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教师教育选修课程简介 .doc

合集下载

西南大学专业

西南大学专业
音乐学
专升本
视唱练耳、歌曲作法、中国音乐史、欧洲音乐史、曲式学概论、复调常识、钢琴、声乐、专业论文写作等。
汉语言文学
高起本
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外国文学、中学语文教学法、书法、古代散文诗歌研究、西方现代派文学、新文学思潮与流派等。
计算机科学技术
高起本
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数字分析、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高级语言、汇编语言、数字结构、系统分析与控制、信号处理原理、通信原理概论等。
房地产经营管理
专升本
企业管理、建筑设计工程、房地产开发与经营、SQL数据库系统及运用、运筹学、现代住宅经济与管理等。
工商管理
专升本
管理学、宏微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企业策划与诊断、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现在教育理论、企业战略管理等。
人力资源管理
专升本
基础会计学、管理学原理、经济学、管理思想史、劳动关系与劳动法、人员素质测评、薪酬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
农学
专升本
植物生理学、遗传学、农业试验设计、粮食作物学、经济作物学、作物育种学、耕作与生态学、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等。
动物医学
专升本
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兽医药理学、畜禽病理学、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兽医内科诊断学、畜禽流行病学、兽医卫生检验等。
动物科学
专升本
动物生理与生化学、动物遗传学、家畜育种学、动物营养学、饲料与饲养学、动物繁殖学、家畜环境卫生学、动物生产学、草地学等。
管理学原理、区域经济学、房地产开发、房屋建筑学、房地产估价、房地产经济学、物业管理概伦、房地产项目管理、房地产营销学等。
金融学
高起本
经济学、会计学、企业组织与环境、商务交流、财务管理、数量方法、管理会计、财务报表分析、组织行为学、电子商务概论、政府政策与经济学等。

西南大学选修课简介

西南大学选修课简介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导读:老师说偶尔会点划,不过貌似没点过,考试是一篇关于中国现当代的论文,3000字,手写老师讲课挺好的,主要是挑一些文学名篇来讲,像“再别康桥”这些的健康教冇:每节课豆要签到,不过那个可以代签的,考试时开卷考试,考前一修课一定要到教室听老师讲重点讲的内容就是“健康教弃”这方面的,想了解的同学可以去上,我们宿舍的貌似都不喜欢呢动物行为学:点名方式是偶尔抽查几个人,像我就是被抽查过的,考试方式是开卷,考前一节课会画重点,不过考试时间不一定是最后一堂课,提前了也不一定的喜欢动物的童鞋可以选修,挺好玩的,就讲一些小动物之类的,有一回放的一个视频我们拷回来看得还挺入迷的中国民俗:第一节课教务处的来点了下划,后来没点吧,去的人也多,考试内容是交一篇关于自己家乡民俗的论文老师讲课还好吧,但是他普通户平翘舌部分,听得我有点纠结的说食用菌学:点名的话是挨个位子登记过去了,我们上课点过两次划。

考试方式是开卷喜欢蘑菇的童鞋可以选修这门课,就是讲蘑菇。

我们现在就在研究吃啥蘑菇好,上课上得觉得蘑菇最好了世界劣花鉴赏第一次点名。

一次小作业,开卷考试,有重点、有范围。

基础教疗课程改革随机点三次名。

中期作业一篇论文,开卷考试,不划重点。

班主任工作随机点名,次数不定。

中期作业一次,开卷考试。

论语课一般都点名,最后交论文。

交论文时是一个一个过的。

二胡课不点名,最后交一篇心得体会即可。

市场营销名单在教室里传着签字的点划方式,最后开卷考试。

计算机信息基础第一次上课点划,划重点,闭卷考试。

不过不难。

逻辑学不点名。

但是课间做至少三次作业,而且当场交,属变个方式点需。

开卷。

太极养生每次都点。

每天上完课后写一篇心得体会,最后交。

当场检査考试。

健身气功同上。

人生美学点名三次,中期作业一次。

最后一篇小论文,2000以上都行。

生命科学导论点名三次,最后一篇相关论文,3000字左右。

整形美容,建议大家都可以选选。

老师实在是太好:第一节课就说明:我知道大家都很忙,都没时间来。

数学与应用数学免费师范专业培养方案-西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免费师范专业培养方案-西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免费师范)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简介本专业主要培养优秀的数学教师与研究人才。

