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论文自我认知论文大学生自我认知论文
学会认清自我议论文600字范文五篇

学会认清自我议论文600字范文五篇认识自我,是人生一道重要的关卡,是人生的重要转折。
一个人若能正确的认识了自我,那么在人生路上也便不会迷茫。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学会认清自我议论文600字范文五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学会认清自我议论文1沙二给自己画了一幅像,让路人评判画得像不像,最终根据路人的评判得意地认为自己画得很像。
妻子笑他:“自己画自己,像不像还要别人评判吗?”沙二就是太在意别人的评价了,而忽略了通过自己对自己的认识。
像沙二一样,我们常常会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根据别人的看法来评判自己,殊不知认识自我,主要还是要依靠自己。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一千个人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这句话在现实生活中也很适用。
不同人心中会对我们有不同的看法和观点。
这就是为什么路人对哪处画得最像有不同的看法。
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一个人,往往会对这个人有不同的看法。
就像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视角看到了不同的哈姆雷特。
由此可以推测,不同的人对我们的看法也会大不相同。
若完全根据他人的看法评判自己,岂不是会得出各种五花八门的答案吗?因此,我们更多地是需要依靠自己来认识自己。
最初,每一个人都是一张白纸,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们的经历慢慢地填满了这张白纸,而在这张纸上书写经历的人就是我们自己。
所以,没有谁比我们自己更了解我们自己。
牛顿因家中变故,十四岁时就被迫选择了休学,因此他的数学基础很差。
牛顿正是自己认识到这一点,所以扎扎实实地从基础知识、基础公式重新学起,为自己的科学高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自己正确认识自己,我们才不会做出与自己能力不相符合的事。
就拿夸父追日来说,夸父自以为世上没有自己做不到的事,所以他就去追赶太阳,可他非但没有追上太阳,还因劳累过度而死。
无法自己正确认识自己,结果害了自己。
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依靠自己来认识自己,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也有很大的作用。
他人就像是一面镜子,从他人那里我们可以看到自身的不足。
认知论文自我认知论文大学生自我认知论文

认知论文自我认知论文大学生自我认知论文:二语写作过程的认知心理研究[摘要]写作通常被认为是英语学习者最难掌握的技能,而且二语写作过程中的问题和局限很多(韩,2005)。
例如学生会忽视写作目的,或者忽视写作过程,更不要提写作的认知心理过程。
而且在国内,有人认为写作是语言使用的方法和技巧,他们认为二语写作只是遣词造句,仅仅关注语言水平而忽略写作的认知过程和语言的产出过程。
但是许多研究表明,写作不是简单的遣词造句,而是通过文本的形式反映写作者的认知心理过程。
所以,本研究将结合国内外对二语写作的认知心理过程的研究,看看学生在二语写作阶段经历哪些认知心理过程。
[关键词]二语写作认知心理过程写作过程一、简介(一)研究背景写作是英语学习中是很重要的技能之一,而且二语写作的过程涉及到认知心理过程,包括知觉,注意,记忆和思维等活动,在认知过程中人们用语言表达着他们的思想观点。
二语写作过程中,写作者从长期记忆中获取思想和语言材料,并依据一定的目的去组织这些材料,使其形成符合逻辑的篇章结构。
因为长期记忆中的信息解读取决于学习活动中的注意和知觉,所以信息加工时,不同层面的信息会刺激深层信息的含义,在二语写作中使认知心理发挥其作用。
认知科学也曾提议用综合整体法去分析写作中的认知过程,用全面的方法理解人类的认知过程:记忆,知觉和思维等是如何相互影响,相互工作的。
上世纪70年代中期,认知心理学家就开始研究认知心理过程在写作中的作用,他们认为写作有以下过程:收集信息,组织信息并编辑信息。
因为写作不是简单的单线式,而是循环反复的,所以写作者需要在不同的阶段学习并练习他们的写作技巧,并综合这些技巧。
因此,在认知心理基础之上,对二语写作进行探究可以指导学生的写作,并帮助他们提高写作质量。
目前国内二语写作的研究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写作的影响因素;写作过程;元认知理论以及图式理论的研究。
