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检测报告

合集下载

桥梁检测报告

桥梁检测报告

桥梁检测报告一、概述。

图1.1 XXXX图(单位:m)二、桥梁各部件详细检查结果2.1 耳墙检查结果2.2 锥坡检查结果2.3 桥台及基础检查结果2.3.1 原桥台及基础检查结果2.3.2 拓宽桥台及基础检查结果2.4 支座检查结果2.4.1 原桥支座检查结果1842.4.2 新拓宽桥支座检查结果2.5 上部主要承重结构检查结果2.5.1 原桥上部承重结构检查结果5.2 拓宽桥上部承重结构检查结果2.6 上部一般结构检查结果2.6.1 原桥上部一般结构检查结果2.6.2 拓宽桥上部一般结构检查结果2.7 桥面铺装层检查结果2.8 桥头跳车检查结果2.9 伸缩缝检查结果2.10 护栏检查结果2.11 标志、标线检查结果2.12 排水设施检查结果三、各构件检测结果3.1 构件混凝土强度检测3.2 混凝土碳化深度检测1853.4 混凝土电阻率检测结果3.5 钢筋锈蚀检测结果四、主要构件承载能力评定4.1 上部空心板承载能力评定4.2 主要计算参数4.3 相关验算系数确定4.3.1 承载能力检算系数(Z1)的确定4.3.2 承载能力恶化系数(ζe)的确定4.3.3 截面折减系数(ζc、ζs)的确定4.4 承载能力评定4.4.1 结构内力计算4.4.2 预制板承载能力评定五、主要病害对结构正常使用情况影响评价六、技术状况综合评定及主要检测结论6.1 技术状况综合评定6.2 主要检测结论186七、技术建议附件一:原桥技术状况综合评定表187附件二:拓宽桥技术状况综合评定表188189。

桥梁结构检测实验报告(3篇)

桥梁结构检测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现场检测和室内分析,对某座桥梁的结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了解其承载能力和安全性。

实验内容包括外观检查、无损检测、静载试验和动载试验,以全面掌握桥梁的力学性能和使用状况。

二、实验对象及环境实验对象:某市某桥梁,全长120米,宽20米,单跨结构,主梁为预应力混凝土箱梁。

实验环境:晴朗,风力适中,温度15-25摄氏度。

三、实验方法1. 外观检查- 对桥梁整体外观进行检查,包括桥面、桥墩、桥台、伸缩缝等部位。

- 观察并记录裂缝、剥落、变形、腐蚀等病害。

2. 无损检测- 使用超声波检测技术对桥梁混凝土构件进行无损检测,评估其内部质量。

- 使用红外热像仪检测桥梁结构温度场,分析其热应力分布。

3. 静载试验- 在桥梁指定位置进行静载试验,加载重量根据桥梁设计荷载确定。

- 测量并记录桥梁在加载过程中的变形、内力、位移等参数。

4. 动载试验- 使用激振器对桥梁进行动载试验,测量其自振频率、阻尼比等动态参数。

- 分析桥梁的动力特性,评估其抗振能力。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外观检查- 桥面、桥墩、桥台等部位存在少量裂缝,但未发现严重病害。

- 伸缩缝工作正常,无异常现象。

2. 无损检测- 超声波检测结果显示,桥梁混凝土构件内部质量良好,无较大缺陷。

- 红外热像仪检测结果显示,桥梁结构温度场分布均匀,热应力较小。

3. 静载试验- 静载试验过程中,桥梁变形和内力均在设计允许范围内。

- 桥梁整体结构稳定,无异常现象。

4. 动载试验- 动载试验结果显示,桥梁自振频率和阻尼比均在设计允许范围内。

- 桥梁抗振能力良好,可满足正常使用需求。

五、结论根据本次实验结果,该桥梁结构健康状况良好,承载能力和安全性满足设计要求。

但仍需注意以下几点:1. 定期对桥梁进行外观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裂缝、剥落等病害。

