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公式大全8:电场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总结

Φ = BA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ε = -dΦ/dt
楞次定律
ε = -Ldi/dt
自感系数(L)
L = Φ/i
互感系数(M)
M = k√(L1
电容能量(W)
W = (1/2)CV2
电容电压(V)
V = Vmax × sin(ωt)
电容电流(I)
I = Imax × sin(ωt + φ)
平均速度(v)
v = (v1 + v2)/2
位移(Δx)
Δx = (v1 + v2)/2 × t
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Δx)
Δx = (v1 + v2)/2 × t = vt
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v)
v = v0 + at
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
a = (v - v0)/t
匀加速直线运动时间(t)
t = (v - v0)/a
牛顿第二定律(F)
F = ma
弹性势能(Ee)
Ee = (1/2)kx2
动量守恒定律(p)
p = m1v1 + m2v2
能量守恒定律
E1 + Q = E2
电场强度(E)
E = kq/r2
电势差(V)
V = W/q
电容(C)
C = Q/V
等效电容
Ceq = C1 + C2 + C3 + ...
等效电阻
Req = R1 + R2 + R3 + ...
等效电阻(串联)
Req = R1 + R2 + R3 + ...
等效电阻(并联)
高中物理电学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电学公式大全一、电场。
1. 库仑定律。
- 公式:F = k(Q_1Q_2)/(r^2)(k = 9.0×10^9N· m^2/C^2)- 适用条件:真空中的点电荷。
2. 电场强度。
- 定义式:E=(F)/(q)(q为试探电荷,F是试探电荷在电场中所受的力)- 点电荷的电场强度:E = k(Q)/(r^2)(Q为场源电荷)- 匀强电场:E=(U)/(d)(U为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d为沿电场方向的距离)3. 电势差。
- 定义式:U_AB=frac{W_AB}{q}(W_AB是电荷q从A点移动到B点电场力做的功)4. 电场力做功。
- W = qU(q为电荷电量,U为电势差)- 特点: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初末位置的电势差有关。
5. 电势能。
- E_p = qφ(q为电荷电量,φ为电势)- 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关系:W_AB=E_pA-E_pB二、电路。
1. 欧姆定律。
-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I=(U)/(R)(I为电流,U为电压,R为电阻)-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E)/(R + r)(E为电源电动势,R为外电路电阻,r为电源内阻)- 路端电压:U = E - Ir2. 电阻定律。
- R=ρ(l)/(a)(ρ为电阻率,l为导体长度,a为导体横截面积)3. 焦耳定律。
- Q = I^2Rt(Q为电热,I为电流,R为电阻,t为时间)- 纯电阻电路(Q = W):Q=UIt=frac{U^2}{R}t = I^2Rt- 非纯电阻电路(Q≠ W):W = UIt,Q = I^2Rt,W>Q,P_总=UI,P_热=I^2R三、磁场。
1. 磁感应强度。
- 定义式:B=(F)/(IL)(F为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所受的安培力,I为电流强度,L为导线长度,B的方向为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方向)- 当B与I垂直时F = BIL;当B与I夹角为θ时F = BILsinθ2. 洛伦兹力。
- f = qvB(q为带电粒子电量,v为粒子速度,B为磁感应强度)- 当B与v垂直时;当B与v夹角为θ时f = qvBsinθ-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qvB = mfrac{v^2}{r},可得r=(mv)/(qB),周期T=(2π m)/(qB)四、电磁感应。
高二物理关于电场的公式

【导语】在物理的学习中会学习到很多的公式,下⾯的⼩编将为⼤家带来⾼⼆物理中关于电场的公式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功和能(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1.功:W=Fscosα(定义式){W:功(J),F:恒⼒(N),s:位移(m),α:F、s间的夹⾓} 2.重⼒做功:Wab=mghab{m:物体的质量,g=9.8m/s2≈10m/s2,hab:a与b⾼度差(hab=ha-hb)} 3.电场⼒做功:Wab=qUab{q:电量(C),Uab:a与b之间电势差(V)即Uab=φa-φb} 4.电功:W=UIt(普适式){U:电压(V),I:电流(A),t:通电时间(s)} 5.功率:P=W/t(定义式){P:功率[⽡(W)],W:t时间内所做的功(J),t:做功所⽤时间(s)} 6.汽车牵引⼒的功率:P=Fv;P平=Fv平{P:瞬时功率,P平:平均功率} 7.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以恒定加速度启动、汽车⾏驶速度(vmax=P额/f) 8.