英语写作不仅被认为是一种语言活动,而且被看做是一种认知行为。
大学生自我认识(推荐5篇)

大学生自我认识(推荐5篇)第一篇:大学生自我认识大学生自我认识怀着自己憧憬的梦想,我如期的进入了大学。
很完美的从一个懵懵懂懂的高中生成为了一个大学生。
当时的心情应该是非常的激动,当第一天踏入自己的校门起,一种优越感不由自主在心中升起,天之娇子!象牙塔的生活充满想象!在新开学来之前,我参加了学校的骨干班培训,虽然有点累但是我觉得很充实。
新的学期开始,我开始忙碌于接待新生,然后学会自己独立的生活。
大学的生活主要是在寝室里,高中的时间是献给了课堂,而大学我觉得既忙碌又快乐。
我还进入了学校的体育部,还参加了很多工作,在这些经历中我渐渐的获得了很多经验。
然而我也希望能在这些日子里渐渐的充实自己,让我能够在职业生涯中创造一片辉煌。
我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使得让我非常的高兴。
我从小是一个性格开朗的孩子。
我其实我觉得我也是一个有能力的孩子,我有时候也能够很稳当的处理一些事情。
我运动细胞很强,我热爱运动,热爱篮球。
我够义气,能很好的和朋友们相处。
我性格还算是蛮好的,我喜欢接触一些新的事物,我也喜欢刺激。
我觉得自己是一个有主见有能力的人,我的职业目标就是创业,我喜欢自己能够干出一片天地来。
我喜欢用自己的手打造一片天空,俗话说的好就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然而目前的我,对生活也不知道如何着手,可能是我的心太急,又或许在这个陌生的环境我还是需要时间去适应。
在学习上,我能够很主动的去认识问题,或许高中的学习方法和大学的不一样。
但是我也正努力的克服,因为我知道知识是自己的,这些知识也是为了我以后能够更好的生活。
有时候我也会有点学习动力不足。
人在不断的经历中成熟,我想那些能力也会随着时间而改变的。
高三的那段生活虽然被考试与作业压的喘不过气,但是它让我的生活充满了希望,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更让我能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生活。
我一直想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人,虽然这条道路很坎坷,但是我相信有付出就肯定有收获,而我也相信自己的人生只要精彩过就好。
自我认知大学生论文

自我认知大学生论文自我认知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和了解程度,包括对自己的个性、能力、态度和行为的认识。
在现代大学生群体中,自我认知是一项至关重要的能力。
它对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自我认知对大学生的影响,并探讨如何提高自我认知。
一、自我认知对大学生的影响自我认知在大学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自我认知能够帮助大学生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转折点,他们需要明确自己的未来规划与发展方向。
通过自我认知,大学生可以更加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潜力,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和职业。
其次,自我认知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效果。
大学生需要通过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风格,从而有效地制定学习计划和策略。
同时,自我认知还能帮助大学生掌握自己的学习特点和优势,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最后,自我认知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也有重要影响。
通过自我认知,大学生可以更加客观地认识自己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及时调整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同时,自我认知还可以让大学生了解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优势和不足,从而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
二、如何提高自我认知提高自我认知是大学生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以下是几个有效的方法:1.自我反思与记录:大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思想、经历和感受进行反思,并记录下来。
