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及答案-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初中.doc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写作 口语交际 综合性学习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写作 口语交际 综合性学习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 新版新人教版

(1)《论语》关于个人修养的格言
•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
者而改之。 •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
乎?传不习乎?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 朱熹说:天不生仲 尼,万古如长夜。
• 山东至今仍流传颂 扬孔子的民谚:天下文 官祖,累代帝王师。
1、孔子弟子和门人
• 据称,孔子有弟子三千多,贤人七十二。 这些弟子及其后学努力传播孔子的思想学 说,形成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一个学 派。

“七十二贤人”中,有:以德行著称
的颜回、闵损,以口才著称的端木赐、宰
(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 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10)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11)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nòu)。 (12)仁者无敌。
仁政学说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 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 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 益。
(2)《论语》关于学习方面的名言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
如学也。
(3)《孟子》中的名句

”孔子提出“德治”的治国主张,认为统治者
应“正己然后正人”,以德治民。他还提出“正名”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中考练习题归纳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中考练习题归纳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1、孔子,孟子的生平和主要经历.如孔子小时候就显露出过人的才华,”孟母三迁”的故事,孔子,孟子周游列国的经过等.2、孔子弟子和门人.我们通常说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最突出的有七十余人,你可以重点了解其中的几位.3、<<论语>><<孟子>>何时被列入四书?何时成为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必读书?4、孔子和孟子对周边国家文化的影响?5、了解山东曲阜孔庙,孔府,孔林的特点,规模及收藏品等情况.最佳答案宋朝朱熹将《论语》《"孟子》列入四书的由于朱熹注释的《四书》既融会了前人的学说,又有他自己的独特见解,切于世用;又由于以程颢、程颐兄弟和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地位的日益上升,所以,朱熹死后,朝廷便将他所编定注释的《四书》审定为官书,从此盛行起来,到元代延佑年间(1314——1320)恢复科举考试,正式把出题范围限制在朱注《四书》之内,明、清沿袭而衍出“八股文”考试制度,题目也都是在朱注《四书》里。

-------------------------------------------------颜回中文名称: 颜回又名: 复圣,字子渊,颜叔, 颜渊, 颜生. 性别: 男所属年代: 春秋战国时代生卒年: 公元前523~前490闵子骞(前536--前487),名损,字子骞,春秋时卫国人(今濮阳县渠村乡大闵城人),孔子高徒,为二十四孝子之一,以德行和颜渊并称。

冉伯牛(生卒年不详)姓冉,名耕。

字伯牛。

春秋末年鲁国人。

出身"贱人"家族。

孔子弟子中以德行著称者之一。

仲由国藉不详,字子路,小孔子九岁。

端木赐字子贡,卫国人。

言偃字子游,吴国人。

小孔子四十五岁。

以文学著名。

卜商字子夏,卫国人。

小孔子四十四岁。

曾参字子舆,南武城人。

小孔子四十六岁。

-------------------------------------------------曲阜孔庙、孔林、孔府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孔子是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中国春秋时期伟大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二及答案-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初中.doc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二及答案-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初中.doc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二及答案|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某班举行了“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活动,假如你是其中一员,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论语》《孟子》均列入古时“四书”,“四书”中另两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孔、孟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不朽的是他们的思想和美德。

请从你的知识积累中去探寻他们的思想或美德,并在《论语》《孟子》中找到例句。

示例:孔子谦虚的美德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孟子民本思想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大学中庸(2)示例:孔子:务实精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孟子:舍生取义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及答案|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某班举行“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假如你是该班学生,请参加这个活动,并完成下面的题目。

(1)请为这个活动设计一个开场白,以激发同学们的活动兴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2)孔孟名言知多少请将孔子和孟子的名言各举一例,并稍加点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3)我心中的孔子、孟子。

