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分析

合集下载

大学生旅游市场分析

大学生旅游市场分析

大学生旅游市场分析引言概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旅游市场逐渐兴起。

大学生作为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旅游市场对他们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本文将通过分析大学生旅游市场的特点、需求、目的地选择、消费行为和市场竞争等方面,来探讨这个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商机。

一、大学生旅游市场的特点1.1 大学生的消费能力和消费习惯大学生作为一群年轻人,消费能力相对较低,但对个性化、多元化的旅游产品有较高的需求。

他们更注重体验和情感价值,愿意尝试新鲜的旅游方式和目的地。

1.2 大学生的假期和时间灵便性大学生的假期相对较长,时间上相对自由,可以选择不同的旅游时间和季节。

这为他们探索更多目的地和参预更多旅游活动提供了便利。

1.3 大学生的社交需求大学生旅游市场具有较强的社交属性,他们喜欢结伴旅行,追求与朋友互动和分享的快乐。

因此,旅游产品应考虑满足大学生社交需求的特点。

二、大学生旅游市场的需求2.1 文化与历史探索需求大学生对于文化与历史的探索具有浓厚的兴趣,愿意通过旅游来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遗产和历史背景。

他们渴望通过旅游体验来拓宽视野和增长知识。

2.2 自然与生态体验需求大学生越来越注重自然与生态的旅游体验,希翼能够亲近大自然、呼吸新鲜空气,享受户外活动的乐趣。

他们喜欢参加徒步、露营、登山等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旅游项目。

2.3 主题与体验式旅游需求大学生追求独特、个性化的旅游体验,喜欢参预主题旅游活动,如美食之旅、摄影之旅、音乐节等。

他们希翼通过旅游来丰富自己的兴趣爱好,获得愉悦和满足感。

三、大学生旅游市场的目的地选择3.1 国内热门目的地大学生旅游市场中,国内热门目的地包括北京、上海、西安、成都等一线城市,以及杭州、厦门、丽江等旅游城市。

这些地方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能够满足大学生对于文化、历史和自然体验的需求。

3.2 海外留学生市场随着留学生人数的增加,海外留学生市场成为大学生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份。

留学生希翼通过旅游来了解当地文化,扩展自己的社交圈,并体验不同国家的风俗世情。

大学生旅游影响因素行为分析

大学生旅游影响因素行为分析

大学生旅游影响因素行为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旅游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和消费方式。

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他们的旅游需求和行为受到了许多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从文化、经济和心理三个方面分析大学生旅游的影响因素和行为特点。

一、文化因素文化因素是指社会和个体在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影响。

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大学生常常受到家庭教育和社会风气的影响,对旅游行为有着独特的认知和态度。

家庭对于大学生旅游的观念和态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传统家庭观念中,旅游被认为是一种奢侈消费,而且往往容易受到风险的威胁,因此家长们常常会反对孩子们进行旅游。

传统文化的影响也导致了部分大学生对于游客素质和自我修养的重视,他们认为旅游是一种学习和提升自我品味的机会。

文化因素对于大学生旅游的兴趣和态度都有着一定的影响。

二、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是指个体的经济水平、收入和消费水平对其旅游行为的影响。

现代社会,大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是家庭和勤工俭学,而且大多数大学生是没有经济独立能力的。

家庭经济状况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旅游行为。

大学生自身的经济能力也是决定他们旅游行为的重要因素。

通常情况下,大学生的经济水平并不高,在选择旅游方式和目的地时会更加注重价格和性价比,他们更倾向于选择自由行和集体游等经济实惠的方式。

由此可见,经济因素是影响大学生旅游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

三、心理因素心理因素是指个体在旅游决策过程中所受的心理启发和影响。

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他们的旅游需求更多地体现在精神层面和情感需求上。

大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意识,他们希望通过旅游来了解更多的世界和文化。

大学生具有非常强烈的社交需求,他们渴望通过旅游与朋友和同伴们一起体验快乐和激情。

心理因素中还包括了个体的心理特点和心理状态,如个人性格、情绪状态等都会对旅游行为产生影响。

心理因素是影响大学生旅游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

大学生旅游的影响因素和行为特点主要受到文化、经济和心理因素的影响。

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特征实证分析

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特征实证分析

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特征实证分析
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具有明显的个性化特征。

