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农残现状及检测技术

合集下载

浅析果蔬中农药残留现状及检测技术发展

浅析果蔬中农药残留现状及检测技术发展

1.果蔬农药残留基本现状当前我国果蔬行业在种植过程中常使用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化学制剂,其中杀虫剂占比 72%、杀菌剂占比 11%、除草剂占比 15%左右。

果蔬中的农药多为以有机氯、有机磷等化学成分为主的有机物,也有含砷、硫、铅、铜等重金属元素的无机物,这些农药残留物质进入人体后会迅速被血液吸收,对大脑神经元、人体免疫机能构成损害,部分有害物质还有可能诱发器官病变、癌变,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并且对于生态环境构成破坏与威胁。

为响应国家号召与要求,近年来农业检测机构持续加强技术攻关,不同地区农业理化实验室的建设数量逐年增加,综合运用如明确检测方法步骤、控制样品制备细度、加强仪器设备维护管理、防范器皿用具交叉污染、确立空白检测值、重视检测结果计算等手段,并开发出分散固相萃取 (QuEChERS)前处理结合气、液质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检测等多种先进技术,可针对不同复杂基质进行检测,具备较强的发展潜力,极大推进了农业检验检测体系的完善建设。

伴随串联质谱技术的持续应用与推广,其灵敏度、选择性、抗干扰能力都将得到进一步优化,有条件的实验室已将飞行时间质谱(TOF-MS)和傅里叶变换质谱( FT-MS) 等高分辨质谱应用于果蔬农药的全方位扫描检测领域,增强了筛查与定性分析能力,为我国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发展与标准体系的建设创设良好发展前景。

2.果蔬多农药残留的主要分析方法2.1速测法2.1.1速测卡法农药残留速测卡又名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卡、农药残留检测卡、农残速测卡。

是以国家2003年公布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的执行标准:GB/T 5009.199-2003方法为原理,根据胆碱酯酶催化靛酚乙酸酯(红色)水解为乙酸与靛酚(蓝色),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胆碱酯酶有抑制作用,由颜色的变化判断出样品中是否有高剂量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存在。

利用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高敏感的胆碱酯酶和显色剂做成的试纸。

该试纸操作方便,灵敏度高,反应速度更快,保存时间长。

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介绍及注意事项

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介绍及注意事项

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介绍及注意事项蔬菜农药残留是现代农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农药残留不仅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还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快速有效地检测蔬菜中的农药残留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目前主流的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及其注意事项。

一、光谱技术光谱技术是一种无损检测手段,可以通过光散射、吸收、荧光等特性来确定蔬菜中的农药残留。

常用的光谱技术包括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

与传统的分析方法相比,光谱技术具有快速、准确且无损伤的优点。

紫外-可见光谱适用于分析化学键的特征吸收峰。

红外光谱可以分析化学物质的结构和化学键类型。

拉曼光谱则能够提供关于分子振动信息的详细数据,从而实现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

二、色谱技术色谱技术是一种分离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常用于农药残留检测。

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气相色谱(GC)是两种常用的色谱技术,它们可以有效地分离和检测蔬菜中的农药残留。

色谱技术检测蔬菜农药残留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样品的准备:样品制备过程中应避免与其他物质接触,尽量保持样品的原始状态。

2.内标物的选择:内标物的选择应准确可靠,能够相互配合,提高检测的准确性与稳定性。

3.校准曲线的建立:建立标准曲线时,应选择适当的浓度范围,准确测量并绘制样品的响应与浓度之间的关系。

4.色谱柱的选择:根据样品的特性选择合适的色谱柱,以确保分离效果和分析速度。

三、质谱技术质谱技术是一种基于分子质量和结构的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

常用的质谱技术包括气相质谱(GC-MS)和液相质谱(LC-MS)。

质谱技术能够提供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的检测结果,能够对蔬菜中的农药残留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质谱技术检测蔬菜农药残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样品制备:样品制备过程中应遵循标准操作规程,确保样品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2.设定合适的离子扫描模式:根据目标农药的特性选择恰当的离子扫描模式,以提高检测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水果蔬菜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研究

