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落日》PPT

合集下载

李瑛《黄河落日》公开课PPT课件

李瑛《黄河落日》公开课PPT课件
运用修辞手法
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使意象更加 生动鲜明。
描绘细腻画面
通过细腻的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歌所营造 的画面之中。
情感抒发与意境创造
真挚情感表达
01
抒发内心真挚的情感,让读者产生共鸣。
创造深远意境
02
通过意象的组合和情感的抒发,创造深远而耐人寻味的意境。
语言简练意赅
03
运用简练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传达丰富的情感和意境。
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当代黄河文化传承与发展
文化传承
当代社会应加强对黄河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通过教育、宣传等多 种途径,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黄河文化。
创新发展
在传承黄河文化的同时,应注重创新发展,推动黄河文化与时代精 神相结合,为现代社会注入新的活力。
国际交流
加强黄河文化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 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02
03
民族精神
通过黄河落日的意象,表 达中华民族坚韧不拔、自 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历史沧桑
以黄河为背景,展现中华 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历 经沧桑的历程。
爱国情怀
抒发诗人对祖国的深厚感 情,表达对民族命运的关 切和忧虑。
诗歌艺术手法分析
意象运用
通过黄河、落日等自然意 象,构建出宏大、壮美的 诗歌意境。
象征手法
黄河落日象征着中华民族 的命运和前途,具有强烈 的象征意义。
音乐性
诗歌语言富有节奏感和音 乐性,通过押韵、平仄等 手法增强诗歌的感染力。
经典语句欣赏与解读
“等了五千年/才见到这庄严的一刻” :表达诗人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感 慨,以及对民族未来的殷切期望。
“我们/在时光里/不断忏悔和受难/只 为了/这片刻的辉煌”:表达诗人对民 族苦难的深刻反思,以及对辉煌未来 的坚定信念。

11398_黄河落日ppt课件中职豆丁网

11398_黄河落日ppt课件中职豆丁网
16
注意事项及安全提示
安全注意事项
提醒游客在观赏黄河落日时,注意保持安全距离,遵守景区规定,不要攀爬或触 摸危险物品。
旅游安全提示
建议游客在旅行前了解当地天气和交通状况,合理安排行程,确保旅行安全。同 时,提醒游客注意个人财物安全,保管好贵重物品。
2024/1/26
17
04
黄河落日文化内涵挖掘
2024/1/26
22
05
黄河落日旅游资源开发策 略
2024/1/26
23
政府主导推动旅游业发展
01
02
03
制定旅游发展规划
政府应制定全面、科学的 旅游发展规划,明确黄河 落日旅游资源的开发目标 、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2024/1/26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政府应加大投入,完善旅 游交通、住宿、餐饮等基 础设施,提高旅游服务质 量和水平。
黄河落日ppt课件的制作 技巧和方法
2024/1/26
29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01
02
03
04
学员对黄河落日文化的深入理 解和认识
学员对黄河落日旅游开发的见 解和建议
学员对ppt课件制作技巧和方 法的掌握和运用
学员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收获 和感悟
2024/1/26
30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黄河落日文化在传承和创新中的发展 趋势
古代诗人常借黄河落日抒发豪情 壮志或寄托离愁别绪,如“大漠 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脍炙人
口的诗句。
黄河落日也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 的见证,与黄河文化、农耕文化
等紧密相连。
2024/1/26
6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黄河落日作为一种独特的自然景观,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黄河落日

