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建设(doc 9页)

合集下载

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建立的背景及现状分析

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建立的背景及现状分析

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建立的背景及现状分析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各国纷纷加强环保意识和技术研发力度,国家生态工业园区的建立应运而生。

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建立的背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全球工业化进程快速发展,大量的污染物排放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

各国政府逐渐意识到,单纯依靠治理措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需要通过创新技术和管理模式,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

可持续发展理念引领产业升级。

传统的发展模式过于依赖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无法持续发展。

国家生态工业园区是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基础,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国家生态工业园区的建立有助于推动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绿色环保产业转型。

通过引入和培育生态环保产业,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转型,提升产业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推动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

建设成效明显。

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在一些先行起步的地区,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产业布局和管理体系,成为相关企业发展和创新的重要基地。

重点领域发展不均衡。

目前的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垃圾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等领域。

在其他领域如农业、交通等方面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还相对滞后,发展不够均衡。

政策支持缺乏统一和配套。

由于国家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涉及多个政府部门和利益相关方的协调和合作,目前政策支持缺乏统一和配套。

一些地方存在政策不确定性和执行不到位的问题,对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制约。

企业参与度有待提高。

国家生态工业园区是通过企业参与和主导来推动可持续发展的。

目前一些企业对生态工业园区的理念和模式还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区,参与度不高。

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和示范引导,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建立的背景是环境污染、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