2. 加强桥梁养护工作,确保桥梁结构长期稳定。

3. 关注桥梁动力特性,防止桥梁发生共振现象。

六、实验总结本次桥梁结构检测实验采用多种检测方法,全面评估了桥梁的结构健康状况。

桥梁质量评估实验报告(3篇)

桥梁质量评估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我国桥梁建设的快速发展,桥梁质量的保障成为至关重要的议题。

为了提高桥梁质量,确保桥梁安全,本研究采用多种质量评估方法对某座桥梁进行质量评估实验。

本实验旨在验证不同评估方法的有效性,为桥梁质量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桥梁质量评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通过实验验证不同评估方法的有效性;3. 为桥梁质量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 实验材料:桥梁结构图纸、现场检测数据、桥梁质量评估标准等;2. 实验设备:全站仪、水准仪、裂缝测距仪、激光测距仪、传感器等。

四、实验方法1. 数据采集:采用全站仪、水准仪、裂缝测距仪、激光测距仪、传感器等设备,对桥梁结构进行现场检测,获取桥梁的几何尺寸、变形、裂缝、挠度等数据。

2. 质量评估指标:- 几何尺寸:主要检测桥梁的线形、平面位置、高程等指标;- 变形:检测桥梁的挠度、倾斜等指标;- 裂缝:检测裂缝的长度、宽度、深度等指标;- 挠度:检测桥梁在荷载作用下的挠度变化;- 材料性能:检测桥梁结构材料的强度、刚度等指标。

3. 评估方法:- K-means聚类法:根据桥梁监测数据,对桥梁质量进行分类,分析不同类别数据的特点,为桥梁质量评估提供依据;- 层次分析法:将桥梁质量评估指标分解为多个层次,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进行权重赋值,从而得出桥梁质量综合评分;- 模糊综合评价法:将桥梁质量评估指标进行模糊量化,构建模糊评价模型,对桥梁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K-means聚类法:根据实验数据,将桥梁质量分为三类:优、良、差。

其中,优良类桥梁占比例为60%,较差类桥梁占比例为20%,一般类桥梁占比例为20%。

结果表明,该桥梁整体质量较好,但仍存在部分质量较差的桥梁。

2. 层次分析法:通过层次分析法,得出桥梁质量评估指标的权重,其中几何尺寸权重为0.25,变形权重为0.30,裂缝权重为0.20,挠度权重为0.15,材料性能权重为0.10。

桥梁隧道检查与养护检测报告

桥梁隧道检查与养护检测报告

4 2-6
完好 完好 完好
1/ 1/ 1/
横向裂缝,累计L=11m, D=4mm
4
2-1
横向裂缝,累计L=12m, D=7mm
4
2-2
横向裂缝,累计L=22m, D=6mm
4
2-3
横向裂缝,累计L=18m, D=4mm
4
2-4
陕西横高向速裂公缝路D,=工9累程m试计m验L=检9测m有,限公4司 2-5 横向裂缝,累计L=9m, 4 2-5
标度
1~5 1~5 1~4 1~5 1~5 1~3 1~4
1~4
1~4
1~5 1~4 1~5
病害位置
/ 第2孔1#联系梁 第2孔3#拱波
/ / / /
主拱圈
病害描述
完好 横向连系梁裂缝 L=0.3m,D=10mm 拱波铰缝渗水泛碱
完好 完好 完好 完好
病照 害片 标编 度号 1/
3 2-8
2 2-9 1/ 1/ 1/
3、技术状况等级评定:
经评分计算,上部结构84.2分,技术状况为2类;下部结构85.2 分,技术状况为2类;桥面系54.9分,技术状况为4类;总体78.74 分,因此该桥桥梁总体技术状况评定等级为3类。
陕西高速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
太峪河桥
4.2 主要病害原因分析
(1)桥面铺装横向贯通裂缝的主要原因是超重超限车辆对 桥面多次碾压导致桥面出现裂缝。
本次共检查桥梁38座,其中小桥17座,总计 273.94米;中桥17座,总计950.77米;大桥4座, 总计777.46米。经检查评定结果如下:2类桥21座 ,占桥梁总数的55%;3类桥11座,占桥梁总数的 29%;上下部结构无法观测桥梁6座,占桥梁总数 的16%。 本次检查共有6座桥,因现场特殊情况上、下部结 构无法检测,均参照上次检查评分及现场公路段技

