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人工育王与换王技术
中华蜜蜂人工育王技术规程

中华蜜蜂人工育王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人工育王的场地选择和蜂箱摆放,育王条件,种用群的准备,哺育群的准备,人工育王,交尾群的组织和管理,疫病防控的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活框饲养的中华蜜蜂。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68蜜蜂病虫害综合防治规范GB/T20014.27良好农业规范第27部分:蜜蜂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王台queen cells蜂群中培育新蜂王时所筑造的一种临时性巢房。
[来源:GB/T20573-2006,2.3.4.3,有修改]3.2哺育群queen-rearing colony用于培育蜂王的蜂群。
3.3交尾群mating colony供处女王在交尾期间生存的蜂群。
[来源:DB21/T1762-2009,3.6]3.4蜂脾相称proportionality between bees and comb每个巢脾两面均匀又不重叠地爬附满工蜂,其间不留空隙。
[来源:NY/T1160-2015,3.6,有修改]4场地选择和蜂箱摆放4.1育王场地选择4.1.1育王场地应符合GB/T20014.27的要求。
4.1.2蜂场要求安静,以缓坡、小山坡为好。
4.1.3蜂场周围有1种以上主要蜜粉源植物和多种辅助蜜粉源植物。
4.1.4蜂场应设置警示牌。
4.2蜂箱摆放4.2.1依据地势,高低错落摆放,蜂箱宜垫高放置,前低后高。
4.2.2蜂箱间的距离应不少于0.5m,相邻蜂箱的巢门宜错开方向摆放。
4.2.3天气炎热时,蜂箱上方宜有遮荫物。
5育王条件5.1育王季节春季和秋季。
5.2外界条件有丰富的蜜粉源,气候温暖稳定,午间气温连续3d保持在20℃以上。
漫谈中蜂换王

42APICULTURE OF CHINA资源与育种2020年3月 养蜂技术漫谈中蜂换王章立华│文安徽宣城市泾县泾川镇古坝村,242500要想养好中蜂,蜂王是关键。
一个蜂王从卵到发育成熟出房大约需要18天,从出房到交尾成功需要9~12天。
也就是说,整个过程需要将近1个月时间。
在处女王交尾期间,由于天气、蜜源、王台质量等因素,其成败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因此,换王是一件费心费力的工作。
换王首先要有足够的优质王台。
为了达到优化繁育的目的,选择繁殖力强、产蜜量高、抗病力强的蜂群作为父母群。
在蜂群进入增殖期后,从非种用蜂群中抽调老子脾补充父母群,使其提前壮大,继而产生分蜂热,率先达到育种要求。
由于雄蜂发育期和性成熟期都比蜂王长,父群培育要早于母群。
为防止近亲交配,父群内的王台不予保留。
母群内的雄蜂可少量保留(如果全部清除很可能导致工蜂毁弃王台),在王台即将封盖前,要喂足蜂蜜和花粉。
如果育王群王台数量不足,也可采用人工育王的方法予以补足。
待王台下端的圆形房盖呈深褐色时,就可导入交尾群。
下面介绍几种换王的方法:一、直接换王法对于群势较弱、蜂王质量欠佳的蜂群,可在将老王除去后,1~2日导入成熟王台。
