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精选气体分子动理论单元测试题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精选气体分子动理论单元测试题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精选气体分子动理论单元测试题

物理同步测试—分子运动理论能量守恒气体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直径的数量级是10-10m

B. 物质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就是分子的运动

C. 在任何情况下,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D. 1kg的任何物质含有的微粒数相同,都是×1023个,这个数叫阿伏加德罗常数

2.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是在显微镜中看到的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C.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小,液体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显着

D.布朗运动的无规则性反映了小颗粒内部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的热运动是指物体的整体运动和物体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总和

B.分子的热运动是指物体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激烈

D.在同一温度下,不同质量的同种液体的每个分子运动的激烈程度可能是不相同的

4.在一杯清水中滴一滴墨汁,经过一段时间后墨汁均匀地分布在水中,只是由于()

A.水分子和碳分子间引力与斥力的不平衡造成的

B.碳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造成的

C.水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造成的

D.水分子间空隙较大造成的

5.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碳素墨水滴入清水中,观察到的布朗运动是碳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B.布朗运动是否显着与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大小无关

C.布朗运动的激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D.微粒的布朗运动的无规则性,反映了液体内部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6.下面证明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的试验,错误的是()

A.两块铅压紧以后能连成一块,说明存在引力

B.一般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存在着相互排斥力

C.拉断一根绳子需要一定大小的力说明存在着相互吸引力

D.碎玻璃不能拼在一起,是由于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越大,布朗运动就越明显

B.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越大

C.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变大而斥力减小

D.物体的温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达可以降低到绝对零度

8.若以μ表示水的摩尔质量,v 表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摩尔体积,ρ表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

密度,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m 、v 0分别表示每个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 .N A =m v ρ

B .ρ=0v N A μ

C .m =A N μ

D .v 0=A

N v 9.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某一状态开始,经过系列变化后又回一开始的状态,用W 1表示外界对气体

做的功,W 2表示气体对外界做的功,Q 1表示气体吸收的热量,Q 2表示气体放出的热量,则整个过

程中一定有

A .Q 1—Q 2=W 2—W 1

B .Q 1=Q 2

C .W 1=W 2

D .Q 1>Q 2

10.温度都是0℃的10克冰和10克水比较,它们的 ( )

A .分子数相同,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平均动能也相同

B .质量相同,温度相同,内能也相同

C .就分子的平均动能而言,水分子较大

D .水的内能比冰大

11.对于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温度升高,气体中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B .在任一温度下,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呈现“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规律

C .在微观角度看,气体的压强取决于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分子的密集程度

D .气体吸收热量,对外做功,则温度一定升高

12.设有甲、乙两分子,甲固定在0点,r o 为其平衡位置间的距离,今使乙分子由静止开始只在分子力

作用下由距甲处开始沿x 方向运动,则 ( )

A .乙分子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B .乙分子到达r o 处时速度最大

C .分子力对乙一直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

D .乙分子一定在~l0r o 间振动

13.根据热力学定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我们可以利用高科技手段,将流散到周围环境中的内能重新收集起来加以利用

B .利用浅层海水和深层海水间的温度差制造出一种热机,将海水的一部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这在原

理上是可行的

C .制冷系统能将冰箱内的热量传给外界较高温度的空气中而不引起其它变化

D .满足能量守恒定律的客观过程都可以自发地进行

14.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 )

A .先等压膨胀,再等容降温,其温度必低于起始温度

B .先等温膨胀,再等压压缩,其体积必小于起始体积

C.先等容升温,再等压压缩,其温度有可能等于起始温度

D.先等容加热,再绝热压缩,其内能必大于起始内能

15.若某种实际气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下列关于一定质量的该气体内能的大小,与气体体积和温度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保持其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B.如果保持其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内能减少

C.如果保持其温度不变,体积增大,内能增大

D.如果保持其温度不变,体积增大,内能减少

16.飞机在万米高空飞行时,舱外气温往往在-50℃以下。在研究大气现象时可把温度、压强相同的一部分气体作为研究对象,叫做气团。气团直径可达几千米,由于气团很大,边缘部分与外界的热交换对整个气团没有明显影响,可以忽略。用气团理论解释高空气温很低的原因,可能是

()

A.地面的气团上升到高空的过程中膨胀,同时大量对外放热,使气团自身温度降低

B.地面的气团上升到高空的过程中收缩,同时从周围吸收大量热量,使周围温度降低

C.地面的气团上升到高空的过程中膨胀,气团对外做功,气团内能大量减少,气团温度降低

D.地面的气团上升到高空的过程中收缩,外界对气团做功,故周围温度降低

17.关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分子间的距离r=r0时,分子力为零,说明此时分子间既不存在引力,也不存在斥力

B.分子力随分子间的距离的变化而变化,当r>r0时,随着距离的增大,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引力比斥力增大的快,故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C.当分子间的距离r

D.当分子间的距离r=10-9m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不计

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24分。把正确答案填写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1.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空气的摩尔质量为M,室温下空气的密度为ρ(均为国际单位)。

则1kg空气含分子的数目为;室温下相邻空气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为.

