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1.1.2程序框图与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知识点分析 新人教A版必修3

高中数学1.1.2程序框图与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知识点分析 新人教A版必修3
高中数学1.1.2程序框图与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知识点分析 新人教A版必修3

〔文字资料〕

1.1.2程序框图与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文字资料

—————顺序结构、条件结构

算法是高中数学课程中的新内容,其思想是非常重要的,但并不神秘.算法内容是将数学中的算法与计算机技术建立联系,形象化地表示算法,为了有条理、清楚地表示算法,往往需要将解决问题的过程用一些通用图形符号构成一张来表示算法的图,这就是程序框图.程序框图是表示算法的方法之一. 用框图表达算法的优点是直观、形象、容易理解,因此正确理解算法的概念、框图符号及其作用,掌握画框图的基本规则是学好算法的根本.

一、学好框图需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要点一、掌握常用框图符号的画法及意义

起、止框表示框图的开始与结束;输入、输出框表示数据的输入或者结果的输出;处理框表示赋值、执行计算语句、结果的传送;判断框表示根据条件判断;循环框表示程序做重复运算;连接点表示连接另一页或另一部分的框图.

要点二、熟练掌握画框图的规则

使用标准的框图的符号.

框图一般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方向画.

除判断框外,大多数框图符号只有一个进入点和一个退出点.判断框是具有超过一个退出点的惟一符号.

一种判断框是“是”与“不是”两分支的判断,有且只有两个结果;

另一种是多分支判断,有几种不同的结果.

在图形符号内描述的语言要非常简练清楚.

要点三、熟悉框图的三种结构

顺序结构:顺序结构是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结构,它描述的是可以按照步骤依次执行的一个算法.这个结构的各步只能按顺序执行.

条件分支结构:根据指定的条件进行判断,由判断的结果选取执行不同的分支路径中的一条.框图设计用选择结构,它包含一个判断框,当条件P成立时,执行A,否则执行B.

循环结构:循环结构是指在算法中需要重复执行一条或多条指令的控制结构,即从某处开始,按照一定的条件反复执行某一处理步骤,反复执行处理的步骤称为循环体.

算法的三种结构的共同特点:

只有一个入口;1.1.2程序框图与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文字资料(1)只有一个出口;(请注意:一个判断框有两个出口,而一个条件结构只有一个出口,不要将判断框的出口和条件结构的出口混为一谈.)结构内每一部分都有机会被执行到,也就是说每一个框都应该有从入口到出口的路径通过它;

结构内的循环都不是死循环,即都不是无终止的循环.

框图的问题主要出现在三种结构中,因此掌握三种结构的特点是画好框图的根本,这也是检查一个框图或算法是否正确、合理的基本方法.

二、算法的三种逻辑结构:

1、顺序结构:顺序结构由若干个依次执行的处理步骤组成。这是任

何一个算法都离不开的基本结构。

例1.请叙述一下烧水泡茶的过程 解:该算法用自然语言表述为:

Step1:洗好开水壶;

Step2:灌上凉水,放在火上,等待水开; Step3:洗茶杯,茶杯里放好茶叶; Step4:水开后再冲水泡茶。

程序框图表示为:

例2. 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a b c ,它的面积可用海伦—秦

九韶公式计算。S =2a b c

p ++=

。为计算机

设计一个算法,输入三角形的三条边长,,a b c ,输出三角形的面积S 。 解:程序框图为

2、选择结构:选择结构由一个判断框和两个分支组成。当条件框内的条件成立时,程序沿着分支1进行;否则程序沿分支2进行。

例 3.给计算机编写一个算法,输入一个自变量x 的值,求分段函数

2

2,0(),0x x f x x x +≥?=?

解:该算法用自然语言表述为

Step1:输入x 的值;

Step2:进行判断,如果0x ≥,则()2f x x =+, 否则2

()f x x =。

Step3: 输出结果。

程序框图表示为

例4.判断一元二次函数

)0(02

≠=++a c bx ax 是否有根。 分析:2

4b ac

?=-,当0?≥时,方程有实根;当0?<时,方程无

实根。

解:程序框图表示为

[思考]

(1)比较例

3和例4,说出何时使用平行四边形,何时使用

直角矩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例4中为什么只有0?≥这一个判断框,而没有0?<时的判断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结构的嵌套

例9.函数1(0)0(0)

1(0)x y x x >??==??-

的值

解: 此框图是嵌套选择结构,外层选择结构的“Yes ”分支很简单,“No”分支中又包含了一个条件结构。

[探究] 当x 取2,0,-2时,程序分别沿着哪条路线运行?请画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数学知识点学练考-算法与程序框图

数学知识点学练考-算法与程序框图 【教法探析】 【一】创设情境: 算法能够用自然语言来描述,但为了使算法的程序或步骤表达得更为直观,我们更经常地用图形方式来表示它。 差不多概念: 〔1 序的开始和结束,因此一个完整的流程图的首末两端必须是起止框。 〔2 算法中的任何需要输入、输出的位置。 〔3 的图形符号。 〔4 个出口,它是惟一的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出口的符号,在只有两个出口的情形中,通常都分成“是”与“否”〔也可用“Y”与“N”〕两个分支。 〔5〕流程线::程序框与程序框间的连接线。 〔6〕连接点::连接程序框界点。

