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名言
《论语》中的名言名句

《论语》中的名言名句
孔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这句话告诉我们,虽然巧言
令色可以迷惑人,但真正的仁爱却是不可假冒的。
孔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
真正的君子应该慎重言辞,而积极行动。
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句话告诉
我们,知识就是知道自己知道什么,也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要有思考,思考要有学习,二者缺一不可。
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做到
不伤害他人,首先要做到不让自己受到伤害。
孔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而要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这句话告诉我们,每天都要反省
自己的言行,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
孔子曰,“不耻下问,是以谓之知。
”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要因为不懂而感到羞耻,向他人请教才是真正的智慧。
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这句话告诉我们,真正的智者不会迷惑,真正的仁者不会忧虑,真正的勇者不会害怕。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要有恒心,不断地重复和实践才能取得成功。
论语中的名言名句

论语中的名言名句导读:1、朝闻道,夕死可矣。
2、君子居之,何陋之有?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食不语,寝不言。
5、寝不尸,居不容。
6、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7、巧言令色,鲜亦仁!8、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9、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1、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12、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1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4、德不孤,必有邻。
15、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16、言必信,行必果。
17、父母在,不远游。
游必有方。
18、君子周急不继富。
19、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2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1、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22、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23、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24、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6、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9、主忠信。
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30、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3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3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3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3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3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8、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9、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40、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41、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42、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4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4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5、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46、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4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中的名言名句

《论语》中的名言名句《论语》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其中流传下来的名言名句不仅具有深远的思想内涵,更是我们学习古代智慧和道德准则的宝贵财富。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索《论语》中几个脍炙人口的名言名句,一同感悟其中的智慧,丰富我们的人生智慧。
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这一名言是孔子在《学而》一章中的开篇之语。
它强调了学习和实践的紧密联系。
孔子认为,持续地学习与实践是获得真正知识的关键。
通过不断的反复学习和实践,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的内涵,从而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和愉悦。
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颜渊》这句话是孔子的学生颜渊在《颜渊》一章中的名言。
它强调了待人处事的道德原则,即不要对他人做出自己不愿意接受的事情。
这个原则告诉我们要用同情心和善良的态度对待他人,以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3.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雍也》在《雍也》一章中,我们看到了这句关于品德的名言。
君子是指德高望重的人,而小人则是指不择手段追求个人利益的人。
这句话告诉我们,真正的君子注重道德和义理,而小人则只关心个人的私利。
通过这一名言,我们被激励着要成为有道德的人,并追寻真理。
4.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述而》这一句话出现在《述而》一章中,强调了对知识的欣赏和享受的重要性。
它告诉我们,仅仅是学习并掌握知识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热爱知识、享受知识的过程,从而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5.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微子》这一名句出现在《微子》一章中,强调了对人性的洞察和了解的重要性。
它告诉我们,我们不应该担心他人对我们缺乏了解,而应该更加关注自己对他人的了解和洞察力。
通过了解他人,我们能够更好地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并获得更多的人生智慧。
通过探索《论语》中的名言名句,我们不仅可以领悟古代智慧和道德准则,更能在当代社会中指导我们的行为和言行。
这些名言名句也是我们的精神财富,能够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同时也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论语》中的名言名句

《论语》中的名言名句《论语》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是中国儒家学派的重要著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学生的言行和思想。
其中包含了许多经典的名言名句,以下将选取其中一些进行阐述。
第一组:教育与修身1.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这是孔子关于修身养性和道德修养方面的名言。
孔子认为要成为一个充满仁爱之心的人,首先要孝敬父母、尊重师长,并且要有一颗真诚正直的心,对待他人要友善体谅,才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
2. 不学而时习之,不思则罔,疑则有错:这是孔子强调学习与思考的名句。
孔子认为学习是一种积极的态度,时刻保持学习的心态,不断修炼自己的品德和知识,才能不断提高自己,避免错误。
3.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是孔子对于修身的要求,强调人们要遵循良好的礼仪,从穿衣、言谈、行动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
第二组:政治与治国1.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这是孔子对于君子和小人的描述。
孔子认为君子应该胸怀广阔,心胸开放,对待世事和人情要大度,而小人往往心胸狭窄,计较小利,为人处世常常小心谨慎。
2.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句话强调了君子和小人的不同观念。
君子注重道义和正义,追求内心的满足和精神的升华,而小人只追求私利和功名。
3.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是孔子教育子弟的名言,他认为只有坚定的志向和远大的目标,才能推动一个人不断努力,成为一个有用之才。
第三组:友情与人际关系1.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这是孔子对于真正的友谊的描述。
孔子认为真正的友谊应该是淡泊无私的,而不是为了个人的私利而交朋友。
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强调了待人处事应该遵循的原则。
孔子认为一个人要待人真诚、宽容和善良,不去伤害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和友爱。
第四组:学习与修养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是孔子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的强调。
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提高的过程,只有不断努力去学习,才能使自己的知识不断丰富和提高。
《论语》孔子50句经典名言

