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实验小学基本情况
广州市天河区第一实验小学简介

广州市天河区第一实验小学
广州市天河区第一实验小学创办于世纪之交的2000年,坐落在广州的发展新热区??珠江新城,是天河区首批英语特色学校,广州市绿色学校、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
天河区第一实验小学占地6630平方米,建筑面积6320平方米。
校园环境优雅、动静分区,运动区有游泳池、塑胶跑道和塑胶篮球场、快乐体育场等;教学区课室和功能室分合有致,建有富于特色的多媒体电脑室、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阶梯电教室、英语活动室、自然实验室等14个功能室,成为师生共同研究、共同探索发展的地方,为孩子们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厦门同安区第一实验小学介绍

厦门同安区第一实验小学介绍基本内容一校史简介在县城东北,清乾隆二年(1737),知县唐孝本就明代蔡复一故宅——微微贞素堂改建为双溪书院。
中为讲堂3间,后造层楼3间,东西两旁各建书舍10间,另有厨房、浴室附属设施。
乾隆十八年(1753)又在楼后续建书室5间,尔后屡经翻修。
双溪书院建成后就接纳生徒肄业,官府拨学田作为书院产业。
地方人士也有捐资置田献给书院的。
因而双溪书院曾拥有田产二百多亩。
苏延王之孙苏瑞书等人还捐资购置房产赠送书院。
清末,双溪书院拥有铜鱼馆、西门内、读书巷道等处房产14间。
田产房产收入作为书院经费。
乾隆三十六年(1771)起,还给每月考课成绩优良者发膏火费、奖赏钱。
光绪年间(1875——1908),经常在双溪书院肄业,参加考课的生童在二百五十名以上。
在双溪书院掌教并卓有成效的有:雍正乙卯(1735)岁贡庄天能(社坛人)、嘉庆辛酉(1801)举人叶澜(卿木益人)、道光元年(1821)举人叶翼飞(古坑人)、咸丰壬子(1852)举人陈腾鲲(感化里松田人)、已未(1859)举人陈瑞霖(胡厝宅人)、同治庚午(1870)举人叶王睿(美岐山人)。
最后一任山长是光绪甲午(1894)举人吴煌枢(县城北门内人)。
清光绪三十年(1904),双溪书院改成学堂。
原书院院长吴煌枢(字炯堂,北门内人,光绪甲午举人)任堂长。
三十三年(1907)。
吴离任,但仍主持设计,就书院后进改建新式教室一座。
只是此后军阀混战,地方不靖,校长、教员经常变更,学校时办时停,十年间没有培养出一个毕业生。
1912年,县知事马徵祥(诏安人)重新组建“县立学校”,任命他的同乡林学洙(字绍庭,全闽两级师范学校本科毕业),原任诏安县劝学所长)为校长。
自此,林学洙连任八年,学校较为稳定。
1919年夏开始有首届高小毕业生。
新加波东南亚教育研究中心主席王秀南教授就是首届的毕业生。
1921年,前清举人洪国器任校长。
地主绅士苏万灵等去上海募捐4200余元,用于扩建教室、宿舍。
北京第一实验小学概况

