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复习题
分析化学复习题总汇答案

分析化学复习题总汇答案一、选择题1. 化学分析中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有哪些?A. 重量分析法B. 滴定分析法C. 光谱分析法D. 所有选项答案:D2. 滴定分析中,滴定终点的判断依据是什么?A. 颜色变化B. pH值的变化C. 电导率的变化D. 所有选项答案:D3. 以下哪种仪器不适用于紫外-可见光谱分析?A. 紫外分光光度计B. 原子吸收光谱仪C. 红外光谱仪D. 荧光光谱仪答案:B二、填空题1. 在酸碱滴定中,当溶液的pH值等于该酸的_________时,称为中性点。
答案:pKa2. 重量分析法中,通过测量沉淀的_________来确定待测物质的含量。
答案:质量三、简答题1. 简述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答案: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是基于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能力来定量分析元素含量的方法。
当基态原子吸收了与该元素特征波长相对应的光时,原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通过测量吸收光的强度,可以定量分析元素的含量。
2. 什么是标准溶液?为什么在化学分析中需要使用标准溶液?答案:标准溶液是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它在化学分析中用于校准仪器、制备工作曲线或直接用于滴定分析。
使用标准溶液可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四、计算题1. 某学生在进行酸碱滴定实验时,用0.0500 mol/L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了25.00 mL的HCl溶液。
计算HCl溶液的浓度。
答案:首先,根据滴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OH + HCl → NaCl + H2O,可以知道NaOH和HCl的摩尔比为1:1。
设HCl溶液的浓度为C mol/L,则:0.0500 mol/L × 25.00 mL = C × 25.00 mLC = (0.0500 mol/L × 25.00 mL) / 25.00 mLC = 0.0500 mol/L五、实验题1. 描述如何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溶液的吸光度测定。
《分析化学》复习题及答案解析

《分析化学》复习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根据标准化法,我国标准分为四级,下面不属于这四级的是(D)。
A、国家标准B、行业标准C、企业标准D、卫生标准2.下列标准代号属于国家商业部颁布的推荐性标准是( B )。
A、SH/TB、SB/TC、QB/TD、DB/T3.下列属于重量分析法的是( D )。
A、凯氏定氮法测食品中粗蛋白的含量B、密度瓶测酒精的比重C、斐林试剂法测食品中还原糖的含量D、索氏抽提法测食品中粗脂肪的含量重量分析法主要有沉淀法(被测组分形成难溶化合物沉淀)、气化法(通过加热或用其他方法使样品中某种挥发性组分逸出)、电解法(电解原理,使金属离子在电极上析出)4.一化学试剂瓶的标签为红色,其英文字母的缩写为( B )。
A、GRB、ARC、CPD、LR5.一化学试剂瓶的标签为绿色,其英文字母的缩写为( A )。
A、GRB、ARC、CPD、LR6.滴定管的最小刻度为( A )。
A、0.1mlB、0.01mlC、1mlD、0.02ml7.用于配制标准溶液的试剂的水最低要求为( C )。
A、一级水B、二级水C、三级水D、四级水8.下列溶液中需要避光保存的是( B )。
A、氢氧化钾B、碘化钾C、氯化钾D、硫酸钾9.贮存易燃易爆,强氧化性物质时,最高温度不能高于( C )。
A、20℃B、10℃C、30℃D、0℃10.配制0.2mol/L 的H2SO4溶液,应选用( A )量取浓酸。
A、量筒B、容量瓶C、酸式滴定管D、移液管11.由组批或货批中所抽取的样品称之( B )。
A、采样B、检样C、原始样品D、平均样品12.把许多份检样综合在一起的样品称为( C )。
A、检验样品B、平均样品C、原始样品D、仲裁样品13.可用“四分法”制备平均样品的是( A )。