桥梁工程交工验收检测报告

桥梁工程交工验收检测报告

桥梁工程交工验收检测报告一、项目基本信息1.项目名称:XXX桥梁工程2.建设单位:XXX公司3.施工单位:XXX公司4.建设地点:XXX市5.工程规模:XXX米/宽,XXX米/长6.施工起止时间:XXXX年X月X日-XXXX年X月X日二、工程概况1.工程内容:本工程为桥梁工程,主要包括XXX部分、XXX部分和XXX部分。

XXX 部分为主桥,采用XXX设计方案,XXX材料,XXX施工工艺。

XXX部分为XX支座,采用XXX设计方案,XXX材料,XXX施工工艺。

XXX部分为XXX 辅桥,采用XXX设计方案,XXX材料,XXX施工工艺。

2.施工质量:本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各项工程质量达到了设计标准,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未发生重大质量事故,并且合理使用了各项检验设备和材料,确保了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3.环境保护:本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了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采取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如:对施工现场进行临时封闭、喷洒水雾、覆盖防尘布等,有效减少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且定期进行了环境监测。

三、验收检测情况1.主要检测内容:本工程的验收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结构稳定性检测:对主桥的抗风、抗震能力进行测试及评估,确保结构的稳定性。

(2)荷载能力检测:对主桥的荷载承载能力进行测试及评估,确保桥梁能够承载设计荷载。

(3)桥面平整度检测:对桥面的平整度进行检测,确保车辆通行的平稳性。

(4)水泥混凝土强度检测:对水泥混凝土强度进行测试,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2.检测结果与评价:经过对以上内容的检测,得到以下结果与评价:(1)结构稳定性良好:主桥的抗风、抗震能力均符合设计要求,能够满足正常使用和防灾要求。

(2)荷载能力合格:主桥的荷载承载能力符合设计要求,能够承载设计荷载,保证桥梁的正常使用。

(3)桥面平整度良好:主桥的桥面平整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能够保证车辆通行的平稳性和安全性。

桥梁检测报告范文

桥梁检测报告范文

桥梁检测报告范文一、背景介绍本次桥梁检测是对座城市内一座长期运行的桥梁进行的全面安全评估。

该桥梁位于市区主要交通要道上,日常承受大量车辆和行人通行。

为确保公众交通安全,防止桥梁结构出现安全隐患,特对该桥梁进行全面检测与评估。

二、检测方法本次检测采用了多种综合性检测方法,包括现场实地观察、非破坏检测技术和结构力学分析。

现场观察主要通过人工目视和摄像设备记录桥梁的整体情况,包括病害、变形、龟裂等。

非破坏检测技术主要包括超声波探伤、雷达检测等,用于评估桥梁各结构部位的材料状况以及隐藏病害。

结构力学分析通过应力-应变理论,采用数学模型对桥梁进行力学分析,评估结构安全性。

三、检测结果1.桥梁外观:经过现场观察,桥梁外观整体完好,未发现明显的损伤或变形。

局部区域存在一些细小的龟裂现象,但对整体结构安全性没有明显影响。

2.结构材料:通过超声波和雷达检测技术,桥梁主要结构材料的状况良好,无明显腐蚀、裂缝和松动现象。

只有少数混凝土构件表层存在微小龟裂,但未对结构强度造成重大威胁。

3.桥梁承重力:结构力学分析结果显示,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桥梁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满足正常车辆和行人通行的需求。

即使在瞬时超载荷载下,也不会对桥梁结构造成破坏。

4.桥梁振动:通过应变力学分析,桥梁在正常情况下,振动幅度较小,不会对通行安全造成明显影响。

四、建议1.日常维护:桥梁管理部门应加强桥梁的日常巡视和维护工作,定期对桥面、桥栏、伸缩缝等进行全面检查,修复细小龟裂和病害,确保桥面平坦、无积水,保障行人和车辆通行安全。

