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欧阳柏霖-专升本语文精议论文第八讲记叙文(一)
第八讲 学会运用议论文的叙例与析例

第八讲学会运用议论文的叙例与析例叙例与析例的巧妙结合一、叙例先比较两段同题作文《崇尚俭朴》的片段,试分析它们语言风格的不同。
片段一:我妈要去香港出差,临行前兴高采烈地列着购物单,我瞄了一眼,伸手去摸她的额头:“妈,你疯了?买那么多奢侈品干吗?”“哎呀,不是我要买,你刘阿姨和王阿姨听说我要去香港,让我帮忙带的。
”我斜眼看她:“你自己真的不要?”“有合适的包也买一两只好了。
”母亲大人春光满面,我默默退出房间,帮她把门带上了。
打开储物柜,里面有些杂乱,十来只女式品牌包挤在角落。
还要买包吗?母亲大人你想开个女式包博物馆吗?难道现代女性的宿命就是赚钱和买奢侈品的无限循环吗?片段二:有的人不能始终如一地崇尚简朴,挥霍无度后是身败名裂的恶果。
《悯农》的作者李绅本是体恤民情、感喟民生疾苦的读书人,本来生活简朴,但在他科举高中并如愿做官后,却摒弃了原先简朴的生活方式,奢靡至极,最终被削官,家财亦耗尽。
正如一朵朴素的花能常开不衰,而被纷华浸染了的生命,只能逐渐凋零。
简朴如果不能作为原则常住心中,人最终还是会沦为物欲的奴隶。
这两段文字一段是记叙文,一段是议论文,其语言表达各有不同,片段一以记叙为主,记叙详细具体,并使用多种描写手法,如动作、语言、心理、细节等手法,叙事生动形象,在不动声色中表达作者的情感态度。
片段二以议论为主,虽有记叙,但记叙简明扼要,并且有所侧重,比如引用李绅事例,仅侧重于对他生活的简朴与否的记叙,并且记叙是概括的叙述,一般不使用描写。
语言简洁有力,直白明确,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态度。
再来看一位同学写作的《付出就有收获》一文中有这样的叙例片段: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是一个懂得付出的人。
他刚开始的时候成绩不是很好,有一次老师找他谈话后他就开始变得勤奋起来。
每天早上很早就起床,借着马路上微弱的灯光把老师当天要讲的内容自己提前预习。
到了晚上他是最后一个睡觉的同学,点着蜡烛不管天气多么炎热或寒冷,他总是坚持不懈地复习老师所讲的知识。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题及答案之欧阳体创编

记叙文阅读【考查要点】在整体上,明确记叙的中心,理解记叙的要素、记叙的顺序,分析记叙的详略,理清记叙的线索,概括全文内容或概括事件内容或概括人物思想品质,评析人物性格,划分文章层次或指出文章结构模式,领会全文主旨,感受人物理解,理解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对表情达意的作用,从课文内容中体会出作者的态度、观点和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局部或细节上,理解中心和材料的关系,理解并品析重要文段,品味人物语言,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对词句的含义进行感受与品味,品味词语、句子、文段在文中的表达作用,辨析文中疑难之处,分析表达技巧或者手法,对文章艺术特色进行自由赏析,叙述自己的感受等等。
【知识疏理】1.记叙的要素,叙述的方式。
2.新闻报道的文体知识。
3.记叙的顺序。
4.记叙中的描写。
5.记叙中的议论。
6.记叙中的抒情。
7.记叙的详略。
8.文章结构、线索方面的知识。
9.欣赏课文中优美、精辟的诗句。
10.分析、欣赏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
11.段落结构层次的划分,段落品析。
12.一定的联想能力,一定的生活知识与生活见闻。
【试题特点】基本上都是简答填写题,出题的角度比较丰富,如概括、填写、分析、诠释、解说、标记、描述、品析、联系、比较、探究、自由表达等等各个方面的考查角度都有所涉及。
【解题导引】闻起来像妈妈一样①小男孩泰迪曾有过一个虽不健全却很幸福的家,他和妈妈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幼儿园在他的鉴定中这样写道:“泰迪是一个聪明可爱、很有前途的孩子。
”一年级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情——他的妈妈生了重病。
泰迪每日里神思恍惚,变得对什么事都心不在焉。
二年级时,残酷的死神终于夺走了泰迪的妈妈。