要选择位置适当、端正粗大的王台。
畸形、细长的要除去。
还有一种王台比较少见,外观像花生,下部顶端被蜂蜡封住,没有圆形的王台盖。
这种王台,不是死台就是空壳,要及早剔除。
在切割王台时,要特别小心,将王台与巢脾连接处稍多割下一点。
先将王台与巢脾连接处切割成一个上大下小的三角形,再把要安台的巢脾与边条相连的空隙处或巢脾的下沿,用刀挖出一个与王台大小相等的倒三角形空洞。
将王台轻轻推压进去,确认不会坠落即可。
如果外界气温已高,可用镊子夹在两脾之间靠近上梁的地方,再将两脾调整到适当位置就行了。
二、人工分蜂换王法连蜂带脾抽出部分封盖子脾,另组一群,分出群的蜂和脾要多抽一些。
待分出群的工蜂部分返回原巢后,可将分出群的部分巢脾抖落蜜蜂后返还给原群。
育王,新王好处

育王,新王好处
白天15度以上可以育王
想把王育好,蜂量要足,幼蜂多,不能缺蜜,缺蜜就喂到王台封盖为止。
王4-4.5天封盖,封盖7-8天出台,天气热出的快,但比较嫩,天冷出台慢但比较老身。
一:可以选幼虫多少蜂群关王,让它自然造台,把前一两天的台去掉留后第三天以后的台来育台。
挑选强群,提前关王,让群有王杯(约24小时以上)。
巢础双层,粘在育王框上,把腊微火煮微开,育王棒粘水,再粘入腊6毫米深,接着再粘入3毫米,再粘一两毫米深,然后放在水里凉,接着用手取出来,一个王杯就做好。
王杯薄一点容易接受。
然后粘在育王框上,王杯底部要平,接着放入蜂群修复两小时,把口修平,(提前用老巢脾给强群下蛋,老巢孔底比较圆,第三天拿来移虫),移好虫的王台不能抖。
育王没蜜源要喂蜜,没花粉要喂花粉,每天喂1斤比7-8两水的蜜,
喂粉能产王浆,喂蜜水能激发蜂群勤劳造脾,
育王要压一半的蜂,
育王群完毕了马上介入开产王,因太长时间了,老工蜂死了新蜂接不上来
育王:
育王框的王台要提前一天扣要介入的王的群,没空王也可以暂扣着,做王杯,薄点的王杯接受力比较高,放入群修理一下(约两小时),拿出来粘点蜜移王(也有师傅不粘蜜),生手移虫两条比较好,2.5天工蜂会拖一条出来的,每天晚上都要喂足蜜,
新王好处:
新王不容易分蜂,产卵强,。
图说人工育王非常详细

图说人工育王非常详细前言人工育王原理:通常蜂群培养成强群,供应充足的食物,并用上隔王板将蜂巢分成两区。
蜂王在下边产卵,进行蜂群繁殖,上边是无王区,供培养新王。
然后仿造王台,人工育王原理:通常蜂群培养成强群,供应充足的食物,并用上隔王板将蜂巢分成两区。
蜂王在下边产卵,进行蜂群繁殖,上边是无王区,供培养新王。
然后仿造王台,用蜂蜡做成王台基,并将工蜂房中1日幼虫移住,再置于无王区,辅之必要的管理措施,就能培育出新蜂王。
人工育王详解1、是做蜡碗的蜡新蜡最好,蜡要放碗里在锅里用水蒸化,捞去杂质就行了,做蜡碗时连锅坐电磁炉上,蜡冷了随时可加温。
2、是移虫的时候选无风的晴天,温度在20度以上最好,动作要快,以免冻伤幼虫,根据情况可在室内操作。
3、是移虫时,挑起幼虫后,把带幼虫的移虫针尖伸到人工王台中事先点上的少量蜂蜜上,针尖先向下稍压入蜂蜜,幼虫就浮在蜂蜜上,然后向后退出移虫针就行了。
具体步骤1、用木质细腻的木棍做成蜡碗棒,用来做人工台基,要打磨光滑,10--11MM处直径8--9MM。
移虫针可买可做,好用就 ...2、新买的移虫针尖端太直,铲不起来幼虫,要把它弯点弧形。
3、再准备点新鲜赘脾化蜡最好,还有点小竹、木片,放在王台底上以后好取下王台,还有一碗凉水。
4、开始前先把蜡碗棒在水里泡湿,蘸了蜡时才好取下。
