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比较期末答案

合集下载

《中西文化比较》题库答案之令狐文艳创作

《中西文化比较》题库答案之令狐文艳创作

《中西方文化比较》题库答案1.令狐文艳2.首先,文化可以看作具有多层次结构的有机系统。

作为一个整体,它可以涵盖人类有史以来所进行的全部社会性活动及成果,既包含人类所有的历史遗产,也包括还在不断演化和创造中的整个文化进程。

从形态入手对文化加以划分,可以将它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技术文化等几大块。

倘若从意义层面对文化进行剖析,又可以将文化分为表层文化现象和深层文化要素。

无论对文化作怎样的阐述和分类,我们仍然需要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

其次,民族性和地域性是文化的重要特征。

不同的人类群体由于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的差异以及地缘因素带来的不同的文化共生关系的影响,常常会形成不同的价值系统、思维模式和行为倾向。

第三,文化还具有规则性。

它可以依靠明确外显的规范(如法律、制度、习俗及文化产品等)或隐含的形式(如思维模式、心理惯性、价值系统等)来引导或约束个人行为,促使某种既定的行为准则得到特定社会中大多数成员的自觉遵从。

第四,文化是历史继承的,它能够通过代代相传的不断积累形成特定的文化传统。

第五,尽管我们已承认每一种特定的文化都具有维护其持续性和稳定性的内在力量,但我们还是要指出:一定民族的文化形态是可以变迁的。

3.一种文化背景下的哲学,往往强烈地体现着此种文化群体的思维方式。

而思维方式因人而异,文化背景不同的人之间,其差异更为明显。

中西哲学不同的思维方式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重直觉与崇尚逻辑。

“天人合一”精神是中国哲学精神的体现,它将世界视为独立与人之外的纯粹客体,不重视对客体一般本质的抽象及对普遍真理的认识,而讲究结合理智、情感、意志等多种心理机制来对世界、对生活、对人生进行体验。

此种体验中虽然包含认知的因素,但更多采用的是一种非逻辑思维,无需遵循概念、判断、推理的一般程序和思维规律,即一种直觉思维。

西方哲学既遵循“主客二分”模式,相应地就需要主体运用概念、判断、推理、分析的逻辑思维,借助理性,从感性、现象、个别的材料中抽取本质、一般的东西,从而越过客体之现象,抵达现象背后的本质、本体,也即普遍真理。

2016尔雅网络科中西文化比较答案

2016尔雅网络科中西文化比较答案

中西文化比较1.1审美递增递减律(一)1.在()时期,国人对于国粹和西化同时持有排斥态度。

D窗体顶端A、五四时期B、改革开放时期C、新生活运动时期D、文革时期2.关于人对事物的好恶,说法错误的是()。

D窗体顶端A、最初的喜好更多地是冲动B、很多人容易先产生好恶情绪再寻找具体理由C、人的好恶是无法被自身控制的D、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更多来源于自身的自主选择3.从文学和审美的角度来说,()更具有内在的高度。

A窗体顶端A、格律诗B、白话诗C、古体诗D、现代诗窗体底端4.文学作品的创作中,更加强调摒弃规律与制约,这样才能更加展示创作的独特性。

()F5.审美递增递减规律指的是,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或者逐渐递增,或者逐渐递减,不可能在不同阶段产生不同的趋向。

()。

F1.2审美递增递减律(二)1.对于审美的改变,说法错误的是()。

D窗体顶端A、审美是可以改变的B、个人、集体乃至国家的审美都是可以被强行改变的C、人的喜好是受传统影响的D、审美可以在短时间自行改变2.辜正坤老师认为,艺术最终应该是为()服务的。

A窗体顶端A、大众B、精英C、个人D、特定人群3.长期来看,人对于事物的喜好,最容易被()影响。

CA、事物的外表B、蕴含的意义C、接触的频率D、他人的喜好4.任何文化都有正面和负面的内容,人们可以全盘接受一种负面较少的文化来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

