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xxxx系统备份和恢复指南
如何进行电脑系统备份和恢复

如何进行电脑系统备份和恢复电脑系统备份和恢复是保障数据安全和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措施。
当我们的电脑系统遭受病毒攻击、硬盘损坏或系统崩溃时,备份和恢复可以帮助我们迅速恢复到之前的状态。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电脑系统备份和恢复。
一、备份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电脑系统备份之前,我们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我们需要购买一个可靠的外部存储设备,如移动硬盘或U盘。
其次,我们需要安装备份软件,如Windows系统自带的备份工具或第三方备份软件。
最后,我们需要关闭所有正在运行的程序,并确保电脑处于稳定的状态。
二、进行电脑系统备份1. 打开备份软件,选择系统备份功能。
2. 选择备份目标,将备份文件存储到外部存储设备中。
3. 选择备份类型,可以选择完整备份或增量备份。
完整备份会将整个系统备份到外部设备中,而增量备份只备份最近更改的文件和数据,速度更快。
4. 开始备份,等待备份过程完成。
三、进行电脑系统恢复1. 打开备份软件,选择系统恢复功能。
2. 选择恢复源,从外部存储设备中选择之前备份的系统文件。
3. 选择恢复目标,确定要将系统恢复到哪个分区或硬盘上。
4. 开始恢复,等待恢复过程完成。
四、定期进行系统备份和恢复为了确保数据的安全性,我们应该定期进行系统备份和恢复。
建议每个月进行一次完整备份,并每周进行增量备份。
同时,定期进行系统恢复测试,以确保备份文件的有效性。
五、其他注意事项1. 在进行系统备份和恢复前,务必关闭杀毒软件和防火墙,以免影响备份和恢复过程。
2. 备份过程可能需要一定时间,请确保电脑电量充足或插上电源。
3. 在备份和恢复的过程中,不要进行其他操作,以免造成数据丢失或系统损坏。
结论电脑系统备份和恢复是保障数据安全和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手段。
通过定期备份和恢复,我们可以避免因系统故障而造成的数据损失和工作中断。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方法能够帮助您进行电脑系统备份和恢复,并保护您的数据安全。
如何进行系统备份与恢复

如何进行系统备份与恢复在现代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随着电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的普及,许多人越来越依赖于电脑,而电脑系统备份和恢复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电脑上存储的数据和文件多种多样,如何保障这些数据的安全和完整性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那么,如何进行系统备份和恢复呢?下面将详细介绍。
一、为什么要进行系统备份和恢复?1.防止数据丢失当我们的电脑出现故障、病毒攻击或其他不能预见的事件时,数据很可能会被破坏或丢失,这样就会导致不可弥补的损失。
进行系统备份和恢复可以帮我们避免出现这种情况,确保我们的数据安全。
2.恢复系统如果我们的计算机系统突然无法正常运行,这将导致影响我们的工作和学习。
如果我们可以进行系统备份和恢复,那么问题将迎刃而解。
3.解决安全问题在今天网络攻击风险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进行系统备份和恢复可以有效协助我们进行数据安全防护,帮助我们保护个人隐私和敏感信息。
二、使用备份软件进行系统备份1.备份软件的选择备份软件是进行系统备份的重要工具,好的备份软件可以有效地保护我们的数据。
目前市场上备份软件众多,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我们的需求进行选择。
2.备份文件的类型备份文件的类型应该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数据等。
在进行备份之前,我们需要对我们所需要的文件进行评估,确保所有需要备份的文件都已经包含在备份文件中。
3.设定备份计划我们可以在备份软件中设定备份计划,定期进行系统备份,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备份计划的设置需要根据个人需求和情况进行调整。