5、化开的蜡去掉杂质,温度不要太高,更不要烧焦了,把浸过水的蜡棒甩去多余水分,以免蘸蜡时起泡,垂直插入蜡 ...6、等几秒凝固后再重复两次,一次比一次蘸蜡的位置低一点,以使蜡碗口薄,蜂易接受。
7、蜡碗深度在10--11MM,三次后放入凉水几秒,然后轻轻取下。
8、在小木片上滴上蜡,粘上蜡碗9、口薄底厚的人工台基就做好了。
10、把他们用蜡粘在育王框上(用细木条做成和巢框一样长宽就行)。
11、然把育王框放到育王群让蜂清理2小时,取出后取卵虫脾上24小时内的小幼虫移入王台内,立即放入育王群。
12、移虫时可蘸点稀释的王浆或者蜂蜜到王台内,必须一次成功,移虫针尖上也可蘸少许王浆容易操作成功。
中蜂人工育王法

37中蜂人工育王法章立华│文安徽宣城市泾县泾川镇古坝村,242500饲养蜜蜂蜂王好坏至关重要。
在分蜂季节,虽然能从自然分蜂群中获取一定数量的王台,但产生王台的时间和数量往往不能满足换王需要,尤其是规模较大的蜂场,换王工作必须有计划地进行。
采取人工育王的方法可有效弥补以上不足,人工培育出的王台只要注意选种,管理得当,进行必要的饲喂,能够培育出大量的优质王台。
现将具体方法分述如下:一、选择育王群选择若干群势强、产量高、分蜂性弱、抗逆性强的蜂群作为种王群和育王群。
如果选定的育王群暂时还没有达到育王的标准,可提前从其他群中抽调部分老子脾补充,使其早日壮大,达到育王要求。
二、移虫前的准备1.沾蜡棒的制作采用塑料王台人工育王,一般不易被蜂群接受,只能模拟自然王台来制作蜡质王台。
需要制作沾蜡棒,选用结实的木材,锯下15cm长,将其加工成直径1cm 的圆柱形。
前端2cm处是制作蜡台的关键部位,先用木锉打磨,再用砂纸磨光滑,并将其顶端打磨成与自然王台台基相吻合的形状。
2.制作塑料垫片由于人工培育的王台外壳蜜蜂吐蜡较自然王台要少,为了避免在导台过程中挤压王台,要设法加固王台。
选用类似饲喂器的塑料制品,将其切割成1cm宽的长条,再用剪刀将其剪成1cm见方的方块备用。
3.育王框的制作育王框上梁长度与巢框相同,宽度与3条横档相同,为1.3cm,下梁可有可无。
制作蜡台前用温火熔化蜂蜡,用小排笔沾蜡液滴在放平的横档上,再将塑料方片按压在蜡液上,使其与横档粘连。
育王框一般用3条横档,每条沾10~12个方块。
接下来是制作蜡台:准备一碗凉水,将沾蜡棒在水中浸泡片刻,再将蜡棒垂直插入稍凉的蜡液中,深度在1.5cm左右。
然后取出,在凉水中沾一下,甩去水珠插入蜡液,取出后直接安放在横档的塑料片上。
全部完成后将横档转动90°,使台口朝下,在蜡台与塑料片的结合处用排笔刷上热蜡液,一边加固后再刷另一边,这样蜡台就不会脱落(见图1)。
中蜂简单王台换王方法

中蜂简单王台换王方法
中蜂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昆虫之一,其蜜蜂产品对人类有着重要的意义。
而蜂王则是蜂群中的核心,对蜂群的发展和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有时蜂群中的蜂王需要更换,这就需要我们掌握一些简单的方法来进行蜂王的更换。
下面我将介绍一种中蜂简单王台换王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好一些必要的工具和材料,包括王台、新蜂王、一些蜂群中的工蜂等。
接下来,我们需要找到需要更换的蜂群,并将其打开,找到原来的蜂王。