黄河落日

第四层次
• 从“远了马鸣,断了长戈”到“在蟋蟀鸣叫的苍茫里 闪烁”。
• 马鸣的远去,长戈的断裂——和平时代的来临 • 中华民族的史诗不仅“只有雄浑沉郁的唐诗” • 还有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 • 这些辉煌如同“余烬的炭火”和“浪尖上跳动的星星
”,“在蟋蟀的鸣叫的苍茫里闪烁”
布置作业:
1.字词 塬( ) 蒿( ) 绛红( ) 旌旗( ) 裸露( ) 鼙鼓( ) 爝火( ) 2.列举李瑛的代表作。 3.分析诗中每一层的意思。
黄河的基本走向
黄河源头景观
注:黄河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
黄河上游景观
黄河中游景观
黄 河 凌 汛
注:浮冰下 泻造成凌汛
落日
芦花
仰韶遗址
大汶口遗址
黄河 古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qì)
碛口
大 禹 渡
黄 帝 陵
西 夏 王 陵
龙门石窟 鹳雀楼
风 土 民 俗 篇
黄河纤夫
黄河故道民俗——斗羊
• 从“淡了帆影,远了渔歌”到“竟如此惊心动魄”。 • 帆影、渔歌、大地的沉默、凝思的树、严肃的鹰、陡峭的土
壁、蒿艾的气息、枯黄的草色、绛红的狂涛等一系列意象— —展示黄河的美;万事万物庄严肃穆 • “九万面旌旗”在中华大地上翻卷; • “九万面鼙鼓云锣”响彻中华大地, • 场面是如此惊心动魄——衬托中华大地的喜庆景象
第一层次从“等了五千年,才见到这庄严的一刻”到“沉
入滚滚的浊波”,叙述了中华民族的崛起。
思考:什么要等五千年才能见到这个黄河落日? 黄河浊浪——生态的悲剧、象征历史的苦难 漫长黑夜就此谢幕——这片黄土地五千年来的困难 、苦难、灾难终于被落日带走,希望这片土地有真 理的照耀带来新的光明、幸福。

《黄河落日》ppt课件完整版

《黄河落日》ppt课件完整版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通过举办朗诵比赛、文艺演出等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 黄河落日》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
对旅游产业发展推动作用
01
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以黄河落日为特色,开发系列旅游产品,如观光游、摄影游、文化体验
游等,吸引游客前来游览。
02
促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将黄河落日与周边自然景观、人文景点等相结合,形成旅游产业链,推
倡导文学反映时代精神
鼓励作家关注现实生活,反映时代精神,通过文学作品传递正能量 和积极价值观。
在教育领域推广普及情况
纳入中小学教材
多篇文章被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成为学生了解和感受中华优秀文 化的重要途径。
辅助课堂教学
ppt课件作为教学辅助工具,在教师讲解过程中展示黄河落日的美 丽画面和相关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诗歌的朗诵和赏析
黄河落日与中华民族精神
通过对诗歌的朗诵和赏析,深入理解诗人 的情感和诗歌的主题。
探讨黄河落日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如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
知识掌握情况
学生对黄河的历史、文化以及落日意象有了更深 入的了解。
学习能力提升
通过诗歌朗诵和赏析,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口 头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展示黄河流域丰富多样的地域文化,如中原文化、关中文化、齐 鲁文化等。
诗歌中的地域风情
通过诗歌描绘黄河流域各地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和人文景观。
地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探讨黄河流域不同地域文化之间的交流、碰撞与融合现象。
当代价值意义挖掘
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
阐述黄河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价值意义,如对民族认同、文化自信 的作用。
深化文学理解

2024年李瑛《黄河落日》公开课课件

2024年李瑛《黄河落日》公开课课件

李瑛《黄河落日》公开课课件《黄河落日》是中国当代著名诗人李瑛的作品,它选自组诗《黄土地情思》。

李瑛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感受力,从小处落笔,揭示时代色彩和内容,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

他的作品《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曾获1983年首届全国诗集评选一等奖,而《生命是一片叶子》则在1999年获得了首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

《黄河落日》的教学课件共包含15张PPT,涉及到的字词包括黄土塬、漩涡、倔强、绛红、旌旗等,这些词汇体现了李瑛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生活现象特征的深刻理解。

诗歌的教学内容涵盖了朗诵、意象分析、层次划分和主题探讨。

通过朗读诗歌,学生被引导去思考作者的思想情感、诗歌的意象选择、全文的层次结构以及诗歌的主题。

《黄河落日》分为四个层次,每个层次都传达了深刻的意义。

第一层次描述了中华民族的崛起,特别是的成立,展现了厚重的历史感和苍茫感。

第二层次通过帆影、渔歌、大地、树等一系列意象,展示了黄河的美丽和中华大地的欢腾景象。

第三层次象征中华民族的艰难跋涉和新时代的到来。

一层则展示了一个和平时代的来临,通过马鸣的远去、长戈的断裂等意象,传达了对和平的向往。

李瑛的《黄河落日》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民族精神的诗歌,也是一个富有教育意义的教学资源,能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在上述概述中,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黄河落日》的四个层次及其所传达的意义。

