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科术前讨论制度(4.7.2.1)
麻醉术前访视制度

主控科室:医务科资料内容:麻醉前访视与病情评估制度(4.7.2.1 ) 麻醉术前访视制度麻醉医师需在手术前一天对次日安排的手术病人进行术前访视,夜休医师次日麻醉安排的病人由值班医师代为访视,下班后新添加的手术安排也由值班医师访视。
访视病人时必须仪表端庄,衣着整洁,态度和蔼,访视中携带听诊器依次进行下列工作:1. 仔细全面阅读病历,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片、造影、同位素及检验科各项常规生化检查,对病情、诊断和手术麻醉风险有一个总体了解。
2. 了解手术方案和对麻醉的特殊要求。
3. 探视病人(1)首先向患者自我介绍,建立密切和谐的医患关系。
(2)按照以下顺序全面询问病史:包括主诉、手术原因、现病史、过去史、手术麻醉史、外伤史、个人史、家族史、家族麻醉史、用药史及过敏史。
仔细逐项填写麻醉前访视单。
(3)体格检查:应对与麻醉有关的各部位,进行全面仔细、有顺序的体检,并在麻醉前访视单上做记录。
(4)对患者进行亲切和蔼的安慰,消除其紧张与焦虑的情绪。
(5)向患者说明麻醉的基本过程和入室后将要进行的各种操作,术后与麻醉相关的感觉和注意事项。
特别要强调具体麻醉方法由麻醉科医师根据病情和手术的要求决定,而且术中可能根据病情和手术变化而改变麻醉方法。
(6)向患者家属或/和患者讲述真实的病情,治疗、麻醉方案、可能的麻醉并发症、可能使用的麻醉方法。
(7)讲明术后镇痛的必要性、优缺点、可能的价格,并说明镇痛装置未列入医保项目。
4. 麻醉医师如对手术方案或其他外科有关问题有疑问应与外科医师讨论和询问,必要时写下病史记录。
麻醉医师必须当天填好访视单,并仔细填完访视单上的每一项(阴性者填写负号),不得遗漏。
麻醉医师访视后,将每位病人的情况按下列顺序汇报给自己所属的上级医师: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体重、诊断、手术方案,病史、生命体征、体检、实验室检查,总体评估,由上级医师制订麻醉计划。
5. 麻醉医师在次日晨会交班上,向全科报告病人情况和麻醉方案,疑难危重病人的麻醉应作重点讨论,并将讨论结果记录在册,必要时向医务部报告备案。
麻醉前讨论制度

xx 前讨论制度为了进一步落实麻醉科相关工作制度,提高麻醉质量,确保患者麻醉安全,现制定麻醉科术前讨论制度如下:1、麻醉科术前讨论为每日晨会常规,时间为工作日上午7:45,参加人员为麻醉科全体医生及实习进修医生,地点为麻醉办公室,由科主任或科副主任主持。
2、术前讨论内容及程序1)由值班医生汇报值班期间麻醉情况,麻醉是否顺利,患者转归,有无特殊情况,并作具体说明。
如有特殊情况,由科主任主持全科讨论。
2)当日麻醉前讨论。
麻醉医生术前 1 日访视病人,对以下患者病情需提请科室晨会讨论:a)新开展的手术麻醉患者,或新业务、新技术对麻醉有特殊要求的患者;b)手术科室申请会诊且有特殊病情或有全体麻醉医生应该重视的麻醉相关问题的患者;c)有重大麻醉风险或困难的患者,危重抢救的患者;d)麻醉用药或麻醉技术对提高全体麻醉医生素质或麻醉安全具有教育和指导意义的患者;e)既往有麻醉并发症或与麻醉安全有关的合并症的患者;麻醉医生详细汇报患者年龄、身高、体重、手术方式、影像学检查、生化检查等情况及拟实施的麻醉预案及注意事项;参会医生发言,全面分析讨论病例,科主任根据患者及手术情况对围麻醉期安全管理进行总结评价,提出围麻醉期可能出现的情况及相应措施,确保手术安全。
3)如麻醉医生的执业能力不足以承担高风险麻醉,术前汇报科主任或上级医师。
科主任可及时更换麻醉医师或指派有相应权限的麻醉医师作为上级医师指导麻醉。
3、麻醉前讨论内容由相关医师详细记录,必要时需向医疗主管部门报告备麻醉风险评估及分级标准1、依据卫生部及医院病情评估制度,结合麻醉科专业特点,制定科室麻醉前访视与病情评估制度。
2、麻醉前或临床诊疗前麻醉医师应亲自访视病人,同时对病人依据专业病情评估标准进行评估。