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合理化建议

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合理化建议

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合理化建议一、规划布局方面。

1. 功能分区要科学。

咱就像摆拼图一样,把工业园区的各个部分摆得妥妥当当。

生产区、生活区、服务区、绿化区得界限分明。

生产区里那些有污染风险的企业,可不能挨着生活区。

就像你不会想把臭烘烘的垃圾站建在自己卧室旁边一样,得让居民能呼吸到干净空气,而不是工厂排出的废气。

对于不同类型的产业,也要按照它们的生产流程和相互关系来布局。

比如说,有些企业的产品是另一些企业的原料,那就把它们放得近一点,这样原材料运输起来方便,就像住在隔壁的邻居互相借个东西那么容易,能减少运输成本和能源消耗。

2. 预留发展空间。

园区规划不能太死脑筋,得给未来留条路。

就像人长大了要换大衣服一样,园区以后可能会有新企业入驻或者老企业扩建。

所以在建设的时候,要留出一些空地或者有改造潜力的区域。

这就好比是给园区准备了个“成长基金”,以后想发展的时候就有资本了。

二、企业管理方面。

1. 环保门槛要高。

入园的企业得像选女婿一样严格筛选。

那些环保不过关,整天只会制造污染的企业,坚决不能要。

要建立一套严格的环保评估标准,让企业进来之前就得把自己的环保措施规划好。

不能让那些只想着赚钱,不顾环境的企业在园区里“撒野”。

对于已经在园里的企业,也要定期检查。

要是发现有企业偷偷摸摸排放污水或者废气,就像抓小偷一样严惩不贷。

可以罚他们的款,让他们把污染治理好才罢休。

2. 鼓励企业合作。

企业之间得像小伙伴一样互相合作。

比如说,大企业可以带着小企业一起发展,分享技术和管理经验。

小企业有了大树乘凉,能发展得更好;大企业也能从和小企业的合作中得到一些新的创意和市场机会。

还可以鼓励企业联合开展环保项目。

大家凑份子钱,一起搞个污水处理厂或者废气净化设施。

这样既节省了成本,又能提高整个园区的环境质量,就像大家一起合租房子,分担房租一样划算。

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1. 绿色交通要先行。

在园区里多建一些自行车道和步行道。

让员工们能像在公园里散步一样轻松地在园区里穿梭。

我国生态工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探究

我国生态工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探究

意 义和 生 态绿 色概 念 的工 业 园区 ,是 最 有发 展前 途 的工 业 园 。 我国从 l 9 9年 开 始 启 动 生 态工 业示 范 园 区 建 设 试 点 工 作 , 9
集成包括信息技术、水重复利用技术、能源综合利用技术 、回收 与再循 环 技 术 、重 复利 用 与替 代 技 术 等 ,这 技 术 在我 国 还 不是
I 4 面 T 兴 的工 业模 式 ,它既 包括 产 品和服 务 的交 流 ,更重 要 的是 以 各种形 升 。 向循 环 经 济 的设 计 既 是生 态 _业 园区 发 展的 必 然要 求 ,也 式组 织 在生 产和 消 费过程 中产 生 的副 产品 的交 换 , 且通 过 对废物 是 我 国试 点 园 区面 临 的重 大 问 题 。 并
生 态工 业 园 区 是人 们 探 索 实 现 可 持续 发 展 的 产 物 。生 态 工 业
园区 正 在 成为 许 多国家 工 业 同 区 改造 的方 向 ,同 时也 正 在 成 为 我 第 三 代 工 业 园 区 的主 要 发 展 形 态 。

1规 划 设 计 问 题 . 生 态丁业 园区 内仍 有大量 小 规模 的传统 企业 与现 代化规 模化 企
Ab t a t Ch n o n u t i l Pa k i n t e i ii l s a e o e e o sr c : i a S Ec -I d s ra r s i h n ta t g f d v l pme t a d e s i g ma y p o l ms n , n xitn n rbe s c a l i i g a d d sg r b e , Te h i a o lm , Or a i a i n l ma a e n n p r to c n s u h s P am n n e i n p o l m c n c l pr b e g n z to a n g me t a d o e a i n me ha im p o l m , Re u a o y p o e , P r e to o l m n O o rbe g l t r r blm e c p i n pr b e a d S n. W e c n p o a r mo e t u t i a l e e o me t o t h s san be d v lp e n f C i c -i d s ra a k y p r e t g p a nd d s g h na s e o n u t i l p r s b e f c i l n a e i n,s r n t e n h b i f s s a a l e e o me t n t e g h ni g t e a i t o u t i b e d v l p n l y n a d t ki g S f g a d n e s r s . n a n a e u r la u e Ke r s E o n u t i l Pa k : S s a na l d v l p y wo d : c -I d s r a r s u t i b e e e o me t Cic l r Ec n my n; ru a o o

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与探讨

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与探讨

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与探讨引言资源利用效率高、污染排放量少是生态工业园区最显著的特征,其规划建设的主导思想为生态工业思想,强调生态网、生态链的构建,从而形成环境、社会及经济和谐发展的模式。

研究生态工业园的规划与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实现生态工业园区的统筹规划,保证细节设计效果,更好的指导规划和设计工作的开展,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意见。

一、生态工业园区概述及其发展现状工业的发展同国民收入有着直接的联系,是我国的支柱性产业,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

处在现代化社会中,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成为人们的一大追求,要求构建一种新型化的生态工业园区,最大限度的降低生态环境污染[1]。

而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效率则取决于规划设计效率,只有从根本上提高对园区规划与设计的重视,结合园区的发展特性,制定差异化的系统规划方案,把握各项设计要点,充分发挥生态工业园区的功能,才能推动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行业的进步。

在社会不断进步的过程中,生态工业园区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将生态环境与工业系统有机的整合起来,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基础上,有效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进步,消除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二者间的矛盾,成为当前园区的一种重要构成形式,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

就当前发展现状来看,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虽然数量较多,但并未形成大规模的发展模式,不够成熟,发展类型不多,大部分工业园区仍属于试行点。

当前国内对生态工业园区规划与设计的研究有限,多集中在多样、高效和循环等规划设计等内容上,具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二、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与设计分析(一)生态工业园区规划理论生态工业园区规划理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循环经济、环境理论以及生态工业原理的指导下,从企业的废物以及产品副产物的最优治理、可持续使用、重新进入到生产环节的目的出发,充分开发再利用系统,应用能量、资源最大化利用策略,最终达到企业、社会、经济、环境和资源的协调发展;2)对园区的生态结构、产业特点和生产加工流程进行综合探析,对建设用地进行合理的布局,实现功能的重组,构建一种循环生态经济网络;3)在生态学理论的引导下,深入探索和研究园区产业类型,融合多个企业发展优势,构建企业共同体,在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下共同进步;4)严格遵循景观生态规划理论,强调环境同工业园区的高效融合,做好生态工业园林的规划设计工作[2]。

