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4次侵华战争总结表

合集下载

中国近代史表格总结

中国近代史表格总结

中国近代史表格形式总结 近代中国的屈辱——五次侵华战争。

名称 时间 侵略者 结果 影响 鸦片战争 1840—1842 英国 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 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 英法为主凶美俄为帮凶 1860年�英法联军放火焚烧了北京中西结合、豪华壮观的皇家园林圆明园。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中日甲午战争 1894—1895 日本 被迫签订中日《马关条约》——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 八国联军 被迫同11个国家签订《辛丑条约》——清政府赔偿白银 4.5亿两�以 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1937—1945 日本 近代中国一百多年来反侵略战争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

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促成中华民族空前的觉醒与团结。

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要贡献。

五、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

代表人物 主要事件及史实 林则徐�民族英雄� 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二百多万斤鸦片�在广东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近代中国4次侵华战争总结表

近代中国4次侵华战争总结表
中国敲诈勒索外,还迫 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 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清 廷堕落为“洋人的朝 廷”。 ②《辛丑条约》的签订, 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的境地。
.
不平等条约
精品文档
条约 时间
《南京 条约》 1842
《天津 条约》 1858
《北京 条约》 1860
《马关 条约》
1895
《 辛 丑 1901 条约》
自由 资本 主义 阶段
加深了中国的半殖 民地和半封建化程 度
(以 商品 输出 为 主, 资本 输出 为 辅)
中国社会的半 殖民地化程度大大 加深
垄断 资本 主义 阶段
(以 资本 输出 为 主, ①《辛丑条约》是帝 商 品 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 输 出 又一个不平等条约。列 为 强除了穷凶极恶地对 辅)
中国近代前期四次侵华战争
精品文档
侵华 战争 鸦片战 争 ( 1840 — 1842)
第二次 鸦片战 争 ( 1856 — 1860)
甲午中 日战争 ( 1894 — 1895)
八国联 军战争 ( 1900 — 1901)
背景
过程
条约
世界
中国
1、1840.6—1841 初
①1842 中英
第一次 1、根本原 路线:广东——厦门——天 《南京条约》及其
赔款
通商口岸
其它
割占香港岛 赔款 2100 万银 开 放 五 处 协定关税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

通商口岸
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
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 割赔开商
近代史的开端
赔英法军费各 增 辟 十 处 公使进入北京;外国军舰及
“ 赔款、四种
200 万两、英商 为 通 商 口 商船可在长江口岸航行;可

【复习必备】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复习必备】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中国近代史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华民族的的抗争1、鸦片战争(1840.6—1842.8)⑴.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英国进入工业时代,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⑵.直接原因(导火线):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损害了英国的非法利益。

⑶.结果:1842年8月,中国战败签定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⑷.虎门销烟: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林则徐是林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2、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⑴.背景:鸦片战争后,沿海经济遭到破坏,激化了本已很尖锐的社会矛盾。

⑵.爆发: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发起金田起义,号“太平天国”。

⑶.经过: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改南京为天京作为太平天国的都城;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构想了一个绝对公平,没有剥削的社会蓝图。

此制度反映了广大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愿望,但它充满幻想,无法实现;1856年,天京变乱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1864年,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⑷.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巨大的反侵略反封建的农民战争。

⑸.影响(评价):动摇了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打击了外国侵略者,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的反抗精神。

⑹.启示:单纯的农民抗争不能改变中国近代的命运。

3、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0—1860.10)⑴.背景: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⑵.主凶:英、法;洗劫焚毁了圆明园(洗劫空前)。

⑶.帮凶:美、俄;俄国割占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割地最多)。

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⑴.背景:明治维新后的日本积极对外扩张,企图获得更多资源和殖民地,实现称霸世界的梦想;⑵.经过:1894年7月25日,日本舰队突袭中国北洋舰队,黄海大战爆发,邓世昌殉国;辽东半岛之战,日本屠杀中国旅顺居民两万余人;威海卫之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1895年4月,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总结

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总结

中国近代历史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第1课鸦片战争1940——1942英国发动鸦片战争1942签订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规定:1.割香港岛给英国2.赔偿2100万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影响:鸦片战争后,我们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1856——1860列强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并与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其中俄国是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1858《瑷珲条约》,是割占领土最多的条约1860《北京条约》1864《勘分西北界约记》19世纪80年代(1 881)《改订条约》影响:太平天国(1851——1864)农民阶级运动领导人为洪秀全第3课收复新疆1865 阿古柏入侵新疆。