通过反思和记录,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的情绪、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从而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2.寻求他人的反馈与意见:大学生可以向身边的老师、同学或亲友征求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和看法。
他人的反馈和意见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客观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盲区和问题,并提供改进的方向和建议。
3.参与自我评估工具:大学生可以借助一些有效的自我评估工具,如MBTI人格测试、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等,来了解自己的性格类型、兴趣和职业倾向。
这些工具能够从不同维度帮助大学生深入了解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4.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实习: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和实习,大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和感受不同领域的工作环境和要求,从而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和优势,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
大学生自我认知能力认识对策研究论文(共6篇)

第1篇:大学生自我认知现状调查及教育引导对策分析大学生自我认知(self-recognition)是大学生对主观的我及客观的我的认知和评价,是对自我身心特征的认识,是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的三种心理成分之一。
包括自身、样貌等外在特点,也包括性格气质、兴趣爱好、能力志向等内在特质,还包括自己在周围人际交往中的形象,自身的社会角色定位等。
大学生自我认知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有研究表明自我认知状况对心理健康起着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同时,了解大学生的社会认知状况(比如对现在自我、理想自我和他观自我)对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研究采用自编大学生自我认知现状调查问卷,以大学生自我认知的内容和自我评价教育为主要调查目标,对不同背景的大学生展开了全面调查。
一、研究方法1.研究被试:本次研究选取了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全日制高职生为研究对象,采取方便抽样的形式,共发放问卷200份,实际回收192份,回收率96%,在剔除无效问卷后,统计有效问卷184份,有效率为96%。
在选取被试时区分性别、年级、系(部)等人口学差异以保证被试代表性。
2.研究工具:采用自编大学生自我认知调查问卷,共五个方面十六个题目。
包括自我观察三题、自我认识三题、自我监督三题、自我控制三题、自我教育四题。
3.数据处理:使用EXCEL及SPSS进行数据分析及图表制作。
二、研究结果1.大学生自我观察现状:数据显示,只有23%人很有自信;35%的同学对于有挑战性、竞争力较大的活动是不排斥的,有足够的信心可以将其完成;53%的同学对于这些活动没有过多的感觉,抱着随遇而安的态度;另有一部分部分同学没什么感觉,甚至尽量避免参与这样的活动;12%的同学表示很自卑。
2.大学生自我认知现状:数据显示22%的同学认为自己很全面的了解“自我认知”的内容;42%的同学了解一些有关的信息;33%同学知道但没有尝试全面了解;另3%的同学完全不知道什么是自我认知。
积极的自我认识议论文

积极的自我认识议论文积极的自我认识议论文1命运非凡,不同的你我他!同一个世界,都将会与不同的事物所代替!但唯独只有自己是独一无二的个体。
也许命运也将会是不同的吧!在这个追求的社会中,人人都还有所追求的事物!都将会有好的追求。
我们也同样如此。
没有一点才华怎敢生活下去?没点才艺怎敢在社会中继续发展下去!努力做好一切,奋斗才将会有收获。
认识自我,让生命更加的有价值。
也许只有这样才是对自己最大的报答!相信自己,会有一份更好的成就!这则是来源于我们!乐观也许,乐观的面对人生才将会是最好的!因为生活经历往往都是非常精彩的!这其中就包括了各种的磨难和所受的困难挫折。
