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刚性基层收缩裂缝成因分析及防治(修改)
半刚性收缩裂缝成因分析及防治

半刚性基层收缩裂缝成因分析及防治方新雨(江苏恒基路桥总公司,中国常州213002)摘要:半刚性基层早期出现收缩裂缝,是目前尚未很好解决的施工技术问题。
结合沪宁高速公路扩建的施工实践,对基层收缩裂缝的成因机理作了分析,并提出了在施工技术上防治产生裂缝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半刚性基层;收缩裂缝;成因分析;防治措施一、引言半刚性基层,是沥青路面结构的主要承重层。
因其有适宜的结构强度,良好的荷载分布能力,可靠的水稳定性以及较低廉的施工成本,是现代高速公路、高等级路面普遍采取的路面结构型式。
习惯上把由半刚性基层组成的沥青路面称之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简称半刚性路面)。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仍然把水泥稳定土或粒料;石灰与粉煤灰稳定土或粒料定义为半刚性材料,水泥稳定集料和石灰、粉煤灰稳定集料是目前高速公路基层采用的主要结构型式,在江苏,水泥稳定集料近年已取代后者成为高速公路路面基层主要结构材料。
半刚性材料固有的温缩与干缩特性,易使半刚性基层产生收缩裂缝,并导致沥青路面在温度应力作用下产生反射裂缝或对应裂缝。
沥青路面过早出现收缩裂缝,不仅成为一种外观质量上的缺陷,更重要的是极易引起沥青路面结构性破坏。
如果对裂缝不及时处理或养护不当,遭受水侵害加上汽车动荷载的反复作用,将直接影响路面的使用功能和使用寿命。
这一技术顽症已成为公路建设者共同关心的问题,普遍研究的结论是:(1)半刚性基层容易产生收缩裂缝,其主要表现形式是在基层顶面出现有规则的横向裂缝,起因是基层内产生温缩、干缩或两者共同作用产生拉应力大于其结构强度时引发表面开裂。
(2)半刚性基层过早出现收缩裂缝,容易引起沥青路面出现反射裂缝或对应裂缝。
尤其在已经开裂的基层上铺筑较薄的沥青面层,路面裂缝更明显,加铺的沥青面层愈薄,反射裂缝形成愈早愈多。
(3)沥青面层摊铺时,基层尚未出现有规则的横向裂缝,可以延缓和减少反射裂缝的产生,但在极端气候条件下,仍有可能出现路面的横向裂缝,但主要以对应裂缝为主。
半刚性基层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关键 词:半 刚性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裂缝产生原 践证 明, 拌制混合料时 , 含水量宜略大于
因 防治
最佳含水量 ,一般可控制大于 l %一2 %
左右 ,使混合料运到现场摊铺后碾压时 低一 定水 泥剂 量 的情 况下 也 能 够达 到设
一
、
引言
的含水量不小于最佳含水量 ( 控制不大 计强度。 因此 , 不能为追求强度而盲 目地
基 层 裂缝 的预 防提 出 了相 应 的对 策 和 方 混合料压不实 。 另外 , 混合料大量蒸发散 大 , 宽度大的裂缝传荷能力差 , 容易使沥
法。
失水分 , 也容易产生严重的干缩裂缝。 实 青面层产生反射裂缝。 ( ) - 通过改善级配来降低水泥剂量 实践证明 ,良好 的混合料级配在降
不 均匀 的裂纹 。 三 、 刚性 基层 裂 缝的 预 防措 施 半 ( ) 水 泥稳 定基 层 材料 的 强度 一 限制
展,半 刚性路 面基层这种结构形式被越 来越 多地应用到公路建设 中。 但是 , 刚 半
性基层的裂缝 问题却 一直 困扰着施工单 度和干缩应变有很大影 响。 含水量过小 ,
半刚性路面基层具有强度高 、承载 于最佳含水量 的 1 %为宜 ) 。水泥稳定碎 增加水泥剂量 ,要在混合料级配上进行 对原材料规格进行分级, 尽 力强 、 水稳性好 、 抗冻性 强 、 冲刷等特 石基层干缩应变随混合料 的含水量增加 改善和优化 , 耐 点, 在我国高等级公路施工中得到普遍的 而增大。 施工碾压 时含水量越大 , 结构层 量细分, 材料分级越多就越容易掺配, 才 推广和应用。 然而, 多年来的实践表明, 尽 越易产生干缩性裂缝 。即使铺 筑了沥青 能得到最佳的配合比。通过改善级配提 从 降低 很多, 使用范 面层 ,在 旱季 或 冬季 也 可 能产 生 干 燥 裂 高混合料的密实性 , 而保证强度 , 围很广, 但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缺陷 缝 。 因此 , 施 工 时 , 根 据天 气 情 况适 水泥用量 ,减小因水泥用量大而产生裂 在 应 和不足。半刚性基层最致命的缺点是收 当增加或减少拌和用水量。 缩系数大 、 抗变形能力低 , 自身的干缩 、 在 ( 混合料 ≤0 7 mm粉尘含量或 四) .5 0 温缩作用下会产生裂缝并反射到路面, 导 含 泥 量超 标