1876 左宗棠开始进入新疆。

1878 除伊犁外,新疆回到祖国怀抱1884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日本发动甲午战争1895年签订中日《马关条约》条约规定:1.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2.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 3.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4.增辟通商口岸等影响: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 清政府被迫与11个国家签订《辛丑条约》条约规定:1.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税收做担保2.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3.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3.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影响:1.《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2.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3.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4.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第6课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中央以奕欣,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后期以“求富”为口号曾成立竟是同文馆,第一所新式学堂养育运动评价:1.这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2.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3.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4.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近代中国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给我的教训

近代中国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给我的教训

近代中国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给我的教训09公关A2 钱佳英 094850532近代中国经历了多次反侵略的战争,例如1840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及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83年中法战争,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世纪末的义和团运动以及1937年起长达8年的抗日战争。

而在这些反侵略战争中,中国经历了惨痛的失败,除了8年抗日战争经历种种血的教训之后的胜利,近代中国的反侵略战争都以种种原因失败告终。

中国近代史是-部落后挨打的屈辱史,有人将原因归结为清朝政府,有人将原因归结为传统文化,有人将原因归结为政治制度。

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后,举起科学与民主的大旗,打倒孔子及传统文化,将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全部归罪于孔子及传统文化,直到今天,人们对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众说纷纭,争论不休。

在中国近代,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买办势力相勾结,为中国社会的前进设置了更大障碍,中国只有通过斗争摆脱殖民主义统治,才能走上历史发展的正常轨道。

中国在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中的失败,根本原因并不在于经济技术的落后,而在于统治集团的反动腐朽。

对“和”、“战”问题,应当具体分析。

但在外国已经大举入侵的情况下,“主和”实际上就是投降卖国。

把“主和”说成“明智”、“爱国”是对历史的曲解。

近代中国农民的自发反帝斗争是以笼统排外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带有原始、落后的色彩,但它本质上是爱国的、正义的、进步的,把他们的排外与封建顽固派的排外混为一谈是错误的。

同样,对“反排外”也应具体分析,“反排外”的既有积极学习西方,谋求救国自强的先进人物,也有甘心受列强奴役的惧外、媚外之徒,绝不应一概予以肯定。

中国历史的发展已经证明,只有经过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才是中国真正的出路。

认为“向西方学习”是中国“唯一的出路”的观点是与历史事实相违背的。

那么,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第一,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专题五 近代列强侵华

专题五  近代列强侵华

专题五 近代列强侵华难点17 如何全面而准确地掌握近代西方列强侵华的重大史实表解——近代列强侵华重大史实近代前期(1840—1900年) 四次侵华战争 1840—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 1856--1860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英法联军洗劫并焚烧圆明园 1894--1895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

甲午战争期间进行了黄海海战等战役,日军制造了旅顺大屠杀1900--1901年,英德等八国联合发动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近代后期(20世纪三四十 年代) 日本法西斯侵华战争局部侵华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成立伪满洲国。

1935年日本制造华北事变 全面侵华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等惨案,并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

在政治上,日本“以华治华”,扶植傀儡政权;在经济上,日本“以战养战”,进行野蛮掠夺;在思想上,推行奴化教育 规律总结 (1)从侵华方式上看,既有军事、政治侵略,又有经济、文化侵略。

军事侵略主要是指五次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法西斯侵华战争。

政治侵略主要是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攫取各项特权。

经济侵略主要包括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两种方式。

文化侵略主要是利用宗教麻痹中国人民,使中国人民放弃抵抗,放松警惕。

(2)发动战争是西方列强侵华的重要手段,西方列强通过武力征服中国,以实现政治控制、经济掠夺、变中国为其殖民地的目的。

这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极大灾难,使中国丧失了各种主权,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长期落后的原因之一。

【例1】 1861年,法国作家雨果在《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中写道:“……这个奇迹叫圆明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

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信中的“文明人”指A .英国军队B .法国军队C .英法联军D .八国联军解析:由上面的图示可知答案为C 。

近代前期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四次侵略战争

近代前期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四次侵略战争
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统治。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肩负 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 任务。中国从此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四、经济方面变化: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一方面破坏了 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另一方面促进了中国沿海 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某些 客观条件
(一)鸦片战争 1.原因 ①根本原因 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为扩大商 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迫切要求打开中国 大门。 ②直接原因 中国的禁烟运动的胜利(标志、意义) (虎门销烟:鼓舞斗志) (鸦片走私:原因、目的、危害)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英国
中 政治 国 英 国
封建主义,日益腐败 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经济发达 完成了工业革命 船坚炮利 殖民扩张, 开拓原料产地、商品市场 资本主义迅速崛起

