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刚性基层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
关于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的成因及预防措施的研究

梁 与 旧梁 连 接 在 一 起 共 同 受 力 由于 应 运 中 的 车 辆 荷 载在 新 增
主梁 后 的桥 梁 结 构 中重 新 分 布 . 原 粱 中所 受 荷 载得 以 减 少 . 使 加 固后 的桥 梁 承 载能 力 和 刚 度 得 以提 高 当 增 设 的 纵 梁 位 于 主 梁
截 面 加 固 法 、 部 粘 贴 加 固法 、 部 预 应 力 加 固 法 、 变 结 构 体 杆 、 筋 网 等配 合 起 来 使 用 , 外 外 改 钢 促进 了锚 喷技 术 的完 善 。实 践 证 明 , 系 加 固法 、 设 纵 梁 加 固法 。 增 锚 喷技 术 完 全 可 以应 用 于 桥 梁 上 部结 构 的加 固增 强 加 大 截 面 加 固法 采 用增 大 构 件 的截 面 面 积 .根 据 荷 载 大 小 和 净 空 条 件 不 同 .可 分 为 以 加 大 截 面 面积 为 主 和 加 配 钢 筋 为 主
的一 侧 或 两 侧 时 . 有 拓 宽 的 作 用 此 法 适 用 于梁 体 结 构 基 础 完 兼 好 . 承 载 能力 不 能 满 足 要 求 的 场 合 而
33 梁 结 构 加 固新 技 术— — 锚 喷 支 护 -桥
随着 施 喷机 具 的 发 展 以及 速 凝 剂 的 采 用 .人 们 把 喷 射 与 锚
摘要: 反射裂缝已 成为半 性基层沥青混凝土 刚 路面 和在旧 水泥 凝土 混 路面 铺沥 上加 青混 凝土面 层的 要质量通病 主 。本文 通过.
对 沥青路面早期损 坏中反射裂缝现象的研究’ 深入分析了裂. 发生和扩展的力 学机理, 缝 在此基础上提出辛 应防治反射裂 睡 缝的i
对城市道路的半刚性基层裂缝的分析及防止措施

翥墨Ⅵ澄殴鞠瓤对城市道路的半刚性基层裂缝的分析及防止措施牟丹(敦化市规划局城乡规划设计院吉林敦化133700)[摘要】通过对城市道路路面结构中使用的半刚性基层普遍存在各类裂缝问题,对半刚性基层产生裂缝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有效地处治方法。
[关键词]路面工程半刚性基层裂缝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8)1010¨6—01城市道路是城市建设的主要项目之一,它与城市建设的其他项目一样,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
随着城市道路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路面设计的结构和形式也呈多样性。
半刚性基层由于其有承载能力强、施工工艺容易控制、强度高、稳定性好、板体性好以及可就地取材等优点,满足了城市道路经济与技术方面的要求,优良的工程性能和显著的经济效益,在城市道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在优点的背后也存在一些致命的缺陷,由于其刚度过大,实际上成为脆性材料,在城市道路中,由于车流量增大,车辆集中,在有重载频繁的作用下,沥青混凝土面层内会出现较大的剪应力,极易发生车辙等变形破坏。
而且半刚性材料固有的收缩特性,也容易出现各类裂缝,甚至会反射到沥青混凝土面层。
在路面的使用过程中,雨水易通过裂缝侵入路面结构,在动力水压力的作用下,会导致沥青混凝土结构的破坏,从而大大缩短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
对于上述问题,本文将对半刚性基层产生裂缝的原因及处治方法进行综合分析。
一、裂缝成因及分析新铺的半刚性基层随着混合料中水分的散失而产生了干缩和干缩应力,其收缩的程度和半刚性材料本身强度、组成级配、水分散失的快慢、环境的温差等都有一定的关系。
(一)昼夜温差大,产生收缩裂缝由于温度的变化,白天温度较高,夜间温度下降,基层产生收缩,使半刚性基层处于受拉状态。
水泥稳定粒料线膨胀系数在(1.0’1.5)x l O’之间,当半刚性基层混合料抗拉强度小于缩应力时,必将产生永久变形,形成横向收缩裂缝。
半刚性基层裂缝处置措施

半刚性基层裂缝处置措施一、主要防治措施:1.加铺土工织物土工织物包括聚丙烯或聚醋织物和聚乙烯、聚丙烯或聚醋无纺织物。
