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勘察包括的内容及勘察手段

合集下载

水文地质勘察的内容及勘察技术初探

水文地质勘察的内容及勘察技术初探

水文地质勘察的内容及勘察技术初探摘要: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水文地质勘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水文地质勘察可以了解对工程产生影响的地质条件、含水层的分布情况,利用获得的各种参数对水文情况进行分析,减少地质条件引起的各种危害,以保证水利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关键词:水文;地质;勘察;方法;技术水文地质勘察的内容主要内容有水文地质测绘、物理勘探、水文地质钻探、地下水动态观测、实验室分析等。

本文通过对某工程实例对水文地质勘察的内容及类型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勘察的方法和技术。

1工程情况概述某水库主要以灌溉为主,交通便利,按50a一遇洪水标准设计。

但是自建成以后,在运行过程中暴露出来很多问题:①水库经过近50a的运行,水库设备、设施年久失修,处于带病运行状态;②大坝下游为均质土坝,多处渗漏,浸润面积、渗漏量逐年加大;③大坝上游坝面干砌石护坡,施工资料较差,长期受库水浪蚀、淘蚀作用,护坡块石大面积垮塌,坝面剥蚀现象较严重;④高涵位于大坝左坝段坝体内,涵洞闸门关闭不严,坝体与洞体结合不好,夯压不实,未作防渗等止水措施,工程运行多年,在一定库水压力下击穿砌体勾缝而产生多出渗漏;⑤涵洞座落在基岩上,运行中发现有渗漏,其渗漏量逐年增大,多集中在坝轴线以上的侧墙和顶部,以射流状和滴状渗漏为主,另外坝轴线以下以浸润渗漏为主。

于该工程出现上述情况,通过对该水库大坝安全各方面综合评价,鉴定高寨水库大坝安全类别为三类坝。

对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是非常必要的。

2工程分析2.1水文气象及地质条件2.1.1水文概况该水库位于某河流上游,流域山顶高程1256.8m,根据1∶10000地形图量算,流域面积6.8km2,主河道长3.7km,平均比降48%。

2.1.2气象概况水库所在区域属中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降水较丰泗,据邻近气象台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水量995mm;多年平均气温15℃,实测最高气温37℃,实测最低气温-4℃;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1%,多年平均日照1128h,多年平均无霜285d,多年平均最大风速9.3m/s,实测最大风速16.3m/s。

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勘察

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勘察

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勘察摘要:近几年我国工程行业迅速发展,岩土工程作业中水文地质勘察是极为重要的环节,勘察质量以及勘察作业的精准性都会对后期施工建设产生直接的影响,更无法保障岩土结构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

对此,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工作开展中,勘察人员要按照其工作内容开展,确保满足水文地质勘察作业要求标准。

笔者对水文地质勘察的作用措施进行分析,为岩土工程建设质量提升奠定保障。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水文地质引言工程地质勘察是极为重要的工作内容,会直接影响岩土结构的稳定性,也会影响工程施工的安全性。

但在岩土工程施工中,勘察作业经常被忽略,地下水对岩土结构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对此,我国针对岩土工程作业中对水文地质勘察有严格的要求。

岩土工程在建设施工中,施工单位要对地下水的危害进行掌握,并重视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如若在水文地质勘察中发现问题,就要对问题进行处理,以保障工程建设的安全性。

一、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主要评价内容1、水文地质问题评价在岩土工程开展施工中,因为前期没有严格的勘察以及完善的设计,地下水会影响施工建设质量,在施工中也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对此,水文地质勘察作业开展过程中,勘察人员要对其工作的重要性进行了解,可以从以下几点问题开展分析。

其一,地下水对岩土层以及建筑工程施工产生的影响、危害等进行分析,并提前预测可能出现的危害现象以及危害程度。

其二,要按照工程建筑地基的实际情况对水文地质进行勘察,并根据勘察结果分析可能存在的施工问题,能够为后期施工建设开展提供精准的资料。

其三,要对不同条件的地下水情况进行分析,并判断地下水对施工建设产生的影响,也要根据实际地下水情况可能引发的情况进行精准的预测,并对岩土以及建筑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进行分析。

