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西文化比较》期末考试试题答案
2017年《中西文化比较》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西文化比较》期末考试(20)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1中国古代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最可能采用的方法是()。
(1。
0分)1.0 分A、逻辑分析B、亲身体验C、科学实验D、理论推演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答案解析:2社会达尔文主义冲上的原则是()。
(1.0分)1.0 分A、五秒规则B、丛林法则C、高德温法则D、阳光16法则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答案解析:3西方的帮派主义不提倡().(1。
0分)1.0 分A、限制王权B、契约精神C、党派分立D、以民为本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答案解析:4关于乔姆斯基的语言习的机制,说法正确的是().(1。
0分)1.0 分A、人天生不能创新句子,但是可以判断句子是否合乎语法B、人天生能够不断创新句子,但是无法判断句子是否合乎语法C、人天生不能创新句子,也不能判断句子是否合乎语法D、人天生能够不断创新句子,也能够判断句子是否合乎语法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答案解析:5彭加勒认为基本原理来自()。
(1.0分)1.0 分A、先验B、经验C、社会约定D、实际实践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答案解析:6中西文化演进的七大律不包括()。
(1。
0分)1。
0 分A、互根律B、互抗律C、互助律D、互证律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答案解析:7在年龄较小的人群中适宜采用死记硬背的记忆方法的原因是他们()。
(1.0分)1。
0 分A、机械记忆能力强B、理解记忆能力强C、理性思维能力强D、感性思维能力强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答案解析:8赫胥黎认为,伦理上最好的东西在实际生活中是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宇宙自然过程().(1。
0分)1。
0 分A、一致的B、对立的C、互相促进的D、毫不相干的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答案解析:9关于中西方文化核心区域的地理环境说法正确的是().(1。
0分)1.0 分A、中国东方和南方较为开放B、西方的北部开放而南方屏障较大C、中国整体地理环境较为封闭D、西方北部屏障较多而南方较为开放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答案解析:10关于催眠术,说法正确的是().(1.0分)1.0 分A、实际上是并不存在的B、被控制的人做出行为时是可以感觉到被控制的C、催眠性的语句只有被充分相信了才能起到相应的作用D、任何人都有自由使用催眠性语言的权力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答案解析:11有可能剥夺人民的生命的是()。
中西文化与文学专题比较期末答案

1道家的美学是让艺术和合到()中。
(1.0分)1.0 分A、风俗B、人伦C、礼数D、自然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2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是按()来划分对立双方。
(1.0分)1.0 分A、种族B、地域C、阶级D、文明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3西方文学的发展上,主观的浪漫抒情可以追溯到()。
(1.0分)0.0 分A、柏拉图B、卢梭C、苏格拉底D、亚里士多德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A4运用大量排比是()的文章的特点。
(1.0分)1.0 分A、孔子B、孟子C、荀子D、韩非子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5关于西方哲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0分)1.0 分A、是从形而上学的纯粹理论探讨转向实用哲学、实证哲学和生命哲学B、从本体论、认识论探讨转向人学本题的探讨C、从切中实质、为人处事的道德训条转向关于万物本源的探讨D、从具有浓重虚构性的类似神学的哲学到摆脱虚构的科学哲学和人本哲学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6中西审美与科学的思维差异,表现为()的差异。
(1.0分)1.0 分A、概念B、形式C、文字D、审美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7尼采认为自己是酒神艺术家,而酒神艺术家最高的表现形式是()。
(1.0分)1.0 分A、政治B、文学C、音乐D、美术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8六经中属于史书的是()。
(1.0分)1.0 分A、《易经》B、《诗经》C、《尚书》D、《礼记》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9儒家伦理执着于()。
