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北京101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人教版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B.装置①总电极反应式为2Cu2++2H2O 2Cu+O2↑+4H+,反应中产生氢离子,c(H+)增大,溶液pH减小,装置②发生Zn+H2SO4=ZnSO4+H2↑,反应中消耗氢离子,c(H+)降低,pH增大,故B正确;
C.①的阴极反应Cu2++2e—=Cu,导线中通过0.2 mol电子时,阴极产生铜的质量m=nM=0.2mol×64g/mol=12.8g,装置②为原电池,两个电极上没有固体析出,则电极上析出固体质量①>②,故C错误
A.a点所示溶液中c(Na+)>c(A-)>c(H+)>c(HA)
B.a、b两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C.b点所示溶液中c(A-)>c(HA)
D.pH=7时,c(Na+)=c(A-)+c(HA)
【答案】C
【解析】
【详解】A.a点时消耗0.1mol/L一元酸HA10mL,酸碱恰好中和生成盐,溶液pH=8.7,溶液显碱性,则该盐为强碱弱酸盐,说明HA为弱酸,NaA溶液水解呈碱性,应为c(HA)>c(H+),故A错误;
B. K连N,称外接电流的阴极保护法
C. K连M,X为Zn 时,铁不易被腐蚀
D. K连M,铁上电极反应为2H++2e→H2↑
【答案】D
【解析】
A. K连N,X极发生氧化反应,铁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保护铁不被氧化,A正确;B. K连N,称外接电流的阴极保护法,B正确;C. K连M,X为Zn时,锌失电子,铁不易被腐蚀,C正确;D. K连M,铁电极上产要发生吸氧腐蚀,电极反应为:O2+4e-+2H2O—4OH-,D错误。答案选D。
3.下列各物质加入水中,能促进水的电离的是( )
A. NaClB. NaOHC. Na2CO3D. NaHSO4

精品解析:北京市北京101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北京市北京101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C. 将25g胆矾固体(CuSO4·5H2O)溶解在1L水中,可配制0.1 mol/L的硫酸铜溶液
D. 将10 mL 10 mol/L的盐酸加水稀释成100 mL,所得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
[答案]D
[解析]
[详解]A.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O2的摩尔质量是32g/mol,故A错误;
故选D。
5.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钠可用于制造高压钠灯B. 氯气可用于制备漂白粉
C.Na2O2可用于呼吸面具供给氧气D. 碳酸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答案]D
[解析]
[详解]A.高压钠灯射程很远,乳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次氯酸钙,用于制备漂白粉,故B正确;
4.下列化合物中,不能由单质之间直接化合生成的是
A.Fe3O4B.Na2O2C.CuCl2D.FeCl2
[答案]D
[解析]
[详解]A、3Fe + 2O2 Fe3O4,故A错误;
B、2Na+O2 Na2O2故B错误;
C、Cu+ Cl2 CuCl2,故C错误;
D、2Fe + 3Cl2 2FeCl3,不能生成FeCl2,故D正确;
Na2CO3
CaCl2
Na2O
SO3
D
NaHSO4
NH3·H2O
NaCl
Na2O2
CO
A.AB.BC.CD.D
[答案]B
[解析]
[详解]A、CO既不能与酸反应又不能与碱反应,所以CO既不是碱性氧化物又不是酸性氧化物,故A错误;
B、HClO是酸,KOH是碱,NaHCO3是盐,CaO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CaO是碱性氧化物,SO2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SO2是酸性氧化物,故B正确;

2019-2020学年北京市101中学高一(上)期中数学试卷试题及答案(PDF版 含答案)

2019-2020学年北京市101中学高一(上)期中数学试卷试题及答案(PDF版 含答案)

奇函数,
f (x) f (x) , g(x) f (x) x ,
g(x) f (x) x ,
g(x) f (x) x f (x) x g(x) , 对于任意的 x , y R ,有 | f (x) f ( y) || x y | ,
g(2x x2 ) g(x 2) 0 的解集是 ( )
A. ( ,1) (2 , ) C. ( , 1](2, )
B. (1, 2) D. (1, 2)
二、填空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
9.已知 x1 , x2 是方程 x2 2x 5 0 的两根,则 x12 2x1 x1x2 的值为
2.“ x 2 ”是“ x2 4 ”的 ( )
A.必要不充分条件
B.充分不必要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下列函数中,在区间 (1, ) 上为增函数的是 ( )
A. y 3x 1
B. y 2 x
C. y x2 4x 5 D. y | x 1| 2
f (1) g (1)的值等于 .
13.若函数 f (x) x2 2x 1在区间 [a ,a 2] 上的最小值为 4,则实数 a 的取值集合为 .
14.已知函数
f
(x)

