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科知识与能力 教师资格证考试

合集下载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年)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年)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题目: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说法,正确的是:A、这是汉武帝为了巩固政权而采取的措施B、这是秦始皇为了统一思想而采取的措施C、这是唐朝李世民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措施D、这是清朝康熙皇帝为了推崇儒家思想而采取的措施2、题目:下列关于《史记》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史记》是司马迁所著,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B、《史记》共分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C、《史记》的记载时间跨度从黄帝到汉武帝D、《史记》在历史学、文学、哲学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3、下列哪项不属于高中历史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A、文献研究法B、实证研究法C、案例分析法D、历史比较法4、在历史教学中,以下哪项不属于教师应遵循的原则?A、尊重学生主体地位B、注重历史知识传授C、激发学生兴趣D、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5、题干:在以下历史事件中,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是:A. 鸦片战争B. 甲午战争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 辛亥革命6、题干:以下关于中国古代经济思想表述不正确的是:A. 《管子》提出“水则载舟,水则覆舟”B. 《史记》记载“商鞅变法,富国强兵”C. 《资治通鉴》提出“治世之道,以民为本”D. 《天工开物》记载“土木工程,无所不包”7、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历史事件叙述错误的是:A、秦朝统一六国,结束了长期的战国纷争B、东汉末年,宦官专权,导致政治腐败,社会动荡C、唐朝实行科举制度,选拔有才能的人担任官职D、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加强中央集权8、以下关于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推广,促进了农业发展B、唐朝时期,丝绸之路的繁荣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C、宋朝时期,纸币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D、明朝中后期,实行海禁政策,导致中国与世界经济联系逐渐断绝9、以下哪项不属于中国古代历史教育的主要内容?A. 儒家经典B. 道家经典C. 法家经典D. 佛教经典 10、以下关于高中历史教学目标的描述,错误的是:A.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B. 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C. 强化学生的历史记忆D.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11、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说法错误的是:A.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综合试卷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综合试卷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综合试卷单选题(共60题)1、唐诗句:“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诗句中的草市指的是()。

A.农村的民间集市B.城镇的商业市场C.买卖柴草的市场D.都城的花草市场【答案】 A2、1937年,毛泽东在和美国记者贝特兰谈话时回忆说:“那时军队设立了党代表和政治部,这种制度是中国历史上没有的,靠了这种制度使军队一新其面目。

”毛泽东所说的“这种制度”始于()。

A.黄埔军校B.南昌起义C.三湾改编D.古田会议【答案】 A3、“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这一顺口溜流传的时期是()。

A.20世纪50年代初B.20世纪60年代初C.20世纪70年代末D.20世纪80年代末4、1937年,毛泽东在和美国记者贝特兰谈话时回忆说:“那时军队设立了党代表和政治部,这种制度是中国历史上没有的,靠了这种制度使军队一新其面目。

”毛泽东所说的“这种制度”始于()。

A.黄埔军校B.南昌起义C.三湾改编D.古田会议【答案】 A5、有人针对“二战”后美国在西欧实行的重要政策评论道:“阻止共产党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

”下列最能体现此观点的是( )。

A.推行“杜鲁门主义”B.实施马歇尔计划C.建立北约组织D.朝鲜战争停战【答案】 B6、周恩来总理在1954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说:“朝鲜战争停止了,现在,印度支那战争同样应该停止。

”这次会议是()。

A.万隆会议B.海牙会议C.日内瓦会议D.联合国大会7、苏格拉底认为:“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领导人是非常愚蠢的,没有人愿意用这种办法来雇佣一个舵手或者建筑师,或奏笛子的人。

”苏格拉底意在说明古代雅典民主制是()。

A.间接的民主B.少数人的民主C.不成熟的民主D.实质上的专制【答案】 C8、《伤寒》A.原书9卷,81篇B.全书10卷,22篇C.全书3卷,25篇D.全书8卷,73篇E.全书10卷【答案】 B9、某国际文件写道:“现时业已到来,日本必须决定一途……《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题库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题库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题库单选题(共40题)1、教师在编制历史初中试题时,要关注难度与区分度。

为保证试题有较好的区分度,试题难度应控制的区间是()。

A.0.1~0.2B.0.2~0.4C.0.4~0.6D.0.7~0.9【答案】 C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某一时期“全国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19.6%,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4.8%。

经济发展比较快,经济效果比较好,重要经济部门之间的比例比较协调。

市场繁荣,物价稳定,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由此可以推测出当时中国()。

A.经济政策深受苏联影响B.经济建设出现浮夸风C.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D.工农业比重逐渐失衡【答案】 A3、1919年5月2日,北京《晨报》载文曰:“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这句话针对的是()。

A.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B.日本强行租借胶州湾C.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受挫D.《九国公约》的签订【答案】 C4、“当它用思想来考问世界时,它是伟大的;当它用战争来拷打世界时,便有了上个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

