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营养免疫学共38页文档

合集下载

动物免疫学(DOC)

动物免疫学(DOC)

动物免疫学第一章、绪论1、免疫;免疫的基本特性、基本功能。

免疫:动物或人机体识别自己和非己抗原物质,并清除非己抗原物质,从而保持机体内外环境平衡的一种生理学反应。

基本特性:⑴、识别能力⑵、特异性⑶、免疫记忆基本功能:⑴、免疫防御:抗病原微生物感染⑵、自身稳定:抗衰老⑶、免疫监视:抗肿瘤2、固有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特异性免疫)的概念与特征。

固有性免疫:指机体先天的、固有的,是种系发育、进化过程中形成,经遗传获得的免疫。

特征:与生俱来、作用范围广、并非针对特定抗原获得性免疫:是指机体受病原体感染或接种疫苗而获得的免疫。

特征:接触特定抗原产生,针对该抗原发生反应第二章、免疫系统免疫系统的组成中枢免疫器官:胸腺、骨髓、腔上囊、法氏囊(禽类)免疫器官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脾脏、扁桃体、阑尾、哈德氏腺、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细胞:T、B、K、NK细胞免疫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粒细胞系、RBC(红细胞)抗体、补体免疫分子细胞因子1、免疫细胞的种类。

淋巴细胞(免疫活性细胞):T细胞、B细胞、K细胞、NK细胞辅佐细胞(抗原递呈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其他免疫细胞:粒细胞、肥大细胞、红细胞等2、T、B淋巴细胞的来源、分化、分类及表面标志。

◆T淋巴细胞的来源、分化:多能干细胞淋巴样干细胞T细胞外周免疫器官定居(T细胞)→淋巴母细胞→效应T细胞→执行细胞免疫再次进入抗原记忆细胞(长存)辅助B细胞B淋巴细胞的来源、分化:多能干细胞→淋巴干细胞→法氏囊或骨髓→B细胞→外周免疫器官定居(B细胞)→浆母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体液免疫记忆细胞◆T细胞表面标志:⑴、T细胞表面抗原:MHC分子:MHC-Ⅰ和MHC-ⅡCD分子:CD2、CD3、CD4、CD8、CD28、CD40L⑵、T细胞表面受体:1)、T细胞抗原识别受体(TCR)4)、CD4和CD8受体(辅助受体)2)、CD2受体—绵羊红细胞受体(E受体)5)、细胞因子受体3)、CD3受体◆B细胞表面标志:⑴、B细胞抗原受体(BCR)膜免疫球蛋白(mIg):能与相应抗原结合;每个B细胞表面约有104~105个mIgCD79a和CD79b:辅助分子⑵、F C受体(F C R)●与IgF C片段结合●B细胞成熟标志之一●EA花环试验:检测B细胞(EA:红细胞—抗体)⑶、补体受体(CR)●与补体发生结合●EAC花环试验:鉴定B细胞的一种方法(EAC:红细胞—抗体—补体)⑷、白细胞介素受体(IL—R)3、免疫相关分子的种类。

动物营养与免疫

动物营养与免疫
激活动物特异性免疫等
2) 多糖(啤酒酵母多糖、花粉多糖等活性多糖 )
• 促进细胞因子生成 • 激活巨嗜细胞、杀伤细胞和T、B淋巴细胞 • 激活补体系统 • 促进抗体产生
17
活性多糖调节免疫的机理
• 与淋巴细胞表面特异受体结合 • 影响细胞因子基因表达 • 影响淋巴细胞信号传导(细胞钙、
cAMP、cGMP等) • 对前列腺素影响(前列腺素在介导
膜细胞增殖;提高大鼠运动耐力 • Leu:过量添加可抑制免疫应答 • Phe:过量可抑制抗体合成 • Thr:缺乏会抑制免疫球蛋白、T/B淋巴细胞产生 • Met、Cys:缺乏会抑制体液免疫功能 • Met:线性增强绵羊血红细胞免疫反应
16
5.糖类营养与免疫
1) 寡聚糖:益生元(功能性寡糖)
• 微生态调节剂:促进后肠有益菌增殖 • 免疫增强剂:促进有害菌排泄、免疫佐剂、
0 200 400 800 200 400 800
VE 水平 (ppm)
0 20 20 20 80 80 80
日龄
14
28
174 186A 205 A 207 A 201 A 205 A 183 A
209 222A 220 A 247 A 250 B 259B 269 B
文杰等(193907)
产品质量 – 营养蛋
27
应激状态
定义:机体对抗外界或内部各种异常刺激 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
应激综合症: 冷、热、断奶、运输、其它 抗应激作用:
热应激 皮质酮 免疫力 维生素C可抵抗上述应激作用
28
免疫功能 – 体液免疫
肉仔鸡血清HI抗体滴度(Log2)
VC 水平 (ppm)
VE 水平 (ppm)

