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索简介

合集下载

毕加索是哪个国家的

毕加索是哪个国家的

毕加索是哪个国家的
毕加索,西班牙画家、雕塑家。

法国共产党党员。

是现代艺术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

他于1907年创作的《亚威农
少女》是第一张被认为有立体主义倾向的作品,是一幅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名杰作。

它不仅标志着毕加索个人艺术历程中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引发了立体主义运动的诞生。

这幅画在以后的十几年中竟使法国的立体主义绘画得到空前的发展,甚至还波及到芭蕾舞、舞台设计、文学、音乐等其他领域。

《亚威农少女》开创了法国立体主义的新局面,毕加索与勃拉克也成了这一画派的风云人物。

西班牙画家、雕塑家。

法国共产党党员。

是现代艺术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

他是西班牙人,自幼有非凡的艺术才能,他的父亲是个美术教师,又曾在美术学院接受过比较严格的绘画训练,具有坚实的造型能力。

姓名:巴勃罗·鲁伊斯·毕加索
生日:1881年10月25日职业:画家剧作家诗人
简介:西班牙画家、雕塑家。

法国共产党党员。

是现代艺术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

毕加索_课件

毕加索_课件

立体主义时期(26~35岁)
他所创作的《 亚威农的少女》 是一个独立的绘 画结构,它并不 关照外在的世界。 它所关照的,是 它自身的形、色 构成的世界。从 此解析立体派开 始。
古典主义时期(36~43岁)
他喜欢用夸 张的手法 表达宏伟 的气势, 画面注重 写实风格 的表现。
超现实主义时期 (44~51岁)
剧烈变形、扭曲和夸张的 笔触以及几何彩块堆积、 造型抽象,
制作人:贺建勇
毕加索作品的画法和风格在 其一生中主要经历了八个时 期变化。 童年时期(1881~1900) 蓝色时期(1900~1903) 粉红色时期(1904~1906) 立体主义时期(1907~1916) 古典主义时期(1917~1924) 超现实主义时期(1925~1932) 蜕变时期(1932~1945) 田园时期(1946~1972)
粉红色时期(23~25岁)遇见自己的爱情
有人买开始他的画,经济已经好转,生活比以前愉快,画面背 景色变为轻快的粉红;绘画对象亦由蓝色时期的乞丐、瘦弱小 孩和悲戚的妇女转向街头艺人、杂耍艺人及风华正茂的妇女。 世上最贵的画 是毕加索24 岁时所画,在2004年5月5 日,在伦敦举行的苏富比 拍卖会上,毕加索粉红色 时期的代表作《手拿烟斗 的男孩》以1亿416万美元 的天价成交。而最贵的中 国画2011年5月22日晚齐白 石名作《松柏高立图· 篆书 四言联》以4亿255万元人 民币高价成交,创全球中 国绘画新纪录
以精细的细部描 绘为特征,通过可 以识别的经过变形 的形象和场面,来 营造一种幻觉的和 梦境的画面。
蜕变时期(51~64岁)
《格尔尼卡》这件作品以剧烈变形、扭曲和夸张的笔触以及几何彩 块堆积、造型抽象,表现了法西斯暴行的残酷和人民受难的痛苦 在1937年他56岁时所画

毕加索简介ppt课件-2024鲜版

毕加索简介ppt课件-2024鲜版

随着时间的推移,毕加索的艺术 风格不断发生变化,先后尝试了 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等多种艺
术流派和风格。
6
晚年生活及逝世
晚年的毕加索主要在法国南部 生活,继续创作并关注社会政 治问题。
2024/3/28
他的最后一件作品是《哭泣的 女人》,完成于1973年,展现 了他对战争的深深忧虑和对人 类命运的关切。
蓝色时期
以忧郁的蓝色调为主,描绘贫 困、孤独等主题。
2024/3/28
非洲时期
受到非洲艺术影响,作品中出 现几何形状和夸张的人体结构 。
古典主义时期
回归古典绘画风格,注重人体 结构和细节描绘。
9
雕塑、版画等其他艺术形式
01
02
03
雕塑
毕加索的雕塑作品同样具 有立体主义特点,如《女 子头像》等。
2024/3/28
02
毕加索和马蒂斯曾共同创作,彼此影响,丰富了各自的艺术风
格。
艺术理念交流
03
他们在艺术理念上互相借鉴,共同推动了立体主义、野兽派等
艺术流派的兴起。
24
对后继艺术家如达利等人的影响
启发创新思维
毕加索的创作理念和技巧 对达利等后继艺术家产生 了深远影响,启发了他们 的创新思维。
2024/3/28
拓展艺术表现手段
毕加索简介ppt课件
2024/3/28
1
目录
2024/3/28
• 毕加索生平概述 • 毕加索艺术成就 • 毕加索代表作品赏析 • 毕加索艺术风格解读 • 毕加索与其他艺术家关系研究 • 毕加索传奇人生轶事分享
2
01
毕加索生平概述
2024/3/28
3
出生地及家庭背景