2.强化防腐措施:桥梁结构存在一些混凝土构件表层的微小龟裂,应采取防腐措施,避免进一步侵蚀。

在必要的时候,可采取补强措施,增加结构承载能力。

3.定期检测:为了及时发现潜在的病害和变形,减少事故风险,建议定期对桥梁进行综合性检测。

根据现有情况,初步建议每年进行全面检测一次,并在必要时进行局部加固。

五、结论根据本次桥梁检测结果,该桥梁整体结构安全性较高,能够正常承载车辆和行人通行需求。

年度桥梁检测报告范本填写

年度桥梁检测报告范本填写

年度桥梁检测报告范本填写1. 概述本报告对XXXX年度的桥梁检测结果进行全面总结和分析。

通过对桥梁的结构、材料、损伤情况、安全性等方面的评估,旨在提供给相关单位全面了解桥梁的当前状况和未来维护计划。

2. 检测对象被检测的桥梁具体信息如下:- 桥梁名称:xxxx桥- 桥梁位置:xxxx市xxxx区- 建成年份:xxxx年- 桥梁类型:xxxx型桥梁- 桥梁主要材料:xxxx材料- 桥梁设计荷载:xxxx3. 桥梁基本情况桥梁结构主要包括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和基础等部分。

下面是对各部分的基本情况进行简要介绍。

3.1 上部结构上部结构是承载交通荷载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桥面、桥面铺装、人行道、栏杆及桥面排水系统等。

3.1.1 桥面桥面由xxxx材料制成,桥面铺装采用xxxx铺装。

在本年度检测过程中,没有发现较大的开裂、脱落等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区域出现轻微凹陷,需要随时维护。

3.1.2 人行道人行道采用xxxx材料铺设,并设置栏杆。

本年度检测发现,部分区域的人行道出现较大裂缝,需要尽快修补以确保行人的通行安全。

3.1.3 桥面排水系统桥面排水系统设计合理,正常使用情况下可以有效排除雨水。

在本年度检测中,发现部分排水沟存在堵塞现象,需进行清理。

3.2 下部结构下部结构是桥梁的支撑和传力系统,主要包括桥墩、桥台、桥基等组成部分。

3.2.1 桥墩桥墩由xxxx材料建造,共设置x个桥墩。

在检测中,发现x号桥墩存在明显水平位移,可能涉及结构安全问题,需进行进一步的结构分析和维修。

3.2.2 桥台桥台是连接桥梁和桥墩的组成部分。

本次检测中发现,x号桥台存在较大的裂缝和鼓包,需及时修复。

3.2.3 桥基桥基是支撑桥梁的地基部分。

通过本次检测,未发现明显的土质沉降或软弱问题,显示桥基的稳定性良好。

3.3 其他此处根据检测对象的具体情况,列举其他相关部分,并描述其基本情况。

4. 损伤情况本次检测发现了桥梁的各类损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 裂缝和鼓包- x号桥墩存在裂缝,需进行进一步的结构分析和维修。

桥梁检测报告三篇

桥梁检测报告三篇

桥梁检测报告三篇篇一:桥梁检测报告1工程概况XXXXXXXXXX桥上部结构为16跨混凝土简支双T梁桥,单跨XXm,主桥全长XX6m,桥面宽8.5m,下部桥墩采用两头带圆弧端的矩形墩,桥台采用矩形实体式桥台。

该桥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投入使用,由于该桥设计资料已丢失,加上年久失修,在此试验之前已经被评定为危桥。

受XXXXXXXXX的委托,XXXXXXXX有限公司承担XXXXXXXXX桥梁的荷载试验检测工作。

20XX 年4月26日进场,20XX年4月29日完成现场测试,20XX年5月20日完成资料处理和报告编制。

XXXXXXXXXX桥立面示意图如图1-1所示,照片如图1-2所示。

图1-1XXXXXXX桥立面示意图图1-2桥梁照片试验标准、规范及依据1、《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XX);2、《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CJJXX-20XX);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XX);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XX);5、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报批稿),交通部公路科研所,20XX年;6、《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XX);7、公路桥梁部件状态评定细则(讨论稿),交通部公路司,20XX年;8、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XX),20XX年检测内容及仪器1.1检测内容本次检测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全桥外观检测、静载试验检测和动载试验检测。