动物免疫学第四章免疫系统天然免疫系统细胞详解演示文稿

动物免疫学第四章免疫系统天然免疫系统细胞详解演示文稿
毒效应 2.免疫调节作用
分泌细胞因子(如IFN-γ、TNF-α、GM-CSF、IL3、M-CSF等)
(1)促进T细胞、B细胞、APC等的功能活动。 (2)促进或抑制造血细胞的发育。
第三节 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 形态学特点 含有嗜碱性颗粒 ❖ 分布:嗜碱性粒细胞—血液
肥大细胞—呼吸道、泌尿生殖道和胃肠道的 上皮下,及皮肤下的结缔组织内、靠近血管处 ❖ 膜分子:1.FcεRⅠ(IgE的Fc受体)
清洁受体(scavenger receptor)、脂多糖受体 (CD14)、甘露糖受体(单核细胞不表达)、补体
受体( CR)和FcγRⅢ 等。
(2)提供巨噬细胞活化信号的受体: TLR-4(toll-like receptor-4)和TLR-2等。
(3)递呈抗原和协同刺激T细胞活化的分子: MHC-Ⅱ类分子(静止巨噬细胞表面很少或无表 达)、B7分子(静止巨噬细胞无表达)。
特异性记忆,作用时间短 有免疫记忆,作用时间长
第一节 吞噬细胞
一、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1.包括:单核细胞(monocyte)
巨噬细胞(macrophage, MΦ) 2.发育过程 造血干细胞髓样前体细胞单核母细胞 前单核细胞单核细胞(血液)巨噬细胞(组织)
3.主要膜分子 (1)介导巨噬细胞吞噬、摄取微生物等抗原的受体:
一、NK细胞的来源 1.来源于淋巴样前体细胞。 2.出生后来源于骨髓。
二、NK细胞受体
1.杀伤细胞活化受体(KAR) (1)识别糖类配体(靶细胞)活化细胞毒作用 (2)FcγRⅢ(NK细胞)+ IgG抗体(结合抗原)
活化 杀伤作用 2.杀伤细胞抑制受体(KIR) (1) P58分子和P70分子(小鼠识别MHC I类分子 (2)CD94-NKG2异二聚体分子(人)识别MHC I类

动物的营养与免疫

动物的营养与免疫

江西饲料2叭4年第l期囡瓢增动物的营养与免疫彭梦华1谢晓鹏2 (1.公安部南昌警犬基地南昌330100;2.广东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西养猪公司信丰341600)摘要:免疫是机体内为维护自身内环境稳态的一个重要的生理系统,在其执行功能的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调节。

日粮各种营养素除作为代谢底物外,对免疫发挥着特殊的生物学调节作用。

为此总结了免疫与营养的互作,并且结合统一的观点,初步阐述了营养免疫网络的整体性。

关键词:营养;免疫功能;调节中图分类号:S8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137(2014)0l一0001—040 引言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营养素可以在胃肠道、世界著名的营养免疫学家美籍华人陈昭妃胸腺、脾脏、淋巴结和循环免疫细胞等各水平上。

博士在她的经典著作《营养免疫学》中曾说过,绝以多种方式对免疫功能进行调节圆。

下面分别述大多数疾病的产生都和免疫系统失调有关。

因之。

此,人类对抗疾病最好的武器不是药物,而是人1.1蛋白质和氨基酸体本身健全的免疫系统【l】。

因为动物和人与疾病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是生命科学中一类最斗争的本质是一样的。