也许唯有这样,我们才会更加的优秀吧!也许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完成心中所想吧!乐观面对一切,相信一切都将是美好的!乐观则是一种心态。
也许我们拥有了她。
将会拥有全世界!乐观面对,坦然面对。
也许只有自己的亲身体会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或许只有靠我们的心态,拥有完美的心态才将是最好的!积极或许,积极的人生才是我们现在所要做的。
积极在于我们们。
命运在我们之手,是好是坏,一切坦然!也许我们只离成功一步之遥。
但正有了积极,那就会是锦上添花!这将会是最好的!积极地米阿奴地,同样,也要学会积极!因为积极将会没有所谓的遗憾!积极将会更加的优秀!与其这样,那就让人生更加的完美!认识自我,做最好的自己,这也许是最终要的吧!与其差劲,还不如积极一点!让自己变得更加完美!这样的人生将是无遗憾的!大胆做起,选择自我。
重新做自己。
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认识自我,从我做起!也许命运会有不同的变化。
也许人生会更加的精彩!大胆努力,大胆拼搏。
相信,未来将会是属于我们的!积极的自我认识议论文2尼采曾说:“聪明的人,只要可以正确认识自己,便什么也不会失去。
”由此可知,正确认识自我,是走好人生路的关键,对于自我的评价,因以自己为衡量标准,而不应以外物或他人评价为衡量自我的标准。
以物喜,可能会造成盲目自大,以物悲,可能会造成盲目自卑,对于认识自我,我们应以实际情况为衡量标准。
大学自我认识的论文

大学自我认识的论文引言大学生活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对于我来说,进入大学是一个转折点,从此开始了自我认识的旅程。
大学不仅是获取知识的地方,更是一个能够帮助我发现自我的平台。
在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中,我逐渐了解了自己的兴趣爱好、优点和缺点,培养了自信心,形成了独特的思考方式和价值观念。
本文将通过自我反思的方式,探讨大学对自我认识的重要性以及对自我认识的影响。
大学的学习经历与自我认识进入大学后,我开始接触到更广泛的学科和知识领域。
在各门学科的学习中,我逐渐发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
例如,在计算机科学方面的学习中,我发现自己对编程和算法有着特殊的兴趣和天赋。
通过参与课堂上的实践项目和参加编程竞赛,我逐渐意识到自己在这方面具备一定的天赋和潜力。
这种认识使我更加专注于计算机科学的学习,积极参与相关的实践活动,不断完善自己的技能。
除了学习,大学的社交活动也帮助我更好地了解自己。
参加社团和组织的活动,我有机会和不同性格、背景的人交流和合作。
通过与他们的交往,我发现自己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这种发现激发了我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并出任组织中的重要角色,有助于锻炼和提升自己的领导能力。
大学生活的挑战与自我成长大学生活不仅仅是学习和社交的过程,也是一个面对挑战、成长和改善的过程。
在大学期间,我经历了各种挑战,包括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自我管理的困难等。
这些挑战让我逐渐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首先,我意识到自己在学习方面的努力不够。
在大学的学习中,我发现自己有时候容易分散注意力,缺乏持续学习的毅力。
这种认识让我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并制定了更加科学和高效的学习计划。
我开始建立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并逐渐克服了学习方面的困难。
其次,与不同背景的同学相处让我认识到自己在人际关系方面的不足。
在与他们的交往中,我发现自己有时候缺乏耐心和理解能力,容易与他人发生冲突。
这个问题使我认识到了自己需要改善的地方,并从中学习如何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学生的自我认知(3篇)

学生的自我认知____年____月____日,我怀着对大学的好奇与憧憬,踏进了华东师范大学的大门,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活。
转眼间,一学期过去了,今天,我静静的回眸过去的这半年时光。
记得报到那天,我刚进研究生公寓,就看到好多的学长们在热情的迎接新生。
这使我感到无比亲切,觉得自己虽然离开了父母,但是有这么多的同学相伴,我想,我不会孤单!进了宿舍,我看到了一个面带微笑的姑娘,给人一种和善的感觉,这就是我的室友黄荣清。
