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设计说明1-精
教学设计设计说明范文

教学设计设计说明范文教学设计设计说明范文一、教学设计背景和目标本次教学设计是针对高中语文课程中的《红楼梦》一书进行的。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也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篇目。
通过本次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红楼梦》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设计内容和步骤1. 教学内容本次教学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红楼梦》的作者、背景、主要人物、情节梗概等方面的介绍,以及对其中的经典章回进行深入解读。
2. 教学步骤(1)导入环节通过展示《红楼梦》的封面和作者的照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红楼梦》的好奇心。
(2)介绍《红楼梦》的作者和背景通过讲解曹雪芹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到《红楼梦》是一部描写贵族社会的长篇小说,作者曹雪芹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
(3)介绍《红楼梦》的主要人物通过展示《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和角色关系图,让学生了解到《红楼梦》中的人物众多,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命运。
(4)解读《红楼梦》的经典章回选择《红楼梦》中的几个经典章回,通过阅读和讲解,让学生深入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
(5)小组讨论和展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章回进行深入研究,并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以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6)总结和评价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展示,总结本次教学的收获和不足之处,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三、教学设计的特色和创新点本次教学设计的特色和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展示图片和图表的方式,直观地介绍《红楼梦》的作者、背景和人物关系,增加学生的兴趣和理解。
(2)选择经典章回进行深入解读,让学生从中感受到《红楼梦》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3)采用小组讨论和展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教学设计的评价和展望本次教学设计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对《红楼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A3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作业1-主题说明1500字2篇

A3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作业1-主题说明1500字A3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作业1-主题说明1500字精选2篇(一)A3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作业1-主题说明一、选题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开展,演示文稿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中常见的一种信息传递方式。
在工作、学习、演讲等场合中,演示文稿可以帮助人们更明晰、更直观地理解和传递信息。
因此,学习演示文稿的设计与制作技巧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选题目的本次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的主题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演示文稿的设计与制作技巧。
通过本次作业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演示文稿的根本要素、设计原那么以及制作技巧,进步自己的表达才能和视觉传达才能。
三、选题内容本次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的主题包括以下内容:1. 演示文稿设计的根本要素:包括文字、图片、图表等内容的选择和排列方式。
2. 演示文稿的设计原那么:包括对齐、对称、重复、比照等根本原那么的运用。
3. 演示文稿的制作技巧:包括字体选择、颜色搭配、幻灯片切换等技巧的使用。
4. 演示文稿的视觉传达才能:包括布局、配色、动画等方面的设计与呈现。
5. 演示文稿的信息传递与表达才能:包括演讲时的语言表达和演示文稿的视觉效果的结合。
四、选题意义通过学习和掌握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的技巧,学生可以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运用演示文稿进展信息传递和表达。
同时,演示文稿的设计与制作也是一种视觉艺术的表达,可以进步学生的审美才能和创造才能。
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本次作业的学习,培养自己的团队协作才能和创新思维才能。
五、选题的可行性本次选题主要以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为内容,以学生为受众。
演示文稿在现代社会中广泛应用,可以满足学生学习和应用的需求。
同时,演示文稿的设计与制作技巧也相对简单易学,合适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学习和掌握。
因此,本次选题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综上所述,本次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的主题说明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演示文稿的设计与制作技巧,进步学生的表达才能和视觉传达才能。
钢结构设计总说明(精)

结构设计总说明一、设计依据1、甲方提供的相关基本工程资料。