这个细节对于深入理解李瑛的诗歌艺术和思想内容至关重要。

下面将对这四个层次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诗歌的第一层次从“等了五千年,才见到这庄严的一刻”开始,到“沉入滚滚的浊波”结束。

这一部分不仅叙述了中华民族的崛起,而且特别突出了成立的重大意义。

这里的“庄严的一刻”指的是的成立,这是一个亘古未有的历史时刻,象征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诗中的“太阳,也风风火火”起来,以及“涛涌的漩涡”,既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象,也象征着国家的新生和人民的激情。

这一层次的开篇恢弘大气,通过独特的视角,诗歌在时间和空间上展现出立体感,让读者感受到厚重的历史感和苍茫感。

02894_《黄河落日》精品课件

02894_《黄河落日》精品课件
5
教学方法与手段
2024/1/26
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讲解、讨论、示范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教师的讲解,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技巧;通过学生的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 性;通过教师的示范,帮助学生掌握诗歌朗诵和创作的技巧。
教学手段
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包括PPT演示、音频、视频等。通过多媒体的展示 ,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同时,还将利用网络资源, 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学习和自主探究。
《黄河落日》背景
该诗是作者在黄河边观看日落时,有 感而发创作的一首现代诗。通过描绘 黄河落日的壮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 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作者简介
李瑛,当代著名诗人,其诗歌作品以 深沉、豪放、真挚著称。他的诗歌多 描绘自然景象和抒发内心情感,具有 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2024/1/26
诗歌以黄河为背景,通过描绘黄河落日的景象,表达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深 情回望。全诗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展现了黄河的壮美、落日的辉煌以及诗人 的感慨和思考。
写作特点
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将黄河和落日这两个具有象征意义的自然元 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画面。同时,诗歌语言凝练而富有节 奏感,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享受。
文学表现
中国文学中,落日常被作为借景抒情的元素,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西方文学中 ,对落日的描绘则更加细腻入微,如莫奈的画作《日落》。
16
《黄河落日》在国际上的传播与影响
传播路径
《黄河落日》最初在中国发表后 ,逐渐通过国际文化交流、翻译 出版等途径传播到海外,被更多
国际读者所知晓。
国际反响
《黄河落日》以其独特的文化内 涵和艺术魅力,在国际上获得了 广泛的关注和赞誉,提升了中国

《黄河落日》PPT课件 (2)

《黄河落日》PPT课件 (2)

hè báshè jué zhēng róng tān luǒ jīn luò xī shuài
落日穿越黑夜 成为日出
主题
这是一首歌颂“黄河落日”,颂扬 中华民族的诗。
通过歌颂“黄河落日”的壮丽景象, 表达对祖国山川大地的热爱之情, 颂扬新中国的成立让经历过苦难 沉重历史的中华民族重新崛起。
全诗分四层次。
诗歌特点
• 善于
落笔﹐

手﹐努力揭示其中蕴含的时代色彩和时代内
容。对生活现象的特征﹐尤其是对
﹐他善於
黄河的基本走向
黄河源头景观
注:黄河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
黄河上游景观
黄河 凌汛
注:浮冰下 泻造成凌汛
仰韶遗址
大汶口遗址
黄河 古渡
(qì)
碛口
大 禹 渡
黄 帝 陵
西 夏 王 陵
选自组诗《黄土地情思》
➢用象征的手法把大自然(黄土地)人格化、哲理化
➢讴歌深厚质朴的东方文化,宣扬坚毅向上、百折不挠的中华民族 精神
试分析每个层次所包含的内容
诗歌分析
第一层次
主要叙述了中华民族的崛起。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垣古未有的。不仅在黄土高原,而且整 个华夏大地都被染红了。
“太阳,也风风火火”起来,而“涛涌的漩涡”,深重的苦难也 沉入滚滚的浊流中。
黄河落日
李瑛
导入课文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们的母 亲河,是我们的民族之魂,是中华儿女的 骄傲和自豪。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 用手中的生花妙笔挥洒激情赞美过它;多 少仁人志士为它抛头颅、撒热血;多少浪 迹天涯的游子对它魂牵梦绕。
李瑛
(1926—2019)
• 1926年生于辽宁锦州,河北省丰润县人。中国当代著名诗人,诗歌 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黄河落日》诗歌欣赏课课件36张pptx