半刚性基层裂缝形成机理及防治措施

浅谈半刚性基层裂缝形成机理及防治措施摘要半刚性基层在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裂缝问题是其主要缺陷。
本文对半刚性基层裂缝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半刚性基层裂缝形成机理防治措施1.引言由于半刚性基层具有强度高、水稳性和冰冻稳定性好、刚性较大、材料板体性好,利于机械化施工且工程造价低,能适应重交通发展的需要等优点,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中越来越多地采用了半刚性材料基层。
国内已建成高速公路使用调查表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通车后一年最迟两年均出现了大量裂缝,裂缝率最高达640m/1000m2面开裂的原因很多,主要分为两大类,即荷载型裂缝和非荷载型裂缝。
非荷载型裂缝又可分为沥青面层自身的温缩裂缝和由基层温缩、干缩、疲劳引起的反射裂缝和对应裂缝。
在上述诸多类型的裂缝中,非荷载型裂缝是最主要的,尤其是由半刚性基层材料温缩和干缩引起的裂缝问题最为严重,所占比例超过50%。
2.半刚性基层裂缝形成机理半刚性基层的裂缝是由其温度收缩、干燥收缩和疲劳荷载作用产生的,而疲劳荷载作用是次要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收缩和干燥收缩。
因而,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温度收缩机理和干燥收缩机理便构成了半刚性基层裂缝形成的主要机理。
2.1温度收缩机理半刚性基层材料的基本结构是由固相(组成其空间骨架原材料的颗粒和其间的胶结料)、液相(存在于固相表面与空隙中的水和水溶液)、气相(存在于空隙中的气体)组成,因而半刚性基层材料的外观胀缩性是固、液、气三相不同温度收缩性的综合效应,使得基层材料产生体积收缩即温度收缩。
一般气相大部分与大气贯通,在综合效应中影响较小,可以忽略。
就组成固相的矿物颗粒而言,原材料中砂粒以上颗粒温度收缩系数较小,粉粒以下颗粒,特别是粘土矿物的温度收缩性较大。
存在于半刚性基层材料内部大空隙、毛细孔、凝胶孔中的水主要是通过“扩张作用”、“表面张力作用”和“冰冻作用”这三种过程对半刚性材料产生较大影响的。
半刚性材料在干燥和饱水状态下有较小的温度收缩值,而在一般含水量下有较大的温度收缩值。
半刚性基层裂缝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半刚性基层裂缝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1、表现特征半刚性基层产生收缩裂缝,主要表现为温缩、干缩和水泥硬化收缩三种裂缝形式,导致沥青路面产生反射裂缝或对应裂缝。
2、原因分析(1)水泥剂量偏大或水泥稳定性差。
(2)原材料塑性指数高,石料含泥量超过规范规定,细集料、石粉塑性指数超标。
(3)混合料拌合计量不准,含水量偏大,成型后因水分散失出现干缩裂缝。
(4)基层强度形成之前,未按要求进行养生。
(5)养护结束后未及时铺筑封层,水泥稳定碎石强度未达到龄期即开放交通。
(6)高温季节施工因结构内部水分急剧散失,强度升高,导致基层内部产生干缩应力,产生体积收缩应变,从而出现横向收缩裂缝。
(7)压实度不够,基层孔隙率大。
3、防治措施(1)混合料的级配设计宜采用骨架密实结构,在满足设计强度的条件下尽量降低水泥用量。
(2)选择合适的原材料并确保料源稳定,水泥初凝时间、细度、比表面积、凝结时间、安定性、抗压强度等指标必须满足规范要求;碎石材料加工生产的同时必须配备振动预筛和除尘装置,以减少集料的含泥量。
(3)严格控制拌和和碾压时的含水量,保证计量的准确,在碾压时混合料含水量宜较试验得出的最佳含水量大0.5%~1%。