x | x x, x
| 2x, x a a
(1)若 a 0 ,则函数 f (x) 的零点有
g(2x x2 ) g(x 2) 0 的解集是 ( )
A. ( ,1) (2 , ) C. ( , 1](2, )
B. (1, 2) D. (1, 2)
【解答】解:由函数 f (x 1) 的对称中心是 (1, 0) ,可得 f (x) 的图象关于 (0,0) 对称即 f (x) 为

北京市101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北京市101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北京市101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8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 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120余处,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黄河流域12处,另有闽、浙、台数处。

炭化粟粒、粟壳遗存40余处,分布于山东、河北、浙江、新疆等省区。

据此可以推断①我国已由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②我国的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③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④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A. ①③B. ①②③C. ②④D. ①②④2. 夏文化的探索一直是历史研究的大课题,因为一直没有确凿的文字资料,总有学者质疑夏王朝的真实性。

2002年保利博物馆收藏了一件重要文物“遂公盨”,是西周中期的青铜器,上有98字铭文,记载了大禹治水的相关事实。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 青铜器铭文是人们研究商周历史的重要资料B. 该青铜器的公布,准确证明了夏王朝的真实性C. 大禹治水的传说并非空穴来风D. 该文物代表了西周人的古史观3. 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商王的世系,但长期以来并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真实。

19世纪末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

这说明A. 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真实B. 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C. 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D. 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4. 在商代,商王和许多邦国首领都称“王”。

不过,商王不仅是本国君长,他还是邦国的A. 国主B. 领主C. 盟主D. 君主5. 2016年,首都博物馆举办的《王后·母亲·女将——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引起巨大轰动。

下列文物可能在此次展览中展出的是A. 司母辛鼎B. 半两钱C. “右丞相印”封泥D. 双镰铁范6. 汉代以来,某地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青铜重器,青铜铭文多涉及诸侯战争、土地交换等内容。

学者推断此地应是A. 夏人的活动地域B. 周朝的重要都城C. 秦朝的阿房宫遗址D. 汉初同姓王的封国7. 有学者认为,自中国古代进入文明社会,先后出现了“方国联盟”等三种政治统治模式。

北京市朝阳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质量检测试题化学(解析版)

北京市朝阳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质量检测试题化学(解析版)

北京市朝阳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质量检测试题1.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锂离子电池研发领域作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

下列对于锂离子电池所用材料分类不正确...的是()A B C D正极(LiCoO2)负极(C)电解液(碳酸丙烯酯)隔膜(聚烯烃)无机物有机物酯类合成高分子【答案】B【解析】【详解】A、C、D的分类均正确,仅B错误,C属于无机物,故选B。

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 CH4分子的球棍模型:B. 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C. 1,3-丁二烯的分子式:C4H8D. 聚丙烯的链节:【答案】A【解析】【详解】A正确;B、结构简式中,只有单键可以省略,碳碳双键等不可以省略,乙烯的结构简式应该是CH2=CH2,B错误;C、C4H8是丁烯的分子式,1,3-丁二烯的分子式为C4H6,C错误;D、丙烯的分子式为CH2=CH-CH3,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其链节应该是,D错误;故选A。

3.下列关于营养物质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麦芽糖是具有还原性的二糖B. 油脂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C. 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D. 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可补充维生素C【答案】B【解析】【详解】A、二糖中,除了蔗糖以外,麦芽糖等都是还原性糖,A正确;B、油脂不属于高分子,而是大分子,B错误;C、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其水解最终产物是氨基酸,C正确;D、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可补充维生素C,D正确;故选B。

4.下列关于丙三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与乙醇互为同系物B. 核磁共振氢谱有4个吸收峰C. 能与Na反应生成H2D. 有良好的吸水性,可用于配制化妆品【答案】A【解析】【详解】A、乙醇是一元醇,丙三醇是三元醇,在分子构成上相差的并不是2个CH2,不符合同系物的定义,故它们不是同系物,A错误;B、丙三醇是对称结构,有4种化学化境的H,故核磁共振氢谱有4个吸收峰,B正确;C、醇类可以和Na反应放出H2,C正确;D、醇中的醇羟基是亲水基团,且丙三醇的羟基个数较多,其吸水性良好,有利于保湿,可用于配制化妆品,D正确;故选A。

