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变电站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及距离
110kv变电站安全距离110kv变电站设计规范标准

110kv变电站安全距离110kv变电站设计规范110kv变电站安全距离国家《电磁辐射管理办法》规定100千伏以上为电磁强辐射工程,第二十条规定:在集中使用大型电磁辐射设备或高频设备的周围,按环境保护和城市规划要求,在规划限制区内不得修建居民住房、幼儿园等敏感建筑。
不过,据环保部门介绍,我国目前对设备和建筑物之间的距离有一定要求。
比如一般10KV —35KV变电站,要求正面距居民住宅12米以上,侧面8米以上;35KV以上变电站的建设,要求正面距居民住宅15米以上,侧面12米以上;箱式变电站距居民住宅5米以上。
北京市规划委(2004规意字0638号)110千伏的地下高压变电站工程项目,明确要求距离不得少于300米。
35~110KV变电站设计规范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使变电所的设计认真执行国家的有关技术经济政策,符合安全可靠、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的要求,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电压为35~110kV,单台变压器容量为5000kVA及以上新建变电所的设计。
第1.0.3条变电所的设计应根据工程的5~10年发展规划进行,做到远、近期结合,以近期为主,正确处理近期建设和远期发展的关系,适当考虑扩建的可能。
第1.0.4条变电所的设计,必须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按照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程特点和地区供电条件,结合国情合理地确定设计方案。
第1.0.5条变电所的设计,必须坚持节约用地的原则。
第1.0.6条变电所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所址选择和所区布置第2.0.1条变电所所址的选择,应根据下列要求,综合考虑确定:一、靠近负荷中心;二、节约用地,不占或少占耕地及经济效益高的土地;三、和城乡或工矿企业规划相协调,便于架空和电缆线路的引入和引出;四、交通运输方便;五、周围环境宜无明显污秽,如空气污秽时,所址宜设在受污源影响最小处;六、具有适宜的地质、地形和地貌条件(例如避开断层、滑坡、塌陷区、溶洞地带、山区风口和有危岩或易发生滚石的场所),所址宜避免选在有重要文物或开采后对变电所有影响的矿藏地点,否则应征得有关部门的同意;七、所址标高宜在50年一遇高水位之上,否则,所区应有可靠的防洪措施或和地区(工业企业)的防洪标准相一致,但仍应高于内涝水位;八、应考虑职工生活上的方便及水源条件;九、应考虑变电所和周围环境、邻近设施的相互影响。
110千伏的高压线电磁辐射安全距离

110千伏的高压线电磁辐射安全距离推荐内容返回首页点击登录110千伏的高压线电磁辐射安全距离110千伏的高压线在多少米处的电磁辐射强度小于0.4微特斯拉?关系到个人和家人的终身幸福,不幸小区20米处有一这个东东~~~ 来自匿名用户的提问最佳答案由提问者推荐匿名用户110千伏的高压线电磁辐射安全距离为4米以上根据《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第五条规定: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是为了保证已建架空电力线路的安全运行和保障人民生活的正常供电而必须设置的安全区域。
在厂矿、城镇、集镇、村庄等人口密集地区,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为导线边线在最大计算风偏后的水平距离和风偏后距建筑物的水平安全距离之和所形成的两平行线内的区域。
各级电压导线边线在计算导线最大风偏情况下,距建筑物的水平安全距离如下:1千伏以下1.0米1-10千伏1.5米35千伏3.0米66-150千伏4.0米154-220千伏5.0米330千伏6.0米500千伏8.5米2017-12-28 6 7 其他2条回答其他回答2条回答匿名用户风水学来说100米以内有影响,你那个距离没问题了。
根椐科学来说变电站5米吧根据有关电力设施保护规定,对于一个110千伏的变电站输电高架线而言,它的保护区域是线外10米范围,换言之,只要在距离电线10米远之外的地方,电磁辐射的安全是有保证的。
而对于220千伏和500千伏的输变电系统电线,其保护区域分别是15米和20米。