我科现阶段病情评估以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临床麻醉指南》、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疼痛诊疗技术规范》、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近年陆续公布的26 个临床麻醉诊疗指南和河北省麻醉质控专家委员会《临床麻醉质量控制标准》等专业标准或规范为基础,根据科室环境、设备、技术特点确定(详见:麻醉科病情评估技术标准)。
麻醉前讨论制度

xx前讨论制度为了进一步落实麻醉科相关工作制度,提高麻醉质量,确保患者麻醉安全,现制定麻醉科术前讨论制度如下:1、麻醉科术前讨论为每日晨会常规,时间为工作日上午7:45,参加人员为麻醉科全体医生及实习进修医生,地点为麻醉办公室,由科主任或科副主任主持。
2、术前讨论内容及程序1)由值班医生汇报值班期间麻醉情况,麻醉是否顺利,患者转归,有无特殊情况,并作具体说明。
如有特殊情况,由科主任主持全科讨论。
2)当日麻醉前讨论。
麻醉医生术前1日访视病人,对以下患者病情需提请科室晨会讨论:a)新开展的手术麻醉患者,或新业务、新技术对麻醉有特殊要求的患者;b)手术科室申请会诊且有特殊病情或有全体麻醉医生应该重视的麻醉相关问题的患者;c)有重大麻醉风险或困难的患者,危重抢救的患者;d)麻醉用药或麻醉技术对提高全体麻醉医生素质或麻醉安全具有教育和指导意义的患者;e)既往有麻醉并发症或与麻醉安全有关的合并症的患者;麻醉医生详细汇报患者年龄、身高、体重、手术方式、影像学检查、生化检查等情况及拟实施的麻醉预案及注意事项;参会医生发言,全面分析讨论病例,科主任根据患者及手术情况对围麻醉期安全管理进行总结评价,提出围麻醉期可能出现的情况及相应措施,确保手术安全。
3)如麻醉医生的执业能力不足以承担高风险麻醉,术前汇报科主任或上级医师。
科主任可及时更换麻醉医师或指派有相应权限的麻醉医师作为上级医师指导麻醉。
3、麻醉前讨论内容由相关医师详细记录,必要时需向医疗主管部门报告备案。
麻醉风险评估及分级标准1、依据卫生部及医院病情评估制度,结合麻醉科专业特点,制定科室麻醉前访视与病情评估制度。
2、麻醉前或临床诊疗前麻醉医师应亲自访视病人,同时对病人依据专业病情评估标准进行评估。
我科现阶段病情评估以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临床麻醉指南》、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疼痛诊疗技术规范》、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近年陆续公布的26个临床麻醉诊疗指南和河北省麻醉质控专家委员会《临床麻醉质量控制标准》等专业标准或规范为基础,根据科室环境、设备、技术特点确定(详见:麻醉科病情评估技术标准)。
麻醉科术前讨论制度

麻醉科术前讨论制度1、麻醉科术前讨论为每日晨会常规,时间为工作日早8点,参与人员为麻醉科全体工作人员,地点为麻醉科办公室,由科主任主持。
2、术前讨论内容及程序1)由前一日值班医师汇报值班期间手术情况,手术与麻醉方式,是否顺利,患者转归,有无特殊情况,并作具体说明。
如有特殊情况,由科主任主持全科讨论。
2)当日手术术前讨论。
麻醉医师术前一日访视病人,患者高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状动脉性心脏病、肝肾功能不全、呼吸系统疾病等ASA分级2级或上的患者,手术创伤较大,出血较多,对患者生命体征影响较大的手术,新开展手术的麻醉等。
主麻医师详细汇报患者年龄、身高、体重,手术方式,影像学检查、生化检查等情况,并介绍拟麻醉方案说明理由及术中注意事项。
科主任主持讨论,根据患者及手术情况对麻醉方式做出评价,提示麻醉及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相应措施,确保手术安全。
3)如手术麻醉超过麻醉医师执业能力或超过所授权范围,术前汇报科主任或上级医师。