她是一个很好相处的善良的女孩。
我知道,我们会成为好朋友。
确实,在后来的逐步接触与了解中,我们的友谊日渐深厚。
除了室友,我还认识了好多朋友,系里的有,其他院系的也有,其中还有几个关系很好的好朋友。
这使我对之前常听说的那句话“大学里没有真正的友谊”产生了怀疑,谁说大学里没有真正的友谊?后来,我参加了我们江苏盐城的老乡会,看到那么多的老乡,我再一次感到自己并不孤单。
我们在一起讲家乡话,谈家乡人,说家乡事,很快乐,真的。
那天团学联招新,这是一个锻炼个人能力的机会,我毫不犹豫的报了名,并被院社会实践部录取了。
每周的星期三下午是各部门开展活动的时间,这时,我会根据自身的情况,积极的参加一些活动。
比如我报名成为素拓广场的“心灵速递”版块的学员,在这里,我在娱乐中学到了很多关于心理的知识,在学期末,我完成了这一版块的学习,并顺利结业。
在团学联这个大家庭中,我尽情发挥自己的能力,并不断挖掘潜力。
同时,我还参加了“扬之水”话剧社团,这里的话剧都是社员们自编自演的。
在这里,我体会到了作为演员的辛苦与快乐。
怀着对中国共产党的崇敬和爱戴,带着无限的希望,我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并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在后来的日子里,我认真地学习党章,写思想汇报。
真心的希望党组织能够接纳我。
____月份的运动会上,我报名参加了足球射门,定点投篮,拔河等项目。
运动会的开展,使我感受到了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参赛同学在塑胶跑道上奔跑,我们在一边为他们加油,在一阵阵的呐喊声中,我感觉到团结力量之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知论文自我认知论文大学生自我认知论文:二语写作过程的认知心理研究[摘要]写作通常被认为是英语学习者最难掌握的技能,而且二语写作过程中的问题和局限很多(韩,2005)。
例如学生会忽视写作目的,或者忽视写作过程,更不要提写作的认知心理过程。
而且在国内,有人认为写作是语言使用的方法和技巧,他们认为二语写作只是遣词造句,仅仅关注语言水平而忽略写作的认知过程和语言的产出过程。
但是许多研究表明,写作不是简单的遣词造句,而是通过文本的形式反映写作者的认知心理过程。
所以,本研究将结合国内外对二语写作的认知心理过程的研究,看看学生在二语写作阶段经历哪些认知心理过程。
[关键词]二语写作认知心理过程写作过程一、简介(一)研究背景写作是英语学习中是很重要的技能之一,而且二语写作的过程涉及到认知心理过程,包括知觉,注意,记忆和思维等活动,在认知过程中人们用语言表达着他们的思想观点。
二语写作过程中,写作者从长期记忆中获取思想和语言材料,并依据一定的目的去组织这些材料,使其形成符合逻辑的篇章结构。
因为长期记忆中的信息解读取决于学习活动中的注意和知觉,所以信息加工时,不同层面的信息会刺激深层信息的含义,在二语写作中使认知心理发挥其作用。
认知科学也曾提议用综合整体法去分析写作中的认知过程,用全面的方法理解人类的认知过程:记忆,知觉和思维等是如何相互影响,相互工作的。
上世纪70年代中期,认知心理学家就开始研究认知心理过程在写作中的作用,他们认为写作有以下过程:收集信息,组织信息并编辑信息。
因为写作不是简单的单线式,而是循环反复的,所以写作者需要在不同的阶段学习并练习他们的写作技巧,并综合这些技巧。
因此,在认知心理基础之上,对二语写作进行探究可以指导学生的写作,并帮助他们提高写作质量。
目前国内二语写作的研究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写作的影响因素;写作过程;元认知理论以及图式理论的研究。
英语写作不仅被认为是一种语言活动,而且被看做是一种认知行为。
(二)研究意义因为写作不仅是思维和心理活动的反应,而且是对写作技巧的熟悉和掌握,所以说写作是个认知心理过程,是写作者通过书面形式表达他们的思想,以此传达信息并影响他人。
因此本研究通过文本分析的形式获取信息,以此得到二语写作中学生的认知心理过程,并用定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学生的作品,帮助学生和老师认识到:写作不仅仅是遣词造句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对存在于自己头脑中知识的调遣,选择,对写作结构的认知以及对思想的有效表达,即学生在写作阶段的认知心理过程。
二、文献综述(一)二语写作认知过程的研究1.二语写作认知过程在国外的研究外国研究者研究写作过程始于20世纪60年代,他们提出了线性发展的写作模式,具体有“写前过程”、“写作过程”以及“修改”阶段。
也就是说,整个写作过程是直线型的“形成阶段”、“筹划阶段”和“创作阶段”。
但是进入80年代早期,一些研究者比如Flower和Hayes打破了直线的发展模式,建立了动态的、层级发展的写作模式。
这样的模式最初运用于本族语的写作研究,而且研究者强调二语的写作与本族语写作有相似之处。