A、稻谷B、蜂蜜C、鲜乳D、苹果14.对样品进行理化检验时,采集样品必须有( B )。
A、随机性B、代表性C、典型性D、适时性15.湿法消化常用的消化剂是( C )。
分析化学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1.分析化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有何作用?2.从学习和生活实践中举出一列说明分析化学所起的作用?3.分析化学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如何分类?4.“分析化学”和“化学分析”在概念上有什么不同?5.进行分析化学有哪些步骤?6.分析工作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能胜任好本职工作?7.要学好分析化学,你有什么打算?二、定量分析中的误差及结果处理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误差是医院真实值为标准的,偏差是以平均值为标准的。
实际工作获得的所谓“误差”,实质上仍是偏差B.对某项测定来说,它的系统误差大小是可以测量的C.对偶然误差来说,大小相近的正误差和负误差出现的机会是均等的D.某测定的精密度愈好,则该测定的准确度愈好2.在滴定分析中,出现的下列情况,那种导致系统误差()A.试样未经充分混匀B.滴定管的读数读错C.滴定时有滴液溅出D.砝码未经校准3.分析测定中的偶然误差,就统计规律来讲,其()A.数值固定不变B.正误差出现的概率大于负误差C.大误差出现的概率小,小无误差出现的概率大D.数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均等4.分析测定中出现的下列情况,何种属于偶然误差()A.滴定时所加的试剂中含有微量的被测物质B.某分析人员几次读数读取同一滴定管的数值不一致C.某分析人员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总是偏高或偏低D.滴定时发现有少量的溶液溅出5.可用下列哪种方法减少分析测定中的偶然误差()A.进行对照试验B.进行空白试验C.进行仪器校准D.增加平行试验的次数6.有计算器算的2.236×101124÷1.036×0.2000的结果为12.004471,按有效数值运算规则应将结果修约为()A.12 B.2.0 C.12.00 D.12.0047.下列数据中有效数字是四位的是()A.0.025B.0.0234C.10.030D.40.02﹪8.下列数据中包含两位有效位的是()A.PH=6.5B.-5.3C.10.0D.0.029.PH=10.20,有效数字的位数是()A.四位B.三位C.两位D.不确定10.在秤量样品时试样会吸收微量的水分,这属于()A.系统误差B.偶然误差C.过失误差D.没有误差11.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估计不准,这是()A.系统误差B.偶然误差C.过失误差D.没有误差12.有四位同学测定同一试样,最后报告测定结果的平均偏差如下,其中正确的是()A.0.1285﹪B.0.1﹪C.0.128﹪D.0.12850﹪13.测得某水泥熟料中的SO的含量,秤取试样量为2.2g下列的那份报告是合理的3()A.2.085﹪B.2.08﹪C.2.09﹪D.2.1﹪的含量,称取样品的质量为2.4650g,下面的那份报告是合理14分析硅酸盐样品中的SiO2的()A.62.37%B.62.3﹪C.62.4﹪D.62﹪15.用25ml的移液管移取的溶液的体积应记录为()A.25mlB.25.0mlC.25.00mlD.25.000ml1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偏差是测定值与真实值之差B.平均偏差常用来表示一组测定数据的精密度C.平均偏差表示精密度的缺点是缩小了大误差的影响D.平均偏差表示精密度的优点是比较简单的17.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标准偏差能较好的反映测定数据的精密度B.标准偏差表示单次测定的结果的相对偏差C.变异系数即为相对平均偏差D.标准偏差又称变异系数18.某学生测定铜合金中铜含量,得到以下数据:62.54% ,62.46% ,62.50% ,62.48% ,62.52% 。
分析化学复习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离子选择电极产生膜电位,是由于( C )。
A.Donan 电位的形成B.扩散电位的形成C.扩散电位和Donan 电位的形成D.氧化还原反应2、pH 玻璃电极产生的不对称电位来源于 ( C )。
