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羊业现状及展望
2023年羊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羊行业市场环境分析一、宏观经济环境:1.1 国内经济较为稳定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总体保持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态势。
201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90.03万亿元,同比增长6.6%,经济总量保持在全球第二位的水平。
尽管面临外部风险和内部压力,但我国经济稳中向好,为羊行业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宏观环境。
1.2 羊肉需求不断增长我国羊肉需求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是我国肉类市场中不可忽视的品种。
羊肉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以及消费者对品质、健康、营养方面的追求逐渐增强,成为消费者健康养生的选择之一,需求不断扩大,为羊行业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1.3 养殖产业转型升级随着生态环保责任意识的加强,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传统的低效、低质、低收入的养殖模式已不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现在许多地区出现了通过规模化经营实现养殖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型养殖模式,为羊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二、行业内环境:2.1 羊肉市场广阔羊肉市场广阔,作为中国独具特色的农产品之一,有着广泛的消费群体,尤其是在一些重要节日和宗教节日中献礼和作为食品的使用,市场需求非常大,为养殖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2.2 兽药和饲料的问题兽药和饲料问题一直是限制羊行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些厂商为提高羊的生长速度和产量而滥用违禁药物,导致兽药残留的问题日益严重,不仅危害消费者健康,同时也损害羊肉的形象。
饲料的优质化与科学化也是制约养殖效益的因素之一。
2.3 善款偏低中国养殖羊的善待者并不灿烂,饲养羊的技术能力相对落后,缺乏科学化管理,营养不良和疾病的发生率较高,使得养殖的投入成本较高,限制了部分养殖企业的发展。
三、小结总体来说,随着社会和消费需求的变化和对环境和质量的关注不断加强,我国羊行业正迎来转型升级的重要机遇。
同时,在行业发展中,生产者和企业也应积极应对行业内的问题,提高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保持行业健康发展,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24年羊养殖市场分析报告

2024年羊养殖市场分析报告摘要本报告对羊养殖市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通过对市场规模、增长趋势、竞争格局、行业发展机遇和挑战等方面的研究,得出了一系列的结论和建议。
希望本报告能为羊养殖从业者和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羊养殖是一种重要的畜牧业,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文旨在对羊养殖市场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为从业者和投资者提供市场信息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本报告的主要目的是: - 分析羊养殖市场的规模和增长趋势; - 了解羊养殖市场的竞争格局; - 探讨羊养殖行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 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2. 羊养殖市场概览2.1 市场规模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全球羊养殖市场规模呈现稳定增长。
截至2020年,全球羊养殖市场总产值达到XX亿美元。
2.2 市场增长趋势羊肉和羊毛的需求稳定增长,是驱动羊养殖市场增长的主要因素。
同时,随着人们对高品质羊肉和羊毛需求的提升,市场对优质品种的需求也在增加。
2.3 竞争格局目前,羊养殖市场竞争激烈。
传统的羊养殖企业面临来自规模化养殖企业和科技型养殖企业的竞争。
规模化养殖企业能够提供大批量的产品,而科技型养殖企业则致力于提高养殖效率和产品品质。
3. 羊养殖行业发展机遇和挑战3.1 发展机遇•国内外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为羊养殖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提高了养殖效率和产品品质;•政府对畜牧业的支持和扶持政策有助于行业发展。
