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调速的基本原理

合集下载

变频器调速的基本原理

变频器调速的基本原理

变频器调速的基本原理变频器调速是一种常见的电力调节设备,它通过改变电机的供电频率来实现调速的目的。

变频器调速的基本原理是将交流电源输入变频器中,经过整流、滤波、逆变等电路处理后,得到一个可调的直流电压,然后再通过逆变器将直流电压转换成可调的交流电源,供给电机使用。

根据电机的负载情况和工作要求,调节变频器输出电压和频率的大小,从而实现对电机转速的精确控制。

变频器调速的基本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 交流电源输入:将交流电源输入变频器中,一般为三相交流电源。

这些交流电源经过变频器内部的整流和滤波电路,将其转换为稳定的直流电压。

2. 逆变器输出:经过整流和滤波后的直流电压,再经过逆变器的处理,转变为可调的交流电源。

逆变器通过控制输出电压和频率的大小,实现对电机的精确控制。

3. 控制信号输入:通过控制器或编程器,向变频器输入控制信号,包括所需的转速、负载变化等参数。

控制器根据这些输入信号,计算出逆变器应输出的电压和频率值,并将其发送到逆变器中控制输出。

4. 电机驱动:逆变器输出的交流电源供给电机进行驱动,根据逆变器输出的电压和频率值,电机转速得到控制和调节。

变频器调速的基本原理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1. 频率控制:变频器通过调节输出电压的频率来控制电机的转速。

一般情况下,电机的转速与输入电源的频率成正比,即频率越高,电机转速越快。

通过调节变频器的输出频率,可以实现对电机转速的精确控制。

2. 电压控制:变频器还可以通过调节输出电压的大小来控制电机的转速。

一般情况下,电机的转速与输入电压成正比,即电压越高,电机转速越快。

通过调节变频器的输出电压,可以实现对电机转速的精确调节。

3. 软启动:变频器调速还具有软启动功能,即在启动电机时,逐渐增加输出频率和电压,使电机平稳启动,避免了突然启动对电机和负载的冲击。

4. 负载适应:变频器调速可以根据电机的负载情况实时调节输出频率和电压,以适应负载的变化。

变频器的调速原理)

变频器的调速原理)

变频器调速基本原理变频器调速基本原理 1、变频器概述。

变频器是利用电力半导体器件的通断作用将工频电源变换为另一频率的电能控制装置。

它的主电路都采用交—直—交电路。

JP6C-T9/J9 系列低压通用变频器工作电压为:380~690V,功率为0.75~800kW,工作频率为0~400Hz;JP6C-YZ 系列中压通用变频器工作电压为:1140~2300V,功率为37~1000kW,工作频率为0~400Hz;JCS 系列高压变频器工作电压为:3KV / 6KV / 10KV,功率为280~20000kW,工作频率为0~60Hz;2、变频原理。

从理论上我们可知,电机的转速N 与供电频率f 有以下关系:)1(*60sPfN其中: p ——电机极数 S——转差率由式(1)可知,转速n 与频率f 成正比,如果不改变电动机的极数,只要改变频率f 即可改变电动机的转速,当频率f 在0~50Hz 的范围内变化时,电动机转速调节范围非常宽。

变频器就是通过改变电动机电源频率实现速度调节的,是一种理想的高效率、高性能的调速手段。

3、节能调速原理一般使用的风机、水泵类它们额定风量、水量都超过实际需要,又因工艺的需要,往往运行中要改变风量、水量,而目前多数采用档板或阀门来调节的,虽然方法简单,但实质是人为增加阻力的办法。

因此浪费大量电能,属不经济的调节方式。

从流体力学原理可知,风机的风量、水泵的流量与电机转速及电机功率的关系如下:当风机转速下降时,电动机的功率迅速降低,例风量下降到80%,转速亦下降到80%时,则轴功率下降到额定的51%,若风量下降到50%,轴功率将下降到额定的13%,其节电潜力非常大,并有下述曲线、阴影部分表示采用变频器调速方式的节电效果,其节电可达30-40%效果十分明显。