(4)压实成形后应及时用透水土工布覆盖,保证在7d内及时洒水保湿养生,严禁在终凝前失水影响强度形成,纵横向施工接缝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处理。
(5)严禁车辆在基层强度未达到龄期前通行;在水泥稳定基层养生结束后应及时喷洒透层沥青或做下封层,有条件时应立即铺筑沥青面层。
(6) 地表温度低于2~3℃时不宜施工,严防霜冻。
夏天高温施工时,在摊铺前对下层洒水湿润,摊铺压实施工应连续紧凑。
(8)压实要及时,压实度应满足要求。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裂缝原因及防治措施

1疲劳裂缝 如车辙—样,沥青路面的疲劳开裂同样是由于重复荷载的作用在 行车道出现的一种破坏。疲劳开裂的早期现象是路面在纵横向出现间断 的裂缝,之后,路面出现更多的变形。这种疲劳开裂有时被称为“龟 裂”,因为路面的破坏形状类似于龟的背部形状。对一些极端的情况, 疲劳 开裂 的最 终结 果是 路面 出现 坑槽 。 沥青混合料如果具有较高刚度,路面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较 小,则路面的疲劳开裂较小。柔的材料,高的变形,高的应力水平,则 路面的疲劳寿命较低。因此,路面的疲劳开裂的机理很容易被了解,但 产生的原因却不十分容易被说明。它不能简单地说是材料的问题,疲劳 开裂一般由多种原因引起,很明显,必须有重复的疲劳荷载作用。一些 其他的原固如差的路基排水将导致路面强度减弱、弯沉增大,路面出现 疲劳开裂。差的设计、差的施工赁量同样可导致路面出现疲劳开裂。因
此,弱的路面结构、高的路面弯沉和重复荷载将很容易产生路面疲劳开 裂。在许多情况下,重复荷载作用下的路面结构出现疲劳开裂没有很多 初期迹象,因此,必须加强路面的评价与养护。当路面在短于设j 十年限 的时 间内 出现 开裂 ,可 能是 路面 受到 重的 荷载 。
—般克服路面过早出现疲劳开裂有以下途径:1) 充分考虑路面设 计年限内 的重载交通;2) 利用隔水措施,保 证路面土基干燥 ;3) 用 厚的路面;4)利用的路面材料在水 的作用下不致出现多的减弱;5) 路面 材料有 一定 的刚度 。
l I {( 土黼) 类为沥基青层;、路沥面青混; 凝裂土缝为;面措层施的丰刚性路面被大量用于高等级岔璐路面。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开裂原因及防治措施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开裂原因及防治措施时代发展推动了物流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使私家车保有量增长,人们对交通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这也就给公路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质量目标。
随着我国高等级公路不断增加,各种路面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交通出行,阻碍了区域经济健康发展。
要想保证公路质量,则需要在施工流程中做好技术控制,确保公路整体通行效果。
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多数公路路面均是采用了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技术,这种施工技术,能够有效保障公路行车安全、全面延长公路使用寿命。
只有全面做好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质量控制与管理,才能有效避免出现公路路面病害,确保通行安全。
文章主要通过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施工中影响路面质量的问题进行分析,全面提出治理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开裂的措施与方法,以此提升公路使用效果。
标签: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开裂原因;防治措施经济发展建设,推动了物流行业迅猛发展,同时私家车拥有量的成倍增加,给现在交通带来巨大压力,交通运输安全性得不到保障。