无纺织物厚度为0.4mm-4mm,模量为10MPa-160MPa,临界应力5MPa-20MPa,临界应变40%-140%。
织物的厚度较薄,一般为0.4mm-0.7mm,模量则更高:400MPa-1500MPa,临界应力和应变分别为40MPa-140MPa 和8%-15%。
无纺织物夹层的主要作用与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夹层相似,而织物由于模量稍高,可对加铺层起少量加筋作用。
在半刚性基层顶或沥青之间设置各种土工合成材料,可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抗拉强度与抗变形能力。
土工夹层材料对于由于基层水平位移引起的张开型裂缝能起到较好的防裂作用,且能防止路表水下渗,同时土工织物造价低廉、施工工艺简单,但是常用的土工织物抵抗竖向剪切变形的能力较差,抵抗水平向张拉应力的能力也有限。
2.加铺格栅格栅包括聚烯或聚醋土工格栅、玻纤格栅和金属格栅。
土工格栅的厚度为0.8mm-11mm,模量900MPa-2500MPa,临界应力和应变与织物相近。
金属格栅的厚度为2mm-4mm,其模量可达到8000MPa-10000MPa。
刚度大的夹层对于降低加铺层内因温度下降而引起的应力应变的作用不如软夹层,但对于降低荷载产生的应力应变的作用则远大于软夹层,采用复合夹层(下层为应力吸收层,上层为金属格栅),虽然可以像软夹层那样减少温度引起的反射裂缝,但仍保留了软夹层不能降低加铺层荷载应力的缺点。
因此,不同的材料,不同刚度的夹层所起的作用也有所不同。
从实际的使用效果和经济角度出发,建议采用玻璃纤维格栅,玻璃纤维格栅具有很高的耐热性和优异的耐寒性、强度大、模量高、化学稳定性好、耐腐蚀、膨胀系数低、尺寸稳定性好等优点,能够有效地改善路面结构应力分布,抵抗和延缓路面基层裂缝引起的沥青面层的反射裂缝的发生,但玻纤格栅铺装时,由于其变形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波动较大,给施工带来诸多不便。
半刚性基层的反射裂缝机理和防治措施

2反 射裂缝 的扩展 分 析 对于反射裂 缝的产生和 发展, 目前一般 认为是 由于温 度变 化引起 的混 凝土 板伸缩 和行车荷 载驶过接缝 或裂缝, 缝端附近 的沥青混凝 土材料 内产 生应力 在 集 中, 接缝或 裂缝处 不能很 好地传 递拉应 力或剪 应力, 而 导致 反射裂 缝的产 生 和 发展 。行车荷 载驶 过接缝 或裂缝 处时 , 拉伸裂 缝之外 , 缝两边 的路 面结 除 裂 构也 将对 上面 各层 或下 面 各层产 生剪 切 作用, 诱发 反射 裂缝 产生 和发 展 。
1引言 随着我 国交 通量的迅速 增加和重载 的 日益增 多, 传统 的以单一粒料基层 为 主 的路面 结构 已不能 适应 重载 交通 的需要, 以水泥稳定 碎石 为主 的半刚性基 而 层 沥青路 面, 因为其 板体 性强, 承载 能力 高的特 点而得 到广泛 的应用 。但 由于 半 刚性材 料本身 的温缩 和干缩 性质 , 外界温 、湿 度变 化时, 易导致基 层开 在 容 裂[ ] 。 。开裂后在 温度 梯度 和温度 变化 产生 的温度 应力 的共 同作用 下, 裂缝 沿 开裂 基层 向上 扩展 至面 层, 使沥 青 面层也 出现裂 缝 。 裂缝出现后 , 在行车 和降水 的共 同作用下, 加速裂缝 的发展, 终导致路 会 最 面 结构层 的损坏 , 响道路 的行车 功能, 影 如何 正确认 识半刚性 基层沥 青路 面的 反射 裂缝, 深入分析 反射裂缝 的扩展机 理, 然后 根据不 同状况采取相 应的措施 , 对 减少 路面 的早 期损 坏, 降低 养护 维修 成本 , 延长 路面 使用 寿命 具有 重要 意 义 。
应 用 技 术
I ■
CoiedcoyV h e ho i iccnengew n naT 1Re s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裂缝原因及防治措施

1疲劳裂缝 如车辙—样,沥青路面的疲劳开裂同样是由于重复荷载的作用在 行车道出现的一种破坏。疲劳开裂的早期现象是路面在纵横向出现间断 的裂缝,之后,路面出现更多的变形。这种疲劳开裂有时被称为“龟 裂”,因为路面的破坏形状类似于龟的背部形状。对一些极端的情况, 疲劳 开裂 的最 终结 果是 路面 出现 坑槽 。 沥青混合料如果具有较高刚度,路面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较 小,则路面的疲劳开裂较小。柔的材料,高的变形,高的应力水平,则 路面的疲劳寿命较低。因此,路面的疲劳开裂的机理很容易被了解,但 产生的原因却不十分容易被说明。它不能简单地说是材料的问题,疲劳 开裂一般由多种原因引起,很明显,必须有重复的疲劳荷载作用。一些 其他的原固如差的路基排水将导致路面强度减弱、弯沉增大,路面出现 疲劳开裂。差的设计、差的施工赁量同样可导致路面出现疲劳开裂。因
