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地震灾情核查及灾后重建工作报告

合集下载

抗震救灾全年工作总结报告

抗震救灾全年工作总结报告

抗震救灾全年工作总结报告2019年是中国抗震救灾事业发展的关键一年,面临着新挑战和新机遇。

在中国地震局的正确领导下,全国各级地震部门及相关部门紧密合作,积极投入抗震救灾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现将2019年抗震救灾工作总结报告如下:一、工作思路与举措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思想,以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最高使命。

2.积极应对新挑战与新需求,完善工作机制和工作体系,逐步提高抗震救灾能力。

3.加强政府部门、专家机构、科研院所的合作,形成统一行动、协同作战的工作格局。

4.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抗震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抗震救灾预防工作1.健全地震监测预警系统,提高预警准确性和时效性,为抗震救灾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2.加强地震工程设计和抗震设施建设,提高抗震能力。

3.加强地震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各级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4.加强抗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抗震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三、抗震救灾救援工作1.完善抗震救灾救援体系,提高救援能力和效率。

2.加强救灾物资储备和调配工作,确保救援物资的及时供应。

3.强化灾害评估与灾区恢复重建工作,帮助受灾群众尽早恢复生产和生活。

4.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提高国际抗震救灾合作水平。

四、抗震救灾科研工作1.加强地震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提高抗震救灾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能力。

2.加强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和预测,为抗震救灾工作提供科学参考。

3.加强地震灾后救援和灾后评估研究,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工作质量。

五、抗震救灾宣传教育工作1.开展抗震救灾宣传活动,提高公众抗震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2.加强抗震救灾教育,普及抗震救灾知识和应急处置技能。

3.加强宣传媒体的引导作用,发挥舆论引导的作用。

4.加强网络宣传,提高网络宣传的覆盖范围和影响力。

六、工作成果与未来展望1.全年抗震救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有效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积累了丰富的抗震救灾经验,提高了抗震救灾能力。

3.面对新挑战和新机遇,未来需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科学水平。

监督灾后重建工作情况汇报

监督灾后重建工作情况汇报

监督灾后重建工作情况汇报我在此向各位汇报灾后重建工作的情况。

自从自然灾害过后,我们立即启动了重建工作,并一直全力以赴地进行着。

目前,重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接下来,我将分几个方面向大家做详细汇报。

一、灾后重建工作的总体情况自灾害发生以来,我们紧急召集了相关部门,组成了灾后重建工作组,全面梳理了受灾区情况,规划了重建方案。

同时,我们积极向社会发起募捐,并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和捐助。

借助这些资金,我们迅速启动了灾后重建工作,重建范围涉及房屋、学校、道路、桥梁等多个领域。

二、房屋重建情况受灾较为严重的地区,房屋重建工作是我们重点关注的部分。

截至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部分房屋的拆除和重建工作,但仍有一部分房屋处于重建阶段。

我们将继续加大力度,确保受灾群众能够尽快安居乐业。

三、学校重建情况灾害造成了多所学校的严重损毁,对教育事业造成了很大影响。

我们一直把学校重建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积极筹措资金,迅速展开学校的重建工作。

目前,已有部分学校恢复了正常运转,但仍有一些学校尚未完成重建。

我们将继续加大对学校重建的投入,确保孩子们能够尽快回到校园学习。

四、道路桥梁的重建情况受灾地区的道路桥梁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对交通出行带来了一定影响。

为此,我们对道路桥梁的重建工作进行了全面规划,并已经启动了部分项目。

目前,一些重要的交通要道已经得到了恢复,但仍有一些道路桥梁仍未恢复通行。

我们将继续加大力度,确保道路桥梁的重建工作能够尽快完工,恢复正常通行。

五、困难和问题在重建工作中,我们也面临了一些困难和问题。

首先,资金不足是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受灾范围广泛,重建需求大,但我们募捐到的资金还远远不够,这对重建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其次,受灾地区的环境问题也是重建工作中的一大挑战。

受灾地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了破坏,对重建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我们将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努力克服这些困难,确保重建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灾后重建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

灾后重建工作完成情况汇报

灾后重建工作完成情况汇报

灾后重建工作完成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根据上级文件要求,我对灾后重建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汇报如下:一、灾后重建工作总体情况。