三、使用备份软件进行系统恢复1.备份恢复的类型系统备份软件可以将文件备份到外部设备(如移动硬盘、U盘等),同时,也可以进行系统备份直接恢复,进行系统恢复的方式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和需求来选择。
2.开机方式在进行系统恢复之前,我们需要选择开机方式,打开备份软件,从备份文件中选择我们所需的文件。
通过备份软件恢复我们的数据和信息。
3.启动备份恢复在备份软件的操作界面中,我们可以按照指引操作。
系统备份与还原详解

谢谢大家
常见的系统备份方法有手动 备份、自动备份和云备份, 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 场景,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 需求选择合适的备份方式。
系统备份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系统备份时,我们需 要注意备份的频率、备份文 件的保存位置以及备份文件 的完整性,以确保在需要时 能够成功恢复系统。
04 如何进行系统备份
如何进行系统备份
一次,以防万一。同时,也要记住在重要的文件
更新后及时备份,避免因意外丢失重要信息。
05 系统还原的必要性
系统还原的必要性
系统崩溃的常见原因 数据丢失的风险
系统还原的优势
系统崩溃的原因多种多样, 如硬件故障、软件冲突、病 毒攻击等,这些都可能导致 数据丢失和系统无法正常运 行。
数据丢失不仅会导致工作中 断,还可能对个人和企业造 成重大损失,如客户信息泄 露、项目进度延误等。
1 系统备份的重要性
系统备份是防止数据丢失的重要手段,一旦电脑
选择合适的备份工具
2
出现故障或病毒攻击,有备份的数据可以快速恢
目前市面上有许多备份工具,如Ghost、一键还
复,保证工作和学习的连续性。
原等,用户应根据自身需求和电脑性能选择适合
的备份工具,确保备份过程的稳定和效率。
3
定期进行系统备份
用户应养成定期备份的习惯,如每周或每月备份
系统还原可以在系统出现问 题时,快速恢复到之前的状 态,减少数据丢失的风险, 提高工作效率。
06 系统还原的步骤和注 意事项
系统还原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系统还原前的准备
系统还原的步骤
系统还原后的检查
在进行系统还原之前,我们 需要备份重要的数据和文件 ,以防在还原过程中丢失。 同时,也需要关闭所有正在 运行的程序和应用,以确保 还原过程的顺利进行。
系统备份与恢复流程

持续测试备份恢复流程是确保其可用性和完整性的关键步骤。
详细描述
定期进行备份恢复测试是验证备份流程是否正确、可靠的必要步骤。通过模拟备份数据丢失或系统故障等场景, 可以验证备份数据的可恢复性和恢复过程的正确性,确保在真实发生问题时能够及时、有效地恢复系统。
定期更新备份策略
总结词
定期更新备份策略以适应业务需求和法规要求的变化。
详细描述
随着业务需求和法规要求的变化,备份策略需要进行相应的更新和调整。定期评估现有备份策略的适 用性和完整性,并根据需要进行更新,以确保满足当前业务需求和法规要求。
定期评估备份存储介质与设备
总结词
定期评估备份存储介质与设备的性能和 可靠性是保证备份数据安全的关键环节 。
VS
详细描述
备份存储介质与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对备 份数据的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定期评估 这些设备的性能、可靠性以及是否符合安 全标准,以确保备份数据的安全性和可用 性。同时,及时更换性能下降或存在故障 的设备,以避免潜在的数据丢失风险。
检查恢复的数据是否完整,是否缺少任何部 分。
冲突检查
检查恢复的数据是否与其他数据或系统有冲 突。
准确性验证
检查恢复的数据是否准确,是否与原始数据 一致。
性能验证
检查恢复的数据是否对系统性能产生负面影 响。
恢复数据管理
01
数据备份管理
对备份数据进行管理,包括备份 策略的制定、备份任务的配置和
执行等。
每周进行一次全备份,以 覆盖一周内所有变化。
月备份
每月进行一次全备份,以 覆盖一月内所有变化。
备份存储位置与介质
本地存储
将备份存储在本地磁盘或磁带库中。 本地存储快速且方便,但需要保护免 受灾难的影响。
如何备份和恢复服务器数据详细教程

如何备份和恢复服务器数据详细教程在日常工作中,服务器数据备份和恢复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无论是避免数据丢失,还是应对突发情况,备份和恢复都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如何备份和恢复服务器数据的方法和步骤。
一、备份服务器数据1.选择合适的备份工具在备份服务器数据之前,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备份工具。
常见的备份工具有rsync、tar、cp等。