水果蔬菜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研究

水果蔬菜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研究近年来,农药残留问题愈发引起了公众的关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各种蔬菜水果,而这些食品中如果存在着农药残留,对人体的危害不言而喻。

因此,准确、高效地检测出食品中的农药残留,成为了食品安全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阐述当前主流的几种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并针对这些方法的不足提出改进方案。

一、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是目前应用范围最广泛的农药残留检测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将样品中的目标物分离清除杂质,借助柱后检测器测量样品中目标物的浓度。

但是,这种方法的主要问题在于分离柱需要不断更换,不仅费用昂贵,而且还增加了人力成本。

同时,样品前处理过程中还需要使用多种化学试剂,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对人体的危害也不容忽视。

二、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主要是将样品中的有机化合物通过气态载气进入柱中,利用不同种类物质在柱中移动的速度不同的特性进行分离,从而进行农药残留检测。

虽然该方法检测效率高,但需要复杂的前处理方法,仪器设备成本高昂,使用门槛较高,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属于比较麻烦的方法。

三、免疫学方法免疫学方法是通过利用抗原和抗体间的特异性反应,来检测目标分子。

它是一种快速、方便、特异性高、保真性好的检测方法,因此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它对于样品性质有一定的要求,不能检测水分和脂肪含量高的食品,同时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问题,对标准的掌控水平要求也比较高。

四、质谱法质谱法是目前最为准确的农药残留检测方法。

其原理就是根据目标物质的分子量、分子量比和碎片离子窗与时间关联图谱来确定目标物的浓度。

质谱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检测范围广等优点,但需要高性价比的仪器设备支持,也对农药残留标准化水平要求较高,同时样品处理过程相对复杂,而且人力、物力成本也较高。

改进方案:针对现有的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1. 简化处理流程:尽量避免使用众多的化学试剂,精简前处理操作,从而降低检测成本。

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及常见问题与对策

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及常见问题与对策

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及常见问题与对策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药在蔬菜生产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随之而来的是蔬菜上的农药残留问题,这已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为了确保蔬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及其常见问题与对策,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一、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1. 常见检测技术目前,常见的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和光谱法等。

这些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蔬菜中的农药残留情况,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提供保障。

2. 快速检测技术的优势相比传统的化学分析方法,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检测速度快、成本较低、准确度高等优势,能够满足大批量蔬菜产品的快速检测需求。

这些技术还能对不同类型的农药进行区分,为蔬菜生产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3. 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未来,可以预见的是,这些技术将更加智能化、自动化,提供更加全面、精准的检测结果,为蔬菜生产提供更完善的技术支持。

1. 检测结果不准确问题描述:在使用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时,有时会出现检测结果不准确的情况,可能会误判蔬菜中的农药残留情况。

对策: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对检测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校准,保证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需要进行严格的样品处理和检测操作,避免外部因素对检测结果产生干扰,确保检测的准确性。

2. 适用性不强问题描述:有些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可能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蔬菜并不适用,导致无法进行有效的快速检测。

对策:针对不同类型的蔬菜,可以结合多种不同的快速检测技术,进行综合分析和检测,以确保能够覆盖更多的蔬菜品种,提高检测的适用性。

3. 检测成本较高问题描述:与传统的化学分析方法相比,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的检测成本可能较高,对于一些小型蔬菜生产者来说可能难以承受。

蔬菜水果中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的优化分析

蔬菜水果中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的优化分析

蔬菜水果中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的优化分析蔬菜水果是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在现代农业生产中,为了减少农作物受害程度,提高产量,农民们经常会使用农药来控制害虫和病原体的侵袭。