所以这话对于今天的高度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其结构复杂,功能多样。

因此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场而言同样适应。

免疫系统是在日粮中添加适量的氨基酸和蛋白质对维持动免疫的执行者,动物的健康状况取决于免疫系统物机体免疫系统的正常运转是必需的。

试验证的功能与状况,影响机体免疫力的因素很多,概明,小鼠蛋白质缺乏,胸腺、脾脏的重量下降。

且括地讲凡是能影响免疫系统正常工作的都能影淋巴组织、器官中的淋巴细胞数目减少;雏鸡蛋响到免疫功能,从而使动物对疾病的易感性增白质缺乏,对绵羊红细胞的反应减弱。

细胞免疫高。

具体的有遗传、环境、应激、疾病、营养等因功能受抑制,外周巨噬细胞的数量及活性降低阁。

素。

本文就仅从营养与免疫做一简单的阐述。

精氨酸可提高吞噬细胞、淋巴细胞的活力.且能1 营养对免疫功能的影响间接活化细胞和激活细胞免疫系统.增加胸腺内饲料中主要的营养素包括蛋白质和氨基酸、淋巴细胞的数量。

营养与免疫

营养与免疫
• 细胞因子合成与释放降低机体蛋白质的 增加(accretion) • 机体蛋白质和骨骼肌代谢的改变起因于 蛋白质合成的降低和蛋白质分解的增加, 导致蛋白质沉积的降低和氮排泄的增加 • 细胞因子对代谢的影响见表24.3
细胞因子对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与组织及骨骼肌纤维类型有关
• 细胞因子的影响: 骨骼肌蛋白质合成降低 内脏(肝、心、肺)蛋白质合成增长 • 肌肉纤维类型不同影响不同,快速抽动纤维 (fast-twitch fiber)易分解(如败血症sepsis) • 瘦肉率高的猪和胸肉量高的鸡,fast-twitch fiber比例高(slow-twitch fiber低),因此瘦 肉率高的现代基因类型的动物影响大。
免疫系统激活导致动物机体代 谢发生变化
• 免疫系统激活会使相应抗体水平升高,淋巴细 胞增殖速度加快,细胞因子水平升高等,从而 有效地抵御外来抗原对动物机体地损害。然而 免疫系统的激活也带来了明显的负面效应,引 起动物一系列行为上和代谢上的改变。行为的 改变的典型症状是动物发烧、厌食,采食量和 生长速度下降,饲料转化率变差,动物处于 “免疫应激”。 • 代谢上的改变是机体将本用于生长和骨骼肌沉 积的营养物质转向于高度激活的免疫系统以 • 抵御疾病。
细胞因子影响蛋白质代谢
• 细胞因子的影响作用与饥饿不同: 饥饿:内脏蛋白质降解、外周蛋白质被节省 • 细胞因子导致肝蛋白质合成的增加,是由于急 性期蛋白质(acute-phase protein)合成的增加, 这是动物为了生存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 急性期蛋白质具有多种功能,如提高巨噬细胞 的吞噬能力等 • 感染、免疫刺激和应激导致急性期蛋白增加: 如AGP、heptoglobin、CRP • 动物热应激:HP蛋白
维生素E
• VE是一种生物抗氧化剂,可增强动物机 体的免疫功能,具有免疫佐剂的作用。 • VE在影响免疫功能方面与硒具有协同作 用。饲料中添加VE可有效提高猪抗体生 成量。 • VE影响免疫的机制:(1)抗氧化功能; (2)影响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的合成; (3)抑制前列腺素和皮质酮的生物合成。

动物营养免疫学PPT共38页

动物营养免疫学PPT共38页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动物营养免疫学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动物免疫营养与健康养殖PPT课件