科主任可及时更换麻醉医师或指派有授权力的麻醉师作为上级医师指导手术麻醉。
4)术前与患者或手术医师沟通出现自己所不能解决问题的在手术前或当日汇报科主任,由指示或科主任帮助解决。
3、术前讨论内容由会议记录员详细登记在交班本、疑难危重病例讨论本中。
4、麻醉术前讨论制度是为手术及患者安全的,一切制度以患者为中心,以安全为前提。
麻醉效果评定的规范与流程主要内容一、全麻效果评级标准Ⅰ级:1.麻醉诱导平稳、无躁动、无呛咳及血液动力学变化,插管顺利无损伤。
2.麻醉维持期深浅适度,既无明显应急反映,又无呼吸循环的抑制,肌松良好,为手术提供良好的条件。
3.麻醉结束,苏醒期平稳,既没有过早或过迟苏醒,呼吸和循环各项监测正常,肌松恢复良好,拔管恰当,无不良反应。
4.无并发症。
Ⅱ级:1.麻醉诱导时稍有呛咳和血液动力学的改变。
2.麻醉维持期深度掌握不够熟练,血液动力学有改变,肌松尚可,配合手术欠理想。
3.麻醉结束缝皮时病人略有躁动,血压和呼吸稍有不平稳。
麻醉前讨论制度(5篇)

麻醉前讨论制度(5篇)第一篇:麻醉前讨论制度麻醉前讨论制度为了进一步落实麻醉科相关工作制度,提高麻醉质量,确保患者麻醉安全,现制定麻醉科术前讨论制度如下:1、麻醉科术前讨论为每日晨会常规,时间为工作日上午7:45,参加人员为麻醉科全体医生及实习进修医生,地点为麻醉办公室,由科主任或科副主任主持。
2、术前讨论内容及程序1)由值班医生汇报值班期间麻醉情况,麻醉是否顺利,患者转归,有无特殊情况,并作具体说明。
如有特殊情况,由科主任主持全科讨论。
2)当日麻醉前讨论。
麻醉医生术前1日访视病人,对以下患者病情需提请科室晨会讨论:a)新开展的手术麻醉患者,或新业务、新技术对麻醉有特殊要求的患者;b)手术科室申请会诊且有特殊病情或有全体麻醉医生应该重视的麻醉相关问题的患者;c)有重大麻醉风险或困难的患者,危重抢救的患者;d)麻醉用药或麻醉技术对提高全体麻醉医生素质或麻醉安全具有教育和指导意义的患者;e)既往有麻醉并发症或与麻醉安全有关的合并症的患者;麻醉医生详细汇报患者年龄、身高、体重、手术方式、影像学检查、生化检查等情况及拟实施的麻醉预案及注意事项;参会医生发言,全面分析讨论病例,科主任根据患者及手术情况对围麻醉期安全管理进行总结评价,提出围麻醉期可能出现的情况及相应措施,确保手术安全。
3)如麻醉医生的执业能力不足以承担高风险麻醉,术前汇报科主任或上级医师。
科主任可及时更换麻醉医师或指派有相应权限的麻醉医师作为上级医师指导麻醉。
3、麻醉前讨论内容由相关医师详细记录,必要时需向医疗主管部门报告备案。
麻醉风险评估及分级标准1、依据卫生部及医院病情评估制度,结合麻醉科专业特点,制定科室麻醉前访视与病情评估制度。
2、麻醉前或临床诊疗前麻醉医师应亲自访视病人,同时对病人依据专业病情评估标准进行评估。
我科现阶段病情评估以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临床麻醉指南》、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疼痛诊疗技术规范》、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近年陆续公布的26个临床麻醉诊疗指南和河北省麻醉质控专家委员会《临床麻醉质量控制标准》等专业标准或规范为基础,根据科室环境、设备、技术特点确定(详见:麻醉科病情评估技术标准)。
麻醉科术前讨论制度

麻醉科术前讨论制度
1、麻醉科术前讨论为每日晨会常规,时间为工作日早8点,参与人员为麻醉科全体工作人员,地点为麻醉科办公室,由科主任或科副主任主持。
2、术前讨论内容及程序
(1)由前一日值班医师汇报值班期间手术情况,手术与麻醉方式,是否顺利,患者转归,有无特殊情况,并作具体说明。
如有特殊情况,由科主任主持全科讨论。
(2)当日手术术前讨论
麻醉医师术前一日访视病人,患者高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状动脉性心脏病、肝肾功能不全、呼吸系统疾病等ASA 分级2级或上的患者,重大手术麻醉如心脏手术、大血管手术、食道癌根治术、肺叶切除术等,手术创伤较大,出血较多,对患者生命体征影响较大的手术,新开展手术的麻醉等。