有人说现代社会日新月异,孔子、孟子的思想早已老去,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请辅以例子简单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4)通过开展这样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请谈谈你的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参考答案:(1)示例:孔子、孟子虽然离我们的时代十分久远,但他们思想中的精髓已成为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一起走近孔子和孟子吧。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实践活动及练习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实践活动及练习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导入:你还记得吗?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写,那时候学生入学要先拜孔子(没有孔子牌位,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其次才向老师行礼。

是啊,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里,孔子都具有无比崇高的地位。

孟子呢,直接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在历史上并称“孔孟”。

孔子、孟子离我们的时代已十分久远,然而他们那杰出的智慧和伟大的人格,仍然会给我们以有益的启迪。

1、孔子、孟子的生平和主要经历(1).孔子(前551~前479)中国春秋后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

名孔丘,字仲尼。

鲁国人。

生平先世为宋国贵族,因避内乱移居鲁国。

父叔梁纥,母颜氏。

鲁襄公二十二年(前551)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

鲁国是周公儿子伯禽的封地,素有礼乐之邦之称。

至春秋末,礼乐仍保持完好。

鲁国根深蒂固的礼乐传统对孔子有深刻的影响。

孔子幼时常以陈俎豆、设礼容为戏。

早年丧父,家境中落,年轻时曾做过管粮仓、管放牧的小官。

30余岁时开始授徒讲学。

鲁昭公二十六年(前516),鲁国内乱,孔子不满季氏为首的三桓擅权,一度离鲁至齐,不久返回。

开始整理诗、书、礼、乐,招收弟子日多,影响愈大。

鲁定公九年(前501),出任中都宰,颇有政绩。

后升为司空和大司寇。

定公十年齐鲁夹谷之会,孔子相礼,鲁国兵礼并用,收回被齐国侵占的郓、灌及龟阴之田。

定公十三年,孔子为维护公室,建议毁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等三家都邑,季孙氏、叔孙氏的邱、费被毁后,孟孙氏以武力对抗,孔子计划失败。

以后鲁国政局有变,孔子见理想难以实现,遂带领弟子离开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的飘泊生涯,时孔子55岁。

孔子14年中先后到过卫、陈、宋、蔡、楚等国,向各诸侯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但均不见用。

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季康子以币迎孔子,孔子归鲁,时年68岁。

鲁哀公和季康子虽常向孔子问政,但终不起用。

孔子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典籍,删修《春秋》。

其学生将其思想言行记载在《论语》中。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3课《孟子三章》课后练习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3课《孟子三章》课后练习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八年级语文上册《孟子三章》练习题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畎.亩(quǎn)孙叔敖.(áo)法家拂.士(fú)B.拂.乱(bì)公孙衍.(yǎn)丈夫之冠.(guàn)C.域.民(yù)百里奚.(xī)富贵不能淫.(yín)D.傅说.(shuō)衡于虑.(lǜ)空乏.其身(fá)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是()A.丈夫之.冠也往之.女家。

B.舜发于.畎亩之中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C.行拂.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家拂.士。

D.居天下之.广居三里之.城。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女子之嫁也A.丈夫之.冠也(《富贵不能淫》)B.七里之.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C.往之.女家(《富贵不能淫》)D.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人恒过.B.劳.其筋骨C.必先苦.其心志D.空乏.其身5.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往之女家。

B.曾益其所不能。

C.行拂乱其所为。

D.衡于虑。

6.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当的一项是()A.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B.必先/苦其心志C.人/恒过,然后/能改D.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七里之郭.( ) (2)委而去.之( )(3)多助之至.( ) (4)父命.之( )(5)与民由之.( ) (6)威武不能屈.( )(7)人恒.过( ) (8)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9)而后作.( ) (10)入.则无法家拂士( )8.翻译下列句子(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译文:(2)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3)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译文:(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中考练习题归纳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中考练习题归纳