3.2 发展挑战•疫病防控和动物健康问题是羊养殖行业面临的重要挑战;•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对养殖业产生一定的影响;•竞争激烈使得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经营风险增加。
4. 建议和对策4.1 提升养殖技术与管理水平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提高规模化养殖企业的效率和产能,并加强疫病防控工作,确保养殖羊的健康和安全。
4.2 加强行业协作与合作养殖企业间应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展技术研究和市场开拓,提高整个行业的竞争力。
养羊业的发展现状

养羊业的发展现状养羊业的发展现状(一)世界养羊业现状1 国外养羊业现状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养羊业开始向多级化方向发展。
在国际市场上羊肉价格为4500美元/吨左右,1吨羊肉价格相当于 2 吨羊毛价格。
这种绵羊肉、毛价格之差,促使了世界养羊业重点的转移和绵羊生产结构的调整,从市场需求趋势来看,羊肉的需求量呈日益增长趋势,世界羊肉市场近20年来一直是供求两旺态势。
1、由毛用转向肉毛兼用。
20世纪60年起,随着化纤合成工业和服装业的飞速发展,羊毛在纺织工业中的比重逐渐下降,毛用羊的饲养受到了很大冲击。
同时,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自身保健意识的增强,人类对羊肉的需求量逐年增加,羊肉的生产效益远高于羊毛生产。
因此,国外养羊业的发展逐渐由毛用型转向了肉用型方向。
目前,肉羊已成为世界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英国是典型的“肉主毛从”国家,全国38个绵羊品种均为肉用型品种,其羊肉收入占养羊业收入的80%左右;美国绵羊品种的92%为肉用类型,羊肉收入占养羊业收入的83%;法国绵羊的75%为肉用类型,羊肉收入占95%;新西兰被誉为“羊肉王国”,毛用羊只占5%左右。
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统计,20世纪80年代末羊肉产量约为900万t, 90年代约为930万t,2000年约为1130万t,2017年则达到1130万t。
2、由粗放经营转向集约化经营。
近20年来,由于育种、畜牧机械、草原改良及配合饲料工业等方面的技术进步,使过去靠天养畜的粗放经营逐渐被集约化经营生产所取代,实现了品种改良,采用围栏,划区轮牧,建立人工草地,许多生产环节都使用机械操作,从而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养羊生产向集约化、现代化方向迈进。
3、肥羔生产专业化。
肥羔肉具有瘦肉多、脂肪少、味美、鲜嫩、易消化等特点。
同时,由于羔羊生后最初几个月生长快,饲料报酬高,生产羔羊肉的成本较低。
因此,一些养羊比较发达的国家都开始进行肥羔生产,并已发展到专业化生产程度。
2023年我国肉羊业生产现状与发展战略

我国肉羊业生产现状与发展战略我国养羊业历史悠久,早在夏商时代就有养羊文字记载。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业生产结构的战略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全面进展,肉羊业已成为进展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
特殊是近十多年来,我国羊业生产快速腾飞,已跨入世界生产大国行列。
目前我国羊业生产快速进展,羊的饲养量、出栏量、羊肉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
肉羊业生产现状依据行业统计,2022年全国绵、山羊存栏37480.6万只,羊肉产量280.62万吨,比1985年绵、山羊存栏15588.42万只,羊肉产量59.35万吨,分别增加21892.2万只、221.27万吨,增长140.4%和3.73倍;比1990年绵、山羊存栏21001.2万只,羊肉产量107.1万吨,分别增加16479.4万只、173.52万吨,增长78.47%和1.62倍;比2000年绵、山羊存栏29031.9万只,羊肉产量274万吨,分别增加8448.7万只、6.62万吨,增长29.1%和2.4%。
从1985年到2022年的19年间,全国绵、山羊存栏增加21892.2万只、羊肉产量221.27万吨,增长1.4倍和3.73倍。
目前,我国羊业生产保持快速进展态势,并在很长—段时间内,仍将是一个朝阳产业。
肉羊业生产进展前景我国羊肉产量尽管逐年增加,但还是满意不了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近年来国内外市场供求发生变化,在国际贸易中羊肉增幅最高。
我国2022年羊产品出口量为2.24万吨,同比1.25万吨增长93.7%;羊肉出口额为4180.85万美元,同比2061.94万美元增长1.03倍,占羊产品出口总额的89.22%;羊肉进口额为4259.10万美元,同比3859.73万美元增长10.35%;贸易逆差为78.25万美元。
我国中粮集团大力开拓中东市场取得胜利,抓住出口机遇,向约旦、阿联酋、科威特、巴林、卡塔尔、阿曼等国家出口羊产品和活羊。
活羊出口增加,我国恢复向中东出口活羊。
2022年活羊出口量为15.38万只,同比增长20.17倍;活羊出口额为504.93万美元,同比增长21.83倍,占羊产品出口额的10.77%;活羊主要出口约旦,出口额为470.73万美元,占活羊出口总额的93.23%。
我国养羊业的基本现状及发展前景

到 了 重要 的推 动 作 用 。
12 存 在 问题 .
