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基本概念

合集下载

数学常识知识点总结

数学常识知识点总结

数学常识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1. 数与代数数是数学的基本概念之一,包括自然数、整数、有理数、无理数、实数和复数等。

代数是数学中的一门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代数结构、代数运算和代数方程等内容。

2. 几何几何是研究空间、形状和位置的数学分支,包括点、线、面、体、角、距离、面积、体积和图形等概念。

3. 概率与统计概率研究的是随机事件的发生规律和概率分布等内容,统计则是研究数据的收集、分析和解释等内容。

二、数学运算1. 加法和减法加法是指两个或多个数相加的运算,减法是指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的运算。

加法和减法是数学中最基本的运算之一,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运算之一。

2. 乘法和除法乘法是指两个或多个数相乘的运算,除法是指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的运算。

乘法和除法是数学中另外两个重要的运算,它们与加法和减法一样,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运算。

3. 平方和开方平方是指一个数乘以自己,开方是指找出一个数的平方根。

平方和开方是数学中常见的运算,它们在几何、物理和工程等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4. 负数和绝对值负数是小于零的数,它们与正数一样,也可以进行加减乘除等运算。

绝对值是指一个数到零的距离,它是一个非负数。

5. 百分数、分数和比例百分数是将一个数表示为百分之几,分数是表示一个数相对于另一个数的除法式,比例是两个数量之间的比较关系。

三、方程与函数1. 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是关于一个自变量的一次方程,一般形式为ax+b=0,其中a和b为常数,a不等于0。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包括移项、合并同类项、去括号、整理得到解,也可以通过绘图法进行解。

2. 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是关于一个自变量的二次方程,一般形式为ax^2+bx+c=0,其中a、b和c为常数,a不等于0。

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方法有配方法、公式法和因式分解法等。

3. 函数与图像函数是指一种关系,它将自变量映射到因变量,其中自变量的值确定函数的值。

函数的图像是反映函数关系的几何图形,它可以通过数学方法和计算机绘图软件等手段来绘制。

数学的基本概念

数学的基本概念

数学的基本概念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等抽象概念的学科。

它通过严密的推理、逻辑思维和符号化的表达,揭示了世界的秩序和规律。

本文将介绍数学的基本概念,包括数和运算、代数与方程、几何和统计等内容。

1. 数和运算数是数学的基本概念,它用来表示事物的数量。

数分为整数、分数和实数等不同类型。

运算是指基于数的加减乘除等操作,是数学中常见的处理方式。

数学中的运算有基本运算和高级运算两类,基本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而高级运算则包括指数、开方、求对数等复杂的运算。

2. 代数与方程代数是研究运算中的未知数及其关系的学科。

它通过符号和符号间的运算规则,研究和解决问题。

方程是代数中的重要概念,它描述了两个代数式相等的关系。

代数方程可以是线性的,也可以是非线性的。

解方程是通过代数的方法,确定未知数的值满足方程的问题。

3. 几何几何是研究空间形状、大小、相对位置以及其属性的学科。

几何涉及点、线、面、体等基本概念,通过这些概念的组合和运算,描述了物体的形状和空间关系。

几何可分为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两个分支,其中平面几何研究二维空间的形状和性质,立体几何则研究三维空间中的物体。

4. 统计统计是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的学科。

统计通过收集和处理大量的数据,从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帮助我们了解现象的规律和趋势。

统计包括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两个方面。

描述统计通过图表、平均数、方差等指标,对数据进行概括和总结;推断统计则通过样本数据进行推断,得出总体的结论。

5. 概率概率是研究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学科。

概率的基本概念包括随机试验、样本空间、事件等。

概率通过构建数学模型来描述和计算事件发生的概率。

概率的应用广泛,包括游戏、金融、保险等领域。

总结:数学的基本概念涵盖了数和运算、代数与方程、几何、统计以及概率等方面。

这些概念构成了数学的基础,是我们理解和应用数学的前提。

数学作为一门科学,不仅有着自身的逻辑体系和规则,也在各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数学基础概念是什么内容

数学基础概念是什么内容

数学基础概念是什么内容数学作为一门学科,其基础概念是构建整个数学体系的基石。

本文将介绍数学的基础概念,包括基本定义、公理、定理等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数学领域的基础知识。

