龄的计算方法是根据苗木主干的年生长周期计算的。

苗木地上部分从开始生长到当年停止生长,算完成了一个年生长周期,称为1年生。

移植苗木的年龄,应包括移植前的年龄在内。

2、苗龄的表示方法:苗龄通常用”两数法”标记。

前一个数字表示苗木的年龄,后一个数字表示移栽次数。

如落叶松(2-0),表示2年生苗,未经移植。

(三)、苗木抽样调查调查是对苗木的数量、质量进行客观的测量,以便获得单位面积上准确可靠的产量和数据。

二、起苗(一)、起苗的季节起苗一般应在苗木的休眠期进行,即从秋季落叶后到春季树洲流动前起苗。

起苗的具体时期应根据树种的造林特性与造林时期的酌情确定。

秋季造林的苗木,应在落叶后起苗,最好随起随栽,以便霜冻前根系能恢复创伤,来春提前萌动、生长。

春季起苗应在早春苗木尚未萌动前起苗,抓紧造林,以免由于气温回升快,芽苞萌动,降低造林成活率。

雨季造林的苗木,应在雨季到来时随起随栽。

(二)、起苗的方法1、人工起苗:用锹或起苗锄自苗床或垄的一端挖掘,将苗起出,然后顺床或垄向前挖掘。

阔叶树和多年生针叶树大苗,起苗时,应用镐先将周围的土刨松,找出主要根系,然后按要求长度,剪断苗根,起出苗木。

2、机械起苗:有起苗设备的,可用机械起苗,机械起苗质量好,省工、效率高。

无论哪种起苗方式,都要保证起苗质量,特别注意苗木根系的完整不伤根,不劈裂。

苗木质量的检验标准及出圃技术要点

苗木质量的检验标准及出圃技术要点

大量起苗后不能及时运走或未栽植 完的苗 , 均
需 要 假 植 。假 植 地要 选 排 水 良好 、 风 向 阳的地 方 。 背
断掀起。春季造林期问 , 大量苗木 出圃, 因此各个环
节均 要 注意 技 术要 求 , 以切 实提 高 造林 成活 率 , 少 减
损失。 出 圃前首 先 要做 好 苗 木 调查 。苗 木 调查是 为 了
深度为 2 ~O 0 3 厘米 , 扦插苗为 2— 0 5 3 厘米。同时应注 意 , 要在刮大风时起苗 , 则苗木会失水过多 , 不 否 降 低 成 活 率 。若 是 干旱 苗 圃地 ,应 在起 苗 前 2 3天灌 ~
水 , 土 壤湿 润 , 使 以减少 起 苗时 损伤 根 系 。 为 了 防止 根 系 干燥 ,不 使 苗 木 在运 输 过 程 中降 低 质量 , 对 苗 木 进 行 包 装 , 免 苗 根 、 曝 于 阳光 要 避 叶 下 , 被 风长 时 间吹袭 。包装 工作 应选 在背 风 避萌处 或
株高和根系长用钢卷尺或木制直尺测量 ,读数精确
到 1 厘米 。
苗 高的测 量是 指 自地径 至顶 芽基 部 。
根 系长 度测 量 分为 垂 直 根 和水 平 根 ,垂 直根 为
从 地径 至 主根末 端 , 平 根为 根 幅半 径 。 水
进行 , 常绿树种的苗木 , 苗冠宜外露 , 以防发霉腐烂 。 运输苗木 时 , 用稻草 、 袋 、 宜 麻 草席 等 洒 水 盖 在 苗木
饲 料 与 种 植
苗 木 质 量 的 检 验 标 准 及 出 圃 技 术 要 点
马龙海 ( 尔滨市顾 乡公 园 10 7 ) 哈 50 6
掌握 苗 木 种 类 、 量 、 格 和质 量 等 , 数 规 以便 做 出合 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苗木出圃【提要】本章介绍出圃苗木的规格要求、苗木产量的调查方法及苗木出圃技术。