此,弱的路面结构、高的路面弯沉和重复荷载将很容易产生路面疲劳开 裂。在许多情况下,重复荷载作用下的路面结构出现疲劳开裂没有很多 初期迹象,因此,必须加强路面的评价与养护。当路面在短于设j 十年限 的时 间内 出现 开裂 ,可 能是 路面 受到 重的 荷载 。
—般克服路面过早出现疲劳开裂有以下途径:1) 充分考虑路面设 计年限内 的重载交通;2) 利用隔水措施,保 证路面土基干燥 ;3) 用 厚的路面;4)利用的路面材料在水 的作用下不致出现多的减弱;5) 路面 材料有 一定 的刚度 。
l I {( 土黼) 类为沥基青层;、路沥面青混; 凝裂土缝为;面措层施的丰刚性路面被大量用于高等级岔璐路面。
浅谈水稳碎石基层裂缝问题成因及防范措施

浅谈水稳碎石基层裂缝问题成因及防范措施摘要: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由于具有良好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属于半刚性结构层,作为道路的主要承重层,在公路建设中广泛使用。
在路面基层施工中,由于施工操作不规范、质量管控不到位等因素,会出现各种常见的质量问题,降低了路面使用寿命,本文重点讨论了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出现裂缝的原因和预防方法。
关键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成因;防范措施一、水稳基层裂缝质量问题原因分析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整体性好,承载力高,但由于其相对易受到内外环境的干扰,导致其在水稳基层中出现了微细裂缝,经过长期的发展,这些微细裂缝会逐步发展成为裂缝,并逐步向路面发展,最终导致了路面的早期损坏,从而缩短了公路的使用寿命。
1.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的主要成因1.1.1、收缩性裂缝:水稳基层压实后,由于结构内部水分的不断蒸发及水泥水化作用,使水稳基层中的水分不断减少,从而引起压实体的体积收缩而形成收缩裂缝。
裂缝宽度为1-3毫米,横向贯穿或半贯穿,垂直深度约为0.3-0.5倍水泥稳定基层厚度。
1.1.2、内应力裂缝: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因其本身的干燥收缩及温度变化而引起的张应力大于其本身的抗拉承载力,从而在其强度较弱的部位发生破坏。
其特征为:横向裂隙较多,纵向裂隙较少,裂隙较规整,上、下贯穿而下不发生垂向错位。
1.1.3、荷载性裂缝:水稳基层在道路建成通车后,受车辆荷载的影响,在基层内部产生裂缝,随之迅速发展,反射到沥青面层,造成路面产生沉陷、坑槽、松散等破坏。
特别是要加强对超载超限车辆的管控,此类车辆荷载对基层结构破坏是致命性的。
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防治措施2.1 做好原材料的选取及严格控制级配2.1.1、水泥:水泥作为胶凝型材料,在水稳基层骨架结构中起到充分把砂石材料紧紧的结合作用。
水泥的用量对混合料的品质有很大的影响,用量太小,会对混合料的强度造成影响,用量太大,水泥的水化热会导致基层内外出现温差,从而导致路面出现开裂现象。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成因与防治

关键词 : 沥青路面; 反射裂缝 ; 机理 ; 防治措施
பைடு நூலகம்