根据实际需求和服务器环境选择合适的备份工具。
2.制定备份计划制定备份计划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需要确定备份的频率、备份的内容、备份的存储位置等。
可以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和变化频率制定不同的备份策略。
3.执行备份操作根据制定的备份计划,执行备份操作。
可以通过命令行或者备份工具进行操作。
确保备份的数据完整性和准确性。
4.验证备份数据备份完成后,需要验证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可以尝试恢复部分数据来验证备份的有效性。
5.定期检查和更新备份定期检查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并根据实际情况更新备份策略。
确保备份数据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二、恢复服务器数据1.准备恢复环境在进行数据恢复之前,需要准备好恢复环境。
确保服务器处于正常状态,恢复所需的软件和工具已经准备就绪。
2.选择恢复方式根据备份数据的类型和备份方式选择恢复方式。
可以选择全量恢复或增量恢复,也可以选择部分数据恢复。
3.执行恢复操作根据选择的恢复方式,执行恢复操作。
确保恢复的数据完整性和准确性。
4.验证恢复数据恢复完成后,需要验证恢复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可以进行数据对比和测试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5.定期演练恢复操作定期进行数据恢复演练,检验恢复操作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数据恢复的效率和成功率。
通过以上详细的备份和恢复服务器数据的教程,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保护服务器数据,避免数据丢失和损坏,确保服务器的正常运行和数据安全。
备份和恢复虽然看似简单,但是却是保障数据安全的重要一环,希望大家能够重视起来并严格执行备份和恢复策略。
计算机系统备份和恢复方法

计算机系统备份和恢复方法在计算机使用中,系统备份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无论是由于硬件故障、病毒攻击还是人为操作失误,计算机系统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导致数据丢失或系统崩溃。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有效的备份和恢复方法。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计算机系统备份和恢复方法,以保护我们的数据和系统安全。
一、全盘备份全盘备份是指将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完整地复制到其他存储介质的过程。
这种备份方法可以用于恢复整个操作系统和所有应用程序,以及用户数据。
通常,我们可以使用专门的备份软件(如Acronis True Image、Norton Ghost等)来执行全盘备份操作。
在备份过程中,我们可以选择将备份文件保存在外部硬盘、网络存储设备或光盘等介质上,以避免与原始数据放在同一个位置导致的风险。
全盘备份的优点是恢复速度快,可以迅速将系统恢复到备份时的状态,但缺点是备份文件较大,占用大量存储空间。
二、增量备份增量备份是在全盘备份的基础上进行的备份方法,它只备份自上次完整备份以来发生过改变的数据。
这样的备份方法可以减少备份文件的大小,节省存储空间,并提高备份效率。
增量备份通常由备份软件自动完成,它会记录上次备份的状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增量备份的操作。
对于日常数据变动较小的用户而言,增量备份是一个比较灵活和高效的备份方法。
然而,如果需要恢复系统时,需要依次恢复自上次完整备份以来的各个增量备份文件,过程可能比较繁琐。
三、差异备份差异备份是类似于增量备份的一种备份方法,它将备份与全盘备份进行对比,只备份自上次全盘备份以来发生过改变的数据。
与增量备份不同的是,差异备份只需备份自上次全盘备份以来的所有更改,而不是自上次备份以来的所有更改。
这样的备份方法可以减少备份所需的时间和存储空间。
与增量备份相比,差异备份的恢复速度更快,只需恢复最近一次的差异备份文件即可。
但与全盘备份相比,差异备份需要额外的存储空间来保存差异备份文件。
如何备份和恢复电脑系统

如何备份和恢复电脑系统随着电脑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大,我们经常会面临数据丢失、系统崩溃等问题。