A.内外溶液中 H + 浓度不同B.内外溶液的 H + 活度系数不同C.内外玻璃膜表面特性不同D.内外参比电极不一样3、pH 玻璃电极产生酸误差的原因是 ( B )。
A.玻璃电极在强酸溶液中被腐蚀B.H + 与H 2O 形成H 3O +,结果H +降低, pH 增高C.H + 浓度高,它占据了大量交换点位, pH 值偏低D.在强酸溶液中水分子活度减小,使H + 传递困难,pH 增高4、使pH 玻璃电极产生钠差现象是由于 ( B )。
A.玻璃膜在强碱性溶液中被腐蚀B.强碱溶液中 Na + 浓度太高C.强碱溶液中 OH -中和了玻璃膜上的 H +D.大量的 OH - 占据了膜上的交换点位5、电位法测定时,溶液搅拌的目的( C )。
A.加速离子的扩散,减小浓差极化B.让更多的离子到电极上进行氧化还原反应C.缩短电极建立电位平衡的时间D.破坏双电层结构的建立6、氟离子选择电极在使用前需用低浓度的氟溶液浸泡数小时,其目的( D )。
A.清洗电极B.检查电极的好坏C.检查离子计能否使用D.活化电极7、 可见区、紫外区、红外光区、无线电波四个电磁波区域中,能量最大和最小的区域分别为( A )。
A.紫外区和无线电波区B.可见光区和无线电波区C.紫外区和红外区D.波数越大8、下列不是吸收光谱特征参数的是( C )。
A.max λB.min λC.尖峰D.末端吸收9、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主要决定于 ( C )。
A.原子核外层电子能级间的跃迁B.分子的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C.分子的电子结构D.原子的电子结构10、一有色溶液符合比尔定律,当浓度为c 时,透射比为T 0,若浓度增大一倍时,透光率的对数为 ( D ) 。
分析化学 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仪器不用所装溶液润洗三次的是.( B )A.滴定管B。
容量瓶 C.移液管 D.试剂瓶2.比较滴定时,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HCl,若NaOH滴定速度过快,且一到终点立即读数,将使HCl溶液的浓度.( C )A.无影响B。
偏低 C.偏高D。
可能偏高或偏低3.当电子天平的零点偏离较大时,应调节的部件是________。
(B )A.天平水平B。
回零按键C。
增量按键 D. 去皮按键4.用甲醛法测定工业(NH4 )2SO4(其摩尔质量为132g/mol )中的NH3(摩尔质量为17。
0g/mol )的含量.将试样溶解后用250ml容量瓶定容,移取25ml用0。
2 mol·L-1的NaOH 标准溶液滴定,则试样称取量应为__________.(A )A。
2。
6 ~5。
2克B。
0。
3 ~0。
6克C。
0。
5 ~1。
0克 D. 1。
3 ~2.6克5.使用碱式滴定管进行滴定的正确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 C )A。
左手捏于稍低于玻璃珠的地方 B. 右手捏于稍低于玻璃珠的地方C. 左手捏于稍高于玻璃珠的地方D。
右手捏于稍高于玻璃珠的地方6.在测定自来水总硬度时,如果用EDTA测定Ca2+时, 为了消除Mg2+干扰,实验中常采用的最简便的方法是________。
( B )A。
配位掩蔽法B。
沉淀掩蔽法 C. 氧化还原掩蔽法 D. 离子交换法7.按质子理论,Na3PO4是________。
( C )A。
中性物质 B. 酸性物质 C. 碱性物质D。
两性物质8.某试样为NaHCO3和Na2CO3的混合物,用HCl标准溶液滴定.先以酚酞为指示剂,耗去HCl溶液V1ml ,继续以甲基橙为指示剂,又耗去HCl溶液V2ml ,则V1与V2的关系为____.(D )A. V1 = V2 B。
V1 = 2V2 C. 2V1 = V2 D. V1 < V29.0.1mol·L—1的HCl溶液约含有0。
分析化学考试复习题

HIn2-(蓝色)+Mg2+ =MgIn-(酒红色)+H+
Mg2++HY- = MgY2-(无色MgY(蓝色)+HIn-
7.Na2C2O4标定KMnO4溶液浓度时加入H2SO4溶液的作用是什么?H2SO4加入量的多少对标定是否有影响?可否用HCl或者HNO3代替H2SO4?
滴定必须在强酸性溶液中进行,若酸度过低KMnO4与被滴定物作用生成褐色的MnO(OH)2沉淀,反应不能按一定的计量关系进行。因若用HCl调酸度时,Cl-具有还原性,能与KMnO4作用。若用HNO3调酸度时,HNO3具有氧化性。所以只能在H2SO4介质中进行。
8.用Na2C2O4标定KMnO4溶液浓度时,适宜的温度范围是多少?温度过高或过低对滴定有什么影响?