北京第一实验小学概况北京第一实验小学是一所具有94年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学校。
坐落在琉璃厂古文化街北侧,成立于1912年9月5日,前身为“国立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
90多年来,学校始终倡导“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德才兼备,方为师表”的为师理念。
邓颖超同志作为我校第一位女教师曾在此任教。
在这片沃土上,先后涌现出19位特级教师,培养了一批师德素质高、有教学特色的优秀教师,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在未来的两年里,学校将建成一幢融演播厅、室内运动馆、学生宿舍为一体的科体综合楼以及25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届时全国、全市、全区以及校内的文体交流、艺术交流活动都可以在此开展。
办学特色学校深入研究文化因素在课程、德育、环境、美育和管理诸方面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形成以文化育人为核心的办学特色。
增设古诗文诵读、书法、国画等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开展中国特色节、古诗文诵读展示等活动,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与此同时,学校还增加了英语口语课,聘请外籍英语教师授课,组织学生与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韩国等许多国家开展通信、组团互访等友好交流活动,为学生奠定走向世界的基础。
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培育,在硬件设施建设和校园环境方面突出文化育人理念,让学校的每一处空间都能体现高雅的文化育人氛围,使之成为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有效载体。
学校的图书馆采用全开放阅览形式,分为“读童话故事”、“览天下文章”、“访电子网络”、“查报纸杂志”四个阅览区。
高中低年级的学生和教师可以根据不同需要借阅不同书籍。
最具特色的是学校图书馆里特设了外语读物选区,这里有不同层次的外文读物,图文并茂,有利于学生英语的学习。
学校还将在这里开设英语角,为学生提供英语口语交流的空间。
与此同时,学校以硬件建设为依托,大力开展以“促学生发展、促教师发展、促学校发展”为目标的软件建设,,,优秀的教师集体也不断形成,涌现出市级、区级“青年文明号”集体、优秀党支部、优秀团支部、优秀教研组,,另外,学校还加大教育教学交流和研讨的力度,把教育专家、优秀教师、优秀课请进校园,把先进的教育思想、科学的教育模式、丰富的教育内容引进校园,使教师和学生真正成为素质教育的受益者,实现师生身体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的整体提高,为培养以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为积淀,具有健康身心和艺术情趣,会学习会创造的国际化人才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长春市第一实验小学

长春市第一实验小学长春市第一实验小学始建于1935年,校名初为新京特立大经路小学,1962年定名为长春市第一实验小学。
学校共有三个校区,校区本部坐落在朝阳区北安路55号,西校区坐落在绿园区青年路花园小区内,总占地面积35800平方米。
中海校区坐落在净月区临河街和南环城路交汇处。
优美的校园环境,先进的教学设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学校有微机室、语音室、阅览室、舞蹈、音乐、美术等专业教室27个。
校园网络畅通无阻,信息设备一应俱全。
绿草茵茵的运动场、造型独特的多功能体育馆,为孩子们提供了锻炼体魄和课间游戏的最佳场所。
团结务实的领导集体和优秀进取的教师队伍是学校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校级领导中有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巾帼建功”标兵、市级教育专家、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教师队伍中有5名特级教师,6名中学高级教师,81名小学高级教师,3名国家级骨干教师,15名省级骨干教师,38名市级骨干教师,专业教师达标率100%。
学校坚持“以德为纲,以人为本,科研兴校,依法治校”的办学思想。
重视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和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以科研推动学校高速发展。
“九五”期间,该校进行了语文、外语、计算机的教改实验;承担了《优化组合各种电教媒体,提高学生课业技能,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素质发展》、《信息网络建设研究》等多项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
此外,结合该校实际,进行了音体美分层次的教学研究科研课题,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十五”期间,该校有多项各级各类课题正在进行当中。
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学校形成了“诚信、友善、求真、尚美”的校风,“传道、授渔、激趣、导行”的教风和“乐学、勤学、博学、善学”的学风。
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先进单位、少先队全国红旗大队、教育部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吉林省艺术教育传统校、吉林省优秀家长学校、吉林省红领巾示范校、吉林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长春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市花园学校、、艺术教育示范校、德育教育先进校、少先队工作模范校、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单位等荣誉称号。
上海市金山区第一实验小学简介