其四,通常情况下,水文地质问题要根据实际地下水情况进行分析,并正确根据地下水情况预测对施工建设所产生的影响,地下水会对其水位以下的地基建筑结构产生腐蚀,钢筋受到腐蚀就会影响其坚固性以及稳定性。

岩土工程勘察水文地质勘察含凿井工程测量

岩土工程勘察水文地质勘察含凿井工程测量

岩土工程勘察水文地质勘察含凿井工程测量一、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勘察是指为建造土石方工程所进行的一系列勘察工作,旨在了解土石方工程所涉及的地质、水文、气象、土力学等方面的信息,为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运营提供依据。

岩土工程勘察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地形勘察地形勘察是指对土石方工程建设区域的地势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和测量的工作。

地形勘察的目的是为土石方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2. 地质勘察地质勘察是指对土石方工程建设区域的地质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的工作。

地质勘察的目的是为工程建设的可行性、安全和经济性提供依据。

3. 水文勘察水文勘察是指对土石方工程建设区域的水文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和测量的工作。

水文勘察的目的是为土石方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4. 土力学勘察土力学勘察是指对土石方工程建设区域的土体力学性质进行分析和评价的工作。

土力学勘察的目的是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二、水文地质勘察水文地质勘察是指对水文地质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的工作。

水文地质勘察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地下水勘察地下水勘察是指对土石方工程建设区域的地下水状况进行详细了解和测量的工作。

地下水勘察的目的是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2. 含水层勘察含水层勘察是指对土石方工程建设区域的含水层地质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的工作。

含水层勘察的目的是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3. 水文地质报告水文地质报告是指在全面了解土石方工程建设区域的水文地质情况的基础上,撰写有关的报告,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三、含凿井工程测量含凿井工程测量是指为井下采矿、驱油、注水等工程设计和施工所进行的一系列测量工作。

含凿井工程测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凿井测量凿井测量是指在凿井过程中,对井筒的不同部位实时进行测量,以掌握井筒的孔径、位置等参数。

###2. 井筒测量井筒测量是指在井筒凿完之后,对井筒的各个部位进行测量,以掌握井筒的几何参数。

###3. 断层测量断层测量是指在凿井过程中,对井下的断层状况进行测量和分析,以了解断层的位置、形态、倾向和倾角等参数。

水文地质的勘察方法及类型总结

水文地质的勘察方法及类型总结

水文地质的勘察方法及类型总结在水文地质勘察中,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和技术手段来获取地下水的相关信息。

本文将对水文地质勘察的方法及类型进行总结。

一、水文地质勘察概述水文地质是指对地下水的形成、分布、流动、质量、开发利用及与地表水、气象、地形地貌、地震、生态环境等相互关系的专业研究。

水文地质勘察是指通过对地下水形成、分布、流动及质量进行研究,以获取影响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各种信息和数据的过程。

水文地质勘察包括现场考察、采样、实验室分析和数据处理。

在现场考察阶段,需要选择合适的勘测方法和技术手段。

二、水文地质勘察的方法及类型1、钻探勘察钻探勘察是一种常用的水文地质勘察方法。

通过钻探仪器将地下钻探洞口的形状、岩土结构、地下水层等情况进行记录,可以直观地了解地下水层的情况。

常用的钻探方法包括岩心钻、随钻取心钻、转动翻转取样钻、空气动力钻和冲击钻等。

2、地球物理勘察地球物理勘察是利用地球物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的勘察,包括电磁法、重力法、地磁法、地震法等。