电功率:P=UI(普适式){U:电路电压(V),I:电路电流(A)} 9.焦⽿定律:Q=I2Rt{Q:电热(J),I:电流强度(A),R:电阻值(Ω),t:通电时间(s)} 10.纯电阻电路中I=U/R;P=UI=U2/R=I2R;Q=W=UIt=U2t/R=I2Rt 11.动能:Ek=mv2/2{Ek:动能(J),m:物体质量(kg),v:物体瞬时速度(m/s)} 12.重⼒势能:EP=mgh{EP:重⼒势能(J),g:重⼒加速度,h:竖直⾼度(m)(从零势能⾯起)} 13.电势能:EA=qφA{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J),q:电量(C),φA:A点的电势(V)(从零势能⾯起)} 14.动能定理(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动能增加): W合=mvt2/2-mvo2/2或W合=ΔEK {W合:外⼒对物体做的总功,ΔEK:动能变化ΔEK=(mvt2/2-mvo2/2)} 15.机械能守恒定律:ΔE=0或EK1+EP1=EK2+EP2也可以是mv12/2+mgh1=mv22/2+mgh2 16.重⼒做功与重⼒势能的变化(重⼒做功等于物体重⼒势能增量的负值)WG=-ΔEP 注: (1)功率⼤⼩表⽰做功快慢,做功多少表⽰能量转化多少; (2)O0≤α<90O做正功;90O (3)重⼒(弹⼒、电场⼒、分⼦⼒)做正功,则重⼒(弹性、电、分⼦)势能减少 (4)重⼒做功和电场⼒做功均与路径⽆关(见2、3两式);(5)机械能守恒成⽴条件:除重⼒(弹⼒)外其它⼒不做功,只是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6)能的其它单位换算:1kWh(度)=3.6×106J,1eV=1.60×10-19J;*(7)弹簧弹性势能E=kx2/2,与劲度系数和形变量有关。
高中物理公式电磁学所有公式

高中物理公式电磁学所有公式
电磁学是研究电磁现象的学科,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电磁学的相关公式,下面就为大家列举出高中物理中关于电磁学的最常用的公式:
一、直流电场的电场强度:
1. 静止电荷产生的电场强度:E = kq/r2;
2. 依据线磁定律,定义磁通量密度为:B = μo·I;
三、交变电场强度:
1. 磁通量:φ = B·S;
2. 根据分段线性变化假设,定义磁感应强度:H = B/μo;
3. 根据库仑定律:F=u·IΔL;
四、电磁辐射:
1. 光速:c = λ·f;
2. 谐波定律:E = ko·Q;
3. 波能:W = S·E·cosδ;
4. 辐射功率:P = E2·kπo/2;
五、电磁动量定理:p=E·B;
六、电位的多位势模型:V = Vt·ln(C2/C1);
七、贝瑟尔定律:j = σ·E;
八、电磁航空参数公式:
1. 磁气动力:F = k·B2·I·L/2;
2. 磁场强度:B = μo·I/2πr;
3. 电导率:σ = n·e2/m;
九、延伸公式:
1. 雷诺数:Re = ρ·v·L/μ;
2. 普朗克定律:F = kQQ/R2;
3. 麦克斯韦动量定理:F = qE + qvXB。
电场公式大全

电场公式大全
电场公式是描述电场强度的数学表达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电场公式:
1. 点电荷电场公式:
电场强度 E = k * Q / r^2
其中,E为电场强度,k为电场常数(9 × 10^9 N·m^2/C^2),Q为电荷量,r为距离点电荷的距离。
2. 均匀带电直线电场公式:
电场强度 E = k * λ / r
其中,E为电场强度,k为电场常数,λ为线电荷密度(单位长度上的电荷量),r为距离直线电荷的距离。
3. 均匀带电平面电场公式:
电场强度 E = σ / (2ε)
其中,E为电场强度,σ为面电荷密度(单位面积上的电荷量),ε为真空介电常数(8.85 × 10^-12 C^2/(N·m^2))。
4. 电偶极子电场公式:
电场强度 E = (1 / (4πε)) * [(2p / r^3) * r - p]
其中,E为电场强度,p为电偶极矩,r为距离电偶极子的距离。
5. 圆环电场公式:
电场强度 E = (k * Q * z) / [(z^2 + R^2)^(3/2)]
其中,E为电场强度,k为电场常数,Q为环上电荷的总量,z为距离环中心轴的距离,R为环的半径。
这些公式是基于静电学的,不考虑时间变化和电磁感应等因素。
实际应用中可能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运动电荷产生的磁场等。
高三物理必修三知识点:电场公式

高三物理必修三知识点:电场公式1.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e=1.60×10-19C);带电体电荷量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2.库仑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F:点电荷间的作用力(N),k: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Q1、Q2:两点电荷的电量(C),r:两点电荷间的距离(m),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3.电场强度:E=F/q(定义式、计算式){E:电场强度(N/C),是矢量(电场的叠加原理),q:检验电荷的电量(C)}4.真空点(源)电荷形成的电场E=kQ/r2{r:源电荷到该位置的距离(m),Q:源电荷的电量}5.匀强电场的场强E=UAB/d{UAB:AB两点间的电压(V),d:AB两点在场强方向的距离(m)}6.电场力:F=qE{F:电场力(N),q:受到电场力的电荷的电量(C),E:电场强度(N/C)}7.电势与电势差:UAB=φA-φB,UAB=WAB/q=-ΔEAB/q8.