自从灾害发生以来,我们立即启动了灾后重建工作。

在政府的领导下,全体工作人员齐心协力,积极投入到灾后重建工作中。

经过不懈努力,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二、基础设施重建情况。

在基础设施重建方面,我们主要集中在道路、桥梁、水电设施等方面进行了重建工作。

目前,已经完成了道路和桥梁的80%以上的重建工作,水电设施的恢复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这些工作的完成,为当地的居民提供了更加便利的生活条件。

三、住房重建情况。

在灾后重建中,住房的重建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们通过调查了解到,受灾居民中有相当一部分家庭的住房遭到了破坏,因此我们在住房重建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80%的住房重建工作,为受灾居民提供了更加安全和舒适的居住环境。

四、生产设施重建情况。

另外,我们还重点关注了受灾地区的生产设施重建工作。

我们重建了受损的工厂、农田和渔业设施,为当地的经济恢复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目前,生产设施的重建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为当地经济的快速恢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环境保护工作情况。

在灾后重建工作中,我们还注重了环境保护工作。

我们对受灾地区的环境进行了全面清理和修复,确保了当地环境的安全和卫生。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环境监测和管理工作,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一个清洁、健康的生活环境。

六、未来工作展望。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大对灾后重建工作的投入,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按时完成。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对受灾地区的扶贫工作,帮助受灾群众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

我们相信,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灾后重建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以上就是我对灾后重建工作完成情况的汇报,希望领导能够对我们的工作给予指导和支持,谢谢!此致。

敬礼。

2019年灾后重建调查报告-精选word文档 (4页)

2019年灾后重建调查报告-精选word文档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灾后重建调查报告县**镇灾后重建调查报告“ 5 · 12 ”**大地震之后,在国家灾后重建政策支持下,**镇以科学规划为先导,以优先考虑和解决民生问题为基点,以住房重建、生活重建、基础设施重建等为重点,努力推进灾后重建工作。

目前,**镇重建工作已基本完成,在认真总结灾后重建工作的基础上,对**镇灾后重建工作的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面对百年不遇的特大自然灾害,**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力落实灾后重建,和衷共济,以干克难,以人为本,抢抓机遇,促进了全镇灾后重建任务的全面完成。

全镇共计 1047 户重建户,整村搬迁 60 户,分散重建 987 户。

第一、二批 533 户(其中甘沟村整村搬迁 60 户),第三批重建 514 户。

维修户共计 5369 户,其中重度 1682 户,中度 2595 户,轻度 1092 户。

第一、二批533 户,竣工 533 户,入住 533 户,入住率 100% 。

第三批 514 户,竣工514 户,入住 505 户,入住率 98.2% 。

甘沟村整组搬迁 60 户,竣工 60 户,迁入新居 60 户。

全镇共有维修户 5369 户(其中重度 1682 户,中度 2595 户,轻微 1092 户)。

维修面积 294638 ㎡,目前已全面完成。

发放维修补助资金 566.4 万元。

发放重建补助资金 2094 万元,其中:第一批重建补助款282 万元,其中发放现金 197.4 万元,物资 84.6 万元( 141 户,每户现金1.4 万元,物资 6000 元);第二批建房补助资金 784 万元,( 392 户,每户 2 万元);第三批建房补助资金 1028 万元,( 514 户,每户 2 万元)。

2019年灾后重建工作总结范文

2019年灾后重建工作总结范文

灾后重建工作总结范文13号台风“启德”17日袭击我县,我县持续普降大雨,我局在县委、县政府、县民政局、县防汛办的统一指导下,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紧迫感,强化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全力以赴抓好防灾减灾工作,我局抓紧灾后灾民住房重建的核定工作,有序推进,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重建户的核定:灾情发生后,我局根据各乡镇民政部门上报的灾情,会同保险公司对全县各类房屋倒塌共129间、房屋损坏651间进行全面核查,做到不遗不漏,准确界定,及时把赔偿金和补助资金送到受灾群众手里。

(二)重建户的界限:严格把握重建标准,坚持“一户一宅”的原则,凡在受灾前已建新房或另购住房,以及无人居住的原旧房因灾倒损的,不列为重建对象;对房屋有一定损坏但可以修复加固的,也不列为重建对象。