然后将原来的蜂王取出,并将新蜂王放置在王台上。
接着,我们需要将王台放回蜂群中,让工蜂们逐渐适应新蜂王的气味和存在。
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留意蜂群的情况,确保新蜂王能够被蜂群所接受。
通常情况下,蜂群中的工蜂会逐渐接受新蜂王的存在,并开始为其服务。
最后,我们需要留意新蜂王在蜂群中的表现,确保其能够顺利地成为蜂群的核心。
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密切观察蜂群的发展情况,确保新蜂王能够为蜂群的发展做出贡献。
通过以上的步骤,我们就可以完成中蜂简单王台换王的方法。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不需要太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适合一般的养蜂人士进行操作。
当然,在进行蜂王更换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留意蜂群的状态,确保整个过程能够顺利进行,不会对蜂群产生不利的影响。
总的来说,蜂王的更换是养蜂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掌握好蜂王更换的方法对于蜂群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希望以上介绍的中蜂简单王台换王方法能够对您有所帮助,祝愿您的蜂群能够茁壮成长,产出丰富的蜜蜂产品。
怎样人工育蜂王 蜂王培育技术

怎样人工育蜂王蜂王培育技术我们都知道每个蜂群中都有一个蜂王,蜂王的提醒是比较大的,并且蜂王的主要作用就是繁殖后代,其他的什么都不干。
每个蜂王在产卵的季节每天能产2000多枚卵。
蜂王的基本收买大约有4-6年,随着社会的发展蜂王的作用也不在大了。
那么如果人工想要培育蜂王该怎么做呢?怎样人工育蜂王1、天气温暖气候稳定处女王交尾期间,白昼气温应在20℃以上,力求避开连阴雨天气。
有蜜粉源育王期间自然界应有良好的蜜粉源,充足的粉源更重要。
每日傍晚对于种蜂群和育王群进行不间断的奖励饲喂。
2、选择父母群:通过考察,选择蜂蜜或蜂王浆产量超过全场平均产量以上、分蜂性弱、群势发展快的健壮无病的蜂群作父母群。
以父群培育雄蜂,用母群的幼虫培养蜂王。
培育种用雄蜂雄蜂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处女王的交尾成功率,还关系到授精效果,进而影响子代蜂群的品质优劣。
3、准备育王群育王群是用来哺育蜂王幼虫和蛹的强壮蜂群。
应选择无病、无蜂螨,群势强壮,至少有15框蜂以上的蜂群作育王群。
蜂王培育技术1、要选择适宜本地区的蜂种育王。
可以从正规的种蜂场引种,也可以从本场择优移虫培育,最好每隔两年就从外地引进一次种王,以免种性退化。
2、有了好的种王也不一定就能育出好王来,还必须有好的或辅助的蜜粉源,这是培育好王的又一个主要条件。
如外界蜜粉条件差则不能育王,蜜粉源条件一般时,则每天傍晚要进行奖饲。
3、有了上述两个条件还不够,还必须利用大卵育王,大卵育出的蜂王,初生体重大,发育好。
大卵是怎样得到的呢?首先要将种王用竹丝笼囚禁5—10天,移虫前4至5天放开种王开始产卵,放王后4天内所产的卵的体积和重量都比较大,以后随产卵量增多而逐渐变小。
