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制造工艺学41

合集下载

模具制造工艺学知识点总结

模具制造工艺学知识点总结

1、模具技术的特殊要求表现在:选材要求高、制造精度高、制造周期短、间隙要求高。

2、影响制造周期的因素:模具企业的专门化程度;模具技术和生产的标准化程度;模具制造技术手段的现代化程度;经营和管理的水平。

3、模具制造过程是指通过一定的加工工艺和工艺管理队模具进行加工、装配的过程。

4、模具制造的过程包括:技术准备、材料准备、模具零组件加工、装配调试和试模鉴定。

5、模具制造的特点:模具属于非定型产品;任务来源随机性强,计划性差;模具零件加工属于单间小批生产;模具形状复杂、加工精度高;模具零件加工过程复杂,周期长;模具零件需反复修配和调整;在加工中常有意识控制模具零件取值方向。

6、模具制造的工艺内容:编制工艺文件;二类工具的设计和工艺编程;处理加工现场技术问题;参加试模鉴定工作。

7、模具制造工艺规程编制的过程:分析模具的工艺性;确定毛坯形式;进行二类工具的设计和工艺编制;填写工艺规程内容。

8、模具常用的毛坯种类:铸件、锻件、各种型材及焊接件。

9、毛坯种类的选择(考虑因素):模具图纸的规定;模具零件的结构形状和几何尺寸;生产批量; 对材料组织和力学性能的要求。

10、试模鉴定的内容包括:产品成形工艺是否合理,模具结构设计是否合理,模具制造质量的高低,模具是否能顺利地成形出产品,成形产品的质量是否复合要求。

11、模具设计时应考虑的问题:模具设计必须满足使用要求,结构尽可能简单;合理设计模具的精度;综合考虑模具的结构工艺性,分清主次;考虑生产条件。

12、减少加工困难的方法:钻头切入或切出的表面应与孔轴线垂直;避免采用角部是直角的封闭型腔;变型腔内行加工为外形加工;采用共用安装沉孔。

13、模具采用镶拼结构可以简化模具结构形状以及改善加工条件。

14、车削加工(普通车削、成型车削),普通车削可加工回转体表面15、普通车削装夹装置有:三爪卡盘、花盘、四爪卡盘16、仿形车削:是采用仿形装置使车刀在纵向走刀的同时,又按照预定的横向轨迹走刀,通过纵向走刀和横向走刀的复合运动,完成模具零件的复杂旋转曲面的内、外形加工。

模具制造工艺学

模具制造工艺学

模具制造工艺学1. 引言模具制造工艺学是研究模具制造过程的学问,主要包括模具的设计、加工工艺以及使用维护等方面内容。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模具在制造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本文将介绍模具制造工艺学的基本概念、流程和关键技术。

2. 模具制造工艺学的基本概念2.1 模具的定义模具是用于在一定的压力下,对工件(如金属、塑料等)进行成型、加工的工具。

它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设备,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家电等领域。

2.2 模具制造工艺学的定义模具制造工艺学是指研究模具制造过程的学问。

它包括模具的设计、加工工艺、材料选取和使用维护等方面,旨在实现高效、精密和经济的模具制造。

3. 模具制造工艺学的流程3.1 模具设计模具设计是模具制造的第一步,它是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要求,以及生产工艺的要求,合理设计模具的结构和尺寸。

模具设计需要考虑材料的选择、零件的分解、结构的合理性等因素。

3.2 模具加工工艺模具加工工艺是指按照模具设计要求,利用加工设备和工具对模具进行加工和成型的过程。

模具加工工艺包括铣削、钻孔、车削等工艺步骤,以及热处理、表面处理等工艺。

3.3 模具材料选取模具材料的选取直接影响了模具的性能和寿命。

常用的模具材料有工具钢、工具合金钢、高速钢、硬质合金等。

在选取模具材料时需要考虑材料的硬度、耐磨性、耐腐蚀性等因素。

3.4 模具使用维护模具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以确保模具的正常使用和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模具使用维护包括清洁、润滑、修复等方面。

4. 模具制造工艺学的关键技术4.1 3D设计技术3D设计技术可以实现对模具的精确设计和可视化展示。

通过使用CAD软件进行建模,可以快速设计出符合要求的模具结构,并进行模拟分析,减少设计错误和成本。

4.2 数控加工技术数控加工技术在模具制造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实现模具的高精度加工和复杂形状的加工。