确保重建对象不重复、不漏批,不出现搭车现象。

到目前为此,我县受灾人口252500人,紧急转移17151人,需要救助人口17151人;我局共出动200人次、车辆150车次,运输救灾物资花费3吨汽油,购置1000床棉被、3000套衣物,发放10顶帐篷发放粮食、食品50吨、矿泉水611件,设置3个灾民安置点,共安置灾民17151人(包括分散安置),全县倒房129户129间。

折合人民币85万元。

保障了灾民的生活,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2、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要求,我局紧紧抓住灾后重建这一中心任务,深入各受灾户家中了解灾情及其家庭困难情况,宣传灾后重建政策。

一是资金缺口大,目前因灾倒房户大多家庭经济比较困难,长期住在土木结构的住房中,没有能力对住房进行修缮,当自然灾害来临时,是造成住房倒塌的重要原因。

这些重建户筹措资金较为困难。

二是选址难度大,有些受灾户住房都是祖辈遗留的,居住面积小,交通不便,需另行择地重建,但目前难以找到合适的重建地址,影响重建进度。

一是加大宣传。

鼓励住房倒塌灾民在原地修复重建。

二是政策倾斜。

根据市、县有关规定,落实好救灾重建优惠政策,协调有关部门对农村灾后住房重建报批手续予以优先上报。

灾后重建工作情况汇报

灾后重建工作情况汇报

灾后重建工作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根据灾后重建工作的最新情况,我向您汇报如下:自然灾害给我们的城市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是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灾后重建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首先,我们迅速组织了各方力量对受灾地区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评估,确定了重建的优先方向和重点项目。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了专家团队和科研机构的作用,确保了灾后重建工作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其次,我们着力解决了受灾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重建问题。

道路、桥梁、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的重建工作已经全面展开,确保了受灾地区的基本交通和生活保障。

同时,我们也加大了对学校、医院、文化设施等公共服务设施的重建力度,确保了受灾地区民众的基本生活和教育医疗需求。

另外,我们还积极推动了受灾地区的产业恢复和发展。

通过开展产业调查和评估,我们确定了受灾地区的产业发展方向,并积极引导和支持受灾地区的企业恢复生产。

同时,我们也加大了对农业、畜牧业等传统产业的扶持力度,确保了受灾地区的农民生产生活的基本保障。

此外,我们还注重了受灾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

通过加强对受灾地区生态环境的监测和评估,我们制定了科学的生态环境修复方案,并积极推动了受灾地区的生态环境修复工作。

同时,我们也加大了对受灾地区的环境保护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了受灾地区民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最后,我们还注重了受灾地区的社会稳定和民生保障工作。

通过加强对受灾地区社会矛盾和民生问题的调查和研究,我们制定了科学的社会稳定和民生保障方案,并积极推动了受灾地区的社会稳定和民生保障工作。

同时,我们也加大了对受灾地区的社会保障和救助力度,确保了受灾地区民众的基本生活和权益。

总的来说,灾后重建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我们将继续密切关注受灾地区的重建工作,加大对受灾地区的支持力度,确保受灾地区的全面复苏和发展。

谢谢!此致敬礼。

灾后重建工作情况汇报

灾后重建工作情况汇报

灾后重建工作情况汇报
自从灾难发生以来,我们始终致力于灾后重建工作,全力以赴地恢复受灾地区的生产生活秩序,帮助灾民尽快重返正常生活。

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灾后重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首先,我们对受灾地区进行了全面的损失评估,确保了灾后重建工作的有序展开。

我们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组,对受灾地区的基础设施、民房、农田等进行了详细的勘察,准确统计了灾情损失的情况,为后续的重建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其次,我们积极组织了各项重建工作,包括基础设施的修复、民房的重建、农田的恢复等。

我们与各方合作,调集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确保了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重建过程中,我们注重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确保了重建工作的高效进行。

另外,我们还注重了灾后心理援助工作。

我们成立了专门的心理援助团队,对受灾地区的灾民进行了心理疏导和心理治疗,帮助他们尽快走出心理阴影,重新树立信心,积极面对生活。

最后,我们加强了对灾后重建工作的监督和评估,确保了重建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我们建立了健全的监督机制,对各项重建工作进行了全程跟踪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确保了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总的来说,灾后重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我们将继续加大力度,全力以赴,确保灾后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为受灾地区的灾民重返正常生活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我们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受灾地区一定能够早日恢复往日的繁荣和美好。