为了避免在电脑系统出现故障时造成数据的损失,备份和恢复电脑系统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如何备份和恢复电脑系统的方法和步骤。
一、备份电脑系统备份电脑系统是保护数据的重要手段,可以在系统崩溃、病毒攻击或硬件故障时迅速恢复。
下面是备份电脑系统的步骤:1.选择备份工具:市面上有许多备份工具可供选择,如Windows系统自带的备份和还原工具、第三方磁盘影像软件等。
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一个适合的备份工具。
2.创建备份:打开选择的备份工具,根据提示选择备份的目标磁盘或设备,并设置备份的选项,如备份的文件类型、时间等。
点击开始备份按钮,等待备份过程完成。
3.存储备份:完成备份后,将备份文件存储在安全的地方。
可以选择将备份文件保存在外部硬盘、U盘、云存储等地方,确保备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恢复电脑系统当电脑系统出现故障时,我们可以利用之前备份的系统镜像快速进行恢复。
下面是恢复电脑系统的步骤:1.准备恢复介质:在电脑故障发生前,我们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个可供恢复使用的介质,如光盘、U盘、外部硬盘等。
将之前备份的系统镜像烧录或复制到介质中。
2.设置启动方式:将制作好的恢复介质插入电脑,并重新启动电脑。
在开机过程中,按下相应的按键(通常为F2或Delete键)进入BIOS设置界面。
3.选择启动顺序:在BIOS设置界面中,找到“Boot”或“启动”选项,并将启动顺序设置为从恢复介质启动。
保存设置并退出BIOS。
4.选择系统镜像:电脑重新启动后,会自动从恢复介质中启动。
根据提示选择之前备份的系统镜像文件,并确认开始恢复。
5.等待恢复完成:系统恢复过程会花费一定的时间,时间长短与电脑配置和备份文件的大小有关。
等待恢复过程完成后,系统会自动重启。
6.系统设置:重新启动后,根据系统的提示进行一些基本设置,如语言选择、用户账号设置等。
联通xxxx系统备份和恢复指南

联通xxxx系统备份和恢复指南联通XXXX系统备份和恢复指南数据库备份原则和周期备份工作应遵循快速、有效原则。
各项数据的备份周期建议如下:1、数据库:建议SYSDB每天做全量备份,同时做文本备份和exp导出备份(1)文本备份每天做全量备份,备份时间为3:00,主机和磁阵上分别保留两份备份文件,主机上的保留周期为3天,磁阵上的保留周期为15天。
(2)exp导出备份每天做两次,备份时间为0点和12点,主机和磁阵上分别保留两份备份文件,主机上的保留周期为3天,磁阵上的保留周期为15天。
BILLDB每月做两次全量备份,备份时间为每月的1号和16号3:00。
只在磁阵上保留备份文件,磁阵上的保留周期为3个月。
2、话单文件:建议每月做一次全量备份,备份时间为1号3:00,只在磁阵上保留备份文件,磁阵上的保留周期为3个月,本地只保留最新的备份。
3、配置文件:建议系统上线后备份一次,以后如果有修改则重新备份,只在主机保留备份文件。
自动备份篇自动备份只备份数据库,配置文件和话单文件采取手动备份的方式进行。
自动备份是在oracle的用户下进行的,需要将备份文件放置目录的权限赋予oracle用户。
并设置oracle 用户的crontab。
# crontab –e00 3 * * * /opt/oracle/backup/backup.sh > /dev/null 2>&100 0,12 * * * /opt/oracle/backup/backup.sh -L > /dev/null 2>&100 3 1,16 * * /opt/oracle/backup/backup.sh -B > /dev/null2>&11.每天对sysdb进行自动备份:(1)每天3:00对sysdb进行文本备份,备份文件的目录:本地目录:/export/home/backup/sysdb/exp异地目录:/export/home/mps/sysdb/exp文件命名格式为:AAABackup_2009080611_asc.tar.Z(2)每天0:00和12:00对sysdb进行二进制备份,备份文件放置的目录:本地目录:/export/home/backup/sysdb/asc异地目录:/export/home/mps/sysdb/asc文件命名格式为:AAABackup_2009080600_exp.tar.Z2.每月1号和16号的3:00对billdb进行自动备份本地目录:/export/home/backup/billdb异地目录:/export/home/report/billdb文件命名格式为:AAABackup_2009080103_asc.tar.Z手动备份篇第一部分数据库备份操作说明该备份操作能够备份sysdb 数据库与billdb 数据库中所有数据库表的记录、建表语句、建索引语句、表结构等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联通XXXX系统备份和恢复指南数据库备份原则和周期备份工作应遵循快速、有效原则。
各项数据的备份周期建议如下:1、数据库:建议SYSDB每天做全量备份,同时做文本备份和exp导出备份(1)文本备份每天做全量备份,备份时间为3:00,主机和磁阵上分别保留两份备份文件,主机上的保留周期为3天,磁阵上的保留周期为15天。