()F5.审美活动中既存在效用递减律,也存在递增规律。

()T1.3阴阳二级对立转化律1.村山节和浅井降的《东西方文明深思录》中提出,世界文明的周期是()年一转折。

C 窗体顶端A、300.0B、600.0C、800.0D、1200.02.《易经》运用的是数与()的结合。

C窗体顶端A、气B、道C、象D、规3.《周易·序卦》中自然界的始基不包括()。

D窗体顶端A、天地B、阴阳C、男女D、日月4.从大体上看,中国文化的兴盛往往意味着西方文化的衰落。

()T5伏羲六十四卦最早在欧洲出现的时间要略晚于莱布尼茨发表关于二进制算术的文章。

《中西文化比较》题库答案

《中西文化比较》题库答案

《中西方文化比较》题库答案1.首先,文化可以看作具有多层次结构的有机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它可以涵盖人类有史以来所进行的全部社会性活动及成果,既包含人类所有的历史遗产,也包括还在不断演化和创造中的整个文化进程.从形态入手对文化加以划分,可以将它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技术文化等几大块。

倘若从意义层面对文化进行剖析,又可以将文化分为表层文化现象和深层文化要素。

无论对文化作怎样的阐述和分类,我们仍然需要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

其次,民族性和地域性是文化的重要特征。

不同的人类群体由于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的差异以及地缘因素带来的不同的文化共生关系的影响,常常会形成不同的价值系统、思维模式和行为倾向。

第三,文化还具有规则性。

它可以依靠明确外显的规范(如法律、制度、习俗及文化产品等)或隐含的形式(如思维模式、心理惯性、价值系统等)来引导或约束个人行为,促使某种既定的行为准则得到特定社会中大多数成员的自觉遵从。

第四,文化是历史继承的,它能够通过代代相传的不断积累形成特定的文化传统。

第五,尽管我们已承认每一种特定的文化都具有维护其持续性和稳定性的内在力量,但我们还是要指出:一定民族的文化形态是可以变迁的。

2.一种文化背景下的哲学,往往强烈地体现着此种文化群体的思维方式。

而思维方式因人而异,文化背景不同的人之间,其差异更为明显.中西哲学不同的思维方式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重直觉与崇尚逻辑。

“天人合一"精神是中国哲学精神的体现,它将世界视为独立与人之外的纯粹客体,不重视对客体一般本质的抽象及对普遍真理的认识,而讲究结合理智、情感、意志等多种心理机制来对世界、对生活、对人生进行体验。

此种体验中虽然包含认知的因素,但更多采用的是一种非逻辑思维,无需遵循概念、判断、推理的一般程序和思维规律,即一种直觉思维。

西方哲学既遵循“主客二分"模式,相应地就需要主体运用概念、判断、推理、分析的逻辑思维,借助理性,从感性、现象、个别的材料中抽取本质、一般的东西,从而越过客体之现象,抵达现象背后的本质、本体,也即普遍真理。

中西文化比较答案

中西文化比较答案

1与文化的关系特别密切的地理环境要素不包括()。

A、地形B、地质C、气候D、资源正确答案: B2西方国家的民主政治其实是()。

A、人民政治B、精英政治C、帮主政治D、阶级政治正确答案: C3在()时期,国人对于国粹和西化同时持有排斥态度。

A 、五四时期B、改革开放时期C、新生活运动时期D、文革时期正确答案: D4印欧语系的语言不可能引导文化向()发展。

A、逻辑型B、抽象型C、理智型D、理论型正确答案: D5下列人物中,对于汉字持肯定态度的是()。

A、郝尔德B、鲁迅C、钱玄同D、德里达正确答案: D6西方哲学倡导()。

A、气一元论B、精神论C、原子论D、客观论正确答案: C7中国产生了专制皇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为了制约传统中国太强的()。