2010-2023历年北京市昌平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带解析)

2010-2023历年北京市昌平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带解析)

2010-2023历年北京市昌平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带解析)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20题)1.下列物质常温下为液态的是A.苯B.乙炔C.乙烯D.甲烷2.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B.C.D.3.下列事实不能用有机物分子内基团间的相互作用解释的是A.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烷不能B.苯酚能跟NaOH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C.甲苯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而苯不能D.苯在50℃~ 60℃时发生硝化反应而甲苯在30℃时即可4.(4分)某同学设计了由乙醇合成乙二醇的路线如下。

(1)X是(填名称)。

(2)X→Y的反应类型是。

(3)写出Y→乙二醇的化学方程式。

(4)等物质的量的乙醇、乙二醇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蛋白质遇硫酸钠溶液变性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涤纶、锦纶、蚕丝都属于合成纤维D.植物油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6.下列化学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乙醇与浓氢溴酸反应B.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C.苯酚钠中通入二氧化碳D.蔗糖在稀硫酸作用下水解7.某有机物P中碳和氢原子个数比为3∶4,不能与溴水反应却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其蒸气密度是相同状况下甲烷密度的7.5倍。

在铁存在时与溴反应,能生成2种一溴代物。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P属于烃的衍生物B.P可以发生加成反应但不能发生取代反应C.P中含苯环且有可能两个对位取代基D.P在光照条件下与溴反应,可以生成3种溴代物8.下列醇类物质中,能被氧化成醛的是9.下列关于甘氨酸(H2N-CH2-COOH)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酸性,没有碱性B.只有碱性,没有酸性C.既有酸性,又有碱性D.既没有酸性,又没有碱性10.某有机物M经过缩聚反应生成可降解塑料N,N的结构简式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M的分子式为C3H6O3B.1 mol N可与1mol NaOH反应C.1 mol M与足量的Na反应可生成1 mol H2D.M可与Na2CO3溶液反应11.下列有机化合物有顺反异构体的是A.CH3CH3B.CH2=CH2C.CH3CH=CH2D.CH3CH=CHCH312.有机物CH3CH=CH—Cl能发生的反应有①取代反应②加成反应③消去反应④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⑤聚合反应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A.全部B.除⑤外C.除①外D.除①、⑤外13.以下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B.乙醇的分子式:CH3CH2OHC.甲醛的结构式:D.乙酸的结构简式C2H4O214.(9分)某物质E可做香料,其结构简式为,以苯为原料工业合成路线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E的官能团是(写名称),②的反应类型是(2)B的结构简式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步骤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E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符合以下条件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只写顺式结构)。

2019-2020学年北京市101中学高三(上)12月考 物理试卷及答案

2019-2020学年北京市101中学高三(上)12月考 物理试卷及答案

……○…………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2019-2020学年北京市101中学高三(上)月考物理试卷满分:100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1.0分)1. 汽车紧急刹车后,停止运动的车轮在水平地面上滑动直至停止,在地面上留下的痕迹称为刹车线。

由刹车线的长短可知汽车刹车前的速度。

已知汽车轮胎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80,测得刹车线长25m 。

汽车在刹车前的瞬间的速度大小为(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 )A. 10 m/sB. 20 m/sC. 30 m/sD. 40 m/s2. 质量为m 的物体用轻绳AB 悬挂于天花板上。

用水平向左的力F 缓慢拉动绳的中点O ,如图所示。

用T 表示绳OA 段拉力的大小,在O 点向左移动的过程中( ) A. F 逐渐变大,T 逐渐变大 B. F 逐渐变大,T 逐渐变小 C. F 逐渐变小,T 逐渐变大 D. F 逐渐变小,T 逐渐变小3. 如图,滑块A 置于水平地面上,滑块B 在一水平力作用下紧靠滑块A(A 、B 接触面竖直),此时A 恰好不滑动,B 刚好不下滑。