动物免疫营养与健康养殖PPT课件
第14页/共43页
• 4、要强化畜禽产品安全生产和管理。目前要继续实施“餐桌污 染”治理工程。开展畜禽产品安全监测,坚持定期对饲养场、 屠宰场的生猪进行“瘦肉精”检测,加大对无公害畜禽生产基 地(规模场)农业投入品监督检查,加大对使用违禁药品行为 的打击力度,从源头上把好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关;加强动物卫 生监督执法检查,加大对动物产地、屠宰、运输、贮藏、市场 等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打击逃避检疫和运输、加工、贩 卖病死动物及动物产品的违法行为,防止病害动物及动物产品 进入市场。
第12页/共43页
• 3、要提升传统畜禽产业化经营水平。充分发挥养殖业产业链条长、带动相 关产业多的优势,把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作为推动我市养殖业发展的突破口。
• 一是突出抓好养殖业龙头企业发展,扶持各类养殖业龙头企业上规模、上水 平,形成一批养殖业龙头企业集群,创立一批在市场上占有率高的名牌产品, 增强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养殖致富的能力。
第24页/共43页
• 2、饲养方式
• 商品畜禽生产实行全进全出制。规模场只饲养单一 畜(禽)种,不得饲养犬、猫等其它动物。猪场实 行自繁自养,提倡人工授精,一般采用小单元饲养 技术,即依其每周产仔窝数和断奶均龄,设立相对 独立的若干个小单元产仔舍和与之相配套的小单元 保育舍;条件好的采用多点饲养技术,即将不同生 产阶段的猪群放在不同地点的猪舍饲养。
第8页/共43页
• 二、健康养殖的内涵和关健控制点 健康养殖的研究对象包括家禽、家畜、水生经
济动物、观赏动物、与人类接触紧密的野生动物等。 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动物疾病发生原因、发病机理; 免疫学和生态防病技术;研究的重点是从动物、病 原体和养殖环境间的关系入手,探索疾病的发生、 发展和流行规律;环境调控对病原和肌体免疫功能 的影响、免疫学防治技术、疾病的快速诊断技术、 病原的分子致病机理等;研究的最终目标是在阐明 疾病的发生机理以及流行规律的基础上,提供有效 的免疫学防治及生态调控技术,提高养殖动物的抗 病力,切断疾病的传播途径,减少疾病的发生,减 少药物的使用,为无公害优质高效养殖模式的建立 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保证。