其中对抽样调查法和苗木出圃各环节行了详细的阐述。

苗木经过一定时期的培育,达到造林绿化要求的规格时,即可出圃。

苗木出圃是育苗作业的最后一道工序,主要包括起苗、分级统计、假植、包装运输和检疫消毒等。

为了保证造林绿化苗木的质量和观赏效果,需确定苗木出圃的规格标准。

同时,需进行苗木调查,掌握各类苗木的质量和数量,做好苗木的计划供应和出圃前的准备工作。

第一节出圃苗的规格出圃苗木的质量问题,是关系到绿化建设的重要环节。

为了使出圃苗木更好地发挥绿化效果,出圃苗木必须符合造林绿化用苗的要求,对出圃苗木应制订一定的质量标准。

苗木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栽植的成活率、养护成本和绿化效果,高质量的苗木是绿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一、造林绿化苗木质量1.出圃苗应具备的条件(1)苗木根系发达。

主要是要求有发达的侧根和须根,根系分布均匀。

(2)茎根比适当,高粗均匀,达一定的高度和粗度,色泽正常,木质化程度好。

(3)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

(4)萌芽力弱的针叶树要具有发育正常的顶芽。

2.出圃苗的规格要求根据苗木质量标准(表8-1)将苗木分为三级,Ⅰ、Ⅱ级苗为合格苗,可出圃造林;Ⅲ级苗为不合格苗,不允许用于造林,予以淘汰或再培育。

苗木质量主要用地径和苗高两项指标的尺寸表示。

应用标准时,苗高20厘米以下的苗木,高、径两项指标中,有一项不达标准即降一级;苗高20厘米以上的苗木,衡量苗木的质量以地径为主,如某苗木其高度为Ⅰ级,径粗属Ⅱ级,则列为Ⅱ级苗,其高度属Ⅱ级,径粗属Ⅰ级则列为Ⅰ级苗。

143144145二、园林绿化苗木质量1.出圃苗应具备的条件(1)苗木的树形优美。

出圃的园林苗木应是生长健壮,骨架基础良好,树冠匀称丰满。

(2)苗木根系发达。

主要是要求有发达的侧根和须根,根系分布均匀。

(3)茎根比适当,高粗均匀,达一定的高度和粗度(冠幅)。

出圃苗的高、粗(冠幅)要求达到一定的规格。

(4)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

苗木出圃的根系应发育良好,起苗时机械损伤轻,根系的大小适中,可依不同苗木的种类和要求而异。

另外,要求病虫害很少,尤其对带有危害性极大病虫害的苗木必须严禁出圃。

以防止定植后,病虫害严重,生长不好,树势衰弱,树形不整等而影响绿化效果。

(5)萌芽力弱的针叶树要具有发育正常的顶芽。

以上是园林绿化苗的一般要求,特殊要求的苗木质量要求不同。

如桩景要求对其根、茎、叶进行艺术的变形处理。

假山上栽植的苗木,则大体要求“瘦、漏、透”。

2.出圃苗的规格要求苗木的出圃规格,根据绿化任务的不同要求来确定。

做行道树、庭荫树或重点绿化的地区的苗木规格要求高,一般绿化或花灌木的定植规格要求低些。

随着城市绿化层次的增高,对苗木的规格要求逐渐提高。

出圃苗的规格各地都有一定的规定,表8-2列举华中地区目前执行的标准,供参考。

146第二节苗木调查为了掌握苗木的产量和质量,以便做出苗木的生产计划和出圃计划。

一般在苗木生长停止后,按树种或品种、育苗方法、苗木的种类、苗木年龄等分别进行苗木产量和质量的调查,为制定生产计划和调拨、供销计划提供依据。

一、标准地法适用于苗木数量大的撒播育苗区。

方法是在育苗地上,每隔一段距离均匀地设置若干块面积为1m2的小标准地,在小标准地上调查苗木的数量和质量(苗高、地际直径等),并计算出每m2苗木的平均数量和各等级苗木的数量,再推算全生产区的苗木总产量和各等级苗木的数量。