A、自由自治意识B、人生哲学思考C、平等民主心态D、官本位思想正确答案: C8 乔姆斯基提出描写语言学的缺陷在于()。

A、描写局限性B、描写及时性C、描写主观性D、描写无止境正确答案: D9 关于催眠术,说法正确的是()。

A、实际上是并不存在的B、被控制的人做出行为时是可以感觉到被控制的C、催眠性的语句只有被充分相信了才能起到相应的作用D、任何人都有自由使用催眠性语言的权力正确答案: C10 中国古代对于官员着装、行为的规定主要是为了()。

A、彰显朝廷气度B、区分官员品级C、做出表率作用D、约束官员行为正确答案: C11 影响印欧语系语言押韵的音节是()。

A、单音节B、开音节C、多音节D、闭音节正确答案: C12()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A、亚里士多德B、苏格拉底C、柏拉图D、安提西尼正确答案: A13黑格尔提出的唯心主义提倡的是()。

A、思维B、原型C、理论D、精神正确答案: D14佛教认为,唯心所现的()。

A、有生有灭B、有生无灭C、无生有灭D、无生无灭正确答案: D15中国古代政治社会三大制约机制不包括()。

A、暴力制约机制B、法律制约机制C、血缘制约机制D、道德制约机制正确答案: C16 针对于西方来说,分析地形对文化的影响时应该选取的区域是()的产生区域。

中西文化与文学专题比较期末考试题答案

中西文化与文学专题比较期末考试题答案

中西文化与文学专题比较期末考试题答案1以下不属于儒家的三不朽的是?(1.0分)A、立德B、立功C、立言D、立行正确答案: D21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1.0分)A、中国写日的诗歌主要是写夕阳。

B、中国与月亮意象有关的诗歌比比皆是。

C、郭沫若《女神之再生》中多次歌颂太阳。

D、自唐代起,中国的民族性格偏于内向、封闭、阴柔。

正确答案: D3下列属于文艺复兴的特征的是?(1.0分)A、强调女性地位B、强调哲学家的地位C、强调世俗文化D、强调基督教禁欲文化正确答案:4中国哲学偏向(),西方哲学偏向()。

(1.0分)A、科学伦理B、伦理审美C、审美科学D、伦理科学正确答案: C5不能概况中国文学特点的是:(1.0分)A、客观描绘B、和谐宁静C、主观意会D、粉饰太平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D6在《周易》中,中国文化的时间观是?(1.0分)A、螺旋上升的B、螺旋浮沉,没有终点C、收尾相连的圆圈D、末世论式的正确答案: C7在各种艺术形式中,尼采最推崇的是?(1.0分)A、文学B、绘画C、雕塑D、音乐正确答案: D8哪一项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点:(1.0分)A、局部B、直觉C、推理D、阳性正确答案: B9哪一时期的文学在歌德看来“通体都是美的”?(1.0分)A、当代文学B、17世纪文学C、古希腊D、文艺复兴正确答案: C10既是哲学又是诗的著作是:(1.0分)A、尼采的《查拉图斯特如是说》B、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C、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D、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正确答案: A11在属于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而不属于“四大奇书”的是?(1.0分)A、《三国演义》B、《水浒传》C、《红楼梦》D、《西游记》正确答案: C12以下对中西方戏剧的说法错误的是?(1.0分)A、西方在古希腊时期就产生了伟大的悲剧喜剧著作。

B、西方的悲剧喜剧有着严格的区分。

C、中国的戏剧中往往呈现悲喜因素交织的情况。

D、戏剧是中国出现的最早的文学类型。

中西文化比较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西文化比较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西文化比较》期末考试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严复确定翻译出版《天演论》的主要原因是()。

1.0分∙A、内容逻辑严密∙∙B、作品流传广泛∙∙C、社会情况需要∙∙D、译者专业所在∙我的答案:C2“朔”指的是农历:1.0分∙A、初一∙∙B、十五∙∙C、十六∙∙D、三十∙我的答案:A3中国古代社会能够产生最好的统治者是因为中国社会的()。

1.0分∙A、官本位思想的极端发展∙∙B、科举制度的合理运用∙∙C、大家族社会结构的影响∙∙D、集权制度发展完善∙我的答案:C4黑格尔提出的唯心主义提倡的是()。