1.1.1外观检测1、表观缺陷检查;2、混凝土强度检测;3、碳化深度检测4、钢筋锈蚀检测;5、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

1.1.2静载荷载试验1、检验主梁结构最大正弯矩截面正截面强度;2、检验主梁结构最大挠度控制截面竖向刚度。

1.1.3动载荷载试验max,对数衰减率δ与阻尼比ζ;(1)结构振动的最大振幅值A(2)结构振型的测定,结构的固有频率0f;(3)汽车不同运行速度时的冲击系数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桥荷载试验检测报告XXXXXXXXXXXXXXXXXXXXX(单位)XXXXXXXX(日期)目录1工程概况 (1)2试验标准、规范及依据 (2)3检测内容及仪器 (3)3.1检测内容 (3)3.2使用仪器 (3)4外观检测 (4)4.1外观检测使用编号及说明 (4)4.2构件表观缺损状况的检查 (4)4.3桥梁外观综合评定 (11)4.4桥梁结构构件的材质强度检测 (17)4.5钢筋锈蚀测试 (18)4.6混凝土保护层检测 (19)5桥梁承载能力评定 (21)5.1D R.B RIDGE平面杆系计算程序原理 (21)5.2建模参数 (21)5.3D R.B RIDGE建模过程 (21)5.4公路-I级荷载结构验算 (22)5.5计算结论 (25)6静载试验 (27)6.1试验计算分析 (27)6.2试验工况和加载车辆 (27)6.3试验测试内容 (28)6.4静载试验数据分析 (29)7动载试验 (36)7.1试验目的 (36)7.2试验内容 (36)7.3测点布置 (36)7.4试验结果分析 (37)8结论 (42)8.1桥梁结构外观检查结果 (42)8.2桥梁检算 (43)8.3静载试验 (43)8.4动载试验 (43)8.5建议 (44)1工程概况XXXXXXXXXX桥上部结构为16跨混凝土简支双T梁桥,单跨11m,主桥全长176m,桥面宽8.5m,下部桥墩采用两头带圆弧端的矩形墩,桥台采用矩形实体式桥台。

该桥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投入使用,由于该桥设计资料已丢失,加上年久失修,在此试验之前已经被评定为危桥。

受XXXXXXXXX的委托,XXXXXXXX有限公司承担XXXXXXXXX桥梁的荷载试验检测工作。

2006年4月26日进场,2006年4月29日完成现场测试,2006年5月20日完成资料处理和报告编制。

XXXXXXXXXX桥立面示意图如图1-1所示,照片如图1-2所示。

图1-1 XXXXXXX桥立面示意图图1-2 桥梁照片2试验标准、规范及依据1、《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2、《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CJJ11-2003);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5、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报批稿),交通部公路科研所,2005年;6、《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7、公路桥梁部件状态评定细则(讨论稿),交通部公路司,2003年;8、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2001年3检测内容及仪器3.1检测内容本次检测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全桥外观检测、静载试验检测和动载试验检测。

3.1.1外观检测1、表观缺陷检查;2、混凝土强度检测;3、碳化深度检测4、钢筋锈蚀检测;5、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

3.1.2静载荷载试验1、检验主梁结构最大正弯矩截面正截面强度;2、检验主梁结构最大挠度控制截面竖向刚度。

3.1.3动载荷载试验max,对数衰减率δ与阻尼比ζ;(1)结构振动的最大振幅值Af;(2)结构振型的测定,结构的固有频率0(3)汽车不同运行速度时的冲击系数μ。