蜂王吃什么食物1、蜂王终生都以蜂王浆为食,所谓蜂王浆就是是蜜蜂巢中培育幼虫的青年工蜂咽头腺的分泌物,此乳状物就像哺乳动物的乳汁且极具营养价值和免疫功能,通常情况下蜜蜂(工蜂或雄峰)的寿限在一至六个月左右,而蜂王因一直食用蜂王浆一般能活五到七年。
中华蜜蜂养殖怎么换王?中蜂换王的时间和方法

中华蜜蜂养殖怎么换王?中蜂换王的时间和方法中蜂,即中华蜜蜂,是我国特有的蜜蜂品种,也是重要的农村养殖项目。
而在中蜂的养殖过程中,换王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饲养中蜂适时换王,能够维持较好的群势,从而提高产量。
那么,中华蜜蜂养殖怎么换王?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中蜂换王的时间和方法,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一、中蜂换王的时间1.常规换王:1年换1次王通常在春季3-4月份实施。
1年换2次王通常在春季3-4月份和秋季10-11月份各进行一次。
2.结合蜂群断子治病换王:中蜂囊状幼虫病高峰期,用王台换王,使得蜂群有20d的断子期,阻断寄主,有利治病。
3.结合采蜜期新王采蜜换王:在流蜜期前15天,将原群蜂王除去或囚禁,诱入王台换王。
采蜜期到来时,新王刚好产下一些子,从而激励蜂群采蜜,可活较高产蜜量。
二、中蜂换王的方法1.利用蜂王换王:在给蜂群更换老劣蜂王,或给新分群和失王群补充蜂王时,都必须诱人蜂王。
诱入蜂王的时候、蜜源、群势以及蜂王的行为和生理状态等的因素,对诱入蜂王的成功与否有密切关系。
一般来说,蜂群若失王不久,尚未改造王台或工蜂没有出现产卵之前,诱入蜂王较容易成功。
外界蜜源丰富或没有发生盗蜂的情况下,诱人蜂王容易成功。
给弱群或在夜间诱入蜂王容易成功。
蜂王安静稳重或操作轻稳,诱入蜂王容易成功。
外界气温较低或巢内饲料充足时,诱入蜂王容易成功。
在诱入蜂王之前,应对蜂群进行详细检查,将王台全部毁掉,需要更换的老劣蜂王应在前1天提走。
诱入蜂王时,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诱入方法。
2.利用王台换王:利用自然王台换王。
当蜂群出现分蜂王台时,注意选留1个较大王台,其余王台毁除,并将原群蜂王剪翅,防止自然分蜂;利用中蜂母女交替的习性换王。
人为剪去蜂王的翅或上颚、中足的跗节,使蜂王致残,然后诱入1个成熟王台换王。
【本人结语】通常而言,中蜂的换王时间为一年一次,可采用蜂王换王、王台换王两种方法。
上文中为大家介绍了中蜂换王的时间和方法,大家都了解了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蜂人工育王与换王技术中蜂采取人工育王,能严格选择种蜂,创造适宜的环境和丰富的营养条件,按照计划要求的数量和时间,培育出成批的优良蜂王,以达到增殖蜂群和推广良种的目的。
一、中蜂人工育王1•育王的条件中蜂进行人工育王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⑴丰富的蜜粉源育王要有丰富的蜜粉源条件。
蜂群建造优良的王台,是在蜜粉源丰富的阶段。
自蜂群繁殖最高峰算起,经过移虫、羽化、交尾、产卵,以至提用,不少于1个月。