基本定义在数学中,基本定义是指对某个概念或对象进行界定和描述的语句或表达式。

在建立数学体系时,通过对基本概念进行定义,可以为日后的推理和证明奠定基础。

数学中的基本定义通常是清晰明了的,帮助人们准确理解数学概念。

在实际应用中,数学基本定义的灵活运用能够帮助解决许多问题,从简单的算术运算到复杂的微积分问题都离不开基本定义的运用。

公理公理是数学中不需要证明就被认为成立的一些基本命题或假设。

公理是数学体系中最基础的部分之一,没有公理的数学体系将失去建立在逻辑推理基础上的严密性。

公理通常被视为数学推导的起点,其架构了整个数学体系的逻辑结构。

数学中的公理可以是几何公理、集合论公理、实数公理等,它们为数学领域提供了基本的逻辑框架,使得数学推导和证明能够严谨有效进行。

定理定理是由一系列公理和推理规则推导出来的真命题。

在数学中,定理是通过严格的逻辑推导和证明得出的结论,一旦被证明成立,定理在数学体系中就是不可否认的真实存在。

定理在数学研究和应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可以展示数学的内在美感,还可以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支持。

定理的证明过程通常很复杂,但通过严谨的逻辑推理和数学方法,可以揭示定理的内在结构和特性。

示例下面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学例子来说明基础概念的应用:定理:两个平行线被一条截线相交,相对内角相等。

证明:设两平行线为l和m,截线为n,交点为A、B。

连接A、B到l线和m线上,得到AB。

利用直线相交定理和同位角相等定理,可得∠1=∠4,∠2=∠3。

综上所述,∠1=∠3,∠2=∠4。

因此,两平行线被一截线所截,相对内角相等。

这个简单的数学例子展示了基础概念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通过逻辑推理和基本定义,我们可以解决许多数学问题。

结论数学基础概念是数学体系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它们为整个数学领域提供了逻辑基础和证明支撑。

数学的基本概念有什么

数学的基本概念有什么

数学的基本概念有什么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结构、变化及空间等抽象概念的学科,它是一门逻辑性极强的学科,以推理和验证为主要方法。

数学作为一门学科,拥有许多基本的概念,这些概念构成了数学体系的基础。

下面将介绍数学的一些基本概念。

1. 数字和数字运算:数字是数学的基本单位,用来表示数量。

数字包括整数、分数、小数等,它们通过加、减、乘、除等运算可以进行数值计算。

2. 数学符号和公式:数学通过符号来表示和描述数学概念和关系。

例如,加法用“+”表示,平方用“²”表示,等式用“=”表示等等。

3. 集合论:集合论是数学的基础概念之一,它研究对象的集合、子集、并集、交集等概念。

集合论为其他数学分支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4. 数列和级数:数列是一系列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数的集合。

级数是一个数列的各项之和。

数列和级数是数学中研究数量和规律的基本概念。

5. 几何:几何研究空间中的形状、位置和运动等概念。

几何通过点、线、面、体等基本元素,利用公理和定理描述和推理各种几何关系。

6. 代数:代数研究数的一般性质和运算规则。

代数包括了一元和多元多项式、方程、函数等概念,通过代数运算如加法、乘法等推导和证明数学命题。

7. 分析学:分析学是数学中研究连续性和变化的分支,包括微积分和实分析。

分析学研究函数极限、导数、积分等概念,解决对函数行为的定量描述和求解各种问题。

8. 概率与统计:概率论研究随机事件发生的规律性和概率计算;统计学研究数据的收集、分类、分析和解释方法,以及通过数据推断和预测。

9. 数论:数论是研究整数性质的学科,包括素数分解、同余定理、数的分布规律等。

数论是一门古老而重要的研究领域,也是密码学等实际应用的理论基础。

10. 微分方程和偏微分方程:微分方程和偏微分方程是描述函数与函数导数或者多元函数与其偏导数之间关系的方程。

它们在物理、工程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数学的基本概念中,这些概念是数学研究的基石,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构成了数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的基本概念

数学的基本概念

数学的基本概念
数学的基本概念是指数学学科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概念,它们是数学体系的基石。

以下列举了一些常见的数学基本概念:
1. 数:数是用来计数、度量和表达大小的概念。

数分为自然数、整数、有理数、无理数、实数和复数等不同的类别。

2. 运算:运算是指用来对数进行加、减、乘、除等操作的数学操作,如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3. 方程:方程是用等号连接的两个代数式,常常用来表示未知数和已知数之间的关系。

解方程即求出使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4. 几何:几何是研究空间、形状、大小、相对位置以及与其相关的性质和变换的数学分支。

其中常见的基本概念包括点、线、面、角、圆等。

5. 函数:函数是数学中常见的概念,描述了两个数集之间的对应关系。

函数通常用公式、图表或文字描述,可以表示各种数学和实际问题。

6. 数列:数列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数的序列。

常见的数列有等差数列(公差相等)、等比数列(公比相等)等。

7. 极限:极限是数学中用来描述数列、函数等趋于某个值的概念。

极限的概念是微积分学的基础,对于数列极限和函数极限有不同的定义。

8. 概率:概率是描述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数值,用于研究随机现象。

概率论是数学中的一个分支,涉及概率模型、事件、样本空间等概念。

以上只是数学的一部分基本概念,数学的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各个领域的数学概念还有很多。