3.2使用仪器1、桥梁应力检测系统;2、无线桥梁模态测试分析系统;3、碳化深度测量仪;4、钢筋位置测定仪;5、回弹仪;6、钢筋锈蚀仪。

4外观检测4.1外观检测使用编号及说明1、本桥为16跨简支梁桥,由北至南分别编号为1#孔、2#孔……16#孔,每孔下共有四道横梁,由北至南分别编号为1#横梁、2#横梁、3#横梁和4#横梁。

2、全桥基础结构从北到南分别编号为0#台、1#墩、2#墩……15#墩、16#台。

4.2构件表观缺损状况的检查对于桥梁结构构件表观缺陷状况,应参照《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CJJ11-2003))桥梁检查规定的要点,按照桥梁各结构部件的划分,对桥梁外观使用状况进行现场检查、打分、评分。

具体表现为如下。

(1)翼墙、耳墙:无。

(2)护坡、锥坡:经检查,南侧锥坡开裂,具体情况如图4-1所示。

图4-1 锥坡开裂(3)桥台及基础:经检查,南北侧桥台出现竖向裂缝,典型病害见表4-1,具体情况如图4-2和图4-3所示。

表3-1 桥台及基础检查结果表序号部件名称缺损状况描述图片0#桥台竖向裂缝,通长、宽度15mm 4-21 桥台16#桥台竖向裂缝,通长、宽度8mm 4-3图4-2 北侧桥台竖向裂缝 图4-3 南侧桥台竖向裂缝 (4)桥墩及基础:经检查,桥墩有混凝土脱落,渗水泛白等现象,典型病害见表4-2,具体情况如图4-4和图4-5所示。

表3-2 桥墩及基础检查结果表图4-4 混凝土脱落 图4-5 侧壁渗水泛白 (5)支 座:该桥采用的是油毛毡支座,经过多年长期使用及渗水浸泡,支座已出现老化和腐蚀。

(6)地基冲刷 :无。

序号 部件名称 缺损状况描述图片1 桥墩1#墩梁肋底部处部分混凝土脱落4-4 6#墩梁肋底部处部分混凝土脱落10#墩梁肋底部处部分混凝土脱落1#墩墩身渗水泛白 4-5(7)上部承重构件:经检查,有梁底渗水泛白,露筋,混凝土破损开裂等现象,典型病害见表4-3,具体情况如图4-6~图4-13所示。

表4-3 上部承重构件检查结果表5#孔梁北侧混凝土破损7#孔梁南侧混凝土破损10#孔南侧混凝土破损11#孔南侧混凝土破损6#孔东侧肋纵向裂缝4-13 图4-6 梁底渗水泛白图4-7 梁底渗水泛白图4-8 翼缘板渗水露筋图4-9 翼缘板渗水露筋图4-10 翼缘板露筋图4-11 梁混凝土破损图4-12 梁端露筋图4-13 主梁纵向裂缝(8)上部一般构件:横梁工作状态良好。

(9)桥面铺装:经检查,桥面铺装有不同程度损坏,有多处出现裂缝和村民的堆积物,具体情况如图4-14~图4-16所示。

图4-14 铺装层裂缝图4-15 杂物堆积图4-16 杂物堆积(10)桥头跳车:经检查,无桥头跳车现象。

(11)伸缩缝:无。

(12)人行道:无。

(13)护栏、栏杆:经检查,护栏、栏杆大面积损坏,具体情况如图4-17~图4-20所示。

图4-17 栏杆裂缝图4-18 栏杆露筋图4-19 栏杆倒塌图4-20栏杆倾斜(14)照明标志:无。

(15)排水设施:经检查,桥面排水设施较少,有堵塞和缺乏篦子等现象,具体情况如图4-21所示。

图4-21 排水孔堵塞(16)调治结构物:无。

(17)其他:无。

4.3桥梁外观综合评定采用《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CJJ99-2003)中的桥梁技术评定方法对XXXXXXXX外观进行评定,通过对XXXXXXXX检测可以得出桥梁状况指数BCI为87.09,桥梁属于B级。