XX县抗灾救灾及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情况汇报

XX县抗灾救灾及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情况汇报

XX县抗灾救灾及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情况汇报xx县抗灾救灾及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情况汇报副县长xxx(2019年3月6日)尊敬的吴副州长及各位领导:正当全县上下全力以赴抓好抗灾救灾、灾后恢复重建及恢复生产的关键时期,吴副州长及各位领导不辞辛劳深入我县指导灾后恢复重建及恢复生产工作,这是对我县抓好重建家园、恢复生产工作的极大鼓励。

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吴副州长及各位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借此机会,就砚山抗灾救灾、灾后恢复重建及恢复生产情况作如下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受灾基本情况自2019年1月29日以来,受南下冷空气的影响,全县大部分地区均出现寒冷天气,发生大面积低温冷冻灾害,截止2月26日,全县共有11个乡(镇)、两个华侨农场、100个村民委(社区)、1014个自然村、443725人受灾,共造成农作物受灾283019.1亩(18867.94公顷),绝收177422亩(11828.13公顷)。

造成房屋倒塌83户498间,损坏178户445间。

森林资源受灾面积62826.59亩,成灾20615.15亩,成灾株数2083909株。

造成牛死亡193头、马3匹、猪846头、山羊1443只、家禽9847只。

造成2个乡(镇)、292个村寨停电,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7557.62万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13362.43万元)。

(一)农作物受灾情况。

全县共造成冬农作物受灾283019.1亩(18867.94公顷),绝收177422亩(11828.13公顷),损失粮食2158.9万公斤。

其中:小麦受灾163710亩,绝收106092亩,蔬菜受灾51458亩,绝收23554亩,冬玉米受灾11671.1亩,绝收9920亩,辣椒受灾2373亩,绝收1524亩,蚕豆受灾11182亩,绝收9724亩,豌豆受灾28140亩,绝收21153亩,大豆受灾4200亩,绝收3993亩,薯类受灾9219亩,绝收970亩,西瓜受灾672亩,绝收378亩,三七受灾394亩,绝收114亩,共造成农业经济损失13362.43万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XX年地震灾情核查及灾后重建工作报告“5.12”特大地震发生后,在中央、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亲切关怀和坚强领导下,按照市委、市政府抗震救灾的决策部署,县委、县政府迅速行动、沉着应对、科学调度,举全县之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积极开展应急抢险、恢复生产和灾后重建,统筹兼顾,坚持一手抓抗震救灾,一手抓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抗震救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受灾群众生活已得到了妥善安置,群众情绪稳定,市场物价平稳,社会秩序良好。

目前,抗震救灾的工作重点转移到恢复生产、灾后重建和狠抓当前经济社会各项工作。

按照会议安排,我就灾情核查和灾后重建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以汇报:一、认真学习,及时传达了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全市第五次抗震救灾会议精神胡锦涛总书记来我市视察抗震救灾,是对我们的最大支持和深切关怀,是对我们工作的极大鼓舞和鞭策,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加快灾后重建、恢复生产生活的信心和决心。

一是及时组织学习胡总书记和省、市领导讲话精神。

6月3日,县上组织召开了县委中心组学习会和四大班子联席会议。

会上全文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甘肃抗震救灾工作时的讲话及省委书记陆浩、省长徐守盛在6月2日全省抗震救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市委书记王义在全市第五次抗震救灾会议上的讲话,并全文印发全县各级党组织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讲话精神实质,迅速将胡总书记和省市领导讲话精神转化为加快我县灾后重建和科学发展的巨大动力。

二是各乡镇、各部门积极行动,按照全市第五次抗震救灾会议精神要求,积极投入到进一步的灾情核查和灾后重建工作中,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胡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

三是按照市上关于开展夏收帮扶的通知要求,6月5日上午,县上召开了县直单位下乡帮助农户抢收抢种、灾后重建、恢复生产动员大会,组织县直单位全体干部职工(除1名值班外)全部深入基层所联系的乡镇、村、组帮助农户收割小麦、开展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工作。

二、实事求是,认真负责地完成了灾情核查工作我县认真负责地抓好灾情核查工作,分期分批组织人员开展了六次灾情核查工作。

县上成立了灾情核查工作领导小组,抽调干部1248人,其中县级干部34人、科级干部271人、一般干部943人与市上抽调派驻我县工作组成员45人,其中县级干部16人、科级干部29人,组建了市县灾情核查工作组共1293人,共同开展灾情核查工作。