农药残留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因此对蔬菜水果中的农药残留进行检测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针对蔬菜水果中农药残留检测方法进行优化分析,以期为食品安全提供更可靠的保障。

一、现状分析目前,蔬菜水果中农药残留检测主要有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质谱法和光谱法等多种方法。

这些方法不仅可以检测出农药的种类和残留量,还可以达到非常高的准确度和灵敏度。

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检测时间长、操作复杂、仪器昂贵、对样品预处理要求高等。

在检测时间方面,目前的方法需要经过多个步骤,包括样品的提取、制备、分离、富集和检测等,整个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甚至需要数小时甚至数天。

这对于食品生产企业和监督管理部门来说,无疑是一种效率低下的状态。

在操作复杂度方面,一些方法需要对样品进行精细加工,对仪器进行参数调整等操作,这对于一般的技术人员来说是一种挑战。

高昂的仪器价格也限制了一些中小型企业和监督管理部门的使用。

对样品预处理要求高也会增加检测的难度和成本。

二、优化方向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蔬菜水果中农药残留检测方法进行优化。

1.简化样品制备工序目前的检测方法中,样品制备工序通常是比较繁琐的,包括样品的提取、分割、加工等步骤。

我们可以探索一种简化的样品制备工序,通过简化提取、加工等步骤,从而缩短整个检测流程,提高检测效率。

2.优化检测仪器目前的检测方法中,需要使用比较昂贵的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质谱仪等仪器。

我们可以通过研发更加简单、便捷、价格更加实惠的检测仪器,从而降低检测成本,提高检测效率。

3.发展快速检测技术目前的检测方法通常需要较长的检测时间,我们可以通过开发新的检测技术,如基于生物传感器的快速检测技术、基于光谱技术的快速检测技术等,来实现对蔬菜水果中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

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技术

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技术

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技术
蔬菜是我们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食品之一,但是在蔬菜种植的过程中,农民经常会
使用农药来保护蔬菜的生长,这种农药残留在蔬菜之中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为了确保
人们的健康,各国都对蔬菜中的农药残留量有一定的规定,并且相应的检测技术也得到了
广泛应用。

1. 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检测出各种农药在蔬
菜中的含量。

在检测之前,分析人员需要将样品提取并进行预处理,然后使用气相色谱仪
进行分析。

该技术的优势是可以快速且准确地分析蔬菜中的农药残留,且在分析过程中不会破坏
样品。

不过,该技术设备昂贵、操作要求高,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操作,因此其检测成本
较高。

该技术优点与气相色谱法类似,可以快速且准确地分析蔬菜中的农药残留。

但是,液
相色谱法的灵敏度较低,不能对过低浓度的农药进行检测。

3. 红外光谱法
该技术的优势在于非破坏性,可以保障样品的完整性,并且可靠性高,分析结果准确。

但是其缺点在于分析的灵敏度较低,不能检测低浓度的农药。

4. 质谱法
总而言之,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应用能够为企业、农户提供更大的保障,在保证
蔬菜质量的同时保障人们的健康。

随着科技的进步,相信这些检测技术也会进一步提升,
为人们的日常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技术

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技术

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技术蔬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食物之一,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纤维素,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

在农业生产中,为了保护蔬菜免受害虫和病菌的侵害,农业生产者通常会使用农药来进行防治。

而这就给蔬菜留下了农药残留的隐患,长期食用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是通过对蔬菜中的农药残留物进行样品分析和检测,以确保农产品的安全和品质。

目前,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技术手段不断更新和完善,为蔬菜农药残留的检测提供了更加可靠、快速和准确的手段。

1.1 保障蔬菜安全蔬菜中农药残留超标会对人体造成慢性中毒,长期食用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还可能会引起一些慢性病变,严重影响人体健康。