如表4-4~表4-6所示:11120.1+(100-0)×0.1+(100-22.5)×0.1=96.5。

13主拱圈×0.7+横向联系×0.3=(100-36.98)×0.7+(100-0)×0.3=74.11。

1415台帽×0.1+台身×0.3+基础×0.3+耳墙×0.1+锥坡×0.1+支座×0.1=(100-0)×0.1+(100-0)×0.3+(100-15)×0.3+(100-0)×0.1+(100-0)×0.1+(100-0)×0.1=95.5。

全桥BCI计算:BCI=BCIm*wm+BCIs*ws+BCIx*wx=96.5*0.15+74.11*0.4+95.5*0.45=87.09。

根据城市桥梁养护规范(CJJ99—2003)中的评定方法,确定桥梁综合评定为87.09分,为B级良好状态,应进行日常保养和小修。

164.4 桥梁结构构件的材质强度检测 4.4.1 混凝土碳化深度检测钢筋混凝土结构物,钢筋处于混凝土的碱性保护中,混凝土碳化深度一旦达到钢筋,钢筋就会失去保护,当条件成熟,就会发生锈蚀,另外碳化的混凝土硬度增加,但强度却降低,致使结构的实际有效截面折损,本次对混凝土碳化深度的检测采用现场钻孔,然后喷酚酞试剂的方法测试。

检测结果:混凝土碳化深度平均值为14.4mm ,由于混凝土碳化深度小于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因此由混凝土碳化引起的钢筋锈蚀的可能性很小。

表4-6 碳化深度表4.4.2 回弹法测试混凝土强度混凝土强度检测主要以回弹检测为主。

检测对象为T 梁构件,进行抽查检测。

根据《回弹法评定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 ,对所测构件进行强度评定,检测方法完全按照上述规范中的要求进行操作,测了10个测区的构件,每个测区面积20cm×20cm ,每测区16个测点,测试仪器采用ZC3—A 型回弹仪。

处理数据时,每个测区16个测点的回弹值中去掉3个最大值和3个最小值,余下10个回弹值进行如下各项数据处理,计算各测区的混凝土强度。

①混凝土强度平均值,1c cunccu ii f fm n==∑式中:n---每个断面测区数;ccu f m ----每测区的平均回弹值(MPa )。

②混凝土强度标准差ccuf sc cuf s =③混凝土强度推定值.cu e f, 1.645c ccucucu e f f f m s =-部分结构构件测区数小于10,此时的混凝土强度推定值取构件中最小的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

测试数据处理结果见表4-7。

由于该桥设计资料已丢失,无法确定混凝土设计强度。

实测构件混凝土强度推定值在31.24 MPa ~41.79 MPa 之间。

4.5 钢筋锈蚀测试①钢筋锈蚀检测的原理采用半电池电位试验方法检测钢筋锈蚀状态,该法通过测定钢筋、混凝土与在混凝土表面上参考电极之间连成的系统所反应的电位差来评定。

钢筋混凝土构件不论尺寸如何,钢筋保护层多厚均可用此方法来检定钢筋的锈蚀状态。

②测区的选择与测点布置选取第6孔旧桥T 梁翼缘板用钢筋锈蚀仪对钢筋锈蚀程度进行了测试。

测试步骤如下:(a )在欲调查的表面上布置测试网格,网格节点为测点。

(b )在网格附近找到一根水平钢筋,并使之露出。

(c )清理外露钢筋并除锈见光亮,然后用鳄鱼夹把参考电缆线连到钢筋上。

(d )盖上电池的坚硬盖帽,并带有一只海绵帽顶,用清洁稀薄的肥皂水使海绵帽顶湿润。

(e)根据混凝土的位置和条件把整个混凝土表面湿润。

(f)把DHC电极按第一测试位置安放。

海绵帽顶只需要给予很轻的接触压力。

(g)让读数停在10 mV以内(倒数第二位有效数字),并把读数记录下来。

③测试结果测试结果见表4-8和表4-9。

参考《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征求意见稿,2003年4月)附录5中的表F 5.4.1(见表1-1),检测结果表明各节点间的电位差均在0~-140mv之间,可见第6孔T梁钢筋没有发生锈蚀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