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科大质量管理第3版课件PPT
合集下载
全面质量管理基础三版PPT课件

协调者
小质量 制造的有形产品 直接与产品的制造
相关的过程 制造业
技术问题 购买产品的主顾 以职能部门文化为
基础 工厂目标之中 与不良的加工产品
与工厂规格、程序 和标准的符合性 部门绩效
集中在质量保证部 质量经理
大质量 所有类型的产品,无论是否供销售 制造业、支持和业务在内的所有过程
制造、服务和政府机构在内的所有产业,无论盈利? 经营问题
常青》
5、质量管理八项原则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2)领导作用 (3)全员参与 (4)过程方法 (5)管理的系统方法 (6)持续改进 (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6、卓越绩效准则的核心价值观
(1)远见卓识的领导 (2)顾客驱动的卓越 (3)培育学习型的组织和个人 (4)内部和外部的合作伙伴关系 (5)灵活性和快速反应 (6)关注未来,追求持续稳定发展 (7)促进创新的管理 (8)基于事实的管理 (9)社会责任和公民义务 (10)重在结果和创造价值。 (11)系统的观点
第一部分 基本概念和原理 三、质量管理系统
1、 衡量过程质量三个主要的尺度 效果 效率 适用性
过程方法:系统的识别和管理组织所应用的过程,特别是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
管理的系统方法: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体系来看待,理解和管理, 有助于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
质量管理体系: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
和术语》
固有
特性
要求
注意:质量要求联系实际记忆。
2、质量概念的演变
符合性质量------克劳斯比代表 适用性质量-------朱兰为代表 大质量------------20世纪80年代朱兰提出
推荐课外读物克 劳斯比《质量免费》系列
小质量 制造的有形产品 直接与产品的制造
相关的过程 制造业
技术问题 购买产品的主顾 以职能部门文化为
基础 工厂目标之中 与不良的加工产品
与工厂规格、程序 和标准的符合性 部门绩效
集中在质量保证部 质量经理
大质量 所有类型的产品,无论是否供销售 制造业、支持和业务在内的所有过程
制造、服务和政府机构在内的所有产业,无论盈利? 经营问题
常青》
5、质量管理八项原则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2)领导作用 (3)全员参与 (4)过程方法 (5)管理的系统方法 (6)持续改进 (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6、卓越绩效准则的核心价值观
(1)远见卓识的领导 (2)顾客驱动的卓越 (3)培育学习型的组织和个人 (4)内部和外部的合作伙伴关系 (5)灵活性和快速反应 (6)关注未来,追求持续稳定发展 (7)促进创新的管理 (8)基于事实的管理 (9)社会责任和公民义务 (10)重在结果和创造价值。 (11)系统的观点
第一部分 基本概念和原理 三、质量管理系统
1、 衡量过程质量三个主要的尺度 效果 效率 适用性
过程方法:系统的识别和管理组织所应用的过程,特别是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
管理的系统方法: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体系来看待,理解和管理, 有助于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
质量管理体系: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
和术语》
固有
特性
要求
注意:质量要求联系实际记忆。
2、质量概念的演变
符合性质量------克劳斯比代表 适用性质量-------朱兰为代表 大质量------------20世纪80年代朱兰提出
推荐课外读物克 劳斯比《质量免费》系列
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第三版)

舒适性----服务过程的舒适程度;(清洁、美观)
文明性----精神上的满足;(友好、尊重)
功能性是服务质量特性的基本特性,后面的5个特性是伴随 功能性产生的。 思考:服务质量特性定量描述还是定性描述?