1. 测定食醋含量时,选用哪种指示剂?能否选用甲基橙为指示剂,为什么?
因为醋酸是弱酸,用氢氧化钠滴定的时候终点生成强碱弱酸盐(醋酸钠),溶液pH为弱 碱性。
酚酞的变色范围在9~10左右,刚好是弱碱性,所以滴定的终点刚好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内( 滴定突跃)。
2.简述碱式滴定管的使用方法?NaOH标准溶液能否采用直接法配制,为什么?
洗涤,查漏,装液,左手握管,拇指在前,食指在后,其他三个手指辅助夹住出口管,用拇指和食指捏住玻璃珠所在的部位,向右边挤橡胶管,使玻璃珠移至手心一侧,这样,溶液即可从玻璃珠旁边的空隙流出;但是要注意不要用力捏玻璃珠,也不要使玻璃珠上下移动,不要捏玻璃珠下面的橡胶管,以免空气进入而形成气泡,影响读数.操作过程中要边滴定边摇动锥形瓶.读数时候视线应该与液面的弯月面下沿相切;NaOH不易制纯,在空气中易吸收水分和CO2,不符合直接法配制的要求,只能先配制近 似浓度的溶液,然后用基准物质标定其准确浓度,即间接法配制。
分析化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分析化学》课程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至第二计量点时pH=_________,可选用__________作指示剂。
在分析过程中,下列情况将引起何种(系统、随机)误差。
使用没有校正的砝码引起_______;用部分风化的H2C2O4·H2O标定NaOH引起_______;滴定管读数最后一位不一致为_______。
2.用碘量法测定铜的含量时,为了减少CuI对I2的吸附,常加入_______试剂,使CuI沉淀转化为不易吸附I2的________沉淀。
3.当用0.01mol/L EDTA 滴定浓度均为0.01mol/L的金属离子M和N时,若采用控制酸度方法,则准确滴∆≥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定M离子(△pM=0.2, TE ≤ 0.3%)应满足lg K4.某三元酸的电离常数分别是K a1= 1×10-2,K a2= 1×10-6,K a3= 1×10-12。
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时有_______(个)滴定突跃。
滴定至第一计量点时,溶液pH =_________,可选用_________作指示剂;滴定5.滴定误差的大小说明结果的程度,这和化学反应的完全程度有关,也和指示剂的有关。
6.Fe3+/Fe2+电对的电位在加入HCl后会;加入邻二氮菲后会 (指增加、降低或不变)。
7.某酸碱指示剂HIn的变色范围为5.8至7.8, 其p K a= ;在pH=6时络合指示剂和Zn2+的络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lg K´ZnIn=8.9, 则变色点时的p[Zn]= 。
8.碘量法测定可用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
直接法以_______为标液,测定________物质。
间接法以________和_________为标液,测定__________物质。
9.下列4次测定的结果为:27.37%、27.47%、27.43%、27.40%,相对平均偏差(d r)= 。
标准偏差(S)= 。
分析化学——精选推荐

复习题第一套:一、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一)A型题(在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1. 电位法属于A. 沉淀滴定法B. 配位滴定法C. 电化学分析法D. 光谱分析法E. 色谱法2. 用电位法测定溶液的pH应选择的方法是A. 永停滴定法B. 电位滴定法C. 直接电位法D. 电导法E. 电解法3.电位法测定溶液的pH常选用的指示电极是A. 氢电极B. 锑电极C. 玻璃电极D. 银-氯化银电极E. 甘汞电极4. 永停滴定法是属于A. 电位滴定B. 电流滴定C. 电导滴定D. 氧化还原滴定E. 酸碱滴定5. 消除玻璃电极的不对称电位常采用的方法是A. 用水浸泡玻璃电极B. 用热水浸泡玻璃电极C. 用酸浸泡玻璃电极D. 用碱浸泡玻璃电极E. 用两次测定法6. pH计上的温度补偿器的作用是A. 