因此,应有连续40d 左右的蜜粉源。
⑵温暖而稳定的气候蜂王和雄蜂的发育、交尾,要有20 C以上稳定的气温条件。
⑶大量适龄健壮的雄蜂雄蜂性成熟期,在10 d 以后;蜂王性成熟期,在 3 d 以后,如从移虫育王算起,则在移虫16 d 以后。
因此,应在移虫育王前第17 d 开始培育雄蜂,这样就可使得所培育蜂王的性成熟期与雄蜂的青春期相吻合。
但是,当要使蜂王性成熟时有大量的雄蜂,还要将上述培育雄蜂时间提前7 d ,即在移虫育王前第24 d 开始培育雄蜂,或约在雄蜂开始出房时移虫育王。
⑷强大的群势只有强大的群势,才能育出优良的蜂王。
而强群必须是健康、无病,具备各期的蜜蜂,特别是大量6〜8d的适龄哺育蜂。
2种用蜂群的选择选择种用蜂群,包括种用母群合种用父群得选择。
育王时,应选择分蜂性弱,能维持大群,种性优良的蜂群作为种用群,分别用它们来培育新蜂王和雄蜂。
由于我国各地的中蜂,在形态与生物学性能上有所差别,因此难以提出一种统一的育种目标,而只能提出一种大概的种群选择标准,以便尽快地克服中蜂的不良性状。
综合中蜂的各方面情况以及生产上的要求,大致提出以下几条:⑴采蜜力强、高产生产蜂蜜是饲养中蜂的主要目的之一,选用采集力强的高产蜂种是中蜂高产的保证。
因此,要选择采蜜力强和高产的蜂群作为种用蜂群。
⑵分蜂性弱、群势强选择不爱分蜂,能维持强群的蜂群作为种群。
一般认为,华南各省能够维持7〜8 框蜂、长江流域能维持10〜12 框蜂、黄河流域和黄河以北地区能维持12〜14 框蜂的蜂群,如果没有其他特别的缺陷,便可留作种群。
⑶抗囊状幼虫病的能力强在发病季节进行鉴定,选择群内没有发现病虫,或者病虫低于5%。
的蜂群作为种群。
⑷吻长、体大中蜂工蜂的吻总长,在江南各省要求超过 5.30 mm 、长江以北各省应选超过 5.45 mm ,巢房内径要求达到或大于 5.00 mm 。
⑸迁飞性弱、性情温驯、护脾能力强对于选留种用群,除了考察以上 4 个方面外,还应考察其亲代及祖代的表现,也就是进行系谱考察,从而选出亲代性能优良的蜂群,使种用蜂群具有比较稳定得遗传性。
3.育王群的组织与管理要点育王时,宜选择具有分蜂热或自然交替倾向的强群作为育王群,这样的蜂群移虫接受率高,蜂王质量好。
中蜂育王通常应采用有王群,而且是具有 1 年以上的老王群,群势宜在8 框以上,且群内必须有大量6〜8 d 的适龄泌浆蜂。
⑴育王群的组织育王群通常宜在移虫前 1 d 组成。
组织时,用框式隔王板将蜂王(剪翅)限制在箱内一侧2〜3框区内产卵繁殖,另一无王区作为育王区。
在育王区内,放 2 个有粉蜜的成熟封盖子脾和 2 个幼虫脾,幼虫脾居中。
育王时,育王框插在育王区的 2 个幼虫之间。
育王群群势不足时,应提前6〜7 d 补进老熟的封盖子脾,以增强群势。
育王群的蜂脾比例应保持在 1 : 0.8,当群内巢脾过多时应适当抽出卵虫脾,以密集蜂群和减少蜂群哺育幼虫的负担。
当采用无王群培育蜂王时,要在组织育王群时就应将蜂王移去或用囚王笼囚禁后置于箱内后部底板上。
⑵育王群的管理①每 3 d 要彻底检查和毁除育王区王台 1 次;②每 3 d 要调整蜂巢1次,将繁殖区的卵虫脾调到育王区,将育王区的空脾和正在出房的封盖子脾调到繁殖区供蜂王产卵;③组织育王群的当天开始至王台封盖,每晚应对育王群进行奖励饲喂;④育王框两侧的蜂路应缩小成单蜂路(5mm);⑤无王群育王只能哺育蜂王 1 次,不能连续多次进行。
培育 1 次蜂王后,应及时诱入王台换王或释放所囚蜂王。