后来经过完善,Hayes在1996年建立了一种新的模式,该模式由写作任务环境和个体组成,并指出个体因素是指个人的写作动机或情绪等因素和认知心理过程。
Hayes (1996)模式是建立在信息加工理论基础之上的,主要包括两因素:任务环境和个体因素。
任务环境指读者和其他相关的社会因素以及写作者的写作文本和写作媒介:纸、笔、计算机等等物理因素。
所谓的“个体”指工作记忆、认知过程和写作动机等。
这里的工作记忆作为信息加工的主要领域,负责从长期记忆中获取信息并加工信息(万,2008)。
长期记忆中储存的知识包括任务图式,谈论话题的背景知识,写作者的语言知识和体裁知识等。
在二语写作中写作任务环境指如何控制写作结构,如何安排结构,以及如果掌握写作步骤和写作目的。
认知过程被认为是写作者头脑中的信息反映的一种外在表现,以及在长期记忆和工作记忆中的信息加工过程。
文本解读是作者对写作任务的认知心理过程;反思则指写作者通过解决问题从长期记忆中获取信息,而文本产出是指写作者将内部认知心理过程转化为文本产出的过程。
2.国内的认知写作过程研究Hayes的模式说明在二语写作中会或多或少出现第一语言思维方式,即使写作者是英语专业学生。
王文宇和文秋芳(2002)提出的适合中国学生二语写作的认知模式图有三方面:任务环境,认知过程和写作者的长期记忆。
其中任务环境包括写作指令和写作文本,两者指输入与输出。
写作过程就是输入与输出的过程,而此过程被分为五种思维活动:解决问题(分析指令并评价写作成品)、构思内容、安排结构,出文本以及控制写作步骤。
在写作认知过程中,写作者需要不断地从他们的长期记忆中抽取相关的背景知识去表达。
这一模式反应出学生的二语写作过程是循环反复的。
他们的模式反映了背景知识如主题知识和话语知识的储存,受母语的影响很大,但是二语会被母语激活。
只有在写作者不能用二语表达他们的思想时,他们才会借助母语。
(二)二语写作认知心理过程研究1.国外的二语写作认知心理过程研究早在1970年代,西方语言学家就根据写作中的“结果法”提出了“过程法”。
他们认为过程法是十分复杂的认知心理过程,也是交流过程。
过去二十年,西方教育家普遍相信写作是循环往复的一种心理认知过程,也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还是一种社会性的相互活动。
他们认为写作可以通过写作过程而学得,而且应该通过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去表达思想观点,以此来提高二语写作能力。
进入80年代后期90年代早期,一些美国学者和语言学家从理论与实践方面提出了认知心理的重要性,而且强调认知心理在二语写作中的意义。
他们强调思想的表达,关注写作者的认知心理过程,还注意写作过程中修改的作用。
根据他们的观点,写作是发现、创造内容和意义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认知心理过程,通过对所写问题的认识、确定、解决过程来慢慢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2.国内的二语写作认知过程研究随着认知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上世纪80年代研究者开始把认知心理学与二语写作结合在一起。
认知心理学家认识到语言学习有许多过程和步骤,比如信息的输入,信息的加工与储存,以及信息的输出使用等。
有研究表明背景知识是人头脑中的“认知结构”或“认知图式”。
而且信息加工主要属于中层水平的加工,认知图式可以通过模仿和不断重复的联系而强化。
事实上,通过模仿的写作也是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和认知发展过程。
同时写作者采取综合整体解读信息法加工信息。
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写作者把复杂的整体分成相关的小部分,降低认知难度,并且提供有效的认知手段。
因此在二语写作中,写作者必须注重认知心理过程。
三、理论框架(一)图式理论在20世纪早期,认知心理学家和皮亚杰他们借用图式去表达心理过程。
研究者认为学习是在人脑中自动地建构认知架构,而且学习的结果不仅是简单的刺激与反应的关系,而是对认知图式的重构,所以认知的本质是图式的形成和变化。
因此。
在一定程度上,图式意指把新信息建立在旧信息的背景下,从而获取新知识。
对新知识的掌握的多少好坏取决于已经存在的图式,输入的信息必须与这些旧信息相互匹配,那样写作过程中写作者才能将旧信息(背景知识)与新信息建构。
认知心理学家用图式理论解释认知心理过程,而且也已经将图式理论用于英语阅读教学中,那么,图式理论中的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可以运用于二语写作中。
(二)信息加工理论信息加工理论把人认识事物的心理过程看做是对信息的加工过程,认为人是一个信息加工系统,能够对信息进行接收、储存、处理并传输。