12.医疗方法中的“拔火罐”可以治疗跌打损伤、淤血及内寒等病,一种做法是将纸片或酒精棉球点燃后放在口径较大些的玻璃瓶里,迅速将瓶口紧贴在患病部位,就可以将伤处的淤血

“吸出”,请根据高中物理知识解释其医疗方法的原理。

13.如图所示,在针管中有一定质量的气体,当温度不变时,用力压活塞使气体的体积减小,则管内气体的压强_____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按照气体分子热

运动理论从微观上解释,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14.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实验中所用的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每1000mL溶液中

有纯油酸,用注射器测得1mL上述溶液为80滴,把1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内,让

油膜在水面上尽可能散开,测得油酸薄膜的轮廓形状和尺寸如图所示,图中正方形方

格的边长为1cm,则:

①油酸膜的面积是___________cm2,

②实验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是_____________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5.已知一滴水的体积是6×10-8m3,则这滴水中含有的水分子数为个。

16.如果取分子间距离r=r0(r0=10-10m)时为分子势能的零势能点,则rr0时,分子势能为值。如果取r→∞远时为分子势能的零势能点,则r>r0时,分子势能为值;r

17.某人一次深呼吸,吸进400cm3空气,估算他所吸进的空气分子的总数约为个。(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单元测试题(供参考)

九上物理巩固训练: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濛濛细雨从空中下落 B.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 C.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变小 D.炒菜时,满屋飘香 2..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住测力计的读数。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如图所示。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A.不变,因为玻璃板重力不变 B变大,因为玻璃板沾水变重了 C.变小,因为玻璃板受到了浮力作用 D.变大,因为玻璃板与水的接触面之间存在分子引力 3.下列有关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也不变 B.用锯锯木头,锯条发热.这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C.用水作汽车冷却液,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D.火箭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氢的热值大 4.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0℃的冰没有内能 B、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C、物体的温度越低,所含的热量越小 D、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 5.在下列现象中,利用热传递的方式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A、用锯锯木头,锯条发热; B、烧水时,水逐渐变热; C、流星在大气层中高速下落,发出光和热; D、小孩从滑梯上滑下,臀部有灼热感。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多,温度低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少 B、夏日,在阳光照射下,地面温度高于湖水表面温度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 C、塑料吸盘能牢牢地吸附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着吸引力 D、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温度可能升高 7.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人们漫步在海滨,会感到习习海风迎面吹拂,十分畅快.这样的风非常柔和,通常情况下,它白天从海上吹向陆地,夜晚从陆地吹向海上,气象上把这种风称为“海陆风”.请你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判断海陆风形成的原因.() A、海上的风比陆地上的大 B、由于陆地和海水的比热容不同造成的 C、无论白天还是夜晚,陆地的温度始终比海水的温度高 D、夜晚海面上的气温比陆地低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高中物理-分子动理论测试题(含答案)

高中物理-分子动理论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 1.根据分子动理论,物质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所受到的引力与斥力相等,以下关于分子势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当分子间距离是r0时,分子具有最大势能,距离增大或减小时势能都变小 B.当分子间距离是r0时,分子具有最小势能,距离增大或减小时势能都变大 C.分子间距离越大,分子势能越大,分子距离越小,分子势能越小 D.分子间距离越大,分子势能越小,分子距离越小,分子势能越大 2.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分子平均动能越大 B.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 C.一切达到热平衡的系统一定具有相同的温度 D.分子间的距离r存在某一值r0,当rr0时,引力大于斥力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热量多 B.温度高的物体不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的内能多 C.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大 D.相互间达到热平衡的两物体的内能一定相等 4.从下列哪一组数据可以算出阿伏伽德罗常数()A.水的密度和水的摩尔质量B.水的摩尔质量和水分子的体积 C.水分子的体积和水分子的质量D.水分子的质量和水的摩尔质量 5.关于分子间距与分子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和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原来的体积之和,说明分子间有空隙;正是由于分子间有空隙,才可以将物体压缩 B.实际上水的体积很难被压缩,这是由于水分子间距稍微变小时,分子间的作用就表现为斥力 C.一般情况下,当分子间距rr0时分子力为引力 D.弹簧被拉伸或被压缩时表现的弹力,正是分子引力和斥力的对应表现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气体分子动理论单元测试题

物理同步测试—分子运动理论能量守恒气体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 的)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直径的数量级是10-10m B. 物质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就是分子的运动 C. 在任何情况下,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D. 1kg的任何物质含有的微粒数相同,都是6.02×1023个,这个数叫阿伏加德罗常数 2.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是在显微镜中看到的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C.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小,液体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显着 D.布朗运动的无规则性反映了小颗粒内部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的热运动是指物体的整体运动和物体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总和 B.分子的热运动是指物体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激烈 D.在同一温度下,不同质量的同种液体的每个分子运动的激烈程度可能是不相同的

4.在一杯清水中滴一滴墨汁,经过一段时间后墨汁均匀地分布在水中,只是由于() A.水分子和碳分子间引力与斥力的不平衡造成的 B.碳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造成的 C.水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造成的 D.水分子间空隙较大造成的 5.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碳素墨水滴入清水中,观察到的布朗运动是碳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B.布朗运动是否显着与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大小无关 C.布朗运动的激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D.微粒的布朗运动的无规则性,反映了液体内部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6.下面证明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的试验,错误的是() A.两块铅压紧以后能连成一块,说明存在引力 B.一般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存在着相互排斥力 C.拉断一根绳子需要一定大小的力说明存在着相互吸引力 D.碎玻璃不能拼在一起,是由于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越大,布朗运动就越明显B.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越大 C.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变大而斥力减小

