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课程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17【教学设计】《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17【教学设计】《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教材分析本课主要从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危机的特点、危机产生的影响以及美国在经济危机初期应对政策的失败等四个方面讲述1929~1933年的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这场危机的发生,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固有矛盾的结果。

经济危机从美国开始,迅速扩展到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面对经济危机,各国处理方式不同,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

在经济危机初期,美国总统胡佛固守“自由放任”政策,不但没有消除危机,反而使危机恶化。

学好本节课是理解这一单元内容的基础,它对我们探究资本主义经济从垄断资本主义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变迁过渡有很大帮助。

(1)调整的背景——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2)调整的措施——罗斯福新政(3)调整的影响——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识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表现与特点,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2.分析本次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和影响,培养学生从文字资料、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综合分析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运用历史资料(文字资料、图片等),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2.运用分析与讨论,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理解历史概念和本质,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体验角色,再现历史场景,掌握知识,加深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危机会导致经济崩溃,甚至使世界局势动荡不安;2.明确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存在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3.通过对经济危机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及时调整经济发展的内部机制和政策的重要性;4.通过后人对经济危机的反思,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今天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树立为人类社会进步而努力的人生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影响。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六单元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说课稿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六单元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说课稿
(二)媒体资源
为了辅助教学,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和多媒体资源:
1.教具:历史图片、时间线、地图等,用以直观展示经济危机的发展过程和影响范围。
2.多媒体资源:纪录片、PPT、互联网资源等,提供丰富的视觉和听觉材料,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3.技术工具:互动式电子白板、在线讨论平台等,实现课堂的即时互动和资源共享。
2.组织课后访谈,了解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感受。
3.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自我反思,调整教学方法。
具体的反思和改进措施包括:
1.针对学生的理解难点,准备更多辅助教学材料,如动画、图表等。
2.在小组活动中,增加角色扮演和互动游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优化时间管理,确保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得到充分展示。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六单元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六单元第17课,题目为“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该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旨在帮助学生了解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背景、过程、影响及其对我国和世界历史发展的意义。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原因、过程、影响;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应对经济危机的政策及效果;经济危机对我国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等。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掌握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应对经济危机的政策及效果,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和实践活动:
1.小组讨论:针对经济危机的某个方面,如原因、影响等,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使学生在互动中加深理解。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教学设计
5.针对经济危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影响,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价值观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提高人文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背景、过程、影响以及各国的应对措施。
2.难点:经济危机的深层原因分析,以及经济危机对全球经济和政治格局的长远影响。
3.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举例说明经济危机对个人、企业、国家的影响,并提出应对策略。要求实例具体,分析深入,字数在800字左右。
4.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设计一份历史知识问答卷,包括选择题、简答题等,涵盖重点和难点知识。要求试题设计合理,答案准确,字数在600字左右。
5.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一份关于经济危机时期的社会调查报告,包括民众生活、就业、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内容。要求调查方法科学,数据准确,分析深入,字数在1500字左右。
3.引导学生从经济危机中汲取教训,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相互依赖、合作共赢的重要性,培养开放、包容的国际视野。
二、学情分析
针对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本章节的学情分析如下:
1.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但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深入了解尚有不足,需要教师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并掌握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背景、过程及影响,理解经济危机对全球经济和政治格局产生的深远影响。
2.掌握经济危机时期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及其调整,分析其政策效果,培养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请学生结合课堂所学,撰写一篇关于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短文,要求包括危机的背景、过程、影响以及各国应对措施等方面内容,字数在800字左右。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全册教案第17课_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doc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全册教案第17课_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doc

【教案】【教学目的】1.让学生熟练掌握经济危机爆发原因、具体表现,理解经济危机的影响。

2.让学生准确掌握“自由放任”政策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1.经济危机爆发原因。

2.经济危机的“危害”和“机遇”。

【教学时间】1课时【重难点“精讲”】一、整体感知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本课首先要通过对经济危机爆发原因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经济虚假繁荣会导致经济的崩溃,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然后要掌握“自由放任”政策的特点,培养学生分析历史概念的能力,最后要通过对经济危机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及时调整经济发展的内部机制和政策的重要性。

二、1929—1933年经济危机结构图三、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1)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

而资本家为眼前利润所驱使,盲目扩大生产,使得生产与销售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3)过度的股票投机活动。

股票市场的这种投机活动恰好掩盖了生产与销售之间本已存在的尖锐矛盾,使矛盾最后激化。

四、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从美国蔓延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原因(1)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已经形成,整个世界联系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所以一旦一国爆发大规模的经济危机,其他国家一定会深受影响。