与其他年龄段的人群相比,大学生在旅
游选择上更加注重个人喜好和体验。

他们更倾向于选择热门景点和特色旅游线路,比如文
化旅游、生态旅游和冒险旅游等。

大学生往往更关注旅游产品的性价比,他们更愿意选择
价格合理的旅游产品。

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具有时尚潮流特征。

长期以来,大学生一直被视为时尚的代言人。

他们追求个性化和潮流,对于旅游目的地、旅游线路和旅游方式有较高的要求。

大学生更
愿意选择具有新鲜感、创意性和独特性的旅游目的地和线路,他们更喜欢尝试新奇的旅游
方式,如背包旅行、民宿住宿等。

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具有社交化特征。

大学生处于一个社交圈子中,他们希望通过旅
游活动来增加社交关系和拓展人际网络。

他们更倾向于选择与朋友一起旅游,参加大型旅
游团队活动或结伴旅行。

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中往往涉及到人际影响和互动,他们更容易
受到同伴的旅游选择和推荐的影响。

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具有数字化特征。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大学生更加依赖互
联网和移动端技术进行旅游消费。

他们通过网络平台查找旅游信息、比较价格和预订旅游
产品,通过移动应用软件实时分享旅游经历和与他人互动。

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具有较高
的数字化程度。

浅谈大学生旅游消费心理特点及行为分析

浅谈大学生旅游消费心理特点及行为分析

浅谈大学生旅游消费心理特点及行为分析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进步,旅行成为人们精神追求扣文化享受的新型载体。

旅游消费也成了人们日常生活开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生活模式。

当今市场中,大学生这一巨大的消费群体是拉动我国旅游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这篇文章是对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的特殊性进行分析并且对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发展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标签:大学生;旅游消费;心理特点;建议一、大学生旅游消费心理特点(一)客观因素1、从年龄这一方面上看,大学生这一年龄段正处于幼稚与成熟的分水岭时期,并且更多趋向于成熟,体力状况和智力也处于顶峰状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活跃的思想能力,更喜欢接触新颖的事物,可以迅速地汲取自己想了解到的东西。

对校园之外的事物,自然与人文景观充满好奇心,这不仅仅拓宽了学生们的眼界与见识,也能让学生们更好的緊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会对其逻辑思维能力、组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较大的提高。

所以,旅游对大学生存在着较大的吸引力。

2、大学生经过了成长和艰辛高考之后,对自我更有了清晰的认识,这一时段也是他们人生观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性时期。

在这一年龄段,大学生可以更快的发现自身的优点,并且也能够注意到自身所不足的地方,他们可以按照所喜欢的东西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对于这个时代所发生的社会现象,大学生都有着自己的独特的看法和见解。

他们在进入大学之前的环境都是很封闭的、很枯燥的,并未真正的踏入到社会。

于是大多数的同学便可以通过参加旅游的方式来接触社会上的新鲜事物,洞察社会上不同人的生活方式,感受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生活,从而为自己的未来发展的方向奠定一定的基础,形成良好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另一方面,大学生进入大学经过系统的学习之后,只是学习到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并未真正的接触的外界环境,对外界环境充满好奇,他们对于社会上发生的事情都有着积极且主动的关注,也希望能够自己能够更早的踏入社会,让社会听到自己的声音,让自己的自身价值得到最大化的实现。

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研究

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研究

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研究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文化的进步,大学生旅游已成为一种时尚和潮流。

大学生旅游是指在寒暑假期间,学生自发组织或参加学校组织的旅游活动。

在国内,大学生旅游已成为一种新型的文化消费,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到旅游中来。

研究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已成为当前热门的课题之一。

本文将对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的特点、影响因素以及发展趋势。

一、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的特点1.消费主体年轻化大学生属于社会新鲜人群体,在经济上较为富裕,消费需求较高。

相对于其他人群,大学生在旅游消费中更注重体验和感受,更乐于尝试新鲜事物。

他们通常会选择一些具有时尚、浪漫和刺激性的旅游方式,例如自驾游、背包客、主题旅游等,而不是传统的旅游方式。

2.消费观念前卫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观念的变化,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他们更注重个性化消费和品味,更愿意在旅游中进行文化消费和体验消费。

相对于传统的购物观念,大学生更愿意花钱去体验当地的美食、文化和风土人情,享受旅行带来的愉悦和放松。

3.消费方式多样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支付的发展,大学生的消费方式也变得更加多样化。

他们更倾向于通过网络购买旅游产品和服务,如机票、酒店、景点门票等。

他们更愿意通过手机APP预订旅游线路和参加旅游团,更愿意选择独立自由的旅行方式,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二、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1.家庭背景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往往受到家庭背景的影响。