主麻医师详细汇报患者年龄、身高、体重,手术方式,影像学检查、生化检查等情况,并介绍拟行麻醉方案说明理由及术中注意事项。
科主任主持讨论,根据患者及手术情况对麻醉方式做出评价,提示麻醉及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相应措施,确保手术安全。
(3)如手术麻醉超过麻醉医师执业能力或超过所授权范围,术前汇报科主任或上级医师。
科主任可及时更换麻醉医师或指派有授权力的麻醉师作为上级医师指导手术麻醉。
(4)术前与患者或手术医师沟通发现自己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在手术前或当日汇报科主任,由科主任帮助解决。
3、术前讨论内容由会议记录员详细登记在交班本、疑难危重病例讨论本中。
4、麻醉术前讨论制度是为手术及患者安全,一切制度以患者为中心,以安全为前提。
医院麻醉前讨论制度

医院麻醉前讨论制度麻醉前讨论是指在手术或其他治疗之前,由麻醉医师与医疗团队成员进行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其目的是为患者的手术或治疗过程提供最佳的麻醉效果,并确保患者在术后尽快恢复健康。
在医院麻醉前讨论制度方面,以下是我对此问题的一些看法。
一、制度目的1. 为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手术质量,建立和健全麻醉前讨论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2. 麻醉前讨论能够深入了解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及其与麻醉相关的问题,在规避潜在的风险的同时,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手术处理方案。
3. 麻醉前讨论不仅可以提高麻醉医生的工作效率,还可以提升麻醉医疗团队的合作精神和共性观念。
二、制度内容1. 麻醉前讨论的参与人员应包括麻醉医生、主治医生、护士、手术室护士和其他人员。
2. 讨论的内容涉及患者的病历、体检报告、一些特殊情况和患者个人状况等。
3. 讨论应该明确患者的处理意愿,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打破患者的疑虑、恐惧和不安。
4. 麻醉前讨论也应该涉及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例如患者术前饮食禁忌,药物禁忌,存在的过敏史及其他相关方面。
5. 麻醉前讨论之后,麻醉医生应该对患者进行最终的安全检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三、制度细则1. 麻醉前讨论应该按照固定的程序进行,时间应该提前安排好,确保提供充足的讨论时间。
2. 针对不同类患者,讨论的方案应该有差异化,例如对于儿童患者,需要考虑到他们的年龄特性和生理需求。
3. 麻醉前讨论应该进行完整记录,并记录到患者的病历以供随时参考。
4. 讨论中应该积极主动地向患者介绍麻醉过程中需要完善的事项,增强针对手术的自控能力。
5. 麻醉医生应该对参与讨论的人员进行安排,使得每个人都职责明确、工作清晰。
四、制度落地1. 麻醉前讨论制度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包括规章制度、管理制度、技术操作和人员培训等四大模块。
2. 相关部门需要性进行认真评估,评估之后再制定制度。
比如需要评估患者的年龄、身体功能、手术操作难度等,这些评估指标重要性不可忽视。
麻醉前讨论制度三篇.doc

麻醉前讨论制度三篇第1条麻醉前讨论制度为了进一步落实麻醉相关工作制度,提高麻醉质量,保证患者麻醉安全,现将麻醉前讨论制度制定如下1、麻醉科的术前讨论是每天早上的例行会议,每天早上有745个工作日。