通过测量地下物理性质,如电性、密度、磁性等,可以推断地下水层的存在、分布和流动状况。

3、地表水文勘察地表水文勘察主要是对地表水的流量、水位、水质等进行监测研究,通过分析地表水的变化及与地下水的关系,获取地下水的信息。

常用的地表水文勘测方法包括设站观测法、曲线法、面积法、比较缩放法等。

4、化学分析勘察化学分析勘察是对地下水、地表水进行采样分析,包括水质分析和水量分析。

通过化学分析,可以获取水质参数,如pH值、硬度、溶解性离子含量、重金属含量、有机物含量等。

通过水量分析,可以获取水源、地下水的补给量等信息。

5、地形地貌勘察地形地貌勘察是对地表地形、地貌特征进行观测研究,通过判断岩层、断层、浅层地下水和地形地貌的关系,可以推断地下水的流向、分布和质量。

6、地质填图地质填图是将已知地质信息绘制在地图上,包括岩性、岩相、构造特征、岩层厚度、断层情况等。

通过对地质图的研究,可以推断地下水的形成、分布等情况。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一、引言供水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为了确保供水的安全和可持续利用,水文地质勘察成为不可或缺的环节。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以确保勘察工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二、勘察范围供水水文地质勘察的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水源地的选择和评估:勘察应包括对水源地的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水质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以确定其是否适合供水。

2. 水文地质勘察:对水源地的地下水位、地下水流动方向、水文地质特征等进行详细勘察,为供水系统的设计和建设提供基础数据。

3. 水质勘察:对水源地的水质进行全面检测和评估,确保供水的安全和达标。

三、勘察方法和技术1. 地质勘察:采用地质勘察工具和技术,包括地表地质调查、钻探、取样等,对水源地的地质构造、地层性质、断裂、岩溶特征等进行详细勘察。

2. 水文勘察:通过监测井、流量测定、水位观测等方法,获取水源地的地下水位、地下水补给与排泄条件、流向等数据,为供水工程的选址和设计提供依据。

3. 水质勘察:采集水源地的水样,进行化学分析和水质评估,确保供水的安全与合格。

四、勘察成果报告供水水文地质勘察的成果应编写成详细的勘察报告,包括以下内容:1. 供水水源地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地质构造、地下水位等基本信息。

2. 地质勘察结果:包括地层、断裂、岩溶特征等地质结构的详细描述。

3. 水文地质勘察结果:包括地下水位、地下水流向、水文特征等数据的分析和解读。

4. 水质勘察结果:包括水源地水质的化学分析和评估结果。

5. 勘察结论和建议:根据勘察结果,提出供水工程建设和管理的建议和措施。

五、勘察质量控制为保证供水水文地质勘察的质量,应采取以下措施:1. 遵守相关规范和标准:勘察工作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勘察数据准确可靠。

2. 严格勘察过程控制:对勘察人员的素质和操作流程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勘察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3. 质量审核和验收:对勘察成果进行质量审核和验收,确保勘察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概述

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概述

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概述一、勘察目的和任务:1.了解地下水系统的现状和演化规律,制定有效的地下水管理措施;2.评价地下水资源的潜力和可利用性,为地下水开发提供科学依据;3.评估地下水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提出保护措施;4.研究地下水与地表水的相互作用,解决水资源调配问题;5.制定合理的规划和保护方案,防止地下水污染和过度开采;6.提供地下水相关的技术支持,为灌溉、供水和工程建设提供保证。

二、勘察内容和方法:1.地质勘察:包括地层岩性、构造特征、断裂和裂缝、构造地应力等方面的调查;采用地质剖面、钻孔、地震勘探等方法获取地质信息。

2.水文勘察:调查地下水的出露情况、渗透性和补给状况;测定地下水位、流量、流向等参数;采用井、河流、湖泊等水文站建立水文观测网。

3.水质勘察:采集地下水样品,测定水质指标,包括PH值、溶解氧、电导率、氨氮等;分析水质类型、水质变化规律,并评估地下水的适用性。

4.物探勘察:利用地球物理仪器(如重力仪、磁力仪、电磁仪等)测量地下水层、地下水层位、水文地质条件等;采用雷达和探空仪对土壤进行测试。

5.遥感勘察:通过使用卫星图像、航片图像和航空照片等遥感数据,获取地表水情况,分析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关系,辅助制定水资源管理方案。

6.数值模拟:通过建立地下水数值模型,模拟地下水补给、流动和水质变化,预测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辅助决策。

