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30首带翻译

合集下载

30首古诗词,言短、意深、境美,读了就忘不了,朗朗上口。

30首古诗词,言短、意深、境美,读了就忘不了,朗朗上口。

30⾸古诗词,⾔短、意深、境美,读了就忘不了,朗朗上⼝。

古诗不能⽩话直接翻译,否则韵味全⽆。

只可会意不可⾔传,妙处难与君⾔。

若是不懂,就请多读⼀读吧!古⼈有⾔:书读百遍其意⾃见。

读诗如饮佳酿,需要轻酌慢饮放得滋味。

1、《寒夜》宋代 · 杜⽾寒夜客来茶当酒,⽵炉汤沸⽕初红。

寻常⼀样窗前⽉,才有梅花便不同。

⼤意:冬夜有客来访,⼀杯热茶当美酒,围坐炉前,⽕炉炭⽕刚红,⽔便在壶⾥沸腾。

⽉光照射在窗前,与平时并没有什么两样,只是窗前有⼏枝梅花在⽉光下幽幽地开着。

2、《问刘⼗九》唐代 · ⽩居易绿蚁新醅酒,红烛⼩⽕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杯⽆?3、《逢雪宿芙蓉⼭主⼈》唐代 · 刘长卿⽇暮苍⼭远,天寒⽩屋贫。

柴门闻⽝吠,风雪夜归⼈。

4、《赠范晔诗》南北朝 · 陆凯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

江南⽆所有,聊赠⼀枝春。

5、《苔》清代 · 袁枚⽩⽇不到处,青春恰⾃来。

苔花如⽶⼩,也学牡丹开。

6、雪压枝头低,虽低不着泥。

⼀朝红⽇出,依旧与天齐。

7、《登乐游原》唐代 · 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阳⽆限好,只是近黄昏。

8、《赠花卿》唐代 · 杜甫锦城丝管⽇纷纷,半⼊江风半⼊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间能得⼏回闻。

9、《春梦》唐代 · 岑参洞房昨夜春风起,故⼈尚隔湘江⽔。

枕上⽚时春梦中,⾏尽江南数千⾥。

10、《句》唐代 · 刘昚虚归梦如春⽔,悠悠绕故乡。

驻马渡江处,望乡待归⾈。

11、《绝句·古⽊阴中系短篷》宋代 · 志南古⽊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欲湿杏花⾬,吹⾯不寒杨柳风。

12、《春江花⽉夜其⼀》隋代 · 杨⼴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去,潮⽔带星来。

13、春城⽆处不飞花,寒⾷东风御柳斜。

⽇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五侯家。

14、《约客》宋代 · 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青草池塘处处蛙。

幼儿园唐诗必背30首及翻译

幼儿园唐诗必背30首及翻译

《鹿柴》作者: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注解】:1、鹿柴:以木栅为栏,谓之柴,鹿柴乃鹿居住的地方。

2、返影:指日落时分,阳光返射到东方的景象。

【韵译】:山中空空荡荡不见人影,只听得喧哗的人语声响。

夕阳的金光射入深林中,青苔上映着昏黄的微光。

《竹里馆》作者: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注解】:1、幽篁:幽是深的意思,篁是竹林。

2、长啸:长声咆哮。

【韵译】:月夜,独坐幽静的竹林子里,间或弹弹琴,间或吹吹口哨。

竹林里偏僻幽深,无人知晓,却有明月陪伴,殷勤来相照。

《送别》作者: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注解】:1、柴扉:柴门。

2、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韵译】: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夕阳西坠我关闭柴扉。

春草明年再绿的时候,游子呵你能不能回归?《相思》作者: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注解】:1、红豆:又名相思子,一种生在岭南地区的植物,结出的籽象豌豆而稍扁,呈鲜红色。

2、采撷:采摘。

【韵译】:晶莹闪亮的红豆,产于岭南;春天来了,该长得叶茂枝繁。

愿你多多采摘它,嵌饰佩带;这玩艺儿,最能把情思包涵!《杂诗》作者:王维君自家乡来,应知家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注解】:1、来日:指动身前来的那天。

2、绮窗:雕饰精致的窗子。

3、著花:开花。

【韵译】:您是刚从我们家乡出来,肯定了解家乡人情事态;请问您来时我家绮窗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开?《送崔九》作者:裴迪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注解】:1、武陵人:指陶潜《桃花源记》的武陵渔人。

