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体的基本笔法
如何练习书写颜体书法

如何练习书写颜体书法
“颜体”由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所创,和柳公权合称为“颜柳”,有“颜筋柳骨”的说法。
颜真卿在书学史上以“颜体”缔造了一个独特的书学境界。
既以卓越的灵性系之,境界自然瑰丽;又以坚强的魂魄铸之,境界自然雄健;又以其丰富的人生育之。
境界自然阔大庄伟了。
书法概括:
楷书端庄雄伟,气势开张。
行书遭劲舒和,神采飞动。
颜真卿的书法,号称颜体,有他独特的风格和笔法。
他所留下的碑帖很多,后世的书法家认为从他的一些碑帖中可以找到「圆笔」的痕迹,和其他书法家的「方笔」不同。
书法--颜体的基本笔法

楷书是最实用的书体,学 习书法往往从楷书入手打基础。
我们将以颜真卿《颜勤礼碑》 为例,详细讲解楷书的学习过 程和方法。
毛笔执笔方法
执笔方式,以「双钩法为最普遍」。 o推-拇指由笔管内侧向外推。 o压-食指由笔管外侧向内压。 o钩-中指由笔管外侧向里钩。 o挡-无名指指甲由笔管内侧向外挡。 o托-小指抵着无名指,而衬托之。 2.执笔以指实掌虚为原则。外实如莲花半开,内虚可容蛋。 3.笔管以正直为原则。严格来说,应是锋正,而非管正。 4.执笔不可过指节,一过指节,即板滞不能自 如。 5.用力要适度,过紧过松皆不宜。
运笔方法 包括起笔、行笔、收笔三个过程
无欲欲 往下左 不先先 收上右 。,,
提顿
以上有不当之处,请大家给与批评指正,谢 谢大八种)
1.点 点又称「侧」,乃笔划之母也。下笔峻落,侧于一方 ,势足而收笔。 2.横 横划又称「勒」。勒笔劲涩,亡其流滑。逆笔藏锋,两头势起,不可顺锋平过。 3.竖 竖划又称「努」。锋逆上,向下力行,不得僵直。回锋收笔呈露珠状,此即垂露竖;出 锋收笔呈针尖状,此即悬针竖。 4.撇 长撇又称「掠」。笔涩意畅,力到出锋处,不可半途撇出;否则无力瘦弱,或犯飘荡不 稳之病。 短撇又称「啄」。落笔快而峻利、行笔迅疾,不可滞。如之啄物,锐而且速。 5.捺 捺划又称「磔」。逆锋轻落笔,行笔迟涩,尽力开展,势足而捺,重在含蓄。 6.挑 挑划又称「策」。用力在发笔,得力在笔末。 7.钩 钩划,贵紧而圆。行笔速则失势,迟则缓怯。驻锋而后钩出,钩未断不可作飘势。 8.厥 厥划又称「趯」。趯须蹲锋于努划中,得势而出,出则暗收。
颜体笔法32式,你值得拥有

颜体笔法32式,你值得拥有!书法寻常道2019-03—01 18:32:33颜体笔法32式1、横向左上方逆锋着纸,此过程仅笔尖轻轻与纸相触,转锋向右下顿笔至意想中的笔画宽度,稍作停顿后将笔肚稍右上推调整笔锋紧接着向右中锋行笔,行至末端,将笔往上提,使笔锋着纸幅度变小,再将笔锋移向笔画右上边缘,之后向右下顿圆,最后向左回锋收笔。
如“一、二、三”等字。
有些短横的写法与上述有所不同,比如左粗右细横,收笔变为提;而左细右粗横的起笔则为露锋起笔,如同写点。
2、竖——垂露竖竖常常在一个字中起支撑作用,特别是中竖宜挺直有力。
竖按收笔的方法和形态不同,有垂露、悬针之分。
垂露竖的写法为;向左上方逆锋着纸,此过程仅笔尖轻轻与纸相触,转锋向右下顿笔如写点画,至意想中的笔画宽度,稍作停顿后将笔肚稍左下转调整笔锋即向下中锋行笔,行至末端,将笔往上提,使笔锋着纸幅度变小,再将笔锋移向笔画左边缘,之后向右转锋提笔回收,如“十、干、非”等字.根据字形需要,垂露竖还有直、曲,有正、斜之分。
曲形的,如“因”字;倾斜的,如“中"的侧竖,“五”的中竖。
还有上粗下细的,如“草字头”中的竖。
3、竖——悬针竖悬针竖的写法:前部分与垂露竖,当行笔至笔画三分之二长度时,一边向下行笔,一边渐渐提笔出锋,笔画收笔宜尖。
但要注意提笔不可过早,否则,笔画过于头重脚轻,支撑不起字的结构。
只有当一个字最后一笔为竖画的时候,才可以用悬针竖。
如“十、井、川"等字。
4、撇—-长撇撇画有多种写法,在不同的字或不同的部位写法各异。
其中长撇有斜撇、竖撇、直撇三种,写法为:斜撇、直撇向右上方逆锋起笔,向右下顿笔,再向左下中锋行笔,至笔画三分之二处渐渐提笔出锋,笔画收笔宜尖。
斜撇如“左、在、少"等字,中间稍弯富有弹性,直撇如“者"字,整体直行,竖撇如“月、用"等字,起笔如竖画,开始三分之二部分直下。
5、撇——短撇向右上方逆锋起笔,向右下顿笔,然后转锋向右下渐渐提笔出锋,整体由粗变细、短而直.短撇在字头时,笔画形态较平,如“千、斤”等字;短撇在字的左部时,形态较斜,如“乍、佳、爪”等字。
颜体要领十法口诀