三、勘察结果的分析与评价:1.对勘察获取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绘制地质、水文等图件,制作地下水资源图、水文地质图等;2.根据分析结果评估地下水的潜力和开采性,并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3.结合水质数据评估地下水的适用性,预测地下水的污染风险;4.根据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相互关系,制定合理的水资源调控方案;5.通过数值模拟预测地下水的变化趋势,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四、勘察报告的编制:1.根据勘察目的和任务,撰写水文地质勘察的相关报告,包括项目背景,勘察内容和方法,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评价和结论等部分;2.报告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以便为决策部门提供合理建议和指导。

分析水库渗漏水文地质勘察内容及方法

分析水库渗漏水文地质勘察内容及方法

分析水库渗漏水文地质勘察内容及方法摘要:在本文中,笔者提出渗漏病险水库的水文地质勘察应包含的内容和需采取的手段,为渗漏病险水库的水文地质勘察提供可操作性的建议。

关键词:水库渗漏;水文地质勘察;方法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dilapidated leakage of hydro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contents and need to take the means for the leakage of the reservoir seepage path of hydrogeology survey provide feasibility proposal.Keywords: reservoir leakage; Hydrogeology survey; methods一、水库渗漏水文地质勘察内容(一)地形地貌主要是了解库区周围的地形地貌对库区地下水运动所产生的影响。

如相邻的河谷被切割很深,其河水位低于库水位,当水库间的分水岭比较单薄时,由于渗透途径短、水力梯度大,易造成库水渗漏。

(二)地层岩性及地层的结构渗透性强烈的岩土体是水库渗漏的主要通道之一。

对于平原地区松散岩类坝基水库而言,库水可能会沿着古河道堆积物的渗漏通道流失。

而在岩溶地区,当库区存在强岩溶化的碳酸盐底部并无隔水层分布时,或虽有隔水层存在,但其埋藏很深或封闭条件很差时,库水就有可能通过分水岭向邻谷、河谷的下游或远处低洼排泄区发生渗漏。

(三)地质构造一般而言,褶皱比较发育的地段,各类断层和裂隙也都比较发育。

断层破碎带,尤其是横切河谷与邻谷相通的宽大而未胶结的断层破碎带,是形成大量渗透的通道;具有宽大密集裂隙的岩层易造成渗漏;在岩溶地区,在断层带上往往发育着岩溶管道。

(四)水文地质条件地形地貌、岩性及地质结构是决定水库渗漏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还必须研究水文地质条件。

水文地质勘察的主要内容

水文地质勘察的主要内容

水文地质勘察的主要内容水文地质勘察是指通过野外勘查和实验室分析等手段,对地下水资源进行调查和评价的一项工作。

它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基础,也是保障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关键环节。

水文地质勘察的主要内容包括地下水文地质特征的调查与分析、地下水位观测与分析、地下水水质调查与评价以及地下水动力学参数的测定等。

地下水文地质特征的调查与分析是水文地质勘察的首要任务。

通过野外地质勘察和取样分析,了解地下水的赋存状态、分布特征、水位变动规律等信息,确定地下水的类型、形成机制和补给途径。

同时,对地下水的水源地、补给区域和水质分布进行分析,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地下水位观测与分析是水文地质勘察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设置水位观测井并定期进行水位观测,掌握地下水位的变动规律。

根据观测数据,分析地下水位的季节性和年际性变化,确定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以及与河流、湖泊等水文要素的关系。

这对于合理安排地下水开采量、保护地下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地下水水质调查与评价是水文地质勘察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通过采集地下水样品,进行化学分析和水质评价,了解地下水的水质状况。

根据水质评价结果,判断地下水的适用性和可利用性,制定合理的地下水开发利用方案。

同时,对地下水的污染源进行调查和评估,提出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保护地下水资源的安全和可持续利用。

地下水动力学参数的测定是水文地质勘察的技术核心。

通过地下水位和水压的测量,以及孔隙度、渗透率、压力传递函数等参数的测定,揭示地下水的流动规律和传递特性。

这对于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地下水流动模拟以及地下水资源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地下水动力学参数的准确测定,是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和保护地下水环境的基础。