但单纯依靠增加加铺层厚度 的方法有其弊端 :一方 面增 加加铺层 厚度可能会受到路面标高的限制 ;另一方 面增 加加铺层厚度 ,必将大 由于半刚性基层 材料属于水硬性材料 ,当基 层建成 以后 ,基层 内 幅度增加路面造价 ,而且在夏季高 温时沥青混合料高温蠕变易产生车 部的物 理化学 反应要持 续一个相当长的时 间,基层材 料的强度和刚度 辙 ,同时会 削弱 由= l 水泥混凝土板作基层而产生的强基 薄面的优势 , J1 =3 也 随着 龄期 的增长而不 断加强。所 以这一类材料对温 度和湿度的变化 故 而这 一 方 法 有 很 大 的 局 限性 。 都 比较 敏感。如果施工 条件不好 ,就有可能导致基层 产生于缩和温缩 2 )进行半刚性材料 的合理组成设计。通过 进行半 刚性基层材料 的 裂缝 ,而其下 卧层与该层之 间的磨阻作用抑制 了其 收缩 ,从 而在该层 合理设 计 ,如 :调整结合料用量与 比例 ,增加粗 骨料 含量并严格设计 内部 产生拉应力 ,当此应力超 过其抗拉强度时则发生断 裂。这种裂缝 级配 ,以尽 可能的减 小其温缩和千缩 系数 ,增加半 刚性 基层材料的抗 般发生在使用期间 的初冬 季节 ,也可能发生在施工过 程中基 层铺筑 季 性能 ,但是 不能从 根本上消除半刚性材料 的开裂而导致的路面反射 g 后到 尚未覆盖沥青面层之前。 裂缝 。 当半刚性基层开裂 以后 ,在沥青面层与半刚性基层层 间的裂缝 处 3 在 面 层 与 基层 之 间 增 加 级 配 碎 石层 。采 用 具 有 一 定 厚 度 的 优 质 ) 形成一个 薄弱点 ,在使用过程 中 ,由于荷载应力与温度应力 的共 同作 级配碎石 作为上基层 ,而用 半刚性材料作为下 卧层 ,这 种上柔下刚式 用下 ,在该点的沥青面层底 面产 生应力集 中 ,如沥青 面层较 薄则会 引 的 “ 组合基层 ”在 很大程度上能 够防止和减 少半刚性基层 反射裂缝 , 起开裂 。随之 ,在行车和大气因素的反复作用下 ,裂缝逐渐向上扩展 , 同时级配碎石基层还 能充当具有排水功能 的基层 。级 配碎石层是由特 直至沥青表面 。这种裂缝通 常称 为反射裂缝。反射裂缝一般 为横向裂 粗式级配沥青碎石混合料所组成 ,具有 2 %~ 5 0 3 %的空隙率 ,它提供了 缝 ,其间距大小取决于 当地 的气候 条件 、沥青面层的厚度 ,以及半 刚 种散逸运动 的方式 ,能够把 交通荷载与环境温度作用下所 引起 的原 性基层和沥青层材料的抗裂性 能。当 日温差变化较大 ,沥青 面层较 薄 水 泥混凝 土路 面板产 生的运 动消散掉。 目前 国内将级 配碎石作 为半 刚 和半刚性 基层和沥青 面层材料 的抗 裂性能较差 时 ,则裂缝 间距较小 ; 性基层 与沥青面层之 间的中间层的设尚不多见 ,但在美 国、澳 大利 亚 反之 ,则较大 。 以及南非 已作为减少沥青路 面反射 裂缝的措施获得 了较 多应 用 ,且效 1 反射裂缝对路面的危害 . 2 果较好 。但是与其他方法相比 ,增加级配碎石层的经济性较差。 反射 裂缝会 对路 面性能和耐久性产生 不利的影响 。这些不 利影 响 4 加铺 土工 织 物 或 格 栅 。 ) 包括 : 包括聚丙烯或聚醋织物和 聚乙烯 、聚丙烯或聚醋无纺织物 。无纺织物 1 )防水性降低。路表出现任何裂缝 ,都会使 路表水有机会进入路 厚度为 04-r .- a 4 m,模量为 1~ 6 MP ,临界应力 5 2 bP ,临界应 变 0 10 a - 0la 面结构 内部 ,甚至进入对湿度敏感的路基土中 ; 4 %- 4 %。织 物 的厚 度 较 薄些 ,为 04 07 0 10 .~ .mm,模 量则 高 些 ,为 2 引起路基 过大压应力 。由于存在 裂缝 ,造成路面板体不连续 , 4 0 10 MP , 临 界应 力 和应 变 相 应 为 4 — 4 MP ) 0~50 a 0 10 a和 8 1% 。无 纺 %~ 5 在行 车荷 载作 用下将 加大板体边缘 的变形 ,从而在裂缝处传递过大压 织物夹层 的主要作用与橡胶沥青应力 吸附夹层相似 。而织物 由于模量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

浅析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由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有其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板体性等优势,且料源广泛,便于原材料采集加工和混合料的拌合,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已成为国内高等级公路所广泛采用的路面基层之一。
据对我单位所建成的黑大线、沈营线等路段的调查表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易开裂,裂缝间距一般为70—90cm,病害严重路段为l5—25 cm,裂缝宽度约在1一 10mm间。
在工程实践中,如何发挥水稳半刚性基层的优势,克服其抗变形能力低的弱点,在此就自己的认识对其开裂成因进行浅显的分析探讨宜采取的防治措施。