通过编程控制机床的运动,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

《模具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模具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模具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二OO五年十月一、课程任务本门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专业课,主要讲授机械加工工艺的基础理论,模具的常规及特种加工方法和装配工艺。

学生学完本门课程后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掌握机械加工工艺的基础理论和模具制造工艺的基础知识,熟悉模具的加工工艺及装配工艺。

2.具有编制模具制造工艺规程以及分析、解决模具制造中一般工艺技术问题的能力。

3.了解模具制造新技术,新工艺及其发展。

二、教学时间分配表三、课程内容课题一绪论模具制造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我国模具制造技术的现状、模具制造技术随着制造业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状况。

模具制造工艺的任务模具生产和制造工艺的特点学习本课程的基本要求、任务和学习方法。

课题二模具机械加工基础工艺规程设计:(1)基本概念:模具的生产过程与工艺过程、模具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生产纲领与生产类型;(2)设计、制造和使用的关系:模具的精度和刚度、模具的生产周期、模具的生产成本、模具的寿命;(3)工艺规程指定的原则和步骤:工艺规程的作用与内容、制定工艺规程的原则、制定工艺规程的步骤、工艺文件的格式及应用;(4)产品图纸的工艺分析:零件的结构分析、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5)毛坯的设计;(6)定位基准的选择:基准的概念、工件的安装方式、定位基准的选择(粗基准的选择、精基准的选择);(7)零件工艺路线的分析与拟定: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加工阶段的划分、工序的集中与分散、加工顺序的安排;(8)加工余量与工序尺寸的确定:加工余量的概念、加工余量的确定、工序尺寸与公差的确定;(9)工艺装备的选择:设备的选择、夹具的选择、刀具的选择、量具的选择。

模具的制造精度:(1)概述、影响模具精度的主要因素;(2)影响零件制造精度的因素: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引起的加工误差、工艺系统的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3)提高加工精度的途径。

机械加工的表面质量:(1)表面质量;(2)影响表面质量的因素及改善表面质量的途径:影响加工表面几何特征的因素及其改进措施、影响表层金属力学物理性能的工艺因素及改进措施(加工表面的冷作硬化、表层金属的金相组织变化、表层金属的残余应力、表面强化工艺。

模具制造工艺学题库完整

模具制造工艺学题库完整

模具制造工艺学题库一、填空题1、我国模具制造总体上还存在着、、、的弊端,很多精密、复杂、大型模具因为国制造困难,不得不从国外进口。

2、模具制造工艺,就是把模具设计转化为的过程。

3、、、是模具制造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切削加工是利用切削刀具从工件(毛坯)上切去多余的材料,使零件符合图样规定的、、等方面要求的加工过程。

5、切削加工可分为和两部分6、在金属切削加工中,切除多余金属材料时,和之间的相对运动称为切削运动。

7、在切削运动中,被加工的工件上有三个依次变化着的表面:、和。

8、切削用量的三要素包括:、、。

9、普通外圆车刀的组成主要包括和。

10、高速钢按用途不同可以分为和。

11、在加工塑性材料时,在切削速度不高而又能形成带状切屑的情况下,常在前刀面处黏附一块剖面呈三角形的硬块,称为“”。

12、根据切削层金属变性特点和变形程度的不同,切屑可分为四类:、、、。

13、是组成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也是制定生产计划、进行经济核算的基本单元。

是组成工序的基本单元。

14、化分工序的依据是、的是否变动以及。

15、工件的装夹包括和两个过程。

16、机械产品的加工精度包括:、、。

17、模具加工的精度主要体现在的精度和相关部位的精度。

18、车刀按其用途不同,可分为、、等类型。

20、应采用同一组基准定位加工零件上尽可能多的表面,这就是原则。

21、影响切削力的因素主要包括、、等三个方面。

23、磨削力可以分解为三个相互垂直的力、和。

24、磨削加工时,在磨粒切入金属层的过程中,金属层表面会出现三种不同的变形区,分别是、、。

25、机械制造中常用的毛坯种类有、、和。

26、在金属切削变形过程中,塑性金属材料在刀具的作用下,会沿着与作用力呈45°角的方向产生剪切滑移变形。

27、孔加工中保证加工质量的关键问题是、、和问题。

28、按柄部形状分,麻花钻可分为和。

29、端铣时,根据铣刀与工件的相对位置不同,可分为、和。

30、根据铣削的切削层变化规律不同,周铣可以分为和两种方式。

模具制造工艺学教学设计

模具制造工艺学教学设计

模具制造工艺学教学设计引言模具制造工艺学作为机械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是培养学生掌握模具制造的基本理论和实用技能的重要课程之一。