颜体要领十法口诀
"颜体要领十法口诀"是指书法中的颜真卿字体(颜体)的书写技巧和要领。
颜真卿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其书法作品被后人奉为典范,特别是他的楷书,被称为“颜体”,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颜体的书写要领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十法口诀”,但书法爱好者和研究者根据颜真卿的书法风格总结出了一些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可以帮助学习者掌握颜体的基本特点。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颜体书法要领,但它们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十法口诀”:
1. 字形方正:颜体的字形以方正著称,每个字都要求结构均衡稳固。
2. 笔画遒劲:颜体的笔画力度雄健有力,讲究笔势的流畅与韵味。
3. 起笔圆润:颜体在起笔时多用圆润的笔触,使得字体更加生动。
4. 收笔清晰:颜体的收笔要清晰而有力,体现书法的精神。
5. 横平竖直:颜体书写时横画要平稳,竖画要直立。
6. 结构严谨:颜体注重字的内部结构,每个笔画的位置都要恰到好处。
7. 间架开阔:颜体的字里行间要求开阔有致,保持空间的美感。
8. 动静结合:颜体书写中动静相宜,即使是静止的字,也要有向前或向上的动感。
9. 墨色分明:颜体书写不仅仅是笔法要好,墨色的深浅变化也要处理得当。
10. 精神焕发:颜体书法要求字里有字外之意,通过笔墨传达出书写者的精神风貌。
颜体要领的具体内容可能会因不同的书法家和教育者而有所不同,上述只是一些基本的指导原则。
想要深入学习颜体,最好的方法是研究颜真卿的真迹,通过临摹和实践来感悟和掌握颜体的精髓。
中锋用笔是颜真卿《颜勤礼碑》笔法要诀之一,初学者该如何学习呢

中锋用笔是颜真卿《颜勤礼碑》笔法要诀之一,初学者该如何学习呢《颜勤礼碑》局部颜真卿的《颜勤礼碑》是颜体书法碑帖中的代表作品,以其雄浑劲健而著称,而这种风格与其中锋用笔的笔法是分不开的,今天听松就中锋用笔方面的问题跟朋友们分享一下:首先讲什么是笔法?简单来说就是用笔的方法技巧,笔法可以分为执笔和用笔,但大都是说用笔,通俗来说就是怎样使用毛笔才能写出好字。
正因为用笔技巧的差异,才产生了不同的书家风格。
毛笔的结构分解说到用笔不得不说毛笔和笔锋:毛笔基本结构是由笔杆和笔头组成,笔杆部分有笔顶、笔管、笔斗组成,笔头部分分为笔尖、笔腰和笔根,古人将好的毛笔形象的称为四德兼具,也就是尖、圆、齐、健。
尖就是说笔毛聚拢后端部非常尖,圆锥形,就像刀剑利刃锋利的部分所以很形象的叫做笔锋,笔锋聚拢后可以写出细挺犀利的笔划;圆指的是笔毛束在一起的形状是圆的,无论向哪个方向写都可以保持笔划粗细的均匀一致容易控制;齐指的是毛笔笔毛散开后笔毛的长度是一致的;健是指笔毛的弹性适中,具有一定的回弹复原能力。
中锋运笔示意图那什么是中锋运笔呢?书写过程中保持笔锋在笔划线条的中间位置运行,就是中锋(偏到某一侧当然就是“偏锋”了),这样写的笔划线条实、饱满圆浑,墨迹浓重,整齐而有立体感(相对于来说偏锋写出来的笔划线条就有些单薄瘦削、不饱满、有时还会有棱角,还可能残缺或墨迹浅淡。
)。
这种用中锋书写方式当然就是中锋运笔了,中锋书写是书法学习基本功,想学好书法必须学好中锋用笔。
那么初学怎样才能做到中锋用笔呢?其实古代很多书家对此有过很深入的研究,姜自石《续书诺》中曾说“常欲笔锋在画中,则左右皆无病也。
”,沈括《梦溪笔谈》也曾记载“...画之中心有一缕浓墨,正当其中,至于屈折处,亦当其中,无有偏侧,乃笔锋直下不倒侧,故锋常在画中,此用笔之法也”。
要做到中锋用笔,一立笔二竖腕,笔锋立起,不倒向哪一边,“锋正则四面势全”,这时无论走向哪个方向都得中锋;腕竖则锋正正才能保证锋柱纵可出,收得紧,拓可开,提按自如,才能有运笔往复的空间,才能保住运笔在中锋。
书法-颜体的基本笔法