为了全面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则需要不断提高公路施工质量,建成高等级标准公路,提升公路容载客量,公路施工质量对使用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不断强化管理,提高路面承载能力,才能确保公路交通安全稳定,公路路面施工中主要采用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良好的半刚性沥青路面,这是当前使用较多的一种施工技术方法,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有效管理与控制,全面保证材料对湿度、温度抗性的需要,才能保证公路路面不出现开裂,损坏等问题,全面提升路面安全能力,实现优质交通环境。
1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开裂原因分析当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施工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施工技术,在公路建设中广泛得到应用,但是,这种施工技术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裂缝现象,就对交通安全产生影响,路面出现裂缝的成因多种多样,形态各异,不同的因素诱导下,出现的裂缝也不一致,一般来讲,公路裂缝有结构性裂缝、疲劳裂缝、收缩裂缝及反射裂缝四种情况。
半刚性基层裂缝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半刚性基层裂缝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半刚性基层作为沥青路面结构的主要承重层,在目前高速公路及高等级路面中普遍应用。
而半刚性基层的裂缝成为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主要原因,因此分析半刚性基层开裂原因及寻求有效防治措施十分必要。
标签:半刚性基层收缩裂缝成因分析防治措施半刚性基层具有结构强度高、稳定性好、刚度大、荷载分布均匀、水稳性可靠及施工成本低等优点,因此,广泛用于修建高等级路面的基层。
但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最大的缺陷之一,是随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容易产生收缩裂缝,然后自基层向上扩展到沥青表面形成反射裂缝。
反射裂缝是由于受拉疲劳、受拉屈服与剪切屈服单独或联合作用的结果。
在荷载作用特别是重车的反复作用下,使沥青结构层产生拉应力超过材料的疲劳强度,底面先裂并逐渐向上扩展到路表面,当行车通过时,基层裂缝两端之间产生竖向位移,在面层中引起面层剪切搓动和剪切疲劳破坏而导致开裂,随着大面积的使用,人们逐渐发现半刚性基层在强度形成过程中及运营期间容易产生干缩和温缩裂缝进而使沥青面层过早开裂,并引起路面早期破坏。
1 实例分析某路面工程,水稳碎石基层设计厚度20cm,设计强度3.0MPa(7d无侧限抗压强度),水泥计量4.0%,摊铺机摊铺,重型振动压路机+大吨位胶轮压路机组合碾压。
当天施工温度为16~20℃,采用薄膜养生;一周后施工透层和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封层厚5mm,做渗水试验,满足规范要求;二周后温度下降10℃,低温天气持续一个星期。
裂缝调查:1道/30米(封层施工前),1道/20米(封层施工两周后),所有裂缝均为横向裂缝。
相关参数如下表:■上述实例表明:水稳碎石基层在施工后一周内已出现了收缩裂缝,主要表现形式是基层顶面出现规则的横向裂缝;封层施工后,随着气温骤降,裂缝数量增多,并继续发展,已反射到封层上。
2 半刚性基层裂缝成因机理分析半刚性基层形成裂缝的直接原因是:材料收缩产生收缩应力,当收缩应力大于材料的抗拉强度时出现裂缝。
半刚性基层收缩裂缝的成因与防治(章学祥,柳新根)