随着妈妈的去世,泰迪的心仿佛也被带走了。
那一年他留给老师的印象是:接受能力差,反应迟钝。
泰迪全变了,浑身脏兮兮的,乱蓬蓬的头发,挑衅的目光。
没有人愿意理他。
②三年级的时候,班里新来了一位史密斯小姐担任老师。
和每个老师一样,史密斯小姐也没有将格外的关注放在泰迪身上,因为还有那么多孩子分散着她的精力。
概括段落大意的阅读练习之欧阳学文创作

(一)我的油布伞欧阳学文飘飘洒洒的雨丝,织成了一幅遮天盖地的珠帘。
放学了,从学校里涌出许多花花绿绿的伞。
看见伞,我便想起了我小时候的一把油布伞,想起了母亲,心里涌起一种温暖的感觉……小时候,我们村里没有学校,要跑到八里路以外的镇上去上学。
来回走读最怕遇上雨天。
半路上冷不丁地下起大雨,便被浇成“落汤鸡”。
那时候,我多么盼望有一把伞呀!有一回,放学的路上,我又淋了雨。
回到家我就病倒了,浑身烧得滚烫滚烫的。
娘摸着我的额头,眼圈儿便红了。
那时候我小,不懂事,竟不能体谅娘的难处,却说:“娘,要有把伞就好了,咱买一把吧!”娘好久没做声,最后才说:“买,咱买一把!”听了娘的话,我半信半疑。
那年月,家里穷,队里收成不好,全指望着娘织些土布来贴补生活,还要给我交学费、买书和本子。
她哪儿有钱给我买伞呢?可是,我知道娘的脾气,对孩子,她从来都是说一句是一句的。
从那以后,她每天晚上总是一吃完晚饭就上了织布机,“哐哩哐当”,满屋子都是织布的声音。
我每天枕着织布声入梦。
一觉醒来,织布机还在响。
一天,我轻轻地走到娘跟前,欧阳学文创作颤抖地喊了声:“娘。
”娘用熬红了的眼睛看着我,笑了笑。
我的泪水夺眶而出,说:“娘,你别再熬夜了,俺不要伞了!”娘笑笑,说:“傻孩子,伞,咱还是要买的。
娘多熬几夜就有了。
”终于有一天,娘从集市上卖布回来,一脸喜气,见了我,立即打开了印花包袱,眉开眼笑地对我说:“拿去吧,你要的伞!”“啊,伞!”我惊叫着,从娘手里接过伞来。
这是一把八角黄油布伞。
我撑开,合上,再撑开,再合上;又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
欣喜之余,偶然一回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从此,那把黄油布伞就一直伴随着我,从初中升高中,读大学,一直到参加工作。
渐渐地,这把黄油布伞很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掉它。
我带着这把伞,母亲仿佛就在我的身边。
1.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她哪儿有钱给我买伞呢?2.文章可以分成四段,用“//”标明,请写出第二、第三段的段意。
议论文阅读专题27篇(含答案)之欧阳学文创作

全国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议论文阅读专题(共27篇)欧阳学文目录1.为什么不读经典(彭程)32.读书莫忘做笔记(汤欢)73.培养自己的“静能量”124.不完满才是人生(季羡林)175.快乐是一种能力226.儒雅之风277.做数字时代的“责任公民”318.我的读书经验(冯友兰)349.谈孝(季羡林)3810.谁的心中不曾有过远方(张铁)4111.人,要有五识4512.储蓄人生4813.“看脸社会”的悲哀5014.莫让手机电脑毁掉汉字书写的美好(苑广阔)53 15.敬业与乐业5616.谨防数字化痴呆症5917.高贵的“低头”(陈鲁民)6318.谈沉潜6619.“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6920.玫瑰和胶囊(沈奇岚)7221.成为你自己(周国平)7622.一辈子做好一件事7923.读书使人优美(毕淑敏)8324.从拴象说开去8825.当你不是世界的中心9226.今(李大钊)9527.让文明素养追上现代化的脚步991为什么不读经典(彭程)①“所谓经典,就是大家都认为应该读而没有读的东西。
”马克·吐温这句话道出了经典的尴尬处境——没有人否认应该读经典,但真正去读的却寥寥无几。
为什么人们会对经典敬而远之呢?②因为经典本身是纯粹的,它不打算讨好人,不千方百计诱惑你去读它。
作家在写作时,只是要写出他对生活的所感所思和他自己的欢欣与疼痛。
他是写给自己看的,至多是写给他认为可以与之对话的人看的,并没有打算让大量的读者成为自己的粉丝,也没有其他的动机。
曹雪芹在“举家食粥”的窘境中写《红楼梦》,只是想写出“一把辛酸泪”,并没有想到把它做成畅销书,赚它个盆满钵满。
因此,经典不会时刻想着为你提供方便,不会挖空心思哄你逗你,不会因为你理解不了而降格以求。
③因为经典关注的是事物本质的东西。