电场力做功:WAB=qUAB=Eqd{WAB:带电体由A到B时电场力所做的功(J),q:带电量(C),UAB: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V)(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E:匀强电场强度,d:两点沿场强方向的距离(m)}9.电势能:EA=qφA{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J),q:电量(C),φA:A点的电势(V)}10.电势能的变化ΔEAB=EB-EA{带电体在电场中从A位置到B位置时电势能的差值}11.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ΔEAB=-WAB=-qUAB(电势能的增量等于电场力做功的负值)12.电容C=Q/U(定义式,计算式){C:电容(F),Q:电量(C),U:电压(两极板电势差)(V)}13.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εS/4πkd(S:两极板正对面积,d:两极板间的垂直距离,ω:介电常数)常见电容器〔见第二册P111〕14.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Vo=0):W=ΔEK或qU=mVt2/2,Vt=(2qU/m)1/215.带电粒子沿垂直电场方向以速度Vo进入匀强电场时的偏转(不考虑重力作用的情况下)类平垂直电场方向:匀速直线运动L=Vot(在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极板中:E=U/d)抛运动平行电场方向: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d=at2/2,a=F/m=qE/m注:(1)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金属小球接触时,电量分配规律:原带异种电荷的先中和后平分,原带同种电荷的总量平分;(2)电场线从正电荷出发终止于负电荷,电场线不相交,切线方向为场强方向,电场线密处场强大,顺着电场线电势越来越低,电场线与等势线垂直;(3)常见电场的电场线分布要求熟记〔见图[第二册P98];(4)电场强度(矢量)与电势(标量)均由电场本身决定,而电场力与电势能还与带电体带的电量多少和电荷正负有关;(5)处于静电平衡导体是个等势体,表面是个等势面,导体外表面附近的电场线垂直于导体表面,导体内部合场强为零,导体内部没有净电荷,净电荷只分布于导体外表面;(6)电容单位换算:1F=106μF=1012PF;(7)电子伏(eV)是能量的单位,1eV=1.60×10-19J;(8)其它相关内容:静电屏蔽〔见第二册P101〕/示波管、示波器及其应用〔见第二册P114〕等势面〔见第二册P105〕。
关于电场的公式大全

- 对于点电荷Q产生的电场中某点P的电势φ=k(Q)/(r),r是点P到场源电荷Q的距离。
6. 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匀强电场)
-E=(U)/(d),d是沿电场方向两点间的距离。
7. 电容的定义式。
-C=(Q)/(U),C表示电容,单位是F(法拉);Q是电容器极板所带的电荷量,U是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
பைடு நூலகம்关于电场的公式大全
1. 电场强度的定义式。
-E = (F)/(q),其中E表示电场强度,单位是N/C;F是电荷在电场中受到的电场力,单位是N;q是试探电荷的电荷量,单位是C。这个公式适用于任何电场,它表明电场强度等于单位电荷所受的电场力。
2. 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公式。
-E = k(Q)/(r^2),其中k=(1)/(4πε_0) = 9.0×10^9N· m^2/C^2(在真空中),Q是场源点电荷的电荷量,r是研究点到场源点电荷的距离。这个公式只适用于点电荷产生的电场。
8.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公式。
-C = frac{ε_0S}{d},其中ε_0是真空介电常数,S是两极板的正对面积,d是两极板间的距离。
3. 电场力做功的公式。
-W = qU,W表示电场力做的功,单位是J;q是电荷的电荷量,单位是C;U是两点间的电势差,单位是V。
- 也可以根据功的定义W = Fscosθ(在电场中F = qE),对于匀强电场W=qEdcosθ,其中d是沿电场方向的位移。
4. 电势差的定义式。
-U=(W)/(q),它表示电场中两点间电势的差值,单位是V。
高中物理电场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电场公式大全电场是物理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它描述了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力场。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电场公式是学生们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为大家整理高中物理电场公式,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1. 电场强度公式。
电场强度E是描述单位正电荷在电场中所受的力的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
其计算公式为:E =F / q。
其中,E表示电场强度,F表示电荷所受的电场力,q表示单位正电荷的大小。
2. 电场力公式。
电场力是电场对电荷施加的力,其大小和方向由电场强度和电荷的大小决定。
电场力的计算公式为:F = Eq。
其中,F表示电场力,E表示电场强度,q表示电荷的大小。
3. 电势能公式。
电势能是描述电荷在电场中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电势能的计算公式为:U = qV。