已知A 与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A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A 与B 的质量之比为( )A. 1μ1μ2B.1−μ1μ2μ1μ2C.1+μ1μ2μ1μ2D.2+μ1μ2μ1μ24. 如图所示,在长约1.0m 的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满清水,水中放一个适当的圆柱形的红蜡烛,将玻璃管的开口端用胶塞塞紧,并迅速竖直倒置,红蜡块就沿玻璃管由管口匀速上升到管底.将此玻璃管倒置安装在小车上,并将小车置于水平导轨上.若小车一端连接细线绕过定滑轮悬挂小物体,小车从A 位置由静止开始运动,同时红蜡块沿玻璃管匀速上升.经过一段时间后,小车运动到虚线表示的B 位置,如图所示.按照如图建立坐标系,在这一过程中红蜡块实际运动的轨迹可能是选项中的( )A. B. C. D.5. 高空作业须系安全带,如果质量为m 的高空作业人员不慎跌落,从开始跌落到安全带对人刚刚产生作用前人下落的距离为ℎ(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

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附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附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高二化学2024.7本试卷共8页,100分。

考试时长9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Al27第一部分本部分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不属于高分子的是( )A .冰糖B .纯棉毛巾C .汽车轮胎D .脲醛树脂开关2.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不正确的是( )A .乙醛的分子式:24C H OB .乙炔的球棍模型:C .乙烯的结构简式:22CH CHD .OH -的电子式:3.下列分子或离子的VSEPR 模型和其空间结构一致的是( ) A .2H OB .2SOC .3H O +D .4CH4.某烷烃的结构简式为,其系统命名是( )A .3,5-二甲基己烷B .2,4-二甲基己烷C .2-甲基-4-乙基戊烷D .4-甲基-2-乙基戊烷 5.下列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是( ) A .甲酸和丙酸 B .乙醇和丙三醇 C .葡萄糖和蔗糖D .淀粉和纤维素6.下列物质中,可由极性分子结合成分子晶体的是( ) A .2COB .2SiOC .HClD .2MgCl7.下列事实不能用氢键解释的是( ) A .沸点:22H O H S > B .稳定性:2HF H O >C .密度:()()22H O l H O s >D .溶解性(水中):34CH OH CH >8.下列事实不能说明基团间存在相互影响的是( ) A .氯乙酸的酸性强于乙酸的酸性 B .苯酚能与NaOH 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 C .甲苯能使酸性4KMnO 溶液褪色而甲烷不能 D .乙烯能使酸性4KMnO 溶液褪色而乙烷不能9.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酯化反应或酯的水解反应的是( ) A .氨基酸缩合生成多肽 B .核苷酸水解生成磷酸和核苷 C .油脂在碱性溶液中反应制取肥皂 D .纤维素和乙酸反应制取纤维素乙酸酯 10.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BCD比较碳酸、苯酚的酸性强弱检验溴乙烷水解产物中含有Br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检验乙醇与浓硫酸共热生成乙烯11.肾上腺素()为白色或黄白色粉末,遇空气可变为粉红色,难溶于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101中学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化学试卷★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3、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6、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Ⅰ卷选择题(共42分)(共21 道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

)1.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在很多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列工程使用的部分材料如下所示,其中属于有机高分子的是A. 港珠澳大桥桥墩——混凝土B. “人造太阳”核聚变实验装置——钨合金C. 高铁轨道与地基之间填隙减震——聚氨酯D. “玉兔”月球车太阳能电池帆板——硅【答案】C【解析】【详解】A、混凝土为硅酸盐材料,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不属于有机高分子,选项A错误;B、钨合金为金属材料,不属于有机高分子,选项B错误;C.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分天然产生的高分子化合物和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棉花、羊毛、天然橡胶是天然存在的,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是人工合成的,聚氨酯橡胶是人工合成的橡胶,选项C正确;D、硅为单质,不属于有机高分子,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2.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苯甲酸钠和亚硝酸钠是常见的食品防腐剂B. Na2CO3和Ca(OH)2常用作抗酸药C. 我国目前的加碘盐中添加的是KID. 柠檬和苹果都是酸性食物【答案】A【解析】【详解】A.苯甲酸钠和亚硝酸钠都能抑制微生物活动,防止食品腐败变质,A正确;B.Na2CO3、Ca(OH)2都具有较强的碱性,会腐蚀胃壁,不用作抗酸药,B不正确;C.我国目前加碘盐中添加的是KIO3,C不正确;D.柠檬和苹果等水果都是碱性食物,D不正确;故选A。