有 繁 殖 率 高 、产 绒 细 且 产 绒 量 高 及 羔 皮 、裘 皮 等 专 用 生产 的 品 种 。据 统 计 , 我 国被 列 入 国家 畜 禽 品 种 志 的 共 有 3 5
l . 传 统 的饲 养 习 惯 制 约 着 养 羊 -1 2 生 产水 平 的提 高 目前 ,我 国 养 羊 业 仍 是 以 千 家 万
展 、 增 加 羊 产 品 产 量 、提 高 农 民 收 入 起 到 了极 大 的推 动作 用 。近 几 年来 ,
供 了 很 好 的 种 源 基 础 。另 外 , 我 国种 羊 场 的 建 设 也 取 得 了长 足发 展 。 目前 . 已 建 成 规 模 种 羊 场 19 09个 ,他 们 担 负
群 ,如 小 尾 寒 羊 、 湖 羊 、 大 尾 寒 羊 、 滩 羊 、乌 珠 穆 沁 羊 、辽 宁 绒 山 羊 、 内 蒙 古 白绒 山羊 、 中卫 山羊 、 成都 麻 羊 、
济 宁 青 山羊 、贵 州 自 山羊 、雷 州 山羊 等 。 这 些 品种 具 有 高繁 殖 力 、肉 质 好 、 绒 质 细 、 品 质 好 、产 量 高 以 及 具 备 板
111 饲 养 集 中 、区 域 特点 显著 ..
下 水 ” 的 检 疫 : 另 一 步 为 心 、肝 、肺 的 检 查 ,俗 称 “ 下 水 ” 的检 疫 。 红
2 4 胴 体 检 疫 .
猪 丹 毒 表 现 全 身 弥 漫 性 充 血 ,呈 樱 桃
红 色 。 急 宰 猪 表 现 为 一 身 紫 红 色 弥 漫 性 出 血 ,倒 卧 侧 色 泽 深 ,皮 下 脂 肪 红 染 ,肌 肉呈 暗红 色 。
我国养羊业现状

我国养羊业现状
一、资源丰富,饲养量大。
中国土地辽阔,草地资源达60亿亩,占国土面积的40%,是农田和林地的3倍多,农业可利用秸秆非常丰富,为养羊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1—2018年,我国羊出栏量从26661.5万只上升至31685.5万只,羊年底只数从28664.1万只上升到29713.5万只。
2011-2015 年,我国羊年底只数一直大于出栏量,2016 年我国羊出栏量反超羊年底只数。
近年来受国家政策的影响,部分地区出现了限养,我国羊年底只数下降,2018年,由于可出栏羊数量不足、羊肉消费旺季逐渐到来,下半年羊肉价格上涨,羊养殖向好,但是饲养量下降至29713.5万头。
二、养羊业的新转变。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畜牧业的发展,养羊业的生产方式出现了新的转变:
主要生产区域从牧区转向农区
养殖方式逐步由放牧转变为舍饲和半舍饲
养殖规模由分散饲养向规模化饲养转变
养殖品种由地方品种向优良品种转变
三、发展前景广阔。
我国养羊业分布广,在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都有绵、山羊饲养,养羊生产不仅是牧区人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农区和半农半牧区畜牧业的组成部分,已成为一个重要的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中国现代化畜牧业的发展现状

中国现代化畜牧业的发展现状中国现代化畜牧业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生产规模化随着畜牧业的发展,规模化生产已成为主流。
大型养殖企业不断涌现,规模化养殖场成为畜牧业生产的主力军。
这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使得畜牧业更加具有竞争力和市场前景。
2. 养殖技术现代化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化养殖技术不断得到推广和应用。
如智能养殖、物联网技术、精准饲喂等技术的普及,使得养殖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3. 防疫能力提升随着人们对动物疫情认识的加深,防疫工作在畜牧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政府和企业不断加强防疫工作,提高防疫能力,有效控制了动物疫情的发生和传播。
4. 环保法规加强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政府加强了对畜牧业环保的监管力度。
养殖企业需要遵守更严格的环保法规和标准,促进了养殖业向绿色、生态、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5. 产业链整合畜牧业的发展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养殖环节,而是涉及饲料、兽药、屠宰、销售等多个环节的产业链整合。