《论语》中的经典名句《论语》是孔子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在如今社会,仍具现实意义,值得我们去慢慢感悟,细细品味。
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人没有对将来的考虑,就必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愁。
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聪明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要的东西,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交朋友,一定要言而有信。
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和睦相处而不盲从附和,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谐相处。
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啊!日日夜夜不停流去。
7、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完善自身的修养,既像雕琢玉器,又像雕刻石头,都是需要下功夫的。
8、道不同,不相为谋。
立场不同、观点不同,也就不要相互商议谋划了。
9、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诗经》三百零五篇,用一句话概括它的全部内容,就是:思想纯洁,没有邪恶的东西。
1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遇事不困惑,五十懂得了自然规律,六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 1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1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团结群众但不相互勾结,小人拉帮结派而不团结群众。
1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14、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庭院中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呢?”15、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听到传闻不加考证随意传播,就是抛弃了道德。
16、朝闻道,夕死可矣。
早上明白知晓了真理,晚上死去,也是值得的。
17、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天下之大,走到哪里都有朋友啊!1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经典名言名句

《论语》经典名言名句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其中包含了许多经典的名言名句,这些名言名句对我们的生活和处世态度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这里,我们将探讨一些《论语》中的经典名言名句,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出自《论语·颜渊》,意思是不要对别人做自己不愿意被做的事情。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善待他人,尊重别人的感受,不要随意伤害他人。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出自《论语·为政》,意思是学习要有思考,思考要有学习。
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和思考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思考,才能不断地进步和成长。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句话出自《论语·为政》,意思是知道自己不知道就是真正的知识。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有谦虚的态度,不要自以为是,要不断地学习和进步。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这句话出自《论语·述而》,意
思是君子要慎重言辞,但要勇敢行动。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言行一致,言之有物,行之有果。
总之,《论语》中的经典名言名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智慧,它们对我们的生活和处世态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希望我们能够
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思考,不断地学习和进步,成为更好的自己。
论语中的学习名言50句

论语中的学习名言50句1.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2. 由,知也。
知不思则罔,思不知则不可为学。
3.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5.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6.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7. 学而优则仕,差则可脱。
8. 学贵知,知贵行。
9. 君子不器。
10.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1. 巧言令色,鲜矣仁。
12. 朝闻道,夕死可矣。
13.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14.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5.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止也。
16.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7.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8.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
19.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0.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21. 学而第一,不及格。
22.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
游必有方。
”23. 学如不及,犹愧于人也。
24.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5. 子曰:“回之庸也,非礼不图。
玩之寄也,非礼不敬。
”26. 吾日三省吾身。
27. 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8.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29. 子曰:“由,赐也,可使治其赋也。
何以异之?”30. 心思明也,宽以敏之。
定情以达物。
31.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32.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33. 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34.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35.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36.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居涤非吾志也,所求乎臧与?”37.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38.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9.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40.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论语》经典名言名句

《论语》经典名言名句
孔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孔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
孔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
孔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孔子曰,“不耻最后,不知人也。
”。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
《论语》中的这些经典名言名句,都是孔子对于人生、修养、学问等方面的精辟总结。
他告诫人们要真诚待人,勤奋学习,谦虚谨慎,善于反省自己的言行,尊重他人的知识和见解。
这些名言名句不仅是古代圣贤的智慧结晶,更是对于人类永恒价值观的启示和引导。
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反思这些名言名句,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和品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24、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
25、三思而后行。
2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7、小不忍,则乱大谋。
28、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29、夫子温、良、恭、俭、让。
30、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1、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
32、德不孤,必有邻。
33、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34、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35、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6、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37、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38、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9、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40、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于老彭。
4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42、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观过,斯知仁矣!
43、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44、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45、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46、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47、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
唯何甚。
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
不保其往也。
48、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49、孟之反不伐。
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
50、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51、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仁者安仁,知者
利仁。
52、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
其知可及也,其
愚不可及也。
53、父在,观其志。
父没,观其行。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
孝矣。
54、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
别乎?
55、子贡倦于学,吿仲尼曰:”愿有所息“。
仲尼曰:”生无
所息“。
56、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
不改其乐。
贤在回也!
57、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
多闻则其善者而从之,多
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58、有君子之道四焉。
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59、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60、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
亡而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