1.2.6 魅力质量特性和必须质量特性
用户 满意 不充分
魅力特性
充分
质量特性
必须质量特性 一元质量特性 不满意
管理方法的进步是企业进步的标志;
管理的动态性、可变性和社会进步紧密相连。
2.1 质量管理的概念
质量管理的定义: “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质量管理活动包括:(五项内容)
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质量策划——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
源以实现目标;
质量控制——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 质量保证——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 质量改进——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质 量 策 划 质 量 控 制 质 量 改 进
2.2 质量管理的基本工作程序
科学的工作程序就是PDCA
A:处理
P:计划 D:执行
C:检查
遗留问题 转入下期
分析 现状 找出 问题
总结经验 纳入标准
A P C D
拟定措施计划
检查效果 发现问题
执行措施 执行计划
PDCA循环八个步骤
A
C
P
D
A C
P D A P C D
质量经济性: 质量与组织经济效益的关系以及对组织积极效益的影响
1.2 质量特性
1.2.1质量特性的含义
定义:“与要求有关的,产品、过程或体系的固有特 性”。 把顾客需求(感性的、含混的)转化为质量特性(清 晰的、理性的、技术的工程语言)变换的越准确,就 越能反映顾客的要求。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 第3版课件第2章

2.2.2 总要素要求的要点
2.质量管理体系成文信息要求
(1)类型
(2)创建和更新
(3)成文信息的控制
3.管理职责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组织内相关角色的职责、权限得到分配、
沟通和理解。
4.资源管理
(1)提供所必需的资源
(3)基础设施
(2)人力资源
(4)工作环境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第3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第3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13
“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2.3.3 质量管理体系的总体设计
质量管理体系总体设计的内容为:领导决策,统一认识; 组织落实,成立机构;教育培训,制订实施计划以及质量管理 体系策划。
(1)领导决策,统一认识 (2)组织落实,成立机构 (3)教育培训,制定计划 (4)质量管理体系策划
第2章
“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第3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2
质量管理体系及评价
2.1 质量管理体系基本知识 2.2 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 2.3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持续改进 2.4 卓越质量管理模式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第3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第3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
“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2.4.1 美国波多里奇(Baldrige)质量奖
波多里奇奖评审标准结构图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第3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21
“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2.4.2 欧洲质量奖 1.欧洲质量奖概述
欧洲质量奖是欧洲最具声望和影响力的用来表彰优秀企业的 奖项,代表着EFQM表彰优秀企业的最高荣誉。
质量管理(第三章) PPT课件

3
3.1.2 质量统计基础 1、总体和样本
总体:是指在某一次统计分析中研究对象的全体。用N表 示。
个体:是指组成总体的每个单元(产品)。 样本:也叫“子样”,是指从总体中随机抽取出来,并对其 进行详细研究分析的一部分个体(样品),样本中包括的样 品数目称为样本量或样本大小,常用符号n表示。
4
2、质量数据
28
3.5.2 直方图的绘制步骤及应用
第一步:收集质量数据。
作直方图数据一般应大于50个,以100个数据为宜。 100个轴承外径尺寸数据。
第二步:找出质量数据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计 算出极差R。
计算公式:R=Xmax - Xmin
29
P81 案例分析3-13
178 172 176 181 176 179 185 187 176 177
是指对产品进行某种质量特性的检查、试验、化验等所得
到的量化结果。它通常是由个体产品质量特性值所组成的样
本(总体)的质量数据集。
质量差异:产品的各道工序波动误差集中表现为产品的误 差,这种误差成为质量差异或质量波动。
质量数据的种类
计量值数据:可以连续取值的数据。
计数值数据:不能连续取值的数据。不连续的整数。
(3)必要时,应评审或修改调查表的格式;
(4)在调查做记录时,应力求准确、清楚,可由其他人或
组长对调楂结果进行复核。
15
3.2.2 分层法
1、含义
分层法又叫分类法、分组法,它是按照一定的标志,将收集
到的大量质量特征数据按其数据的不同来源进行分类、整理和汇
总的一种方法。分层的目的(或原则)在于把杂乱无章和错综复
整群抽样
先将总体单位分为若干群(部分)(各群之间差异应非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DO
(5)计划贯彻和执行措施
➢ Check
(6)检查执行效果
➢ Act
(7)巩固成果
(8)继续提高
质量管理
-12-
戴明14条质量管理要点
(1)把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作为长期目标
(2)接受新观念,学习新知识
(3)建立基于统计过程控制的质量管理体系
(4)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的合作和信任关系。
(5)持续改进生产和服务系统
(6)建立全面的在职培训制度
(7)建立有效的领导体系
(8)营造一个鼓励创新的氛围
(9)破除部门之间的壁垒
(10)提供切实可行的质量改进工具和方法
(11)取消对一线员工的工作定额
(12)把工作成果转变为员工继续努力工作的动力
(13)建立员工自我提高的机制
(14)采取积极的行动推进组织变革
质量管理
-13-
质量管理
-3-
1.1 质量管理基本概念
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要求: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 需求或期望。
质量管理
-4-
质量管理: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 调的活动 。
质量控制(QC):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证(QA):质量保证是质量管理的 一部分,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 信任。
持续改进
质量管理
顾客 需求 管理
设计 质量 管理
过程 质量 控制
抽样 验收 检查
顾客
满意度
测评
反馈机制
-15-
第1章 质量管理概论
1.1 质量管理基本概念 1.2 质量管理基本原理 1.3 质量管理发展历程与新发展
质量管理
-16-
1.3 质量管理发展历程与新发展
质量检验阶段
➢ 时期:直到20世纪初
-19-
质量管理新发展
➢ 质量管理体系与卓越绩效模式正在各类组织 中达成共识
➢ 企业质量文化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精神层 (使命、愿景、价值观……)
行为层 (制度、标准、准则……)
物质层 (运营环境、技术条件、标示……)
质量管理
-20-
案例分析:惠达餐饮服务有限公司的质量文化建设
1. 根据你的判断,可能是哪些部门的原因会导致团餐配送迟到? 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持续改进: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
质量管理
-5-
过程: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 相互作用的活动。
产品:过程的结果。
顾客和其 他相关方
增值
要求
输入 产品 实现
顾客和其 他相关方
产品
输出
满意
质量管理
控制
-6-
第1章 质量管理概论
1.1 质量管理基本概念 1.2 质量管理基本原理 1.3 质量管理发展历程与新发展
2. 如何定位餐饮公司的使命? 3. 你对惠达餐饮服务有限公司质量文化建设有哪些建议?