家庭经济情况和父母的消费观念会影响学生对待旅游的态度。

相对于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大学生,他们更愿意选择高端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更愿意进行高价值的旅游消费。

而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的大学生,则更注重性价比和实惠性,更愿意选择性价比较高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2.个人属性大学生的性别、年龄、性格、学业成绩等个人属性也会影响其旅游消费行为。

比如女生更注重购物和美食,更愿意为此消费;而男生更注重刺激和冒险,更愿意选择一些运动和探险的旅游项目。

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特征实证分析

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特征实证分析

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特征实证分析大学生是一个活力充沛、热爱探索的群体,他们在学习之余也喜欢参加各种旅行活动,拓展自己的视野,增加对世界的认识。

大学生的旅游消费行为究竟是怎样的呢?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的旅游消费特征,本文将对其进行实证分析。

一、大学生旅游意愿强烈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他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都非常强烈。

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表示他们对旅游有浓厚的兴趣,而且愿意用自己的积蓄去开拓新的旅行经历。

他们更愿意选择自由行、跟团旅游、背包客等方式,更能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探险精神。

二、消费观念理性虽然大学生旅游意愿强烈,但他们的旅游消费观念却非常理性。

在选择旅游产品和服务时,大学生更加关注性价比和个性化需求。

他们不会盲目跟风消费,更愿意在网上比较价格和口碑,选择适合自己的旅游项目。

而且大学生也更注重自身的学习和生活质量,不会花费过多的钱在旅游上,更愿意选择性价比较高的旅游产品。

三、追求个性化体验大学生对旅游的追求不仅仅是为了去看风景,更看重的是旅行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

他们更倾向于寻找独特、有趣的旅游项目,如民宿、特色小吃、户外探险等。

在购买商品和服务时,大学生更注重个性化需求的满足,不会轻易妥协或妥协。

四、社交属性强大学生是一个社交属性很强的群体,他们更喜欢和朋友一起旅游,分享美食风景。

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选择旅行时,更愿意和朋友或同学一起出行,相互之间可以互相照应,体验更多有趣的事情。

而且在旅游过程中,大学生还会通过社交媒体分享自己的旅游经历,从而吸引更多的关注和粉丝。

五、信息获取多元化大学生在选择旅游产品和服务时,更加注重信息的多元化获取。

他们不仅会通过亲朋好友的口碑推荐,还会通过网络媒体、社交平台、旅游论坛等途径来获取各种信息,了解各种旅游项目的特色和优缺点,从而做出更加理性和全面的选择。

大学生的旅游消费行为具有明显的特征,他们旅游意愿强烈,但消费观念理性;追求个性化体验,但社交属性强;信息获取多元化,影响多方面。

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特征实证分析

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特征实证分析

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特征实证分析一、大学生旅游消费的主要特征1. 消费观念更新。

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学生的消费观念逐渐更新,他们更加注重个性化和体验化的消费。

在旅游消费方面,大学生更愿意选择具有独特、新颖、符合自己品味和趣味的旅游产品,而对于传统的旅游项目和线路则相对不感兴趣。

2. 消费习惯多样化。

大学生的消费习惯非常多样化,他们可能会选择自由行、跟团游、背包客等不同的旅游方式,也可能会选择不同类型的旅游产品,比如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冒险探险等。

这种多样化的消费习惯也体现了大学生对于自由和个性化的追求。

3. 投入度高。

相比于其他年龄段的消费者,大学生在旅游消费上的投入度一般会更高。

他们可能会愿意花更多的钱去享受一次特别的旅行,或者购买一些质量更好、个性更强的旅游产品。

这也与大学生处于学生时期,生活开销相对较少,但又拥有一定的财力和消费能力有关。

二、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1. 经济状况。

经济状况是影响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

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大学生,在旅游消费上可能更加大方,愿意选择更高档次的旅游产品和服务;而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的大学生可能会更加注重价格和性价比,选择相对经济实惠的旅游项目。

2. 个人兴趣爱好。

大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也是影响其旅游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

对于喜欢户外活动和冒险挑战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可能更倾向于选择一些具有冒险性质的旅游项目;而对于喜欢艺术和历史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可能更喜欢选择文化旅游项目。

3. 信息获取渠道。

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多样化,可能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旅游平台等渠道获取关于旅游产品和目的地的信息。