工业园生态化建设方法与应用研究

工业园生态化建设方法与应用研究

工业园生态化建设方法与应用研究工业园生态化建设方法与应用研究1.引言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工业园区的建设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

然而,传统的工业园区往往存在着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对生态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巨大压力。

为了实现工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将工业园区生态化建设成为目标成为了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2.工业园生态化建设的意义2.1 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工业园区的建设往往伴随着大量的土地垦殖、森林砍伐及土地污染等环境破坏行为。

采取生态化建设的方法可以有效减少环境污染的发生,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

2.2 资源有效利用传统工业园区通常对资源的利用效率较低,工业废弃物和废气的处理也存在问题。

通过生态化建设,可以达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减少能源浪费。

2.3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化建设可以通过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和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工业园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通过引入环保产业,提高工业园区的附加值和产值,为工业园区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3.工业园生态化建设的方法3.1 生态规划设计在工业园区的规划设计中,应以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为出发点,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并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

例如,将工业园的建设区域和生态保护区域合理划分,并设置生态廊道连接各个区域,提高生态系统的连通性。

3.2 生态建筑与节能减排在工业园区的建筑设计中,应采用生态建筑的原则,提高建筑的能效性能,减少能源的消耗。

同时,要加强废弃物和废气的处理,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3.3 绿色交通系统建设在工业园区的交通规划中,应优先考虑公共交通工具的便捷性,降低私家车辆的使用率。

同时,要建立完善的自行车道和步行系统,鼓励居民和员工以非机动交通方式出行。

3.4 环境监测与治理工业园区应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和管理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通过建立环境治理机构,做好治理工作,监测和控制工业废弃物和废水的排放。

4.工业园生态化建设的应用研究4.1 工业园区A的生态化建设模式通过针对工业园区A的实地调查和调研分析,发现该园区存在着土地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等问题。

论我国循环经济下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

论我国循环经济下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

论我国循环经济下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摘要:生态工业园区是依据清洁生产要求、循环经济理念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而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园区。

本文在循环经济的视角下,阐述了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园的含义和特征等基本理论,我在此针对生态工业园探索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探讨我国发展生态工业的有效途径和对策。

关键词: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问题对策近年来,我国的循环经济理论和实践研究发展很快,各地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也发展的如火如荼,这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新型生态工业园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形态,是生态工业发展的最佳组合模式。

可以说,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是21世纪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必然战略选择。

一、生态工业园的涵义生态工业园是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实践的典型范例。

Ernest Lowes 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生态工业园概念的学者,此后有关生态工业园的定义众说纷纭。

以下是各位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基本认同的一些观点:生态工业园(Eco-Industrial Park,简称EIP)是根据循环经济理论和工业生态学原理建立的一种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的新型工业园。

具体说来,生态工业园区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建设的工业园区,它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来设计工业园区的物流和能流,在这样的工业园区内的各企业之间形成类似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园区内采用废物交换、清洁生产等手段把一个企业产生的副产品或废物作为另一个企业的原材料,实现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形成由若干个相互依存、类似自然生态系统食物链的有着相互关联的企业要素构成的生态工业园,达到物质能量利用最大化和废物排放最小化的目的。

二、我国发展生态工业园的发展中存在问题近年来我国的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就,但是由于我国的循环经济还处于起步阶段,园区的建设在法律法规、资金落实、技术进步等方面的建设工作还在不断探索中,因此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与发展

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与发展

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与发展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生态工业园区作为一种结合了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的新型工业模式,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探讨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与发展。

二、生态工业园区的概念与特点2.1 生态工业园区的定义生态工业园区是指通过优化和集成资源利用、环境管理、产业布局、空间布局等手段,实现工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相促进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工业园区。

2.2 生态工业园区的特点•环境友好型:生态工业园区注重低碳、低排放的发展模式,将环保要求融入到整个园区的规划和建设中。

•产业多元化:生态工业园区积极引导和发展绿色、循环经济产业,旨在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再生利用。

•空间整合型:生态工业园区强调土地的集约利用和资源的共享,通过合理规划和布局,达到最大程度的效益提升。

•服务高效化:生态工业园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支持,为入驻企业提供良好的环境和便利的条件。

