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nWorks总线技术分析
LonWorks技术简介及与RS-485总线网络比较

LonWorks技术简介及与RS-485总线网络比较LonWorks技术是美国Echelon公司推出的智能控制网的技术,为实现智能控制网络提供了完整的解决方案。
目前全球已有3000多家公司应用该项技术安装了超过500万个LonW orks节点,包括:ABB、BTE、Carrier、Schneider、Honeywell、Johnson-Controls、Motolota等。
LonWorks技术广泛应用于楼宇自控、空调暖通、工业控制、交通运输等行业,是全球领先的控制网络技术。
通信距离:RS-485总线最大传输距离是1.2km;LonWorks总线最大传输距离是2.7km。
传输速率:RS-485总线的传输速率为300-9.6kbps;LonWorks网络的传输速率为300-1.25Mbps。
网络结构:RS-485总线网络构成主从式集散控制系统;LonWorks网络可构成分布式任意结构形式网络。
网络容量:RS-485总线网络的一条通道最大可接255个节点;LonWorks采用三层结构,即域、子网、和节点。
系统的节点数量没有任何限制神经元芯片中含48位ID号,是全世界唯一的。
通信方式:RS-485总线网络难于进行实时通信;LonWorks网络采用了P-CSMA/CD技术可实时通信。
通信可靠性:RS-485总线网络的容错与检错能力须通过软件设定;LonWorks神经元芯片中有二个CPU专门负责通信,容错与检错能力是由硬件和软件同时完成。
产品互换性:RS-485总线网络无统一通信协议,产品难于兼容;LonWorks技术采用国际标准的LONTALK通信协议,真正实现了产品的互换性。
网络扩充功能:RS-485总线网络的扩充能力是有限的;LonWorks网络极容易扩充和修改、维护。
系统先进性:LonWorks网络技术是90年代初形成的国际标准,全球应用广泛。
远程监控与操作:LonWorks网络与Internet无缝连接,可以实现远程监控与远程操作。
LonWorks总线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采用总线连接方式替代一对 一的连线,减少了由接线点造成的不可靠因素 系统具有现场级设备的在线故障诊断、报警、 记录功能,可完成远程设备的参数设定、修改 等工作,也增强了系统的可维护性。 现场总线网络系统具有优良的系统扩展性,可 以非常方便增加网络节点
总结
现场总线是数字化通信网络,可以实现设备状 态、故障、参数等信息传送。现场总线控制系 统既是一个开放通信网络,又是一种全分布式 控制系统,它把单个分散的测量控制设 备变成网络节点,以现场总线为纽带,把它们 连接成可以相互沟通信息、共同完成自控任务 的网络系统
2 LonBuilder 和NodeBuilder开发工具
LonBuilder 和NodeBuilder是开发网络系统和 节点的工作平台,是硬件和软件卡法工具的集 合。 LonBuilder是系统的卡法工具,提供一个用 PC操作的开发环境,可支持单个仿真应用节 点,也可支持24个仿真节点和上百个远程节点 组成的复杂分散式把照明控制器和面板之间通 过现场总线相连接 网络节点为照明线路中的开关或控制箱,通过 现场总线这个枢纽组成网络,所有的控制信号、 开关灯的状态信号以及采集的电量信号都通过 现场总线网络进行通信,网络中的每个节点都 可以接受网络中其他节点的信息,非常方便地 实现节点间互相监测与控制。
3.2神经元芯片内部处理器 (1)MAC处理器——介质访问寄存器,主要完成介质访问控制, 即LonTalk协议1、2层,包括驱动通信子系统硬件和执行MAC算 法 (2)网络处理器——完成LonTalk协议3~6层,包括处理网络变 量,寻址,认证,后台诊断,软件定时器,网络管理和路由等 (3)应用处理器——完成用户的编程,宝库用户编写的代码以 及用户程序对操作系统的服务调用等 注意:各个处理器分别同时独立工作,通过缓冲器进行通信。网 络处理器使用网路缓冲器和MAC处理器通信;用应用缓冲器与 应用处理器通信
LonWorks现场总线及应用实例