2、抗震设防烈度及地震影响:抗震设防烈度为6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
3、设计中采用的规范(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10(3、《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4、《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5、《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81-2010(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8、《户外广告设施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48:2003(9、《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82-914、结构计算采用PKPM(2008 版结构设计软件。
5、本结构需原结构确认后方可施工。
二、设计主要荷载基本风压:0.40kN/m2 , 地面粗糙度:B 类外包材料(不包括钢架自重及显示屏等平均自重:0.65kN/m活荷载(检修走道:1.5kN/m2如在施工过程中或使用过程中在结构上增加荷载,须征求设计单位同意。
三、主要材料1、承重钢结构采用Q235-B 钢,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除应符合《碳素结构钢》(GB700-2006及《低合金结构钢》(GB1591规定的要求并应具有钢厂出具的质量证明书或检验报告对承重结构的钢材应具有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强度(或屈服点和硫,磷含量的合格保证;对焊接结构应具有碳含量的合格保证。
焊接承重结构以及重要的非焊接承重结构采用的钢材应具有冷弯试验的合格保证。
a钢材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应不小于1.2b钢材应有明显的屈服台阶,伸长率应大于20%c钢材应具有良好的可焊性和合格的冲击韧性2、手工焊接时,Q235 钢材之间,采用E43 系列焊条,其技术条件应符合《碳钢焊条》(GB5117-95的规定; 自动焊或半自动焊的焊丝和焊剂应与主体金属强度相应,焊丝与焊剂应符合《溶化焊用钢丝》(GB/T14957-94、《埋弧焊用碳钢焊丝和焊剂》(GB/T5293-99的规定。
3.1 设计说明书

技师核心技术专题研修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开放式数控雕刻机研制与速度平滑处理技术研究专业班级 09电气技师1学生姓名朱静晨学号092117指导教师江道根宁波技师学院电气技术系二零一四年十二月摘要运动控制是20世纪90年代在国际上兴起的结合现代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等进行控制系统设计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技术,在数控机床、汽车、轻工、纺织和军事等领域应用广泛,其中的数控技术、机器人技术更是一个国家运动控制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采用“PC+运动控制卡"构成多轴运动控制器的控制策略,实现将上位机和下位机分层控制,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一一PC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运动控制卡对电机的精确控制,大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精确性。
硬件电路:包括运动轴的限位及回零方式设计和控制卡与驱动器之间的连接等。
软件设计:设计人机控制界面和程序,实现运动轨迹的仿真和对电机的精确控制。
另外增加了系统的扩展功能,如I/O控制等。
加减速算法研究:提出了双曲正切速度前瞻算法,叙述了其基本原理和数学模型,并给出了具体控制方法。
综合测试:通过在木材上加工仿真的轮廓图案。
关键词:上、下位机;运动控制卡;运动轨迹;目录1 引言 (232)2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233)2.1运动控制系统方案选择 (233)2.2系统方案的设计 (234)2.3运动控制卡的选择 (235)2.4电机及驱动器的选择 (236)2.5主轴及驱动器的选择 (237)3 系统硬件设计 (238)3.1行程限位保护 (238)3.2运动轴回零 (238)3.3驱动器与电机连接 (240)3.4整体连接 (241)4 系统软件设计 (244)4.1系统功能要求 (244)4.2系统设计流程 (244)4.3运动控制函数库 (245)4.4开发工具介绍和动态链接库的调用 (246)4.5功能模块划分 (246)4.5.1运动参数监视部分 (246)4.5.2点动模块设计 (247)4.5.3既定运动实验区 (247)4.5.4 简单G代码解析设计 (249)4.5.5轨迹生成区 (250)5速度平滑前瞻预处理算法 (251)6 综合测试 (256)7 结论 (259)8 致谢 (260)9 参考文献 (261)10 附录 (262)系统实物图 (262)作品图 (262)电柜位置图 (264)电气原理图 (265)ADT8940A1基本库函数列表 (266)上位机界面 (267)1 引言运动控制是对机械运动部件的位置、速度、加速度和轨迹控制等进行实时的控制管理,使其按照预期的运动轨迹和规定的运动参数进行运动。
教学设计方案设计说明

一、设计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与创新已成为教育工作的核心。
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育公平,我国教育部门提出了“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
为此,本教学设计方案旨在结合学科特点,针对教学目标,设计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设计原则1. 教育性原则:教学设计方案应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统一。
2. 科学性原则:教学设计方案应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注重教学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3. 实用性原则:教学设计方案应具有可操作性,便于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实施。