《我所了解的孔子孟子》九下五单元【中考训练题】班级拟组织“我所了解的孔子孟子”语文实践活动。

1、请你拟写几条标语张贴在校园橱窗。

①走进孔孟世界,探究儒家思想。

②探究儒家思想精髓,弘扬中华民族文化。

③圣贤功德垂青史,古人经典流后世。

④儒学经典传五洲,孔孟思想溢襄樊。

2、请你设计多种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

①建立孔孟档案;②举办孔孟故事会;③编写孔孟手抄报;④编辑孔孟小词典;⑤召开探究儒家思想交流会。

3、《孔子》《孟子》记载了孔孟的社会理想、政治主张,以及他们的在修身、交友、学习方面的见解。

请你用他们的主张来说明之。

(1)孔子宣扬:①修身刚正的人格: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

②与人交往的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所具有谦虚的美德: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孟子主张施“仁政”行“王道”。

①宣扬民本思想:体现民心向背的名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②宣扬仁义道德:其“性善说”在《鱼我所欲也》中明确体现,“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4、“孟母三迁”故事:(一般了解)孟子小时候很贪玩,模仿性很强。

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他常常玩筑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

母亲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的游戏。

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学堂旁边。

孟子就跟着学生们学习礼节和知识。

孟母认为这才是孩子应该学习的,心里很高兴,就不再搬家了。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

5、“孟母断织”故事(一般了解)孟子小的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他的母亲正在织布,(见他回来,)便问道:“学习怎么样了?”孟子(漫不经心地)回答说:“跟过去一样。

”孟母(见他无所谓的样子,十分恼火,)就用剪刀把织好的布剪断。

孟子见状害怕极了,就问他母亲:“为什么要发这样大的火?”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

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问才能增长知识。

所以平时能平安无事,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开祸害。

初中语文孔孟论学习同步练习(附答案)

初中语文孔孟论学习同步练习(附答案)

初中语文孔孟论学习同步练习(附答案)_学习方法网---------------------------------------第7课《孔孟论学习》同步练习⊙收获平台一、字词积累。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不亦说()乎不思则罔()不学则殆()思援弓缴()流杵()一日暴()之辟()若九轫()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③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________________④ 一日暴之。

⑤ 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⑥ 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

3.解释下列多义词的意义。

①之:A、学而时习之。

B、君子深造之。

C、通国之善奕者也。

D、奕秋之为听。

②而:A、温故而知新。

_B、学而不思则罔。

C、思援弓缴而射之。

_D、掘井九轫而不及泉。

③以:A、是以谓之‘文’也。

_B、君子深造之以道。

C、以至仁伐至不仁。

4.默写。

(每条横线上填写一句)① ,不亦说乎?② ,是以谓之“文”也。

③ ,孰不顺成?④《论语》里谈学习与思考的关系的句子是⑤《论语》里谈学习要有老老实实的态度的句子是⑥孟子论“自得”之妙处的句子是___二、阅读课文《孔孟论学习》,回答问题。

1.《论语》的“论”字读________,它是记录的一部书。

2.“子曰”的“子”是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孔子曰:受学重问,孰不顺成。

②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③是为其智弗若与?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4.“自得之”的“自得”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语文九年级下人教新课标第五单元综合性学习《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

