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会议课件PPT课件

合集下载

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PPT课件

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PPT课件

1935年6月 红一、红四方面军
懋功会师
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陕北红军 吴起会师
1936年7月 红二、六军团、红四方面军 甘孜会师
1936年10月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 会宁会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20年10月2日
4
演讲完毕,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reading! In order to facilitate learning and use, the content of this document can be modified, adjusted and printed at will after downloading. Welcome to download!
后期:胜利会师
意义: 2020年10月2日 长征是宣言书、宣传书、播种机 2
遵义会议
时间:1935年1月 纠正“左倾”错误
主要内容 改组中央领导机构 成立了三人军事领导小组
意义 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020年10月2日
3
红军会师情况
时 间 会师部队
会师地点
汇报人:XXX 汇报日期:20XX年10月10日
7
浙江省义教第四册社会第24章第二节课件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2003年5月22日
2020年10月2日
1
红军长征
背景: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时间地点:34年10月中央革命根据地
初期
突破四道封锁线,损失过半 改向贵阳,强渡乌江,攻克遵义
四渡赤水河 强渡金沙江 经过 中期 飞夺泸定桥 爬雪山(夹金山)
过草地(毛儿盖)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PPT(19张)-优秀课件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PPT(19张)-优秀课件

A、遵义 B、甘肃 C、吴起镇 D、井冈山
7、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时间是:__C__
A、1933年10月
B、1935年10月
C、1936年10月
D、1934年10月
8、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的关键性事件是: __D___
A、强渡大渡河 B、四渡赤水河 C、渡过金沙江 D、遵义会议的召开
第 1 7 课 中国 工农红 军长征 课件PP T ( 19张 )-精品 课件p pt(完美 版)
第 1 7 课 中国 工农红 军长征 课件PP T ( 19张 )-精品 课件p pt(完美 版)
七嘴八舌
第 1 7 课 中国 工农红 军长征 课件PP T ( 19张 )-精品 课件p pt(完美 版)
红军长征不仅给党和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 富,还给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包括哪些精神?我们应如何继承和弘扬 长征精神?
50万
8万
博古 李德
分散兵力, 进攻冒险, 防御保守。
失利
1936年10月红军 三大主力会师
过草地
强渡大渡河
巧渡金沙江
1935年10月 中央红军到
达陕北
爬雪山 飞夺泸定桥
四渡赤水
1935年1月 遵义会议
突破湘江
强渡乌江
冲破四道 封锁线
1934年10月 开始长征
遵义会议
时间 地点
内容
1935年1月 遵义
第 1 7 课 中国 工农红 军长征 课件PP T ( 19张 )-精品 课件p pt(完美 版)
33、10月临大敌,五次围剿战火起; 博古、李德错指挥,被迫放弃根据地; 红军不怕远征难,实行战略大转移; 长征途中到遵义,正确领导才确立; 救党救军救革命,生死攸关转危机; 渡赤水,乱计划;过金沙,蒋叹息。 大渡桥,显勇气;爬雪山,过草地。 三五年,吴起镇;三六年,大胜利。 长征二万五千里,世界史上是壮举。

初中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0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课件

初中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0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课件

长征精神精神艰苦奋斗的 精神,是坚定的信念和追 求崇高理想的精神。
谈谈红军长征给你的启示:
1、学习红军战士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战胜一切困难的 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
2、学会正确处理外因与内因问题,要善于从内因即自身寻找 问题,这样一个人才会成熟、长大。
005
过草地
爬雪山
吴起镇
1935年10月 中央红军到达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封的将帅中,中将 以上的共254人,其中有222人参加过长征。
红 军 长 征
原因: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时间: 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瑞金(1934.10) →突破四道封锁线→强渡乌江→遵义会议(1935.1)
经过: →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雪山→草地
长征的过程
(3)强渡乌江。蒋介石调集重兵,在红军通往湘西的道路上, 布置新的防线。若红军继续西进,无异虎口投食。
在这危急关头,毛泽东提出弃湘西、取贵州的主张,得到多数 人赞同。红军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城。
(4)遵义战役。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取得的最大一次胜利战役 是遵义战役。1935年2月26日至28日,中央红军在贵州遵义地区击 溃、歼灭敌人两个师又8个团。也是红军在长征途中占领的最大城市。
一、反“围剿”
面对革命根据地和红军的发展,使国民党统治集团 感到惶恐不按。蒋介石为了消除“心腹之患”,便大举 “围剿”红军和革命根据地。
时间
领导人 红军对策
第一次(1930.11—1931.1)
避敌主力
第二次 (1931.3—5)
毛泽东 诱敌深入
第三次 (1931.7—9) 第四次 (1933.2—3)
集中优势 周恩来 朱德 各个击破