关于户外箱式变电站的安全距离关于安全距离是这样规定的,6KV的安全距离是0.7米,0.4KV 是低压侧,不接触上就行,所谓的安全距离是人体与带电体的最小距离,我看你的图是变电室与楼房的距离是0.8米,离里面的变压器的距离更远,在安全距离上是够的.但你说的电磁干扰要看的变电室屏壁的好不好了,要说噪音吗肯定有影响的.以下是其它电压等级的安全距离供参考,单位(KV)10KV及以下0.7米, 35KV1.0米,110KV 1.5米,220 KV3.0米,330 KV4.0米,500KV 5.0米变电站辐射距离是多少要认识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首先要对电磁辐射有科学客观的认识。
变电站安全距离问题

变电站安全距离问题一般都是指带电或电线,根据有关规定,建筑物与的如下; 1、垂直距离;1kV以下;2.5米;1-10kV;3米;35kV:4米;电力等级60-110kV:5米;电力等级154-220kV:6米;电力等级330kV:7米;2、:电力线电压等级1kV以下:1米; 电力线电压等级1-10kV:1.5米; 电力线电压等级35kV:3米;电力线电压等级60-110kV:4米; 电力线电压等级154-220kV;5米;电力线电压等级300kV;6米;电力线电压等级500kV:8米。
上述规定是最小距离规定,确保不发生放电事故的距离。
另外,还应该考虑的,但是有关的安全距离,目前没有相应的规定。
国家《管理办法》规定100千伏以上为电磁强辐射工程,第二十条规定:在集中使用大型电磁辐射设备或的周围,按和要求,在规划内不得修建居民住房、幼儿园等敏感建筑。
据了解,目前国家规定100KV以上的供电设施,其建设必须通过环保部门的。
其中环保考察指标主要包括电场、磁场、及噪声四大块内容。
在居民区设立的供电设施,要通过环保,必须达到这些标准:不超过4千伏/米;不超过0.1毫;方面,其中110KV的工程不超过53分贝,500KV的工程不超过55分贝;噪声影响则要求昼间不超过55分贝,夜间不超过45分贝。
只要这几个指标达标,在环保上,对于相关设备与建筑之间的距离没有严格的要求。
不过,据环保部门介绍,我国目前对设备与建筑物之间的距离有一定要求。
比如一般10KV-35KV,要求正面距居民住宅12米以上,侧面8米以上;35KV以上的建设,要求正面距居民住宅15米以上,侧面12米以上;距居民住宅5米以上。
我国目前对设备与建筑物之间的距离有一定要求。
比如一般10KV—35KV变电站,要求正面距居民住宅12米以上,侧面8米以上;35KV以上变电站的建设,要求正面距居民住宅15米以上,侧面12米以上;箱式变电站距居民住宅5米以上。
110KV变电站辐射300米以上,不能建在居民住房、幼儿园等敏感建筑城市里的110kv室内的话,走地下,15米就很安全了。
110kv变电站安全距离110kv变电站设计规范.

第六节照明
第3.6.1条变电所的照明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的要求。
第3.6.2条在控制室、屋内配电装置室、蓄电池室及屋内主要通道等处,应装设事故照明。
第3.4.2条控制屏(台)的排列布置,宜与配电装置的间隔排列次序相对应。
第3.4.3条控制室的建筑,应按变电所的规划容量在第一期工程中一次建成。无人值班变电所的控制室,应适当简化,面积应适当减小。
第五节二次接线
第3.5.1条变电所内的下列元件,应在控制室内控制:
一、主变压器;
二、母线分段、旁路及母联断路器;
第二节电气主接线
第3.2.1条变电所的主接线,应根据变电所在电力网中的地位、出线回路数、设备特点及负荷性质等条件确定。并应满足供电可靠、运行灵活、操作检修方便、节约投资和便于扩建等要求。
第3.2.2条当能满足运行要求时,变电所高压侧宜采用断路器较少或不用断路器的接线。
第3.2.3条35~110kV线路为两回及以下时,宜采用桥形、线路变压器组或线路分支接线。超过两回时,宜采用扩大桥形、单母线或分段单母线的接线。35~63kV线路为8回及以上时,亦可采用双母线接线。110kV线路为6回及以上时,宜采用双母线接线。
110kv变电站安全距离110kv变电站设计规范
110kv变电站安全距离
国家《电磁辐射管理办法》规定100千伏以上为电磁强辐射工程,第二十条规定:在集中使用大型电磁辐射设备或高频设备的周围,按环境保护和城市规划要求,在规划限制区内不得修建居民住房、幼儿园等敏感建筑。
110kV户外变电站与户内变电站电磁环境影响比较分析

110kV户外变电站与户内变电站电磁环境影响比较分析摘要:变电站和输电线路将发电厂的电能逐级传递,输送给各处用户,随着用电需求的增加,城市范围内越来越多的110kV变电站建设投运,除了传统的户外开放式变电站,更多出现了新型全户内变电站。
本文从电磁环境实际测量结果及原理这两方面内容,对两种类型的110kV变电站产生的电磁环境影响进行比较和分析。