参加者都是麻醉科的医生和实习生,地点是麻醉科办公室,由科室主任或副主任主持。
2、术前讨论内容和程序1)值班医生应报告值班期间的麻醉情况、麻醉是否顺利、患者结局以及是否有特殊情况,并做出具体说明。
如有特殊情况,由部门主任主持一般性讨论。
2)当天麻醉前讨论。
麻醉医师在手术前1日探视患者,以下患者的情况需提交至科室晨会讨论a)新开发的手术麻醉患者,或对新业务有特殊麻醉要求的患者、新技术;b)已向外科部门申请咨询,且有特殊情况或麻醉相关问题的患者,所有麻醉师都应予以关注;c)有重大麻醉风险或困难的患者,危重抢救患者;d)其麻醉药物或技术对提高所有麻醉师的素质或麻醉安全性具有教育和指导意义的患者;e)患者既往有麻醉并发症或与麻醉安全相关的并发症;麻醉师详细报告了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手术方式、影像检查、生化检查等。
以及麻醉计划和实施注意事项。
参与的医生进行了发言,并对病例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讨论。
科室主任根据患者和手术情况对围手术期安全管理进行总结和评价,提出围手术期麻醉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和相应措施,以确保手术安全。
3)麻醉医师的执业能力不足以承担高风险麻醉时,由术前报告科主任或上级医师负责。
科室主任可及时更换麻醉师或指派具有相应权限的麻醉师作为上级医师指导麻醉。
3、麻醉前讨论的内容应由相关医生详细记录,必要时报主管医疗部门备案。
麻醉风险评估和分类标准1、根据卫生部和医院的病情评估体系,结合麻醉科的专业特点,制定了该科的麻醉前访视和病情评估体系。
2、麻醉医师应在麻醉或临床诊断和治疗前亲自探访患者,并根据专业病情评估标准对患者进行评估。
我科现状评估依据中华医学会麻醉分会临床麻醉指南、中华医学会疼痛分会疼痛诊疗技术规范、中华医学会麻醉分会近年来陆续发布的26项临床麻醉诊疗指南,以及河北省麻醉质量临床麻醉质量控制标准等专业标准或规范控制专家委员会,根据科室环境、设备、的技术特点确定(详见麻醉科病情评估技术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控科室:医务科制度编号:068
资料内容:麻醉科术前讨论制度(4.7.2.1)修订时间:2020年10月
麻醉科术前讨论制度
麻醉科术前讨论为每日晨会常规,时间为工作日早8点,参与人员为麻醉科全体工作人员,地点为麻醉科办公室,有科主任或科副主任主持。
术前讨论内容及程序:
由前一日值班医师汇报值班期间手术情况,手术与麻醉方式,是否顺利,患者转归,有无特殊情况,并作具体说明。
如有特殊情况,由科主任主持全科讨论。
当日手术术前讨论。
麻醉医师术前一日访视病人,患者高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肝肾功能不全、呼吸系统疾病等ASA分级4级或以上的患者,重大手术麻醉如心脏手术、大血管手术、食道癌根治术、肺叶切除术等,手术创伤较大,出血较多,对患者生命体征影响较大的手术,新开展手术的麻醉等。
主麻医师详细汇报患者年龄、身高、体重,手术方式,影像学检查、生化检查等情况,并介绍拟麻醉方案说明理由及术中注意事项。
科主任主持讨论,根据患者及手术情况对麻醉方式做出评价,提示麻醉及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相应措施,确保手术安全。
如手术麻醉超过麻醉医师执业能力或超过所授权范围,术前汇报科主任或上级医师。
科主任可及时更换麻醉医师或指派有授权力的麻醉师作为上级医师指导手术麻醉。
术前与患者或手术医师沟通出现自己所不能解决问题的在手术前或当日汇报科主任,由科主任指示或帮助解决。
术前讨论内容由会议记录员详细登记在交班本、疑难危重病例讨论本中。
麻醉术前讨论制度是为手术及患者安全的,一切制度以患者为中心,以安全为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