对于同一个轰动一时的新闻事件,经典总能深入其中,烛照事件背后人性的晦明;而平庸的作品只会对那些热闹的戏剧性的过程趋之若鹜,对于故事之外的东西,它没有耐心,更没有能力去做更深入的分析。
记背手册08:高考议论文(开头+过渡+结尾)-备战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北京专用)

2025年北京高考语文记背手册08(开头+过渡+结尾)1.开头:“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他人着想的善良。
”是梁晓声为“好人”定下的标准。
修身,慎独,自律,友善,本就该是当代青年的名片。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迁,而作为中国青年,我们当向善,向上,向美,将“好人观”贯彻到底,规范我们的行为,浸润我们的心灵。
过渡:好人之花,馨香盈袖。
向善前行,助其芳香四溢。
“人之初,性本善。
”《三字经》的内容我们早已耳熟能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也早已深入人心。
善良,一瞬间的闪念,便可引得众星璀璨。
结尾:不论社会如何发展,不论时代如何变迁,做一个好人,是对人性、人心的内在要求。
吾辈青年,生逢其时,躬逢盛世,面对万里路遥,应向上、向善、向美,厚植好人观念,使其浸润于心,外化于行!适用主题:善良生逢其时好人2.开头:不知何时,“与我无关”成为人们脱口而出的行事准则。
森马集团的宣传广告词:“我管不了全球变暖,但至少我好看。
”高举个人自由与追求自由权利的大旗。
在此类盲目追求自我的风气之下,社会犹如一座孤岛,在时代浑浊的缓流里低声悲鸣。
不禁令人发问:“这一切真的都与你无关吗?什么才与你有关呢?”过渡:现如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不断加深,我们无法“遗世而独立”。
无数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唯关注社会,担道义与责任才是人间正道。
结尾:个人之势犹如时代大河下的滚滚泥沙,唯有捍卫“与我有关”,反对盲目的“与我无关”,勇担道义与责任,才能让人类长河生生不息,芳泽万里。
适用主题:命运共同体责任与担当3.开头:回望历史之硝烟弥漫,纵览山河之锦绣蓬勃。
百年前的风雨如晦,到如今的海晏河清,岁月厚重石碑上印刻着的灿若星辰的光芒,是中华民族血脉中亘古不灭的理想之光。
过渡: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砥砺笃行天地清。
不管前方有怎样的困难险阻,不管别人有怎样注视的目光,不管未来的结果是否是成功,只要让自己跑起来,就一定能收获梦想的彼岸!结尾:追求理想,要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敢,要有“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的坚韧,还要有“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豁达。
记叙文专项训练之理解句子的含义之欧阳学文创作

八年级下记叙文专项训练——理解句子的含义欧阳学文一、明确目标教学目标:1.明确记叙文中某句话的含义的考查形式2.归纳答题思路3.能够在记叙文阅读中作答此类题目教学重点:归纳答题思路教学难点:能够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作答此类题目易错点:概括要点不准确或不全面突破方法:阅读文本,理清内容二、知识梳理(一)明确考点理解现代文中句子的含义。
(二)归纳问法答题思路问法:1.某句话的含义是什么?2.怎么理解文章中的某句话?答题思路:1、如果是复句,划清分句,若为单句,通过连词或主谓短语的结构判断有几层含义2、判断句中哪些词语属于“关键词”,“关键词”在答题中要用平时性语言进行转换盒表述3、根据上述两步,从上下文中寻找是否有直接解释4、若找不到答案或提示性的语言,则要通读全文,快速查找与本句话关键词相关的表述的词语或句子。
5、若还没有答案,则要考虑词语的修辞特征联想它的本质特征,从双关词语的表层含义推知他的深层含义等等。
6、最后一定要考虑作者的思想感情。
(或突出的主题)三、典例分析:闻声识故乡把淡淡清香的水豆腐吃到嘴里,把沉沉的诚信记在心里。
月光下一曲如歌的行板,如一场声情并茂的演出,触动了人心底最柔软的部分。
叫卖冬天的早晨,黑瓦上铺着一层白霜,太阳还没露脸,村子罩在很重的寒气里。