三、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与管理3.1 规划与设计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与设计是园区建设的重要环节。

在规划和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园区的自然环境、产业布局、交通配套等因素,合理确定土地利用方式和建筑布局。

3.2 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应遵循环境友好的原则,通过建立环境管理体系,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同时,园区应充分利用和开发可再生能源,实现能源的自给自足。

3.3 产业引导与布局生态工业园区应注重引导和培育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避免传统工业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激励措施,吸引和扶持环保、清洁能源、高技术等领域的企业入驻园区。

3.4 服务与支持为了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生态工业园区,园区管理方应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支持。

包括物业管理、技术支持、市场推广等,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便利的条件。

四、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前景与挑战4.1 发展前景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与发展,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进一步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浅析生态工业园建设

浅析生态工业园建设

浅析生态工业园建设生态工业园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经济开发区域,它是以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为设计理念,通过科技、经济、环保、社会等多种因素的综合研究,是一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态。

在生态工业园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因素,才能够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首先,生态工业园的建设必须保持生态平衡。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因此在生态工业园的建设中,必须深入开展环境影响评价,保证生态环境的持久、稳定和正常运转。

建设生态工业园,一方面要保护生态环境,避免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要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发展。

同时,还需要关注园区内废水、废气等排放的管理问题,控制环境污染物排放的量,从而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其次,生态工业园的建设必须考虑经济可持续性。

生态工业园是一种新型经济组织形式,其目标在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为企业提供优质的生产和经营服务。

因此,在生态工业园的规划和建设中,需要注重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园区的产出效率。

同时,还需要拓宽园区内企业的经济活动,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为此,政府和开发商需要协调好有关的政策和资源,在建设过程中要注重企业的利益,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

最后,生态工业园的建设还需要关注社会可持续性。

生态工业园的建设不仅能够带动经济的发展,还能够促进相关社会问题的解决。

例如,生态工业园在融资、人才和技术方面都具有吸引力,能够吸引和培养人才,提高当地的职业技能和就业水平。

同时,生态工业园所引进的企业还能够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居民的收入来源,从而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在建设生态工业园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把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从而构建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

政府和开发商需要协调好有关的政策和资源,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

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措施,防止污染和生态破坏,为生态环境的长久发展提供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建设(doc 9页)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建设示范园区;南海国家生态工业建设示范园区暨华南环保科技产业园;包头国家生态工业(铝业)建设示范园区;长沙黄兴国家生态工业建设示范园区;鲁北国家生态工业建设示范园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建设示范园区;抚顺矿业集团国家生态工业建设示范园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建设示范园区;苏州高新区国家生态工业建设示范园区;苏州工业园区国家生态工业建设示范园区;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贵阳市开阳磷煤化工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基地;潍坊海洋化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发展生态工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保护环境和削减污染的根本手段。

生态工业园区是依据循环经济理念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而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

我国自1999年开始启动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试点工作,建立了第一个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区。

济。

利用云南本地的可再生资源获得的资金进行基础教育,培养人才,振兴软件业,进而又促进其它产业的高速发展。

第二,建设生态工业园存在的问题:(1)技术方面。

生态工业园的开发对环境保护技术有较高的要求,云南建设开发生态工业园面临严峻的技术挑战;(2)经济方面。

生态工业园是一种依托于市场经济的开发模式,而云南刚刚建立起来的市场经济体制还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方面,市场规则也不明确;(3)制度方面。

开发生态工业园需要充分发挥各种基层组织的作用,协调不同的利益集团和风险人的关系。

第三,建设生态工业园的保证措施:(1)建立法律、规章体系在取得资源循环型经济和生态工业实践的基础上,加快制定有关法规,对资源循环型经济加以规范,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确立循环经济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明确政府、企业、公众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权利和义务;(2)提高环保意识,倡导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宣传环境保护意识,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提高广大消费者的节约意识;(3)研究开发先进实用技术,建立完善循环经济科技支撑体系开发引进城市中水回用技术、生活垃圾资源化技术、危险废物和有毒化学品安全利用与处置技术等再生资源利用技术;鼓励和引导开展循环经济相关研究,建立生态工业技术基地,逐步实现生态工业技术产业化;(4)加强国内外合作。