对不同使用频率时的节电率N%可查表。

上述原理也基本适用水泵,可见采用变频调速控制实现节电是有效的、惟一的途径。

变频调速特点是效率高,无附加转差损耗,调速范围大、精度高、无级的。

水泵变频调速时的原理

水泵变频调速时的原理

水泵变频调速是通过调节电动机的供电频率来控制水泵的转速,从而实现流量和扬程的调节。

这种调速方式的基本原理如下:1. 电动机的原理:电动机的转速与供电频率成正比。

当供电频率增加时,电动机的转速也会相应增加;反之,供电频率降低时,电动机的转速也会降低。

2. 频率与转速的关系:变频调速器通过改变供电频率,可以精确控制电动机的转速。

对于感应电动机,转速与频率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表示:\[ n = (1 - \text{滑差率}) \times \text{同步速度} \]其中,\( n \) 是电动机的转速,\( \text{滑差率} \) 是电动机的滑差率,\( \text{同步速度} \) 是电动机的同步速度,同步速度与供电频率成正比。

3. 滑差率:滑差率是电动机在运行过程中由于转子与定子之间的相对滑动而造成的速度损失。

在变频调速中,通过调整供电频率,可以改变滑差率,从而控制电动机的转速。

4. 变频调速器:变频调速器是控制供电频率的关键设备。

它可以将标准的固定频率电源转换为可调的变频电源,供送给电动机。

变频调速器通常包括整流器、滤波器、逆变器等部分,其中逆变器是调节频率的关键。

5. 控制系统:在变频调速系统中,通常还需要一个控制系统来监测和调节电动机的转速。

这个系统可以是一个简单的开关,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如PID控制器,它可以根据实际的流量和扬程需求自动调整供电频率。

6. 节能效果:变频调速不仅可以精确控制流量和扬程,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电动机的供电频率,从而节省能源。

与传统的阀门调节相比,变频调速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消耗,提高系统的整体效率。

总之,水泵变频调速是通过改变电动机的供电频率来控制转速,实现流量的精确调节和能源的有效利用。

这种调速方式不仅可以提高水泵的性能,还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

交流变频调速基本原理

交流变频调速基本原理

交流变频调速基本原理交流变频调速是指通过改变交流电源的频率来调节机电的转速,实现对机电的调速控制。

它是现代工业中广泛应用的一种调速方式,具有调速范围广、调速精度高、能耗低等优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交流变频调速的基本原理。

一、交流机电的基本原理交流机电是利用交流电源产生的旋转磁场来驱动转子旋转的机电。

根据机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不同,可以分为异步机电和同步机电两种。

1. 异步机电异步机电是最常用的一种交流机电,也是应用最广泛的机电之一。

它的转速与供电频率成正比,即转速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增加。

异步机电的转速与电源频率之间的关系由下式表示:n = (120f) / p其中,n为机电的转速(单位:转/分钟),f为电源频率(单位:赫兹),p为机电的极对数。

2. 同步机电同步机电的转速与供电频率成正比,但与异步机电不同的是,同步机电的转速是固定的,与电源频率彻底同步。

同步机电的转速由下式表示:n = (120f) / p其中,n为机电的转速(单位:转/分钟),f为电源频率(单位:赫兹),p为机电的极对数。

二、交流变频调速的原理交流变频调速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改变电源的频率来改变机电的转速。

当电源频率改变时,机电的转速也会相应改变。

交流变频调速系统主要由变频器、机电和控制器组成。

1. 变频器变频器是交流变频调速系统的核心设备,它能够将固定频率的交流电源转换为可调频率的交流电源。

变频器通过控制输出电压的频率和幅值,实现对机电的调速控制。

变频器通常由整流器、逆变器和控制电路组成。

整流器将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源,逆变器将直流电源转换为可调频率的交流电源。

控制电路负责接收来自控制器的指令,控制变频器的输出频率和幅值,从而实现对机电的调速控制。

2. 机电机电是交流变频调速系统中的执行器,负责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驱动负载工作。

机电的转速与供电频率成正比,通过改变电源的频率,可以改变机电的转速。

机电的转速与负载的转矩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通过控制电源频率和幅值,可以实现对机电的调速控制。