进行蔬菜农药残留的检测可以保障蔬菜的安全,饮食者可以更加放心地食用蔬菜。

1.2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可以帮助农业生产者合理、安全地使用农药,减少农药的滥用和过量使用,有利于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3 保护消费者权益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可以及时发现和制止农产品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康、安全的食品消费环境。

二、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主要方法2.1 生物检测法生物检测法主要是利用生物学特性来检测蔬菜中的农药残留。

利用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对样品中的农药残留进行降解,然后通过生物学指标的变化来判断农药残留的含量。

物理化学检测法是指通过物理化学手段对蔬菜中农药残留进行检测,常用的方法包括色谱法、质谱法、光谱法等。

这些方法具有准确性高、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的特点,是目前主要的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方法。

免疫学检测法主要是利用抗体与抗原之间的特异性结合原理,通过免疫学反应来检测蔬菜中的农药残留。

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高效的特点,已经成为目前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的重要手段之一。

2.4 生物传感器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它主要利用生物识别元件与传感器技术相结合,通过针对蔬菜中的特定农药残留进行高效、准确的检测。

探究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探究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探究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农药残留是指农药在种植、养殖过程中使用后,仍残留在农产品、水体等环境中的现象。

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农药残留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科学家们不断探索和研究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在不断地进行技术革新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现状目前,农药残留检测技术主要包括色谱法、质谱法、免疫学方法、生物传感器技术等多种手段。

这些技术各有优势,结合使用能够提高农药残留检测的准确性和敏感度。

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包括气相色谱(GC)和液相色谱(HPLC)两种。

色谱法可以有效地分离和定量分析不同种类的农药残留,有着较高的精确度和灵敏度。

质谱法结合色谱技术进行农药残留检测,能够更精确地确认农药的种类和浓度。

免疫学方法主要是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层析技术(ICA),这些方法利用抗体和抗原的结合原理,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出目标农药的残留。

生物传感器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检测方法,通过生物组件的特异性反应,可以实现对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

除了以上方法外,近年来还出现了一些新型的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如基因检测技术、红外光谱技术等,这些新技术在检测速度和准确性上都有进一步的提高,为农药残留检测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需求不断增加,农药残留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未来,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

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对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进行快速、准确地检测。

未来的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将更加注重提高检测速度和灵敏度,以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

三是智能化检测设备的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成熟,未来的农药残留检测设备将更加智能化。

智能化的检测设备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农产品和环境条件,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便捷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果蔬农残现状及检测技术
作者:赵彦涛
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年第10期
[摘要]水果和蔬菜是人们每天健康饮食的必需品,而目前果蔬中普遍存在的农残现象严重威胁人体的身体健康,甚至危害到生命安全,因此要重视对果蔬农药残留的检测。

从直接来源、间接来源分析了我国果蔬中农药残留的主要来源,在总结我国果蔬农药残留现状的基础上,对目前检测中应用到的一些技术做简单的概述。

[关键词]果蔬;农残;污染源;检测技术
[中图分类号]S481.8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的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近年来农残问题成为人们关注食品安全问题的一项重要的内容。

我国人口众多,对水果、蔬菜的消耗量很大,各地水果及蔬菜产业呈现一片繁荣的景象,据估计我国水果年均产量在1.5亿t左右,蔬菜的年均产量在6亿t以上。

在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下,各地果蔬的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种植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棚、温室等栽培方式快速兴起,大面积连作,为病害虫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温床。

为了保证果蔬的产量,种植户超剂量使用毒性大、残留高的农药,造成农残超标。

目前我国水果、蔬菜中的农残现象比较普遍,民以食为天,果蔬中农残造成消费者的中毒事件屡见不鲜,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