在学习这部分知识的时候,要掌握各个图形的形状、作用及使用规那么,画程序框图的规那么如下: 〔1〕使用标准的图形符号。 〔2〕框图一般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方向画。 〔3〕除判断框外,大多数流程图符号只有一个进入点和一个退出点。判断框具有超过一个退出点的惟一符号。 〔4〕判断框分两大类,一类判断框“是”与“否”两分支的判断,而且有且仅有两个结果;另一类是多分支判断,有几种不同的结果。 〔5〕在图形符号内描述的语言要特别简练清晰。 【二】算法的差不多逻辑结构: 1〕顺序结构:顺序结构描述的是是最简单的算法结构,语句与语句之间,框与框之间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的。 2〕条件结构:一些简单的算法能够用顺序结构来表示,然而这种结构无法对描述对象进行逻辑判断,并依照判断结果进行不同的处理。因此,需要有另一种逻辑结构来处理这类问题,这种结构叫做条

件结构。它是依照指定条件选择执行不同指令的操纵结构。 【学法导引】 例1:一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2、3、4,利用海伦公式设计一个算法,求出它的面积,并画出算法的程序框图。 算法分析: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只需先算出p 的值,再将它代入公式,最后输出结果,只用顺序结构就能够表达出算法。 程序框图: 练习1积的框图。 例23个数为三边边长的三角形是否存在,画出那个算法的程序框图。 算法分析:判断分别以这3个数为三边边长的三角形是否存在,只需要验收这3个数当中任意两个数的和是否大于第3个数,这就需要用到条件结构。 程序框图: a+b>c,a+c>b,b+c>a 否同时成立? 是 课堂小结: 本节课要紧讲述了程序框图的差不多知识,包括常用的图形符号、算法的差不多逻辑结构,算法的差不多逻辑结构有三种,即顺序 结构、条件结构和循环结构。其中顺序结构是最简单的结构,也是最

数据结构与算法基础知识总结

数据结构与算法基础知识总结 1 算法 算法:是指解题方案的准确而完整的描述。 算法不等于程序,也不等计算机方法,程序的编制不可能优于算法的设计。 算法的基本特征:是一组严谨地定义运算顺序的规则,每一个规则都是有效的,是明确的,此顺序将在有限的次数下终止。特征包括: (1)可行性; (2)确定性,算法中每一步骤都必须有明确定义,不充许有模棱两可的解释,不允许有多义性; (3)有穷性,算法必须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完,即能在执行有限个步骤后终止,包括合理的执行时间的含义; (4)拥有足够的情报。 算法的基本要素:一是对数据对象的运算和操作;二是算法的控制结构。 指令系统:一个计算机系统能执行的所有指令的集合。 基本运算和操作包括: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关系运算、数据传输。 算法的控制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 算法基本设计方法:列举法、归纳法、递推、递归、减斗递推技术、回溯法。 算法复杂度:算法时间复杂度和算法空间复杂度。 算法时间复杂度是指执行算法所需要的计算工作量。 算法空间复杂度是指执行这个算法所需要的内存空间。 2 数据结构的基本基本概念 数据结构研究的三个方面: (1)数据集合中各数据元素之间所固有的逻辑关系,即数据的逻辑结构; (2)在对数据进行处理时,各数据元素在计算机中的存储关系,即数据的存储结构;(3)对各种数据结构进行的运算。 数据结构是指相互有关联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数据的逻辑结构包含: (1)表示数据元素的信息; (2)表示各数据元素之间的前后件关系。 数据的存储结构有顺序、链接、索引等。 线性结构条件:

(1)有且只有一个根结点; (2)每一个结点最多有一个前件,也最多有一个后件。 非线性结构:不满足线性结构条件的数据结构。 3 线性表及其顺序存储结构 线性表由一组数据元素构成,数据元素的位置只取决于自己的序号,元素之间的相对位置是线性的。 在复杂线性表中,由若干项数据元素组成的数据元素称为记录,而由多个记录构成的线性表又称为文件。 非空线性表的结构特征: (1)且只有一个根结点a1,它无前件; (2)有且只有一个终端结点an,它无后件; (3)除根结点与终端结点外,其他所有结点有且只有一个前件,也有且只有一个后件。结点个数n称为线性表的长度,当n=0时,称为空表。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具有以下两个基本特点: (1)线性表中所有元素的所占的存储空间是连续的; (2)线性表中各数据元素在存储空间中是按逻辑顺序依次存放的。 ai的存储地址为:adr(ai)=adr(a1)+(i-1)k,,adr(a1)为第一个元素的地址,k代表每个元素占的字节数。 顺序表的运算:插入、删除。(详见14--16页) 4 栈和队列 栈是限定在一端进行插入与删除的线性表,允许插入与删除的一端称为栈顶,不允许插入与删除的另一端称为栈底。 栈按照“先进后出”(filo)或“后进先出”(lifo)组织数据,栈具有记忆作用。用top表示栈顶位置,用bottom表示栈底。 栈的基本运算:(1)插入元素称为入栈运算;(2)删除元素称为退栈运算;(3)读栈顶元素是将栈顶元素赋给一个指定的变量,此时指针无变化。 队列是指允许在一端(队尾)进入插入,而在另一端(队头)进行删除的线性表。rear指针指向队尾,front指针指向队头。 队列是“先进行出”(fifo)或“后进后出”(lilo)的线性表。 队列运算包括(1)入队运算:从队尾插入一个元素;(2)退队运算:从队头删除一个元素。循环队列:s=0表示队列空,s=1且front=rear表示队列满