(2)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大国,美国经济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和世界市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3)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美国有很大的依赖性。

一旦美国经济出现危机,它们根本无法幸免。

(4)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的普遍存在。

当时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各国普遍存在,所以经济危机的范围必定会超出一国,波及整个世界。

五、世界主要国家应对经济大危机的对策及其教训(1)对策①提高关税:可以阻止、限制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以尽可能地保护本国工业。

②实行货币贬值:可以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以增加商品出口。

高一历史必修2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优秀教学案例及反思

高一历史必修2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优秀教学案例及反思
5.探讨危机对当今世界的启示。
(二)过程与方法
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包括:
1.图片展示:通过展示危机时期的历史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危机的严重性;
2.文献分析:引导学生阅读相关文献,深入了解危机的背景和影响;
3.小组讨论:设置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在讨论中提出不同观点,培养合作精神;
1.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如学习态度、合作精神等;
2.组织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评价,了解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鼓励学生提出建议和意见,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4.教师给出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的优点,指出不足之处,帮助他们提高。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本节课以一段生动的历史短片导入,展示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恶劣环境。短片内容包括:
1.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危机爆发的根源是什么?”、“危机对当时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等;
2.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方式,自主寻找答案;
3.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4.教师总结问题,给出权威答案,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三)小组合作
本节课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包括:
1.划分学习小组,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
2.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如分析某一国家的危机应对政策,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3.鼓励小组成员相互尊重、包容,培养良好的团队氛围;
4.组织小组汇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锻炼表达能力和思维敏捷性。
(四)反思与评价
本节课通过反思与评价,让学生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具体包括: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说课稿
3.案例分析:分析罗斯福新政中的具体政策,探讨其对美国经济复苏的作用,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将引导学生进行以下自我评价: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自我总结经济危机的成因、过程、影响及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3.教师针对学生的总结和分享,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
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将采用以下策略:
1.使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区分不同层次和重要信息。
2.确保文字简洁,配合图表、时间线等元素,使信息一目了然。
3.在书写过程中,适时停顿,解释板书的各个部分,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以下问题或挑战:
1.学生对经济危机复杂原因的理解可能存在困难。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1.以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为例,引发学生对经济危机的关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历史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强学生对经济危机时期历史情境的体验;
3.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深入思考经济危机的成因、影响及对策;
(二)学习障碍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制度等基础知识。然而,他们可能对经济危机的爆发原因、过程及其影响缺乏深入了解,对罗斯福新政的认识也可能停留在表面。可能存在的学习障碍有:1.对经济危机的复杂原因理解困难;2.对经济危机对各国政治经济影响的认识不足;3.对罗斯福新政政策内容及效果的评价存在误区。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II)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教学设计共13页文档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II)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教学设计共13页文档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II)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路分析【教材分析】本课是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的开篇,上承14、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产生,16、17世纪的初步发展,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高速发展,特别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19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倡导的“自由放任”政策,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普遍信条。

进入20世纪以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不断发生,终于在1929~1933年酿成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重创了资本主义经济。

“本课正属于资本主义发展历程的严重破坏期间,因为胡佛“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自由放任”政策再也不能适应垄断资本主义下的社会化大生产。

为迅速摆脱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力主由政府对经济进行积极的干预和调节,因而又下启18课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罗斯福新政和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在本单元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本课有三个子目构成:“虚假“繁荣”的幻灭”主要讲述这场危机爆发的时间、原因以及初期的表现;“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讲述的是危机时间久、破坏性强、范围广的特点以及带来的资本主义国家内部、资本主义国与国和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之间的矛盾,既是局部又联系整体。

最后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讲述的是面对危机,美国初期,胡佛总统采取固有的放任政策,反对国家干预经济,不但没有消除危机,反而使这场危机日益恶化,为罗斯福上台提供了历史背景。

【学生基础分析】学生为高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他们通过对历史必修一的学习,已经对资本主义制度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以此为基础能够更加深刻的认识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

引导学生分析危机的原因、特点和影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这符合高中生学习发展的认知特点。