4. 创新性原则:教学设计方案应体现创新精神,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实践。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本节课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教学内容以人教版高中数学课程为例,设计以下教学内容: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授课:讲解本节课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3. 练习巩固: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4.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教学策略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多媒体、图片、故事等形式,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探究,培养能力:鼓励学生主动探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
3. 强化练习,巩固知识:布置分层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评价反馈,促进成长: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六、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课堂参与度、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
方案设计说明-结构1

方案设计说明-结构1方案设计说明结构 1在建筑领域中,结构设计是确保建筑物安全、稳定和功能性的关键环节。
本方案设计说明将详细阐述结构 1 的设计理念、计算方法、材料选择以及施工要点等方面,旨在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全面而准确的技术指导。
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具体地点,总建筑面积为X平方米,地上X层,地下X 层。
建筑高度为X米,主要功能为具体用途,如商业、住宅、办公等。
结构 1 为该建筑物的主体结构,承担着整个建筑物的荷载传递和稳定性保障任务。
二、设计依据1、相关的国家和地方规范、标准,如《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等。
2、地质勘察报告,提供了场地的地质条件和岩土参数,为基础设计提供了依据。
3、建筑设计方案,包括建筑的平面布局、立面造型、层高要求等,结构设计应与之相协调。
三、结构选型经过综合考虑建筑功能、使用要求、经济合理性和施工可行性等因素,结构 1 采用了具体结构形式,如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等。
这种结构形式具有良好的空间灵活性、抗震性能和承载能力,能够满足建筑物的各项要求。
四、荷载取值1、恒载:包括结构自重、建筑面层、隔墙等固定荷载,根据实际材料和构造计算确定。
2、活载: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按照规范取值。
例如,住宅的楼面活载为XkN/m²,商业的楼面活载为XkN/m²,楼梯的活载为XkN/m²等。
3、风荷载:根据建筑物所在地区的基本风压、风振系数、体型系数等计算确定。
4、地震作用:根据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别、设计分组等参数,采用反应谱法进行计算。
五、结构计算1、采用了先进的结构分析软件,如软件名称,对结构进行整体分析计算。
2、计算内容包括结构的内力分析、位移计算、构件配筋计算等。
3、通过计算结果,对结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进行了验算,确保结构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设计说明(精装修)

(3)要保证每到油漆工序的质量,要求涂刷均匀防止漏刷,过厚,流淌等庇病。 (4)在原先油漆涂料层结硬并打磨后,才可再进行下一道工序。 (5)在油漆之前应拆开所有五金器具,并且在油漆后安回原处,保持一切清洁和完全没有油 漆斑点等等。 上油漆: 应先进行油漆小色板的封样,在征得筹建处和设计师同意后方可大面积施工。 3,板材安装: 制作工艺及安装必须符合(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2001 2,人造板(胶合板,纤维板,刨花板)及其制品 必须符合(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GB18580-2001 3,室内装修用水性墙面涂料 (八),天花吊顶工程工作范围。 (1)天花板悬挂部分,包括支撑照明和音响设备所需要的支撑物,框架或其他装置。 (2)悬挂该系统所需要的吊钩和其他附件。 (3)边缘修饰,间隔等。(4)天花板材(5)照明装置 (6)中央空调调节处理装在(7)音响系统(8)防火系统 材料: 吊顶工程所选用材料的品种,规格,颜色以及基层构造,固定方法应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本工程所选用的吊顶用石膏板所有在天花上暴露之结构,布局均按照综合平面图进行。 纸面石膏板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a,纸面石膏板的长边应沿纵向次龙骨铺设。 必须符合(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18582-2001 4,室内装修用溶剂型木器(以有机物作为溶剂)的涂料 须符合(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18581-2001 5,室内装修的胶粘剂产品 必须符合(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583-2001 6.纸为基材的壁纸 必须符合(壁纸中有害物的限量)GB18585-2001 7,聚氯乙烯 必须符合(聚氯乙烯卷材地板中有害物的限量)GB18586-2001 8,地毯,地毯衬垫及地毯胶粘剂 必须符合(地毯,地毯衬垫及地毯胶粘剂有害物释放限量)gb18587-2001
课程设计设计说明

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分为三个维度: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准确地理解和记忆【具体知识点】等相关知识,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释和分析相关现象。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技能】进行【具体操作】,例如能够独立完成【具体实验】或者解决【具体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学习【学科】的重要性,培养对【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培养科学的态度和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具体知识点1】、【具体知识点2】和【具体知识点3】等。