在灾情核查中,我们实行“三包责任制”,即县级领导包乡镇,科级干部包村(社区),一般干部包组(居委会)。

建立“五定一审一评议”的灾情核查工作机制,“五定”即灾情核查情况做到村组干部、核查干部、工作组组长、乡镇主要负责人、县级联乡领导层层定工作任务,层层靠实责任,层层把关审定;“一审”,即灾情汇总上报县抗震救灾指挥部,由县灾情汇总领导小组最终审定;“一评议”,即逐村逐户核查灾情过程中,邀请村组有威望、有影响、口碑好的村民参加,组成5-7人的灾情核查评议小组,对灾情核查界定情况进行评议,张榜公示。

灾情核查工作做到了“五统一”,即统一安排部署、统一进行培训、统一核查标准、统一核查规程、统一上报口径。

对核查结果分别由村民小组、村委会进行张榜公示,接受监督,做到了客观、公正、公平、实事求是,做到了层层统计,层层把关,层层核实,层层负责,统计结果落实了“五级签字”责任制,经过了严格的复核,重建村根据城建、国土、水利等部门意见,写出了单行材料,拍摄了受损房屋照片,设计了规划图。

第六次灾情核查统计结果如下:全县共遇难13人;受伤1266人,其中重伤28人,轻伤1238人。

全县15个乡镇,213个行政村,10个居民委员会,941个村民小组。

受灾总户数37766户,占全县总户数62.8%;受灾人口151184人,占全县总人口62.3%。

房屋倒塌和需拆除重建的特重灾户3023户、11583人、10956间、216959平方米,房屋受损的重灾户、轻灾户34743户、139663人、130937间、3244801平方米,家庭财产受损315件,大小牲畜死亡1607(头、只),农作物受损面积545.5亩,受损估值总计71371.97万元。

受灾重点村涉及9个乡镇,19个行政村的20个自然村,其中属异地重建的16个行政村17个自然村465户、1988人,属就地重建的3个行政村3个自然村184户、741人。

全县学校共有274所受灾213所,其中属毁灭性受灾学校46所,裂缝错位学校157所,一般性毁坏学校10所。

校舍房屋受损5277间,面积105339平方米,受损围墙9140米,校门30座,教学仪器受损6720件,课桌凳受损475套等总计损失估值12351.72万元。

全县共有273所医院(卫生院、卫生所)受灾273所,房屋倒塌31间,面积630平方米,严重破坏1471间,面积30147平方米,房屋中度破坏549间,面积13973平方米,房屋轻度破坏318间,面积6892平方米,医疗设备受损53台,供水供暖管道受损1240米以及药品耗材损失等总计损失估值7721.86万元。

全县209个机关、企事业单位、驻徽单位共倒塌和需拆除重建的办公用房3387间,77900平方米,受损办公用房10173间,215863平方米,及职工住房、财产设备、公用设施等受损估值总计63305.31万元。

全县交通、水利、电力、文物、矿山、农业基础设施、地质灾害等造成损失25169.85万元。

(此项市统计口径未列入)全县受灾损失估算179920.71万元。

三、扎实部署,迅速启动了灾后重建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立足实际、科学谋划,确定徽县灾后重建“三步走”。

第一步,从18年5月下旬至9月底,用4个月时间,全面完成农村居民住房恢复重建和重灾户、轻灾户房屋维修;第二步,道路、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的维修于18年全面完成;第三步,学校、医院、机关单位用房的重建维修到18年完成。

目前,我县农村居民住房恢复重建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县上成立了灾后重建领导小组,出台了《徽县地震灾后农村居民住房恢复重建实施方案》,确定了第一批20个重建自然村。

老神沟、姚坪、穆坪三个示范自然村已全面启动,在充分尊重受灾群众意愿的基础上,以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标准,按照“五通、五改、一池一灶、一整治”(“五通”即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五改”即改水、改炕、改厕、改灶、改圈,“一池一灶”为沼气池与太阳灶,“一整治”为整治环境卫生和村间道路硬化)和“五有”(有围墙、有大门、有洗澡间、有贮藏室、有柴房)的思路进行,同时每村配套建设好学校、基层组织活动室和体育活动场所。

农村居民重建房屋最低标准为砖木结构,建筑面积不小于三间(60平方米),异地重建村的农户按三间砖混结构主房和三间砖木结构厢房的标准建设,保证满足三代同堂居住的需要,并且要坚固美观、实用,能抗8级地震、抗地质灾害。