围绕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等,加强与国内外有成功经验的政府、金融、科研机构等在循环经济领域的技术、资金、人才、管理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

2. 国内外生态工业园发展评述3.国外生态工业园研究概况耿勇武春友UNEP产业与环境,2003,(增刊)我国的工业园区经历了两个阶段的发展,即第一代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第二代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第一代园区内主要以劳动密集型的“三来一补”型企业为主,技术含量低,环境污染严重;第二代园区内的企业以高新技术应用为特征。

这种变化充分反映出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

随着全球绿色经济浪潮的到来,第三代工业园区即生态工业园区应运而生。

这种新兴的工业园区克服了前两代园区的一个共同缺点,即园区内的企业彼此独立经营,缺乏资源和能源在企业之间的有效流动和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机制,资源利用效率低下而且环境污染严重。

我国自1999年开始启动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试点工作,建立了第一个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区。

其他生态工业项目如广东省南海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山西潞城煤炭生态工业园项目、四川沱酒集团生态工业园、山东鲁北化工生态工业园项目、大连环保工业园项目、温州化工生态工业园项目、海南环保工业园项目、江苏宜兴环境科技生态工业园项目等类似的项目正在进行,大连、烟台、天津的开发区也已经开展了生态化改造的实践,可以说,生态工业园在我国正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

国外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

目前世界有超过60个生态工业园的项目在规划或建设之中,其中多数是在西方。

1994年,生态工业园概念最先由LOW。

在美国提出来。

为此,美国国家环保局为生态工业园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财政支持,康奈尔大学和靛青顾问公司(Indigo)为生态工业园的建设提供了信息与规划服务,美国总统可持续发展理事会(PCSD)还专门成立了研究生态工业园的特别工作组,并首批进行了4个。

丹麦的卡伦堡(Kalundborg)案例是被许多人提及的工业共生案例,被称为工业生态学中的经典范例。

加拿大哈利法克斯的伯恩赛德(Burnside)生态工业园项目是由达尔胡西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的瑞蒙·考特教授领导的较为成功的生态工业园项目。

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印度等国家正在开展生态工业园区的项目。

日本是最早关注产业与生态关系的国家之一,较为著名的是生态城镇项目。

这个项目是日本推动生态产业发展最成功的政策项目之一。

同时,日本也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园,较为著名的项目包括山梨生态工业园和藤则生态工业园。

生态工业园区在欧洲的奥地利、瑞典、爱尔兰、荷兰、法国、芬兰、英国、意大利等国家也正在迅谏发展。

邓南圣吴峰安全与环境学报,2001,1(4)生态工业园发展的雏形是丹麦的卡隆堡(Kalundborg)工业共生体。

卡隆堡是一个仅有2万居民的工业小城市,位于哥本哈根以东100多km,工业共生体从20世纪70年代初在此逐步形成。

当初,该市的几个重要企业试图在减少费用、废料管理和更有效地使用淡水等方面寻求革新,它们之间建立了紧密、相互协作的关系。

80年代以来,当地主管发展的部门意识到这些企业自发地创造了一种新的体系,并给予了积极支持,将其称为“工业共生体”(industrialsymbiosis)。

20世纪90年代初,卡隆堡工业共生体的经验日益受到关注,在工业生态学的许多出版物中被引作案例。

一些研究者由此提出了“生态工业园”的概念框架:通过对一定地域内不同工业企业间以及工业企业、居民和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物质、能源的输入与输出进行优化,形成内部资源、能源高效利用,外部废物最小化排放,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可持续发展的地域综合体,即生态工业园。

对生态工业园有两种不同的认识:(1)生态工业园是一个市场共同体,其中各部分相互合作,并有效地分享资源(信息、原料、水、能源、基础设施和自然环境),从而导致经济的增长和环境质量的改善,使市场和区域共同体发展所需资源合理配置;(2)生态工业园是一个计划好的原材料和能源交换的工业体系,它寻求能源、原材料使用以及废物的最小化,并建立可持续的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关系。