毕加索简介

毕加索简介

毕加索简介2008年06月21日星期六 16:21毕加索(1881~1973)出生在西班牙,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他和他的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

毕加索是位多产画家,据统计,他的作品总计近 37000 件,包括:油画 1885 幅,素描 7089 幅,版画20000 幅,平版画 6121幅。

跟一生穷困潦倒的文森特•凡高不同,毕加索的一生辉煌之至,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

在1999年12月法国一家报纸进行的一次民意调查中,他以40%的高票当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十个画家之首。

毕加索作为法国现代画派的主要代表,是一位最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家。

20世纪的艺术家、特别是西方艺术家,几乎没有未受过他的影响的。

毕加索的艺术成就除去绘画以外,还涉及到各种材质的雕塑、陶艺、书籍装帧等方面。

毕加索从9岁起就开始作画,无论质还是量,都是惊人的,他的作品约达六万件,仅油画一项就在万件以上。

这位天才横溢的艺术家在极其漫长的创作活动的每一刻,似乎想做的都让他准确无误地做到了。

父:荷西·路易兹-布拉斯科母:玛莉亚·毕加索-洛培兹1881 10月25日出生于西班牙南部的马拉加1888/9 7/8岁在父亲(美术教师)指导下画画。

1889 8岁完成第一件油画作品,画的是斗牛士。

1895 14岁进入巴塞隆纳的隆哈美术学校,其父于该校任教。

入学考试是古典艺术与静物写生,依规定可有一个月时间完成,毕加索在一天之内就完成了。

1896 15岁作品"初次领圣体"参加巴塞隆纳美术与工业展。

1897 16岁进入马德里圣费南多美术学院就读。

但常不去上课,比较喜欢去"普拉多美术馆"参观。

在那里,他可以接触到西班牙大师的作品:葛雷柯、委拉斯盖兹及哥雅等。

作品"科学与慈善"获马德里全国美展荣誉奖,后来又在马拉加得到金牌奖。

毕加索生平

毕加索生平

毕加索简介:西班牙画家、雕塑家。

法国共产党党员。

是现代艺术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

他是西班牙人,自幼有非凡的艺术才能,他的父亲是个美术教师,又曾在美术学院接受过比较严格的绘画训练,具有坚实的造型能力。

毕加索全名:中文名:巴勃罗·鲁伊斯·毕加索外文名:Pablo Picasso国籍:西班牙出生日期:1881年10月25日逝世日期:1973年4月8日职业:画家剧作家诗人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出生在西班牙马拉加(Malaga),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他和他的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

毕加索也是位多产画家,据统计,他的作品总计近 37000 件,包括:油画 1885 幅,素描 7089 幅,版画 20000 幅,平版画 6121幅,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是二十世纪西方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

他一生留下了数量惊人的作品,风格丰富多变,充满非凡的创造性。

代表作品有:《亚维农的少女》,《卡思维勒像》,《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格尔尼卡》。

毕加索简介:1881—1900年童年时期1881年 10月25日毕加索出生于西班牙南部的马拉加;1889年完成第一件油画作品《斗牛士》;1894年首度展出作品;1895年进入巴塞罗那的隆哈美术学校;1897年进入马德里的皇家圣费南多美术学院就读,油画作品《科学与慈善》获马德里全国美展荣誉奖,后来又在马拉加得到金牌奖;1900—1903年蓝色时期(人生的低潮)1902年完成“蓝色自画像”;1903年完成《人生》,以浓郁的蓝色调表示贫老与孤独的苦难; 1904—1906年玫瑰时期(粉红色时期,遇见自己的爱情)1904年开始定居巴黎的“洗衣船”,玫瑰时期开始。