因此,有必要对我国果蔬中的农残现象进行探讨。

1 我国果蔬中农残的主要污染来源
1.1 直接污染源
果蔬种植中常发的病虫草害防治中使用的农药是造成果蔬中农残超标的直接来源。

农药施用在果蔬植株上时通过叶片、果皮、茎渗透到植物内部。

一些农药是在果蔬播种前进行土壤消毒时施入,残留在土壤中,通过果蔬植株根系的代谢作用进入植株的体内。

目前很多果蔬采摘后并不能及时销售出去,为了延长果蔬的贮存期,提高果蔬的卖相,有的种植户在果蔬表面喷洒抗菌剂、保鲜剂等,最后这些药剂会渗透到植株的体内。

1.2 间接污染源
多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目前我国环境污染严重,土壤、河流中都有农药残留,通过灌水、降雨等转移到果蔬植株体内。

一般造成果蔬农药残留的来源比较复
杂,不同地区的果蔬受到环境的影响有所不同,以水生的菱角为例,其大多种植在低洼湿地,农药很少施用,其体内的农残主要是污染的水体造成的。

2 果蔬农药残留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蔬菜水果中的农药残留问题较为普遍,形势严峻,多名学者对果蔬中的农残现象进行了研究。

2002年,卢江随机抽检了哈尔滨市23份蔬菜样品,经过化验检测,农残超标的占35%左右;2009年,罗鹏在贵阳市市售的蔬菜中随机抽检了50份蔬菜,各种有机氯的检出率达到了8%~40%;2003年,方坚抽检了杭州市市场上的142份蔬菜、72份水果进行农药残留检测,结果为蔬菜农残超标率在23%左右,水果农残超标率在18%左右;2011年,王永钊对西安市灞桥区果蔬近4年的农残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蔬菜中农残相对于水果中更为严重,果蔬中的农残超标现象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

经过几个研究结果的分析可知,目前我国果蔬中的农残问题很严重,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热点,基于此,各国就果蔬中农残限量的标准不断修正,要求越来越严格,相应地对农残检测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3 果蔬农药残留检测技术
3.1 一般检测技术
我国地域面积广,各地的果蔬品种数量多,施用农药的种类及方法均有所差异,在检测分析时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快速检测面临巨大的挑战。

农药残留检测分析工作较复杂,具体的流程包括取样、前处理、分离纯化、检测、分析等,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的技术要求,随着科技的发展,果蔬农药残留检测分析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有研究表明,用乙腈对果蔬中残留的吡虫啉进行提取,经过固相萃取、色谱分离等检测,对多种果蔬的吡虫啉残留量进行了测定回收,最终回收率在84%~108.6%,获得了较高的回收率。

此种农残检测技术应用较为广泛,具有回收率高的优点,但缺点是不能同时测定很多种果蔬,测定花费的时间长、成本高。

3.2 多种果蔬农残成分的同步检测分析技术
目前我国环境污染严重,加上有的农户使用的农药种类多样,果蔬中必然有多种农药残留,上述一般的方法难以胜任此种情况下的农残检测,因此多种农残成分的同步检测应运而生。

此种检测技术的优点是同时可以测定多种农残成分,缺点是回收率范围广,难以使各种农残成分的检测效果均达到最佳。

3.3 检测新技术
随着我国在果蔬农药残留检测中引入二维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后,大大降低了农残的检出限。

农药残留分析属于微量成分的分析,其过程中应用到的不少技术都较先进,但是受到成
本、技术要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这些新技术难以推广普及,以后建议在此方面加大研究。

4 结语
果蔬是我们每天都离不开的食品,消费量很大,其含有的农残严重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我们要给予重视,尽量降低果蔬中农药残留量。

随着科技的发展,更多先进的农残检测技术逐渐在果蔬检测中推广应用,农残的标准也不断地进行调整,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果蔬生产必然更加的规范化,从而确保果蔬食品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马敬中,肖国斌,张涛,等.我国果蔬农药残留研究现状及安全措施[J].化学世界,2015(02).
[2] 刘建慧,孙鑫,刘希光,等.果蔬中农药残留现状及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4(15).
[3] 周振中.果蔬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J].武警工程大学学报,2009(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