二、标准行法适用于移植苗区、嫁接苗区、扦插苗区和条播区、点播苗区。

方法是在苗木生产区中,每隔一定的行数(如5的倍数),选出一行或一垅做标准行,在标准行上进行每木调查;或全部标准行选定后,再在标准行上选出一定长度有代表性的地段,在选定的地段量出苗高和地际直径(或冠幅、胸径),并计算调查地段苗行的总长度和每米苗行上的平均苗木数和各等级苗木的数量,以此推算出全生产区的苗木数量和各等级苗木的数量。

应用标准行和标准地调查时,一定要从数量和质量上选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调查,否则调查结果不能代表全生产区的情况。

标准地或标准行总面积一般占总面积的2%~4%。

调查时要按树种、育苗方法、苗木种类和苗龄等项分别进行调查和记载(表8-3),调查内容包括苗高、地径(或胸径、冠幅),统计汇总后填入苗木调查汇总表(表8-7)。

表8-3 苗木调查记载表调查人:年月日三、准确调查法又称逐株调查法,计数统计法。

应用于数量不多的育苗区。

方法是逐株调查苗木数量,逐株或抽样调查苗高、地径(或胸径、冠幅)。

四、抽样调查法为了保证苗木调查的精度,苗木数量大的育苗区可采用抽样调查法。

要求达到90%的可靠性、90%的产量精度和95%的质量精度。

这种调查方法工作量小,又能保证调查精度。

(一)划分调查区将树种、育苗方式、苗木种类和苗龄等都相同的育苗地划分为一个调查区,进行抽样调查统计。

当调查区内苗木密度和生长情况差异显著,而且连片有明显界限,其面积占调查区面积10%以上,则应分层抽样调查。

147148调查区划分后,测量调查区毛面积,并将全部苗床或垄按顺序进行统一编号,以便抽取样地。

(二)确定样地面积样地是在调查区内抽取的有代表性的地段。

根据样地的形状,分为样段(或样行)、样方和样圆。

实际调查中苗木成行的(如条播)采用样段,苗木不成行的(如撒播)采用样方。

样地面积应根据苗木密度来确定,小苗一般以平均株数至少30~50株来确定样地面积,较大的苗木一般以平均株数至少15株来确定样地面积。

(三)确定样地数量样地数多少取决于苗木密度的变动大小,如苗木密度变动幅度较大,则样地数适当增加,相反,则样地数可适当少些。

可用下列公式估算样地数量:)(Ec t n ⨯=2式中 n -样地数量(个)t -可靠性指标(可靠性指标规定为90%时,t =1.7) c -密度变动系数E -允许误差百分数(精度规定为90%时,允许误差百分数为10%)由上式可知样地数是由c 、t 、E 三者决定的,其中t 、E 是给定的已知数,只有变动系数c 是未知数,可依据以往的资料确定。

如缺乏经验数据,也可根据极差来确定。

具体做法是按已确定的样地面积在密度较大和较小的地段设置样地,调查样地内苗木数量,两个样地苗木株数之差为极差。

例如,油松二年生移植苗,以密度中等处株数16株所占面积0.25平方米定为样地面积,经调查,较密处样地内株数为23株,较稀处样地内株数为11株。

则:极差R =23-11=12(株)根据正态分布的概率,极差一般是标准差的5倍,故: 粗估标准差4.25125===R S粗估样地内平均株数X =16粗估变动系数x S c =×100%=164.2×100%=15% 粗估需设样地数)(E c t n ⨯=2=)10157.1(⨯2=7(块)上述方法做起来较复杂,生产中一般先设10个样地,调查后若精度达不到要求,再用调查得出的变动系数计算应设样地数(n ),补设n -10个样地进行调查。