数学概念的定义

数学概念的定义

数学概念的定义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结构、空间以及变化的学科。

在数学中,概念是构建整个学科体系的基础。

数学概念是对某个对象或现象的抽象和形式化描述。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几个数学中常见的概念及其定义。

一、数的概念及定义数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数的概念起源于人类对于数量的认知和计数能力的发展。

数可以分为自然数、整数、有理数和实数等不同的类型。

1. 自然数:自然数是最基本的数概念,用来表示物体的个数或顺序。

自然数是由0、1、2、3、4、5......依次递增组成的集合,记作N。

2. 整数:整数包括自然数及其相反数和零。

整数集合是由负整数、0和正整数组成,记作Z。

3. 有理数:有理数指的是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之比的数。

在有理数集合中,包括所有的整数和所有的分数。

有理数集合记作Q。

4. 实数:实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

实数集合包括所有的有理数和无理数,可以通过实数轴上的点来表示。

实数集合记作R。

二、代数学中的概念及定义代数学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代数结构及其运算法则。

在代数学中,存在一些重要的概念需要定义。

1. 群:群是一种代数结构,包括一个集合和一个二元运算,满足结合律、单位元和逆元等性质。

群是代数学中最基本且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2. 环:环是一种代数结构,包括一个集合和两个二元运算,满足加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以及分配律等性质。

环是代数学中的重要概念。

3. 域:域是一种代数结构,包括一个集合和两个二元运算,满足加法和乘法的封闭性、结合律、交换律以及乘法有逆元等性质。

域是代数学中的基本概念。

三、几何学中的概念及定义几何学研究空间和图形的性质与变换规律,其中包括一些重要的概念。

1. 点:点是几何学中最基本的概念,用来表示位置,没有大小和方向。

2. 直线:直线是由无数个点按照一定方向延申而成的。

直线是几何学中的基本图形之一。

3. 角:角由两条射线共同确定,在其公共端点形成。

角是几何学中衡量旋转的重要概念。

4. 圆:圆是平面上一组等距离的点的集合,其中心为圆心,半径为等距离。

180条小学数学基础概念总结

180条小学数学基础概念总结

180条小学数学基础概念总结整数概念【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

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它是最小的自然数,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是无限的。

【整数】在小学阶段,整数通常指自然数.【数字】表示数目的符号叫做数字,通常把数字叫做数码。

【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加数】在加法中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

【和】在加法中两个加数相加得到的数叫做和.【减法】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被减数】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

【减数】在减法中,减去的已知加数叫做减数。

【差】在减法中,求出的未知加数叫做差.【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因数】在乘法中,相乘的两个数都叫做积的因数.【积】在乘法中,乘得的结果叫做积.【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被除数】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

【除数】在除法中,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

【商】在除法中,未知的因数叫做商。

【计数单位】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

.。

都叫做计数单位。

【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十。

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数位】写数的时候,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一个数字所在的数位不同,表示的数的大小也不同。

第一个数位称为个位,依次是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

.。

【有余数除法】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不为零的整数,得到整数的商以后还有余数,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余数比除数小。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我们学过的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为四则运算。

【第一级运算】在四则运算中,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第二级运算】在四则运算中,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整除】两个整数相除,如果用字母表示可以这样说:整数a除以整数b(b不等于0)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也可以说b能整除a。

了解数学的基本概念与符号

了解数学的基本概念与符号

了解数学的基本概念与符号数学作为一门抽象而又实用的学科,是人类认知世界和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

了解数学的基本概念和符号对于掌握数学知识、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在各个领域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数学的基本概念和符号,并探讨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一、数学的基本概念1. 数字:数字是数学的基本元素,用来表示数量。

常见的数字有0、1、2、3、4、5、6、7、8、9等。

数字可以通过组合和运算来表示更大的数量。

2. 数列:数列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一组数字。

数列可以是无穷的,也可以是有限的。

常见的数列有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

3. 几何:几何研究空间的形状、大小和相对位置关系。

几何包括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两个方面。

在几何中,常见的概念有点、线、面、角等。

4. 代数:代数研究数与符号之间的关系及其运算。

代数包括代数表达式、方程、不等式等内容。

代数的符号表示可以用来简化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5. 概率:概率是研究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数学分支。