这些信息的获取方式也会影响大学生对于旅游产品的选择和消费行为。

三、实证分析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大学生的旅游消费行为特征,笔者针对某大学的10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了实证分析。

1. 大学生旅游偏好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的旅游偏好主要集中在文化历史游、亲子游和休闲度假游上。

大学生旅游消费--报告3篇

大学生旅游消费--报告3篇

大学生旅游消费**报告3篇大学生旅游消费报告1由青年报社青年旅游传播研究院主持,高校传媒联盟大学生旅游实践营实施的《20xx年全国大学生旅游意向报告》日前出炉。

显示,大学生出游意愿强烈,最愿为美食花钱;极青睐自助游,火车是首选交通工具;更倾向暑假出游,网络成为信息主要来源;新是他们分享旅游见闻的首选。

本次的抽样样本库为教育部的网站上公布的全国985、211院校和普通高校名单中抽选的23所高校,对象涵盖清华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厦门大学、云南大学、湖南大学等23所高校的约1800名在校大学生。

共收回问卷1751份,问卷有效率约为97.88%。

在被对象中,男生占总数的49.51%,女生占总数的50.49%,男女比例大致相当;大一年级的学生占总数的20%,大二占31%,大三占29%,大四占10%,研究生也占了10%。

出游意愿强烈境外旅游仍未普遍显示,近九成的被对象表示热爱旅游,这说明大学生对旅游的态度多数属于正面。

从出游范围看,57.57%的被者近来曾在省内旅游,比20xx年高出了3.54%;58.08%的被者最近在其他城市旅游过,比20xx年增长了10.5%;只有7.54%的被者最近去过旅游。

在出游频率方面,47.91%的被者每学期出游一次,而28.65%的被者每学年出游一次,只有15.36%的被者每学年出游三次以上,8.02%的被者从未出游过。

在出游时间方面,大部分被者出游时间在3天至一周,占据了总数的56.77%,比20xx年增加了约3个百分点;而进行一周以上长途旅游的所占比例则为6.66%,比20xx年下降了4.15%。

在被对象中,46.82%的被访者每月生活费在500~1000元,32.07%的被访者每月生活费在1000~1500元之间,与20xx年相比增长了4.18%。

旅游费用资金来源的结果与20xx年大致相同,60.64%的被访者资金来源于父母,23.01%的被访者是通过时节省生活费来积攒旅游资金,11.7%的被访者是通过做兼职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专科部中文系,江西南昌摘要:大学生旅游成为新的经济亮点,大学生在求知心理、好奇心理、解脱心理等动机影响下,加入到旅游大军之中,但因其消费水平的偏低,必然带来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大学生旅游;旅游行为;旅游动机;旅游旅游这一新的消费热点,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大学生作为思想最活跃、接受新生事物能力最强的一个群体,已经成为旅游大军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队伍。

然而,由于大学生特殊的心理、生理、经济等特点,使其旅游消费行为呈现出和其它群体截然不同的特点。

我们必须对大学生游客的消费行为进行分析,才能掌握其特点,从而进行正确引导。

一、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析动机是激励人们行为的主观因素,是需要的表现形式,旅游动机则是人们外出旅游的内在动因。

大学生旅游动机可以概括为以下七个方面:&、求知心理。

在一次对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商学院在校本科生的调查问卷中,-%.#/的被调查者回答外出旅游是为了开阔视野[&]。

可见,一批知识型学生旅游者为了探寻艺术的真谛、物种的奥秘以及人类的生存,不惜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大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气概。

!、好奇心理。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是不“无奈”。

在进入大学之前,绝大多数中学生的生活很单调,很压抑,家庭、学校两点一线,生活的全部就是读书,考上一所好大学。

课余生活被挤压得毫无色彩可言,尤其是对那些充满好奇心的青少年而言,这种生活无异于心灵禁锢。

进入大学后,“出去开开眼界”自然成了合理要求。

’、解脱心理。

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繁忙的学习事务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使人产生高度精神紧张,身心疲惫,精神长期得不到松懈,这将对人的身心产生极大的负作用。

为缓解精神压力,消除紧张心态,利用假期外出旅游不失为“缓解心灵压力”的良药。

%、顺从心理。

有些大学生自己本来并没有旅游的念头,但因朋友怂恿或老乡、同学相邀,也就跟着出门“转一转”。

#、时髦心理。

生活是一台戏,人们不满足仅仅作为观众,而希望登上舞台展示一番自己的风采。

旅游正是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之外表现自己,提供了一座“大舞台”。

[!]人们可以摆脱日常的束缚而充分地主宰自我,同时更可领略到一种“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繁”的超凡脱俗的境界。