毕业生多数在各省市有相当影响的中学任教,成长为区域教学骨干或者教育管理干部,部分在大学、科研院所工作,培育出一批知名教授和管理人才。

本专业师资雄厚,知名教授长期从事一线教学,重视培养学生数学修养,强化教师素质修炼和技能训练。

由国家级教学名师引领,是教育部特色专业,有数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全国最早招收数学教育方向博士的单位之一,与重点中学建有稳定的教育实践合作,与基础教育名师有长期合作。

本专业在全国尤其在西部享有盛誉,其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成果被评为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社会对优秀数学教师及数学应用人才的需求在任何时代都长盛不衰,本专业就业率一直名列学校前列。

大批杰出校友不仅为优秀人才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提供了支持,也为学生就业带来了机遇与优势,就业前景乐观。

二、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1)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较强的创新意识,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借助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

(2)掌握现代教育的基本理论与技能,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数学教育以及其他领域知识思考、理解中小学数学教育实践,能够胜任基础教育数学教师工作。

培养要求:(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受到严格的数学思维训练,具有较扎实的数学基础。

(3)具有应用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4)掌握基本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具有基本的教育管理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5)了解数学及其相关学科发展的新成果、新动态,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

(6)熟练掌握常用的数学软件,能够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育。

(7)有较强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具有一定的数学教育论文科研能力。

公共选修课程简介及任课教师简介解答

公共选修课程简介及任课教师简介解答

公共选修课课程简介及任课教师简介2003、2004、2005级各专业同学:2005—2006学年下学期,我校将开设四大类公共选修课程:人文社科类、自然科学类、教育类和艺术类。

为方便同学们选报,现将课程简介和任课教师简介公布于下,请同学们参照《湛江师范学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本专业公共选修课的学分要求和本人兴趣选择适合自己修读的公共选修课课程。

一、人文社科类课程:刘海涛,人文学院教授,省级精品课程《文学写作》负责人。

《文学欣赏》课程简介人文学院刘海涛本课程是一门为提高文理学生的艺术修养而设置的公选课程。

主讲教师将从文艺学、接受美学的角度产阐述文学的审美特征、写作模型和鉴赏方法,精选一批古今中外的小说、诗歌、散文、影视佳作作为教学案例,并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生动、直观地开展文学艺术的审美教育活动。

培养文理科同学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新素质是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使用课程网站平台()和博客技术是本课程的基本教学手段.采用高等教育出版社最新出版的“纸介图书+光盘+课程网站”的新形态教科书《文艺鉴赏概论》(国家级十五规划教材,魏诒、刘海涛主编)或《文学写作教程》(新形态高校教材,刘海涛主编)为本课程的主讲教材。

考核方式为撰写具体的文学作品的鉴赏文章,优秀作业将汇编成《感动大学生的100篇微型小说》等出版。

本学期开课32学时,2学分。

张文举,人文学院副教授。

专业范围:外国文学,宗教学,电影学。

主讲“外国文学”,“《圣经》”与“基督教文化专题研究”,“世界经典电影欣赏”,“电影简史”等。

《世界经典电影欣赏》课程简介人文学院张文举通过本课程,我们试图给学生提供一个系统接触文化精品的机会,并通过师范性的赏析活动,使学生能形成高尚的艺术品味,有能力识别和拒绝各类文化垃圾对他们的精神侵蚀,积极寻求并接触各类精美的文化产品,熏染精神,砥砺品格,成为有良好教养的人。

同时,通过系统组织学生观看经典影片,以及课堂引导性讨论、赏析和讲解,使学生对电影艺术一百年来的发展史,有一个整体的感性认识,对有影响的各种电影理论,有一相对系统的了解和把握,使他们能够从专业角度进入电影文化,从艺术角度深入电影堂奥。