邂逅费尔南德·奥利维叶,并同居;1905年创作《拿烟斗的男孩》并被慈善家约翰·海惠特尼女士以3万美元重金购得;1906年结识野兽派大师马蒂斯,为美国作家兼收藏家菖楚·斯坦因画像,《斯坦因画像》是毕加索从“玫瑰时期”跃入“立体主义”的跳板;1907—1916年立体主义时期1907年结识布拉克,开始立体派风格创作,创作《亚威农少女》; 1909年解析立体派开始;创作《费尔南德头像》;1912年把上胶的纸贴到画上,进一步发展立体主义;1917—1924年古典时期1917年在意大利邂逅舞者欧嘉·科克洛娃,创作《欧嘉的肖像》;1918年与欧嘉结婚,与马蒂斯举行联展;毕加索精力充沛的作品(13张)1920年手工彩绘珂罗版《三角帽》;1922年创作《海边奔跑的两个女人》;1925—1932年超现实主义时期1927年邂逅年仅17岁的玛丽·德蕾莎·沃尔持,成为毕加索的模特。

西班牙立体主义画家:毕加索人物简介

西班牙立体主义画家:毕加索人物简介
• 独特的艺术风格
• 个性化的人物表现
毕加索人物塑造的社会与文化背景
社会背景
文化背景
• 受到社会变革的影响
• 受到西班牙和法国文化的影响
• 反映社会现实和矛盾
• 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04
毕加索的艺术遗产与影响
毕加索对后世艺术家的影响
对立体主义艺术家的影响
• 为立体主义艺术家提供了借鉴
• 对立体主义艺术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REATE TOGETHER
DOCS SMART CREATE
西班牙立体主义画家:毕加索人物简介
DOCS
01
毕加索的生平与创作历程
毕加索的早年生活与艺术教育
1881年出生于西班牙马拉加
• 父亲是画家兼艺术教师
• 早期受到家庭的艺术熏陶
1895年赴巴塞罗那学习艺术
• 进入巴塞罗那美术学院学习
• 受到当地艺术氛围的影响
立体主义理论的发展与影响
01
立体主义理论的形成
• 受塞尚和非洲艺术的启发
• 强调几何形状和结构
02
立体主义理论的发展
• 从抽象到具象的转变
• 多种形式和技巧的探索
03
立体主义理论对后世的影响
• 为抽象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 对现代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毕加索立体主义作品的特点
抽象、简化的形式
⌛️
色彩搭配简约
对后世艺术家的影响
• 改变了传统绘画观念
• 为现代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毕加索作品在当代艺术市场的地位
毕加索作品的市场价值
毕加索作品的艺术价值
• 高昂的拍卖价格
• 丰富的艺பைடு நூலகம்作品
• 艺术市场的热门话题

毕加索

毕加索

《盲人的早餐》
一位盲人坐在桌前,眼窝深陷, 毫无生气,枯瘦如柴的手摸索着 桌上的水壶和面包。在巴塞罗那 期间,毕加索画了一系列关于盲 人的作品。盲者最能体现人类的 困境 ——盲目的,不仅是看不 到光明,而且根本就没有光明的 概念。沉于黑暗的深渊,它的尽 头依然是黑暗。爱情是盲目的, 幸福是盲目的,只有苦难永远睁 大着狞厉的眼睛。
《自画像》
立体主义时期
为什么叫立体主义时期?
1907至1916年,毕加索进入了立体主义时期。这一时期的 创作特点是,“不去描绘客观物体的外表形态,而是把客观物 体引入绘画,从而将表现具象的物体本身和表现抽象的结构形 态综合起来。” 同时,赋予形式意味的构图和画面最终的震撼 力,形态穿插闪躲于几何之间,色彩从单一变成复色。另外, 为了更仔细地分解对象的造形,毕加索以及其他立体主义绘画 者也倾向选择较单纯的主题来作画,比如静物、肖像、人体等 等,至于他以前关心的斗牛、巴黎夜生活、小丑、穷人等题材, 则难以融入到这个新风格中。
《芭蕾舞剧“游行”》
这幅画里的两侧是悬挂起来的舞台 幕布,整个画面鲜艳,画面中央刻画 的是舞台上的一群表演者,每一个人 的姿势和神态都大不一样,有的演员 是背对着观众,很明显,他们正在等 待演出的正式开始。画面里,长着翅 膀的白马正在哺育小马驹,在白马的 上方,有一个飞翔的小仙女正在跟一 只猴子玩耍。至今这幅画的创作主旨 还没有被专家完全地解读出来,但是 有一点他们几乎可以确定的是,画里 的小仙女是以科赫洛娃为原型,而这 只小猴子则是画家笔下的自己。
《梦》 1932年创作《梦》,展示了 毕加索的金发情人瓦尔特胸口半 露地搭着披肩、膝上搁着一本书, 坐在椅子上头倚着红色椅背打瞌 睡的模样。
抽象主义时期
为什么叫抽象主义时期?