变频调速的基本原理

变频调速的基本原理

变频器的种类很多,分类方法也有多种。
整理课件
3
(1)按变换环节可分为二类
1)交—交变频器 把频率固定的交流电直接变换成频率和
电压连续可调的交流电。其主要优点是没有中间环节,故变换
效率高。但连续可调的频率范围窄,一般为额定频率的l/2以
下,主要适用于电力牵引等容量较大的低速拖动系统中。
2)交一直一交变频器 先把频率固定的交流电整流成直流电,
再把直流电逆变成频率连续可调的三相交流电。由于把直流电
逆变成交流电的环节较易控制,因此在频率的调节范围以及改
善变频后电动机的特性等方面,部有明显优势,是目前广泛采
用的变频方式。
(2)按直流环节的储能方式分为二类
1)电流型变频器 直流环节的储能元件是电感线圈L,如下
图a所示
2)电压型变频器 直流环节的储能元件是电容器C,如下图b
大小,从外形上看有书本型结构(0.75~37 kW)和装柜 型结构(45~1500 kW)两种。日本日立公司的J300系列 通用变频器为书本型结构,其外形和结构如下图所示。
a)外型
b)结构
l一底座 2一外壳 3一控制电路接线端子 4充电指示灯 5一防护盖板
6一前盖 7螺钉 8一数字操作面板 9主电路接线端于 lO一接线孔
器CF的充电电流限制在允许的范围内。当CF充电到一定程度,令
开关S接通,将RL短接掉。
在许多新系列的变频器中。s已由晶闸管代替。
整理课件
12
④电源指示HL HL除表示电源是否接通外,还有 一 个重 要的功能,即在变频器切电源后,指示电容器CF上的电荷是否 已释放完毕。
电容器CF的容量较大,而切断变频器电源又必须在逆变电 路停l止工作的状态下进行,所以CF没有快速放电电路,其放 电时间往往需数分钟,而CF上的电压又较高,如不放完,将对 人身安全构成威胁。故在维修时,必须等HL完全熄灭后才能接 触变频器的内部带电部分。

变频器调速的基本工作原理

变频器调速的基本工作原理

变频器调速的基本工作原理根据电机转速的公式 n=n1(1-s)(1) N1=60f/p(2)式中:n-电机转速;n1-电机的同步转速;s-滑差;f-旋转磁场频率;P-电机极对数可知改变电机转速的方法有改变滑差s、改变旋转磁场频率f、改变电机极对数p三种。

变频器是利用电力半导体器件的通断作用把电压、频率固定不变的交流电变成电压、频率都可调的交流电源。

是由由主电路和控制带电路组成的。

主电路是给异步电动机提供可控电源的电力转换部分,变频器的主电路分为两类,其中电压型是将电压源的直流变换为交流的变频器,直流回路的滤波部分是电容。

电流型是将电流源的直流变换为交流的变频器,其直流回路滤波部分是电感。

它由三部分构成,将工频电源变换为直流功率的整流部分,吸收在转变中产生的电压脉动的平波回路部分,将直流功率变换为交流功率的逆变部分。

控制电路是给主电路提供控制信号的回路,它有决定频率和电压的运算电路,检测主电路数值的电压、电流检测电路,检测电动机速度的的速度检测电路,将运算电路的控制信号放大的驱动电路,以及对逆变器和电动机进行保护的保护电路组成。

现在大多数的变频器基本都采用交直交方式(VVVF变频或矢量控制),将工频交流电源通过整流器转换为直流电源,再把直流电源转换成近似于正弦波可控的交流电以供给电动机。