通过加强产业链的合作和整合,提高整个行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6. 智能化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智能化和物联网技术已经成为畜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通过智能化养殖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实时监测、精准饲喂、自动化管理等功能,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7. 市场需求多样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畜牧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
这要求畜牧业不断调整产品结构,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同时,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也促进了畜牧业的创新和发展。
8.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政府对畜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
这些政策的实施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肉羊养殖的现状与改进对策

肉羊养殖的现状与改进对策
肉羊养殖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对肉类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而肉羊肉作为传统的主要肉类产品之一,其养殖业也日益得到关注。
目前我国肉羊养殖业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改进对策,以推动肉羊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一、肉羊养殖的现状
1. 供给不足:当前我国对肉类产品的需求量一直在增加,但由于我国肉羊养殖技术相对滞后,导致肉羊供给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2. 技术水平低:我国大部分肉羊养殖户仍然停留在传统的饲养模式上,缺乏现代化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导致肉羊生产效益较低。
3. 疫病防控不足:由于肉羊养殖大多集中在农村地区,疫病防控措施薄弱,导致疫病的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了肉羊的生长和发育。
4. 品种单一:我国肉羊养殖以绵羊为主,品种单一,市场竞争力不足。
5. 包装销售不足:肉羊养殖产业链条相对薄弱,包装和销售环节需要加强。
二、改进对策
1. 推广科学养殖技术:加强科技创新,倡导科学养殖技术,培训养殖户的技能,提高养殖管理水平。
2. 强化疫病防控措施:加强兽医队伍建设,提高防疫意识,推广疫苗接种和疫病监测技术,有效控制疫病的发生。
3. 增加肉羊品种:引进高产、优质的肉羊品种,改善肉羊群体遗传质量,提高肉羊的市场竞争力。
4. 发展农村合作养殖:鼓励农民合作组建肉羊养殖合作社,集中优势资源,提高生产效益,加强市场竞争力。
5. 健全肉羊产业链:加强肉羊养殖产业链建设,完善肉羊产地与市场的对接,加强包装销售环节,提高产品附加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养羊业现状及展望
中国养羊业历史悠久,早在夏商时代就有养羊文字记载。
一千多年前,我国南方主要以饲养山羊为主,后逐步形成规模。
养羊生产具有繁殖率高、适应性强、易管理等特点,至今在我国广大的农区、牧区广泛饲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不断完善和落实,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了全面的发展,畜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畜产品种类和产量双双获得大幅提高。
特别是近二十年来,我国的养羊业发展,已跨入世界生产大国先列。
目前中国山羊饲养量、山羊绒产量、羊肉产量、生绵山羊皮产量均居世界第一。
中国养羊业之所以有快速发展,取得的成绩也是为世人有目共睹的。
据统计,中国1998年出栏率为1.7亿只,生产羊肉234.6万吨,生产山羊毛3.14万吨,绵羊毛27.67万吨。
羊出栏率达到64.2%,出栏羊平均胴体重为13.6公斤。
养羊业的发展将在中国"十五"计划中,继续为农业及畜牧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振兴农村经济,加快农牧民脱贫致富作出新贡献。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国养羊生产发展的特点":
一、养羊分布广,饲养集中,具有显著区域性
中国养羊生产分布较广,在全国31个省、区、市都饲养绵山羊。
根据调查,全国一般年份山羊占存栏总量的55%,绵羊占45%左右,山羊略多于绵羊数量。
从全国绵山羊的生态环境、品种资源的分布、饲料饲草资源以及市场销售等情况看,全国养羊大致分为南方和北方两个区域。
一是南方山羊产区。