【点睛】酸性食物并不是指口感呈酸性的食物,而是指富含S、N、P、C、Cl等元素的食物,此类食物通常为肉类、蛋类、谷类等。

而蔬菜、水果等是碱性食物。

3.下列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的是A. 金属铝与稀盐酸反应B.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 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D. 氯化铵与Ba(OH)2·8H2O固体反应【答案】D【解析】【分析】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则表明反应为吸热反应。

【详解】A.金属铝与稀盐酸反应为放热反应,A不合题意;B.甲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热量,B不合题意;C.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放出热量,C不合题意;D.氯化铵与Ba(OH)2·8H2O固体反应为吸热反应,D符合题意;故选D。

4.下列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A. 羟基的电子式:B. 丙酸乙酯的分子式:C5H10O2C. 葡萄糖的实验式:C6H12O6D. 乙炔分子的球棍模型:【答案】C【解析】【详解】A.羟基的结构式为-O-H,O原子左边的短线表示一个成单电子,电子式为,A正确;B.丙酸乙酯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OOCH2CH3,分子式为C5H10O2,B正确;C.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实验式为CH2O,C不正确;D.乙炔的结构式为H-C≡C-H,球棍模型为,D正确;故选C。

5.下列物质不能与银氨溶液反应生成银镜的是A. 葡萄糖B. 蔗糖C. 甲酸甲酯D. 乙醛【答案】B【解析】【分析】有机物分子中含有醛基,可被银氨溶液氧化,从而产生银镜。

【详解】A.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HOCH2(CHOH)4CHO,含有醛基,A不合题意;B.蔗糖分子内不含有醛基,不能发生银镜反应,B符合题意;C.甲酸甲酯结构简式为HCOOCH3,含有醛基,C不含题意;D.乙醛结构简式为CH3CHO,含有醛基,D不合题意;故选B。

6.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用溴水鉴别的是A. 苯和乙醇B. 乙烯和甲醛C. 甲苯和苯乙烯D. 乙烷和乙炔【答案】B【解析】【详解】A.苯萃取溴水中的溴,液体分层;溴水溶于乙醇,液体不分层,A不合题意;B.乙烯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甲醛能还原溴水中的溴,使溴水褪色,B符合题意;C.甲苯能萃取溴水中的溴,液体分层,上层呈橙红色,下层无色;苯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产物分层,但上、下两层都为无色,C不合题意;D.乙烷与溴水不反应,而乙炔能使溴水褪色,D不合题意;故选B。

7. 下列分子式表示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的是A. C5H10B. C7H8OC. CH4OD. C2H4Cl2【答案】C【解析】【详解】A.C5H10可能为戊烯,也可能为环戊烷,可能为混合物,故A错误;B.C7H8O可能为酚、也可能为醇或醚,可能为混合物,故B错误;C.CH4O为甲醇,没有同分异构体,为纯净物,故C正确;D.C2H4Cl2有1,1-二氯乙烷和1,2-二氯乙烷两种结构,故D错误;故选C。

8.下列各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不能用“加入NaOH溶液,分液”的方法除去的是A. 溴苯中的溴B. 苯中的苯酚C. 硝基苯中的硝酸D. 乙酸乙酯中的乙酸【答案】D【解析】【详解】A.溴苯中的溴,加入NaOH溶液,与溴反应,液体分层,下层为溴苯,分液,可得溴苯,A不合题意;B.苯中的苯酚,加入NaOH溶液,溶解苯酚,液体分层,上层为苯,分液,可得苯,B不合题意;C.硝基苯中的硝酸,加入NaOH溶液,中和硝酸,液体分层,下层为硝基苯,分液,可得硝基苯,C不合题意;D.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加入NaOH溶液,中和乙酸,乙酸乙酯水解,液体不分层,D符合题意;故选D。

9.核磁共振氢谱有2组峰,且峰面积比为3:2的化合物是A. B. C. D.【答案】C【解析】【详解】A.,核磁共振氢谱有2组峰,且峰面积比为4:4,A不合题意;B.,核磁共振氢谱有3组峰,且峰面积比为1:1:3,B不合题意;C.,核磁共振氢谱有2组峰,且峰面积比为3:2,C符合题意;D.,核磁共振氢谱有3组峰,且峰面积比为2:2:2,D不合题意;故选C。