“水豆腐噢——”汉子的叫卖声自村头的橙树下响起,温润的嗓音在冷湿的空气中濡散开来,村子便有了些许鲜活的气息。
汉子挑着两个木桶,木桶里装着新出锅的水豆腐,水豆腐呼呼往外呵着热气。
汉子将木桶搁在巷头的青石板上,就有人围过来。
他用铜勺舀干净豆腐上泌出的清水,再接过头发蓬松的妇人手中的磁碗,屏神敛息舀了四勺——妇人边打哈欠边说:“凑一点,凑一点”,汉子又轻轻舀了一角:“今天的豆腐好!”妇人满意地递过毛票。
汉子每天的收入不过两元,脸上却始终在笑,眼睛却已熬红——“一轮磨上流琼液,百沸汤中滚雪花……”,诗句是美丽的,可做起来却了无诗意:磨浆、煮汤、滤渣……哪一个工序不累人磨人?最烦的是磨石膏,一块石膏称了又磨,磨了又称,昏黄的灯光下,秤星模模糊糊,砣索在秤杆上不知要走多少个来回。
OK欧阳柏霖-专升本语文精议论文3

二、讲授《选择与安排》、《论学问》
2.文体知识 本文选自1946出版的,作者的论文集《谈文 学》。这是一篇谈写作经验的议论文,论说 广征博引,自然通达,是作者一贯倡导的说 理文也要美感的范例。
二、讲授《选择与安排》、《论学问》
3.课文分析 (1)分析结构 全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分两层,说明作文构思时最 重要和最艰苦的工作是选择和安排。
值,要好好思考“以心为形役”还是“立德立功以求不朽”。
一、讲授《谈时间》、《论快乐》
(3)理解本文旁征博引的写法。
梁实秋的散文常常广征博引而能谐趣迭生。本文就是从引用一
个有趣的小故事开始,其后征引多达十余处,凡古今事例,名 人名言,传说典故,皆信手拈来,为我所用,行文自然而富于 机趣。例如引用孔子的名言说明时光的易逝难留;引用渥资华 斯的诗句说明世人对时光的浪费,引用苏轼的文句以及嵇康、
待时间的态度说到凡夫俗子如何打发时光。作者将深切
的感慨、不轻松的思考娓娓道来,在舒缓的语调之下是 殷恳的告诫。
一、讲授《谈时间》、《论快乐》
(2)结构分析 全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3自然段。作家以自己和古今中外人们 对待时间和人生的深刻体验,引出:时间极为宝贵,在 人一生中要考虑如何支配时间。
系,指出快乐无法永远。再从快乐在人生中的地位,快
乐是人生永远的诱惑和希望,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 神的,因而快乐是由精神决定的。最后指出“发现这个 道理,和发现是非善恶取决于公理而不取决于暴力,一 样重要”,而执著这一希望,世界上就“没有可被武力 完全屈服的人”,人生仍能乐观。
一、讲授《谈时间》、《论快乐》
二、讲授《选择与安排》、《论学问》
第二部分(3—8):分两个层次来论述。 第一层次(3—4):谈选择。这个层次先从理论上分 析论说,文学是“剪裁的艺术”,选择从消除方面来说 就是剪裁上的排弃,割爱。不知选择大半是由于思想懒 惰和虚荣心所产生的错觉,并举出大学生的文章来做例 子,又以用兵攻坚的事例进行类比论证,指出选择的重 点是文章的主旨。要重点完全摆在主旨上,在这方鞭辟 入里,突出于其他一切之上,这就是选择。然后又举出 许多例子来,说明选择要选有典型意义的片断,使他成 为一个独立自足的世界。
议论文阅读训练题及答案之欧阳学文创作

(一)我们都是成功者欧阳学文①说到成功,人们有一个错误观念:成功只等于成名。
有人认为,只有扭转乾坤的壮举,才算是成功的举动;有人认为,只有领袖、名人,称得上“家”的人,才算是成功者;有人则干脆断言,世界上没有一个成功者,因为人生最终的结局是悲剧——后人肯定超越前人。
这实在是一种可怕的自卑。
②其实,我们都是成功者,因为成功只是一种感受,一种自我意识的主观感受。
如果我们把自己的每一点进步,哪怕只是微小的进步,都看作是一次成功,都认认真真地品味一番,那么,幸福和快乐就会长伴于我们身边,我们的人生也就会变得格外地丰富和生动。
不是吗?作为一名学生,他考试及格了,成绩提高了,这是成功,应当感到高兴;作为一个农民,他播下的种子发芽了,庄稼收割了,这也是成功,也应当感到高兴。
在更多的时候,成功无须人认可,更不需要别人来裁判;我们也不要把成功的刻度画得太高,不要把成功看得过于神圣。
③然而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不可避免地要遭受这样那样的挫折和失败。
每经过一次失败,对事物的认识就深入一步,对人生的感受就加深了许多,自己的意志就增强了不少,这种种经历和感受,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成功吗?否则,我们就会对人生失去一份应有的信心,面对困难,我们就会望而却步。