LonWorks现场总线及应用实例LonWorks 是美国Echelon 公司推出的现场总线技术,它采用Lon Talk协议,封装在Neuron 神经元芯片。
Neuron 芯片上集成了3 个CPU,其中一个CPU 作为控制器,可以处理现场I/O,另两个CPU 处理网络通信,因此LonWorks 的最大优势是网络处理能力。
它采用ISO/OSI 模型的全部7 层通信协议及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通过网络变量把网络通信设计简化为参数设置,其通信速率范围为3kb/s~1. 5Mb/s,直接通信距离可达2. 7 阳。
LonWorks 的物理层可以使用多种介质,如EIA485、双绞线、无线电,红外线,等等。
使用双绞线时最高传输速率为1. 25M 胁,最大传输距离为1. 2km,一个网中可以有255 个网段,每个双绞线网段可连接64 个节点;1..onWorks 网上的每个控制节点,称为LON 节点或1..onWorks 智能设备,它包括一块神经元芯片(Neuron)、收发器、νo 网络通信接口及电源等功能块,LonWorks 网由多个节点组成,节点通过收发器接入网络总线。
1.LonWorks 特点LonWorks 是唯一涵盖全部3 个层次(Sensor Bus、Device Bus 和Field Bus),符合ISO/OSI7 层参考模型的现场总线技术。
在一个多种层次的现场总线产品并存竞争的现实环境下,LonWorks 兼收并蓄,成为连接过去、包容现在、面向未来的工业总线技术。
LonWor ks 技术的核心是以固件形式实现7 层通信协议,遵循元中心控制的真正分散模式;结点应用程序编写简易,开发系统完备;实行开放结构,具备良好的互操作性;另外,还有网关可方便构成局域网,甚至与Internet 相连,实现远程预览现场设备数据的应用。
LonWorks 技术在楼宇自控系统中的技术上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1)直接互联性。
Lonworks技术和LON总线

四、LonTalk七层协议
• LonTalk是ISO组织制定的OSI开放系统互 连参考模型的七层协议的一个子集。它包容了 LON总线的所有网络通信的功能,包含一个功 能强大的网络操作系统,通过所提供的网络开 发工具生成固件,可使通信数据在各种介质中 非常可靠地传输。由于LonTalk协议对OSI的七 层协议的支持,使LON总线能够直接面向对象 通信,具体实现就是采用网络变量这一形式。 网络变量使节点之间的通信实现只是通过网络 变量的互相连接便可完成(表8.10为LonTalk和 OSI的七层协议的比较)。
Lonworks技术和LON总线
LON(Local Operating Networks)总线 是美国Echelon公司1991年推出的局部操 作网络,为集散式监控系统提供了很强的 实现手段。
为支持LON总线,Echelon公司开发了 Lonwbrks技术,它为LON总线设计、成品 化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开发平台。
• LPDU (Link Protocol Data Unit)链路层协议数 据单元,数据称为帧(Frame)。
• NPDU (Network Protocol Data Unit)网络层协 议数据单元,数据称为报文 (Packet)。
• TPDU (Transport Protocol Data Unit)传输层 协议数据单元,数据称为消息应答(Message /ACK)。
• 其余的空间可作为用户编写的应用代码,以 及应用程序所需要的额外读写数据区、应用 缓冲区和网络缓冲区
3、输入/输出
• 神经元芯片和其他设备的互连是通过它的11 个I/O口----IO0~IO10。可根据不同的需求 进行灵活配置,以便同外围设备进行接口。
第十一讲 LonWorks技术和LON总线

返回
27
4.3 LonWorks技术
4.3.1 建立平台 4.3.2 神经元芯片 4.3.3 神经元芯片应用程序 4.3.4 收发器 4.3.5 LonWorks节点 4.3.6 路由器 4.3.7 开发工具 4.3.8 LNS技术
8
4.1 LonWorks技术概述(6)
IFSF-国际加油站标准论坛(International Forecourt Standards Forum)(领域:加油站) SEMI-半导体设备与材料学会(Semiconductor Equipment and Materials Incorporated)(领 域:半导体生产设备) 将Internet带入生活 i.LON 1000 Internet服务器能够使公司的计划和数 据系统实时收到内臵于楼宇和工厂中的设备发来的信 息。
返回
9
4.2 LonTalk通信协议
4.2.1 协议定义 4.2.2 LonTalk MAC子层 4.2.3 LonTalk 协议寻址 4.2.4 LonTalk 网络变量 4.2.5 LonTalk 协议的报文类型 4.2.6 LonTalk 信道类型 4.2.7 LonTalk 特征和优点 4.2.8 LonTalk 标准
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开始建立一个完整 平台来设计、建造和安装智能控制设备。
29
LonWorks提供除应用以外的一切
返回
30
4.3.2 神经元芯片——概述(1)
为了经济、标准化布臵,埃施朗设计了神经元芯片。 对开发者和集成商而言,神经元芯片的优势在于它的 完整性。 内嵌的通信协议和处理器避免了在这些方面的任何开 发和编程。神经元芯片提供了ISO/OSI参考模型的前 6层,只有应用层需要编程和配臵。这使得标准化的 实现和开发、配臵变得更容易。 大部分LonWorks装臵利用神经元芯片的功能,并将 其用作控制处理器。
lonworks总线实时性分析与应用