〔1〕石安高速公路是京珠公路的一部分〔石家庄至河北河南交界处〕, 全长 216km,双向四车道,路面结构为:4cm 中粒式碎石沥青混凝土+5cm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6cm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路面基层为 20cm 水泥稳定碎 石。
石安高速公路于 1997 年 12 月建成通车。1999 年 1 月路面调查时共 计横向裂缝 86 条,纵向裂缝 2 条。至 2021 年横向裂缝 2188 条,纵向裂 缝 49 条。
度的增加,裂缝程度也在明显地削减。
以防止裂缝发生。
再从水泥级配碎石、水泥级配碎石基层内在的材料结构分析,规范要
2.2 裂缝的成因分析
求混合料 7d 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 3MPa。施工单位为到达此要求,实地
铺筑的强度又往往超过 3MPa,河北段一般在 3.2~5.3MPa,水泥用量也超
第2页共5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2 半刚性路面开裂的缘由分析 近些年来,通过不断地讨论,材料的水稳性问题基本得到解决。而随 着重型汽车交通的进展,道路上大吨位车辆的行驶,高等级公路、汽车专
〔2〕京津塘高速公路北京、河北段的路面工程是于 1989 年铺筑的。 路基全宽 26m,双幅四车道,内设 ZY 分隔带。该施工段路面结构为 30cm
的基层,在裂缝程度上并看不出什么明显差异或规律。从调查结果可以看 试验说明,暴露于大气中的水泥稳定土,在浇筑的初期,会产生很大的干
出,水泥级配碎石的裂缝程度大于水泥级配砂砾,尤其以 35cm 厚的水泥 缩应力,其值可以高达 1.3MPa,随后干缩应力会渐趋降低。所以,这一
级配碎石的裂缝最为明显,到达每 100 延米 11.7 条。而随着沥青面层厚 期间的养护特别重要,使其在保持湿度的条件下,尽快加速强度的增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半刚性基层收缩裂缝成因分析及防治方新雨,曾辉(江苏恒基路桥总公司,中国常州213002)摘要:半刚性基层早期出现收缩裂缝,是目前尚未很好解决的施工技术问题。
结合沪宁高速公路扩建的施工实践,对基层收缩裂缝的成因机理作了分析,并提出了在施工技术上防治产生裂缝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半刚性基层;收缩裂缝;成因分析;防治措施Origin analysis and measures on semi-rigid basecrackings of shrinkingFang Xinyu,Zeng Hui(Jiangsu HangJe Road&Bridge Engineering Co.,Ltd,Changzhou213002,China)Abstract:It is a construction technical question not solved well yet that semi-rigid base appears the contraction crack at early time.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practice on Huning expressway widen construction,it analyzed the mechanism and the cause of basic unit crackings,meanwhile proposed the effective measures on preventing it as far as construction technology.Key words: Semi-rigid base;Crackings of shrinking;Origin analysis;Preventing measure一、引言半刚性基层,是沥青路面结构的主要承重层。
因其有适宜的结构强度,良好的荷载分布能力,可靠的水稳定性以及较低廉的施工成本,是现代高速公路、高等级路面普遍采取的路面结构型式。
习惯上把由半刚性基层组成的沥青路面称之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简称半刚性路面)。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仍然把水泥稳定土或粒料;石灰与粉煤灰稳定土或粒料定义为半刚性材料,水泥稳定集料和石灰、粉煤灰稳定集料是目前高速公路基层采用的主要结构型式,在江苏,水泥稳定集料近年已取代后者成为高速公路路面基层主要结构材料。