1.0分∙A、思维∙∙B、原型∙∙C、理论∙∙D、精神∙我的答案:D5解释原始印欧语到前日耳曼语三套塞辅音发展规律的是()。

1.0分∙A、格拉斯曼定律∙∙B、维尔纳定律∙∙C、日耳曼语元音变音∙∙D、格里姆定律∙我的答案:D6西方人小时候不适宜采用死记硬背方法的原因在于()。

0.0分∙A、经典内容篇幅短,语言拗口难以记忆∙∙B、民族文化不同,不提倡类似方法∙∙C、文章篇幅长,语法复杂∙缺少适于背诵的经典内容∙我的答案:A7中国汉字的特点决定了中国的文学更倾向于()的风格。

1.0分∙A、叙事性∙∙B、议论性∙∙C、华丽性∙∙D、平实性∙我的答案:C8西方哲学倡导()。

1.0分气一元论∙∙B、精神论∙∙C、原子论∙∙D、客观论∙我的答案:C9中国学者在翻译西方诗作过程中容易把译文变得更加()。

1.0分∙A、平实∙∙B、口语化∙∙C、华丽∙∙D、书面化∙我的答案:C10相较于中国的唯心主义,柏拉图的唯心主义强调的是()。

1.0分∙A、思维∙∙B、原型∙∙C、理论∙∙D、精神∙我的答案:B11最近一次冰期结束后,中国进入()时期。

1.0分∙A、母系氏族∙∙B、父系氏族∙∙C、奴隶制∙∙D、封建制∙我的答案:A12村山节和浅井降的《东西方文明深思录》中提出,世界文明的周期是()年一转折。

1.0分∙A、300.0∙∙B、600.0∙∙C、800.0∙∙D、1200.0∙我的答案:C13影响中国数千年的一整套行为规范是:1.0分∙A、礼∙∙B、和∙∙C、衷∙∙D、孝∙我的答案:A14如果一个汉字没有声母,在反切中声母用()代替。

《中西文化比较》题库答案之欧阳文创编

《中西文化比较》题库答案之欧阳文创编

《中西方文化比较》题库答案1.2.首先,文化可以看作具有多层次结构的有机系统。

作为一个整体,它可以涵盖人类有史以来所进行的全部社会性活动及成果,既包含人类所有的历史遗产,也包括还在不断演化和创造中的整个文化进程。

从形态入手对文化加以划分,可以将它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技术文化等几大块。

倘若从意义层面对文化进行剖析,又可以将文化分为表层文化现象和深层文化要素。

无论对文化作怎样的阐述和分类,我们仍然需要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

其次,民族性和地域性是文化的重要特征。

不同的人类群体由于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的差异以及地缘因素带来的不同的文化共生关系的影响,常常会形成不同的价值系统、思维模式和行为倾向。

第三,文化还具有规则性。

它可以依靠明确外显的规范(如法律、制度、习俗及文化产品等)或隐含的形式(如思维模式、心理惯性、价值系统等)来引导或约束个人行为,促使某种既定的行为准则得到特定社会中大多数成员的自觉遵从。

第四,文化是历史继承的,它能够通过代代相传的不断积累形成特定的文化传统。

第五,尽管我们已承认每一种特定的文化都具有维护其持续性和稳定性的内在力量,但我们还是要指出:一定民族的文化形态是可以变迁的。

3.一种文化背景下的哲学,往往强烈地体现着此种文化群体的思维方式。

而思维方式因人而异,文化背景不同的人之间,其差异更为明显。

中西哲学不同的思维方式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重直觉与崇尚逻辑。

“天人合一”精神是中国哲学精神的体现,它将世界视为独立与人之外的纯粹客体,不重视对客体一般本质的抽象及对普遍真理的认识,而讲究结合理智、情感、意志等多种心理机制来对世界、对生活、对人生进行体验。