图4—19冬季流程图
图4-20夏季流程图
-53-
析
对LonTalk MAC算法在不确认服务文献[151给出仿真结果,如图2-5、2-6所示,假定条件是数据包长度是12bytes,信道速率为78kbps下。
图2-5不同节点数下冲突率与负载关系
图2-6不同的节点数下平均访问延迟与负载关系
从图2—5看网络在轻负载下,如果提供负载不超过400包/秒,节点数在一定数目以下,冲突率就能控制在2%以下,而且图2-6平均访问延时在这个范围内也非常小。
图4-17系统菜单
作为一个完整的实时监控系统,全面而详细的系统流程画面是非常必要的,为了便于系统能够形象的展示给用户,便于用户对系统进行操作,维护,根据工程要求,设计将系统图分为系统总图和冬、夏两季流程图如图4—18、4—19、4-20所示,用户可根据季节需求调用不同的界面执行,为了便于用户调试,根据系统的分区情况,还设计了更为清晰的各区画面,各个流程画面的左上角还设定了切换到别的画面的副菜单,按控制要求将各参数点实时的显示在各流程画面上,用户可根据不同需求调用流程图,并根据形象的图形显示,进行很好的监控操作。
Lonworks是什么意思_Lonworks总线核心及特点

Lonworks是什么意思_Lonworks总线核心及特点Lonworks是什么意思?Lonworks(LocalOperaTIngNetwork,局部操作网络)是一个开放的、全分布式监控系统专用网络平台技术,以其独特的特点已成为目前所有现有的现场总线网络功能最为强大,市场效率最高的总线之一,其技术已被我国多部国家规范所采纳。
它使用了具有分布控制与通信联网功能的大规模集成的神经元芯片(neuronchips)构成各个智能监控节点(node),通过网络收发器(TranReceiver)及网络通信媒体将各节点构成全分布式局部操作网络(简称LON网)。
Lonworks技术实际上是一种测控网技术,确切的说是一种工控网技术,也叫现场总线技术。
它可以方便地实现现场传感器、执行器、仪表等的联网。
这种网络不同于局域网,而是一种工控网,因为它传输数据量小的监测信息,状态信息和控制信息。
Lonworks核心Lonworks的核心技术是具有3个8位的CPU神经元芯片(NeuronChip),同时具备通信与控制功能,并且固化了Lontalk协议,以及34种常见的I/O控制对象。
它采用了IOS/OSI模型中完整的七层通信协议,采用了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Lonworks技术将其称之为网络变量,使网络通信的设计简化成为参数设置。
这样,不但节省了大量的设计工作量,同时增加了通信的可靠性。
Lonworks通信的最高速率为1.25Mbit/s(有效距离为130m),最远通信距离为2700m(双绞线,通信速率为78kbit/s)节点总数可达3200个。
网络的传输媒体可以是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射频、红外线、电力线等,针对不同的通信媒体有不同的收发器和路由器。
Lonworks特点1、智能节点作为现场总线网络控制器;2、多种网络拓扑结构:总线形、星形、环形、自由形;3、多种网络系统结构:主从式、对等式及Client/Server式;。
论述lonworks总线的技术特点