高中物理选修3-3气体计算题

1.[2016·全国Ⅲ,33(2),10分]一U形玻璃管竖直放置,左端开口,右端封闭,左端上部有一光滑的轻活塞.初始时,管内汞柱及空气柱长度如图所示.用 力向下缓慢推活塞,直至管内两边汞柱高度相等时为止.求此时右侧管内气体的 压强和活塞向下移动的距离.已知玻璃管的横截面积处处相同;在活塞向下移动 的过程中,没有发生气体泄漏;大气压强p0= cmHg.环境温度不变. 1.【解析】设初始时,右管中空气柱的压强为p1,长度为l1;左管中空气柱的 压强为p2=p0,长度为l2.活塞被下推h后,右管中空气柱的压强p1′,长度为 l ′;左管中空气柱的压强为p2′,长度为l2′.以cmHg为压强单位.由题给条1 件得 p =p0+- cmHg ① 1 l ′=错误! cm= cm ② 1 由玻意耳定律得p1l1=p1′l1′③联立①②③式和题给条件得p1′=144 cmHg ④ 依题意p2′=p1′⑤l ′= cm+错误! cm-h=-h) cm ⑥ 2 由玻意耳定律得p2l2=p2′l2′⑦联立④⑤⑥⑦式和题给条件得h= cm ⑧【答案】144 cmHg cm 2.[2016·全国Ⅱ,33(2),10分]一氧气瓶的容积为 m3,开始时瓶中氧气的压 强为20个大气压.某实验室每天消耗1个大气压的氧气 m3.当氧气瓶中的压强 降低到2个大气压时,需重新充气.若氧气的温度保持不变,求这瓶氧气重新充 气前可供该实验室使用多少天.

2.【解析】设氧气开始时的压强为p1,体积为V1,压强变为p2(2个大气压)时,体积为V2,根据玻意耳定律得p1V1=p2V2 ① 重新充气前,用去的氧气在p2压强下的体积V3=V2-V1 ②设用去的氧气在p0(1个大气压)压强下的体积为V0,则有 p 2V 3 =p0V0 ③ 设实验室每天用去的氧气在p0下的体积为ΔV,则氧气可用的天数N= V ΔV ④ 联立①②③④式,并代入数据得N=4(天) ⑤【答案】4天 3.[2016·全国Ⅰ,33(2),10分]在水下气泡内空气的压强大于气泡表面外侧 水的压强,两压强差Δp与气泡半径r之间的关系为Δp=2σ r ,其中σ= N/m. 现让水下10 m处一半径为 cm的气泡缓慢上升,已知大气压强p0=×105Pa,水的密度ρ=×103 kg/m3,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2. (1)求在水下10 m处气泡内外的压强差; (2)忽略水温随水深的变化,在气泡上升到十分接近水面时,求气泡的半径与其原来半径之比的近似值. 3.【解析】(1)当气泡在水下h=10 m处时,设其半径为r1,气泡内外压强差 为Δp1,则Δp1=2σr 1 ① 代入题给数据得Δp1=28 Pa ②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单元测试题.doc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 唐玲出品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单元测试题 学号: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2011黄石)下列现象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濛濛细雨从空中下落 B.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 C.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变小 D.炒菜时,满屋飘香 2.(2011绵阳).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住测力计的读数。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如图所示。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A.不变,因为玻璃板重力不变 B变大,因为玻璃板沾水变重了 C.变小,因为玻璃板受到了浮力作用 D.变大,因为玻璃板与水的接触面之间存在分子引力 3.(2011绵阳).物质世界多姿多彩,从浩瀚宇宙到微观世界,所有都体现物质的不停运动和发展。以下与物质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不能再分割 B.纳米科学技术的研究对象是比原子更小的微粒 C.分子是由原子组成,各种原子都有相似的结构 D.物质的不同物态表现出不同的性质是由分子的排列决定,与分子力无关 4.(2011达州)下列有关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也不变 B.用锯锯木头,锯条发热.这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C.用水作汽车冷却液,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D.火箭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氢的热值大 5.(2011湛江)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0℃的冰没有内能 B、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C、物体的温度越低,所含的热量越小 D、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 6.(2011自贡)在下列现象中,利用热传递的方式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A、用锯锯木头,锯条发热; B、烧水时,水逐渐变热; C、流星在大气层中高速下落,发出光和热; D、小孩从滑梯上滑下,臀部有灼热感。 7.(2011包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多,温度低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少 B、夏日,在阳光照射下,地面温度高于湖水表面温度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 C、塑料吸盘能牢牢地吸附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着吸引力 D、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温度可能升高

高中物理选修- 气体计算题

高中物理选修3-3 气体计算题 1.[2016·全国Ⅲ,33(2),10分]一U 形玻璃管竖 直放置,左端开口,右端封闭,左端上部有一光滑的轻活塞.初始时,管内汞柱及空气柱长度如图所示.用力向下缓慢推活塞,直至管内两边汞柱高度相等时为止.求此时右侧管内气体的压强和活塞向下移动的距离.已知玻璃管的横截面积处处相同;在活塞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没有发生气体泄漏;大气压强p 0=75.0 cmHg.环境温度不变. 1.【解析】 设初始时,右管中空气柱的压强为p 1,长度为l 1;左管中空气柱的压强为p 2=p 0,长度为l 2.活塞被下推h 后,右管中空气柱的压强p 1′,长度为l 1′;左管中空气柱的压强为p 2′,长度为l 2′.以cmHg 为压强单位.由题给条件得 p 1=p 0+(20.0-5.00) cmHg ① l 1′=? ? ???20.0- 20.0-5.002 cm =12.5 cm ② 由玻意耳定律得p 1l 1=p 1′l 1′ ③ 联立①②③式和题给条件得p 1′=144 cmHg ④ 依题意p 2′=p 1′ ⑤ l 2′=4.00 cm +20.0-5.00 2 cm -h =(11.5-h ) cm ⑥ 由玻意耳定律得p 2l 2=p 2′l 2′ ⑦ 联立④⑤⑥⑦式和题给条件得h =9.42 cm ⑧ 【答案】 144 cmHg 9.42 cm 2.[2016·全国Ⅱ,33(2),10分]一氧气瓶的容积为0.08 m 3,开始时瓶中氧气的压强为20个大气压.某实验室每天消耗1个大气压的氧气0.36 m 3.当氧气瓶中