质量管理
1-21
质量管理概论总结
➢ 从引导案例中再一次认识到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 质量管理概念的更新体现了质量管理理念的发展 ➢ 只有认真领会大师的思想才能真正理解质量管理
的基本原理:“顾客满意,持续改进” ➢ 质量管理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 质量管理的新发展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质量管理
-7-
1.2 质量管理基本原理
朱兰“质量三部曲”
➢ 质量计划 ➢ 质量控制 ➢ 质量改进
质量管理
-8-
1.2 质量管理基本原理
朱兰“螺旋曲线”
适用性
作用保养 批发零售
开发
研制
设计 市场
研究
制定产品规格
服务
销售 测试
市场 研究
检验
工序控制 生产 设施布置
开发 研制
制定工艺
设计 制定产品规格
质量管理
-22-
《质量管理》
顾客满意,持续改进
第2章 全面质量管理
2.1 概述 2.2 质量管理基本工具 2.3 其他质量管理方法
质量管理
-24-
知识要点
TQM的特点、内涵与基本要求
7种老工具的使用
7种新工具的含义、用途与操作步骤
QC小组的工作步骤与内容
头脑风暴的工作步骤
标杆法的工作步骤
✓定性描述到定量分析 ✓事后检验到事前控制 ✓产品检验到过程控制
质量管理
-18-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 时期:20世纪中叶至今 ➢ 理论指导:费根堡姆的TQC以及朱兰、戴明、
桑德霍姆、克劳斯比等质量管理专家的理论 ➢ 显著特点:三全一多样
✓全员的质量管理 ✓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全方位的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
➢ 理论指导: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
➢ 显著特点:三权分立
✓制定质量标准(立法) ✓按照事先制定的标准进行生产(执法) ✓鉴定所制造的产品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司法)
质量管理
-17-
统计过程控制阶段
➢ 时期:20世纪初到20世纪中叶 ➢ 理论指导:休哈特的统计质量控制理论、道
奇和罗米格的抽样检验理论 ➢ 显著特点:三个根本性转变
《质量管理》
顾客满意,持续改进
第1章 质量管理概论
1.1 质量管理基本概念 1.2 质量管理基本原理 1.3 质量管理发展历程与新发展
质量管理
-1-
知识要点
8个质量管理术语 4个重量级质量管理专家的思想 3个质量管理阶段 企业质量文化建设
质量管理
-2-
第1章 质量管理概论
1.1 质量管理基本概念 1.2 质量管理基本原理 1.3 质量管理发展历程与新发展
制定工艺 采购
供应商
质量管理
-9-
桑德霍姆“质量循环”
供 应商
服务 销售
市场 研究
产品 研制
制定 工艺
检验
采购
加工
制造
用户
质量管理
-10-
戴明“PDCA循环”
AP CD
AP CD
(a)
AP A PC D CD
(b)
质量管理
-11-
PDCA循环的四个步骤
➢ Plan
(1)找出所存在的问题 (2)寻找问题存在的原因 (3)找出其中的主要原因 (4)针对主要原因,研究、制定措施
质量管理
-25-
第2章 全面质量管理
2.1 概述 2.2 质量管理基本工具 2.3 其他质量管理方法
质量管理
-26-
2.1 概述
全面质量管理:“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 在充分满足用户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 设计、生产和服务,把企业各部门的研制质量、 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结合在一起,成为一 个有效体系。”全面质量管理即全员质量管理、 全过程质量管理、全方位质量管理、多种多样的 质量管理工具或方法,即“三全一多样。”
克劳斯比“零缺陷”
➢ 高层管理者的责任与愿望 ➢ 决非不是一劳永逸 ➢ 管理者对质量认知 ➢ 第一次就做对最经济 ➢ 每个人都尽到自己的职责
质量管理
-14-
产品生命周期质量管理
➢ 表现了产品(服务)质量形成的客观规律 ➢ 表现了质量管理的目的与手段的逻辑关系 ➢ 形成了一种质量管理的反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