其中,U表示电势能,q表示电荷的大小,V表示电势差。
4. 电势差公式。
电势差是描述电场中两点之间的电势能差异。
电势差的计算公式为:V = W / q。
其中,V表示电势差,W表示电场力所做的功,q表示电荷的大小。
5. 静电场中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
在静电场中,电场强度与电势差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公式为:E = -ΔV / Δs。
其中,E表示电场强度,ΔV表示电势差的变化量,Δs表示位置的变化量。
6. 高斯定律。
高斯定律是描述电场的分布与电荷分布之间的关系的重要定律。
其数学表达式为:∮E·dA = Q / ε0。
其中,∮E·dA表示电场强度在闭合曲面上的通量,Q表示闭合曲面内的总电荷量,ε0表示真空介电常数。
7. 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是描述两个点电荷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定律。
其数学表达式为:F = k |q1q2| / r^2。
其中,F表示两点电荷之间的电场力,k表示库仑常数,q1和q2分别表示两个点电荷的大小,r表示两个点电荷之间的距离。
8. 电场能量公式。
电场中的能量也是重要的物理量之一,其计算公式为:W = 1/2 C U^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电场
1.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e=1.60×10-19C);带电体电荷量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
2.库仑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
{F:点电荷间的作用力(N),k: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Q1、Q2:两点电荷的电量(C),r:两点电荷间的距离(m),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3.电场强度:E=F/q(定义式、计算式)
{E:电场强度(N/C),是矢量(电场的叠加原理),q:检验电荷的电量
(C)}
4.真空点(源)电荷形成的电场E=kQ/r2
{r:源电荷到该位置的距离(m),Q:源电荷的电量}
5.匀强电场的场强E=U AB/d
{U AB:AB两点间的电压(V),d:AB两点在场强方向的距离(m)}
6.电场力:F=qE
{F:电场力(N),q:受到电场力的电荷的电量(C),E:电场强度(N/C)}
7.电势与电势差:U AB=φA-φB,U AB=W AB/q=-ΔE AB/q
8.电场力做功:W AB=qU AB=Eqd{W AB:带电体由A到B时电场力所做的功(J),q:带电量(C),U AB: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V)(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E:匀强电场强度,d:两点沿场强方向的距离(m)}9.电势能:E A=qφA
{E 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J),q:电量(C),φA:A点的电势(V)}
10.电势能的变化ΔE AB=E B-E A
{带电体在电场中从A位置到B位置时电势能的差值}
11.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ΔE AB=-W AB=-qU AB
(电势能的增量等于电场力做功的负值)
12.电容C=Q/U(定义式,计算式)
{C:电容(F),Q:电量(C),U:电压(两极板电势差)(V)}
13.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εS/4πkd(S:两极板正对面积,d:两极板间的垂直距离,ω:介电常数)
常见电容器〔见第二册P111〕
14.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Vo=0):W=ΔE K或qU=mV t2/2,V t =(2qU/m)1/2
15.带电粒子沿垂直电场方向以速度V o进入匀强电场时的偏转(不考虑重力作用的情况下)
类平抛运动:
垂直电场方向:
匀速直线运动L=V0t(在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极板中:E=U/d) 平行电场方向: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d=at2/2,a=F/m=qE/m
注:(1)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金属小球接触时,电量分配规律:原带异种电荷的先中和后平分,原带同种电荷的总量平分;
(2)电场线从正电荷出发终止于负电荷,电场线不相交,切线方向为场强
方向,电场线密处场强大,顺着电场线电势越来越低,电场线与等势线
垂直;(3)常见电场的电场线分布要求熟记〔见图[第二册P98];
(4)电场强度(矢量)与电势(标量)均由电场本身决定,而电场力与电
势能还与带电体带的电量多少和电荷正负有关;
(5)处于静电平衡导体是个等势体,表面是个等势面,导体外表面附近的
电场线垂直于导体表面,导体内部合场强为零,导体内部没有净电荷,净电荷只分布于导体外表面;
(6)电容单位换算:1F=106μF=1012P F;(7)电子伏(eV)是能量的单
位,1eV=1.60×10-19J;(6)其它相关内容:静电屏蔽〔见第二册P101〕/示波管、示波器及其应用〔见第二册P114〕等势面〔见第二册P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