内容
《天津条约》
危害:
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进一步影响和操纵清朝统治 核心干涉内政。 使资本主义列强侵略势力从 东南沿海扩展到整个到沿海 各省,并延伸内地。 取得内河航运权,便于向长 江内地倾销商品。 成为外国人到中国各地进行 种种不法活动的护身符。 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②、增开牛庄、淡水、南 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③、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 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④、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 地游历、经商、传教;
⑤、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 200万两白银,赔偿英商损 失200万两白银。
1860年10月与英法联军代表签订:
①承认《天津条约》完全有效;
北 京 条 约
②增开天津为商埠;
成为外国侵略势力在北方的主要活动基地, 并威胁北京的安全
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经济发达 完成了工业革命 船坚炮利 殖民扩张, 开拓原料产地、商品市场 资本主义迅速崛起

【同步素材】近代西方列强侵华和不平等条约人民版必修一

【同步素材】近代西方列强侵华和不平等条约人民版必修一

【同步素材】近代西方列强侵华和不平等条约 人民版必修一(1)从侵华方式上看,既有军事、政治侵略,又有经济、文化侵略。

军事侵略主要是指五次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法西斯侵华战争。

政治侵略主要是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攫取各项特权。

经济侵略主要包括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两种方式。

文化侵略主要是利用宗教麻痹中国人民,使中国人民放弃抵抗,放松警惕。

(2)发动战争是西方列强侵华的重要手段,西方列强通过武力征服中国,以实现政治控制、经济掠夺、变中国为其殖民地的目的。

这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极大灾难,使中国丧失了各种主权,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长期落后的原因之一。

【调研1】 1861年,法国作家雨果在《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中写道:“……这个奇迹叫圆明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

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信中的“文明人”指A .英国军队B .法国军队C .英法联军D .八国联军解析:由上面的图示可知答案为C 。

【调研2】日本右翼势力声称:“在支那事变(指1937—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发展的过程中,日军……并没有夺取领土的性质。

最重要的是,日本方面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意图。

”下列各项史实有力驳斥了以上言论的是①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中国东北三省②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③全面侵华战争期间,日本占领华北、华中和华南等大片领土④南京大屠杀A.①②③ B.①③ C.③④ D·③解析:九一八事变及日本占领东北三省发生在1931年,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是在1895年,均不符合材料中“1937--1945年”这一时间限制,所以不能有力驳斥日本右翼势力的言论,据此可排除①②。

全面侵华战争指的是1937一l945年的侵华战争,在此期间日本占领了华北、华中、华南等大片领土,明显就是掠夺中国的领土,所以这一史实可以有力地驳斥“日本方面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意图”这一说法,南京大屠杀属于日军在中国的暴行,和材料主旨不符,故可排除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税抵押,中国
2、京津到山海关一带置于
财政被列强
列强武装控制之下。
控制。
3、严惩反帝官吏,禁止中
国人民成立参加反帝组织。
4、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
居六部之上。
领事裁判权“治外法权”
片面最惠国待遇 在通商口岸租地居住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 化程度大大加深
割赔开设
《辛丑条约》的签订, “外商带钱进 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 宾(兵)馆”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的境地。
原料产地) 侵略权益
政 府 分 别 签 订 《 天 津 条 ③1858 年 《 瑷
2、直接原 约》,俄国也趁火打劫迫使 珲条约》
因:列强要 清政府签订《瑷珲条约》 ④1864 年《中俄勘
求 修 约 失 4、1860 年英法联军再度攻 分西北界约记》

占大沽,洗劫并焚毁烧了圆 ⑤1881 年 中 俄
明园,英法强迫清政府签订 《改订条约》以及
中国敲诈勒索外,还迫 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 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清 廷堕落为“洋人的朝 廷”。 ②《辛丑条约》的签订, 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的境地。
条约
《南京 条约》
时间 1842
割地 割占香港岛
《天津 条约》 1858
不平等条约
赔款 赔款 2100 万银 元
内容 通商口岸 开放五处 通商口岸
1894 年朝 烈殉国,李鸿章保船避战;
鲜 爆 发 东 日本取得了黄海海域的制海
学党起义 权
本取得了黄海海域的制海权
4、辽东战役:日占九连城、
第二次
旅顺、大连;在旅顺大屠
工业革命