2017高中《算法与程序设计》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汇总

《算法与程序设计》知识点 整理人:王宏珺 一、算法: 1.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方法:★需求分析:确定要用计算机做什么,如求解某道数学问题。★设计算法:找到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设计解题算法★编写程序:处理问题,使用程序语言描述算法,运行程序,得出结果。 2.什么是算法:就是把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化。 3.算法具有的特征:有穷性、确定性、能行性、有0个或者多个输入、有1个或者多个输出。 4.算法的表示:常见算法表示方法:自然语言描述、流程图、伪代码、程序语言等。 5.算法的三种基本模式:顺序模式、选择模式、循环模式 6.常见的几种算法:★枚举算法:逐一筛选判断,找到符合要求的结果。例:100以内所有3倍数个数;★解析算法:数学表达式求解问题。例:存钱多少年得到K元本息?;★排序:插入排序法、冒泡排序法、选择排序法。例:成绩排名;★查找:顺序查找、对分查找;★递归算法:代表问题:计算n的阶乘n!:f(n)=nx(n-1)x(n-2)..x3x2x1 二、VB程序设计: 1.VB常用数据类型: Integer 整数型-32768~32768范围内的任何整数 Long 长整数型-2147483648~2147483647内任何整数 Single 单精度实数型绝对值在..实数,有效数字约6~7位,例如:3.14 Double 双精度实数型绝对值在..实数,有效数字约14-15位,例如:13673323.78 String 字符串型一段文字与符号,例如:“abc” Boolean 逻辑型判断的结果:其值为真(True)或假(False) Date 日期型日期和时间 2.常量:★指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其值不能改变的存储单元或数据,程序运行过程中不能被修改。★定义常量:例如:Const Pi= 3.14 3.变量:★是程序执行期间用来存储数据的,这些数据的具体数值在程序设计时是未知的。★定义变量:Dim 变量名As 变量的类型例如:Dim count as integer;Dim x as double, y as double ;Dim name as string 4.数组变量:★主要用来存储一批同类型的数据。★定义数组:Dim 数组变量名(a1 to a2) As 元素的类型例如:Dim d(1 to 50) as integer ;Dim price(1 to 20) as double ★使用数组变量:d(1),price(15)

算法与程序框图汇总

算法与程序框图 一、程序框图与算法基本逻辑结构: 1.程序框图符号及作用: 例:解一元二次方程:2 0(0)ax bx c a ++=≠ 2.画程序框图的规则: 为了使大家彼此之间能够读懂各自画出的框图,必须遵守一些共同的规则,下面对一些常用的规则做一简要介绍. (1)实用标准的框图符号. (2)框图一般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方向画. (3)一个完整的程序框图必须有终端框,用于表示程序的开始和结束. (4)除判断框外,大多数框图符号只有一个进入点和一个退出点,判断框是具有超过一个退出点的唯一 符号,另外,一种判断框是“是”与“不是”两分支的判断,而且有且仅有两个结果;还有一种是多分支判断,有几个不同的结果. (5)在图形符号内用于描述的语言要非常简练清楚.

3.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 (1)顺序结构 顺序结构是最简单的算法结构,语句与语句之间, 框与框之间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的,它是由 若干个依次执行的处理步骤组成的,它是任何一 个算法离不开的基本结构.如图,只有在执行完步 骤n 后,才能接着执行步骤n+1. 例:.已知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分别为5、8、9,写出求梯形的面积的算法,画出流程图. 解:算法如下: S1 a ←5; S2 b ←8; S3 h ←9; S4 S ←(a +b )×h /2; S5 输出S . 流程图如下: (2)条件结构 一些简单的算法可以用顺序结构来实现,顺序结构中所表达的逻辑关系是自然串行,线性排列的.但这种结构无法描述逻辑判断,并根据判断结果进行不同的处理的操作,(例如遇到十字路口看信号灯过马路的问题)因此,需要另一种逻辑结构来处理这类问题. 条件结构的结构形式如图,在此结构中含有一个判断框,算法执行到此判断框给定的条件P 时,根据条件P 是否成立,选择不同的执行框(步骤A ,步骤B ),无论条件P 是否成立,只能执行步骤A 或步骤B 之一,不可以两者都执行或都不执行.步骤A 和步骤B 中可以有一个是空的. 例:某铁路客运部门规定甲、乙两地之间旅客托运行李的费用为 0.53, 50, 500.53(50)0.85, 50, c ωωωω?≤?=? ?+-?>?其中ω(单位:kg )为行李的重量. 试给出计算费用c (单位:元)的一个算法,并画出流程图. 1S 输入行李的重量ω; 2S 如果50ω≤,那么0.53c ω=?, 否则500.53(50)0.85c ω=?+-?; 3S 输出行李的重量ω和运费c . 步骤n 步骤n+1 ↓ ↓ ↓ 开始结束b h a 589S (+)×/2a b h 输出S 满足条件?步骤A 步骤B 是否满足条件?步骤A 是 否

1.1.2程序框图与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讲解学习

1.1.2程序框图与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

1.1.2 程序框图与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 教学目标 能够正确说出各种程序框图及流程线的功能与作用 能够画出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的流程图 能够设计简单问题的流程图 教学重点 程序框图的画法. 教学难点 程序框图的画法.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程序框图及顺序结构 图形符号名称功能 终端框(起止框)表示一个算法的起始和结束 输入、输出框表示一个算法输入和输出的信息 处理框(执行框)赋值、计算 判断框判断某一条件是否成立,成立时在出口处标明“是”或“Y”;不成立时标明“否”或“N” 流程线连接程序框 连接点连接程序框图的两部分三种逻辑结构可以用如下程序框图表示: 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 应用示例 例1 请用程序框图表示前面讲过的“判断整数n(n>2)是否为质数”的算法. 解:程序框图如下:

变式训练 观察下面的程序框图,指出该算法解决的问题. 解:这是一个累加求和问题,共 99 项相加,该算法是求 100 991 431321211?+ +?+?+? 的值. 例2 已知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边长分别为a ,b ,c ,利用海伦—秦九韶公式设计一个计算三角形面积的算法,并画出程序框图表示.(已知三角形三边边长分别为a,b,c ,则三角形的面积为S= ))()((c p b p a p p ---),其中p= 2 c b a ++.这个公式被称为海伦—秦九韶公式) 算法步骤如下: 第一步,输入三角形三条边的边长a,b,c. 第二步,计算p=2 c b a ++. 第三步,计算S=))()(( c p b p a p p ---. 第四步,输出S. 程序框图如下:

高中信息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VB知识点

高中信息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VB(选修)》 知识要点 相关知识点 (一)算法 1、定义 相关题解: 1算法:就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步骤。算法就是程序设计的“灵魂”,算法+数据结构=程序。运用计算机程序解决实际问题时,合理的步骤就是B、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程序 2.算法的描述方法: 1算法的描述:可分多种表达方法,一般用自然语言、流程图与伪代码进行描述。 2自然语言描述法:指用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本国语言),用自然语言描述符合我们的习惯,且容易理解。 3流程图描述:也称程序框图,它就是算法的一种图形化表示方法。且描述算法形象、直观,更易理解。 4伪代码描述法:就是介于自然语言与计算机程序语言之间的一种算法描述。就是专业软件开发人员常用方法。 (二) 程序设计基础 对象、属性=属性值 对象中属性可以在设计界面时通过属性窗中设置,也可以在运行时通过程序代码设置,方法如下例:给文本框“Txt123”的“Text”属性赋值为字符串“20”,代码如下 Txt123、text =”20” 变量=对象、属性 如果要获取对象的状态或特性,这时就要读取对象的属性值,方法如下 例:读取文本框“txt123”的“Text”属性的代码如下 a = txt123、text 2方法 [对象]、方法[参数名表] 例:form、print ”欢迎使用” 该语句使用print方法在form1窗体中显示字符串“欢迎使用” 3事件及事件驱动 事件就是对象对外部操作的响应,如在程序执行时,单击命令按钮会产生一个Click事件。如需要命令按钮响应Click事件,就把完成Click事件功能的代码写到Click事件的事件过程中,与事件一

高一数学必修三,算法与程序框图知识点及题型

第二节算法与程序框图 一、基础知识 1.算法 (1)算法通常是指按照一定规则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明确和有限的步骤. (2)应用:算法通常可以编成计算机程序,让计算机执行并解决问题. 2.程序框图 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程序框、流程线及文字说明来表示算法的图形.3.三种基本逻辑结构 (1)顺序结构 (2)条件结构

(3)循环结构 三种基本逻辑结构的适用情境 (1)顺序结构:要解决的问题不需要分类讨论. (2)条件结构:要解决的问题需要分类讨论. (3)循环结构:要解决的问题要进行许多重复的步骤,且这些步骤之间有相同的规律.考点一顺序结构和条件结构

[例1] (2019·沈阳质检)已知一个算法的程序框图如图所示,当输出的结果为0时,输入的实数x 的值为( ) A .-3 B .-3或9 C .3或-9 D .-3或-9 [解析] 当x ≤0时,y =????12x -8=0,x =-3;当x >0时,y =2-log 3x =0,x =9.故x =-3或x =9,选B. [答案] B [例2] 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现输入如下四个函数,则可以输出的函数为( ) A .f (x )=cos x x ????-π 2

C .f (x )=|x | x D .f (x )=x 2ln(x 2+1) [解析] 由程序框图知该程序输出的是存在零点的奇函数,选项A 、C 中的函数虽然是奇函数,但在给定区间上不存在零点,故排除A 、C.选项D 中的函数是偶函数,故排除D.选B. [答案] B [解题技法] 顺序结构和条件结构的运算方法 (1)顺序结构是最简单的算法结构,语句与语句之间、框与框之间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的.解决此类问题,只需分清运算步骤,赋值量及其范围进行逐步运算即可. (2)条件结构中条件的判断关键是明确条件结构的功能,然后根据“是”的分支成立的条件进行判断. (3)对于条件结构,无论判断框中的条件是否成立,都只能执行两个分支中的一个,不能同时执行两个分支. [题组训练] 1.半径为r 的圆的面积公式为S =πr 2,当r =5时,计算面积的流程图为( ) 解析:选D 因为输入和输出框是平行四边形,故计算面积的流程图为D. 2.运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可输出B =______,C =______.

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

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 下面,对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作一些具体的说明,供参考. 1.顺序结构 顾名思义,顺序结构就是按照算法步骤排列的顺序,逐条执行算法。如图1所示,虚线框内是一个顺序结构,步骤n和步骤n+1是顺序执行的.顺序结构在计算机中表现为,计算机按照语句出现的先后次序执行的一串语句.一般来说,学生对顺序结构的理解没有困难. 2.条件结构 条件结构是根据“条件”在不同情况下的取值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可以在两种情况下选择一种(双分支),也可以在多种情况下选择一种(多分支). 教科书一般只采用了“双分支”的简单情形.如图2所示,虚线框内是一个条件结构.此结构中包含一个判断框,根据条件p是否满足,选择执行步骤A或步骤B,但不会出现同时执行步骤A和步骤B的情形. 3.循环结构 在生活中,我们有时需要重复做一些事情(如求50个学生的总成绩,需要做50次加法运算,每次加入一个学生的成绩).从完成这类事情的过程中,可以找出3个关键的地方,即“从什么地方开始”“反复做什么”“在什么条件下结束”.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快,最善于进行重复性的工作,可以将人们从繁重的重复运算中解救出来。循环结构可以让计算机在某个条件成立的情况下重复执行某个步骤。在构造循环结构时,也必须保证完成下面的事情. (1)循环前,初始化变量的值. 例如,在“输出1~100”的循环结构中,要先给输出的变量i赋初值1.