上海市金山区第一实验小学简介上海市金山区第一实验小学创办于一九零五年,坐落于上海南翼重镇——朱泾镇。
一九五一年、一九八七年曾两次被定为县重点小学,一九八一年命名为金山县实验小学。
一九九七年被命名为上海市金山区第一实验小学,一九九三年八月,迁入现址(上海市金山区朱泾镇浦源路118号)。
新校舍占地面积23.6亩,建筑面积6800多平方米,投资900多万元。
拥有足球、篮球等运动场地和体育设施,以及电脑房、体操房、图书馆、实验室,音乐、美术、生活劳动等多个专用教室。
学校现有30个教学班,1294名学生;教师92名,其中高级教师5名,中级教师59名;市级骨干教师4名,区级导师3名,区级骨干教师6名,校学科带头人3名,校教坛新秀3名;研究生学历4名,本科学历80名(包括2名在读研究生),本科率占教师数的91%。
在办学过程中,学校坚持“以美育人、和谐共进”的美育办学思想,坚持“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未来发展高于一切”的办学宗旨,坚持“让每一个孩子都喜欢学习,让每一个孩子都快乐成长”的办学理念,以师生和谐发展为己任,以课程建设为载体,聚焦“管理之美”、“教师之美”、“学生之美”三大主题,积极开展“以美施教、以美育人、以美立校”实践研究,努力构建和谐美校园,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师生快乐成长。
经过几年的努力,学校也取得了较好的办学成果:学校已经连续十五次蝉联上海市文明单位,还先后被命名为上海市素质教育实验学校、上海市一期、二期课改基地学校、上海市语言文字示范学校、上海市德育先进集体、上海市小学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绿色学校、上海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上海市美术特色学校、上海市动漫画创作基地、08年度上海市科普示范工程“科技教育特色示范学校”、2007-2008年度上海市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先进单位、上海市教育系统巾帼文明示范岗、上海市平安单位、上海市优秀家长学校等。
学校还是“十一•五”上海市家庭教育指导实验基地、中福会少年宫首批科技创新培育基地。
商丘市第一实验小学

商丘市第一实验小学河南省商丘市第一实验小学创建于1948年,62年的发展历史,现有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3个校区,10300名学生,700余名教职员工。
占地340亩,总建筑面积8万多平方米,整个校园艺术与教学楼和谐统一,现代化设施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
高度的敬业精神,良好的师德师风,在全社会树立了实验小学的良好形象和职业精神,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红旗大队、省规范化管理示范学校等120余项殊荣。
构成了河南商丘教育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儿童一生的幸福奠基础诠释:我们不仅要给孩子们奠定好各科文化知识的基础,为他今后的进步求知、深造奠定扎实而牢固的根基,还要为孩子的做人奠基础。
同时孩子的行为、习惯、修养、气质、他的认知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在六年中对他一生中的影响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不仅要抓学科知识的锤炼,还要狠抓人格的培养,同时,小学阶段也是孩子个性特长逐渐凸现的阶段,我们要和家长一道密切关注孩子的个性特长的发展,把孩子的潜质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使孩子今后更好地展现个人才华。
作为基础教育的任务就是要为孩子一生幸福奠好基础,给孩子最好的童年、给人生最坚实的起步。
校训:搏、雅、乐、彩搏之所以首先定位“搏”,这是从我校几十年的发展历程考虑的。
近六十年来,学校无论处于顺境还是逆境,一代代的实小人为党的教育事业披肝沥胆、呕心沥血,为实小打下了坚实的人文基础,留下了优良的传统和作风。
特别是近十多年来,全体实小人不等、不靠、不要、负重拼搏,搏出了实验小学的新天地,搏出了实小人对教育事业情有独钟的一颗颗拳拳赤子之心,搏出了实验小学96年以前占地7亩,校舍3000平米;96年占地17亩,校舍5700平米;99年占地42亩,校舍36000平米;到今天又新增占地308亩,校舍又增80000多平米的跨越式发展的今天。
现在实小人更有信心搏出它灿烂的明天!不仅学校要在拼搏中发展,老师要在拼搏中进取,学生也要在拼搏中成长,只有这样,学校师生共同奋斗,才能实现自己的伟大梦想。
即墨市第一实验小学