的压强降低到2个大气压时,需重新充气.若氧气的温度保持不变,求这瓶氧气重新充气前可供该实验室使用多少天. 2.【解析】 设氧气开始时的压强为p 1,体积为V 1,压强变为p 2(2个大气压)时,体积为V 2,根据玻意耳定律得p 1V 1=p 2V 2 ① 重新充气前,用去的氧气在p 2压强下的体积V 3=V 2-V 1 ② 设用去的氧气在p 0(1个大气压)压强下的体积为V 0,则有 p 2V 3=p 0V 0 ③ 设实验室每天用去的氧气在p 0下的体积为ΔV ,则氧气可用的天数N =V 0ΔV ④ 联立①②③④式,并代入数据得N =4(天) ⑤ 【答案】 4天 3.[2016·全国Ⅰ,33(2),10分]在水下气泡内空气的压强大于气泡表面外侧水的压强,两压强差Δp 与气泡半径r 之间的关系为Δp =2σ r ,其中σ=0.070 N/m.现让水下10 m 处一半径为0.50 cm 的气泡缓慢上升,已知大气压强p 0=1.0×105 Pa ,水的密度ρ=1.0×103 kg/m 3,重力加速度大小g =10 m/s 2. (1)求在水下10 m 处气泡内外的压强差; (2)忽略水温随水深的变化,在气泡上升到十分接近水面时,求气泡的半径与其原来半径之比的近似值. 3.【解析】 (1)当气泡在水下h =10 m 处时,设其半径为r 1,气泡内外压强差为Δp 1,则Δp 1=2σr 1 ① 代入题给数据得Δp 1=28 Pa ② (2)设气泡在水下10 m 处时,气泡内空气的压强为p 1,气泡体积为V 1;气泡到达水面附近时,气泡内空气的压强为p 2,内外压强差为Δp 2,其体积为V 2,半径为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 第七章《 分子动理论》单元测试题(含解析)

第七章《分子动理论》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来解释的是( ) A.白糖放入杯中,杯中的水会变甜 B.大风吹起时,地上的尘土飞扬 C.一滴红墨水滴入一杯水中,过一会杯中的水变成了红色 D.把两块纯净的铅块用力压紧,两块铅合在了一起 2.在观察布朗运动时,从微粒在a点开始计时,每隔30 s记下微粒的一个位置,得到b、c、 d、e、f、g等点,然后用直线依次连接.如图所示,则( ) A.图中记录的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情况 B.图中记录的是微粒做布朗运动的轨迹 C.微粒在75 s末时的位置一定在cd的中点 D.微粒在75 s末时的位置可能在cd连接以外的某一点 3.把体积为V1(mL)的油酸倒入适量的酒精中,稀释成V2(mL)的油酸溶液,测出1 mL油酸溶 液共有N滴;取一滴溶液滴入水中,最终在水中形成S(cm2)的单分子层油膜,则该油酸分子 的直径大约为( ) A.m B.m C.cm D.cm 4.最近发现纳米材料具有很多优越性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已知1 nm(纳米)=10-9m, 半径为1 nm的球体可容纳的液态氢分子(其直径约为10-10m)的个数最接近下面的哪一个数 值( ) A. 102 B. 103 C. 106 D. 109 5.“破镜难圆”的原因是( ) A.玻璃分子间的斥力比引力大 B.玻璃分子间不存在分子力的作用 C.一块玻璃内部分子间的引力大于斥力;而两块碎玻璃片之间,分子引力和斥力大小相等, 合力为零

D.两片碎玻璃之间,绝大多数玻璃分子间距离太大,分子引力和斥力都可忽略,总的分子引力为零 6.关于分子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引力不等于分子斥力时,违背了牛顿第三定律 B.两物体分子间引力的合力等于万有引力 C.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不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浮力等于固体与液体表面分子间作用力的合力 7.如果一个系统达到了平衡态,那么这个系统各处的( ) A.温度、压强、体积都必须达到稳定的状态不再变化 B.温度一定达到了某一稳定值,但压强和体积仍是可以变化的 C.温度一定达到了某一稳定值,并且分子不再运动,达到了“凝固”状态 D.温度、压强就会变得一样,但体积仍可变化 8.冬天,北方的气温最低可达-40 ℃,为了测量那里的气温应选用( ) A.水银温度计 B.酒精温度计 C.水温度计 D.体温计 9.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由引力与斥力共同产生,并随着分子间距的变化而变化,则( ) A.分子间引力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增大 B.分子间斥力随分子间距的减小而增大 C.分子间相互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增大 D.分子间相互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的减小而增大 10.关于物体中的分子数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量相等的物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B.体积相同的物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C.物质的量相同的物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D.体积相同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11.设r0是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平衡时的距离,r是两个分子的实际距离,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r=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等于零 B. 4r0>r>r0时,分子间只有引力而无斥力 C.r由4r0逐渐减小到小于r0的过程中,分子间的引力先增大后减小 D.r由4r0逐渐减小到小于r0的过程中,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其合力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完整版)高中物理选修3-3气体压强专项练习题(附答案)

选修3-3 气体压强计算专项练习 一、计算题 1、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再变化到状态C,其状态变化过程的p﹣V图象如图所示.已知该气体在状态A时的温度为27℃.则: ①该气体在状态B和C时的温度分别为多少℃? ②该气体从状态A经B再到C的全过程中是吸热还是放热?传递的热量是多少? 2、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经历如图所示的A→B、B→C、C→A三个变化过程,T A=300 K,气体从C→A的过程中做功为100 J,同时吸热250 J,已知气体的内能与温度成正比。求: (i)气体处于C状态时的温度T C; (i i)气体处于C状态时内能U C。 3、如图所示,一个内壁光滑的导热气缸竖直放置,内部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环境温度为27℃,现将一个质量为m=2kg的活塞缓慢放置在气缸口,活塞与气缸紧密接触且不漏气.已知活塞的横截面积为S=4.0×10﹣4m2,大气压强为P0=1.0×105Pa,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气缸高为h=0.3m,忽略活塞及气缸壁的厚度. (i)求活塞静止时气缸内封闭气体的体积. (ii)现在活塞上放置一个2kg的砝码,再让周围环境温度缓慢升高, 要使活塞再次回到气缸顶端,则环境温度应升高到多少摄氏度?