九年级历史课件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

九年级历史课件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

瑞金
强渡大渡河 巧渡金沙江
湘江战役 冲破四道封锁线 (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开
始长征
四、长征的胜利
1.时间:1936年10月 2.标志:三大主力甘肃会宁会师
(红一、二、四方面军)
会宁会师楼
3、长征胜利的意义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 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总而言之, 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 束。 ……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
10万 4万
红军对策
为第了二保次 存红军20万力量3万,被毛迫泽东进行避战敌略主力转移
诱敌深入
第三次
30万 3万
集中优势
长第征四次原因:40第万 五7次万 反周围恩剿来 失各败个击破
朱德
结果
胜利
违背根据地实际情
博古、 况,推行“左倾”
李德
错误主张:进攻中 的冒险主义,劳动人民的 倾向。而带引号的“左”倾,则是政治思想上超 越客观,脱离社会现实条件,陷入空想、盲动和 冒险的倾向。所以,为了表示贬义,特在左字上 添加了引号,即“左”倾。
,占领遵义城。
瑞金
湘江战役 冲破四道封锁线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从 瑞金出发开
始长征
遵义会议旧址
遵义会议----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 的转折点
三、遵义会议
时间 地点
内容
意义

义 会 议
1935 贵州 年 遵义 1月
1.批判了党中央 1.结束了“左”
领导人在军事上、 倾冒险主义在中
组织上的错误; 央的统治;
开始了中国革命的新局 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面。
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 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课件(PPT演示)

遵义会议-课件(PPT演示)
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遵义
会议
• 1933年初,日军大举入侵华北,中华民族危 机日益严重,然而国民党政府主席蒋介石却 置民族危亡于不顾,仍然坚持推行“攘外必 先安内”的反动方针,决心消灭共产党及其 领导的红军。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1933 年9 月,蒋介石 调集约50 万兵力,围攻中 央革命根据地。由于王明 等“左”倾冒险主义的错 误领导,实行进攻中的冒 险主义,防御中的保守主 义,退却中的逃跑主义, 红军苦战一年也未能打破 敌人的“围剿”。1934 年 10 月,红一方面军主力部 队被迫撤出根据地,开始 长征。
会后,常委进行分 工:由张闻天代替博 古负总责,毛泽东、 周恩来负责军事。在 行军途中,又成立了 由毛泽东、周恩来、 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 事指挥小组,负责长 征中的军事指挥工作。
至此,遵义会议以后的中央组织整顿工作 大体完成。
遵义会议历史意义
•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
• 它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 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 国共产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遵义会议使红军在极端危险的境地得以保存下来, 胜利地完成长征,开创了抗日战争的新局面。
惨痛的教训
•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使红军和根据地损 失了90%,国名党统治区党的力量几乎损失 了100%。 • 长征初期,中共中央领导人博古依靠与共 产国际有关系的军事顾问、德国人李德, 犯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错误。在强渡湘江 之后,红军和中央机关人员锐减到3万多人。
为了摆脱尾追和堵击的敌军,根据毛泽东建 议中央红军放弃去湘西同红二、六军团会合的企 图,改向敌军力量薄弱的贵州挺进。1935年1月7 日,红军攻克黔北重镇遵义。在遵义召开了著名 的遵义会议。Leabharlann 谢谢!2016/10/10