毕加索简介

毕加索简介

毕加索简介一、生平简介毕加索(西班牙语:Pablo Ruiz Picasso,1881年10月25日-1973年4月8日),西班牙画家、雕塑家,法国共产党党员,是现代艺术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和乔治·布拉克同为立体主义的创始者。

他于1907年创作的《亚威农少女》是第一张被认为有立体主义倾向的作品,是一幅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名杰作。

它不仅标志着毕加索个人艺术历程中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引发了立体主义运动的诞生。

《亚威农少女》开创了法国立体主义的新局面,毕加索与勃拉克也成了这一画派的风云人物。

毕加索是20世纪现代艺术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遗世的作品达二万多件,包括油画、素描、雕塑、拼贴、陶瓷等作品。

毕加索是少数能在生前“名利双收”的画家之一。

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年—1973年),是二十世纪西方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

他一生留下了数量惊人的作品,风格丰富多变,充满非凡的创造性。

代表作品有:《亚威农少女》,《卡思维勒像》,《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格尔尼卡》,《梦》。

二、作品风格毕加索绘画的主要趋势是丰富的造型手段,即空间、色彩与线的运用。

30岁以后毕加索进入一个又一个不安分的探索时期,他的作品和他的生活一样没有丝毫的统一,连续和稳定。

他没有固定的主意,而且花样繁多,或激昂或狂躁,或可亲或可憎,或诚挚或装假,变化无常不可捉摸,但他永远忠于的是——自由。

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位画家像毕加索那样以惊人的坦诚之心和天真无邪的创造力,以完全彻底的自由任意重造世界,随心所欲地行使他的威力。

他不要规定,不要偏见,什么都不要,又什么都想要去创造。

他在艺术历程上没有规律可循,从自然主义到表现主义,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然后又回到现实主义。

从具象到抽象,来来去去,他反对一切束缚和宇宙间所有神圣的看法,只有绝对自由才适合他。

艺术作品是伟大的人物创造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加索简介:
1881年10月25日生于西班牙马拉加,1973年4月8日卒于法国木甘。

伟大的西班牙画家毕加索死的时候是91岁。

也许你要奇怪,为什么我们要把他叫做“世界上最年轻的画家”呢?这是因为在90岁高龄时,他拿起颜色和画笔开始画一幅新的画时,对世界上的事物好像还是第一次看到一样。

跟一生穷困潦倒的文森特·凡高不同,毕加索的一生辉煌之至,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

在1999年12月法国一家报纸进行的一次民意调查中,他以40%的高票当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十个画家之首。