【韵译】:你若要归山无论深浅都要去看看;山峦沟壑清净秀美要尽情地赏玩。

千万别学陶渊明笔下那个武陵人,只在桃花源游了几天就匆忙出山。

《终南望余雪》作者: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注解】:1、终南:山名,在陕西省西安市南面。

古诗词大全600首带解释

古诗词大全600首带解释

古诗词大全600首带解释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瑰宝之一,承载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为您带来古诗词大全600首,并附带解释,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经典之作。

第一首:《静夜思》-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解释:这是一首描写思念故乡的诗。

作者在夜晚,床前明月的光芒如同霜一般,令人产生思乡之情。

第二首:《登鹳雀楼》-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解释:这首诗表达了登高望远的壮志。

作者希望能够登上更高的楼层,以达到对更广阔世界的观瞻。

第三首:《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解释:这首诗以春江、花与月为主题,描绘了春江潮水的波澜壮阔,以及明月的美丽景象。

第四首:《青青子衿》- 骆宾王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解释:这是一首表达爱情的诗。

作者为了敬爱的人,心中忧思纠结,一直思念至今。

......第六百首:《渔舟唱晚》- 龚自珍泛清涟而漾漾兮,中有孤鸿之叫。

哀我者,其曷以久长兮。

解释:这首诗描绘了渔舟在水面上泛舟的情景,并通过孤鸿的叫声表达了思乡之情。

通过这600首古诗词,我们能够感受到中国诗词的深邃与美丽。

每一首诗都有其独特的主题和意境,表达了作者对生活、情感和自然的思考与感悟。

无论是李白的豪迈与豁达,还是王之涣的壮志与追求,乃至骆宾王的深情与忧思,这些诗人们用优美的词句和奇妙的意象,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传达给读者,触动了无数人的心灵。

通过阅读这些古诗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同时,诗词赋予了我们对生活、对自然、对情感的深刻体悟,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关注内心的感受。

古诗词是我们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构筑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通过阅读和欣赏古诗词,我们有机会感受到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和情感体验的追求,也能够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的理解。

唐诗三百首加翻译及原文10首

唐诗三百首加翻译及原文10首

唐诗三百首加翻译及原文10首1唐诗三百首加翻译及原文篇一春晓孟浩然〔唐代)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及注释一译文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到处可以听见小鸟的鸣叫声。

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不知吹落了多少娇美的春花。

注释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

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啼鸟:鸟的啼叫声。

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译文及注释二译文春夜酣睡天亮了也不知道,醒来只听到到处有鸟儿啼叫。

想起昨夜里风声紧雨声潇潇,花儿不知道被打落了多少?注释⑴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晓:早晨,天明,天刚亮的时候。

⑵闻:听见。

啼鸟:鸟啼,鸟的啼叫声。

⑶“夜来”句:一作“欲知昨夜风”。

⑷“花落”句:一作“花落无多少”。

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知:不知,表示推想。

2.唐诗三百首加翻译及原文篇二乌衣巷朝代:唐朝I作者: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古诗简介这是一首抚今吊古的诗,是《金陵五题》中的第二首。

作者选取燕子寄居的主人家已经不是旧时的主人这一平常现象,使人们认识到富贵荣华难以常保,那些曾经熠赫一时的达官贵族,如过眼烟云,成为历史的陈迹。

诗中没有一句议论,而是通过野草、夕阳的描写,以燕子作为盛衰兴亡的见证,巧妙地把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引导人们去思考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含着深刻的寓意。

翻译/译文朱雀桥边一些野草开花,乌衣巷口唯有夕阳斜挂。

当年王导、谢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中。

注释朱雀桥:在金陵乌衣巷城外,乌衣巷在桥边。

在今南京市东南,在文德桥南岸,是三国东吴时的禁军驻地。

由于当时禁军身着黑色军服,所以此地俗语称乌衣巷。

在东晋时以王导、谢安两大家族,都居住在乌衣巷,人称其子弟为“乌衣郎”。

入唐后,乌衣巷沦为废墟。

现为民间工艺品的汇集之地。

乌衣:燕子,旧时王谢之家庭多燕子。

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横跨秦淮河。

寻常:平常。

王谢:王导、谢安,晋相,世家大族,贤才众多,皆居巷中,冠盖簪缨,为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之南京)巨室。

古诗加译文大全

古诗加译文大全

古诗加译文大全
以下是古诗加译文: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译文: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有个古人在驿道上策马奔走。

夕阳已渐渐落山,思念的人还在远方。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译文:老朋友在西面的黄鹤楼与我辞别,在三月份烟雾迷漫、繁花似锦的春天去扬州。