(1.0分)1.0 分A、彼岸B、前世C、来世D、现世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10中国文化认为,天下大德曰()。
(1.0分)1.0 分A、真B、死C、生D、和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11()认为德性就是力量。
(1.0分)1.0 分A、尼采B、黑格尔C、康德D、歌德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12雨果的()序言中已经要求艺术不要避开丑。
(1.0分)1.0 分A、《笑面人》B、《死囚之末日》C、《爱尔那尼》D、《克伦威尔》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13《抵抗力》的作者是()。
《中西文化比较》题库答案

《中西方文化比较》题库答案1.首先,文化可以看作具有多层次结构的有机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它可以涵盖人类有史以来所进行的全部社会性活动及成果,既包含人类所有的历史遗产,也包括还在不断演化和创造中的整个文化进程.从形态入手对文化加以划分,可以将它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技术文化等几大块。
倘若从意义层面对文化进行剖析,又可以将文化分为表层文化现象和深层文化要素。
无论对文化作怎样的阐述和分类,我们仍然需要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
其次,民族性和地域性是文化的重要特征。
不同的人类群体由于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的差异以及地缘因素带来的不同的文化共生关系的影响,常常会形成不同的价值系统、思维模式和行为倾向。
第三,文化还具有规则性。
它可以依靠明确外显的规范(如法律、制度、习俗及文化产品等)或隐含的形式(如思维模式、心理惯性、价值系统等)来引导或约束个人行为,促使某种既定的行为准则得到特定社会中大多数成员的自觉遵从。
第四,文化是历史继承的,它能够通过代代相传的不断积累形成特定的文化传统。
第五,尽管我们已承认每一种特定的文化都具有维护其持续性和稳定性的内在力量,但我们还是要指出:一定民族的文化形态是可以变迁的。
2.一种文化背景下的哲学,往往强烈地体现着此种文化群体的思维方式。
而思维方式因人而异,文化背景不同的人之间,其差异更为明显.中西哲学不同的思维方式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重直觉与崇尚逻辑。
“天人合一"精神是中国哲学精神的体现,它将世界视为独立与人之外的纯粹客体,不重视对客体一般本质的抽象及对普遍真理的认识,而讲究结合理智、情感、意志等多种心理机制来对世界、对生活、对人生进行体验。
此种体验中虽然包含认知的因素,但更多采用的是一种非逻辑思维,无需遵循概念、判断、推理的一般程序和思维规律,即一种直觉思维。
西方哲学既遵循“主客二分"模式,相应地就需要主体运用概念、判断、推理、分析的逻辑思维,借助理性,从感性、现象、个别的材料中抽取本质、一般的东西,从而越过客体之现象,抵达现象背后的本质、本体,也即普遍真理。
中西文化比较考试题及答案

1.请从中西视域阐述文化的含义,并比较文化与文明的差异。
答:“文化”,是中国语言系统中古已有之的词汇。
“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引申为涵盖、反映社会、自然现象的条理及规律性。
“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
“文”与“化”方合成一个整词,本义就是“以文教化”,它表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本属精神领域之范畴。
西方的“文化”,英文“culture”和德文的“kuctur”都由拉丁文“cultura”衍化而来,原意指耕作土地(故园艺学在英语为Horticulture),后来逐渐引申出神明崇拜、性情陶冶、品德教化等,这就与古汉语中“文化”所具有的“文治教化”的义项日益接近。
用《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上的话说:“文化一词的中西两个来源,殊途同归,今人都用来指称人类社会的精神现象。
”随着时间的流变和空间的差异,现在“文化”已成为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并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称作“大文化”。
“大文化”指的是人类自身的一切精神性创造活动及其结果,包括认识的(语言、哲学、科学、教育)、规范的(道德、法律、信仰)、艺术的(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器用的(生产工具、日用器皿以及制造它们的技术)。
社会的(制度、组织、风俗习惯)等等。
广义的“文化”从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上立论,认为正是文化的出现“将动物的人变为创造的人、组织的人、思想的人、说话的人以及计划的人”,因而将人类社会——历史生活的全部内容统统摄入“文化”的定义域。
与广义“文化”相对的,是狭义的“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所以又被称作“小文化”。
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文化“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是狭义“文化”早期的经典界说。
尔雅课中西文化比较期末考试答案