《黄河落日》诗歌欣赏课课件36张pptx

鼓励人们勇于面对困 难和挑战,为国家的 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 力量
提醒人们时刻关注国 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命 运,积极投身到国家 建设中
在当代社会中传承和发扬光未然诗歌精神
01
02
03
04
光未然的诗歌精神包括民族精 神、爱国精神和革命精神等
在当代社会中,这些精神仍然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

我们应该积极传承和发扬光未 然的诗歌精神,为中华民族的
《黄河落日》诗歌欣赏课课件36张 pptx
目录
• 诗歌背景与作者简介 • 诗歌内容解读与赏析 • 诗歌意象与象征手法探讨 • 诗歌语言艺术与表达技巧分析 • 诗歌主题思想及现实意义探讨 • 知识拓展:其他相关经典诗歌欣赏
01
诗歌背景与作者简介
Chapter
黄河文化及历史地位
01
02
03
黄河的起源与流域
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人,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和文 学评论家。
光未然的成就
他的诗歌作品感情真挚、语言生动,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特色。同时,他 还是一位优秀的文学评论家,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创作背景及时代意义
创作背景
《黄河落日》写于1939年,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时 期,诗人光未然在延安看到了黄河落日的壮丽景象, 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屈意志,于是创 作了这首诗歌。
采用了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等艺术 手法,构成了幽美邈远、惝恍迷离 的艺术境界。
《山居秋暝》赏析
01
景象描绘
诗歌以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为背
景。
02
情感表达
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我的中国》《长城日出》《最后一棵 胡杨》《生命礼赞》等
黄 河 落 李日