4、【2017·开封市高三第一次模拟】如图所示,一汽缸固定在水平地面上,通过活塞封闭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与缸壁的摩擦可忽略不计,活塞的截面积S=100 cm2.活塞与水平平台上的物块A用水平轻杆连接,在平台上有另一物块B,A、B的质量均为m=62.5 kg,物块与平台间的动摩擦因数μ=0.8.两物块间距为d=10 cm.开始时活塞距缸底L1=10 cm,缸内气体压强p1等于外界大气压强p0=1×105Pa,温度t1=27 ℃.现对汽缸内的气体缓慢加热,(g=10 m/s2)求: ①物块A开始移动时,汽缸内的温度; ②物块B开始移动时,汽缸内的温度. 5、如图所示,一导热性能良好、内壁光滑的气缸水平放置,横截面积为S=2×10﹣3m2质量为m=4kg厚度不计的活塞与气缸底部之间封闭了一部分气体,此时活塞与气缸底部之间的距离为24cm,在活塞的右侧12cm处有一对与气缸固定连接的卡环,气体的温度为300K,大气压强P0=1.0×105Pa.现将气缸竖直放置,如图所示,取g=10m/s2 求:(1)活塞与气缸底部之间的距离; (2)加热到675K时封闭气体的压强. 6、一个上下都与大气相通的直圆筒,内部横截面积为S = 0.01m2,中间用两个活塞A和B封住一定质量的气体。A、B都可沿圆筒无摩擦地上下滑动,且不漏气。A的质量不计,B的质量为M,并与一劲度系数为k = 5×103 N/m的较长的弹簧相连。已知大气压p0 = 1×105 Pa,平衡时两活塞之间的距离l0 = 0.6 m,现用力压A,使之缓慢向下移动一段距离后,保持平衡。此时用于压A的力F = 500 N。求活塞A下移的距离。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2固体、液体、气体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3-3)2 固体、液体、气体 一、选择题 1.下面的表格是北京地区1~7月份气温与气压的对照表: 7月份与1月份相比较( ) A.空气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情况几乎不变 B.空气分子无规则热运动增强了 C.单位时间内对地面的撞击次数增多了 D.单位时间内对地面的撞击次数减少了 2.封闭在气缸内一定质量的气体,如果保持 气体体积不变,当温度升高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的密度增大B.气体的压强增大 C.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D.每秒撞击单位面积器壁的气体分子数增多 3.如图所示,竖直圆筒是固定不动的,粗筒横截面积是细筒的3倍,细筒足够长,粗筒中 A、B两轻质活塞间封有空气,气柱长L=20 cm.活塞A上方的水银深H=10 cm,两活塞与 筒壁间的摩擦不计,用外力向上托住活塞B,使之处于平衡状态,水银面与粗筒上端相平.现 使活塞B缓慢上移,直至水银的一半被推入细筒中,若大气压强p0相当于75 cm高的水银 柱产生的压强.则此时气体的压强为( ) A.100 cmHg B.85 cmHg C.95 cmHg D.75 cmHg 4.用隔板将一绝热容器隔成A和B两部分,A中盛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B为真空(如图①).现把隔板抽去,A中的气体自动充满整个容器(如图②),这个过程称为气体的自由膨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自由膨胀过程中,气体分子只做定向运动 B.自由膨胀前后,气体的压强不变 C.自由膨胀前后,气体的温度不变 D.容器中的气体在足够长的时间内,能全部自动回到A部分 5.(2008年高考重庆理综)地面附近有一正在上升的空气团,它与外界的热交换忽略不计.已知大气压强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则该气团在此上升过程中(不计气团内分子间的势能) ( ) A.体积减小,温度降低B.体积减小,温度不变 C.体积增大,温度降低D.体积增大,温度不变 6.封有一定质量气体的导热气缸开口向下被竖直悬挂,活塞下系有钩码P,整个系统 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若大气压恒定,系统状态变化足够缓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 A.外界温度升高,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B.外界温度升高,外界可能对气体做正功 C.保持气体内能不变,增加钩码质量,气体一定吸热 D.保持气体内能不变,增加钩码质量,气体体积一定减小