兽医免疫学免疫学课件免疫学ppt免疫学共31页

兽医免疫学免疫学课件免疫学ppt免疫学共31页
兽医免疫学免疫学课件免疫学ppt免疫 学
6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烟—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1
0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营养不良:也会导致免疫功能障碍的营养性免 疫缺乏综合症NIDS 。大多数营养因子的缺乏都 会影响免疫反应,增加对传染病的易感性。
• 相当多的研究表明,严重而长期的营养物质缺乏削弱了免 疫应答并且增加了对传染性疾病的易感性。
• 在幼龄阶段严重的营养物质缺乏:对免疫系统有显著的损 害作用。在这个时期,主要的淋巴器官和成熟的免疫系统 正在进一步发育。
现生长发育受阻,病程加长,死亡率上升,营养代谢病产生等。
• (2)免疫营养学 • 传染病微生物,应激等均可引起免疫功能变化,对动物营
养物质代谢,生长繁殖和营养需要量影响。 • 免疫应激或疾病感染,会产生许多免疫活性物质包括炎症
和抗炎症细胞因子、抗体、干扰素等,从而影响营养物质 代谢途径和代谢方式变化。也会导致动物厌食、营养不良 等。 • 通过营养配方科学调节或使用营养辅助手段来提高家禽对 疾病的抵抗力和恢复力(营养免疫治疗)。
• 免疫应激潜伏期(A):这个阶段生长畜禽实际氨基酸的需要 量与NRC推荐量相同;
• 免疫应激期(B):这阶段由于微生物作用,免疫系统活动异 常活跃,家禽采食量和生长速度降低,生长禽类实际氨基酸 的需要量比NRC推荐氨基酸需要量低;
• 广义的“免疫应激”又称免疫激发,也包括亚健康状态下动物受到的各种病原 侵袭,甚至是病原菌的感染、创伤和内部肿瘤等引起的免疫应激。
二、免疫应激时营养物质的代谢特点
• 1、在应激状态下,机体的分解代谢明显高于合成 代谢,呈负氮平衡,这种代谢的改变是神经内分 泌反应的结果。
• 2、免疫应激是一种耗能过程
动物营养免疫学
时间反复无常,鼓着翅膀飞逝
营养免疫学 动物免疫反应和营养物质代谢
需要掌握的几个问题
• 什么是免疫应激? • 免疫应激时动物全身症状,神经内分泌和生理代谢特点?
提纲
• 第一节 营养免疫学概念和内涵 • 第二节 营养与免疫关系 • 第三节 免疫应激的概念和内涵 • 第四节 免疫应激营养物质代谢特点及其机理
三、营养与免疫的关系
• 第一类,营养:能影响禽类的免疫力进而影响它 们对传染性疾病的抵抗力;
• 第二类,传染性应激引起的免疫应答:反过来能 影响机体的内分泌、生长、繁殖、代谢和营养物 质的需要。
• 营养物质供给:是免疫系统发育成熟、免疫分子 合成的物质基础;
• 动物营养不良、营养过量和营养不平衡: 导致 的代谢疾病是危害动物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 但激活的免疫系统和淋巴组织:对营养需求显著增加,这 一变化导致用于生长和蛋白质沉积的部分或全部营养转为 免疫应答。
动物的免疫系统和组织系统对营养 需求优先顺序
免疫应激阶段划分和各阶段 物质代谢和需要量特点
• 免疫应激之后,畜禽补偿生长长,氨基酸需要量增加。
• 畜禽生长不是恒定的,而是免疫应激之后快速生长和免疫应 激过程巾慢速生长的相互交替,整个过程大致分为3个阶段 :
负面效应:然而免疫系统的激活也带来了明显的负面效应,引起 动物一系列行为上和代谢上的改变。
1)行为的改变的典型症状:动物发烧、厌食,采食量和生长速度 下降,饲料转化率变差,动物处于一种压临床状态,此所谓“免疫 应激”。
2)代谢上的改变:机体将本用于生长和骨骼肌沉积的营养物质转 向于高度激活的免疫系统以抵御疾病。
• (1)营养免疫学 • 营养物质是家禽生长发育、免疫系统发育和成熟以及免疫分子合成的
物质基础。 • 营养成分及其变化:影响免疫系统的发育及功能的发挥,改变免疫力
和抵抗力; • 营养物质对免疫力有调节作用:可影响机体抗感染、抗应激的能力 • 营养不良:会导致机体免疫机能下降,易发生传染病,易受应激,出
“营养平衡+免疫稳态” 动物健康生长基础
第二章 免疫反应和营养物质代谢
• 一、免疫应激概念
• 动物免疫应激是指动物接种疫苗或免疫刺激物如LPS、LTA或感染病原微生物 等后, 动物机体出现:
1)个别过敏, 2)少数动物体温升高, 3)一些动物厌食(厌食症)采食量下降, 4)营养物质代谢改变(出现负平衡),营养状态恶化、 5)生长减缓(体增重下降), 6)饲养周期延长的现象。
第一节 营养免疫学
• 一、概念
• 营养免疫学是研究动物营养状况与免疫系统功能之间相 互关系及其机理的科学,包括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 目前,动物营养学家和兽医学家越来越重视通过营养调 节和免疫调节来高家禽的防御能力和减少疾病发生,促 进患病动物恢复健康,从而提高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二、营养免疫学内涵
• 3、免疫应激对营养代谢的调控主要是通过细胞因 子介导的直接或间接作用,体现在蛋白质、脂肪 、碳水化合物和骨骼代谢变化上。
• IL-1β、IL-6、TNF-a对这一过程的调控具有更重 要的影响这三种细胞因子又称致炎性细胞因子。
• 这些细胞因子通过对靶组织的直接作用或通过作 用于神经内分泌系统,从而改变机体激素水平, 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机体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 肪等营养物质的代谢 (见表)
神经-激素-细胞因子对营养代谢的影响
细胞因子对脂肪代谢相关酶的影响

动物的免疫系统和组织系统对营养 需求优先顺序
• 不同免疫状态下不同组织对营养水平需要的优先顺序有差 异(图):营养通过优先次序模式分配到不同的组织器官: 神经系统>内脏系统>骨骼>肌肉组织>脂肪组织。
• 未激活的免疫系统和淋巴组织:对营养需求处于较低位,
• 免疫系统受外来抗原刺激后,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网络, 引起动物一系列行为上和代谢上的改变,从而影响动物的生长和营 养需要量
• 免疫系统激活导致动物机体代谢发生变化 正面效应:免疫系统激活会使相应抗体水平升高,淋巴细胞增殖
速度加快,细胞因子水平升高等,从而有效地抵御外来抗原对动物 机体地损害。
• 长期严重缺乏微量元素比缺乏常规养分例如蛋白、能量等 更能削弱免疫系统的发展。
• 亚油酸、维生素A、VE、铁、硒、Zn等的缺乏能对免疫系 统造成严重的损害。
• 结论: • (1)免疫与营养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影响免疫机能的各种因素中
,营养是最重要和最易调控的因素。
• (2)动物能抵御某些疾病的侵袭并使免疫机能充分发挥,要求有良 好的营养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