概率可以用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在现实生活中,概率广泛应用于统计、风险评估等领域。

二、数学的基本符号1. 加减乘除符号:加号(+)用来表示加法运算,减号(-)用来表示减法运算,乘号(×)用来表示乘法运算,除号(÷)用来表示除法运算。

2. 等号(=):等号用来表示两个数或表达式相等。

3. 小于号(<)和大于号(>):小于号用来表示一个数小于另一个数,大于号用来表示一个数大于另一个数。

4. 左括号(()和右括号()):括号用来改变运算次序和表示组合关系。

5. 上加号(^)和下横线(_):上加号用来表示指数,下横线表示下标。

三、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1. 金融与经济:数学在金融与经济领域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数学建模可以预测市场走势、分析金融风险、制定经济政策等。

2. 工程与建筑:工程与建筑领域需要使用数学来计算结构的稳定性、设计各种建筑构件的尺寸、解决实际施工问题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概念
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一概念(一)整数
1整数的意义: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2自然数:
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

3计数单位
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数位: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的整除
整数a除以整数b(b≠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 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如果数a能被数b(b≠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或a的因数)。

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

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约数。

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

例如:10的约数有1、2、5、10,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10。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3的倍数有:3、6、9、12……其中最小的倍数是3,没有最大的倍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例如:202、480、304,都能被2整除。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例如:5、30、405都能被5整除。

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例如:12、108、204都能被3整除。

一个数各位数上的和能被9整除,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

能被3整除的数不一定能被9整除,但是能被9整除的数一定能被3整除。

一个数的末两位数能被4(或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4(或25)整除。

例如:16、404、1256都能被4整除,50、325、500、1675都能被25整除。

一个数的末三位数能被8(或1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8(或125)整除。

例如:1168、4600、5000、12344都能被8整除,1125、13375、5000都能被125整除。

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

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0也是偶数。

自然数按能否被2整除的特征可分为奇数和偶数。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10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例如4、6、8、9、12都是合数。

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自然数除了1外,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如果把自然数按其约数的个数的不同分类,可分为质数、合数和1。

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

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例如15=3×5,3和5叫做15的质因数。

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例如把28分解质因数
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

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例如12的约数有1、2、3、4、6、12;18的约数有1、2、3、6、9、18。

其中,1、2、3、6是12和18的公约数,6是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成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有下列几种情况: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

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互质。

两个不同的质数互质。

当合数不是质数的倍数时,这个合数和这个质数互质。

两个合数的公约数只有1时,这两个合数互质,如果几个数中任意两个都互质,就说这几个数两两互质。

如果较小数是较大数的约数,那么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就是1。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如2的倍数有2、4、6、8、10、12、14、16、18……
3的倍数有3、6、9、12、15、18……其中6、12、18……是2、3的公倍数,6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如果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
那么较大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几个数的公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而几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二)小数1小数的意义
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得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可以用小数表示。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一个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小数点部分组成。

数中的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数叫做整数部分,小数点左边的数叫做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数叫做小数部分。

在小数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小数部分的最高分数单位“十分之一”和整数部分的最低单位“一”之间的进率也是10。

2小数的分类
纯小数:整数部分是零的小数,叫做纯小数。

例如:0.25、0.368都是纯小数。

带小数:整数部分不是零的小数,叫做带小数。

例如:3.25、5.26都是带小数。

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例如:41.7、25.3、0.23都是有限小数。

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例如:4.33……3.1415926……
无限不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数字排列无规律且位数无限,
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

例如:∏
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个数叫做循环小数。

例如:3.555……0.0333……12.109109……
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例如:3.99……的循环节是“9”,0.5454……的循环节是“54”。

纯循环小数:循环节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纯循环小数。

例如:3.111……0.5656……混循环小数: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混循环小数。

3.1222……0.03333……写循环小数的时候,为了简便,小数的循环部分只需写出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末位数字上各点一个圆点。

如果循环节只有一个数字,就只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

例如: 3.777……简写作0.5302302……简写作。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体(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
升1立方厘米=1毫升1立方米=1000升
重量单位换算: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人民币单位换算: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时间单位换算:1世纪=100年1年=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1日=24小时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
11、总数÷总份数=平均数12、和差问题的公式:(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13、和倍问题: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者和-小数=大数)14、差倍问题: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15、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16、浓度问题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17、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税后利
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14.圆柱与圆锥的关系:与圆柱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体积和高相等的圆锥与圆柱(等低等高)之间,圆锥的底面积是圆柱的三倍。

体积和底面积相等的圆锥与圆柱(等低等高)之间,圆锥的高是圆柱的三倍。

底面积和高不相等的圆柱圆锥不相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