因此,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估五个方面,进行模具制造工艺学教学设计的探讨。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能够掌握以下知识:1.模具制造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模具制造中常用的工艺流程;3.模具制造所需的原材料和基本工具的选择和使用方法;4.模具加工的基本技术和标准;5.模具设计中所需的基本知识。

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能够掌握以下技能:1.能够对模具进行设计和制造;2.能够掌握模具制造中的常用工艺流程;3.能够选择和使用模具加工过程中所需的原材料和工具;4.能够制造精度要求较高的模具。

态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能够培养以下态度:1.热爱模具制造工艺学;2.具备合理的职业规划和发展目标;3.瞄准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积极适应市场变化。

教学内容理论内容本课程的理论内容主要包括:1.模具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模具制造的常用材料和工具;3.模具加工的常用工艺流程;4.模具的设计和工装夹具的制作。

实践内容本课程的实践内容主要包括:1.模具的设计与制造;2.模具加工中常用工艺的练习;3.模具的组装和调试。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课堂教学方法1.讲授课程内容;2.翻转课堂,以案例或实验为主,由学生主动学习;3.分组讨论;4.课内互动教学。

实践教学方法1.实验教学,让学生实际操作;2.设计案例,让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3.实习教学,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理论知识。

教学手段教学设备1.设计软件;2.制造加工设备,如车床、铣床、线切割等;3.实验设备,如钳工工具和量具等。

教材1.《模具设计与制造》;2.《模具工艺学》;3.《实用模具设计与制造》;4.《模具实习与技能训练》。

模具制造工艺学.

模具制造工艺学.

(一)回转型面可利用车床、内圆磨床、坐 标磨床加工。 (二)非回转体型面的加工方法:
1. 车削加工 2. 銑削加工:立式铣床、仿形铣床和数控銑。
铣削时应留余量,单边0.2-0.3mm,以便 修整。
A.仿形铣加工
B.数控铣床加工
(三)抛光加工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三、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性质: 1.“模具制造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 2.”模具制造学”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3. “模具制造学”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主 要专业课。 任务: 1.要求学生掌握在模具的工作型面制造中各种 加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2.能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分析,选择合理的加工 方法制定出最佳加工方案;
3.掌握各种加工方法对模具结构设计的要求, 具备分析模具结构工艺性的能力,从而设计出 工艺性良好的模具结构; 4.掌握模具装配工艺的基本知识,并初步学会 模具安装、调试的基本技能,能够发现试模中 出现的缺陷,找出产生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
第二章 模具的机加工
通常分为: 1) 毛坯外形加工。 2) 工作型面加工 3) 模具装配. 4) 模具检验。
一、模具外工作型面的机械加工 (一)非圆凸模的制造比较麻烦,其加工方 法有以下几种。 1.立式加工机床
2.压印锉修加工
二、模具型孔的机械加工
型孔有圆形和非圆形两种。 模具型孔精加工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锉修加工 A. 压印法与用凹模压印凸模的方法基本相同。 B.样板法是根据图样要求首先做一块与凹模 刃口形状相同的样板并按此样板在凹模上划 线,然后用各种样式的挫刀先粗挫出形状,再 精挫成形。挫削过租中,要随时用样板进行检验。

4、《模具制造工艺学》课程标准

4、《模具制造工艺学》课程标准

模具制造工艺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模具制造工艺学课程性质:职业能力选修课学分:2计划学时:32适用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一)前言1.课程定位根据川电机2016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课程是专业选修课程之一,要求开设在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模具设计,特种加工技术等课程之后。

是理论性和实践性要求很强的专业技术课程(B类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编制模具普通要求的零件加工工艺的能力。

以达到模具零件制造的工艺人员和中高级制造人员岗位对工艺编制能力的要求。

2.设计思路本课程突破学科体系的模式,打破了原来各学科体系的框架,采用综合化和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理念,即将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模具零件的机械加工和模具装配工艺的内容按项目进行综合,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进行现场教学。