(2)确定循环体. 循环体就是在循环结构中反复执行的操作步骤,例如,上述循环结构中的循环体是“输出变量i”和“i=i+1”. (3)设置循环终止条件. 循环结构不能是永无终止的“死循环”,一定要在某个条件下终止循环,这就需要条件结构来做出判断,因此,循环结构中一定包含条件结构.例如,上述循环结构中的终止条件是“i=100”. 循环结构有两类,当型循环和直到型循环.如图3所示,当型循环结构表示“当条件p1满足时,反复执行循环体”;直到型循环结构表示“反复执行循环体直到条件p2满足”. 图3 相对于顺序结构和条件结构来说,循环结构的教学难度较大.这是因为,尽管学生以往对循环操作这种处理问题的方式已有一些经验,但真正接触循环结构还是第一次;而且,程序设计中的循环结构与学生熟悉的重复运算存在一定的区别.因此,需要帮助学生理解和构造适合于计算机的循环结构. 从图1~3的程序框图中可以看出,三种基本逻辑结构存在共同的特点,即只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每一个基本逻辑结构的每一部分都有机会被执行到,而且结构内不存在死循环.

高中数学 第二章 算法初步 2_2 算法框图的基本结构及设计第2课时自我小测 北师大版必修31

高中数学第二章算法初步 2.2 算法框图的基本结构及设计第2课 时自我小测北师大版必修3 1.对赋值语句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可以给变量提供初值②将表达式的值赋给变量③可以给一个变量重复赋值④不能给同一变量重复赋值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④ 2.下列给出的赋值语句正确的是( ). A.3=A B.M=-M C.B=A=2 D.x+y=0 3.将两个数a=1,b=2交换,使a=2,b=1,下面语句正确的是( ). A.a=b,b=a B.b=a,a=b C.a=c,c=b,b=a D.c=b,b=a,a=c 4.阅读算法框图,若输入的a,b,c分别为21,32,75,则输出的a,b,c分别是( ). A.75,21,32 B.21,32,75 C.32,21,75 D.75,32,21 5.下面的语句执行后输出的结果为______. A=2; B=3; B=A*A; A=A+B;

B=B+A; 输出A,B. 6.阅读如图所示的算法框图,若输入a=12,则输出a=________. 7.三个变量x,y,z,试将x置换给y,y置换给z,z置换给x,如图画出的算法框图正确吗?如果不正确,请加以改正. 8.已知函数f(x)=3x-4,求f[f(3)]的值,设计一个算法,并画出算法框图.

参考答案 1.答案:A 2.答案:B 3.解析:“a=b”的含义是把b的值赋给a.选项A得到的结果是a=2,b=2;选项B得到的结果是a=1,b=1;选项C中c的值不明确;选项D正确. 答案:D 4.解析:算法框图的运行过程是: a=21; b=32; c=75; x=21; a=75; c=32; b=21; 则输出75,21,32. 答案:A 5.答案:6,10 6.解析:输入a=12,该算法框图的执行过程是 a=12, b=12-6=6, a=12-6=6. 输出a=6. 答案:6 7.分析:所给的算法框图表示的算法为: 1.y=x,使y的值变为了x; 2.z=y,此时的y应为上一步的y,而非原题中的y,因此其结果是z的值也变为了x;

算法与程序设计VB选修

高中信息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VB (选修)》 知识要点 相关知识点 (一)算法 1.定义 相关题解: 1算法: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算法是程序设计的“灵魂”,算法+数据结构=程序。 单选题 1、下列关于算法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 、算法独立于任何具体的语言,BASIC 算法只能用BASIC 语言来实现 B 、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实现算法的过程 C 、算法是程序设计的“灵魂” D 、其它三项都正确 2.算法的描述方法: 1算法的描述:可分多种表达方法,一般用自然语言、流程图和伪代码进行描述。 2自然语言描述法:指用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本国语言),用自然语言描述符合我们的习惯,且容易理解。 3流程图描述:也称程序框图,它是算法的一种图形化表示方法。且描述算法形象、直观,更易理解。 4伪代码描述法:是介于自然语言和计算机程序语言之间的一种算法描述。是专业软件开发人员常用方法。 相关题解: 单选题 1、图形符号" " 在算法流程图描述中表示( B ). A 处理或运算的功能 B 输入输出操作 C D 算法的开始或结束 2、图形符号在算法流程图描述中表示( A ). A B 输入输出操作 C 用来判断条件是否满足需求 D 算法的开始或结束 3、以下哪个是算法的描述方法?( A ) A 流程图描述法 B 枚举法 C 顺序法 D 列表法 4、以下哪个是算法的描述方法?( D ) A 顺序法 B 列表法 C 集合法 D 自然语言描述法 (二)程序设计基础

(1)常用高级编程语言:BASIC、VB、Pascal、C、C++、Java 1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其中的对象主要是系统设计好的对象,包括窗体等、控件等 2控件:是指工具箱中的工具在窗体中画出的、能实现一定功能的部件,如文本框,命令按钮等。 对象属性=属性值 对象中属性可以在设计界面时通过属性窗中设置,也可以在运行时通过程序代码设置,方法如下例:给文本框“Txt123”的“Text”属性赋值为字符串“20”,代码如下 Txt123.text =”20” 变量=对象.属性 如果要获取对象的状态或特性,这时就要读取对象的属性值,方法如下 例:读取文本框“txt123”的“Text”属性的代码如下 a = txt123.text

算法与程序框图 习题含答案

算法与程序框图习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 1.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结果是() A.B.C.D. 2.已知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则执行该程序后输出的结果是 A.B. C.D. 3.下图是把二进制的数化成十进制数的一个程序框图,则判断框内应填入的条件是()