(各主要
5、威海战役:日军占领威海
资本主义
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国 家 进 入 1、根本目 1、廊坊保卫战
垄 断 资 本 的:
自由 资本 主义 阶段
加深了中国的半殖 民地和半封建化程 度
(以 商品 输出 为 主, 资本 输出 为 辅)
中国社会的半 殖民地化程度大大 加深
垄断 资本 主义 阶段
(以 资本 输出 为 主, ①《辛丑条约》是帝 商 品 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 输 出 又一个不平等条约。列 为 强除了穷凶极恶地对 辅)
割辽东半岛、 台湾及其附属 岛屿、澎湖列 岛给日本
赔偿日本军费 开放沙市、 日本可以在华通商口岸投资
2 亿两白银
重 庆 、 苏 设厂,
州、杭州为 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
商埠,
税。
日本轮船
可沿内河
驶入以上
各口岸
赔款:本息共
1、在北京设使馆界,由各
计 9.8 亿两,
国驻兵保护,成为“国中之
以关税和盐
国”。
破坏中国司法主权;利 于列强的共同侵华;建 立租界的借口
兵船到口岸巡查贸易 在口岸设医院、建教堂 在口岸自由传教
破坏中国领海主权;便 利对可文化侵略 便利对中宗教侵略
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乌苏里江以东含库页岛
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领土
俄国侵占我国北方 大片领土,加深了中国 的半殖民地和半封建 化程度
中国西北部 7 万多领土
1、清政府的腐朽 (根本原因):中央 采取避战求和的政 策(慈禧与李鸿 章),奉行消极抵抗 的方针 败因:2、许多将领 贪生怕死,临阵脱 逃 3、武器装备和作战 技术落后 4、客观方面:日本 蓄谋已久,准备充 分
影响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 是中国历史的转折 点,是中国近代史 的开端
阶段 特征
人、两种船、 十口岸”
两。
《北京 条约》 1860 割九龙司地方 赔偿英法军费 增 开 天 津 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
给英国
各增至 800 万 为商埠
准许华工出国;
“天天陪(赔) 酒(九)”
两白银。
《马关 条约》
1895
《 辛 丑 1901 条约》
《五口 通商章 程 》 、 1843 《虎门 条约》 《 望 厦 1844 条约》 《 黄 埔 1844 条约》 《 瑷 珲 1858 条约》 《 北 京 1860 条约》 《 中 俄 1864 勘分西 北界约 记》 中 俄 1881 《改订
2、天津保卫战
签订了 1901《辛丑
主义阶段) 列强瓜分 3、北京沦陷
条约》
中国。
2、直接目
的:列强镇
压义和团
运动。
败因 (启示)
根本:落后的封建 主义无法战胜先进 的资本主义
具体:对比中英政 治,经济、军事、 外交、战略战术
启示:落后就要挨 打
借鉴: 我们要以经济
建设为中心,增强 我国的综合国力, 重视发展科技,实 行对外开放
国,商品经 济的发展 要求夺取
1、根本原 因:进一步
1、1856 年英国袭击广州 2、1857 年组成联军攻陷广
州,扶植柏贵傀儡政权
①《天津条约》1858 年(签定的顺序: 俄、美、英、法)
更 多 的 销 打 开 中 国 3、1858 年英法联军占领天 ②1860 年《北京条 售 市 场 和 市场,扩大 津,英法美俄四国强迫清 约》
协定关税
其它
影响
学法指导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 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 近代史的开端
割赔开商
赔英法军费各 增 辟 十 处 公使进入北京;外国军舰及
“ 赔款、四种
200 万两、英 商 为 200 万
为通商口 岸;
商船可在长江口岸航行;可 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
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 地和半封建化程度
《北京条约》,俄国也迫使中 以后五个勘界议定
国签订《北京条约》

1、根本原 1、开始:1894 年丰岛海战
因:日本制 2、平壤战役:
中国失败,被迫签
定 了 以 侵 李鸿章避战求和、
订《马关条约》
略 中 国 为 左宝贵壮烈殉国;
中心的“大 日军占领平壤
陆政策
3、黄海战役:
2、导火线: 北洋舰队的邓世昌等壮
条约代前期四次侵华战争
侵华 战争 鸦片战 争 ( 1840 — 1842)
第二次 鸦片战 争 ( 1856 — 1860)
甲午中 日战争 ( 1894 — 1895)
八国联 军战争 ( 1900 — 1901)
背景
过程
条约
世界
中国
1、1840.6—1841 初
①1842 中英
第一次 1、根本原 路线:广东——厦门——天 《南京条约》及其
工 业 革 因:
津白河口
附件;
命 打 开 中 国 2、1841—1842 扩大侵华: ②1844 中美
市场,夺取 路线:虎门—香港岛—东南 《望厦条约》
更 多 销 售 沿海—南京
③1844 中法
(英国率 市场和原
《黄埔条约》
先 完 成 工 料产地
业革命,成 2、直接原
为 头 号 资 因:中国禁
本 主 义 强 烟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