(2)exp导出备份每天做两次,备份时间为0点和12点,主机和磁阵上分别保留两份备份文件,主机上的保留周期为3天,磁阵上的保留周期为15天。
BILLDB每月做两次全量备份,备份时间为每月的1号和16号3:00。
只在磁阵上保留备份文件,磁阵上的保留周期为3个月。
2、话单文件:建议每月做一次全量备份,备份时间为1号3:00,只在磁阵上保留备份文件,磁阵上的保留周期为3个月,本地只保留最新的备份。
3、配置文件:建议系统上线后备份一次,以后如果有修改则重新备份,只在主机保留备份文件。
自动备份篇自动备份只备份数据库,配置文件和话单文件采取手动备份的方式进行。
自动备份是在oracle的用户下进行的,需要将备份文件放置目录的权限赋予oracle用户。
并设置oracle 用户的crontab。
# crontab –e00 3 * * * /opt/oracle/backup/backup.sh > /dev/null 2>&100 0,12 * * * /opt/oracle/backup/backup.sh -L > /dev/null 2>&100 3 1,16 * * /opt/oracle/backup/backup.sh -B > /dev/null 2>&11.每天对sysdb进行自动备份:(1)每天3:00对sysdb进行文本备份,备份文件的目录:本地目录:/export/home/backup/sysdb/exp异地目录:/export/home/mps/sysdb/exp文件命名格式为:AAABackup_2009080611_asc.tar.Z(2)每天0:00和12:00对sysdb进行二进制备份,备份文件放置的目录:本地目录:/export/home/backup/sysdb/asc异地目录:/export/home/mps/sysdb/asc文件命名格式为:AAABackup_2009080600_exp.tar.Z2.每月1号和16号的3:00对billdb进行自动备份本地目录:/export/home/backup/billdb异地目录:/export/home/report/billdb文件命名格式为:AAABackup_2009080103_asc.tar.Z手动备份篇第一部分数据库备份操作说明该备份操作能够备份sysdb 数据库与billdb 数据库中所有数据库表的记录、建表语句、建索引语句、表结构等内容。
操作步骤备份sysdb 数据库所有数据库表。
步骤1以oracle 用户登录iscc 应用所在的服务器。
步骤2进入/opt/oracle/backup目录。
步骤3开始备份数据库。
# ./backup.sh备份操作完成后,在/opt/oracle/backup 目录下生成AAABackup.tar.Z 文件包,包含sysdb 数据库所有数据库表的建表语句、表数据等内容。
步骤4脚本会自动将备份文件复制到/export/home/backup/sysdb/asc目录下,并复制一份到磁阵中的/export/home/mps/sysdb/asc目录,并将备份文件名称修改为:AAABackup_2009080611_asc.tar.Z。
步骤5开始备份数据库。
# ./backup.sh –L说明命令中的参数-L表示按照exp的方式备份sysdb数据库。
备份操作完成后,在/opt/oracle/backup 目录下生成AAABackup.tar.Z 文件包,包含sysdb 数据库所有数据库表的建表语句、表数据等内容。
步骤6 脚本会自动将备份文件复制到/export/home/backup/sysdb/exp目录下,并复制一份到磁阵中的/export/home/mps/sysdb/exp目录,并将备份文件名称修改为:AAABackup_2009080611_exp.tar.Z。
操作步骤备份billdb 数据库所有数据库表。
步骤1以oracle 用户登录isms 应用所在的服务器。
步骤2进入/opt/oracle/backup 目录。
步骤3开始备份数据库。
# ./backup.sh –B说明命令中的参数-B 表示备份billdb数据库。
备份操作完成后,在/opt/oracle/backup 目录下生成AAABackup.tar.Z 文件包,包含billdb 数据库所有数据库表的建表语句、表数据等内容。
步骤4 脚本会自动将备份文件复制到/export/home/backup/billdb目录下,并复制一份到磁阵中的/export/home/report/billdb目录,并将备份文件名称修改为:AAABackup_2009080103_asc.tar.Z.第二部分备份配置文件操作说明本操作可以备份各个模块运行所必须的配置文件、License 文件和业务文件等。