A.B.C.D. 4.我国元朝著名数学家朱世杰在《四元玉鉴》中有一首待:“我有一壶酒,携着游春走,遇店添一倍,逢有饮一斗,店友经三处,没有壶中酒,借问此壶中,当原多少酒?”用程序框图表达如图所示,即最终输出的,问一开始输入的() A.B.C.D. 5.中国有个名句“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其中的“筹”原意是指《孙子算经》中记载的算筹,古代是用算筹来进行计算,算筹是将几寸长的小竹棍摆在平面上进行运算,算筹的摆放形式有纵横两种形式,如下表: 表示一个多位数时,像阿拉伯计数一样,把各个数位的数码从左到右排列,但各位数码的筹式需要纵横相间,个位,百位,万位用纵式表示,十位,千位,十万位用横式表示,以此类推,例如2268用算筹表示就是=||丄|||.执行如图所示程序框图,若输人的x=1, y = 2,则输出的S用算筹表示为 A.B.C.D. 6.在中,,,边的四等分点分别为,靠近,执行下图算法后结果为() A.6 B.7 C.8 D.9 7.宋元时期名著《算学启蒙》中有关于“松竹并生”的问题:松长五尺,竹长五尺,若输入的分别是5,2,则输出的=()

A.B.C.D. 8.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 A.18B.41 C.88D.183 9.执行图1所示的程序框图,则S的值为()

图1 A.16B.32 C.64D.128 二、填空题 10.我国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张丘建是世界数学史上解决不定方程的第一人,他在《张丘建算经》中给出一个解不定方程的百鸡问题,问题如下:鸡翁一,值钱五,鸡母一,值钱三,鸡雏三,值钱一.百钱买百鸡,问鸡翁母雏各几何?用代数方法表述为:设鸡翁、鸡母、鸡雏的数量分别为,,,则鸡翁、鸡母、鸡雏的数量即为方程组 的解.其解题过程可用框图表示如下图所示,则框图中正整数的值为______. 11.运行如图所示的程序,若输入的是,则输出的值是__________.

《算法与程序设计》知识点

高息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VB (选修)》 知识要点 相关知识点 (一)算法 1.定义 相关题解: 算法: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算法是程序设计的“灵魂”,算法+数据结构=程序。 单选题 1、运用计算机程序解决实际问题时,合理的步骤是( )。 A 、设计算法→分析问题→编写程序→调试程序 B 、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程序 C 、分析问题→编写程序→设计算法→调试程序 D 、设计算法→编写程序→分析问题→调试程序 2.算法的描述方法: 算法的描述:可分多种表达方法,一般用自然语言、流程图和伪代码进行描述。 自然语言描述法:指用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本国语言),用自然语言描述符合我们的习惯,且容易理解。 流程图描述:也称程序框图,它是算法的一种图形化表示方法。且描述算法形象、直观,更易理解。 伪代码描述法:是介于自然语言和计算机程序语言之间的一种算法描述。是专业软件开发人员常用方法。 (二)程序设计基础 常用高级编程语言:BASIC 、VB 、Pascal 、C 、C++、Java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其中的对象主要是系统设计好的对象,包括窗体等、控件等 控件:是指工具箱中的工具在窗体中画出的、能实现一定功能的部件,如文本框,命令按钮等。

对象的属性、方法和事件 对象名.属性名=属性值 对象中属性可以在设计界面时通过属性窗中设置,也可以在运行时通过程序代码设置,方法如下例:给文本框“Txt123”的“Text”属性赋值为字符串“20”,代码如下 Txt123.text =”20” 变量=对象名.属性名 如果要获取对象的状态或特性,这时就要读取对象的属性值,方法如下 例:读取文本框“txt123”的“Text”属性的代码如下 a = txt123.text ‘读取字符(或a=Val(txt123.text) ’读取数值) 2、方法 [对象].方法[参数名表] 例:form.print ”欢迎使用” 该语句使用print方法在form1窗体中显示字符串“欢迎使用” 3、事件及事件驱动 事件是对象对外部操作的响应,如在程序执行时,单击命令按钮会产生一个Click事件。如需要命令按钮响应Click事件,就把完成Click事件功能的代码写到Click事件的事件过程中,与事件一一对应。 事件过程的形式如下: Private Sub 对象_事件名( ) ……………(事件过程代码) End Sub 一个简单的VB程序 求圆的周长和面积

《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和框图表示》教案

《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和框图表示》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设计流程图来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流程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条件分支、循环.理解掌握前两种,能设计简单的流程图. 2.过程与方法:通过模仿、操作和探索,抽象出算法的过程,培养抽象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通过算法实例,体会构造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欣赏数学美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大胆探索,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材分析 重点:顺序结构和条件分支结构以及循环结构的理解及应用. 难点:条件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的应用. 教学方法 一、导入新课 算法可以用自然语言来表示,但为了使算法的步骤表达得更为直观,我们更经常地用图形方式来表达,这就是程序框图.程序有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复杂的程序都是由这三种结构组成. 二、探究新知 探究一:程序框图 1.概念: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程序框、流程线及文字说明来表示算法的图形.在程序框图中,一个或几个程序框的组合表示算法中的一个步骤;带有方向箭头的流程线将程序框连接起来,表示算法步骤的执行顺序. 2.程序框的功能: 程序框名称功能 起止框表示一个算法的起始和结束,是任何流程图不可少的. 输入、输出框表示一个算法输入和输出的信息,可用在算法中任何需要输入、输出的位置. 难 处理框赋值、计算,算法中处理数据需要的算式、公式等分别写在不同的用以处理数据的处理框内.