西南大学全套视频课程

西南大学全套视频课程
外国文学下 授课教师:杨思聪
语文教师形象设计 授课教师:余立新
文化学 授课教师:余云华
中国现当代文学一 授课教师:何圣伦
鲁迅研究 授课教师:李怡
中国现当代文学二 授课教师:何圣伦
基础写作 授课教师:周维群
文学理论 授课教师:张兴成
杜甫诗歌选讲与研究 授课教师:刘明华
民事诉讼法 授课教师:张冬青
民法分论 授课教师:林学梅
刑法分论 授课教师:汪力
国际私法 授课教师:林学梅
婚姻与婚姻继承学 授课教师:房香蓉
国际经济法 授课教师:陶 林
商法学(下) 授课教师:吴志宇
西方法律思想史 授课教师:彭美
合同法 授课教师:李旭东
外国民商法 授课教师:张新民
当代西方经济思潮 授课教师:朱泽山
政治经济学 授课教师:张文
西方哲学史 授课教师:潘佳铭
社会心理学 授课教师:赵玉芳
马克思主义哲学 授课教师:郭 勇 0
伦理学 授课教师:邹顺康
市政学 授课教师:欧书阳
毕业论文指导
毕业论文系统使用指南 主讲教师:廖剑
文字学 授课教师:徐志奇
外国文学上 授课教师:杨思聪
秘书学 授课教师:黄杰
计算机科学技术
多媒体技术 授课教师:李晓 毛顺兵
数字电子技术 授课教师:黄莉
高等数学(下) 授课教师:邓辉文
专业英语 授课教师:王毅嘉
微机接口及应用 授课教师:杨照芳
汇编语言 授课教师:陈睿
教育管理案例研究 授课教师:吴岚
管理学 授课教师:王德清
旅游管理
中国民族民俗 授课教师:李世平

教师讲授课程简介

教师讲授课程简介

目录01俄罗斯的风景名胜 (1)02电脑防毒、防黑、电脑评测 (1)03多媒体MP3、MP4、FLASH 技术 (1)04留学日本生活日语 (2)05日本历史名人物语 (2)06世界种族、民俗分析与鉴赏 (2)07现代成功企业与物流 (3)08新能源时代 (3)09旅游民俗 (3)10实用俄语会话 (4)11俄罗斯果酒加工及酒文化 (4)12绿色食品与安全 (4)13食品安全与卫生 (5)14中国饮食文化 (5)15家庭食品制作 (5)16饮食与健康 (6)17 西餐礼仪 (6)18西餐制作 (6)19中国民族民间舞作品赏析 (7)20美术鉴赏 (7)21交响音乐赏析 (7)22书法鉴赏 (8)23声乐作品鉴赏 (8)24音乐剧鉴赏 (9)25外国舞蹈作品鉴赏 (9)26军事越野与定向运动 (9)27军事思想 (10)28军事体育课 (10)29轻武器知识 (10)31加拿大文化与大学教育 (11)32社会心理学 (11)33俄罗斯国情与风俗概论 (12)34欧洲经典音乐 (12)35桥牌入门 (12)36国际战略与国家安全战略 (13)37局部战争与现代军事思想 (13)38恐怖主义与反恐战争 (13)39轻武器知识 (14)40三十六计 (14)41中外军用航空器材知识 (15)42作物与杂草 (15)43家庭电工实用技术 (15)44家用电器的使用与维护 (16)45用电安全技术 (16)46创业管理学 (16)47现代科技发展概论 (16)48商事法学概览 (17)49西方法哲学简史 (17)50服饰色彩搭配 (18)51食品文化概论 (18)52探索心灵之旅 (18)53心理保健 (19)54 家庭园艺学 (19)55 果品文化 (20)56心理学 (20)57趣味植物学 (20)58 专利与创新 (21)59影视文学欣赏 (21)60演讲与口才 (21)61动画片影片赏析 (22)63钢笔字书法 (22)66数学史与数学文化 (23)67犬猫临床营养学 (23)68保险学原理与实务 (24)01俄罗斯的风景名胜课程号:026h0001t本课程将利用大量图片介绍俄罗斯的主要风景名胜古迹:莫斯科的红场、克里姆林宫、胜利公园,莫斯科大学,圣彼得堡的冬宫、夏宫、普希金城,教堂,俄罗斯的小金环,俄罗斯的旅游胜地-索契,海参葳等,名人故居介绍等,同时将介绍这些名胜古迹的地理位置、相关的历史知识、建筑特点、宗教习俗、名人典故等。