10.下列关于营养物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油脂制肥皂的原理是油脂发生碱性水解B. 碘酒可用于杀菌消毒是因为它能使蛋白质变性C. 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醋酸铅溶液,会因为盐析而沉淀D. 淀粉为人体提供能量,是因为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氧化释放能量【答案】C【解析】【详解】A.制肥皂的原理,是将油脂在热的烧碱溶液下发生水解反应,A正确;B.碘酒具有杀菌消毒能力,它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B正确;C.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醋酸铅溶液,使鸡蛋清发生变性而沉淀,C不正确;D.淀粉在人体内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缓慢氧化,为人体提供能量,D正确;故选C。

11.下列烷烃中,与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A. 2,3-二甲基丁烷B. 2,2,3-三甲基丁烷C. 2-甲基丁烷D. 2,2,3,3-四甲基丁烷【答案】B【解析】【分析】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烷烃,分子式相同,碳原子数相同,但结构不同。

分子中含有7个碳原子、1个甲基取代基。

【详解】A.2,3-二甲基丁烷,分子中含有6个碳原子,A不合题意;B.2,2,3-三甲基丁烷,分子中含有7个碳原子,3个甲基取代基,B符合题意;C.2-甲基丁烷,分子中含有5个碳原子,C不合题意;D.2,2,3,3-四甲基丁烷,分子中含有8个碳原子,D不合题意;故选B。

1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能表示可燃物的燃烧热的是A. CO(g) +1/2O2 (g) =CO2 (g) ΔH=-283.0 kJ/molB. C(s) +1/2O2 (g) =CO(g) ΔH=-110.5 kJ/molC. H2(g)+1/2O2(g) =H2O(g) ΔH=-241.8 kJ/molD. 2C8H18(l)+25O2(g) =16CO2(g)+18H2O(l) ΔH=-11036 kJ/mol【答案】A【解析】【详解】A.反应物CO(g)为1mol,产物CO2 (g)呈稳定状态,A符合题意;B.反应物燃烧不充分,B不合题意;C.产物H2O(g)不是稳定状态,C不合题意;D.反应物C8H18(l)不是1mol,D不合题意;故选A。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3-戊醇和2-甲基-2-丁醇互为同系物B. 顺-2-丁烯和反-2-丁烯的加氢产物不同C. CH2=C(CH3)2的名称是2-甲基-2-丙烯D. 沸点:1-丁醇>戊烷>2-甲基丁烷【答案】D【解析】【详解】A.3-戊醇和2-甲基-2-丁醇分子式相同,互同分异构体,A不正确;B.顺-2-丁烯和反-2-丁烯的加氢产物都是正丁烷,B不正确;C.CH2=C(CH3)2的名称是2-甲基-1-丙烯,C不正确;D.1-丁醇分子间能形成氢键,分子间作用力比戊烷大,戊烷直链结构,而2-甲基丁烷有取代基,所以沸点1-丁醇>戊烷>2-甲基丁烷,D正确;故选D。

14.下列装置或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检验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的产物B. 除去乙炔中的硫化氢C. 实验室制取乙烯D. 检验淀粉水解产物【答案】A【解析】【详解】A.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乙烯与反应挥发出的乙醇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不能用于检验乙烯,A符合题意;B.电石与饱和食盐水反应生成的乙炔中常混有硫化氢,CuSO4能与H2S作用生成CuS沉淀,可用于除去乙炔中的硫化氢,B 不合题意;C .加热浓硫酸与乙醇的混合液至170℃,可制得乙烯,C 不合题意;D .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后再加入NaOH 中和硫酸,用新制Cu(OH)2可检验淀粉水解产物葡萄糖,D 不合题意; 故选A 。

15.某学习小组按如下实验过程(固定、加热及盛接仪器略)证明了海带中存在碘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步骤①需要将干海带放入坩埚中灼烧B. 步骤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 -+2H ++H 2O 2=I 2+2H 2OC. 步骤③操作后,观察到试管中溶液变为蓝色,可以说明海带中含有碘元素D. 若步骤③加入的试剂是CCl 4,振荡、静置后,液体分层,上层紫色,下层无色 【答案】D 【解析】【详解】A .干海带中含有机碘,燃烧将其结构破坏,需放入坩埚中,A 正确; B .步骤②中,H 2O 2将I -氧化成I 2,发生反应:2I -+2H ++H 2O 2=I 2+2H 2O ,B 正确; C .试管中溶液使淀粉变蓝,说明含有I 2,从而说明海带中含有碘元素,C 正确;D .CCl 4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大,液体分层后,下层为碘的CCl 4溶液,呈紫色,上层无色,D 不正确; 故选D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