”德国“考问世界”的事实有()。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 B5、1921年初,列宁认识到“广大农民群众不是自觉地而是本能地在情绪上反对我们”。

滋生这一“反对”情绪的主要原因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C.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开展D.“玉米运动”的推进【答案】 A6、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近代中国所产生的新的社会力量,由于同新的经济关系血肉相连.构成了整个社会变化的基干。

这里所说的“新的社会力量”指的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答案】 D7、古代中国的一位思想家认为:“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称他知孝知弟。

”这位思想家是()。

A.董仲舒B.朱熹C.王阳明D.黄宗羲【答案】 C8、有学者认为:“16世纪前后,它的生产、传播、消费,连接起美洲、欧洲、中亚、东亚等地,成为流淌在全球贸易机体中的血液。

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历史学科知识是教师资格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历史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

下面是一些重要的历史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要点:
1. 历史学科知识:
- 熟悉中外历史的基本概念、重要事件和人物,如各个历史时
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 熟悉历史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如史料分析、历史考察、历
史比较等方法;
- 熟悉历史学科的学科体系和学科发展的基本脉络;
- 理解历史与现实的关系,能够分析历史事件对当前社会的影
响和启示;
- 了解历史学科教材和参考书籍,能够引导学生进行历史学科
的学习和研究。

2. 教学能力:
- 能够制定合理的年度和单元教学计划,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能
力和兴趣特点的教学活动;
- 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讲授、讨论、实践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 能够准确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发展;
- 能够组织学生进行历史学科的实践活动,如考察、观察、实
地考察等,培养学生的历史研究和思考能力;
- 能够评价学生的历史学科学习成果,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内容涉及广泛,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教师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历史学科教育。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题及解答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题及解答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题及解答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题目:以下哪项不是高中历史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A. 讲授法B. 讨论法C. 实验法D. 史料分析法答案:C解析:高中历史教学通常侧重于历史事件、人物、文化、社会变迁等方面的学习和理解。

讲授法是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讨论法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史料分析法则是通过分析和解读历史资料来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而实验法主要用于自然科学领域,通过实际操作来验证理论或发现新知识,不适用于高中历史教学。

2.题目: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首次实现了大一统的封建国家制度?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元朝答案:A解析: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秦始皇嬴政完成了统一六国的大业,建立了秦朝,并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

汉朝、唐朝和元朝都是在秦朝之后的历史时期,且都继承并发展了秦朝的政治制度,但并非首创。

3.题目:下列关于文艺复兴运动的表述,哪项是不正确的?A. 文艺复兴起源于意大利B. 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C. 文艺复兴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D. 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的发展答案:C解析:文艺复兴是指发生在14世纪到16世纪欧洲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起源于意大利,其核心是人文主义精神,强调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艺术和科学的发展,为近代欧洲社会的变革奠定了基础。

但文艺复兴并非一次资产阶级革命,而是一场思想文化运动。

4.题目:在《史记》中,关于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以下描述错误的是?A. 实行分封制,巩固王权B. 宗法制与分封制相结合C.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高度发展D. 血缘关系在政治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答案:C解析:《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2024年下半年测试试题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2024年下半年测试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

A. 百家争鸣B. 独尊儒术C. 魏晋玄学D. 宋明理学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

选项A,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故选项A正确。

选项B,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但这一举措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与思想解放相悖,故选项B错误。

选项C,魏晋玄学是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哲学思潮,它探讨有无、本末、体用、言意、一多、动静、名教与自然、圣人有情无情、声无哀乐、言不尽意等形而上学问题,但并未形成大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故选项C错误。

选项D,宋明理学是儒学发展到宋明时期的特殊形态,它以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为主要代表,强调天理、良知等概念,但同样未形成大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故选项2、某校高中历史教师在讲授“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命题,他可能会引用哪位思想家的观点?()A. 苏格拉底B. 普罗泰格拉C. 柏拉图D. 亚里士多德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古希腊哲学家的思想主张。

选项A,苏格拉底强调“美德即知识”,认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道德,而非“人是万物的尺度”,故选项A错误。

选项B,普罗泰格拉是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故选项B正确。

选项C,柏拉图强调“理念论”,认为理念是独立于个别事物和人类意识之外的实体,是事物的本质和存在的根据,并非“人是万物的尺度”,故选项C错误。

选项D,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强调逻辑和理性,但并未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故选项D错误。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精选附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精选附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精选附答案单选题(共40题)1、缺“仁者爱人”“美德即知识”分别是古代东西方两位思想家的主张,他们是()。

A.老子、泰勒斯B.孔子、苏格拉底C.孟子、普罗泰戈拉D.墨子、亚里士多德【答案】 B2、“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了。

剩下的一点小小的力量,若仅依据某些现象来看,自然要使同志们(作这样看法的同志们)发生悲观的念头。

但若从实质上看,便大大不然。

……这就是说,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

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上述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论述发表于()。