是待测溶液的pH值与标准溶液的pH值爆出一致B.是待测溶液的温度与标准溶液的温度保持一致C. 调节适当的电位抵消因温度的改变对电位测定的影响D. 调节待测溶液的温度抵消因温度的改变对电位测定的影响E.使电位测定的重复性好7. 不同波段的电磁波具有不同的能量,其能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A. 微波、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B. X射线、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无线电波C.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 D. 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E. 红色光、橙色光、黄色光、绿色光、青色光8. 测定Fe3+含量时,加入SCN显色剂,生成的配合物是红色的,则此配合物吸收了白光中的A. 红光B. 绿光C. 紫光D. 蓝光E. 青光9.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的波长范围是A. 200~1000nmB. 400~760nmC. 1000nm以上D. 200~400nmE. 200nm以下10.在分光光度分析中,透过光强度(It )与入射光强度(I)之比,即It/Io称为A. 吸光度B. 透光度C. 吸光系数D. 光密度E. 消光度11. 在测绘吸收光谱曲线时,如果其它条件都不变,只增加吸收池的厚度,则最大吸收波长的位置和峰的高度将A. 峰位向长波方向移动,峰高增加B. 峰位向短波方向移动,峰高增加C. 峰位不移动,峰高降低D. 峰位不移动,峰高增加E. 峰位不移动,峰高不变12. 让一束白光通过棱镜,分解为红、橙、黄、绿、青、蓝、紫等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称为光的A. 激发B. 色散C. 折射D. 衍射E. 散射13. 某有机化合物在波长为200~800nm光区,没有吸收,则该有机化合物可能是A. 苯甲醛B. 苯乙酮C. 苯乙烯D. 环己烷E. 1,3-丁二烯14.关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吸收光谱的形状与测定溶液的温度有关B. 吸收光谱的形状与配制溶液所选用的溶剂有关C. 吸收峰位取决于电子跃迁能级差D. 吸收强度取决于电子跃迁几率E.与pH有关15.红外光谱又称为A. 电子光谱B. 分子振动-转动光谱C. 核磁共振光谱D. 原子发射光谱E. 院子吸收光谱16. 红外光谱所吸收的电磁波是A. 微波B. 可见光C. 红外光D. 无线电波E. 紫外光17. 双原子分子的振动形式有A. 一种B. 二种C. 三种D. 四种E. 五种18. 红外光谱图中用作纵坐标的标度是A. 吸收度AB. 光强度IC. 百分透光率T%D. 波数E. 波长19. 红外光谱与紫外光谱比较A. 红外光谱的特征性强B. 紫外光谱的特征性强C. 红外光谱与紫外光谱特征性均不强D. 红外光谱与紫外光谱的特征性均强E.红外光谱与紫外光谱特征性的强弱视具体情况而定20.线性分子振动自由度有A. 2个B. 3个C. 3N个D.(3N-5)个E.(3N-6)个21. 在分配柱色谱中,分配系数K值小的组份A.被吸附的不牢固 B.在流动相中浓度低 C.移动速度慢 D.移动速度快 E.在柱内保留时间长22. 设某组份在薄层色谱中展开后,斑点中心到原点的距离为x,起始线到溶剂前沿的距离为y,则该斑点的Rf值为A.x/y B.y/x C.x/(x+y) D.y/(x+y) E. 前面四种计算方法都不对23. 色谱法按操作不同可分为A.气-液色谱气-固色谱液-液色谱液-固色谱 B.吸附色谱分配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凝胶色谱 C.柱色谱薄层色谱纸色谱 D.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超临界流体色谱毛细管电泳色谱 E.硅胶柱色谱氧化铝色谱大孔树脂柱色谱活性炭柱色谱24.分配系数K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某一组份在两相间的分配达到平衡浓度比值,色谱机制不同,K的含义不同,在吸附色谱中,K称为A.吸附平衡常数 B.交换系数 C.