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1下列哪一项是关于中原文化取向的:1.0 分A、大帮择主B、强化王权C、帮派主义D、契约分权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2中国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会采用()的形式。
1.0 分A、以礼规范B、以道规范C、礼法结合D、道法结合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3西方文化中的征服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成为西方工业发展的最大驱动力。
1.0 分A、制造业B、轻工业C、重工业D、军事工业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4释迦摩尼提出的五蕴是()。
1.0 分A、色、受、想、行、智B、色、受、智、行、识C、色、受、想、行、识D、色、智、想、行、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5相较于中国的唯心主义,柏拉图的唯心主义强调的是()。
1.0 分A、思维原型C、理论D、精神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6解释文化的三把主要钥匙不包括:0.0 分A、环境B、语言文字C、社会D、人口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C7《周易·序卦》中自然界的始基不包括()。
1.0 分A、天地B、阴阳C、男女D、日月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8道家作为验证真理的工具的是()。
1.0 分A、社会的反应B、流行的理论C、自己的身体D、外部的环境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9提出学道者须先明了万物与我为一体之理,不重视观察外物的是()。
1.0 分A、程颢B、杨时C、陆九渊张载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10影响中国数千年的一整套行为规范是:1.0 分A、礼B、和C、衷D、孝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11由于特定的历史地理资源,哪种文化形式成了中华民族必然的选择:1.0 分A、农耕文化B、工业文化C、商业文化D、产业文化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12印欧语系在语义上的特点是()。
1.0 分A、一音多义,多分类义B、多义字少,模糊义多C、字义简洁,多综合义D、多清晰义,可选择的音节多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13受到语法的影响,印欧语系语言具有()的特点。
中西文化比较期末考答案

19古希腊罗马文化是公认的西方文化的源头。
正确答案: √
20“反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注音方式,是用一个字为另一个字注音。
正确答案: ×
21中国的民主代表是党派首脑。
正确答案: ×
22中国语言的语义特点造成的文化效应具有哲理美和清晰美。
11“门虽设而常关”反应的中国人与西方人对待屏障的看法是一致的。
正确答案: ×
12先秦以来的两千多年的社会制度,中国没有真正的奴隶制度,但是有奴隶现象。
正确答案: √
13西方的民主代表是知识分子精英集团。
正确答案: ×
14中国哲学中唯物论占上风,西方哲学唯心论占上风。
正确答案: ×
15西方社会1300年来,是知识分子精英官僚社会。
正确答案: ×
16中国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是道德文化太先进,武化太落后。
正确答案: √
17《说文解字》是中国最早的训诂学专著,是中国第一部具有百科性质的分类词典。
正确答案: ×
18文化的产生、发展、顶盛、衰落,与地理环境是息息相关的。
A、
一韵到底
B、
从不押韵
C、
频频换韵
D、
押两到三个韵
正确答案: C
34“我思故我在”不能说成“在我故思我”是因为汉语重:
A、
重音
B、
语序
C、
语义
D、
语法
正确答案: B
35哲学中提到的人的三大欲望不包括:
A、
食
49在语言文字最关键的四个方面中,最最关键的是:
A、
语音
B、
中西文化与文学专题比较期末考试题答案

中西文化与文学专题比较期末考试题答案1以下不属于儒家的三不朽的是?(1.0分)A、立德B、立功C、立言D、立行正确答案: D21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1.0分)A、中国写日的诗歌主要是写夕阳。
B、中国与月亮意象有关的诗歌比比皆是。
C、郭沫若《女神之再生》中多次歌颂太阳。
D、自唐代起,中国的民族性格偏于内向、封闭、阴柔。
正确答案: D3下列属于文艺复兴的特征的是?(1.0分)A、强调女性地位B、强调哲学家的地位C、强调世俗文化D、强调基督教禁欲文化正确答案:4中国哲学偏向(),西方哲学偏向()。