具体安排如下:1.第1-2课时,介绍【具体知识点1】,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具体知识点1】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第3-4课时,讲解【具体知识点2】,通过实验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具体知识点2】的应用和操作。
3.第5-6课时,介绍【具体知识点3】,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解决,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具体知识点3】的解决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学科】的实践应用。
4.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学科】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权威的教材,为学生提供准确和系统的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学科】的知识。
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和教学视频,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展示【学科】的知识和实例。
4.实验设备:准备实验器材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以上就是本课程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和掌握【学科】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设计说明1-精设计篇一、规划方案说明(一)概述本地块位于昆仑路片区,东邻康庄路,南邻昆仑路,西侧、北侧邻规划4111路。
建筑后退道路最小距离:昆仑路为20米,其他均为10米。
该地块建设用地面积为93116㎡,用地性质为R/C。
小区内规划住宅建筑14栋,均为18层,建筑朝向为正南北向,规划商业及配套公建6栋。
小区建筑基底面积为15421.1㎡,建筑密度16.5%;总建筑面积为204518.06㎡,容积率为2.4。
其中,住宅建筑面积220042.8㎡,商业建筑1780.19,活动中心1000㎡,物业用房400㎡,社区用房900㎡,公共厕所320㎡。
小区内配套停车场为984个,地面停车场280个,地下停车场704个。
(一)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程建设标准当地规划部门提出的规划设计条件(三)规划原则以人为本的原则:规划设计贯彻生态、景观、效益相统一原则,塑造一个具有特色的生态景观和人文景观空间环境,以获得消费群体的认同而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标志性原则:利用地域优势,展示清新形象,创造潇洒生活,表现积极态度,倡导健康人生。
形成特色地标,使形象更加深入人心;整体性原则:整体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
体现小区的总体建设和发展的整体性。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科学、有效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合理地安排土地使用功能,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使用,提高空间资源的综合利用价值。
美化景观的原则:以接近自然的人工景观创造一个风格现代、高尚典雅并与大自然环境相融合的生态花园。
充分考虑环境的营造和地方特色的体现,组织多层次的绿地景观系统。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二、建筑设计方案说明(一)设计依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防火设计规范》GB50067-97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98《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 其他相关的国家和地方法令、技术、规程。
(二)项目组成和工程采用的标准项目组成:高层住宅(18层) 14栋 34个单元公共活动中心、社区用房(2层)物业用房(1层)商铺(1层)车库(地下一层)1、工程采用的标准(三)平面设计1、住宅户型设计住宅户型依据设计任务书要求,结合规划设计总体布局的独特理念。
在吸收当代居住概念的基础上,兼顾不同户型所处环境的差异性,户型设计中均较好的保证客厅,主卧室等室内主要功能空间拥有良好的日照和景观;其余各功能用房做到空间分配合理,尺度适宜;动静分区明确,洁污适当分离。
依据不同户型面积要求体现了不同的设计理念,及其相对应的生活品质。
同时注重将生活细节纳入到户型设计中来,厨卫空间,洗衣晾晒空间及生活阳台等日常使用频率较高的功能空间的合理设置体现了良好的居住舒适性。
户型设计中尽量做到明卫的要求,独立的入户过渡空间及储物间的设计可较好的满足居住私密性及高层住宅住户储藏空间的要求。
户型设计中对交通空间和管线空间等公共部分的尺度进行了细致地推敲,做到了使用便捷,公摊面积合适,体现了较好的经济性。
2、小区公共设施小区公共设施布置在小区的外围靠近城市道路,方便居民的使用,与小区景观空间的一体化设计共同打造出小区服务休闲中心,很好地体现了小区的高品质和充分满足生活服务设施需求的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公共设施部分设有小区物业用房,活动中心,洗衣店,理发店,公厕、百货和副食品超市等用房。
3、地下车库地下车库分区设计,停车及行车便捷顺畅;地下车库设有直通院落的人行出口,住户也可由此到区院落式小区公共场所,方便居民使用。
(四)建筑造型设计小区整体建筑体现简约,内敛的城市风格,亲切,大方,细腻,通过材料对比,色彩搭配与体量搭配变化达到空间层次的丰富性。
立面整体关系上强调比例尺度的适宜性,使主次之间、虚实之间形成良好的比例关系,达到和谐宜人的效果。
运用阳台窗,空调板,飘窗等主要功能构件的巧妙搭配与组合,体现出了现代居住建筑的外观特点。
顶部的坡屋顶与错层设计丰富了建筑的外部轮廓,同时也可满足了规划部门的要求。
色彩高雅古朴,充分体现居住建筑的亲和力。
采用米黄色作为小区的主色调,辅以底层的青灰色及顶部的浅黄色,不同色调的互补穿插,产生了与众不同的外观效果。
造型设计强调细节,通过材料与构造来表达传统线脚,阳台栏杆简练轻巧,并通过一些节点构件,使整个立面清新典雅。
每幢公寓楼梯间、入口做进一步处理,设置门厅作为过渡空间,丰富立面形象,提高居住品质。
外部设计在空调位上进行了初步思考,原则上充分利用建筑凹槽并用铝百叶进行装饰,并统筹考虑太阳能集热板做为建筑装饰元素的细节把握。