备份配置文件的目的如下:备份配置文件能够配合数据库的备份,完全备份infoX AAA 系统运行所必须的所有文件和数据。
在进行恢复操作时,只需提供备份文件,并配合Breeze 工具进行安装,即能够完全恢复出与备份对象一致的infoX AAA 系统。
操作步骤步骤1以root 用户登录服务器。
步骤2进入/export/home/backup 目录。
步骤3开始备份配置文件。
# ./backup.sh -c说明命令中的参数-c 表示备份配置文件。
备份操作完成后,在/export/home/backup 目录下生成AAABackup.tar.Z 文件包,包含各个模块的配置文件。
步骤4 将服务器上的备份文件名称修改为:AAABackup_config.tar.Z。
第三部分备份话单文件操作说明该操作用于备份infoX AAA 系统中所有话单文件。
操作步骤步骤1 以billproc 用户登录服务器。
步骤2 进入/export/home/billproc 目录。
步骤3 开始备份话单文件。
# ./backup.sh -bf说明命令中的参数-bf 表示对话单文件进行备份。
备份操作完成后,在/export/home/billproc 目录下生成AAABackup.tar.Z 文件包。
步骤4 将服务器上的备份文件名称修改为:AAABackup_2009080603_asc.tar.Z,并将修改好的备份文件直接复制一份到磁阵中的相应目录。
第四部分AAA软件系统备份步骤1在服务器上以root用户登录。
步骤2进入/export/home/目录。
步骤3 用tar命令分别对系统文件进行备份。
备份内容如下:主备服务器备份billproc、iscc1、sms、smp、websmap、ismpmml这几个目录。
Radius服务器备份iscc2目录。
Portal服务器备份portal目录。
系统恢复篇第一部分数据库恢复恢复所有数据库表该操作可以将sysdb 数据库和billdb 数据库中的所有数据库表恢复到进行备份操作时的状态操作步骤恢复sysdb 数据库所有数据库表步骤1 以oracle 用户登录iscc 应用所在的服务器。
步骤2 将备份文件包AAABackup_2009080611_asc.tar.Z 拷贝到/opt/oracle/backup目录下步骤3 将备份文件名称修改为AAABackup.tar.Z/opt/oracle/backup目录下。
步骤4 解压缩备份文件包。
# uncompress -vf AAABackup.tar.Z# tar -vxf AAABackup.tar步骤5 开始恢复数据库表。
# ./restore.sh备注:文本备份可以恢复单张表,exp备份无法恢复单张表,恢复单张表格时需要建立文本文件并将需要恢复的表名写到文件中,执行如下命令:# ./restore.sh –s [文本名称]恢复billdb 数据库所有数据库表。
步骤1 以oracle 用户登录isms 应用所在的服务器。
步骤2 将备份文件包AAABackup_2009080103_asc.tar.Z拷贝到/opt/oracle/backup目录下步骤3 将备份文件名称修改为AAABackup.tar.Z/opt/oracle/backup目录下。
步骤4解压缩备份文件包。
# uncompress -vf AAABackup.tar.Z# tar -vxf AAABackup.tar步骤5 开始恢复数据库表。
# ./restore.sh –B第二部分配置文件恢复恢复配置文件步骤1 以root 用户登录itellin1服务器。
步骤2 将双机rg_isms、rg_iscc两个资源切回itellin1。
步骤4 将备份文件名称由AAABackup_config.tar.Z修改为AAABackup.tar.Z/export/home/backup目录下。
步骤5 将备份文件AAABackup.tar.Z解压# uncompress -vf AAABackup.tar.Z# tar -vxf AAABackup.tar步骤6 开始恢复数据库表。
# ./restore.sh –c命令恢复第三部分话单文件恢复恢复话单文件步骤1 以billproc用户登录isms 应用所在的服务器。
步骤2 将备份文件包AAABackup_2009080603_asc拷贝到/export/home/billproc目录下步骤3 将备份文件名称修改为AAABackup.tar.Z/export/home/billproc目录下。
步骤4 进入/export/home/billproc目录。
步骤5 解压缩备份文件包。
# uncompress -vf AAABackup.tar.Z# tar -vxf AAABackup.tar步骤6 开始恢复话单文件。
# ./restore.sh –b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