03
上下平衡
在书写时,注意上部和下 部结构的平衡,避免头重 脚轻或脚重头轻的现象。
左右对称
对于左右结构的字,要保 持两边的对称和平衡,使 得整体看起来和谐统一。
重心稳定
在书写过程中,要时刻关 注字的重心是否稳定,避 免出现倾斜或偏移的现象 。
疏密得当
疏处可走马
在书写时,要注意笔画之 间的疏密关系,留出足够 的空间,使得整体看起来 不拥挤。
密处不透风
对于需要紧密排列的笔画 ,要做到密而不乱,保持 整体的紧凑感。
疏密相间
在书写过程中,要根据字 的结构和笔画特点,合理 安排疏密关系,使得整体 看起来有节奏感。
主次分明
主笔突出
在书写时,要突出主笔的地位和 作用,使得整体看起来有主次之
分。
次笔辅助
次笔要起到辅助和衬托主笔的作用 ,不要过于抢眼或突兀。
半包围结构的字,外框要写得宽博, 被包围部分要写得紧凑。如“同”字 框,左竖短右竖长,横折钩要写得挺 拔有力。
全包围结构书写技巧
全包围结构的字,外框要写得方正, 被包围部分要写得适中。如“国”字 框,竖画要直,横画要平,里面的“ 玉”字要写得紧凑。
04
CATALOGUE
结构布局原则
平衡对称
01
02
苏轼
“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霜。”
米芾
“颜书如项羽挂甲,樊哙排突,硬弩欲张,铁柱将立,昂然有不可 犯之色。”
欧阳修
“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严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 久而愈可爱也。其见宝于世者有必多,然虽多而不厌也。”
当代书法家对颜体的解读
01
沈尹默
“颜书笔力雄强,气势开张,用笔横轻竖重,藏头护尾,顿挫分明。”
颜真卿的书写风格

颜真卿的书写风格
颜真卿,中国书法历史上著名的楷书四大家之首。
他的楷书书法,被称为颜体。
颜真卿的书写风格最大的特点是丰腴雄浑,磅礴大气。
颜体在运笔上为用笔肥厚、内含筋骨,洒脱雄健、浑厚有力。
总统来说,可以圆转、平正、均匀、疏朗四个词来概括。
1、圆转。
颜体的起笔,为圆转藏锋,带有典型的蚕头形状,在有的竖画时带有弧形,方中见圆,给人圆润的感觉,具有向心力。
2、平正。
颜体用笔浑厚强劲,善用中锋笔法,既有筋骨,也有锋芒,一般横画略细,竖画、点、撇与捺略粗,给人四平八稳、不显漂浮的认知。
3、均匀。
颜体在处理左右结构的字时,会左右均衡,和谐得当,不会对比明显。
4、疏朗。
在书写时,颜体采用外紧内松的方式,多呈包围之势,给人疏朗大度的感觉。
颜真卿的书法风格丰富多样,对后世书法产生了深远影响。
颜真卿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
他的行书技法不仅体现在笔法的精湛上,还反映了他的人格魅力和情感表达。
例如,《祭侄文稿》是颜真卿在侄子惨遭杀戮后的悲愤之作,通过顿挫纵横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情感。
颜体基本笔画的写法要领