黄河落日
李瑛
导入课文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们的母 亲河,是我们的民族之魂,是中华儿女的 骄傲和自豪。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 用手中的生花妙笔挥洒激情赞美过它;多 少仁人志士为它抛头颅、撒热血;多少浪 迹天涯的游子对它魂牵梦绕。
李瑛
(1926—2019)
• 1926年生于辽宁锦州,河北省丰润县人。中国当代著名诗人,诗歌 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选自组诗《黄土地情思》
➢用象征的手法把大自然(黄土地)人格化、哲理化
➢讴歌深厚质朴的东方文化,宣扬坚毅向上、百折不挠的中华民族 精神
试分析每个层次所包含的内容
诗歌分析
第一层次
主要叙述了中华民族的崛起。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垣古未有的。不仅在黄土高原,而且整 个华夏大地都被染红了。
“太阳,也风风火火”起来,而“涛涌的漩涡”,深重的苦难也 沉入滚滚的浊流中。
• 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随军南下,任新华社部队总分社记者。 1950年底回北京,参加抗美援朝,后到解放军总政治部工作,1955 年到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做编辑,历任副总编、总编、社长、总政文 化部部长、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中国文联副主席、《诗刊》 编委、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等职。被选入“冀东名人名家”行列。
淡了,帆影 远了,渔歌 此刻,大地全在沉默 凝思的树,严肃的鹰 倔强的陡峭的土壁 蒿艾气息的枯黄的草色
只有绛红的狂涛 长空下,站起又沉落 九万面旌旗翻卷 九万面鼙鼓云锣 一齐回响在重重沟壑 颤动的大地 竟如此惊心动魄
醉了,洪波 亮了,雷火 辛勤地跋涉了一天的太阳 坐在大河上回忆走过的路 历史已成废墟 草滩,爝火 峥嵘的山,固执的 裸露着筋络和骨骼 黄土层沉积着古东方 一个英雄民族的史诗和传说
➢草滩的美丽,爝火的辉煌,峥嵘的山如同中华民族的骨气,站在 世界的东方。
➢一个民族的史诗和传说,在沉积的黄土层上,“固执地裸露着筋 骨和骨骼”。
第四层次
通过鸟鸣的远去,长戈的断裂,展示了一个和平时代的来临。
中华民族的史诗不仅“只有雄浑沉郁的唐诗”还有五千年的中 华文明史。
这些辉煌如同“余烬的炭火”和“浪尖上跳动的星星”,“在 蟋蟀的鸣叫的苍茫里闪烁”。
• 至今共出版诗集、诗论集50种。其中《我骄傲,我是一棵树》获 1983年首届全国诗集评选一等奖,《春的笑容》获1985年第二届全 国诗集评选优秀奖,诗集《生命是一片叶子》获1999年首届鲁迅文 学奖诗歌奖,《我的中国》获全国优秀图书奖。此外,诗集《美国 之旅》、《在燃烧的战场》和长诗《一月的哀思》等先后获过多种 奖项。
西 夏 王 陵
龙门石窟 鹳雀楼
黄河纤夫
黄河故道民俗——斗羊
兰州羊皮筏子
安塞腰鼓
闹春秧歌
《黄河落日》
请大声朗读诗歌
朗读课文,思考:
1.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2.全文可分为几个层次?
黄河落日
李瑛
等了五千年 才见到这庄严的一刻 在染红一座座黄土塬之后 太阳,风风火火 望一眼涛涌的漩涡 终于落下了 辉煌的、凝重的 沉入滚滚浊波
hè báshè jué zhēng róng tān luǒ jīn luò xī shuài
落日穿越黑夜 成为日出
主题
这是一首歌颂“黄河落日”,颂扬 中华民族的诗。
通过歌颂“黄河落日”的壮丽景象, 表达对祖国山川大地的热爱之情, 颂扬新中国的成立让经历过苦难 沉重历史的中华民族重新崛起。
全诗分四层次。
远了,马鸣 断了,长戈
如血的残照里 只有雄浑沉郁的唐诗 一个字一个字 象余烬中闪亮的炭火 和浪尖跳荡的星星一起 在蟋蟀鸣叫的苍茫里闪烁
生字词
黄土塬 yuán 漩涡 xuán wō 浊波 zhuó 倔强 juéjiàng 蒿艾 hāo 绛红 jiàng 旌旗 jīng 鼙鼓 pí
沟壑 跋涉 爝火 峥嵘 草滩 祼露 筋络 蟋蟀
思考:什么要等五千年才能见到这个黄河落日? 黄河浊浪——生态的悲剧、象征历史的苦难 漫长黑夜就此谢幕——这片黄土地五千年来的困难、 苦难、灾难终于被落日带走,希望这片土地有真理的 照耀带来新的光明、幸福。
第二层次
• 意象: • 帆影、渔歌,大地、树、鹰、土壁、蒿艾、枯草,狂涛、旌旗、鼙鼓、云锣等
✓通过黄河上的帆影、渔船的远去、大地的沉默以及凝思的树、严肃鹰、陡峭的 土壁、蒿艾的气息、枯黄的草色、绛红的狂涛等一系列意象,来展示黄河的美。
✓通过这些美的描写,又从另一侧面来衬托中华大地的喜庆景象。“九万面旌旗” 在中华大地上翻卷;“九万面鼙鼓云锣”响彻中华大地,场面是如此惊心动魄。
第三层次
➢这个民族跋涉之路是如此艰难,历史已成废墟,新的时代已经开 始。
我们从这首诗中读出了作者怎样 的思想情感?
我们能从中读出作者对祖国山 川大地的热爱之情,同时,这种热 爱之情伴随着一种对苦难与沉重的 历史的沉思。
推荐阅读
• 诗人李瑛是中国当代诗歌史上杰出的军旅诗人。他不仅写军旅题 材的诗歌,而且他的诗歌早已超越军旅诗歌范畴。到目前为止, 他写了五十多部诗集,可谓是高产的作家。他的《枣林村集》乡 土气息浓厚,语言细腻形象,他的《野战诗集》不仅描写战场, 而且也描写哨所,海防。
诗歌特点
• 善于
落笔﹐

手﹐努力揭示其中蕴含的时代色彩和时代内
容。对生活现象的特征﹐尤其是对
﹐他善於
黄河的基本走向
黄河源头景观
注:黄河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
黄河上游景观
黄河 凌汛
注浮冰下 泻造成凌汛
落日
芦花
仰韶遗址
大汶口遗址
黄河 古渡
(qì)
碛口
大 禹 渡
黄 帝 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