三、结构方案设计说明(一)结构设计遵循的主要标准、规范、规程1.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1)2.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04)3.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6)4.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5.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 2008版6.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7.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01)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1)9.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02)10. 《冷扎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95-2003)1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国家2002(建筑结构)系列规范的细则》 (XJJ012-2003)小区总用地面积为83362m2,由16栋住宅、一个公共活动中心、地下车库、地下能源站组成;总建筑面积204518.06㎡,其中住宅建筑面积为220042.8㎡2,1780.19,活动中心1000㎡,物业用房400㎡,社区用房900㎡,公共厕所320㎡,停车位984辆。
(二)自然条件1.基本风压 Wo=0.60 kN/m²(按 50 年重现期),地面粗糙度类别为 B 类。
2.基本雪压 So=0.80 kN/m²(按 50 年重现期)。
3.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建设单位尚未提供,本方案地质条件暂按以下数据考虑:地基为园砾土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400 KPa,场地类别Ⅱ类(三)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及设计使用年限1.本项目为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根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1第1·0·8条建筑结构安全等级定为二级,计算结构可靠度采用的设计基准期为50年,结构构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采用的可靠指标β=3.2,相当于安全保证率99.913% 2.设计使用年限:50年3.高层住宅建筑根据《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 其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4.本项目抗震设防烈度为 8 度,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20g)。
5.地基基础设计等级:高层为乙级(不计算地基变形)。
6.地下结构防水等级:二级,以钢筋混凝土结构防水为主。
(四)结构方案1.本项目由14栋高层住宅和五栋多层组成,带一层单建式大面积地下车库。
高层住宅采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地下车库采用外围钢筋混凝土挡土墙、内框架结构。
2.最大高度小于80m的高层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二级 ,单建式地下车库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
3.楼屋盖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主次梁板楼(屋)盖。
4.高层采用伐板基础兼防水底板,地下车库采用独立柱基加防水底板。
四、暖通方案设计说明1.设计依据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2)《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 26-953)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细则 XJJ001-1999 4)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05 5) 《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6)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 7) 《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 JGJ142-2004 8)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9)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10)《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库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11)《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 12)《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93(1998年版) 13) 建筑专业提供的小区方案设计图2. 设计范围本设计包括住宅、公建及地下车库的采暖系统、通风系统及防排烟系统的设计。
3. 室内外设计计算参数3.1室外设计参数3.2室内设计参数4.热负荷及热源本设计住宅部分按节能65%的要求进行设计,由于目前国家尚未制定节能65%的节能标准,因此,热负荷计算是根据《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细则(XJJ001-1999)]中节能50%的围护结构耗热量限值要求,进一步节能15%推算而得出的。
4.1各场所热负荷估算见下表4.2采暖热源,热媒供回水温度为95℃/70℃。
高温热水干管从昆仑路引入,在小区内设热交换站将高温水换热成低温水供区内采暖系统使用。
换热站设在靠近小区中心的公建地下室。
,供住宅(户内)低区和高区地板辐射采暖系统用,二次热水温度为45℃/35℃。
公建、住宅(门厅和楼梯间)、地下车库散热器采暖由市政供热管网直供用,热水温度为95℃/70℃;住宅(户内)低区换热机组配置如下表:(设备均一用一备)住宅(户内)高区换热机组配置如下表:(设备均一用一备)5.采暖系统设计5.1住宅(套内)采用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系统,各套独立设置系统。
地暖盘管采用电子束交联PEX-Xc塑料管,分集水器采用国产带支路调节的优质产品。
室温控制通过热交换站调节供水温度来完成。
5.2住宅(套内)采暖系统竖向分为两个区,各单元1/2楼层数以下为低区系统;1/2楼层数上部为高区系统。
5.3公建、住宅(门厅和楼梯间)采用集中散热器采暖的方式,采暖系统为水平双管式,散热器均明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