教师教育课程设置

教师教育课程设置

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一、背景介绍教师教育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也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就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进行探讨和阐述。

二、培养教师专业素养教师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优秀的教师。

因此,教师教育课程应着重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

可以设置涵盖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等多个领域的专业课程,如教育学导论、教育心理学、教育方法学、教育评价等,帮助教师建立扎实的专业基础,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三、增强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教师教育课程还应注重培养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

可以设置教育研究设计、教育统计分析等课程,提供教师进行教育研究所需的理论和方法,培养教师对教育问题的深入思考和独立研究能力,促进教育教学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四、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教师教育课程除了专业知识的传授外,还应该注重培养教师的职业道德。

可以开设教育伦理学、师德师风等课程,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引导教师正确认识和履行自己的职责,促进教师成为德才兼备、充满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教育者。

五、关注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师教育课程应该注重关注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可以设置各个学科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学科专业知识、学科教育法等课程,帮助教师系统掌握学科知识,了解学科的核心概念和基本理论,熟悉各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学科教学水平。

六、教育心理学与学生辅导教师教育课程还应包括教育心理学与学生辅导方面的内容。

可以设置教育心理学、学生心理辅导等课程,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心理问题,掌握适应不同学生心理特点的教育方法,提高对学生的关爱和引导能力。

七、教师领导力培养教师教育课程还应注重培养教师的领导力。

可以设置学校领导学、教育领导与管理等课程,帮助教师了解学校组织与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教师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教师的领导力水平。

八、教育技术与信息化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技术与信息化已成为教师教育的重要内容。

西南大学教学大纲模版

西南大学教学大纲模版

附件2
《XXX》教学大纲
二、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
课程性质及本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三、课程基本要求
理论和知识方面
能力和技能方面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以“章”为单位说明本教学单元的教学内容、教学基本要求、教学安排、重点、难点和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议等,格式如下:
第X章……
第X节……
一、……(详细说明讲授内容及具体要求)。

(各门课程可根据相关专业特点确定教学内容的编写格式)
五、教学方式与教学过程
说明课堂教学方式,如:启发式、探究式、案例式、参与式、研讨式教学等;教学过程注重师生互动、任务的合作完成、分组研讨等,并详细说明。

六、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列出采用的教材及相应的主要参考书目,按GB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编写,如:[序号]作者(多个作者以逗号隔开).书名.出版社所在地:出版社名称.出版年月。

七、课程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说明考核方式,如考试或考查、课堂发言、小组讨论、读书笔记、学生作品、论文及成绩的构成等。

八、其他说明
本课程教学大纲尚需说明的事项,如习题或作业,实践环节内容和要求等。

执笔人签名:专业(教学部)负责人签名:主管教学院长签名:
(注:大标题用黑体小2号字,小标题用黑体5号字,内容用宋体5号字录入、行距20磅,页面用A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大学教师教育选修课程简介《班主任工作》课程简介:本课程将帮助师范生学习关于班级建设与管理的系统知识与技能,从班主任面临的主要矛盾到班级建设的意义,从班级形象文化建设到班级制度文化建设,从班级人际关系文化到班级活动文化,从建班文化到班史文化,形成系统、全面的知识网络;能够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应用各种班级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方法顺利、有效地开展班主任工作;能够在班级建设中融入先进的班级管理理念,打造出有特色、高品位的班级文化。

在课程目标方面,突出了其实践性强的特点,以一线教师的“实战”经验为线索,强调榜样作用与示范作用,提供可以借鉴的“一手”经验。

在课程内容上,根据中学教育现实,重点强调班级文化建设与管理,将班级文化做了创造性划分,加入了如“人际文化”“班史文化”等板块,增强了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