半刚性材料固有的温缩与干缩特性,易使半刚性基层产生收缩裂缝,并导致沥青路面在温度应力作用下产生反射裂缝或对应裂缝。
沥青路面过早出现收缩裂缝,不仅成为一种外观质量上的缺陷,更重要的是极易引起沥青路面结构性破坏。
如果对裂缝不及时处理或养护不当,遭受水侵害加上汽车动荷载的反复作用,将直接影响路面的使用功能和使用寿命。
这一技术顽症已成为公路建设者共同关心的问题,普遍研究的结论是:(1)半刚性基层容易产生收缩裂缝,其主要表现形式是在基层顶面出现有规则的横向裂缝,起因是基层内产生温缩、干缩或两者共同作用产生拉应力大于其结构强度时引发表面开裂。
(2)半刚性基层过早出现收缩裂缝,容易引起沥青路面出现反射裂缝或对应裂缝。
尤其在已经开裂的基层上铺筑较薄的沥青面层,路面裂缝更明显,加铺的沥青面层愈薄,反射裂缝形成愈早愈多。
(3)沥青面层摊铺时,基层尚未出现有规则的横向裂缝,可以延缓和减少反射裂缝的产生,但在极端气候条件下,仍有可能出现路面的横向裂缝,但主要以对应裂缝为主。
(4)设计采取加厚沥青面层或设置隔离层,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推迟或减轻裂缝的产生,却不能彻底解决此问题,同时还可能带来另外一些问题,如使工程造价大幅增加,也使沥青面层自身收缩裂缝以及车辙产生的可能性增加。
(5)加铺后的沥青面层下优质的半刚性基层,可以保持不先裂,只有当沥青面层开始产生收缩裂缝,才会影响或可能使基层产生自上而下的裂缝。
归纳一点,半刚性基层产生横向收缩裂缝,对铺筑后的沥青面层是十分不利的,因此,防治基层产生横向收缩裂缝,对提高沥青路面品质是十分重要的。
为此,研究分析半刚性基层收缩裂缝的成因机理和防治措施有其积极意义。
二、施工背景及效果2.1路面结构层的连续化施工沪宁高速公路扩建采取“两侧拓宽、局部分离”总体设计原则,采取半封闭式的“边通车、边施工”的施工组织方法。
即根据交通组织方案,分幅分段实施,要求工序连续,路面施工从老路铣刨、路床加固、底基层、基层拼接、沥青路面摊铺“一气呵成”,完工后经交验便开放交通。
依此流程进入下一个施工段,因此,路面的各结构层都要在较短时间内被上层封盖。
2.2施工技术标准(1)底基层(水泥稳定再生料)设计厚20 cm,即利用老路面铣刨料,把铣刨的二灰碎石、沥青碎石按比例组合后掺2%水泥的混合料,设计强度要求/1.0 Mpa(7d无侧限抗压强度)。
(2)基层(水泥稳定碎石)设计厚36 cm,分上下二层各18 cm施工。
设计强度/3.0 Mpa(7d 无侧限抗压强度),设计混合料的基本特性是低强度、低水泥剂量。
(3)基层顶面采用稀浆封层,厚度3~5 mm,其防渗及上下联结良好。
(4)沥青面层设计总厚20 cm,其中SUP25厚8 cm;SUP20厚8 cm;SMA厚4 cm;采取了较厚的沥青面层和高性能沥青混凝土。
2.3基层实体质量描述施工过程中未曾发现有规则的横向收缩裂缝,包括两个越冬路段,2005年春季复工前进行检查,也未发现明显裂缝。
基层的钻件完整,强度较好,一般在5~7天左右即能取出芯样。
室内试样无侧限抗压强度单个样本强度在3.5 Mpa以上,代表值满足设计要求。
对已铺好的沥青面层,钻取基层芯样检验,未发现可能因沥青面层的连续施工引起基层裂缝的异常情况,且试样抗压强度已增至7~8 Mpa。
数据详见下表1。
表1 沪宁扩建段DK150+610-DK151+380南幅水稳芯样一览表三、基层裂缝成因机理分析半刚性基层收缩裂缝发育程度,一是基于半刚性材料的温缩与干缩固有特性;二是基于施工方案与工艺水准;三是基于施工外部环境(低温、温差、暴晒、蒸发)等自然营力作用。
3.1 水泥稳定粒料土干缩特性及影响因素水泥和各种粒料土加水拌和与压实后,由于水分蒸发和混合料内部发生水化作用,其含水量会不断减少,在不断失水的过程中,半刚性基层内部产生干缩应力,产生体积收缩应变,由于道路横向约束较小,体积收缩应变主要以产生横向收缩裂缝为主。
干缩特性一般以干缩系数的大小来描述。
经研究与试验分析,影响水泥稳定粒料土的干缩性主要受粒料中土的含量和塑性指数、水泥剂量、制件含水量和失水率等因素有关,国内外对比试验表明:(1)水泥剂量不变时,水泥粒料土的干缩应变小于水泥土的干缩应变,水泥粒料土的干缩应变随土含量增大而增大。
(2)粒料土的塑性指数对水泥混合料的干缩应变的影响是正比关系,即塑性愈大,干缩应变也愈大。