(这是一幅毕加索蓝色时期的代表作,即将来到中国)
毕加索艺术活动年表
1900年至1903年蓝色时期由1900年起毕加索一直往来于西班牙及巴黎之间。

1904年在巴黎定居,住在著名的“洗衣坊”。

在巴黎,他结交了马克斯?雅各布、范唐吉、隆尔蒙、阿波里耐和拉平?阿吉尔的东主的女儿马德莱娜,他为马德莱娜绘了几幅肖像。

其时他的作品仍受到在巴塞罗那大行其道的象征主义影响。

毕加索当时的生活条件很差,又受到德加、雅西尔与土鲁斯.劳特累克画风的影响,加上在西班牙受教育时染上的西班牙式的忧伤主义,这时期的作品弥漫着一片阴沉的蓝郁。

1904年至1906年粉红时期
1906年毕加索结识了马蒂斯。

其后又认识了德兰和布拉克,与费尔南德?奥利维耶在蒙马特同住。

其时他的经济已好转,生活比前愉快,画作用色变为轻快的粉红;绘画对象亦由蓝色时期的乞丐、瘦弱小孩和悲戚妇女转向街头艺人、杂耍艺人及风华正茂的女孩。

1906年至1910年非洲时期1906年毕加索从德兰的非洲面具中得到启发,直至年底,其作品一直受非洲面具影响,此即为毕加索的非洲时期。

他笔下的人体健硕而深沉,这种特征,在1907年的《阿威农的姑娘》中显露无遗,由不同组件组成的人体可从几个角度来观看,揭示毕加索的立体主义时期的来临。

然而,整个时期仍有受塞尚影响的痕迹。

1910年至1914年分析立体主义毕加索大部分的艺术家朋友都由蒙马特迁到蒙帕纳塞,他亦随他们迁居。

其时的立体主义体验达到巅峰。

雅克?比斯这样评论他:“作品由素描建构,色与调弱化到最起码的灰色与浅暗橘黄色;形体是几何图形化与综合而成的,造成迹
近压抑其可辨认身份的效果,闯出桎梏,最终与形体剥离。

”仿如从一面棱镜的焦点去看一个单一影象的多元角度。

生活本来就是如此,然而毕加索把它延伸到肖像上。

他与布拉克制作出第一批拼贴画。

1914年综合立体主义1914年,战争使立体主义画家分道扬镳,各奔前程。

毕加索重拾自由与个人在色彩上的品味,还有那旺盛的精力。

无论从风格与绘画的对象上,他的“立体印象派”创作变得更加自由。

纵观他的所有作品,他并未把自己局限于立体主义,而是继续从各方面探索。

例如,1915至1916年的作品是自然主义的;
1917年的却是现实主义。

1917年至20年代新古典时期毕加索居于意大利,刚为迪亚希列夫执导的俄罗斯芭蕾舞剧《游行》设计背景与服装,其时邂逅了芭蕾舞演员奥尔加?科赫洛娃。

1918年他与科赫洛娃结婚,婚后诞下一子。

这段较安逸生活正值毕加索创作生涯的新古典时期,1921年与1926年他继续制作立体主义作品,1923年的作品却走现实主义路线。

1925年至1932年,毕加索进入超现实主义时期。

1933年至1934年逗留西班牙期间,牛首人身怪作品出现。

在大奥古斯丁路的新工作坊内,毕加索创作了大型制作《格尔尼卡》,其间做了许多筹备制作工作。

1945年他在瓦洛里斯绘画了一系列的静物画,并创作陶瓷。

他的儿子克洛德于1947年出生,1949年再诞下女儿帕洛玛。

他的作品中除了显示这种简单家庭生活的快乐之外,还表达了他对政治的承担:1944年绘制《骸骨的藏室》,1947年有《为了法国而死的西班牙人》。

他继续绘画静物、风景、肖像……1950年,库尔贝的《塞纳河边的女人》启动了他的围绕名家大师作品的变奏创作。

1959年之前他居于康城,他在康城为德拉克鲁的《阿尔及尔的女人》与贝拉斯克斯的《宫女》埋头作画,同时继续《画室》的后续工作。

他先搬到沃韦纳盖斯,然后在木甘附近的娜特丹?德?米城堡定居,继续他的变奏系列创作。

由1960年到1972年,他孜孜不倦地工作。

仅在这13年内,在目录中记载的作品已超过千件,种类分别有版画、素描和油画等。

毕加索于1973年逝世,终年92岁。

毕加索的作品,无论质还是量,都是惊人的,约达六万件之数。

这位天才横溢的艺术家“在极其漫长的创作活动的每一刻,似乎想做的都让他准确无误地作到了。

为何有此能耐?他自己都不能解答。

结果是十八般武艺,他样样皆能。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