孤船的帆影渐渐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天边流去。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杨万里《小池》
译文: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荫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

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古诗词大全带解释

古诗词大全带解释

古诗词大全带解释
以下是一些古诗词及其解释:
1. 《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解释:娴静姑娘真漂亮,约我等在城角楼上。

故意躲藏让我找,急得搔头徘徊心紧张。

娴静姑娘真娇艳,送我一枝红彤管。

鲜红彤管有光彩,爱它颜色真鲜艳。

郊野采荑送给我,荑草确实美好又珍异。

不是荑草长得美,美人相赠厚情意。

2. 《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
解释:谁说没有衣服穿?与你同穿战袍。

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戈与矛,与你共同对敌。

如需更多古诗词及解释,建议查阅古诗文网或相关文献资料获取更多信息。

古诗30首带翻译学习资料

古诗30首带翻译学习资料

古诗30首带翻译古诗(带翻译)背诵(不会读的查字典和资料)三(2)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作者背景韦应物(737-792),唐代诗人。

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贵族出身,曾为唐玄宗侍卫,后来发奋读书,成为有名的诗人。

其诗多写田园风物,以古风和五律最受人推崇,风格古淡隽永,后人将他与柳宗元并称为“韦柳”。

古诗今译涧边丛生的幽草特别让人喜爱,密林中还有黄鹂鸟在婉转啼鸣。

带雨的春潮在傍晚来势更湍急,荒郊野渡寂无人影只有船空横。

名句赏析——“野渡无人舟自横。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作者背景卢纶(748-800),唐代诗人。

字允言,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人。

“大历十才子”之一,他的送别诗、写景诗很有特色。

古诗今译黑暗的林中风吹草动,将军深夜拉动了强弓。

黎明时寻找射出的箭,发现它深陷在巨石中。

名句赏析——“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作者背景Error! Hyperlinkreference not valid.王之涣(668-742),唐代诗人。

字季陵,晋阳(今山西太原)人。

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

他的诗以描写边疆风光著称,并多被当时乐工传唱。

代表作有《凉州词》、《登鹳鹊楼》等。

古诗今译奔腾的黄河就来自云端,一座孤城外是万仞高山。

吹羌笛的就不要怨杨柳不绿,春风从来未到过玉门关。

名句赏析——“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古诗今译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

如果要想遍览千里风景,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名句赏析——“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作者背景 Error! Hyperlink reference not valid.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20首古诗加注释

20首古诗加注释

20首古诗加注释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注释:- 床:这里的“床”有多种解释,一说指井栏,古代井栏有数米高,成方框形围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内,这方框形既像四堵墙,又像古代的床。

- 疑:好像。

解析:李白这家伙啊,晚上睡不着觉,看到床前有明亮的月光,迷迷糊糊的,还以为是地上结了霜呢。

然后抬起头来看着那月亮,看着看着就低下头开始想念自己的故乡了。

这诗特别容易引起在外漂泊的人的共鸣,就像咱们出门在外,有时候看到一些熟悉的东西,就会突然想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注释:- 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 啼鸟:鸟的啼叫声。

解析:孟浩然在春天的时候睡觉,睡得可香了,都不知道天已经亮了。

为啥呢?因为到处都能听到鸟儿在叽叽喳喳地叫。

他突然就想到昨天夜里听到风雨的声音,心里就琢磨啊,不知道那些花儿被吹落了多少呢。

这诗把春天早晨那种慵懒又充满生机的感觉写得特别妙。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注释:- 曲项:弯着脖子。

- 拨:划动。

解析:骆宾王小时候就很牛啊,你看他写这鹅,鹅鹅鹅地叫着,脖子弯弯朝着天唱歌呢。

那白色的羽毛浮在绿色的水上,红红的脚掌在水里划动着清波。

就像一幅特别生动的画,把鹅的姿态描写得活灵活现的。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 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

- 依:依傍。

- 穷:尽,使达到极点。

解析:王之涣站在鹳雀楼看风景,白天的太阳靠着山慢慢落下去了,黄河呢就朝着大海流去。

他心里想啊,要是想看到更远的地方,那就得再往高一层楼爬。

这诗告诉咱们人要有追求更高目标的想法,不能只满足于眼前的小视野。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注释:- 绝:无,没有。