(1.0分)A、科学伦理B、伦理审美C、审美科学D、伦理科学正确答案: C5不能概况中国文学特点的是:(1.0分)A、客观描绘B、和谐宁静C、主观意会D、粉饰太平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D6在《周易》中,中国文化的时间观是?(1.0分)A、螺旋上升的B、螺旋浮沉,没有终点C、收尾相连的圆圈D、末世论式的正确答案: C7在各种艺术形式中,尼采最推崇的是?(1.0分)A、文学B、绘画C、雕塑D、音乐正确答案: D8哪一项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点:(1.0分)A、局部B、直觉C、推理D、阳性正确答案: B9哪一时期的文学在歌德看来“通体都是美的”?(1.0分)A、当代文学B、17世纪文学C、古希腊D、文艺复兴正确答案: C10既是哲学又是诗的著作是:(1.0分)A、尼采的《查拉图斯特如是说》B、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C、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D、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正确答案: A11在属于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而不属于“四大奇书”的是?(1.0分)A、《三国演义》B、《水浒传》C、《红楼梦》D、《西游记》正确答案: C12以下对中西方戏剧的说法错误的是?(1.0分)A、西方在古希腊时期就产生了伟大的悲剧喜剧著作。
B、西方的悲剧喜剧有着严格的区分。
C、中国的戏剧中往往呈现悲喜因素交织的情况。
D、戏剧是中国出现的最早的文学类型。
中西文化与文学专题比较期末考试满分试卷

中西文化与文学专题比较期末考试满分试卷选择题50道,每题一分判断题50到,每题一分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达芬奇认为诗是理性哲学,()是自然哲学。
(1.0分)∙A、音乐∙B、绘画∙C、散文∙D、建筑正确答案:B2中国文化注重感性与理性的()。
(1.0分)∙A、合一∙B、对立∙C、相吸∙D、相斥正确答案:A3与基督教相比,儒家最大的特点是()。
(1.0分)∙A、阶级性与整体性∙B、阶级性与独立性∙C、合群性与整体性∙D、合群性与独立性正确答案:C4孟德斯鸠提出,有一个根本理性存在着,()就是这个根本理性和各种存在物之间的关系。
(1.0分)∙A、德∙B、人∙C、法∙D、理正确答案:C5下列流派中,()更注重文本。
(1.0分)∙A、解释学∙B、接受美学∙C、读者反映批评∙D、现象学批评正确答案:D6下列人物中,()不是孟子最为推崇的人物。
(1.0分)∙A、尧∙B、禹∙C、周文王∙D、周武王正确答案:D7西方文化中,关于人、神和自然的地位关系为()。
(1.0分)∙A、人高于神,神高于自然∙B、人高于自然,自然高于神∙C、神高于自然,自然高于人∙D、神高于人,人高于自然正确答案:D8中国传统文化中,()体现了大量的民主的因素。
(1.0分)1.0分∙A、《论语》∙B、《庄子》∙C、《道德经》∙D、《孟子》正确答案:D9()将《赵氏孤儿》改编成了一个成吉思汗入主中原后,孔子道德战胜野蛮的故事。
(1.0分)∙A、雨果∙B、卢梭∙C、孟德斯鸠∙D、伏尔泰正确答案:D10()的形象更能代表中国文化与中国文学。
(1.0分)∙A、太阳∙B、月亮∙C、北斗星∙D、银河正确答案:B11徐光启等人被基督教归化后,认为基督教可以()。
(1.0分)∙A、易道补儒∙B、易佛补儒∙C、易道替儒∙D、易佛替儒正确答案:B12克尔凯戈尔把人类文化性的生存方式分为三种,其中不包括()。
(1.0分)∙A、政治的∙B、审美的∙C、伦理的∙D、宗教的正确答案:A13庄子哲学的伦理趋向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格尔
B、
康德
C、
叔本华
D、
法耶尔阿本德
正确答案:A我的答案:A
答案解析:
22关于托克维尔的民主思想说法错误的是()。(1.0分)1.0分
A、
三权分立也不能完全维护社会正义
B、
认为民主制度的假设前提是多数派总是对的
C、
少数派在民主中无法保障自己的自由
D、
民主制度有利于遏制中央集权
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
B、
科举制度的合理运用
C、
大家族社会结构的影响
D、
集权制度发展完善
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
答案解析:
3西方文化中的征服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成为西方工业发展的最大驱动力。(1.0分)1.0分
A、
制造业
B、
轻工业
C、
重工业
D、
军事工业
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
答案解析:
4释迦摩尼提出的五蕴是()。(1.0分)1.0分
A、
道德成就
B、
物质成就
C、
思想成就
D、
技术成就
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
答案解析:
7西方的帮派主义不提倡()。(1.0分)1.0分
A、
限制王权
B、
契约精神
C、
党派分立
D、
以民为本
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
答案解析:
8中国中原一带属于()。(1.0分)1.0分
A、
硬叶林文化
B、
针叶林文化
C、
落叶林文化
D、
答案解析:
13占有欲望发展到最高峰时形成的结果就是()。(1.0分)1.0分
A、
毁灭
B、
战争
C、
制裁
D、
贸易
正确答案:B我的答案:B
答案解析:
14人从动物中分化出来是因为有了()。(1.0分)1.0分
A、
伦理
B、
智慧
C、
力量
D、
合作
正确答案:A我的答案:A
答案解析:
15中国现阶段数量最多的文字类型是()。(1.0分)1.0分
《中西文化比较》期末考试(20)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分)
1西方产生了帮主制主要是为了约束太强的()。(1.0分)1.0分
A、
理性主义
B、
唯物思想
C、
专制心态
D、
共和意识
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
答案解析:
2中国古代社会能够产生最好的统治者是因为中国社会的()。(1.0分)1.0分
A、
官本位思想的极端发展
28索绪尔的()主要强调的是从静态的角度去研究语言的变化。(1.0分)0.0分
A、
历时语言学
B、
短暂语言学
C、
共时语言学
D、
纵向语言学