《学习遵义会议精神》班会课件

《学习遵义会议精神》班会课件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遵义会议精神强调团结协作,有助于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稳定。
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学习遵义会议精神,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支撑。
05
总结和展望
总结遵义会议精神的内涵和价值
坚定的理想信念
遵义会议精神的核心是坚定的共产主 义理想信念,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而奋斗。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02
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和精神
红军英勇奋斗的精神
红军英勇奋斗的精神是遵义会议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红军在会议期间表现出了顽强的战斗意志和无畏的牺牲精神,为革命事业奋斗到底 。
这种精神激励着人们为理想和信仰不懈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拼搏 。
团结协作的精神
团结协作是遵义会议精神的另一 重要方面。
遵义会议精神强调实事求是,一切从 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反对主观 主义。
总结遵义会议精神的内涵和价值
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遵义会议精神强调团结协作,顾全大局,互相支持,共同奋 斗。
勇于创新的革命精神
遵义会议精神强调勇于创新,敢于突破,不断探索适合中国 国情的革命道路。
总结遵义会议精神的内涵和价值
历史意义
遵义会议精神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宝贵财富,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和中国 的革命事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现实意义
遵义会议精神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是我们克服困难、迎接挑战、实现梦想的精神支柱。
展望如何更好地在学习中践行遵义会议精神
加强理论学习
深入学习遵义会议精神的理论 基础和内涵,掌握其精髓和实
04
遵义会议精神的现实意义
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爱国主义精神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教学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教学课件

花絮:巧渡金沙江的过程
1935年5月3日,军委干部团的同志们接受了抢夺皎平 渡的任务。他们二话不说,翻山越岭180里,当天夜晚 就来到了金沙江边。在渡口,他们幸运地找到了一条船 。原来这条船是送探子来南岸探查情况的,探子不知跑 到哪里去了。后来,他们又在当地农民的协助下,从水 里捞出了两条破船。
然后,他们乘坐这两条船悄悄地渡到北岸。敌人的哨 兵以为探子回来了,不以为然。他们来了个突然袭击, 一举消灭了一连正规军和一个保安队,控制了皎平渡两 岸渡口。后来,他们又找到了五条船,动员了36名艄公 。
江西瑞金武阳渡口(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
(1)长征开始:1934年10月,中央红军8万多人离开中央 革命根据地,踏上了向西突围的漫漫征途。但目标不明。
(2)突破湘江
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 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最大的败仗是湘江战役。1934年 11月25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在博古、李德的错误指挥下, 同国民党军队在湘江地区浴血奋战,损失巨大,红军从长 征开始时的86000余人锐减至3万余人。
红军长征渡过24条河流,主要有:
湘江、乌江、赤水河、金沙江、大渡河 湘江:红军在那里与敌人打过一场恶战,损失惨重 乌江:红军强渡乌江,解放遵义 赤水河: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河,打乱敌人的追剿计 划 金沙江:红军渡过金沙江,从此跳出敌人的包围 大渡河: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沪定桥
吴起镇
1935年10月
折 点
14年
由胜利走向 胜利,建立 新中国
中央红 军兵力
领导人
红军对策
红军 歼敌数
第一次 (1930.11—1931.1)
10万
4万
1.5万
第二次 (1931.3—5月)
20万