(四)样地的设置样地的布点一般有机械布点和随机布点两种方法,生产中常采用机械布点。

设置样地前要测量苗床(垄)长度及两端和中间的宽度,求平均宽度乘长度为净面积。

机械布点还要求测量苗床(垄)总长度。

机械布点是根据苗床(垄)总长度和样地数,每隔一定距离将样地均匀地分布在调查区内。

其优点是易掌握,故应用较多。

随机布点要经过三个步骤。

第一步,根据调查区苗床(垄)的多少和需要样地数量,确定在哪些苗床(垄)上设置样地。

例如:粗估样地数15个,共有60个苗床,则60÷15=4(床),即每4床中149抽取一床,也就是每隔3床抽1床。

被抽中的床号是4、8、12……。

第二步,查乱数表确定每个样地的具体位置。

查表所取数据应不超过苗床(垄)长度,并且一般不取重复的数据。

第三步,根据查表取得的位置数据布点。

如数据为3、8、5……,则第1个样地的中心在4号苗床(垄)3m 处,第2个样地在8号苗床(垄)8m 处,第3个样地在12号苗床(垄)5m 处。

(五)苗木调查样地布设后,统计样地内的苗木株数,并每隔一定株数测量苗木的苗高和地径(或胸径、冠幅),填入调查表(表8-4)。

根据经验,当苗木生长比较整齐时,测量100株苗木的苗高和地径(或胸径、冠幅),质量精度可达95%以上的精度要求。

生产中一般先测100株,调查后若精度达不到要求,再用调查得出的变动系数计算应测株数(公式与样地数计算公式相同),补设n -100株进行调查。

如:假设抽12块样地,粗估每块样地内平均苗木数为50株,需要测100株时,则(50×12)÷100=6(株),即在12块样地连续排列约600株苗木内,每隔5株测定1株。

表8-4 苗木调查记载表备注:测量精度要求,苗高(H)1位小数,地径(D)2位小数,单位为cm 。

(六) 精度计算苗木调查结束后计算调查精度,当计算结果达到规定的精度(可靠性为90%,产量精度为90%,质量精度为95%)时,才能计算调查区的苗木产量和质量指标。

精度计算公式如下:1.平均数(x )x =nxni i∑=12.标准差(S )S =1122--∑=n x n xni i3.标准误(S x )150S x =nS4.误差百分数(E )E(%)=xS t x⨯×1005.精度(P )P (%)=1-E (%)计算后若精度没有达到规定要求,则需补设样地进行补充调查。

例如:落叶松一年生播种苗,粗估设样地14块,调查后产量精度计算如表8-5。

注:在点播、条播等成行苗木的调查中,往往以1行或若干行为1 个样地。

由于行与行之间的距离可能不一样,样地大小有差异,表中各样地株数应统一换算为1m 2面积样地内的株数。

平均株数x =nxi∑=14239=17.07 标准差S=1122--∑=n x n x ni i=11439.40794313--=4.24标准误S x =nS =1424.4=1.13误差百分数E(%)=xS t x⨯×100=07.1713.17.1⨯×100=11.26%精度 P (%)=1-E (%)=1-11.26%=88.74%计算结果,精度没有达到90%的要求,则需补设样地。

其方法是由调查的14块样地材料求变动151系数c 。

c(%)=x S ×100=07.1724.4×100=24.8% 则需设样地块数)(E c t n ⨯=2=(108.247.1⨯)2=18(块) 。

已设置14块样地,尚需在调查区内再随机补设4块样地。

其调查结果如表8-6。

表8-6 18块样地产量调查统计表x =18313=17.39`1S=118)39.17(1856392-⨯-=3.38S x =1838.3=0.9E(%)=39.179.07.1⨯×100=8.79%P(%)=1-8.79%=91.21%计算结果,调查苗木株数达到精度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