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实际工作经验,从问题出发,采取讨论与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剖析具体案例,得出普遍规律。

教师简介:授课教师包括刘永凤、张廷艳、张勇、吴丹丹、张小华、文孔升、刘建勇,其中课程负责人为刘永凤,特级教师,研究员;重庆市外语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陶行知学会理事;重庆市教育评估专家组成员;重庆市教育科研专家库成员;重庆市教师主修网主讲教师;曾任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现任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

《教育公平》课程简介:《教育公平》是教师教育一门选修课程,其目的在于通过教学使师范生形成促进教育公平的理念,掌握在课堂教学、班级管理、学校管理和教育行政实践中实现教育公平的策略,促进每一个师范生的全面发展。

任课教师简介:1.吴渊男,1977年生,历史学博士,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现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讲师,研究方向:历史教学论、中国教育史、基础教育学。

专著有《当代中国农民办学研究——大别山宣村小学考察》(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另发表论文多篇。

主持项目“重庆市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研究”、“抗战时期四川省义务教育研究”、“新中国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史”,主研项目“普通高中新课程教科书使用跟踪研究”、“重庆市城乡教育统筹研究”。

曾开设本科课程:《中国文化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宗教学概论》、《民俗学概论》。

2.邓磊男,1983年生,教育学博士。

2005-2011年在西南大学教育学院学习,先后获教育学硕士、博士学位,曾主持省部级课题多项,发表论文多篇。

现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讲师,主要从事教育原理、高等教育学研究。

3.彭泽平(1974.12—),苗族,教育学博士,教授。

1995、1998年6月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分别获教育学学士、硕士学位;2003年6月在西南师范大学破格晋升副教授,同年12月增补为硕士研究生导师;2004年6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获教育学博士学位;2005-2008年进入教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作研究工作;2008年6月晋升西南大学教授。

现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教育学系主任,研究兴趣和领域:教育学原理、近代思想文化和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民族教育等。

《参与式教学》课程简介:《参与式教学》是一门教师教育选修课程,其目的在于通过教学使师范生形成参与式教学的理念,掌握参与式教学的实施策略,提高教学技能,让其在日后的教学实践中,能够真正将学生放在教育教学生活的主体位置,能够通过组织、设计“活动”的形式,全面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创造性学习与发展。

任课教师简介:1、徐学福男,1964年生,1987年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系毕业,获学士学位;1990年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系毕业,获教育学硕士学位;2003年西南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获教育学博士学位。

1990年至2005年在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工作,1998年晋升为副教授,2003年晋升为教授。

2005年调入西南大学教育学院工作,现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学论研究。

2、李雪垠女,1978年生。

英语语言学学士、教育学硕士、哲学博士。

国内首位审美心理与美育研究方向毕业的博士研究生,国际美学学会成员,重庆市美育专业委员会成员,重庆市品牌学会理事。

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著及参编教材5部,参研国家级课题3项、市校级课题多项。

主要研究领域为高校美育、职业教育、应用美学、性别研究,现为西南大学“课堂教学技术与艺术”国家精品课程执教教师。

3、艾兴男,1978年8月生。

2001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获教育学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教育部西南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获教育学硕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西南大学教育学院,获教育学博士学位。

现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中小学心理健康辅导技能》课程简介:(1)课程性质《中小学心理健康辅导技能》根据全面和谐发展的素质教育的理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贯彻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精神,关注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及教育,结合中小学心理健康辅导的实际,旨在传授心理健康辅导的训练理论和方法,本课程将结合丰富的案例、理论、团辅方案及其技巧以达到中小学教师心理辅导技能提高的目的。

(2)课程目标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中小学心理健康辅导技能”的科学理论与技术方法:了解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以及心理辅导的一般指导原则和一般操作原则,熟悉心理辅导的过程、操作技巧,并具体对学习心理辅导、成长辅导、人际交往辅导的技能熟知并学会应用。

(3)主要教学方式教师讲解、案例讨论、实训教师简介:汤永隆,男,博士,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毕业于日本国立广岛大学大学院教育学研究科心理学专攻,从事社会心理、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健康、现场心理等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工作,具有丰富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的经验。