④大胆而自豪地承认成功吧。
认人真真地品味自己的每一次成功,从品味中汲取动力,开启智慧,从而获得更大的成功,这也许就是人生的意义所在。
1、第①自然段中“这实在是一种可怕的自卑”中“可怕的自卑”指的是什么?(1分)2、第②自然段中“幸福和快乐就会长伴于我们身边,我们的人生也就会变得格外地丰富和生动”的原因是:(1分)3、第③自然段中“这种经历和感受”句中的“经历”与“感受”两词的次序能否互换?其理由是什么?(2分)答:4、简要概括本文论点(不超过10个字)(2分)5、作者是从两个方面围绕论点展开论述的,这两方面是什么内容?(2分)(1)(2)6、结合自身实践,谈谈你是如何看待成功的?(2分)答:(二)储蓄人生①人们在吃饱穿暖之后,便想到了储蓄,以便在需要的时候支取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了解记叙文单元学习目标、学习建议、重点难点
(二)学习重点与难点 记叙文部分总体上要掌握的重点是:掌握并灵活 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
方式和修辞方法。
具体课文的重点与难点,我们在讲授具体课文时
再详细分析。
记叙文(一)
1.叙述 (1)记叙文的含义、特点和分类 记叙文是指记人、叙事、写景、抒情。写景是为了
抒情,笔在写景,却应当“字字关情”。
记叙文(一)
咏物寓情,是通过描写客观事物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一种 表现手法。咏物寓情的关键在于“寓”。它的特点是,只描写物 象,不直接抒情,作者将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寄寓在对物象的具
体描绘之中,通过比喻、拟人、象征等方式,委婉曲折地表现作
课文中涉及的人物、重点实词或虚词的含义和用法、重点
句子的翻译、词语的出处、人物的性格等。
记叙文(一)
(一)作家作品 《左传》又称《左氏春秋》或《春秋左氏传》,是我国早期 的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也是一部文学名著。《左传》记叙 了春秋时期自鲁隐公元年 (公元前722年)至鲁悼公四年(公元 前464年)250年间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方
材料、统贯全篇的中心线索,否则文章就会松散
记叙文(一)
第三,人称要一致。无论用第一人称“我”记 述,还是用第三人称“他”记述,都要通篇一贯。 第四,要有条理。一篇好的记叙文,最重要的 就是条理。乱七八糟的文章,就算是字字珠玑、妙 语连珠也不受青睐。
记叙文(一)
(3)记叙文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 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4)记叙文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 叙、平叙等。 顺叙: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叙述。如,
面的历史事实。叙事详细完备、形象生动,尤擅长表现战争
和人物刻画。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
记叙文(一)
(二)文体知识 《郑伯克段于鄢》一文选自 《左传·鲁隐公元年》。
记叙文(一)
(三)重点应掌握的字词句 1.通假字 ①谓之京城大叔。(大:同“太”。) ②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参:同“三”) ③姜氏欲之,焉辟害?(辟:通“避”) ④姜氏何厌之有?(厌:同“餍”,满足。)
心理描写:具体描写人物的想法,联想,想象,看法。 细节描写:具体描写最能展现人物内心世界与性格的细小环节。如 《张中丞传后序》中对南霁云的描写。 环境描写 自然风光描写:对山水景物的描写。如《始得西山宴游记》。 社会环境描写:事件发生的场所、人物活动的背景。如《香市》。
记叙文(一)
3.抒情 抒情,即表达情思,抒发情感。指以形式化的话语 组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
成人高考专升本 语文
精讲班
主讲老师: 欧阳柏霖
内容提要
一、了解记叙文单元学习目标、学
习建议、重点难点