旅游产品可谓是富有象征意义的产品之一,旅游行为也是最时髦的行为之一。

为了赶时髦,好向别人夸耀,自然要出去“走一走”。

-、攀比心理。

当今大学生很多是家庭独生子女,父母的掌上明珠,一些家庭条件优越的大学生率先走出“象牙塔”到大千世界去享受生活。

这样的“示范效应”自然刺激了其它同学的攀比心理,不管有没有经济条件,借钱也要“潇洒”一回。

,、访友心理。

中学毕业后同学各奔东西,天涯海角,但那单纯而挚真的友谊让人念念不忘。

于是,到异地老同学那里去玩玩,趁机游山玩水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再加上吃、住有人管,何乐而不为。

二、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的特点&、旅游行为的普遍性。

谈恋爱、上网、旅游成为新时期大学生活的三门“必修课”。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大学生纷纷走出校门,加入到旅游者行列中,使大学生旅游者队伍逐年膨大,旅游行为也成为大学流行行为。

!、旅游内容的丰富性。

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城市风光等各种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都受到大学生的青睐,尤其是一些知名度高的景点、景区更受到大学生的极力追捧,说明当代大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比热爱,同时也符合其内心世界丰富、求知欲旺盛的心理特征。

’、旅游时间的集中性。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学业,因此只能利用课余时间旅游。

寒暑假、双休日及“五一”、“十一”黄金周是大学生旅游的集中时间。

双休日一般为短途旅游,其它时间则多安排中、长途旅游。

!、旅游方式的多样性。

调查显示,40%大学生喜欢集中外出旅游。

40%大学生希望独自旅游,20%的大学生则愿意和几个好友结伴出游。

出游方式的选择与个体自身的心理素质有关,表明我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只注重文化和身体的培养,而忽视独立个性的培养。

)、旅游消费的低水平。

在旅游交通工具的选择上,大学生会选择自行车、长途汽车、火车等经济实惠的交通工具,而飞机、豪华巴士等则一般不予考虑;旅游住宿方面,则尽可能不住星级宾馆,而选择住亲戚、朋友、同学家、大学宿舍或廉价的旅馆;在旅游过程中饮食则更不讲究,吃方便面、快餐乃至家常便饭;至于购物,则多买一些非常价廉的小纪念品;娱乐则根本不予考虑。

因此整个旅游过程花费不多。

三、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一)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的积极影响(、大学生旅游活动的开展具有促进身心健康、增长知识和素质的作用。

事实表明,在古今中外、各个领域的伟人中,几乎没有哪一位不曾有过旅游或旅行的经历。

对于大学生来说,外出旅游更是学习和接受新事物启发的有效途径。

他们通过旅游,可以了解世界、熟悉社会、增长知识和才干,同时也能锻炼自己。

正因为如此,英语学习,人们才有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经验总结。

[*]%、大学生旅游活动的开展具有增加旅游业收入,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作用。

在每年七、八月所谓的旅游淡季,大学生旅游者的出现无疑是一支“强心剂”,英语写作,它能使旅游业淡季不淡。

在对云南省旅客作的一次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暑期大学生旅客比重高达%!$,这说明大学生是寒暑假旅游者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大学生整体旅游消费水平较低、属低档消费,但因其人数庞大,带给旅游业的收益仍然是可观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旅游业的繁荣发展。

*、大学生旅游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对社会发展起深远影响。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都非常注重学生品德的培养,大学生在旅游时可以亲身领略祖国各地的名胜古迹,亲眼目睹祖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成就,可以亲耳听到对祖国历史文明和建设成就的称颂,也就能激发和增强其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加深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从而以更大的热情投身到工作、学习之中,这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意义非凡。

[)](二)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的负面影响(、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增加家庭负担,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其正常生活水平。

任何旅游行为的发生,都必须以一定的经济条件为基础,我国绝大多数大学生的学费、生活费都是由其家庭承担,而这部分费用占到家庭消费支出的很大比例,尤其对大多数农村家庭来说比例更大,甚至是举全家之力,不惜负债供子女读书。