一、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特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是指以水泥作为主要的胶结材料,以碎石为骨料,加人适量的水,经拌和而形成混合料,再经摊铺、碾压成型的一种道路基层,是一种半刚性基层。
由于有骨料,有胶结材料,碾压成型后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具板块性,具有轻度高、早期强度形成快承载力大的特点,是路面结构的主要承重层。
因其水泥含量一般在5%左右,水泥含量低,集料以碎石为主,级配差。
所形成的基层抗折强度低,抵抗变形的能力弱小,易产生剪切变形。
同时水泥的品质、水泥含量、集料的含水量、掺入的水量、骨料的材料与质量、拌和的时间与均匀性、碾压工艺、摊铺的厚度、施工时的天气情况、开放交通的时间等因素,均对其混合料形成的强度的高低有其直接的影响。
二、开裂成因分析根据对发生裂缝病害路段的相关检测与调查,较早出现裂缝是在水稳层养生过程中开始出现,一般在基层顶面沿横向开裂且多为等间距,成直线型,缝长不等,主要是由于基层材料的干缩和温度收缩而引起,这对沥青路面面层的裂缝的形成特别是反射裂缝的发生有很大影响;开放交通后在车辆荷载作用下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开裂现象。
究其机理,一般为温度裂缝、收缩裂缝与荷载裂缝三类。
三、防治措施通过对水稳基层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水稳基层裂缝的产生是难以避免的,但采取一定的措施后,可以减少裂缝的出现和减轻开裂所造成的病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半刚性基层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浅谈半刚性基层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
新余公路勘察设计院江西新余338000李小亮
江西同济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江西南昌 330000刘燕芳
【摘要】分析半刚性基层裂缝产生的原因,提出裂缝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半刚性基层裂缝成因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u416.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半刚性基层是沥青路面结构的主要承重层,以水泥稳定粒料为主的半刚性基层以其高强度、荷载分布均匀和水稳性能好等特点,已成为目前我国高等级公路路面基层的主要形式,得到广泛的应用。
半刚性基层易产生温缩、干缩裂缝,其引起的路面反射裂缝已成为高等级公路的主要破坏形式之一,严重影响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
1、裂缝类型
结构裂缝分为:温缩裂缝、干缩裂缝
温缩裂缝:由于基础温度的变化而产生的裂缝,称温缩裂缝。
基层厚度一般是15~20cm,基层表面温度与地面温度存在着一定的温度差异,温度低的部分会产生收缩应力,当收缩应力一旦大于某一薄弱点的抗拉强度,该点就会开裂。
干缩裂缝:由于混合料中水分的散失而产生的裂缝,称干缩裂缝。
裂缝可能发生在铺筑沥青路面之前或之后。
干缩裂缝主要是横
向裂缝,也有少数纵向裂缝。
2、影响半刚性基层结构裂缝产生的主要因素
2.1水泥剂量对裂缝的影响:水泥稳定类基层强度形成主要是水泥石的骨架作用与ca、ma离子的物理化学作用的结果,后者将微粒和微粒团形成稳定的团粒结构,而水泥石将这些团粒包裹,连成坚强的整体,其强度随着水泥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具有温缩而产生裂缝的普遍性,特别是厚度较大,面积较大时,纵向的收缩就产生了横向开裂,从而达到结构内部的应力平衡。
由于水泥在拌合水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水化热,使混合料内部的与外部的温度形成温差,在一定条件下形成温度裂缝。
所以应严格控制水泥品种和质量。
2.2基层材料的级配:基层材料收缩性愈小,产生裂缝愈少,《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对于水泥稳定基层的级配范围作了明确规定,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基层的水泥稳定集料的颗粒组成范围较宽,在施工中只要控制最大粒径,实际上很容易满足。