水文地质勘察的主要内容包括地下水文地质特征的调查与分析、地下水位观测与分析、地下水水质调查与评价以及地下水动力学参数的测定。

这些内容相互关联、相互支撑,为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和保护地下水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文地质勘察包括的内容及勘察手段
内容:
水文地质勘察(指工程中的)应包括水文地质调查、钻探及各类水文地质试验,主要探明对工程有影响的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各含水层的水头、渗流情况及准确测定各类水文地质参数,应主要评价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如深基坑降、排水等。

主要手段:
⒈水文地质测绘:主要用于规划选址(或普查)和初步设计阶段,而详细和开采阶段,除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的基岩区外,一般都无需再投入测绘工作量。

初步分析地下水的类型、分布、边界、补给排条件、水动力条件和水循环系统。

⒉物探方法:
物探可以确定含水层位置和富水带位置,为布置探孔或布井提供可靠依据;也可以用物探测井技术与钻探配合,能可靠地划分钻孔岩性剖面、确定含水层(带)、岩溶和裂隙发育带、地下咸淡水界面位置;可以确定含水层的某些水文地质参数,如地下水流速、流向、地下水的矿化度、钻孔流量、抽水井的影响半径及岩层孔隙度等。

⒊钻探
钻探工作在水文地质勘察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是最费时,费资金的工作,也好似能否以较少的投资获得水文地质资料的关键。

用少量钻孔,配以测绘、物探工作,查明区域内水文地质条件总的变化规律。

布置钻孔要为地下水资源评价时建立水文地质概念模型提供所需资料,应在计算区内布置几条勘探线,了解水位、含水层结构和参数的变化规律。

在含水层的边缘也应有适量钻孔,以确定边界位置和性质。

为取得边界水位的资料,有时还需布置专门的水位观测孔。

还应考虑取水工程设计的要求,应将勘察孔尽可能布置在未来可作为生产井的地点,有的孔就可作为探采结合孔。

⒋抽水试验
抽水试验是获得地下水水量计算所需资料的关键。

抽水试验孔的布置,应在布置勘探孔设计工作时一并考虑。

抽水试验的抽水井的布局应与未来生产井一致。

为更好的揭露底下径流场的特点,应尽可能在所选抽水井之间产生强烈的干扰作用;抽水强度应尽量接近设计取水量,最小不得小于设计取水量的1/3到1/2。

观测孔的布局应分布在全区,以能控制抽水的人工干扰流场和参数的变化为原则。

另外在一些有意义的地方,也应布置一些观测孔,如抽水井群之间,水位下降最大的地方、隔水边界及进水边界处等。

抽水时间,最好选在天然水位匀速下降的枯水季节,其目的是:保证产生较大降深,以便充分揭露流场特点;正确判明水位变化趋势;较易确定天然水位降幅,以求得真实水位降深;可简化数学模型中入渗补给,提高精确度。

这种抽水试验延续时间较长,一般需2-3个月,也有5-7个月,至少一般不能少与一个月。

其结束标准是:明显看出各种边界对流场的影响;除个别最远出的观测孔外,所有抽水孔和观测孔中的水位均达到稳定动态。

停抽后,须观测恢复水位,直至其水位变幅接近天然水位变幅或近似稳定为止。

⒌地下水的动态观测
地下水的动态观测资料,是分析、判断地下水的形成条件,评价地下水的水质、水量所不可少的资料,更是监测地下水开采后引起的不良后果,制定保护与管理地下水资源的重要依据。

地下水动态的观测的内容,除了地下水位、井泉涌水量、水化学成分和水温等常规项目外,对影响地下水动态的气象、水问和人为因素等,也应收集资料或组织专门的观测工作。

有时还需专门进行包气带含水量、大气降水入渗量及潜水蒸发量等实验与观测工作。

对地下水动态的人为因素也因观测,如已建水源地的开采量,矿山排水量,抽水试验引起的地面沉降、开裂状况和塌陷等。

⒍同位素技术
①利用同位素追索地下水的循环机制。

②根据水体中同位素含量可确定水体年龄。

③利用同位素研究地下水中溶质运移的机制。

同位素技术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勘测方法,但费用昂贵,应用时要注意技术与设备条件,安全及经济的合理性,还要注意污染水源的可能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