擅长情感、婚姻、人际关系、工作压力等方面的咨询与辅导。

已发表中、英、日文文章30多篇,两本参编书籍。

张静秋,女,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博士,研究方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咨询心理学;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国家心理咨询师班培训师,授课内容主要为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咨询心理学。

曾在北京青少年网瘾治疗中心、重庆精神病院实习。

李士颖,女,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是社会心理学。

曾主修教育心理学、青少年心理健康、健康心理专题研究等课程;重庆市未成年劳动教养人员管理所志愿者,在未教所进行心理健康课程的讲授工作。

《中学生行为问题与矫正》课程简介:行为问题是中学生培养中的重要问题。

《中学生行为问题与矫正》课程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工具之一。

《中学生行为问题与矫正》是一门技术性的应用心理学课程,是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中很重要的一个分支。

这门课注重的是技术性,因此,让学生掌握其中的各种具体方法和技术及其应用就成了本门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即基础理论部分和行为问题的矫正部分。

其中,基础理论部分包括绪论、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常见流派和方法。

中学生行为问题的矫正部分主要包括,学习方面的行为问题与矫正、人际交往方面的行为问题与矫正、品行问题与矫正、网络成瘾与矫正、心身问题与矫正、升学与就业方面的行为问题与矫正以及其他行为问题与矫正等。

教师简介:史慧颖,女,汉族。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从事教学、科研和心理咨询工作。

主讲:咨询心理学、行为治疗、Satir家庭治疗。

发表论文和参与著作编写34篇(本),主持课题5项,主研和参研课题6项。

2006年、2007年、2008年和2009年被评为学年度优秀教师。

《教学心理学》课程简介: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是客观存在的。

但过去的教育心理学主要集中在解决学生“如何学”的问题上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而对于教师“如何教”的研究一直比较忽视。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全球进入信息化时代,教育者面临着如何才能教学生“学会学习”的紧迫问题,各国教育心理学家都不约而同地表现出了对“有效教与学以及参与教育者身心和谐发展”主题的关注。

自此,以“教”为指向,把教与学作为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以如何教才能有效促进学为中心的教学心理学研究,逐渐成为现代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教学心理学围绕“有效教促进高效学”这一主题,既关注知识和认知技能的掌握,又重视情感、需要、动机、人格等非认知因素的发展,更关注促进学生认知和非认知领域发展的教学设计的心理学原理与技术,探讨了基于心理学的教学理论、教学设计、教学策略以及教学技术等,这些重要内容,为有效教与学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理论、策略和技术。

对教师来说学习和掌握教学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于认识、探索教学规律,发现、解决教学问题,提高教学效率,促进专业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主讲教师:郭成(教授,博导)、刘衍玲(副教授,硕导)、江琦(副教授,硕导)、邵景进(讲师,博士)《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础教育的质量关系到民族的千秋大业,关系到社会的发展进步,基础教育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实施素质教育、保证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师教育课程系统中的一门重要的课程,是各专业学生接受教师教育的一门选修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二战”以来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概览;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概况;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调整;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基础教育课程实施;发展性课程评价的构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

本课程的学习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情况,把握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及趋势,能够对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养成关心思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识,学会运用有关理论来观察、分析、解决基础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能够开展课程与教学设计、实施、评价等相关工作,为今后胜任中小学教师工作奠定基础。

《教育研究方法》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专家走近教师,教师走近专家”,专家与教师的平等对话成为现实。

“学校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的教育理念得到普遍认同并得以实行。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教育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与可行性是教育研究工作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

《教育研究方法》立足于教育研究工作的实际,力求简单明了地回答“如何有效开展教育研究”这一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在学习教育基础理论的同时,深入了解教育研究的方法论,了解国外教育研究方法的动态,养成研究的意识和对教育理论与实践反思的态度,切实掌握教育研究的常用基本方法与操作技能,为形成和增进教育研究的素质和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课程力求做到理论性、系统性、应用性与操作性的有机结合。

教学方法以讲授式和案例分析为主,辅以讨论与研究方法的实际操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