判断框判断某一条件是否成立,成立时在出口处标明“是”或“Y”;不成立时标明“否”或“N”. 流程线连接程序框 连接点连接程序框的两部份 3.画程序框图的规则如下: (1)使用标准的图形符号. (2)框图一般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方向画. (3)除判断框外,大多数流程图符号只有一个进入点和一个退出点.判断框具有超过一个退出点的唯一符号. (4)判断框分两大类,一类判断框“是”与“否”两分支的判断,而且有且仅有两个结果;另一类是多分支判断,有几种不同的结果. (5)在图形符号内描述的语言要非常简练清楚. 探究二: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 1.顺序结构 顺序结构是最简单的算法结构,语句与语句之间,框与框之间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的,它是由若干个依次执行的处理步骤组成的,它是任何一个算法都离不开的一种基本算法结构. 顺序结构在程序框图中的体现就是用流程线将程序框自上而下地连 接起来,按顺序执行算法步骤.如在示意图中,A框和B框是依次执行的, 只有在执行完A框指定的操作后,才能接着执行B框所指定的操作. 2.条件结构 条件结构是指在算法中通过对条件的判断,根据条件是否成立 而选择不同流向的算法结构. 它的一般形式如右图所示: 注: (1)右图此结构中包含一个判断框,根据给定的条件P是 否成立而选择执行A框或B框.无论P条件是否成立,只能执 行A框或B框之一,不可能同时执行A框和B框,也不可能A框、 B框都不执行.(这里B框可能没有) (2)一个判断结构可以有多个判断框. 3.循环结构A B 否 是 条件P A B

算法与程序框图练习题(整理)

算法与程序框图练习题 1、若某程序图如图所示,则该程序运行后输出的k 的值是____________. 2、阅读右边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若输出x 的值为,则输出y 的值( ) A 、0.5 B 、1 C 、2 D 、4 3、如右框图,当 时, 等于( ) A 、7 B 、8 C 、10 D 、11 4、阅读右边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则输出的值为( ) A 、3 B 、4 C 、5 D 、6 5、执行右面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n 是4,则输出的P 是_____ A 、8 B 、5 C 、3 D 、2 6、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入 ,则输出的y 的值是 _______________. 是 否输出k a>b? 结束4b=k k a=4k=k+1 k=2开始

7、右图中,,,为某次考试三个评阅人对同一道题的独立评分,为该题的最终得分,当,, 时, 等于( )A 、11 B 、10 C 、8 D 、7 8、若执行如图2所示的框图,输入,则输出的数等于 ___________. 9、若执行如图3所示的框图,输入 , ,则输出的数等于___________. 10、执行右面得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是6,那么输出的是( ) A 、120 B 、720 C 、1440 D 、5040 11、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A 的值为2,则输出的P 值为( )A 、2 B 、3 C 、4 D 、5 12、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 值为( ) A 、-3 B 、- C 、 D 、 2 13、如图所示,程序框图(算法流程图)的输出结果是__________. 是 否

算法与程序设计知识点汇总材料

高中信息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VB(选修)》 知识要点 相关知识点 (一)算法 1.定义 相关题解: 1算法: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算法是程序设计的“灵魂”,算法+数据结构=程序。 单选题 1、运用计算机程序解决实际问题时,合理的步骤是(B)。 A、设计算法→分析问题→编写程序→调试程序 B、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程序 C、分析问题→编写程序→设计算法→调试程序 D、设计算法→编写程序→分析问题→调试程序 2.算法的描述方法: 1算法的描述:可分多种表达方法,一般用自然语言、流程图和伪代码进行描述。 2自然语言描述法:指用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本国语言),用自然语言描述符合我们的习惯,且容易理解。 3流程图描述:也称程序框图,它是算法的一种图形化表示方法。且描述算法形象、直观,更易理解。 4伪代码描述法:是介于自然语言和计算机程序语言之间的一种算法描述。是专业软件开发人员常用方法。 相关题解: 单选题 1、图形符号" "在算法流程图描述中表示( D ). A 处理或运算的功能 B 算法的开始或结束 C D输入输出操作 2 、图形符号" "在算法流程图描述中表示( A ). A 处理或运算的功能 B 算法的开始或结束 C 用来判断条件是否满足需求D输入输出操作 3、以下哪个是算法的描述方法? ( A ) A 流程图描述法 B 枚举法 C 顺序法 D 列表法 4、以下哪个是算法的描述方法?( D ) A 顺序法 B 列表法 C 集合法 D 自然语言描述法 5、介于自然语言和计算机语言之间的一种算法描述是下列哪个选 项?(A ) A、伪代码 B、流程图 C、高级语言 D、VB 程序设计语言 (二)程序设计基础 (1)常用高级编程语言:BASIC、VB、Pascal、C、C++、Java 1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其中的对象主要是系统设计好的对象, 包括窗体等、控件等 2控件:是指工具箱中的工具在窗体中画出的、能实现一定功能的 部件,如文本框,命令按钮等。 对象属性=属性值 对象中属性可以在设计界面时通过属性窗中设置,也可以在运行时 通过程序代码设置,方法如下 例:给文本框“Txt123”的“Text”属性赋值为字符串“20”,代码 如下 Txt123.text =”20” 变量=对象.属性 如果要获取对象的状态或特性,这时就要读取对象的属性值,方法 如下 例:读取文本框“txt123”的“Text”属性的代码如下 a = txt123.text 2方法 [对象].方法[参数名表] 例:Command1.print ”欢迎使用” 该语句使用print方法在Command11窗体中显示字符串“欢迎使 用” 3事件及事件驱动