生态工业的发展有三种不同的模式:①零排放的生态工业园(Zero-emissionsEIP),所有的企业都在同一地方,它们组成的共同体向自然生态系统的排放为零;②虚拟生态工业园(VirtualEIP),由不同地域的企业构成松散的联系,或由有关地域的公司构成网络;③生态发展(Eco-development),非产业公司应用工业生态学的原理,这种模式可通过团体、地方政府和非赢利组织或公司推动。

文章最后对国外一些生态工业园的特征及研究情况等作了简要的介绍,如美国和加拿大等。

4.海南省生态工业发展的几个问题5.设计生态工业园:美国经验裴真海南金融,2000,(9)生态工业是近十年来才提出的一个科学概念。

根据联合国工业与发展组织的定义,生态工业是指“在不破坏基本生态进程的前提下,促进工业在长期内给社会和经济利益作出贡献的工业化模式”。

生态工业的核心思想和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完全一致的,它们的共同要求都是强调人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重视与自然环境的协调。

在未来的年月里,产品在符合生态工业的要求方面将大大加强,尤其加入世贸组织后,更是如此。

一个国家或地区如果不重视发展生态工业,那么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工业产品在发达国家的市场将难以立足。

海南的主要环境问题是:①工业废水。

②工业废气。

③工业固体废物。

海南发展生态工业的理论依据是:按照物质循环利用的原理,极大地发挥海南工业资源优势,使工业企业在推行清洁生产中把原料和其他辅助材料的利用率提高到最大限度,将废弃物的排放量降低到最小限度,以解决工业污染和二次资源的浪费问题。

海南发展生态工业的基本思路是:遵循“三不”原则,即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资源、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推进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推行清洁生产,优化工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培育新的支柱产业。

同时,在工业布局上,调整环境容量大的项目开发地,以洋浦为中心重点建设好西部工业带。

海南的自然环境得天独厚,为海南特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客观条件。

发展海南新兴工业,首先考虑到的影响因素就是必须保持海南具有的自然环境优势,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海南经济发展的优势。

因此,必须走既要发展工业,又要使工业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道路。

①按照生态工业的原则调整海南省的工业结构与工业布局。

②合理利用资源,实现原料闭路循环。

③依靠科技进步,改革工艺和设备,推行清洁生产。

④改进产品设计,生产绿色工业产品。

⑤创建无废工业区。

⑥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法,强化生态资源的管理。

6.试论江苏省生态工业的发展模式Edward Cohen-RosenthalUNEP产业与环境,1997,19(4)生态工业园(EIP)提供一种独特的机会来创造适合于特定地点需要的新技术。

在北美,生态工业园方面所反映的可能性日益引起人们的兴趣。

在美国,总统可持续发展理事会(PCSD)成立了一个特别工作组,专门研究作为建立可持续经济的一个要素的生态工业园。

Ernest I_owe,John Warren等人认为:一个生态工业园是一个由制造业企业和服务业企业组成的群落。

它们力求通过在管理包括能源、水和材料在内的环境问题与资源问题方面的合作来提高环境表现和经济表现。

通过一道工作,该企业群落寻求一种比每家公司若只优化其个体表现就会实现的个体效益的总和还要大的集体效益·……生态工业园的目标是改善各参与公司的经济表现,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其环境影响(Lowe和Warren,1996:7。

8)。

1994年,美国总统可持续发展理事会指定四个社区作为生态工业园示范点: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弗吉尼亚州查尔斯角;得克萨斯州布朗斯维尔和田纳西州恰塔努加。

文章分别论述了这几个生态工业园区的情况。

除总统可持续发展理事会示范点以外,还有一批其它社区正在探讨通过生态工业园项目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效益,如新泽西州特伦顿、华盛顿州西雅图市杜瓦密什联合体、普拉茨堡空军基地/纽约州普拉茨堡以及伯恩赛德工业园/新斯科舍省达特默思。

对于支持生态工业园的技术,文章专门有所说明。

①信息技术。

②水。

③能源。

④回收、再循环、重复利用和替代。

生态工业园是一种令人信服的褐色土地再开发方案,因为它们给予社区以可持续性、经济增长和比传统工业更低的环境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