采用的集料级配应尽可能地准确均匀。
2.3结构刚度及厚度对裂缝产生的影响:半刚性基层的特点在于,它具有一定的刚度,刚度来源于强度和结构厚度,使结构成为板块整体性,增强抵抗由于外部荷载作用而产生的弯拉应力,但是刚度太大,结构收缩也会增加。
水稳层的厚度对干缩和温缩的影响也较大,厚度增大的同时也增加了结构的刚度,导致干缩变形叠加,造成干缩变形的加剧,从而增加了收缩裂缝的产生。
2.4施工因素
首先混合料含水量不均匀是引起裂缝的重要原因:含水量小则混合料极易表面松散,不容易碾压成型,而含水量大则易形成软弹,无法及时碾压。
因此,混合料中含水量越大,半刚性基层蒸发散失的水分越多,形成的裂缝越大。
其次拌合站施工控制造成的。
拌合不均匀,每盘料差异太大;拌合时间不足,拌合不均匀,易出现粗细集料集中、离析现象。
碾压控制不到位,压实不充分,压路机行驶速度过快,导致压实度不足,密实度不够,孔隙率大,抵抗干缩温缩拉动的能力也会大大降低,基层易产生裂缝。
碾压机械组合不合理,碾压能力差时混合料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水分散失多,为保证压实度而进行不当洒水,碾压后残留的水分过多,易产生裂缝。
施工后养生不及时不到位,半刚性基层养护洒水不及时不到位,长时间风干会造成粒料内水分的大量散失,会影响水泥的水化反应,易造成强度不足,基层开裂。
2.6气候条件:极端最低温度、降温速率、低温持续时间、升降温循环次数是气候条件影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温缩裂缝的四大
要素。
3、半刚性基层结构裂缝的防治措施
3.1严格原控制材料的品种与用量
选择好原材料,使其符合施工技术规范中各项质量指标。
基层选用缓凝型强度等级较低的水泥,水泥各龄期强度、安定性等应达到相应指标要求,要求水泥初凝时间为3小时以上,终凝时间不小
于6小时。
集料的级配尽量采用粗颗粒级配,在无侧限抗压强度达到的情况下,有利于节省水泥、降低成本。
同时,压缩级配范围,使级配曲线连续顺适。
3.2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认真做好混合料的组成设计及生产配合比验证。
生产过程中按规定频率检查混合料各项质量指标,在满足设计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水泥用量,以最佳含水量掌握施工用水量,施工含水量一般不宜超过最佳含水量的1%。
3.3精心选配拌合设备,严格控制拌合质量,确保计量准确,确保混合料均匀,有良好的和易性,含水量适宜。
3.4混合料的摊铺和碾压
(1)混合料的摊铺一般采用机械摊铺,摊铺机行走速度适宜,有震动功能的摊铺机必须打开震动。
能够有效的防治水分的散失,减少碾压时间,提高碾压的效率,有效防治裂纹的产生。
(2)控制碾压时间,在终凝前必须完成。
压路机械组合要合理。
在施工过程中,尽可能控制各道工序的时间,确保半刚性基层强度和压实度。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摊铺碾压应确保控制在6h以内完成,7d无侧限抗压强度满足设计强度要求。
碾压要根据实验路段实验报告的结果控制,既不能压实不足,避免因压实的不足而导致干缩、温缩拉应力的能力加大而产生裂缝;也不能超压,终凝后在压实容易破坏结构层的强度。
3.5施工后的基层养生和养护
养生可以洒水养生,也可以撒布透层油进行养生。
洒水养生,在基层经检测各项指标合格后,应及时用稻草帘或者保湿棉进行覆盖,并适时开始洒水养生,养生时间不能少于7d,有专人负责洒水,始终保持表面湿润,且要注意边侧洒匀、洒足。
也可以按照规范要求及时撒布透层油进行养生。
养护就是养生期间封闭交通,保护好成品,避免车辆对基层表面的破坏造成松散和不平整影响整体强度。
养生一周后即可进行下封层或喷洒透油层,随后尽早铺筑沥青面层,保证基层不继续失水,引起干缩裂缝。
4 结束语
通过良好的混合料组成设计,规范施工工艺,加强施工质量过程控制,优化施工工序,加强施工后养生,避免基层过早出现裂缝是防治半刚性基层切实可行的措施。
参考文献
[1](jtj0.34-200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2000.9。
[2]宋兴:《半刚性基层的施工控制》,《公路交通技术》,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