A.国民革命时期B.井冈山时期C.延安时期D.新中国成立初期【答案】 B3、20世纪初.明确主张进化史观,提出“史界革命不起,则吾国遂不可救。

悠悠万事,唯此为大”的历史学家是( )。

A.王国维B.陈寅恪C.傅斯年D.梁启超【答案】 D4、在斯大林模式下,全国是一个统一的“大工厂”,而企业只是这座“大工厂”中的一个“生产车间”……甚至“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都要由中央调配”。

这表明斯大林模式()。

A.实行指导性的计划管理B.完全排斥市场调节C.优先发展重工业D.导致生活物资短缺【答案】 B5、《武力决策》一文写道:“我并不是因为印度衰弱才号召实行非暴力主义,而正是因为认识印度的力量我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

”这里表达的思想后来被称为()。

A.甘地主义B.纳赛尔主义C.尼赫鲁主义D.苏加诺主义【答案】 A6、“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

”周恩来说这段话是在()。

A.与尼克松会面时B.与田中角荣会面时C.出席万隆会议时D.出席联合国大会时【答案】 C7、要了解“班超经营西域”的史实,可查阅()。

A.①⑦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 C8、要了解“班超经营西域”的史实,可查阅()。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及答案指导(2024年)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及答案指导(2024年)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以下历史事件中,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重大事件是:A、戊戌变法B、鸦片战争C、太平天国运动D、义和团运动2、关于《史记》的说法,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B、《史记》是由西汉时期的司马光所著C、《史记》只记载了秦汉两代的历史D、《史记》共分为十二本纪,没有列传3、下列对“三国五德终始说”的理解,正确的是()。

A、由荀子提出,是其五德终始说的延续。

B、由贾谊提出,是其五德终始说的延续。

C、由班固提出,是其五德终始说的延续。

D、由蔡邕提出,是其五德终始说的延续。

4、下列对《乌托邦》的理解正确的是()。

A、作者是英国16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托马斯·莫尔,书中描述了一个没有阶级差别和私有制的社会。

B、作者是德国16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托马斯·莫尔,书中描述了一个没有阶级差别和私有制的社会。

C、作者是英国16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托马斯·闵采尔,书中描述了一个没有阶级差别和私有制的社会。

D、作者是英国16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托马斯·弗德里克,书中描述了一个没有阶级差别和私有制的社会。

5、教师的哪些职业行为体现了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A. 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不以成绩评价学生B. 课堂上纠正学生错误时采用讽刺挖苦的方式C. 在学生犯错时给予适当的惩罚,但不影响其自尊D. 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但不接受学生的辩解6、在组织历史课堂讨论时,教师应当采用的策略不包括以下哪项?A. 提前设计好讨论主题和问题B. 正确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展开讨论C. 忽略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个别观点D. 允许学生提出不同意见,促进思维碰撞7、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A. 指南针B. 印刷术C. 火药D. 蒸汽机8、关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中国近代化运动——百日维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百日维新是由光绪帝发起的一场旨在改革清朝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体制的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高中历史学科知识与能力高中历史学科知识与能力包含高中历史学科的教学理论、高中历史教学应具备的史学素养和两大通史。

这一部分在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中所占比例较大,分布在单项选择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中,尤其是“单项选择题”,基本上涉及的都是历史学科知识;从试题分值分布情况来看,选择与非选所占分值较近;主要考查分析、理解及有效提取信息的能力。

第一章高中历史学科的教学理论
考纲要求:
1.了解高中历史课程的地位、性质与作用;熟悉高中历史课程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理解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及要求,能够运用课程标准指导教学;了解现行高中历史教材的编排体例和内容结构,了解多种类型的历史教学材料。

2. 掌握历史学科教学的理论知识,并能够用以指导历史教学及教研活动。

考点呈现:
1.本章内容以主观题形式进行考查。

2.本章内容考查重点是高中历史课程新特点和高中历史课程新的课程体系的建立等。

第二章中国史
考纲要求:
1.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总体趋势,掌握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基本史实,掌握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掌握中国历史上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主要成果。

2. 了解历史学科前沿和发展动态。

考点呈现:
1.本章知识主要以客观题、主观题等多种形式来考查。

2.本章知识考查重点有重要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评述分析等。

3.本章知识主要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归纳的能力。

第三章世界史
考纲要求:
1.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总体趋势,掌握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基本史实,掌握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时代特征,掌握世界历史上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主要成果。

2. 了解历史学科前沿和发展动态。

考点呈现:
1.本章知识主要以选择题、简答题、材料题等多种形式进行考查。

2.本章知识考查重点有世界近代史上的资产阶级革命或者改革、科技革命、国家关系等重大历史史实。

3.本章知识主要考查识记、理解、分析归纳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