分子动理论单元测试

第 1 页 共 4 页 分子动理论单元测试 1.现有温度相同的氧气和氢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相等 B .它们的分子平均速率相等 C .它们的分子运动平均速率不同、氢气的较大 D .以上叙述都不正确 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绝热的气缸内,当用活塞压缩气体时,一定增大的有 A.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 B.气体分子的密度 C.气体分子势能 D.气体内能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某气体的温度为0℃,则该气体中每个分子的温度都是0℃ B.运动快的分子温度较高,运动慢的分子温度较低 C.如果lmol 物体的内能为E ,则每个分子的内能为E /A N (A N 为阿伏伽得罗常数) D.以上说法都不对 4.在标准状况下,水蒸气的摩尔体积是mol m /104.223 3 -?,则水蒸气分子的平均间距约是水分子直径的( )倍。 A .1倍 B .10倍 C .100倍 D .1000倍 5.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是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组成悬浮颗粒的固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布朗运动是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悬浮固体颗粒的无规则运动; C.布朗运动是指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D.布朗运动是指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到的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6.若把处于平衡状态时相邻分子间的距离记为r 0,则下列关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当分子间距离小于r 0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B.当分子间距离大于r 0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C.当分子间距离从r 0逐渐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增大; D.当分子间距离小于r 0时,随着距离的增大分子力是减小的 7.分子甲和乙相距较远时,它们之间的分子力可忽略。现让分子甲固定不动,将分子乙由较远处逐渐向甲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在这一过程中( ) A、分子力总是对乙做正功; B、分子乙总是克服分子力做功; C、先是分子力对乙做正功,然后是分子乙克服分子力做功; D、分子力先对乙做正功,再对乙做负功,最后又对乙做正功。 8.质量相同、温度相同的氢气和氧气,它们的( ) A .分子数相同; B .内能相同 ; C .分子平均速度相同 ; D .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 9.关于温度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物体温度高,则物体的分子平均动能大; B.物体温度高,则物体每一个分子的动能都大; C.某物体内能增大时,其温度一定升高; D.甲物体温度比乙物体温度高,则甲物体的分子平均速率比乙物体大. 10.关于物体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相同质量的两个物体,升高相同的温度内能增量一定相同; B.在一定条件下,一定量00C 的水结成00 C 的冰,内能一定减小; C.一定量的气体体积增大,但既不吸热也不放热,内能一定减小; D.一定量气体吸收热量而保持体积不变,内能一定减小。

选修3-3高二物理气体测试试题

《气体》章末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1、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了如图8—27所示的状态变化1→2→3过程,则三个状态的温度之比是( ) A 、1∶3∶5 B 、3∶6∶5 C 、3∶2∶1 D 、5∶6∶3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 B. 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单位时间作用在器壁上的平均动能 C. 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少,气体的压强一定减小 D. 单位面积的气体分子数增加,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3.如图为竖直放置的上细下粗的密闭细管,水银柱将气体分隔成A 、B 两部分,初始温度相同。使A 、B 升高相同温度达到稳定后,体积变化量为V A 、V B ,压强变化量为p A 、p B , 对液面压力的变化量为F A 、 F B ,则 ( ) A .水银柱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 B .V A <V B C .p A >p B D . F A =F B 4、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状态变化过程的V—T图象如图8—28甲所示,若将该变化过 程用P—T图象表示,则应为图8—28乙中的哪一个( ) 5.带有活塞的汽缸内封闭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气体开始处于状态a ,然后经过过程ab 到达状态b 或进过过程ac 到状态c ,b 、c 状态温度相同,如V-T 图所示。设气体在状态b 和状态c 的压强分别为P b 、和P C ,在过程ab 和ac 中吸收的热量分别为Q ab 和Q ac ,则: ( ) A. P b >P c ,Q ab >Q ac B. P b >P c ,Q ab Q ac D. P b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单元测试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单元测试题 1 ?下列过程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的是() A正在摇荡的秋千从最低点向最高点摆动B苹果从树上自由落下C弹簧刀将刀刃弹出D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去 2. 下列冲程是内燃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吸气B压缩C做功D排气 3. 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内能是指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 、单项选择题(15分) B内能是指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 C物体的内能跟温度有关,温度越低,内能越少,降到0C时物体没有内能了班D物体的内能仅跟温度有关 4 ?下面的例子中,属于直接利用内能来加热物体的是() A爆竹点燃后腾空而起B用锤敲打铁丝,铁丝发热 C 一壶水放到火上加热很快沸腾了D钻木取火 5 ?关于物体吸收、放出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比热容越大的物体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越多 B质量越大的物体在温度降低时,放出的热量越多 C温度高的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较多 D物体放热时,放出热量的多少由C、m、A t降共同决定的 6.下列知识结构有误的是() A机械能动能 「重力势能 势能- 、弹性势能 B改变内能的方法 -做功 -热传递 C单位为焦耳的物理量 「汽油机 「内燃机Y D热机T火箭I柴油机 I蒸汽机 7 ?下列连线完全正确的是() A能量转化及其例子的连线情况如下 光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电池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瀑布下落 势能转化为动能木柴燃烧B单位与对应物理连接情况焦耳^ ”燃烧值焦耳/千克■- 比热容焦耳/ (千克.C)热量 C下列应用知识及实例的连线 增加重力势能扩散增加物体内能阳光下扫地时灰尘飞舞摩擦生热修筑拦河坝 水的比热容较大循环冷水来冷却

大学物理4

9. 气体分子动理论 姓名 孟凡笛 学号 102520011 专业 机电一体化 教学点 同济本部 一、选择题 1.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可以: (A) 保持压强和温度不变同时减小体积; (B) 保持体积和温度不变同时增大压强; (C) 保持体积不变同时增大压强降低温度; (D) 保持温度不变同时增大体积降低压强。 ( C ) 2.设某理想气体体积为V ,压强为P ,温度为T ,每个分子的质量为μ,玻尔兹曼常数为k ,则该气体的分子总数可以表示为: (A) μ k PV (B) V PT μ (C) kT PV (D) kV PT ( B ) 3.关于温度的意义,有下列几种说法: (1)气体的温度是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的量度; (2)气体的温度是大量气体分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具有统计意义; (3)温度的高低反映物质内部分子运动剧烈程度的不同; (4)从微观上看,气体的温度表示每个气体分子的冷热程度;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1) 、(2)、(4). (B ) (1) 、(2)、(3). (C ) (2) 、(3)、(4). (D ) (1) 、(3)、(4). ( B ) 4.设某种气体的分子速率分布函数为)(v f ,则速率在1v ~2v 区间内的分子平均速率为: (A ) ? 2 1 d v v v )v (vf (B )?2 1 d v v v )v (vf v (C )? ?21 2 1d d v v v v v )v (f v )v (vf (D ) ? ?∞0 d d 2 1 v )v (f v )v (vf v v ( A )