而额外增加的旅游费用无疑会加重家庭的负担。

有些大学生本身家庭条件并不优越,但又非常想去旅游,为了筹集旅游费用,会想尽一切办法从日常生活开支中节省,节衣缩食,结果使生活水平下降,身体受到影响。

%、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加大学校管理难度,对学生学业产生一定的干扰。

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与学业之间并无矛盾,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理应避开正常学习时间,利用课余时间进行。

但有些旅游项目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加上极少部分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出现了正常上课时间逃课外出旅游的现象,这不仅影响了其本人的学业,而且在同学中起到了不良的示范作用,使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受到冲击。

大学生外出旅游时,受经济条件限制,一般会在老乡、同学处借宿,这固然方便了自己,淘宝托管刷信誉服务,却给所借宿的学校宿舍管理带来不良影响,埋下了安全隐患,特别是有些大学生,采用“两头欺瞒”的方式,既不告诉家长,也不知会学校,就独自外出旅游,加大了学校管理学生的难度。

*、大学生不良的旅游消费行为干扰旅游业的正常发展。

大学生属文化素质较高的人群,其旅游消费行为总体上是健康、文明的。

但仍有一些不和谐之声,干扰旅游业的正常发展。

部分大学生偷逃车船票,不从景区大门进入景点,而是另辟“捷径”,偷逃门票的行为造成了旅游业的收入流失;还有一些大学生具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意识,在景区的建筑物、树木等上刻下自己“到此一游”的墨宝,不仅破坏了景区的环境美,也损害了旅游资源,淘宝店铺推广。

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普遍社会现象,它对大学生自身、家庭、学校、社会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有关旅游部门应根据大学生的心理、时间、经济等特点制定大学生旅游开发决策,或开发大学生特种旅游;家庭、学校、社会则应对大学生的旅游给予正确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旅游观,从而使大学生旅游行为健康、文明。

[参考文献][(]霍力、杜文广# 大学生旅游消费心理分析[+]# 商业研究,(,,"(*)[%]孙惠春# 现代人旅游动机的心理学分析[+]#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王艺# 旅游潮引发的社会思考[+]# 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肖俊辉、刘婷、王哿# 云南旅客的旅游心理行为分析[+]# 资源开发与市场,%&&%((-)[)]李天元# 旅游学概论[.]# 南开大学出版社,%&&&(责任编辑:郑苏淮校对:谢慧芳)%- 南昌高专学报%&&)年万方数据当代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分析作者:洪艳作者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学院专科部中文系,江西,南昌,330038刊名:南昌高专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NANCHANG JUNIOR COLLEGE年,卷(期):2005,20(3)被引用次数:14次参考文献(5条)1.李天元旅游学概论20002.肖俊辉;刘婷;王哿云南旅客的旅游心理行为分析[期刊论文]-资源开发与市场2002(18)3.王艺旅游潮引发的社会思考[期刊论文]-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1(10)4.孙惠春现代人旅游动机的心理学分析[期刊论文]-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3)5.霍力;杜文广大学生旅游消费心理分析1997(03)引证文献(14条)1.陈香姬基于SWOT分析的怀化学院大学生自助游旅发展探讨[期刊论文]-学理论2010(2)2.边喜英浙江省大学生旅游者及市场开发研究[期刊论文]-宜春学院学报2010(4)3.姚娟.张红民汉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差异研究——以新疆农业大学为例[期刊论文]-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10(1)4.张岚瑜大学生旅游市场的SWOT分析及对策[期刊论文]-科协论坛(下半月)2010(8)5.车若男新时期创新大学生旅游超市产品的构想[期刊论文]-科技信息2010(12)6.周晓梅大学生旅游消费心理分析[期刊论文]-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5)7.张小红.陈全当代大学生旅游消费心理探讨[期刊论文]-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24)8.张金层大学生旅游消费心理分析——基于长沙市部分学校的调查分析[期刊论文]-学理论2009(14)9.任曼丽当代大学生旅游消费市场现状及开发策略分析[期刊论文]-安阳工学院学报2008(3)10.杨英.阎顺山女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分析及市场开发对策——以重庆高校为例[期刊论文]-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12)11.郭伟.张圣楠.李海梅秦皇岛市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初探[期刊论文]-黑龙江对外经贸2007(9)12.乔志云.罗安民当前大学生旅游消费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赣州市高校为例[期刊论文]-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7(1)13.刘嘉纬.蒙睿中日大学生旅游行为比较研究——以昆明、东京部分高校为例[期刊论文]-旅游学刊2006(7)14.瞿亘影响大学生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因素分析——以桂林为例[期刊论文]-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相关的主题文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