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电,是通过变电站和输电线路把发电厂的电能逐级传递,输送给各处用户,目前,全国主要城市城区内供电的电压等级大多数是110kV,主要通过这一电压等级的变电站把电压降低到10kV,再经过10kV的变压器提供给用户使用。
近年来,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城市规模快速扩张,用电量急速增长,城区范围内越来越多的110kV变电站建设投运。
传统的户外开放式布置(AIS设备)的变电站占地面积大,而且高压线纵横交错,既占用大量土地又影响城市美观,于是,新型GIS设备的全户内型变电站投入使用。
本文从电磁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户内型变电站与户外型对电磁环境影响的不同。
为此我们对近年来陕西省内投入运行的部分110kV变电站周围工频电磁场大小进行了测量。
1.传统户外敞开式110kV变电站电磁环境测量结果从测量结果看工频电场强度范围在0.101~11.92V/m之间,工频磁感应强度在0.0194~2.160μT之间。
对比测量结果,无论是户内型变电站还是户外型变电站周边的工频电磁场强度均可以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对于频率50Hz段的限值要求(电场强度<4000V/m,磁感应强度<100μT),但是户内型变电站对周围电场强度的影响要明显小于传统户外型变电站对周围电场强度的影响;而变电站周边磁感应强度的测量结果户内型变电站比传统户外型变电站的影响略小,但是差异并不大。
究其原因,我们首先从电磁屏蔽原理来分析。
电磁屏蔽分为静电屏蔽、静磁屏蔽和电磁屏蔽三种情况。
110kv变电站安全距离110kv变电站设计规范

110kv变电站安全距离110kv变电站设计规范110kv变电站安全距离国家《电磁辐射管理办法》规定100千伏以上为电磁强辐射工程,第二十条规定:在集中使用大型电磁辐射设备或高频设备的周围,按环境保护和城市规划要求,在规划限制区内不得修建居民住房、幼儿园等敏感建筑。
不过,据环保部门介绍,我国目前对设备与建筑物之间的距离有一定要求。
比如一般10KV —35KV变电站,要求正面距居民住宅12米以上,侧面8米以上;35KV以上变电站的建设,要求正面距居民住宅15米以上,侧面12米以上;箱式变电站距居民住宅5米以上。
北京市规划委(2004规意字0638号)110千伏的地下高压变电站工程项目,明确要求距离不得少于300米。
35~110KV变电站设计规范第一章总则第1.0。
1条为使变电所的设计认真执行国家的有关技术经济政策,符合安全可靠、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的要求,制订本规范。
第1。
0。
2条本规范适用于电压为35~110kV,单台变压器容量为5000kV A及以上新建变电所的设计。
第1.0。
3条变电所的设计应根据工程的5~10年发展规划进行,做到远、近期结合,以近期为主,正确处理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关系,适当考虑扩建的可能。
第1。
0。
4条变电所的设计,必须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按照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程特点和地区供电条件,结合国情合理地确定设计方案。
第1.0.5条变电所的设计,必须坚持节约用地的原则.第1。
0。
6条变电所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所址选择和所区布置第2.0。
1条变电所所址的选择,应根据下列要求,综合考虑确定:一、靠近负荷中心;二、节约用地,不占或少占耕地及经济效益高的土地;三、与城乡或工矿企业规划相协调,便于架空和电缆线路的引入和引出;四、交通运输方便;五、周围环境宜无明显污秽,如空气污秽时,所址宜设在受污源影响最小处;六、具有适宜的地质、地形和地貌条件(例如避开断层、滑坡、塌陷区、溶洞地带、山区风口和有危岩或易发生滚石的场所),所址宜避免选在有重要文物或开采后对变电所有影响的矿藏地点,否则应征得有关部门的同意;七、所址标高宜在50年一遇高水位之上,否则,所区应有可靠的防洪措施或与地区(工业企业)的防洪标准相一致,但仍应高于内涝水位;八、应考虑职工生活上的方便及水源条件;九、应考虑变电所与周围环境、邻近设施的相互影响。
110kv变电站安全距离110kv变电站设计规范

110kv变电站安全距离110kv变电站设计规范110kv变电站安全距离国家《电磁辐射管理办法》规定100千伏以上为电磁强辐射工程,第二十条规定:在集中使用大型电磁辐射设备或高频设备的周围,按环境保护和城市规划要求,在规划限制区内不得修建居民住房、幼儿园等敏感建筑。