二、讲授课文《郑伯克段于鄢》 三、本讲小结
了解记叙文单元学习目标、学习建议、重点难点
(一)学习目标
本单元共13篇文章,其中文言文7篇,白话文6
篇。精读课文7篇,泛读课文6篇。通过13篇记叙文 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 1.记叙文的有关基础知识; 2.提高分析阅读记叙文的能力; 3.了解掌握有关作者与作品、课文文体知识等。其 中第2点是学习的重点。
观察点和叙述角度。
记叙文(一)
记叙文可以细分为四类: (1)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 (2)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
(3)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
(4)以状物为主的记叙文。
记叙文(一)
侧重写人的记叙文,以人物的外貌、语言、动 作、心理描写为主;侧重记事的记叙文,以叙述事 情的发生、发展、经过和结果为重点;侧重写景的
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抒
情方式具体来分又可分为借景抒情法、触景生情法、咏 物寓情法、咏物言志法、直抒胸臆法、融情于事法和融
情于理法等。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反映方式,抒情主要
反映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并通过在意识中对现实的审 美改造,达到心灵的自由。抒情是个性与社会性的辩证 统一,也是情感释放与情感构造、审美创造的辩证统一
《郑伯克段于鄢》,《背影》。
记叙文(一)
倒叙:把人物,事件的结局,或者人物经历,事件过程最精 彩,突出的片断放到前面来写。如《马伶传》。 插叙:在叙述的过程中,停顿下来,插入另外一段事情,然 后再把原叙述的事情接着写下去。如《爱尔克的灯光》。 平叙:在一篇文章中,记叙两件或两件以上的同时发生的事
情。如《张中丞传后序》。
记叙文(一)
⑤无生民心。(无:通“毋”。) ⑥无庸,将自及。(庸:同“用”。) ⑦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帅:同“率”。) ⑧若阙地及泉。(阙:通“掘”。) ⑨孝子不匮,永锡尔类。(锡:通“赐”。)
记叙文(一)
2.重点词语 ①亟请于武公,公弗许。(亟:读qì,屡次。) ②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鄙:边邑。贰:两属。) ③无庸,将自及。(及:遭殃。) ④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完:修治。缮:修 理整治。兵:武器。具:准备。乘:战车。)
记叙文(一)
借景抒情又称寓情于景,是指作者带着 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通过景物 来抒情。它的特点是“景生情,情生景”,
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在文章中只写景,不
直接抒情,以景物描写代替感情抒发,也就
是王国维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记叙文(一)
触景生情,是指触及外界景物而引起情思,发为 感叹述怀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先写景,再抒情;也 可以先抒发对景物的感受,然后再描写景物;还可以
更觉得真诚可亲。
融情于理,就是把感情寄寓在说理之中,理
中含情,既可以使情具有深度、厚度,又可以使
理闪烁出充满个性色彩的情思.拨动人的心弦。
记叙文(一)
(三)学习建议 1.在学习时一定要认真阅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 透,熟练掌握课文的内容。这点十分重要。有的人 在学习时过于依靠练习,课文没有读熟,就急急忙 忙去做练习,结果本末倒置,没有掌握这门课的知
都是为了要突出主题思想。而克段于鄢的战争过程因为与
表现主题关系不大,因此一笔带过,写的十分简略。
记叙文(一)
4.人物性格分析 郑庄公:阴险狠毒,老谋深算。工于心计。姜氏为共叔段请 封给“制”这个地方。庄公因为“制”是险要地方,坚决不 给,足见其精明;共叔段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庄公表面不 动声色,内含杀机,故意纵养其恶。等到时机成熟,火候已