山羊主要分布在中南、西南和华东区这些地区历史上农民素有养羊习惯,对羊肉的生产销售市场较大,饲养方式为圈养。
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南方养羊发展速度日益加快,养羊生产逐步迈入规模化、科学化和产业化。
据统计,年存栏山羊400万只以上的,有山东、河南、江苏、安徽、四川等12个省,累计存栏羊约占全国山羊存栏总数的85%,为山羊生产的集中主产区。
二是北方绵羊产区。
绵羊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西部和东北及华北区。
中国的绵羊主要为细毛和半细毛,其数量细毛羊多于半细毛羊。
绵羊产区养羊以半舍饲与放牧相结合,生产发展较快。
据统计,年存栏绵羊400万只以上的有新疆、内蒙、青海、西藏、甘肃、黑龙江等9省、区、市,累计存栏绵羊约占全国绵羊存栏总数的86.7%,为绵羊生产的主产区。
中国西、北部除生产绵羊以外,还是山羊绒重要生产基地。
二、发展快,出栏大幅提高
养羊生产周期短,繁殖快,效益较好,倍受广大农牧民的青睐,发展态势良好。
同时,各级地方政府对养羊生产发展十分重视,并给予很大的支持。
制定优惠的发展政策,资金上积极扶持,努力开拓市场,为养羊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生产条件,加快了中国养羊也规模化、产业化进程。
据统计,1996年末,全国绵羊和山羊存栏分别比1985年增长36.58%和162.6%。
1996年全国出栏羊超过500万只的有8个省、区,累计出栏羊占全国出栏总数的78.3%。
其中:出栏量占全国羊出栏总数的78.3%。
其中:出栏量占全国羊出栏总数5%以上的有山东、河南、江苏、新疆、河北和内蒙古6个省、区。
羊出栏量最高的山东省,占全国羊出栏总数的25.4%。
1996年,全国羊的出栏率达到64.03%,比1985年增长31.93个百分点,全国有12个省、区羊出栏率超过全国平均数,出栏率最高的江苏省达到141.3%。
羊毛、绒产量十年中有了大幅增长,绵羊毛产量增长了60.1%,其中:羊绒产量由2900多吨上升到9500多吨,增加了6600吨,增长了219.6%。
羊绒产量在100吨以上的,有内蒙古、山东、新疆、陕西等11个省、区,累计羊绒产量约占全国羊绒总产量的97.9%。
1996年,全国羊肉产量超过10万吨的有山东、河南、新疆、内蒙古、江苏等7个省、区,累计生产羊肉占全国羊肉总产量的70.1%,羊肉生产量最高的山东省占全国总量的17.9%。
三、品种资源丰富,种羊生产初具规模
中国绵山羊品种资源十分丰富,有繁殖率高、产绒细且产绒量高及羔皮、裘皮等专用生产的品种。
据查,列入国家畜禽品种志的共有35个品种。
其中:绵羊品种有15个,主要品种有滩羊、湖羊、乌猪穆沁羊和小尾寒羊等;山羊有20个品种,主要品种有辽宁绒山羊、内蒙古绒山羊、中卫山羊和成都麻羊等。
建国以来,我国畜牧科技工作者,经长期的努力,先后培育选育了绵山羊品种十多个。
如新疆细毛羊、东北细毛羊、内蒙古细毛羊、南江黄羊和关中奶山羊等。
在养羊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种羊场的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布局日趋完善,规范合理。
据统计,中国现有规模种羊场211个,分布在24个省、区、市。
其中:存栏种羊3000只以上的场有34个、存栏3000-1000只有32个、存栏1000-200只的有94个、其余存栏为200只以下,分别占种羊场总数的16%、15%、45%。
这些种养羊场的建立,为我国养羊业的发展,促进品种改良等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四、中国养羊生产展望
中国幅员辽阔,拥有草地资源60亿亩,占国土面积的40%,为农田的3倍,林地的3倍多,加之农业可利用的秸秆十分丰富,为中国发展养羊生产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条件。
此外,目前中国人均占有羊肉不足2.5千克,比起其它肉类的人均消费量还存在着巨大的潜力。
因此,在畜牧业"十五"计划发展中,养羊生产有着美好的广阔前景。
山羊生产重点向肉用羊和绒用羊两个方向发展。
在肉用羊生产中,首先要保护好我国地方优秀的品种资源,在此基础上有计划的、分期分批的进行杂交改良,
生产优质高产羊肉,保障市场供应。
绒山羊的生产,原则在生产区内不准进行任何品种的杂交改良。
同时必须建立有效的保护场和保护区,确保绒山羊资源不受到威胁,严禁开展乱杂乱改,保证我国山羊绒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及健康发展。
绵羊生产绵羊将根据国家的规划,重点发展优质细毛羊,提高单产和羊毛质量,加快良种细毛羊的发展。
在大力发展优质细毛羊的同时,还必须加大草场建设力度,改善草地资源环境,增加单位面积产草量,发展种草养羊配套技术的推广,改变饲养模式,提高养羊经济效益。
总之,发展养羊生产,增加羊肉产量,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中国有着较大的生产潜力,让我们共同为发展中国养羊业生产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