本课程的设计以项目为主,其服务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为基础。

以就业为导向,不仅强调岗位的实际需求,还强调学生个人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

以培养全面素质为基础,以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

本课程各项目的教学,其总的目标是学生能够编制出模具加工的工艺过程并能胜任本专业的工作,这是本课程在校期间的阶段目标。

从长期目标来看,本课程还要为学生适应职业岗位的变化以及学习新的生产科学技术打下基础。

(二)课程目标1.总体目标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让学生了解当今国内外有哪些先进的制造技术,并且有些先进制造技术其实并不遥远,已经普遍地被应用于生产实际和日常生活中。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并逐步形成一定的判断力、想象力,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2.具体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1)知识目标(1)能熟悉模具技术的发展;模具的生产的特点;模具的技术经济指标等。

(2)掌握模具的生产过程;模具加工工艺工艺参数;模具加工工艺工艺规程制订。

定位原理等。

(3)能熟悉外圆柱面的加工方法;平面的加工方法;孔和孔系的加工方法;知道模具精密机械加工的一些方法。

《模具制造工艺学》课程标准

《模具制造工艺学》课程标准

《模具制造工艺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模具制造工艺学》适用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一、课程性质1.课程的性质《模具制造工艺学》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岗位能力核心课程。

它主要以冲压模和和塑料模的制造技术为研究对象,以精密异型加工、特种加工为教学重点的一门学科。

让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本课程要以《机械制图》、《金工实习》、《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机械制造基础》和《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的学习为基础,同时与《冲压成型与模具设计》、《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这二门课程相衔接。

二、课程目标1.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模具加工工艺相关的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方法,模具装配工艺性分析方法,能够进行零件加工工艺方法的选择确定和模具装配工艺方法的选择确定。

使学生形成模具零件加工工艺及模具装配工艺流程的制订,分析解决模具制造生产实际工艺问题的岗位技能。

本课程的具体能力目标:(1)具备进行模具零件结构、材料、精度的工艺性分析的能力;(2)掌握模具装配工艺性分析方法;(3)具备零件加工工艺方法的选择确定的能力;(4)具备模具装配工艺方法的选择确定的能力;(5)能够制订模具零件加工工艺及模具装配工艺流程;(6)能够进行工艺指标控制;(7)具备初步分析和解决模具制造生产实际工艺问题的能力;(8)能够承担模具加工基层生产技术管理任务。

2.知识目标(1)分析模具零件加工技术要求,如零件的结构特点、材料性能、尺寸精度、形位精度、表面精度、热处理要求等。

(2)分析模具零件加工工艺性,选择加工方法及工艺装备、设计工艺过程、确定切削用量等。

(3)掌握典型冷冲压模具和塑料模具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模具零部件的功用、相互间的配合关系及装配要求和方法。