此种体验中虽然包含认知的因素,但更多采用的是一种非逻辑思维,无需遵循概念、判断、推理的一般程序和思维规律,即一种直觉思维。

西方哲学既遵循“主客二分”模式,相应地就需要主体运用概念、判断、推理、分析的逻辑思维,借助理性,从感性、现象、个别的材料中抽取本质、一般的东西,从而越过客体之现象,抵达现象背后的本质、本体,也即普遍真理。

2019尔雅中西文化比较答案

2019尔雅中西文化比较答案

【单选题】从文学和审美的角度来看,更具有内在的高度的是()。

A、白话诗B、古体诗C、现代诗D、格律诗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2【单选题】在()时期,国人对于国粹和西化的排斥态度同时存在。

A、改革开放时期B、新生活运动时期C、文革时期D、五四时期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3【判断题】审美递增递减规律的意思是,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或者逐渐递增 ,或者逐渐递减, 不可能在不同阶段产生不同的趋向。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4【判断题】文学作品的创作若想要展示创作的独特性,就更要强调摒弃规律与制约。

()我的答案:×审美递增递减律(二)已完成成绩:100.0分【单选题】辜正坤老师认为,艺术最终应该服务于()。

A、精英B、个人C、特定人群D、大众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2【单选题】下列选项中错误描述审美改变的是()。

A、个人、集体乃至国家的审美都是可以被强行改变的B、人的喜好是受传统影响的C、审美可以在短时间自行改变D、审美是可以改变的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3【单选题】长期来看,()最容易影响人对于事物的喜好。

A、蕴含的意义B、接触的频率C、他人的喜好D、事物的外表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4【判断题】任何文化都有正面和负面的内容,人们若想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 ,可以全盘接受一种负面较少的文化。

()我的答案:×阴阳二级对立转化律已完成成绩:100.0分1【单选题】村山节和浅井降在《东西方文明深思录》中提出,世界文明的周期为()年一转折。

A、600年B、800年C、1200年D、300年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2【多选题】《周易·序卦》中自然界的始基包括()。

A、天地B、阴阳C、男女D、日月我的答案:ABC得分:25.0分3【判断题】伏羲六十四卦最早出现在欧洲的时间略晚于莱布尼茨发表关于二进制算术的文章。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4【判断题】从大体上看 ,中国文化的兴盛通常意味着西方文化的衰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中西文化比较》期末考试(20)48.5

66' 50'' 题量: 100 满分:100.0 截止日期:2017-12-01 23:59 一、单选题

1 一万年来,中国的气温明显上升是在()年前。  A、

9000  B、 8000  C、 7000  D、 6000 我的答案:B 2

认为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的经验主义代表人物是()。  A、

笛卡尔  B、 霍布斯  C、 洛克  D、 斯宾诺莎 我的答案:C 3

中国当代提倡年轻化的重要原因是把()代替了政治传统。  A、

军事传统  B、 经济传统  C、 文化传统  D、 思想传统 我的答案:A 4

印欧语系在语义上的特点是()。  A、

一音多义,多分类义  B、 多义字少,模糊义多  C、 字义简洁,多综合义  D、 多清晰义,可选择的音节多 我的答案:D 5

()认为中国实现了圣君与良臣政治。  A、 黑格尔  B、 康德  C、 叔本华  D、 法耶尔阿本德 我的答案:A 6

关于格律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格律诗最盛于唐宋  B、 格律诗不存在生命周期  C、 格律诗包含不同的格律  D、 格律诗的格律通用于不同的时代 我的答案:C 7

第一次农业革命开始于()。  A、

第二冰期结束  B、 第三冰期结束  C、 第四冰期结束  D、 第五冰期结束 我的答案:C 8

关于尼采的民主思想说法正确的是()。  A、

大众统治是讲文化降低到大众水准的一种精神堕落形式  B、 民主将一般群众抬升到杰出人物的水平  C、 多数人永远是对的  D、 民主是社会的进步 我的答案:A 9