渗透系数 D.分配系数 E.溶解平衡常数25. 吸附色谱法是依据物质的哪种性质而进行的分离分析方法A. 极性 B.溶解性 C.离子交换能力 D. 分子大小 E.熔沸点26. 下列哪种活性级别的硅胶吸附性最强A. Ⅴ B.Ⅱ C.Ⅰ D.Ⅲ E.Ⅳ27. 下列各官能团极性从大到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C=C<<R-O-R< -COO- < -C=O < -CHO B.-CHO< -NH2 <-OH <Ar-OH <-COOHC.-OH >-CHO>>C=O>-COO- >R-O-R D.-COOH>-NH2 >-OH >-CHO >-NO2E.-COOH >-OH >>C=>-CHO>-NH228. 下列操作步骤中,不属于纸色谱和薄层色谱共有的操作是:A.活化 B.点样 C.展开 D.斑点定位 E.定性与定量29.气相色谱图的横坐标是A. 时间B. 体积C. 质量D. 浓度E. 温度30. 分配柱与吸附柱的主要区别在于A.柱内径不同 B. 柱长不同 C. 柱的材料不同 D. 固定相不同 E. 柱温不同31. 在HPLC的液-固吸附色谱中,下列哪种固定相已淘汰A. 无定形全多孔硅胶B. 球形全多孔硅胶C. 堆积硅珠D. 表孔硅胶E. 高分子多孔微球32. 反相键合相色谱法适于分离A. 分子量小的脂溶性化合物 B.非极性至中等极性的化合物 C. 极性强的化合物 D. 糖类 E. C+D33. 高效液相色谱中梯度洗脱具有很多优点,不正确的说法是A.分析周期短 B. 分离效果好 C. 重现性好 D. 峰形好,且很少拖尾 E. 提高检测灵敏度34. 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含量测定时,对系统性能的要求A. 理论塔板数越高越好B. 柱长尽可能越长C. 理论塔板数、分离度符合系统适用性的各项要求,分离度一般须>1.5D. 依次测定相邻两峰分离度一般须>1E. 由于采用内标法,对照品法,系统的性能无需严格要求35.荧光光谱分析的主要优点是A.准确度高 B.灵敏度高 C.仪器简单 D.操作简便 E.精密度高36. 用荧光分析法定量测定时,采用低浓度样品,并需采用对照品法和作溶剂空白试验,是由于A.不易准确测定荧光的绝对强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题一、选择题1.按被测组分含量来分,分析方法中常量组分分析指含量()2.3. A. <% B. >% C. <1% D. >1%4.下列物质可以做基准物质的是:()5. A. 高锰酸钾B. 重铬酸钾C. EDTA D. 氢氧化钠6.下列物质中,不可以作为基准物质的是()。
A. Na2B4O7•10H2OB. AgC. Na2CO3D. NaOH4.固体试样用量为10~100 mg的分析成为A. 常量分析B. 半微量分析C. 微量分析D. 超微量分析6.当两电对的电子转移数均为1时,为使反应完全度达到%,两电对的条件电位至少相差( )A. B. C. D.7.下列情况属于系统误差的是()。
A. 滴定管最后一位估计不准B. 砝码腐蚀C. 移液管转移溶液后残留量稍有不同D. 测量时环境温度和湿度的波动8.以下计算式答案x应为( )+++ = xA.B.C.D.9.下列各数中,有效数字位数为四位的是A. [H+] = mol . L-1;B. pH =C. w(MgO) =%;D. 4 00010.下列表述中,最能说明随机(偶然)误差小的是( )。
A. 高精密度B. 与已知的质量分数的试样多次分析结果的平均值一致C. 标准偏差大D. 仔细校正所用砝码和容量仪器等11. 在水溶液中共轭酸碱对K a与K b的关系是()A. K a K b = 1B. K a K b = K wC. K a/K b = K wD. K b/K a = K w12.下列各组酸碱对中,不属于共轭酸碱对的是()。
A. HAC—AC-B. H3PO4—HPO42-C. NH3—NH2-D. HCl—Cl-13.mol/L AlCl3溶液的离子强度为()。
A. mol/LB. mol/LC. mol/LD. mol/L14.在酸碱滴定中被测物与滴定剂浓度各变化10倍,引起的突跃范围的变化是( )15. A. 增加1个pH B. 2个pH C. 增加2个pH D. 减少1个pH16.在含有mol/L AgNO3 和mol/L NH3的混合溶液中,下列关于NH3的物料平衡方程正确的是()。