- 径:小路。

- 蓑笠翁:披蓑衣、戴斗笠的老渔翁。

解析:柳宗元描绘的这个场景可冷清清的了。

好多好多山,连鸟都不见一只飞的,数不清的小路上也看不到人的踪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句赏析——“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13出 塞——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作者背景
王昌龄(698-757),唐代诗人。字少伯,亦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他的诗激昂慷慨,深挚凝练,表现军队生活的边塞诗尤其感人。他特别擅长写七言绝句,《出塞》、《从军行》是著名的代表作。。
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古诗今译
江南是个好地方,那里的风景我熟悉。日出时,江边红花比火还红艳,春天里,一江绿水仿佛被蓝草浸染。怎能让人不常常思念美好的江南?
名句赏析——“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12凉州词——王 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古诗今译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名句赏析——“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9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古诗今译
行船停靠在烟雾迷茫的江中沙洲,日落黄昏时旅途的愁思愈来愈深。茫茫旷野里低垂的天幕比树还低,江水清清一轮明月离人很近。
7望洞庭——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古诗今译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名句赏析——“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8浪淘沙——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古诗(带翻译) 背诵(不会读的查字典和资料) 三(2)
1滁州西涧——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作者背景
韦应物(737-792),唐代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贵族出身,曾为唐玄宗侍卫,后来发奋读书,成为有名的诗人。其诗多写田园风物,以古风和五律最受人推崇,风格古淡隽永,后人将他与柳宗元并称为“韦柳”。
名句赏析——“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竹枝词——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作者背景
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是柳宗元的好友,人称刘柳,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流放,性格豪迈,决不向恶势力低头。他的诗也写得很有豪气,白居易因而称他“诗豪”。他的七律和七绝都有许多名篇,而用民歌体裁来写七绝更是他引人注目的特点,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
名句赏析——“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5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古诗今译
茂盛的野草长在古原上的野草多么茂盛,每年枯萎又每年新生。熊熊野火不能将它烧尽,春风吹过它又重新获生命。草香无边弥漫古老道路,一片绿色连接远处荒城。又要送别朋友去远游,春草茂盛好像满含深情。
名句赏析—“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1忆江南——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古诗今译
涧边丛生的幽草特别让人喜爱,密林中还有黄鹂鸟在婉转啼鸣。带雨的春潮在傍晚来势更湍急,荒郊野渡寂无人影只有船空横。
名句赏析——“野渡无人舟自横。”
2塞下曲——卢 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作者背景
卢纶(748-800),唐代诗人。字允言,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大历十才子”之一,他的送别诗、写景诗很有特色。
古诗今译
奔腾的黄河就来自云端,一座孤城外是万仞高山。吹羌笛的就不要怨杨柳不绿,春风从来未到过玉门关。
名句赏析——“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4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古诗今译
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如果要想遍览千里风景,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名句赏析——“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0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作者背景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出生在新郑(今河南新郑)。他的诗风格平易清新,质朴自然,常以揭发当时政治上的黑暗现象和人民的痛苦生活题材,如《新乐府》、《秦中吟》等均为反映社会疾苦的优秀之作。其他如《长恨歌》、《琵琶行》等长篇歌行,传诵尤广。
古诗今译
还是秦时的明月和边关,万里出生的将士们仍未归还。只要汉代的飞将军李广还在,决不能让敌人军队越过阴山。
名句赏析——“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4从军行——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古诗今译
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塞外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还。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作者背景
王翰(生卒不详),唐代诗人。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性格豪放,能文善诗。与后来的大诗人杜甫很有交情。他的诗流丽畅达,七绝《凉州词》是流传很广的名篇。
古诗今译
甘醇的葡萄酒装满了夜光杯,刚准备喝时马上传来琵琶的促催声。我醉倒在沙场上你不要见笑,自古以来出征打仗的有几个人还能回来?
古诗今译
黑暗的林中风吹草动,将军深夜拉动了强弓。黎明时寻找射出的箭,发现它深陷在巨石中。
名句赏析——“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3凉州词——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作者背景
王之涣(668-742),唐代诗人。字季陵,晋阳(今山西太原)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他的诗以描写边疆风光著称,并多被当时乐工传唱。代表作有《凉州词》、《登鹳鹊楼》等。
古诗今译
岸上杨柳青青江水平平,听到情郎在江上的歌声。东边出太阳西边下着雨,以为它没晴原来却有晴。
名句赏析——“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6乌衣巷——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古诗今译
朱雀桥边一些野草开花,乌衣巷口惟有夕阳斜挂。当年豪门檐下的燕子啊,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