即墨市第一实验小学
即墨市第一实验小学创建于1950年,原名为阁里完小,1985年9月正式命名为即墨市第一实验小学。
学校面积10352.9平方米,建筑面积8400平方米,学生数1984人,教师数128人,教室数36间,操场1个(5500平方米),多媒体教室:1间(200平方米),实验室2间,图书室1间,阅览室1间,微机室2间。
建校50多年来,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学校不断发展壮大。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始终秉承“为孩子的一生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办学宗旨,与时俱进,务实创新,锐意改革,勇立潮头,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育人效益和社会效益,学校先后获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山东省绿色学校、山东省少先队工作规范化学校、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爱国(基础)教育全国示范小学、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学校、青岛市文明单位标兵、青岛市特色学校等地市级以上荣誉称号50余项,成为青岛市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一所窗口学校。
栾川县第一实验小学简介(1)

栾川杏坛奇葩秀劲风满帆正远航----------栾川县第一实验小学简介在巍巍的君山脚下,潺潺的伊水河畔,有一所美丽的校园----栾川县第一实验小学,学校创建于1971年,位于栾川县城君山西路,占地4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22420平方米,是栾川县教育局直属的一所六年制小学,是一所规模宏大,环境优雅,设备先进的现代化学校。
目前学校共设置1-6年级65个教学班,在校生4000余名,学校在职教职工203名,其中本科以上学历105名,专科学历91名,拥有小学特级教师2名,高级教师64名,国家级骨干教师1名,省级骨干教师6名,市级骨干教师16名,省学科技术带头人3名,雄厚的师资力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学校分办公区、教学区、生活区、活动区四部分,建有办公楼1幢,教学楼4幢,学生公寓2幢,餐厅1幢,可供4000余名学生入学就读,千余名学生住宿用餐。
教育教学配套设施齐全,建设有体育场、篮球馆、语音室、计算机教室、仪器室、图书室、体音美器材室、多功能报告厅、电视台、校园网络系统、广播、监控系统,多媒体配备到每一个教室,教学器材、图书均达国家一类标准。
多年来,学校遵循“人文立校,精细治校,科研兴校,特色办校”的指导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坚持“求真创新、博爱自律、严谨敬业、励志进取”的校园精神,把“关爱学生、情系家长、回报社会”作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
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宗旨,把德育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整合一切德育力量,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的育人目标。
一、以“根的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统领学校各项工作。
“育人最高的境界是文化育人”,学校把几十年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融合为一体,形成了以“根的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理念及完整的文化体系,把内蕴中国灵魂、外展国际视野的现代人”作为学校的培养目标,砥砺学子铭记文化之根、家国之根、美德之根,做一个有根的中国人。
二、稳步推进“五步导学法”,努力打造高效课堂.“质量立校,科研兴校”是我校的一贯追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涉县第一实验小学基本情况
涉县第一实验小学位于涉城镇牌坊路,原名涉县城里小学,始建于1946年,1984年更名为涉县实验小学,2014年9月更名为涉县第一实验小学,学校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和悠久的发展历史。
学校占地面积33568平方米,建筑面积20671平方米,现有教学班43个,学生3469人,教职员工121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
其中中学高级教师3人,省、市特级教师3人,省、市级骨干教师10人。
2010年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在原址西北方位重新翻建两栋教学楼;2010年6月正式开工,2011年8月建成,正式投入使用,学校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施一流。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恪守“尚德、健体、博学、善行”的校训,围绕“精心育花开,朵朵放光彩”的育人目标,积极探索“国学经典励志,汉字书写终身”的课程理念,倡导“四有五爱”的实小精神。
学校以“我能行”教育为主题,大力推进校本革命,致力于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实现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多年来,在各级各部门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各项工作均取得显著成效,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书画教学十大名校”“河北省示范性小学”、“河北省综合实践活动实验校”“河北省绿色学校”、“河北省实验教学研究与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实验校”“邯郸市教育科研先导型实验学校”“邯郸市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等市级以上二十多个荣誉称号,涉县教育科研、现代教育技术、素质教育、常规管理、德育、实验教学、依法治校、艺术教育等先进校。
省、市、县特级教师骨干教师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