认知心理学家解释说学习是接受信息,储存信息并从记忆中获取知识的过程(皮,2004),他们认为人类的认知活动包括心理的认知活动,像知觉,注意,表达,记忆和思维等等。
信息加工指组织结构,加工认识。
Shuell (1988) 的观点是,学习是为了一定的目的,经过积累,建构和诊断的过程。
同时,他指出信息加工理论是指人类如何注意他们的环境,如何解读信息,以及如何从他们的脑海中提取信息知识。
信息加工理论在调整信息功能和记忆方面起关键作用。
另一方面,信息加工活动需要学习者有能力从已存的背景知识中获取信息并形成新知识。
四、研究设计本研究是针对某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因为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学习英语而且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他们的写作任务,所以经过讲解认知心理知识与二语写作的关系,使他们明白研究目的及操作程序,以便他们积极地配合研究工作。
被访谈者在受访谈之后进行了书面写作活动,其中有在他们的二语写作课堂完成的写作,这就受时间,地点,环境等社会因素的限制;还有在他们的课外时间自由完成的,没有固定的时间,没有固定的地点和环境。
在两种完全不同的写作环境中测试是否他们的写作认知过程一样,或者有哪些不一样,那么造成不同的原因是什么等。
通过研究使学生更能体会到认识心理过程对二语写作中的重要性及意义。
五、结语本研究是对二语写作中的认知心理过程进行分析讨论,通过对写作过程的研究来帮助学生改进他们的写作,同时使二语老师改善他们的教学方法。
通过访谈和对学生成品的分析,首先得出:个人因素对二语写作质量有影响,不同的写作环境中学生的表达完全不一样。
在自由的环境中学生能够更有效的发挥他们的写作水平,写作质量也相应提高;而在英语写作课堂内,因为是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以及特定的环境,学生的写作过程受到了影响。
研究发现写作者的认知心理过程受到外部任务环境的影响。
写作者必须认识到认知心理的作用,在二语写作过程中合理提取长期记忆中的信息加工写作。
正如万静然(2008)所说:“读者与文本的关系很密切,而且很复杂,认知心理过程对二语写作的作用不可忽视,而且,写作任务环境(社会因素与文本因素)也发挥着很大作用(p.113)。
最后,研究发现二语写作者和教师都必须认识到认知过程对写作的重要性,以及写作任务环境与个人因素的作用。
也即是说,高质量的二语写作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反应。
在教学中,教师应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认知写作过程,这样就可以鼓励学生注意他们的心理活动并选择合适的任务环境进行二语写作;同时,二语写作者也要意识到写作是循环往复的活动,是一项心理认识活动,也是具有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相互影响的社会性活动。
[参考文献][1]韩萍.论英语中的主位推进模式与语篇的生成[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5,3: 6-79.[2]王文宇,文秋芳.母语思维与二语写作:大学生英语写作过程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4.[3]王俊菊.二语写作的认知心理策略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2006,6: 62-66.[4]王立非,孙晓坤.外语界[J],2005,5:10-15.[5]李渝.从认知过程谈二语写作教学[J].唐山学院学报,外语教学, 2007, 3: 58-62.[6]王立非.我国英语写作实证研究:现状与思考[J],2005,7:50-55.[7]刘霞.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特征及其影响[J].理论月刊,1995.[8]王庭照,张凤琴,方俊.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应用认知转向[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4:124-128.[9]万静然.二语写作过程----认知研究与元认知理论的接口[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13:111-113[10]周遂.图式理论与二语写作[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2:21-24.[11]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2004,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