采取“重建户自筹为主,政府补一点、银行贷一点、项目带一点、亲朋借一点、社会帮一点”的办法,积极筹措重建资金,对特重灾户户均先补助3000元,对重灾户户均先补助600元,以补助建房物资为主的方式,按“三个三分之一”的步骤分期分批兑现。

农村灾后住房恢复重建用四个月时间完成,分三个阶段依次推进。

第一个阶段:从5月26日开始至5月30日,完成重建规划编制、选址、备料;第二个阶段:从5月31日开始至9月20日为集中建设阶段;第三个阶段:从9月21日开始至9月底为检查验收阶段。

在重建过程中,我们大力落实“六个一”帮建机制(每村有一名县级主抓领导、有一个帮建企业、有一个帮建建筑工程队、每十户有一个帮建单位、每户有一名帮建干部、每户一个帮建方案)。

针对目前夏收大忙季节和各户劳动力少的情况,每十户组成一个互助组,选出一名组长带领大家共同拆房、抢收、帮工搞好重建工作。

为了确保重建所需建材平价、充足供应,采取了限价措施平抑物价,就近规划采沙、采石点,同时要求全县27个砖厂加班加点、开足马力生产,计划新建5个大型砖厂,已动工了2个。

截止目前,全县第一批重建村已完成了新址规划,绘制了效果图,地基已动工平整,建筑所需的材料已基本筹备就绪,全面转入第二阶段工作,正在抓紧建设。

全县3023户特重灾户中已动工修建606户,已备料的1219户,分别占20%和40%;7876户重灾户中,已维修的4178户,动工维修的2057户,分别占53%和26%;26867户轻灾户中,已维修16824户,正在维修4467户,分别占63%和16.6%。

抢修道路37条、88.2公里,抢修自来水改道10处、5181米,抢修通讯线路9处、490米,抢修电力线路61处、69574米。

灾后整村重建村累计开挖土石方6.80万方,平整宅基地2.15万平方米,整修道路600米,拓宽道路7100米,开挖水渠200米。

帮建企业、建筑公司帮建积极性高涨,对帮建工作中成绩突出的企业、建筑公司和个人,每晚在县电视台进行通报表扬,营造了全民投身灾后重建的良好氛围。

有许多热心的企业和个人纷纷投入到帮建工作中,帮建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

四、加强管理,确保了救灾物资及时足额发放到户严格按照市委“四个百分之百”、“六个有”和“五个全覆盖”的要求,及时发放救灾物资,帮助受灾群众渡过难关。

截止6月8日,我县共收到救灾资金2549万元,其中:中央财政安排1798万元,省级财政安排56万元,市级财政50万元,县级财政50万元,募集资金604万元。

已下拨2314.9万元,其中:拨民政局救灾资金发放专户2258.9万元、教育局专项10万元、水利局专项20万元、国土局专项10万元、农牧局专项6万元。

民政局救灾资金发放专户已下拨2162.73万元,其中:下拨各乡镇抢险应急资金76.38万元,特重灾户灾后重建补助资金906.9万元,特重灾户、“三无”、“三孤”户困难生活补助1179.45万元。

民政局向受灾群众下拨7批救灾物资,累计发放1296顶帐篷、39040米彩条布、141.9吨面粉等25类总价值240.918万元的救灾物资。

一是制定出台了《徽县5.12抗震救灾物资管理办法》;县纪委、监察局、审计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加强对抗震救灾物资和资金的监督管理和审计,转发了陇南市纪委、市监察局《关于在抗震救灾工作中严格执行纪律的通知》,制定了《徽县抗震救灾物款发放监督检查方案》,成立了全县救灾物资发放检查领导小组。

二是所有救灾物资和资金由县民政局统一管理、统一发放,对每批救灾物资和资金的发放,都在县电视台上进行了公示,各乡镇对每批救灾物资张榜公示到村到组,直接发放到户,广泛接受群众评议和监督。

三是全县救灾物资发放检查领导小组下派3个工作组7次深入各村组,对救灾物资发放进行严格监督检查,并给15个乡镇派驻15名由县直单位纪检组长担任的督查员,对救灾物资发放进行跟踪督查,确保了每批救灾物资和资金公平、公开、公正、阳光、透明、及时地发放到灾民手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