颜体基本笔画的写法要领一,横画的写法横画既要写得平直,又要生动得势。
落笔时,笔锋先从右到左作一段逆行姿势,随后略提笔调锋,使笔锋从向下变为向右沿着点画的中线运行,收笔时要将笔提起,迅速有力地向左回收。
两端略垂,中部拱起,逆锋起笔,中锋行笔,回锋收笔,方起圆收。
二,竖画(悬针竖)的写法竖像一根柱子,是字的主干,像一个立正的人起着支柱作用,要写得劲健挺拔。
显示出粗壮强劲的笔力,有一种撑起大厦之感。
竖画要写得粗壮有力,通常都有4/5才提笔。
竖的病笔:牛头、鼠尾、竹节、钉头三,撇画的写法撇,犹如人的手和足,鸟的两翼,撇画写得好坏,关系到字的稳健、活泼、死板。
要求左右相称,一般撇比捺细,撇的斜度和长短要随字而定。
1,右上起笔。
2,转锋左下。
3,用力捺出。
4,出锋出笔。
要求力到笔尖,在写撇时,从右上向左下,起笔稍重,行笔渐轻,收笔较快,笔须送到笔尖。
皆用空抢收笔,要使末锋飞起。
又要有飘逸之感受。
病笔:钉头、鼠尾、锯齿、垂尾四,捺画的写法捺如字之手足,要如鱼翼鸟翅有翩翩自得之状。
捺画有“蚕头燕尾”之态,如雕刻而成,是我国书法史上的一大创造。
写法:从左上向右下,逆锋起笔,下笔稍轻,转锋向下行笔时渐渐加重,至捺的下半截微带卷起之意,与左撇相配,至捺出的焦点处稍驻停顿,用力较重,然后轻轻提笔,向右捺出,捺脚较长,呈燕尾状。
捺的病笔:翘尾、狐尾、散尾、直颈五,点画的写法点是字的眉目,最能表现用笔精神。
要写得十分有劲,似石头砸在地上。
要求:要有头有尾,有腹有背;腹平、背圆、头微拱、体丰满,像一颗葡萄核或者像大蒜头的肉。
点的写法:侧锋落笔,落笔要快,力量要重,略顿之后即回锋收笔,要圆聚有力。
其运笔过程:逆锋向上,折锋向右,转锋向下行,稍驻停顿,回锋向左上方收笔。
点的病笔:瘦长:随手一点,显得单薄;臃肿;残缺:随手一点,未一顿挫转锋;牛头;凹腰:顿后未转锋向左上方向收笔。
六,钩画的写法颜体的钩画多呈“鸟嘴状”。
出钩前须先顿锋提笔,力量凝聚在笔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楷书是最实用的书体,学
习书法往往从楷书入手打基础。
我们将以颜真卿《颜勤礼碑》为例,详细讲解楷书的学习过程和方法。
(一)颜真卿生平简介
(二)颜真卿书法风格特点
颜真卿的书体端庄、豪放,自成博大雄壮、气贯长虹的体势,形成以“筋”为主的“颜体”风貌,所以千余年来,与“柳体”一起被世人同誉为“颜筋柳骨”,成为书坛上的经典作品。
(三)颜真卿书法用笔特点
(四)《颜勤礼碑》简介
基本笔画笔法
汉字的基本笔画有点、横、竖、撇、捺、折、钩、挑,基本它无论多复杂的笔画都是由这些基本笔画演变而来。
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基本元素,也是初学者必须勤学苦练的“基本功”,只有打下扎实的基本功,才可能为将来的学习做准备。
(1)点和点的变化
古人人云:“点如高山坠石。
”所以点应该有力。
颜体的点写得厚重饱满,神完气足。
(二)横和横的变化
颜体的横画变化丰富,仪态万千。
或长如大戟而不笨重,或短如点画而不拘谨,或细如毫发而不轻浮,这都是由于颜真卿以篆入楷、善于用笔的结果。
(三)撇和撇的变化
撇画运笔速度可快可慢,但要慢而不滞重、快而不轻浮。
而且要力到笔尖,防止出锋时出现“鼠尾”。
(四)捺和捺的变化
颜体的捺画粗重有力,逆锋入笔后,渐行渐重,顿笔后渐出锋收笔,整个运笔过程衔接自然。
初学者要认真仔细揣摩其用笔方法,不可写成“翘脚”状。
(五)竖和竖的变化
颜体的竖画粗壮有力,通常写五分之四处就提收。
中竖竖直,左竖常向左拱,右竖常向右拱。
(六)折和折和变化
颜体的折笔通常没有明显
的折角,有时甚至作提笔圆转。
有折角时变写成圆中有方、外
圆内方的转角。
(七)钩和钩的变化
颜体的钩画多在回锋顿笔蓄势后,用力
钩出。
钩虽短促,但无丝毫松懈,有时钩画
也似钩未钩,含蓄深沉。
(八)挑和挑的变化
挑笔通常逆锋入笔,顿笔蓄势后向上挑出,行笔不可过慢,还要力到笔尖,否则亦会出
现“鼠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