由于学生自身的心理特征,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自学和史料学习的能力,初中已经学过相应的知识,积累了一定的历史知识;但在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等方面还不够成熟。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教学设计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教学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
1.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提高要求,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发挥自身潜力。
2.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给予更多关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自信心。
3.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中有所收获。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知
1.讲解经济危机的背景,分析危机产生的原因,如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金融市场过度投机等。
2.介绍经济危机的外贸萎缩等。
3.讲解各国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重点分析美国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其对美国的积极影响。
4.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经济危机,培养全面、深入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3.请同学们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经济危机对我国当时的经济、政治、社会产生的影响,并撰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
4.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分析当前全球经济可能存在的潜在危机,并提出预防措施。字数在400字左右。
5.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一道选择题和一道简答题,要求涵盖教学重点和难点。
作业要求:
1.内容要紧密结合教材,确保知识的准确性和深度。
1.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展示经济危机时期的世界景象,如失业人群、工厂倒闭、股市暴跌等,引发学生对这一历史事件的关注。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1929-1933年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吗?这场危机对世界产生了哪些影响?”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明确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展开做好铺垫。
(二)教学设想
1.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史料等,生动形象地展示经济危机时期的真实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吸引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合《学思之窗》,让学生对分期付款有正确的认识)
(4)根本原因: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板书)3、经济危机爆发:学生看书回答(···)
时间? 1929年10月
标志?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崩溃
表现?股市银行企业农产品失业人数
(结合p99页《资料回放》及图片)
(板书)二、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
1、美国危机世界经济危机
设问:为什么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会席卷别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在美国发生经济危机后短时间内蔓延到许多资本主义国家,请看书回答。

(···)
要点:(1)美国的经济地位: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大国,
(2)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使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加强,整个世界成
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

总结:美国得了感冒,他们当然要打喷嚏啦。

2、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强
设问:大危机的特点有哪些?请结合教材内容回答(···)借用p100的资料回放、表格
3、经济危机的影响
设问:这场经济危机产生了什么的影响样?
我建议大家看书时从对各国和对世界两部分归纳,先看对各国
(1)对各国:(···)
加深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
设问:社会危机的表现有哪些?(学生归纳教材的内容)
大危机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统治体一个现象:经济危机会导致政治危机,而政治危机又会
成为一些危害人类势力发展的良机。

(2)对世界:再来看看对世界的影响(···)
面对一蹶不振的经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府,除了采取措施力图挽救危机,还可能做什么?
(···)
转向国外,弥补损失,转嫁危机所以——
a、加深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各国为了自身利益,加大国际争夺,彼此矛盾尖锐
b、各国加紧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
同时为了弥补自身损失,转嫁国内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加大对殖民地的掠夺,引发强烈反
抗;如1931年日本发动对中国的“九一八”事变。

总之:大危机使得世界形势更加动荡不安了,增加了战争的危险。

设问:面对大危机,假如你是美国总统,你会采取哪些措施?当时的美国政府做什么了政策呢?
第二课时二次备课(板书)三、胡佛的反危机措施:
1、胡佛政府反危机的措施:设问:胡佛政府反危机的措施是什么?
小组互动探究
出示探究目标
出示探究题目(导学案互动探究题)
小组交流讨论完成互动题目小组展示
其他小组质疑、答疑教师点拨总结为什么20年代的美国经济会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
1.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利用“中立”的有利地位,在战争中大发横财。

一战后,美国从
战前欠外债30亿美元到战后外国欠美国130亿美元,并掌握世界黄金储备的40%,华尔街已
成为继伦敦之后的另一个世界金融中心。

2.总体说来,20世纪初期的美国政府对经济活动实行“自由放任”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
了经济的发展。

3.国内的技术革新和生产合理化运动都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如技术革新和机器设备更新
刺激生产发展;由于很早确立了专利保护制度,美国的发明和创造空前活跃,与此同时,诸如
泰勒制和福特生产线等“工业生产合理化”运动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经济发展迅速。

4.分期付款的销售模式刺激了消费市场的活跃。

第四课时二次备课出示练习目标
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解放战争等方面问题的把握。

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出示练习题导学案中学生及时运用和学业限时达标自测题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小组合作讨论纠正答案
交流展示质疑答疑
教师点拨总结对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认识
1.繁荣和危机往往相互关联,居安思危,清醒地看到可能存在的危机,防患于未然是至关重
要的.
2.要随时注意资本主义制度內部机制和政策的及时调整。

3.国际关系的协调也极为重要。

大危机的恶化与各国政府以邻为壑的自保政策密切相关,这
种保护主义政策损人不利己。

4.经济危机往往具有两重性。

在大危机期间,一方面表现为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危机;另一
方面在迫使政府进行的反危机调整机制的过程中,有可能形成新的运行机制,出现新的良性循
环,成为一种难得的机会和一种推动变革的紧迫信号。

课后反思启示:繁荣与危机相伴,居俺要思危;国际经济关系的协调极为重要,要加强国家间的合作,减少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