A.[NH3] = mol/LB. [NH3]+[Ag(NH3)+]+[Ag(NH3)2+] = mol/LC. [NH3]+[Ag(NH3)+]+2[Ag(NH3)2+] +[NH4+]= mol/LD. [NH3]+[Ag(NH3)+]+2[Ag(NH3)2+] = mol/L17.当两电对的电子转移数均为1时,为使反应完全度达到%,两电对的条件电位至少相差()。
A. 0.09VB.C.D.17.今有三种溶液分别由两组分组成:(a) mol/L mol/L NaAc溶液; (b) mol/L mol/L NaOH溶液(c) mol/L mol/L NH4Ac溶液, 则三种溶液pH的大小关系是( ) 。
[已知pKa(HAc) = , pKa(NH4+) = ]A. a<c<bB. a = b<cC. a = b>cD. a = b = c18.已知Zn2+-NH3溶液中,锌的分析浓度=L,游离氨的浓度[NH3]= mol/L,则溶液中锌氨络合物的主要型体为()。
(已知:锌氨络合物的各积累形成常数lgβ1-lgβ4 分别为, , , )A. Zn(NH3) 2+B. Zn(NH3)22+C. Zn(NH3)3 2+D. Zn(NH3)4 2+19.将等体积的pH=3的HCl溶液和pH=10的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区间是( )。
A. 1~2B. 3~4C. 6~7D. 11~1220.某指示剂K Hln = 10-5, 从理论上推论其pH变色范围是()。
A. 4~5B. 5~6C. 4~6D. 5~721.已知O2+4H++4e =2H2O E= VMnO4-+8H++5e = Mn2+ + 4H2O E= VCe4+ + e = Ce3+ E= VSn4+ +2e=Sn2+ E= VKMnO4水溶液,Ce4+水溶液,Sn2+水溶液,哪种水溶液可以稳定存在()A. KMnO4水溶液B. Ce4+水溶液C. Sn2+水溶液D. Ce3+水溶液22.用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Fe2+时,应选择较合适的指示剂是:()23.A、淀粉B、甲基橙C、铬黑T D、二苯胺磺酸钠24.测定银时为了保证使AgCl沉淀完全,应采取的沉淀条件是( ) 。
A. 加入浓HClB. 加入饱和的NaClC. 加入适当过量的稀HClD. 在冷却条件下加入NH4Cl+NH325.为标定KMnO4溶液的浓度,宜选择的基准物质是()。
A. Na2S2O3.B. Na2SO4C. FeSO47H2OD. Na2C2O426.指出下列条件适于佛尔哈德法的是()。
A. PH =B. 以K2CrO4为指示剂C. 滴定酸度为~1 mol/LD. 以荧光黄为指示剂26.指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说法()。
A. CaF 的溶解度在pH =5的溶液中比在pH =3的溶液中大;B. Ag 2 CrO 4的溶解度在L AgNO 3溶液中较在L K CrO 4溶液中为小;C. BaSO 4沉淀可用水洗涤,而AgCl 沉淀要用稀HNO 3洗涤;D. ZnS 会在HgS 沉淀的表面上后沉淀。
27. 用沉淀重量法测定Fe 的含量,称取试样的质量为m s ,称量形式为Fe 2O 3,质量为32O Fe m ,则试样中Fe 的质量分数w Fe 为( )。
A .322O Fe Fe m M /32O Fe M m s B. 32O Fe Fe m M /32O Fe M m sC. 322O Fe Fe M M /32O Fe m m sD. 32O Fe Fe M M /32O Fe m m s28. 已知邻苯二甲酸氢钾的相对分子质量是,用它来标定L 的氢氧化钠溶液,要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 )。
29. A 、左右; B 、1g 左右;30. C 、左右; D 、左右。
29. 配制含锰mL 的KMnO 4溶液,需取L KMnO 4溶液(在酸性溶液中作氧化剂)的体积为( )[M r (KMnO 4)=,A r (Mn)=]A B C D30. 已知在LH 2SO 4介质中, ϕ¢ (Ce 4+/Ce 3+)=ϕ¢ (Fe 3+/Fe 2+)=。