不过,据环保部门介绍,我国目前对设备与建筑物之间的距离有一定要求。
比如一般10KV —35KV变电站,要求正面距居民住宅12米以上,侧面8米以上;35KV以上变电站的建设,要求正面距居民住宅15米以上,侧面12米以上;箱式变电站距居民住宅5米以上。
北京市规划委(2004规意字0638号)110千伏的地下高压变电站工程项目,明确要求距离不得少于300米。
35~110KV变电站设计规范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使变电所的设计认真执行国家的有关技术经济政策,符合安全可靠、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的要求,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电压为35~110kV,单台变压器容量为5000kV A及以上新建变电所的设计。
第1.0.3条变电所的设计应根据工程的5~10年发展规划进行,做到远、近期结合,以近期为主,正确处理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关系,适当考虑扩建的可能。
第1.0.4条变电所的设计,必须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按照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程特点和地区供电条件,结合国情合理地确定设计方案。
第1.0.5条变电所的设计,必须坚持节约用地的原则。
第1.0.6条变电所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所址选择和所区布置第2.0.1条变电所所址的选择,应根据下列要求,综合考虑确定:一、靠近负荷中心;二、节约用地,不占或少占耕地及经济效益高的土地;三、与城乡或工矿企业规划相协调,便于架空和电缆线路的引入和引出;四、交通运输方便;五、周围环境宜无明显污秽,如空气污秽时,所址宜设在受污源影响最小处;六、具有适宜的地质、地形和地貌条件(例如避开断层、滑坡、塌陷区、溶洞地带、山区风口和有危岩或易发生滚石的场所),所址宜避免选在有重要文物或开采后对变电所有影响的矿藏地点,否则应征得有关部门的同意;七、所址标高宜在50年一遇高水位之上,否则,所区应有可靠的防洪措施或与地区(工业企业)的防洪标准相一致,但仍应高于内涝水位;八、应考虑职工生活上的方便及水源条件;九、应考虑变电所与周围环境、邻近设施的相互影响。
110kv变电站安全距离110kv变电站设计规范标准

五、周围环境宜无明显污秽,如空气污秽时,所址宜设在受污源影响最小处;
六、具有适宜的地质、地形和地貌条件(例如避开断层、滑坡、塌陷区、溶洞地带、山区风口和有危岩或易发生滚石的场所),所址宜避免选在有重要文物或开采后对变电所有影响的矿藏地点,否则应征得有关部门的同意;
七、所址标高宜在50年一遇高水位之上,否则,所区应有可靠的防洪措施或和地区(工业企业)的防洪标准相一致,但仍应高于内涝水位;
第十一节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
第3.11.1条变电所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的要求。
第十二节电测量仪表装置
第3.12.1条第3.12.1条变电所电测量仪表装置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的要求。
第3.2.5条当变电所装有两台主变压器时,6~10kV侧宜采用分段单母线。线路为12回及以上时,亦可采用双母线。当不允许停电检修断路器时,可设置旁路设施。当6~35kV配电装置采用手车式高压开关柜时,不宜设置旁路设施。
第3.2.6条当需限制变电所6~10kV线路的短路电流时,可采用下列措施之一:
一、变压器分列运行;
第2.0.6条变电所内的建筑物标高、基础埋深、路基和管线埋深,应相互配合;建筑物内地面标高,宜高出屋外地面0.3m;屋外电缆沟壁,宜高出地面0.1m。
第2.0.7条各种地下管线之间和地下管线和建筑物、构筑物、道路之间的最小净距,应满足安全、检修安装及工艺的要求,并宜符合附录一和附录二的规定。
第2.0.8条变电所所区场地宜进行绿化。绿化规划应和周围环境相适应并严防绿化物影响电气的安全运行。绿化宜分期、分批进行。
三、63~110kV屋内外配电装置的线路,35kV屋外配电装置的线路。6~35kV屋内配电装置馈电线路,宜采用就地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0KV变电站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及距离?