(4)应用工艺编制的基本知识,制订符合技术规范的工艺文件,并评价、完善工艺方案。

3.能力目标(1)会各类模具零件工艺流程的制订方法,具有对模具各类典型零件常见加工方法正确选用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给方向
•进给方向
PPT文档演模板
•工具电极 •工件
•工作液
•工具电极 •工件
•电火花成型加工
模具制造工艺学41
4.1 电火花加工
4.1.1 电火花加工的基本原理
PPT文档演模板
•电火花线切割加 工
模具制造工艺学41
4.1 电火花加工 l 4.1.1 电火花加工的基本原理
PPT文档演模板
•内圆
• 另外,要保证加工的稳定性。
PPT文档演模板
模具制造工艺学41
4.1 电火花加工
4.1.3 电火花加工的工艺规律 2.加工速度和电极损耗
•(1)加工速度 • 电火花加工时,单位时间内工件的电蚀量称之为 加工速度(υw),亦即生产率;单位时问内工具的电蚀 量称之为损耗速度(υE),它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实际生产中多用损耗比(θ )表示电极的损耗。
•υw =V/t • 加工速度与电极损耗受许多电参数和非电参数影响。
PPT文档演模板
模具制造工艺学41
4.1 电火花加工
4.1.3 电火花加工的工艺规律
PPT文档演模板
• 图4-9 脉冲宽度 与加工速度的关系
模具制造工艺学41
4.1 电火花加工
4.1.3 电火花加工的工艺规律
PPT文档演模板
l 4.1.1 电火花加工的基本原理
1.电火花加工的原理
Hale Waihona Puke PPT文档演模板• 图4-2 电火花加工系统示意 图 •1—工件 2—脉冲电源 •3—自动进给调节装置 •4—工具电极 5—工作液 •6—过滤器 7—工作液体泵
模具制造工艺学41
4.1 电火花加工
4.1.1 电火花加工的基本原理
PPT文档演模板
模具制造工艺学4-1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0
模具制造工艺学41
•4.1 电火花加工
• 早在十九世纪,人们就发 现了电器开光的触点开闭时, 产生放电,使接触部位烧蚀, 造成接触面的损坏。这种放电 引起的电极烧蚀现象叫做电腐 蚀。 • 起初,电腐蚀被认为是有 害的,为减少和避免这种有害 的电腐蚀,人们一直在研究电 腐蚀产生的原因和防止的办法。 当人们掌握了它的规律之后, 便创造条件,转害为益,把电 腐蚀用于生产中。
PPT文档演模板
•电火花表面强化、刻 字
模具制造工艺学41
4.1 电火花加工
l 4.1.1 电火花加工的基本原理
4.电火花加工设备
PPT文档演模板
•D7140 P
模具制造工艺学41
4.1 电火花加工
4.1.1 电火花加工的基本原理
PPT文档演模板
模具制造工艺学41
4.1 电火花加工
l 4.1.2 电火花加工机理
PPT文档演模板
•图4-22 电火花加工时的斜度
• 影响加工精 度的工艺因素主 要有放电间隙的 大小及其一致性、 工具电极的损耗 及其稳定性。
模具制造工艺学41
4.1 电火花加工
4.1.3 电火花加工的工艺规律
•4.影响表面粗糙度的主要因素
• 电火花加工的表面质量主要包括表面粗糙度、表 面变质层和表面力学性能三部分。
•图4-1 脉冲电源空载电压波形 •ti——脉冲宽度;t0——脉冲间隙; •tp——脉冲周期; ——脉冲峰值或空载电压
模具制造工艺学41
4.1 电火花加工
l 4.1.1 电火花加工的基本原理
2.电火花加工的特点
•(1)适合于任何难切削材料的加工 •如各种淬火钢,甚至可以加工超硬材料。
•(2) 可以加工特殊及复杂形状的表面和零件 •如各种复杂模具型腔。
电火花成型加工 主要用于型腔模具的加工。型腔模包括锻模、 压铸模、胶木膜、塑料模、挤压模等。
PPT文档演模板
模具制造工艺学41
4.1 电火花加工
1.电火花穿孔加工
PPT文档演模板
•电火花穿孔加 工
•图4-25 电极、工件与间隙 的关系
模具制造工艺学41
4.1 电火花加工
电火花穿孔加工 直接法
PPT文档演模板
4.1 电火花加工
4.1.3 电火花加工的工艺规律
•(4)工作液对电蚀量的影响
• 工作液对加工速度也有影响,粗加工时采用的脉 冲能量大、加工间隙也较大、爆炸排屑抛出能力强, 往往选用介电性能、粘度较大的全损耗系统用油(即机 油),且全损耗系统用油的燃点较高,大能量加工时着 火燃烧的可能性小;而在中、精加工时放电间隙小, 排屑比较困难,可选用粘度小、流动性好、渗透性好 的煤油作为工作液。
分解电极法是单电极平动加工法和多电极更换加工 法的综合应用。根据型腔的几何形状,把电极分解成 主型腔和副型腔电极分别制造。先加工出主型腔,后 用副型腔电极加工尖角、窄缝等部位的副型腔。