计算此条件下以L Ce 4+滴定 L Fe 2+至化学计量点时,反应物及滴定产物的浓度( )A [Ce 4+]=[Fe 2+]=×10-8mol/L ,[Ce 3+]=[Fe 3+]≈LB [Ce 4+]=[Fe 3+]≈L ,[Ce 3+]=[Fe 2+]=×10-8mol/LC [Ce 4+]=[Fe 2+]=L ,[Ce 3+]=[Fe 3+]=L(D [Ce 4+]=[Fe 3+]=L ,[Ce 3+]=[Fe 2+]=L二、填空题1. 写出c 1(mol/L)NH 3 + c 2(mol/L)NH 4Cl 的质子条件式。
2. 写出c 1(mol/L) NH 4 H 2PO 4的质子条件式。
3. 写出c 1(mol/L)H 3PO 4 + c 2(mol/L)HCOOH 的质子条件式。
4. mol/L NH 4NO 3溶液的pH 值是 。
(K a(NH4+) = 10-10 )5. mol/L NaAc 溶液的pH 值是 。
(K a(HAc) = 10-5 )6. 用加热法驱除水分以测定CaSO 41/2H 2O 中结晶水的含量。
称取试样,已知天平称量误差为 mg ,则分析结果应以__位有效数字报出。
7. EDTA 在水溶液种有 种存在形式,其中与金属离子络合的存在形式是8. EDTA 滴定中, 介质pH 越低, 则Y(H)值越 , K '(MY)值越 。
9. 根据有效数字计算规则计算: + –+ = 。
10. pH=的有效数字是 位,修约成四位有效数字为 要求在滴定时消耗 mol/L NaOH 溶液25 mL ,则应称取基准试剂邻苯二甲酸氢钾(KHC 8H 4O 4)____ 克; 如果改用H 2C 2O 4 _____ 克。
(448O H KHC M =,O H O C H M 24222•=)11. 已知(Fe 3+/Fe 2+)=,(Ce 4+/Ce 3+)=,则在1mol/L H 2SO 4溶液中用 mol/L Ce 4+滴定 mol/L Fe 2+,当滴定分数为时的电位为 ,化学计量点电位为 。
12. 容量滴定法主要分为 、 、 、 。
13. 在沉淀滴定分析法中,根据选择适合终点的指示剂,通常可分为 、 和 方法,所选用的指示剂分别是 、 、 。
14. 根据被测组分与其他组分分离方法的不同,重量分析法主要分 、 、 。
15. 在影响物质溶解度的因素中,盐效应能够 (增大、减小)溶解度,酸效应能够 (增大、减小)溶解度。
三、简答题1.什么是基准物质 什么是标准溶液2. 分别简单阐述酸碱滴定指示剂、氧化还原滴定指示剂和沉淀滴定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的原理。
3. 简述金属离子与EDTA形成的络合物的特点。
4. 什么是准确度什么是精密度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5.有人试图用酸碱滴定法来测定NaAc的含量,先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标准HCl溶液,然后用NaOH标准溶液返滴定过量的HCl。
上述设计是否正确,为什么四、计算题1.返滴定法测定试样中某组分含量时,按下式计算:已知V1 =()mL,V2 =(5)mL, m = g, 设浓度c及摩尔质量M x的误差可忽略不计,求分析结果的极值相对误差。
2.测定某试样的含氮量,六次平行测定的结果为%,%,%,%,%,%。
a.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值、中位数、全距、平均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b.若此试样是标准试样,含氮量为%,计算测定结果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3.计算AgBr在·L-1NH3溶液的溶解度为纯水中的多少倍已知:K sp(AgBr)=×10-13,Ag(NH3)2+的1=, 2=-可用EDTA间接滴定法测定。
已知一定量过量的Ni2+与CN-反应生成,过量的Ni2+以EDTA标准溶液滴定,并不发生反应。
取含CN-的试液,加入mL含过量Ni2+的标准溶液以形成,过量的Ni2+需与mL mol/L EDTA完全反应。
已知mol/L EDTA与上述Ni2+标准溶液mL完全反应。
计算含CN-试液中CN-的物质的量浓度。
5.计算pH=,在总浓度为L NH3-NH4Cl缓冲溶液中,Ag+/Ag电对的条件电势。
忽略离子强度及形成AgCl2-络合物的影响(Ag-NH3络合物的lgβ1~lgβ2分别为,,EӨAg+/Ag=, NH3的解离常数Kb=×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