一般安全距离都是指带电或电线,根据有关规定,建筑物与电力线路的安全距离如下;
1、垂直距离
;电力线电压等级1kV以下; 2.5米;
电力线电压等级1-10kV; 3米;
电力线电压等级35kV: 4米;
电力线电压等级60-110kV: 5米;
电力线电压等级154-220kV: 6米;
电力线电压等级330kV: 7米;
2、水平距离:
电力线电压等级1kV以下: 1米;
电力线电压等级1-10kV:1.5米;
电力线电压等级35kV:3米;
电力线电压等级60-110kV:4米;
电力线电压等级154-220kV;5米
电力线电压等级300kV;6米;
电力线电压等级500kV:8米。
上述规定是最小距离规定,确保不发生放电事故的距离。
另外,还应该考虑电磁辐射的安全距离,但是有关电磁辐射的安全距离,目前没有相应的规定。
国家《电磁辐射管理办法》规定100千伏以上为电磁强辐射工程,第二十条规定:在集中使用大型电磁辐射设备或高频设备的周围,按环境保护和城市规划要求,在规划限制区内不得修建居民住房、幼儿园等敏感建筑。
据了解,目前国家规定100KV以上的供电设施,其建设必须通过环保部门的行政许可。
其中环保考察指标主要包括电场、磁场、无线电干扰及噪声四大块内容。
在居民区设立的供电设施,要通过环保行政许可,必须达到这些标准:
工频电场强度不超过4千伏/米;磁感应强度不超过0.1毫特斯拉;无线电干扰方面,其中110KV的工程不超过53分贝,500KV的工程不超过55分贝;噪声影响则要求昼间不超过55分贝,夜间不超过45分贝。
只要这几个指标达标,在环保上,对于相关设备与建筑之间的距离没有严格的要求。
不过,据环保部门介绍,我国目前对设备与建筑物之间的距离有一定要求。
比如一般10KV-35KV变电站,要求正面距居民住宅12米以上,侧面8米以上;35KV以上变电站的建设,要求正面距居民住宅15米以上,侧面12米以上;箱式变电站距居民住宅5米以上。
以下几条内容是有争议的,没立法,法律不支持:
1.针对高压输变电工程产生的电磁辐射对近距离接触的人体的危害性问题,中国电磁兼容委员会主任委员高攸刚教授、中国电工学会赵玉峰教授、北京市劳动保护研究所原所长陶永娴教授等许多专家指出:国内外都有大量的科学证据说明磁场高于0.2微特斯拉的电磁辐射环境就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而且这也已为国内外大量科学证据所证实。
注:一般在变电站2000米以外的地区接近环境本底值0.2微特斯拉
2.英美国家电磁辐射保护专业委员会的专家,经过多年研究于1995年提出把国家卫生标准(100微斯特拉)修改为0.2微斯特拉。
3.中国疾病预防中心环境所曹兆进教授指出,电磁辐射对人健康危害是积累造成的,即使不超标也不能说它就没有危害。
4.在2005年的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王小谟院士建议尽快"制定防电磁污染法规,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明确提出"原有的标准已经无法适应新的问题","要
制定相应的法律和法规,来保护环境、安全和健康"。
5.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蔡自兴教授等16位委员提出"高压输电线路和高压变电站建设应远离居民区"的提案,指出"在目前广大群众有很大意见的情况下,应该尽量和居民协商,即使协商没有结果,特别是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待建高压输变电站工程,为了大局,电力建设部门也应该让一步,远离居民区"。
6.北京市规划委(2004规意字0638号)审批奥运信息中心大楼周边220千伏的地下高压变电站工程项目时,明确要求距离不得少于2000米。
7.国内外的众多专业机构和专家通过几十年的调查研究已证实:“220kv高压线周围2000米地段内的人群患白血病、癌症的几率是其他地区的数倍,电磁辐射也会导致孕妇流产、胎儿畸形和心血管疾病。
在高温、大风、大雪、阴雨、雷电等气象条件下容易断裂和发生其他危害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