5.两容积不等的容器内分别盛有可视为理想气体的氦气和氮气,如果它们的温度和压强相同,则两气体 (A) 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必相同; (B) 单位体积内的质量必相同; (C) 单位体积内分子的平均动能必相同; (D) 单位体积内气体的内能必相同。 ( A ) 6.摩尔数相同的氢气和氦气,如果它们的温度相同,则两气体: (A) 内能必相等; (B) 分子的平均动能必相同; (C) 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必相同; (D) 分子的平均转动动能必相同。 ( C ) 7.在标准状态下,体积比为1:2的氧气和氦气(均视为理想气体)相混合,混合气体中氧气和氦气的内能之比为: (A) 1 : 2 (B) 5 : 3 (C) 5 : 6 (D) 10 : 3 ( A ) 8. 体积恒定时,一定量理想气体的温度升高,其分子的: (A) 平均碰撞次数将增大 (B) 平均碰撞次数将减小 (C) 平均自由程将增大 (D) 平均自由程将减小 ( C ) 二、填充题 1.设氢气在27?C 时,每立方厘米内的分子数为12 104.2?个,则氢气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 2.下面给出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几种微分形式,指出它们各表示什么过程。 (1)T R )M /M (V P d d mol = 表示 过程; (2)T R )M /M (P V d d mol = 表示 过程; (3)0d d =+P V V P 表示 过程。 3.容积为10升的容器中储有10克的氧气。若气体分子的方均根速率1 2s m 600-?=v , 则此气体的温度 =T ;压强=P 。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3:气体分子动理论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直径的数量级是10-10m B. 物质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就是分子的运动 C. 在任何情况下,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D. 1kg 的任何物质含有的微粒数相同,都是×1023个,这个数叫阿伏加德罗常数 2.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是在显微镜中看到的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C.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小,液体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显著 D.布朗运动的无规则性反映了小颗粒内部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的热运动是指物体的整体运动和物体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总和 B.分子的热运动是指物体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激烈 D.在同一温度下,不同质量的同种液体的每个分子运动的激烈程度可能是不相同的 4.在一杯清水中滴一滴墨汁,经过一段时间后墨汁均匀地分布在水中,只是由于( ) A.水分子和碳分子间引力与斥力的不平衡造成的 B.碳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造成的 C.水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造成的 D.水分子间空隙较大造成的 5.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碳素墨水滴入清水中,观察到的布朗运动是碳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B.布朗运动是否显著与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大小无关 C.布朗运动的激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D.微粒的布朗运动的无规则性,反映了液体内部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6.下面证明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的试验,错误的是( ) A.两块铅压紧以后能连成一块,说明存在引力 B.一般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存在着相互排斥力 C.拉断一根绳子需要一定大小的力说明存在着相互吸引力 D.碎玻璃不能拼在一起,是由于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越大,布朗运动就越明显 B .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越大 C .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变大而斥力减小 D .物体的温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达可以降低到绝对零度 8.若以μ表示水的摩尔质量,v 表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摩尔体积,ρ表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密度, 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m 、v 0分别表示每个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 .N A =m v ρ B .ρ=0v N A μ C .m =A N μ D .v 0=A N v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第七章《分子动理论》单元测试题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马鸣风萧萧**整理制作) 第七章《分子动理论》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7分,共56分) 1如图1描绘了一颗悬浮微粒受到周围液体分子撞击的情景,以下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液体温度越低,布朗运动越剧烈 C.悬浮微粒越大,液体分子撞击作用的不平衡性表现得越明显 D.悬浮微粒做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撞击造成的 2.关于热运动的说法中,下列正确的是() A.热运动是物体受热后所做的运动B.温度高的物体中的分子的无规则运动C.单个分子的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D.大量分子的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小 B.温度低的物体分子运动的平均速率小 C.物体做加速运动时速度越来越大,物体内分子的平均动能也越来越大 D.物体体积改变,内能可能不变 4.下列有关热现象和热规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给自行车轮胎打气,越来越费力,证明分子间斥力在增大,引力在减小②用手捏面包,面包体积会缩小,这是分子间有间隙的缘故③“酒好不怕巷子深、花香扑鼻”与分子热运动有关④“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影动疑是玉人来”与分子热运动无关⑤内能包括所有分子的动能、势能和宏观具有的机械能