(3)制件含水量对水泥稳定粒料土的干缩应变明显,含水量增加,干缩应变也增加。
(4)失水率愈快,基层内部产生的收缩应力愈早,失水量愈大,混合料的收缩系数愈大。
试验结果证明生产实践中发生的现象,水泥稳定粒料基层失水量小于2.0%~2.3%时,混合料的收缩系数相当小,基层养生结束后,短时间暴露不致产生干缩裂缝,但较长时间暴露(随气候条件而定,可能在5天以上就会产生横向干缩裂缝)。
(5)干缩应变随集料级配和水泥剂量有很大变化,一般说集料平均粒径增大,水泥剂量的影响而减少,对于集料平均粒径在5.7 mm以上时,水泥剂量的影响很小,对于集料平均粒径在1.2~3.3 mm的集料,水灰比对干缩应变的影响特别明显。
(6)骨架密实结构水稳碎石在龄期相同时的干缩系数明显小于悬浮结构。
3.2 水泥稳定粒料土温度收缩特性及影响因素组成水泥稳定粒料土的矿物颗粒(集料)、水和空隙中的气体在降温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结果,使压实后的混合料产生体积收缩,即温度收缩。
就组成固相的矿物颗粒而言,原材料中砂粒以上的颗粒温度收缩系数较小,粉粒以下的颗粒温缩性较大,粘土及其它胶体颗粒温缩性大小与其扩散层厚度成正比。
存在于半刚性材料内部的较大空隙、毛细孔和胶结孔中的水通过“扩张”作用、“表面张力”作用和“冰冻”作用,三个作用过程对半刚性材料的温缩性质产生极大影响,在干燥状态下有较小的温缩值,而在一般含水量下有较大的温缩值,因此,影响半刚性材料的温缩性质的主要因素是:含水量、集料和土的含量、土的矿物成分、环境温度和龄期等。
室内外的试验研究证明:(1)环境温度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温缩性很敏感。
(2)水泥稳定粒料土的温缩系数明显小于稳定细粒土的温缩系数。
(3)混合料中土的含量增加,温缩系数随之增大。
(4)悬浮式结构的温缩性明显大于密实式结构。
(5)水泥剂量对温缩性的变化影响不大,含水量对温缩性变化有一定影响。
笔者分别对已建成的两条高速公路(高速1代表宁杭高速溧水22标段,高速2代表沪宁高速LM7标段)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原材料(特别是细集料)与配合比做了对比。
表2 两条高速公路采用的水稳细集料表3 两条高速公路水稳碎石各项指标比较通过上述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原材料的分析,在环境因素相同的条件下,可以得到共同或相似的结论是:(1)水泥稳定集料的收缩特性优于其他半刚性材料。
(2)材料组成设计是关键,要选择合适的原材料,严格控制混合料中土的含量,含土量大,塑性指数高,其材料抗收缩特性差,骨架嵌挤密实结构能提高结构强度,也能提高抗收缩能力。
(3)控制好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不仅能得到良好的压实度,获取最大的压实干密度。
还能有效降低混合料的收缩性。
(4)控制好水泥剂量,在满足设计强度要求尽可能采用较低的水泥剂量,也能减少混合料的收缩性。
四、施工中防治半刚性基层产生收缩裂缝的措施实践证明: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基层的形成质量。
避免和减少基层过早地产生横向收缩裂缝,防治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选择好原材料,使其符合施工技术规范中各项质量指标。
路面基层宜采用缓凝型强度等级较低的水泥;水泥各龄期强度、安定性等应达到相应指标要求;要求水泥初凝时间3小时以上,终凝时间不小于6个小时。
集料碎石压碎值一般要求不大于28%;粗集料针片状含量宜不大于15%,集粒中小于0.6 mm的颗粒必须做液限和塑性指数试验,要求液限小于28%,塑性指数小于9。
(2)认真做好混合料的组成设计和生产配合比验证,按重型标准击实试验求得可靠的标准密度。
生产过程中按规定检查频率检验混合料各项质量指标,在满足设计强度要求尽可能降低水泥用量,以最佳含水量掌握好施工用水量,施工含水量一般不宜超过最佳含水量的1%。
本工程采用的水稳配比:水泥剂量4.0~4.3%;最佳含水量4.9%;最大干密度2.313 g/cm ;7d无侧限抗压强度代表值不小于3.5 M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