4.移虫育王⑴移虫育王用具蜂蜡台基、育王框、弹性移虫针。
⑵台基安装与修整在移虫当日,将蜂蜡台基按30 mm 的间距,粘固在育王框的台基条上(最好每个台基下方垫 1 块小铁片,以便介绍王台时从育王框上取下王台)。
每个台基条安装7〜10个台基。
在移虫前 2 h ,将安装好台基的育王框插入育王群的 2 幼虫脾之间,让蜜蜂清理和修整台基 2 h ,然后取出移虫。
⑶移虫移虫的方法与产浆移虫相同,但育王移用的幼虫为选择的种用幼虫,且日龄在18〜24 h。
虫移好后,保持育王框上王台口向下,插入育王群哺育。
当采用单式移虫时,移用的幼虫为选择的种用幼虫。
当采用复式移虫时,第1次移的虫可略大(1〜1.5 d ),第 2 次移虫移用的幼虫为选择的种用幼虫。
复式移虫时,于第1 次移虫的次日,从育王群中提出育王框,将王台中的幼虫镊除后,立即进行第 2 次移虫。
移入的种用幼虫在移虫后第12d 就可出房,为了安全起见通常要在移种用幼虫后第10 d ,就要将所培育的王台介绍到交尾群。
5.交尾群的组织⑴采用代用交尾箱组织交尾群①代用交尾箱中蜂的交尾箱通常采用普通蜂箱改装而成,即采用闸板将普通蜂箱的底箱纵向隔成2〜 4 个互不相通的室,各室容纳 1 个交尾群,且巢门互向开设。
②交尾群组织为了安全起见通常要在移种用幼虫后第10d ,就要将所培育的王台介绍到交尾群。
因此,应在移种用幼虫后第9 d (诱入王台前 1 d )傍晚组织。
方法是:每个室从同 1 个强群中抽取 1 2 个带蜜和工蜂的成熟蛹脾组成。
组成的交尾群置于幽暗通风的处,关闭1个晚上,给以18〜20h的无王期。
次日早晨,把交尾群排在场地宽敞,午后有日照的地方,打开巢门时又立即用纸团轻轻塞住,让蜜蜂咬穿纸团出巢,以促使蜜蜂重新认巢,减少蜜蜂返回原巢。
待中午开箱检查,并毁除王台,然后诱入所培育的成熟王台。
如发现蜜蜂返回原巢较多,可通过紧脾和补充幼年蜂解决。
⑵利用原群组织交尾群①原群直接组织交尾群在诱入王台的前 1 d ,将原群蜂王杀死,或关在囚王笼中置于箱内后部底板上,待新王交尾成功产卵后处死。
②原群隔小区组织交尾群在诱入王台的前10 d 左右,在原群蜂箱的侧壁开设 1 个小巢门,让蜜蜂自由出入。
在诱入王台的前1d,用闸板具侧巢门的一侧隔出 1 〜 2 框小区,作为“交尾箱”。
小区内调入 1 〜2 个带蜜和工蜂的成熟蛹脾组成交尾群,于次日检查交尾群,毁除王台,并诱入所培育的王台。
&王台诱入在移种用幼虫后第10d,就要将所培育的王台介绍到交尾群。
方法是:提出交尾群巢脾,用食指在巢脾中上部空处轻轻压出 1 个凹坑,然后保持王台自然方位将王台基部轻按牢在凹坑处,让王台的前端凸出脾面即成。
然后,将巢脾插回原位,并保持凸出的王台前端与相邻巢脾的脾面或箱壁保持 1 个单蜂路(5mm )距离。
诱入王台时应注意:①提取育王框时不得抖动,以免损伤王台中的蜂王;②在提取王台、处理王台和诱入王台时应小心避免过大震动;③王台提取过程应尽可能保持王台自然方位;④为保护王台部受蜜蜂破坏,可采用王台保护圈诱入王台, 或用锡箔纸包住王台(王台前端露出)然后诱入。
7.交尾群管理要点①排列分散,尽可能利用地形地势,以便处女王和工蜂认巢;②保持群内饲料充足;③交尾群检查一般在蜜蜂出巢前或归巢后检查,避免在蜂王婚飞时间开箱;④检查内容包括蜂王是否存在、蜂王是否交尾、蜂王是否产卵、贮蜜情况、蜂数情况等,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⑤检查交尾群时,要轻稳,避免惊扰处女王,防止处女王受惊起飞;⑥尽可能缩小巢门,缩短检查时间,防止盗蜂;⑦检查多室交尾箱群时应用覆布盖住同箱其它交尾群,避免同箱处女王误入它群造成损失和避免惊扰同箱其它交尾群;⑧适当采取奖励饲喂,促进蜂王交尾。