村山节和浅井降的《东西方文明深思录》中提出,世界文明的周期是()年一转折。  A、

300.0  B、 600.0  C、 800.0  D、 1200.0 我的答案:C 10

赫胥黎认为,伦理上最好的东西在实际生活中是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宇宙自然过程()。  A、

一致的  B、 对立的  C、 互相促进的  D、 毫不相干的 我的答案:B 11

中式的民主强调()。  A、

以礼为本  B、 以德为本  C、 以民为本  D、 以法为本 我的答案:C 12

索绪尔的()主要强调的是从静态的角度去研究语言的变化。  A、 历时语言学  B、 短暂语言学  C、 共时语言学  D、 纵向语言学 我的答案:D 13

从气候角度来说,中原一带的肥厚土壤主要是受到()的影响。  A、

太平洋暖湿气流  B、 副热带高压带  C、 西伯利亚冷气流  D、 温带季风 我的答案:C 14

关于智性科学,说法错误的是()。  A、

它是比量性的科学  B、 它是数理性的科学  C、 它是工具性的科学  D、 它是经验性的科学 我的答案:D 15

西方产生了帮主制主要是为了约束太强的()。  A、

理性主义  B、 唯物思想  C、 专制心态  D、 共和意识 我的答案:C 16

关于阴谋诡计,说法正确的是()。  A、

中国不存在大量阴谋诡计的现象  B、 西方不存在大量阴谋诡计的现象  C、 中国主流思想对阴谋诡计持否定态度  D、 西方主流思想对阴谋诡计持否定态度 我的答案:C 17 在年龄较小的人群中适宜采用死记硬背的记忆方法的原因是他们()。  A、

机械记忆能力强  B、 理解记忆能力强  C、 理性思维能力强  D、 感性思维能力强 我的答案:A 18

下列表现近古音的语音著作是()。  A、

《佩文韵府》  B、 《中州音韵》  C、 《中原音韵》  D、 《新刊韵略》 我的答案:C 19

汉语不可能引导文化向()发展。  A、 情理型  B、 艺术型  C、 直观型  D、 听觉型 我的答案:D 20

《周易·序卦》中自然界的始基不包括()。  A、

天地  B、 阴阳  C、 男女  D、 日月 我的答案:D 21

西方商业文化倾向较强,促进了西方民族()的性格。  A、

追求安居乐业、提倡个人主义  B、 追求安居乐业,提倡人定胜天  C、 追求进取精神,提倡帮派主义  D、 追求天下太平,提倡家族主义 我的答案:C 22

中国产生了专制皇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为了制约传统中国太强的()。  A、

自由自治意识  B、 人生哲学思考  C、 平等民主心态  D、 官本位思想 我的答案:C 23

道家作为验证真理的工具的是()。  A、

社会的反应  B、 流行的理论  C、 自己的身体  D、 外部的环境 我的答案:C 24 宋朝欧阳修以来,“小学”的内容不包括()。  A、

文字  B、 音韵  C、 训诂  D、 礼教 我的答案:D 25

中华文化中的“爱”的根源来源是()之中。  A、

忠  B、 孝  C、 仁  D、 义 我的答案:B 26

地球上环境变迁最敏感的地带位于()之间。  A、 北纬30°-40°  B、 南纬30°-40°  C、 北纬40°-50°  D、 南纬40°-50° 我的答案:A 27

与英语相比,汉语的记忆书写速度特点是()。  A、

先慢后快  B、 先快后慢  C、 更快  D、 更慢 我的答案:A 28

中文的在语义上的特点是()。  A、

一音多义,多分类义  B、 多义字少,模糊义多  C、 字义简洁,多综合义  D、 多清晰义,可选择的音节多 我的答案:C 29

乔姆斯基提出描写语言学的缺陷在于()。  A、

描写局限性  B、 描写及时性  C、 描写主观性  D、 描写无止境 我的答案:C 30

中国文化中讲究的体证的缺点在于()。  A、

不能被所有人接受  B、 不是系统的科学理论  C、 所得的观点难以验证  D、 体证者无法正确表达 我的答案: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