PPT文档演模板
模具制造工艺学41
4.1 电火花加工
电火花成型加工
➢ 电规准的选择、转换 • 在粗加工时,应优先考虑用较宽的脉冲宽度(如400μs 以上),然后选择合适的脉冲峰值电流,加工面积和加工电 流之间的比例关系。通常,石墨电极加工钢时,最高电流密 度为3~5A/cm2,纯铜电极加工钢时可稍大些。
PPT文档演模板
模具制造工艺学41
4.1 电火花加工
4.1.3 电火花加工的工艺规律
PPT文档演模板
•图4-24 电火花加工后的表面变化层
模具制造工艺学41
4.1 电火花加工
4.1.4 电火花穿孔成型加工 电火花穿孔加工 • 电火花穿孔用于通孔的加工。如冲裁模具加工、 粉末冶金模具加工、拉丝模具加工、螺纹加工等。
PPT文档演模板
模具制造工艺学41
4.1 电火花加工
4.1.3 电火花加工的工艺规律 1.影响材料放电腐蚀的因素
• 主要有极性效应、电参数、工 件材料性能、工作液性能和其他因 素。
PPT文档演模板
模具制造工艺学41
4.1 电火花加工
4.1.3 电火花加工的工艺规律 •(1)极性效 应
•图4-6正极性加工
模具制造工艺学41
4.1 电火花加工
4.1.3 电火花加工的工艺规律
PPT文档演模板
•图4-20 冲油压力与电极相对损耗的关系
模具制造工艺学41
4.1 电火花加工
4.1.3 电火花加工的工艺规律
PPT文档演模板
•图4-21 冲油方式与电极相对损耗的关系
模具制造工艺学41
4.1 电火花加工
4.1.3 电火花加工的工艺规律 •3.影响加工精度的 主要因素
•(3)主要用于加工金属等导电材料 •(4)一般加工速度较慢。 •(5)存在电极损耗。
PPT文档演模板
模具制造工艺学41
4.1 电火花加工
l 4.1.1 电火花加工的基本原理
3.电火花加工工艺方法的分类
PPT文档演模板
•电火花穿孔加工
模具制造工艺学41
4.1 电火花加工
l 4.1.1 电火花加工的基本原理
• 中规准与粗规准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一般选用脉冲 宽度为20~400μs、电流峰值为10~25A进行中加工。精加 工应保证表面粗糙度优于Ra1.25,一般都选用窄脉宽 (ti=2~20μs)、小峰值电流(<10A)进行加工。
PPT文档演模板
模具制造工艺学41
4.1 电火花加工
(2)工具电极 • 1)电极材料 •要求耐蚀性高的,如纯铜、铜钨合金、银钨合金以及石 墨电极等。由于铜钨合金和银钨合金的成本高,机械加工 比较困难,故采用的较少,常用的为纯铜和石墨,这两种 材料的共同特点是在宽脉冲粗加工时都能实现低损耗。
•图4-10 脉冲间隙与加工速度的关系
模具制造工艺学41
4.1 电火花加工
4.1.3 电火花加工的工艺规律
PPT文档演模板
•图4-11 峰值电流与加工速度的关系
模具制造工艺学41
4.1 电火花加工
4.1.3 电火花加工的工艺规律
PPT文档演模板
•图4-12 加工面积与加工速度的关系
模具制造工艺学41
PPT文档演模板
模具制造工艺学41
•4.1 电火花加工
• 二十世纪四十年 代初,前苏联拉扎林科 夫妇研究开关触点受火 花放电腐蚀损坏的现象 和原因时,发现电火花 的瞬时高温可以使局部 的金属熔化、氧化而被 腐蚀掉,从而开创和发 明了电火花加工方法。
PPT文档演模板
模具制造工艺学41
4.1 电火花加工
• 电火花穿孔加工侧面的最佳表面粗糙度为Ra 1.25~0.32,电火花成形加工加平动或摇动后最佳表 面粗糙度为Ra 0.63~0.04,而类似电火花磨削的加 工方法,其表面粗糙度可优于Ra 0.04~0.02,但效 率很低。因此,一般电火花加工到Ra 2.5~0.63之后 采用其它研磨方法改善其表面粗糙度比较经济。
4.1 电火花加工
4.1.3 电火花加工的工艺规律
PPT文档演模板
• 图4-13 冲油压力与加工速度的关系
模具制造工艺学41
4.1 电火花加工
4.1.3 电火花加工的工艺规律
PPT文档演模板
•图4-14 抬刀方式与加工速度的关系
模具制造工艺学41
4.1 电火花加工
4.1.3 电火花加工的工艺规律
模具制造工艺学41
4.1 电火花加工
2.电火花成型加工
•进给方向
•进给方向
PPT文档演模板
•工具电极
•工件
•工件
•电火花成型加工
模具制造工艺学41
4.1 电火花加工
电火花成型加工
•1)单电极平移法
• 单电极平动法是采用 一个电极完成型腔的粗、 中、精加工的。首先采用 低损耗(θ<1%)、高生产率 的粗规准进行加工,然后 利用平动头作平面小圆运 动完成精加工。 • 三轴数控电火花机床 上则采用摇动代替平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