算法与程序知识点

(一)算法 1.定义 相关题解: 1算法: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算法是程序设计的“灵魂”,算法+数据结构=程序。单选题 1、运用计算机程序解决实际问题时,合理的步骤是(B)。 A、设计算法→分析问题→编写程序→调试程序 B、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程序 C、分析问题→编写程序→设计算法→调试程序 D、设计算法→编写程序→分析问题→调试程序 2.算法的描述方法: 1算法的描述:可分多种表达方法,一般用自然语言、流程图和伪代码进行描述。 2自然语言描述法:指用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本国语言),用自然语言描述符合我们的习惯,且容易理解。 3流程图描述:也称程序框图,它是算法的一种图形化表示方法。且描述算法形象、直观,更易理解。 4伪代码描述法:是介于自然语言和计算机程序语言之间的一种算法描述。是专业软件开发人员常用方法。 相关题解: 单选题 1、图形符号" 菱形"在算法流程图描述中表示( B ). A 处理或运算的功能 B 输入输出操作 C 用来判断条件是否满足需求 D 算法的开始或结束 2、图形符号" 矩形"在算法流程图描述中表示( A ). A 处理或运算的功能 B 输入输出操作 C 用来判断条件是否满足需求 D 算法的开始或结束 3、以下哪个是算法的描述方法?( A ) A 流程图描述法 B 枚举法 C 顺序法 D 列表法 4、以下哪个是算法的描述方法?( D ) A 顺序法 B 列表法 C 集合法 D 自然语言描述法 介于自然语言和计算机语言之间的一种算法描述是下列哪个选项?()

Width决定控件宽度 TOP决定控件的靠顶部位置 Left决定控件的靠左边位置 Font设置控件中字体格式BackColor设置控件背景色ForeColor设置控件的前景色BorderStyle设置控件的边框风格 Alignment 即标签文字对齐属性:(0)Left Justify时文本左对齐;(1)Right Justify 时文本右对齐;设置为(2)Center时文本居中。 AutoSize 设置为False时输入控件Caption中文字超过控件宽度时超出部分被裁剪掉,设置为True时,控件可水平扩充,以适应控件Caption属性。 Visible决定控件是否可见 Enabled决定控件运行时是否有效 对象.属性=属性值 对象中属性可以在设计界面时通过属性窗中设置,也可以在运行时通过程序代码设置,方法如下 例:给文本框“Txt123”的“Text”属性赋值为字符串“20”,代码如下 Txt123.text =”20” 变量=对象.属性 如果要获取对象的状态或特性,这时就要读取对象的属性值,方法如下 例:读取文本框“txt123”的“Text”属性的代码如下 a = txt123.text 2方法

专题:算法与程序框图[学生版]

专题:算法与程序框图 1.如下图,程序框图所进行的求和运算是( ) A.23111222+++ (10) 12+ B.11123+++ (110) + C.111246+++ (118) + D.111246+++ (120) + 2.在可行域内任取一点,规则如下程序框图所示,则能输出数对(x,y)的概率为( ) A.14 B.2π C.4π D.8 π 3.已知程序框图如下图所示,若输入n=6,则该程序运行的结果是( ) A.2 B.3 C.4 D.15 4.流程线的功能是( ) A.表示算法的起始和结束 B.表示算法输入和输出的信息 C.赋值、计算 D.按照算法的顺序连接程序框 6.在一个算法中,如果需要反复执行某一处理步骤,最好采用的逻辑结 构是( ) A.顺序结构 B.条件结构 C.循环结构 D.顺序结构 或条件结构 9.已知某算法的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若将输出的(x,y)值依次记为 1122()()x y x y ,,,,…()n n x y ,,,… (1)若程序运行中输出的一个数组是(9,t),则t= ; (2)程序结束时,共输出(x,y)的组数为 .

10.下边程序框图给出的程序执行后输出的结果是. 4.下图是一个算法的程序框图,则输出S的值是. 2.如下程序框图,则最后输出的结果是( ) A.5 049 B.4 850 C.2 450 D.2 550 4.如果下边程序运行后输出的结果是132,那么在程序中UNTIL后面的“条件”应为( ) A.i>11 B.i>=11 C.i<=11 D.i<11 6.阅读下边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则输出s的值为( ) A.-1 B.0 C.1 D.3

算法与程序框图练习题(整理)

算法与程序框图练习题 1、 2、 A 、若某程序图如图所示,则该程序运行后输出的k的值是_____________ . 阅读右边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若输出x的值为-二,则输出y的值()0.5 B、1 C、2 D、4 3如右框图,当4■.,:|.■时,乜等于( ) A 、B、8 C、10 D、11 /输人X2轴X、/ x.-xMx.-x 4、5、 「开始i k=k+ 1 a=4k 否 输出k b=k4 a>b? 是 阅读右边的程序框图, A、3 B、4 执行右面的程序框图, A、8 B、5 输入 1 1 :| F = 11亠釘 L “ c结東J 运行相应的程序,则输出:的值为() C、5 如果输入的 D、6 n是4,则输出的P是, 6、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 /SX^7 [P口暑十 广 [x ■!. p- 1 L f Z1S7 7

7、右图中,门,二:,心为某次考试三个评阅人对同一道题的独立评分,-r,为该题的最终得分,当V- = - 一二 时,p等于()A、11B、10 C、8 D、7 &若执行如图2所示的框图,输入为=?,I 】- '+_则输出的数等于 9、若执行如图3所示的框图,输入人-, '| -—-—,则输出的数等 于 10、执行右面得程序框图,如果输入 的 A、120 B、720 11、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 12、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 的 13、如图所示,程序框图(算法流程 图) :'是6,那么输出的是() C1440D、5040 A的值为2,则输出的P值为() A、 1 s值为()A、-3B、 幵始 1 现二2 -J-1 f 1 >-1^.t 1 否 的输出结果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