以图1为例简单说明一下变频器的工作原理。

三相交流电经过VD1~VD6整流后,正极经过RL,RL在这里是防止电流忽然变大。

经过RL电流趋于稳定,晶闸管触点会导通。

之后直流电压加在了滤波电容CF1、CF2上,这两个电容的作用是让直流电波形变得更加平滑。

之所以是两个电容是由于一个电容的耐压有限,所以用两个电容串联起来使用。

均压电阻R1、R2是让CF1和CF2上的电压一样,两个电容的容量不同的话,分压就会不同,所以各并联了一个均压电阻。

而中间的放电回路作用则是释放掉感性负载启动或停止时的反电势,用来保护逆变管V1~V6和整流管VD1~VD6。

变频调速原理

变频调速原理

异步电动机是电力、化工等生产企业最主要的动力设备。

作为高能耗设备,其输出功率不能随负荷按比例变化,大部分只能通过挡板或阀门的开度来调节,而电动机消耗的能量变化不大,从而造成很大的能量损耗。

近年来,随着变频器生产技术的成熟以及变频器应用范围的日益广泛,使用变频器对电动机电源进行技术改造成为各企业节能降耗、提高效率的重要手段。

1 变频调速原理n=60 f(1-s)/p (1)式中n———异步电动机的转速;f———异步电动机的频率;s———电动机转差率;p———电动机极对数。

由式(1)可知,转速n与频率f成正比,只要改变频率f即可改变电动机的转速,当频率f在0~50Hz的范围内变化时,电动机转速调节范围非常宽。

变频调速就是通过改变电动机电源频率实现速度调节的。

变频器主要采用交—直—交方式,先把工频交流电源通过整流器转换成直流电源,然后再把直流电源转换成频率、电压均可控制的交流电源以供给电动机。

变频器的电路一般由整流、中间直流环节、逆变和控制4个部分组成。

整流部分为三相桥式不可控整流器,逆变部分为IGBT三相桥式逆变器,且输出为PWM波形,中间直流环节为滤波、直流储能和缓冲无功功率。

2 谐波抑制变频器使用的突出问题就是谐波干扰,当变频器工作时,输出电流的谐波电流会对电源造成干扰。

虽然各变频器厂家对变频器谐波的治理均采取了措施且基本达到国家标准要求,但谐波仍然是变频器选型和使用中最需要关注的问题。

变频器的输出电压中含有除基波以外的其他谐波。

较低次谐波通常对电机负载影响较大,引起转矩脉动,而较高的谐波又使变频器输出电缆的漏电流增加,使电机出力不足,故变频器输出的高低次谐波都必须抑制。

由于变频器的整流部分采用二极管不可控桥式整流电路,中间滤波部分采用大电容作为滤波器,所以整流器的输入电流实际上是电容器的充电电流,呈较陡的脉冲波,其谐波分量较大。

为了消除谐波,主要采用以下对策:a.增加变频器供电电源内阻抗通常情况下,电源设备的内阻抗可以起到缓冲变频器直流滤波电容的无功功率的作用。

变压变频调速的基本原理

变压变频调速的基本原理

变压变频调速的基本原理变压变频调速是一种常见的电动机调速方法,它通过改变电源电压和频率来实现电动机的调速控制。

其基本原理主要包括变压器调压和变频器调频两个方面。

一、变压器调压原理变压器调压是通过改变输入电压的大小,从而改变电动机的电压,进而控制电动机的转速。

其原理如下:1.输入电源:变压变频调速系统的输入电源是交流电,通常为三相交流电。

输入电源的额定电压决定了电动机的额定转速。

2.变压器:变压器是连接在电源和电动机之间的关键设备,用于改变输入电压的大小。

根据需求,可以将输入电源的电压调节到合适的范围,以适应电机的调速要求。

3.电源电压调节:通过调节变压器的变比,可以改变输入电源的电压大小。

通常情况下,变压器采用多个可调的分接头,通过切换不同的分接头可以实现不同的电源电压输出,从而调节电动机的转速。

二、变频器调频原理变频器调频是通过改变输入电源波形的频率,从而改变电动机的转速。

其原理如下:1.输入电源:与变压器调压相同,变频器调频的输入电源也是交流电,通常为三相交流电。

2.整流器和滤波器:输入电源的交流电信号首先需要经过整流器和滤波器进行处理,将其转换成直流信号,以供后续的逆变器使用。

3.逆变器:逆变器是整个变频器调频系统的核心部分,其功能是将直流信号转换为可调节频率的交流信号。

逆变器采用高频开关技术,通过控制开关管的开关频率和占空比,可以实现输出信号的频率和幅值的调节。

4.控制器:控制器是变频器调频系统的智能控制部分,通过采集电动机的转速和负载信息,根据预设的调速曲线和调速要求,控制逆变器输出的频率和幅值,从而精确控制电动机的转速。

三、变压变频调速的特点及优势1.广泛适用性:变压变频调速系统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电动机,包括交流异步电动机、直流电动机等,具有很强的通用性。

2.范围广泛:透过变压变频调速系统,可以实现电动机的大范围调速,将电动机的转速调节在较宽的转速范围内,满足不同工况下的需求。

3.稳定性高:采用变压变频调速系统,可以实现精确的转速控制,对于恒定转矩和变负载的应用场合,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频调速的基本原理
1.电机调速的类型
通常,家用电器用得最多的是单相异步电动机,靠电容或电阻来分相。

电机在工作时常处于短时重复状态(开/停),如空调、冰箱等。

这样势必带来起动频繁、噪声大、电机寿命短、温度稳定性差以及能耗高等一系列弊端。

变频调速技术的应用不但给这些家电产品带来功能的增加、性能的改善,而且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和降噪效果,同时使整机寿命较传统家电有明显提高。