A .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④ ⑤ D .①③⑤ 5.铜的密度ρ=8.9×103kg/m 3,摩尔质量M=6.4×10-2kg/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6.0×1023mol -1。若将铜原子视为球体,则铜原子的直径约为( ) A .3.66×10-10 m B .3.00×10-10 m C .2.83×10-10 m D .2.16×10-10 m 6.(多选)对以下物质运动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 ①刮风时空气分子的运动;②上升的水蒸气的运动;③用显微镜观察悬浮在水中的小炭粒,小炭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④向一杯清水中滴入几滴红墨水,红墨水向周围运动。 A .①②③属于布朗运动 B .④属于扩散现象 C .只有③属于布朗运动 D .①②④属于扩散现象 7.(多选)两分子间的距离为0r 时,其合力为零,图2中可能示意反映分子势能P E 与分子间的距离r 变化关系的有( ) 8.(多选)实际生活中,常用到一种双金属温度计。它是利用铜片与铁片铆合在一起的双金属片的弯曲程度随温度变化的原理制成的。如图3所示,已知图(甲)中双金属片被加热时,其弯曲程度会增大。则下列各种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有( ) A .该温度计的测温物质是铜、铁两种热膨胀系数不同的金属 B .双金属温度计是利用测温物质比热容的不同来工作的 C .由图(甲)可知,铜的热膨胀系数大于铁的热膨胀系数 D .由图(乙)可知,其双金属片的内层一定为铜,外层一定为铁 二、填空题 (8分) 0 P E r 0r A 0 P E r 0r ? B 0 P E r 0r C E 0 r 0r D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精心整理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单元测试题 学号: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2011黄石)下列现象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蒙蒙细雨从空中下落B.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 C.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变小D.炒菜时,满屋飘香 2.(2011绵阳).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住测力计的读数。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如图所示。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A.不变,因为玻璃板重力不变 B变大,因为玻璃板沾水变重了 C.变小,因为玻璃板受到了浮力作用 D.变大,因为玻璃板与水的接触面之间存在分子引力 3.(2011绵阳).物质世界多姿多彩,从浩瀚宇宙到微观世界,所有都体现物质的不停运动和发展。以下与物质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不能再分割 B.纳米科学技术的研究对象是比原子更小的微粒 C.分子是由原子组成,各种原子都有相似的结构 D.物质的不同物态表现出不同的性质是由分子的排列决定,与分子力无关 4.(2011达州)下列有关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也不变 B.用锯锯木头,锯条发热.这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C.用水作汽车冷却液,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D.火箭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氢的热值大 5.(2011湛江)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0℃的冰没有内能 B、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C、物体的温度越低,所含的热量越小 D、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 6.(2011自贡)在下列现象中,利用热传递的方式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A、用锯锯木头,锯条发热; B、烧水时,水逐渐变热; C、流星在大气层中高速下落,发出光和热; D、小孩从滑梯上滑下,臀部有灼热感。 7.(2011包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多,温度低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少 B、夏日,在阳光照射下,地面温度高于湖水表面温度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 C、塑料吸盘能牢牢地吸附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着吸引力 D、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温度可能升高 8.(2011烟台)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人们漫步在海滨,会感到习习海风迎面吹拂,十分畅快.这样的风非常柔和,通常情况下,它白天从海上吹向陆地,夜晚从陆地吹向海上,气象上把这种风称为“海陆风”.请你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判断海陆风形成的原因.() A、海上的风比陆地上的大 B、由于陆地和海水的比热容不同造成的 C、无论白天还是夜晚,陆地的温度始终比海水的温度高 D、夜晚海面上的气温比陆地低

高中物理选修3-3《气体》重点题型

选修3-3《气体》复习 一、气体压强的计算 (一).液体封闭的静止容器中气体的压强 1. 知识要点 (1)液体在距液面深度为h 处产生的压强:P gh h =ρ(式中ρ表示液体的密度)。 (2)连通器原理:在连通器中,同种液体的同一水平面上的压强相等; 2. 典型 例1 如图1、2、3、4玻璃管中都灌有水银,分别求出四种情况下被封闭气体A 的压强P A (设 大气压强P cmHg 076=)。 练习:1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竖直倒置的U 型管右端封闭,左端开口插入水银槽中,封闭着两段空气柱1和2。已知h 1=15cm ,h 2=12cm ,外界大气压强p 0=76cmHg ,求空气柱1和2的压强。 2. 有一段12cm 长汞柱,在均匀玻璃管中封住了一定质量的气体。如 图所示。若管中向上将玻璃管放置在一个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在下滑过程中被封闭气体的压强(设大气压强为P 0=76cmHg )为( ) A. 76cmHg B. 82cmHg C. 88cmHg D. 70cmHg (二).活塞封闭的静止容器中气体的压强 1. 解题的基本思路 (1)对活塞(或气缸)进行受力分析,画出受力示意图; (2)列出活塞(或气缸)的平衡方程,求出未知量。 注意:不要忘记气缸底部和活塞外面的大气压。 2. 典例 例2 如图5所示,一个横截面积为S 的圆筒形容器竖直放置,金属圆板A 的上表面是水平的,下表面是倾斜的,下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圆板的质量为M 。不计圆板与容器内壁之间的摩擦。若大气压强为P 0,则被圆板封闭在容器中的气体压强P 等于( ) A . P Mg S 0+ cos θ B. P Mg S 0cos cos θθ+ C . P Mg S 02+ cos θ D. P Mg S 0+ 练习:3如图所示,活塞质量为m ,缸套质量为M ,通过弹簧吊在天花板上,气缸内封住了一定质量的空气,而活塞与缸套间无摩擦,活塞面积为S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P 0为大气压强) A 、内外空气对缸套的总作用力方向向上,大小为Mg B 、内外空气对缸套的总作用力方向向下,大小为mg C 、气缸内空气压强为P 0-Mg/S D 、气缸内空气压强为P 0+mg/S 4. 如图7,气缸由两个横截面不同的圆筒连接而成。活塞A 、B 被轻刚性细杆连接在一起,可无摩擦移动。A 、B 的质量分别为m A =12kg ,m B =8.0kg ,横截面积分别为S A =4.0×10-2 m2, S B =2.0×10 -2 m 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被封闭在两活塞之间。活塞外侧大气压强 P 0=1.0×105Pa 。 (1)气缸水平放置达到如图7所示的平衡状态,求气体的压强。 (2)现将气缸竖直放置,达到平衡后。求此时气体的压强。取重力加速度g=10m/s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