识,所以要在读课文上多下功夫。
记叙文(一)
2.掌握记叙文的文体知识。 3.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要认真体会和钻 研课文前面的“导读”和课文后面的“课文赏 析”、“思考练习”。这些都是我们学习和领 会课文的钥匙,考试的试题从这些地方出的可
能性比较大。
记叙文(一)
二、讲授《郑伯克段于鄢》 这是篇精读课文。2010年考试中,课文的第一段已经 作为文言文阅读题出了考题。这次考试估计不会再出文言 阅读题了。但,出选择题的可能性很大。 出选择题的范围大致为有关《左传》的常识性知识、
点是:不要任何“附着物”,而是思想感情直截
了当地宣泄;不讲究含蓄委婉,而是思想感情毫
无遮掩地袒露。这种直陈肺腑的抒情方式,往往
显得坦率真挚,朴质诚恳,很能打动人心。
记叙文(一)
融情于事,指通过叙述事件来抒发感情,让 感情从具体事件的叙述中自然地流露出来,感染 读者。这种渗透着感情的叙述,读者品味起来就
记叙文,以描绘景物、寄托情怀为主;侧重状物的
记叙文,以状物为主,借象征抒怀。
记叙文(一)
(2)记叙文写作注意事项: 第一,要交代明白。无论记人记事,还是写 景状物,一般都要交代明白时间、地点、人物、 事件、原因、结果,否则文章就不完整。 第二,线索清楚。虽然观察的角度、记述的
方式可以不同,但每一篇文章都应当有一条关联
记叙文(一)
⑤公伐诸鄢。(诸:“之于”的合音。) ⑥请以遗之。(遗:读wèi,赠送。) ⑦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其:用在 句首,加强反问语气。) ⑧爱其母,施及庄公。(施:读yì,延续,推及。)
记叙文(一)
3.词类活用 ①无生民心。(生:使……生,使动用法。) ②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隧:地道。这里用作 动词,挖地道的意思。)
记叙文(一)
4.特殊句式 ①制,岩邑也。(判断句) ②姜氏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 ③君何患焉?(宾语前置句) 5.句子翻译 ①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 翻译:制是个险要的城邑,虢叔曾经死在那里,要别的 城邑我都听您的命令。
记叙文(一)
②姜氏何厌之有? 翻译:姜氏哪有什么满足的? ③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 翻译:不如早一点给他 (共叔段)安排一个地方,不 要使他扩展自己的势力。
到,这才一举击败共叔段。庄公在一怒之下幽禁了母亲,后
又怕担上不孝的坏名,采纳颍考叔的计策,为自己摆脱不孝 之名找了个台阶。表现他的虚伪。
记叙文(一)
共叔段:贪婪狂妄,愚昧无知,野心勃勃,先是自己居住的 城墙扩大,又命其他城市贰于己。他看庄公没有反应,认为 庄公老实可欺,于是发动叛乱,很快就失败了。
描写和社会描写,景物描写有着渲染当时气氛,烘托人物
心情的作用。在写作中,我们既要描写人物,又要描写环
境,还要描写物体。
记叙文(一)
人物描写 肖像描写:具体描写人物的外貌,包括容貌、姿态、神 情、服饰等等。 语言描写:具体描写人物的独白,潜台词,说的话。 行动描写:具体描写人物的行为与动作。
记叙文(一)
记叙文(一)
2.描写 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 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 具体地描绘出来。这是 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描写的作 用是再现自然景色、事物情状,描绘人物的形貌及
内心世界,使人物活动的环境具象化。
记叙文(一)
描写分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两大类,人物描写又分 为神态描写、外貌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 写语言描写等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环境描写有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