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D
答案解析:
29柏拉图认为,做最高统治者的人应该是()。(1.0分)1.0分
A、
教育家
B、
政治家
C、
哲学家
D、
艺术家
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
答案解析:
A、
象形字
B、
会意字
C、
指事字
D、
形声字
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
答案解析:
16
关于词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0分)1.0分
A、
中文不存在性、数、格
B、
中文用词顺序上更为严谨
C、
印欧语系语言用词顺序上更为随意
D、
印欧语系语言不存在时态、语态、前后缀
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
17日本的历法中,第二个公元纪年是()。(1.0分)1.0分
阔叶林文化
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
答案解析:
9陆九渊认为,()是宇宙之理的完满表现。(1.0分)1.0分
A、
自然之理
B、
人伦之理
C、
象数之理
D、
人心之理
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
答案解析:
10印欧语系的语言特点是()。(1.0分)1.0分
A、
多为单音节,闭音节
B、
一字单音或多音,多向性
C、
一韵一字,音义象构性强
A、
明治纪年
B、
昭和纪年
C、
平成纪年
D、
大正纪年
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
答案解析:
18在()时期,国人对于国粹和西化同时持有排斥态度。(1.0分)1.0分
A、
五四时期
B、
改革开放时期
C、
新生活运动时期
D、
文革时期
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
答案解析:
19以下四个方面中,除()以外,都具有阴阳对称美。(1.0分)1.0分
答案解析:
23中国产生了专制皇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为了制约传统中国太强的()。(1.0分)1.0分
A、
自由自治意识
B、
人生哲学思考
C、
平等民主心态
D、
官本位思想
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
答案解析:
24中文的语音特点是()。(1.0分)1.0分
A、
多为单音节,闭音节
B、
一字单音或多音,多向性
C、
一韵一字,音义象构性强
A、
色、受、想、行、智
B、
色、受、智、行、识
C、
色、受、想、行、识
D、
色、智、想、行、识
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
答案解析:
5中国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会采用()的形式。(1.0分)1.0分
A、
以礼规范
B、
以道规范
C、
礼法结合
D、
道法结合
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
答案解析:
6西方文字意义上的“文明”主要强调的是()。(1.0分)1.0分
D、
具有规则性,轻重音表语调
正确答案:B我的答案:B
答案解析:
11中式的民主强调()。(1.0分)1.0分
A、
以礼为本
B、
以德为本
C、
以民为本
D、
以法为本
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
答案解析:
12日本“和魂汉才”中居于核心的是()。(1.0分)1.0分
A、
民族血统
B、
地域特征
C、
民族精神
D、
国家领土
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
D、
具有规则性,轻重音表语调
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
答案解析:
25中国文化中讲究的体证的缺点在于()。(1.0分)1.0分
A、
不能被所有人接受
B、
不是系统的科学理论
C、
所得的观点难以验证
D、
体证者无法正确表达
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
答案解析:
26一个民族的思维结构很大程度上容易受到()的控制。(1.0分)1.0分
A、
语形
B、
语音
C、
语义
D、
语感
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
答案解析:
20William Jones在1786年提出()是同源的。(1.0分)1.0分
A、
日耳曼语、拉丁语、希腊语
B、
梵语、拉丁语、日耳曼语
C、
梵语、希腊语、日耳曼语
D、
梵语、拉丁语、希腊语
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
答案解析:
21()认为中国实现了圣君与良臣政治。(1.0分)1.0分
30《尚书·禹贡》认为,当时土壤等级最高的地区是()。(1.0分)1.0分
A、
陕西甘肃一带
B、
山东、江苏、安徽交界区域
C、
河南大部及湖北山东一部
D、
湖北湖南大部
正确答案:A我的答案:A
答案解析:
31西方的哲学家一般也是()。(1.0分)1.0分
A、
语言文字结构
B、
文化结构
C、
文学传统
D、
习俗传统
正确答案:A我的答案:A
答案解析:
27对于审美的改变,说法错误的是()。(1.0分)1.0分
A、
审美是可以改变的
B、
个人、集体乃至国家的审美都是可以被强行改变的
C、
人的喜好是受传统影响的
D、
审美可以在短时间自行改变
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