遵义会议ppt课件

遵义会议ppt课件
它证明中国共产党完全具有独立自主解决自己内部复杂问题的能 力,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11
五.遵义会议的内容及意义
• 请看短片
12
五.遵义会议遗址
13
14
4
一.遵义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
1.遵义会议前,中国共产党处在幼年时期,许多方面不成熟,尤 其是中共中央领导的不成熟。 2.1930年开始受到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领导。 3.1934年1月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以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得 到更加变本加厉的推行。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迫使红军 放弃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 4.长征初期,中共中央领导人博古依靠与共产国际有关系的顾 问,德国人李德,犯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错误。
6
三.遵义会议主要内容
1、首先,由博古作关于第五次反“围剿”的总结报告,他在报告中极 力为“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辩护。 2、周恩来来作了副报告,主要分析了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中战略 战术及军事指挥上的错误,并作了自我批评,主动承担了责任。 3、毛泽东在会上作了重要发言,着重批判了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 以来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以及博古在总结报告中为第五次 反“围剿”失败辩护的错误观点。 4、张闻天、王稼祥、朱德、刘少奇等多数同志在会上发言,支持毛泽 东的正确意见。
3
一.遵义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
1934年10月中旬,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又称红一 方面军)8.6万人撤离根据地,向西突围转移,开始长征。 长征初期,中共中央领导人博古依靠与共产国际有关系的 顾问,德国人李德,犯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错误。在强渡 湘江之后,红军和中央机关人员锐减到3万多人。严酷的 事实教育了广大的共产党员和红军指战员,他们开始产生 对错误领导的不满,怀疑。一些支持过“左”倾错误的中 央领导人如张闻天,王稼祥等,也改变态度,转而支持毛 泽东的正确主张。这样,当中央红军根据毛泽东的提议, 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挺进,并在占领黔北重镇遵义之 后,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这里召开了 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一.遵义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
1934年10月中旬,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又称红一 方面军)8.6万人撤离根据地,向西突围转移,开始长征。 长征初期,中共中央领导人博古依靠与共产国际有关系的 顾问,德国人李德,犯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错误。在强渡 湘江之后,红军和中央机关人员锐减到3万多人。严酷的 事实教育了广大的共产党员和红军指战员,他们开始产生 对错误领导的不满,怀疑。一些支持过“左”倾错误的中 央领导人如张闻天,王稼祥等,也改变态度,转而支持毛 泽东的正确主张。这样,当中央红军根据毛泽东的提议, 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挺进,并在占领黔北重镇遵义之 后,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这里召开了 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
它证明中国共产党完全具有独立自主解决自己内部复杂问题的能 力,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11
五.遵义会议的内容及意义
• 请看短片
12
五.遵义会议遗址
13
14
6
三.遵义会议主要内容
1、首先,由博古作关于第五次反“围剿”的总结报告,他在报告中极 力为“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辩护。 2、周恩来来作了副报告,主要分析了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中战略 战术及军事指挥上的错误,并作了自我批评,主动承担了责任。 3、毛泽东在会上作了重要发言,着重批判了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 以来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以及博古在总结报告中为第五次 反“围剿”失败辩护的错误观点。 4、张闻天、王稼祥、朱德、刘少奇等多数同志在会上发言,支持毛泽 东的正确意见。
5
二.会议参会人员 出席遵义会议的有政治局委员和候补委员毛泽东、 周恩来、 朱德、 陈云、 张闻天(洛甫)、 秦邦宪(博古)、 刘少奇、 王稼祥、邓发、何克全(凯丰),中央秘书长邓小平,红军 总部和各军团负责人刘伯承、 李富春、 聂荣臻、 彭德怀、 杨尚昆、李卓然…
毛泽东 张闻天 王稼祥
周恩来 博古 李德
8
五.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
幼年
成熟
9
四.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1.毛泽东逐步走进中共中央领导核心 历史已经证明:没有毛泽东就没有新中国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青年时期积极参与工农运动 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根据地 四次反“围剿”胜利
10
四.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它结束了王明 “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关 的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使红军在极端 危险的境地得以保存下来,胜利地完成长征,开创了抗日战争的新局 面。
1
遵义会议是指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 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 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这 次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 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王明“左” 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挽救红军和中国 革命的危机而召开的。
2
• 遵义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 • 会议参会人员 • 会议内容 • 会议结果 • 会议历史意义 • 会议会址
7
四.遵义会议的结果
1.会议决定改组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2.指定张闻天起草决议: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否定 了博古关于第五次反“围剿”的总结报告,提出了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 务是战胜川、滇、黔的敌军,在那里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 3.取消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仍由中央军委主要负责人周恩来、 朱德指挥军事。 4.会后,常委中再进行分工: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责,毛泽东、周恩 来负责军事。在行军途中,又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 三人军事指挥小组,负责长征中的军事指挥工作。
4
一.遵义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
1.遵义会议前,中国共产党处在幼年时期,许多方面不成熟,尤 其是中共中央领导的不成熟。 2.1930年开始受到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领导。 3.1934年1月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以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得 到更加变本加厉的推行。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迫使红军 放弃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 4.长征初期,中共中央领导人博古依靠与共产国际有关系的顾 问,德国人李德,犯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