异步电机调速有许多方法,如变极调速、变转差率调速和变频调速等。

前两种转差损耗大,效率低,对电机特性来说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变频调速是通过改变定子电源的频率来改变同步频率实现电机调速的。

在调速的整个过程中,从高速到低速可以保持有限的转差率,因而具有高效、调速范围宽(10~100%)和精度高等性能,节电效果可达到20~30%。

变频调速有两种方法:一是交-直-交变频,适用于高速小容量电机;二是交-交变频。

适用于低速大容量拖动系统。

变频空调器按照其室内风扇电机、室外风机及压缩机的类型,可分为3A和3D变频空调器。

对于室内、室外风机和变频压缩机均为交流(AC)形式的变频空调器,一般称之为3A变频空调器;而
对于室内、室外风机和变频压缩机均为三相直流无刷电机(DCBLM)形式的变频空调器,一般称之为3D变频空调器。

后者价位远高于前者,仅物料成本就高于同功率的3A变频空调器近300元,而且开发难度较大,空调系统和控制器的配合复杂度较高。

2.变频调速的原理
异步电机的转速n可以表示为
式中,n2为同步转速,Δn1为转差损失的转速,p为磁极对数,s为转差率,f为电源的频率。

可见,改变电源频率就可以改变同步转速和电机转速。

频率的下降会导致磁通的增加,造成磁路饱和,励磁电流增加,功率因数下降,铁心和线圈过热。

显然这是不允许的。

为此,要在降频的同时还要降压。

这就要求频率与电压协调控制。

此外,在许多场合,为了保持在调速时,电动机产生最大转矩不变,亦需要维持磁通不变,这亦由频率和电压协调控制来实现,故称为可变频率可变电压调速(VVVF),简称变频调速。

实现变频调速的装置称为变频器。

变频器一般由整流器、滤
波器、驱动电路、保护电路以及控制器(MCU/DSP)等部分组成。

首先将单相或三相交流电源通过整流器并经电容滤波后,形成幅值基本固定的直流电压加在逆变器上,利用逆变器功率元件的通断控制,使逆变器输出端获得一定形状的矩形脉冲波形。

在这里,通过改变矩形脉冲的宽度控制其电压幅值;通过改变调制周期控制其输出频率,从而在逆变器上同时进行输出电压和频率的控制,而满足变频调速对U/f协调控制的要求。

PWM的优点是能消除或抑制低次谐波,使负载电机在近似正弦波的交变电压下运行,转矩脉冲小,调速范围宽。

3.变频技术的发展方向
(1)交流变频向直流变频方向转化
直流变频是以数字转换电路代替交流变频中的交流转换电路,使负载电机始终处于最佳运行状态。

它摒弃了交流变频技术的交流-直流-交流-变转速方式交流电机的循环工作方式,采用先进的交流-直流-变转速方式数字电机的控制技术,无逆变环节,因而减少电流在工作中转变次数,使电能转化效率大大提高,能够实现精确控制,平稳安静高效地运转。

同时,避免了交流变频电机电磁噪声较大的缺点,噪声更加低。

(2)控制技术由PWM(脉宽调制)向PAM(脉幅调制)方向发展
采用PWM控制方式的电机转速受到上限转速的限制。

如对压缩机来讲,一般不超过7000r/min。

而采用PAM控制方式的压缩机转速可提高1.5倍左右,这样大大提高了快速制冷和制热能力。

同时,由于PAM在调整电压时具有对电流波形的整形作用,因而可以获得比PWM更高的效率。

此外,在抗干扰方面也有着PWM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可抑制高次谐波的生成,减小对电网的污染。

(3)功率器件向高集成智能功率模块发展
虽然单个功率器件的效率越来越高,控制简化,但电的复杂性给生产和测试带来不便。

智能功率模块(IPM)是将功率器件的配置、散热乃至驱动问题在模块中解决,因而易于使用,可靠性高。

以变频空调为例,我国的变频空调几乎100%采用IPM方式。

近年来带驱动和保护电路的智能功率模块(IPM)相继面市。

IPM是将三相逆变IGBT、驱动电路以及保护电路集成在一块芯片上。

它的出现推动了变频家电市场的启动和发展。

新型IPM模块甚至将开关电源也设计在模块内,更加方便用户使用,用户只需要了解接口电路和定义,很快可以组成运行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