语文九年级下人教新课标第五单元综合性学习《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

28
《孟子》的影响
《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 书。五代后蜀时,《孟子》开始列入“经书”, 南宋朱熹编《四书》时列入了《孟子》。元、 明以后又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更是读书人的 必读书了。《孟子》中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 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对后世的散文 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9
孟府
11
孔子
《论语》
12
孔子讲学图
13
孔子故里——曲阜
14
孔子雕塑
15
孔子雕塑
16
孔庙
17
孔府
18
孔庙
19
孔庙
20
孔庙鸟瞰图
21
孔府
22
孔林
23
杏坛
24
孟子档案
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名轲,邹 (今山东邹县)人。他幼年丧父,家庭贫困,在 母亲的教导下勤奋学习。青年时以士的身份游说 诸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后来退居讲学。孟 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大 的影响,被尊奉为“亚圣”。 孟子能成为“亚 圣”,多得力于他母亲的教诲。孟子的母亲仉 (zhǎng)氏一生克勤克俭,含辛茹苦,抚育儿子。 孟母教子故事如“孟母三迁”、“断织教子”、 “为儿媳训子”等广为流传。
9
孔子的教育观
有教无类:他主张教育的对象不应分贵贱 贤愚,而要一视同仁, 开平民教育之先河。 因材施教 :在教学方法方面,他提出 “因材施教”,重视启发式教育,是现代民 主个性化教育和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源头。
10
孔门弟子
据称孔子门人多达3000人, 比较出名的有72人。这些弟子及 其后来的学生都努力传播孔子的 思想学说,形成了中国历史上影 响最大的一个学派,即儒家学派。 “72贤人”中,有以德行著称的 颜回、闵损,以口才著称的端木 赐、宰予,以政事著称的冉求、 仲由,以孝道著称的曾参等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近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及答案|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初中语文基础
知识大全-
下面是一节语文活动课的过程设计,请按要求答题。

走近孔子和孟子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读书报告会
①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②各小组推荐代表上台发言,可选择以下话题:
a.孔子和孟子所处的时代。

b.孔子和孟子的生平和主要经历。

c.孔子的弟子和门人。

d.《论语》和《孟子》的简介。

e.孔子、孟子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f.山东曲阜孔庙、孔府、孔林的特点、规模及藏品等情况。

③主持人根据评委意见宣布结果。

④语文教师对本次活动作出小结。

(1)请给主持人设计一段开场白,要求能切合本次活动的主题,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假如你就是被推荐的代表,请概述你发言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孟子和孔子的社会思想,政治主张,以及他们的修身,交友都对我们后人有很深的影响。

中国孟子和孔子的礼仪对社会起了很大的影响。

(意对即可)
②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

他幼年丧父,家庭贫困,在母亲的教导下勤奋学习。

青年时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后来退居讲学。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亚圣”。

孟子也非天生的圣人,他也有过性格不稳定的幼年,孟子能成为“亚圣”,多得力于他母亲的教诲。

孟子的母亲仉(zhǎng)氏一生克勤克俭,含辛茹苦,抚育儿子。

孟子的母亲是位伟大的女性,她含辛茹苦坚守志节,抚育儿子,从慎始、励志、敦品、勉学以至于约礼、成金,数十年如一日,毫不放松,既成就了孟子,更为后世的母亲留下一套完整的教子方案。

孟母教子故事如“孟母三迁”、“断织教子”、“为儿媳训子”等广为流传。

“走近留守儿童”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及答案:|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初中语文基础
知识大全-
问题探究。

(7分)
留守儿童近半因父母外出打工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精神上和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为了关爱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某校团委开展了“走近留守儿童”的主题活动,通过同学之间结对子的形式,帮助留守生走出心灵阴影,健康快乐成长。

请你参加本次活动,并完成下列任务。

⑴下面是学生拟写的活动主题词,作为主持人,你选用哪一个更贴切?请简要说明理由。

(3分)
①让世界充满爱②明天更美好③手拉手,心连心
选项:___。

(只填序号)理由:___________
⑵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某高校研究机构对我省留守儿童的情况调查表,请你从中提炼两则信息。

(2分)
福建省留守儿童抑郁情绪调查表
抑郁频度
经常
有时
很少
没有
百分比
5.9%
52.9%
35.5%
6.7%
解决方式
对父母说
对同学说
对老师说
不说
百分比
23.6%
35.5%
5.9%
35%
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⑶为了开展好这次活动,请你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2分)
示例:给留守生集体过生日
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答案】(7分)(1)(1分)选③更贴切。

(2分)因为它扣紧主题,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此次活动的内容。

(2)(2分)示例:①很多的留守儿童有抑郁情绪;②解决抑郁情绪的主要方式是对同学说。

(3)(2分)示例:①举办“我与留守生心连心”演讲比赛;②开设留守儿童心理辅导课;③评选自立自强优秀留守儿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