8.中蜂控制交尾在蜜蜂人工育王中,常常采用空间隔离、时间隔离和生殖隔离等措施来实现预定的良种组配目的。
空间隔离根据处女王婚飞的范围设确定交尾场远离其它蜂场的距离,使得所培育处女王只能与所培育雄蜂交配。
据观察,蜂王婚飞的半径平原可达18.5km ,山区可达5km ,所以设在平原的交尾场与其它蜂场的距离应在36km 以上,而设在山区的交尾场与其它蜂场的距离应在10km 以上。
时间隔离在其它蜂场的蜂群未出现雄蜂的季节,提前培育种用蜂王和雄蜂达到控制交配目的。
通过合并蜂群组织育王群和雄蜂培育群,提前培育蜂王和种用雄蜂,并在其它蜂场雄蜂未出现前完成所培育蜂王的交配。
生殖隔离中蜂与西方蜜蜂时 2 个不同的蜂种,在自然界不发生杂交。
因此,可将中蜂的交尾场设置在只饲养西方蜜蜂的地区。
二、中蜂换王1.换王时期⑴常规换王1年换1次王:春季3〜4月份1年换2次王:春季3〜4月份1次,秋季10〜11月份1次⑵结合蜂群断子治病换王中蜂囊状幼虫病高峰期,用王台换王,使得蜂群有20d 的断子期,阻断寄主,有利治病。
⑶结合采蜜期新王采蜜换王在流蜜期前15d,将原群蜂王除去或囚禁,诱入王台换王。
采蜜期到来时,新王刚好产下一些子,从而激励蜂群采蜜,可活较高产蜜量。
2.换王方法⑴利用蜂王换王:在给蜂群更换老劣蜂王,或给新分群和失王群补充蜂王时,都必须诱人蜂王。
诱入蜂王时的气候、蜜源、群势以及蜂王的行为和生理状态等的因素,对诱入蜂王的成功与否有密切关系。
般来说,蜂群若失王不久,尚未改造王台.或工蜂没有出现产卵之前,诱入蜂王较容易成功;外界蜜源丰富或没有发生盗蜂的情况下,诱人蜂王容易成功;给弱群或在夜间诱入蜂王容易成功;蜂王安静稳重或操作轻稳,诱入蜂王容易成功;外界气温较低或巢内饲料充足时,诱入蜂王容易成功。
在诱入蜂王之前,应对蜂群进行详细检查,将王台全部毁掉,需要更换的老劣蜂王应在前1d 提走。
诱入蜂王时,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
①直接诱入法方法一:大流蜜期间,于傍晚先向无王群喷些蜜水或糖水,然后手沾蜂蜜,轻轻捉住蜂王胸部或翅膀,从将蜂王直接放在框梁上,让蜂王自行爬入蜂团。
方法二:在黄昏或夜间,将无王群的蜜蜂逐脾抖人蜂箱,并喷较多的蜜水,趁工蜂混乱时将蜂王从巢门口放入,随工蜂爬入蜂箱。
方法三:于傍晚将蜂王连同 1 个带蜂子脾,直接放在无王群的隔板外50〜100 mm的处,并喷些糖水。
次日将提到隔板内合为 1 群。
②间接诱入法用铁纱扣王笼将蜂王扣在无王群的蜜脾上。
1〜2 d 后检查接受情况,若发现纱笼外面工蜂不多,且通过纱笼饲喂蜂王,表明蜂群已接受蜂王,此时可以轻轻打开纱笼放出蜂王。
⑵利用王台换王①利用自然王台换王当蜂群出现分蜂王台时,注意选留1个较大王台,其余王台毁除,并将原群蜂王剪翅,防止自然分蜂。
②利用中蜂母女交替的习性换王人为剪去蜂王的翅或上颚、中足的跗节,使蜂王致残,然后诱入 1 个成熟王台换王。
中蜂围王及其处理中蜂容易失王,也容易围王,工蜂产卵给蜂群管理上造成诸多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