论述lonworks总线的技术特点LonWorks总线是一种用于建筑自动化和工业控制系统的现场总线技术,具有以下技术特点:1. 基于开放标准:LonWorks总线基于开放的标准协议,如ISO/IEC 14908,ANSI/EIA-709.1等。
这些开放标准使得LonWorks总线成为一个通用的、灵活的通信解决方案,可以与各种设备和系统无缝集成。
2. 分布式网络结构:LonWorks总线采用分布式网络结构,通过各种设备之间的通信来实现数据交换和控制。
这种结构使得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能够适应不同规模和需求的应用。
3. 多媒体支持:LonWorks总线支持多种传输介质,包括电力线通信、以太网、红外线和无线通信等。
这种多媒体支持使得LonWorks总线能够适应不同环境和应用需求,提供更多的选择和灵活性。
4. 高可靠性和实时性:LonWorks总线采用多主-多从的通信模式,具有高可靠性和实时性。
通过分布式的通信机制和冗余设计,LonWorks总线能够保障数据的稳定传输和系统的稳定运行。
5. 开放的编程接口:LonWorks总线提供了开放的编程接口和工具,使得系统开发更加方便和灵活。
开发人员可以使用多种编程语言和工具,进行快速开发和定制化。
6. 简化安装和维护:LonWorks总线采用插拔式的设备连接方式,简化了系统的安装和维护过程。
同时,LonWorks总线还支持远程诊断和升级功能,方便对系统进行远程监控和管理。
综上所述,LonWorks总线具有开放标准、分布式网络结构、多媒体支持、高可靠性和实时性、开放的编程接口以及简化安装和维护等技术特点。
这些特点使得LonWorks总线成为一个灵活、可靠和易于集成的现场总线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现场总线是底层控制网络
三、 现场总线的特点与优点
• 节省硬件数量与投资:减少变送器的数量,不再需要单独的调节器、计算单 元等,也不再需要 DCS 系统的信号调理、转换、隔离等功能单元及其复杂接 线,可用工控PC机作为操作站,节省硬件投资,减少控制室面积。 • 节省安装费用:现场总线系统的接线十分简单,一对双绞线或一条电缆上通 常可挂接多个设备,因而电缆、端子、槽盒、桥架的用量大大减少,连线设 计与接头校对的工作量也大大减少。可节约安装费用60以上。 • 节省维护开销:由于现场控制设备具有自诊断与简单故障处理的能力,并通 过数字通讯将相关的诊断维护信息送往控制室,用户可以查询所有设备的运 行,诊断维护信息,以便早期分析故障原因并快速排除。 • 用户具有高度的系统其成主动权:用户可以自由选择不同厂商所提供的设备 来集成系统。避免因选择了某一品牌的产品而被“框死”了使用设备的选择 范围,不会为系统集成中不兼容的协议、接口而一筹莫展。 • 提高了系统的准确性与可靠性:由于现场总线设备的智能化、数字化,与模 拟信号相比,它从根本上提高了测量与控制的精确度,减少了传送误差。同 时,由于系统的结构简化,设备与连线减少,现场仪表内部功能加强,减少 了信号的往返传输,提高了系统的工作可靠性。
3.过程现场总线 PROFIBUS
• 时间: 1986年开始制订标准。 • 组织:由西门子公司为主的十几家德国公司、研究所 共同推出,德国国家标准和欧洲标准。 • 层次结构:采用OSI模型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 FMS还采用了应用层。 • 特点:由PROFIBUS-DP,-FMS,-PA组成系列。 • DP型用于分散外设间的高速数据传输。适合于加工自 动化领城的应用。 • FMS意为现场信息规范,适用于纺织、楼宇自动化、 可编程控制器、低压开关等。 • PA型用于过程自动化。 • 遵从IEC1158-2标准。传输速率为9.6kbps~12Mbps, 最大传输距离在12Mbps时为100m,1.5Mbps时为 400m,可用中继器延长至10km。 • 其传输介质可以是双绞线,也可以是光缆。最多可挂 接127个站点。可实现总线供电与本质1993年成立了HART通信基金会。 • 组织:由Rosemount公司开发并得到八十多家公司支持。 • 层次结构:规定了一系列命令,按命令方式工作。三类 命令,第一类称为通用命令;第二类称为一般行为命令; 第三类称为特殊设备命令。 • 特点: • 在现有模拟信号传输线上实现数字信号通信,属于模拟 系统向数字系统转变过程中的过渡性产品,具有较强的 市场竞争能力,得到了较快发展。 • 采用统一的设备描述语言DDL。现场设备开发商采用这 种标准语言来描述设备特性,由HART基金会负责登记 管理这些设备描述并把它们编为设备描述字典,主设备 运用DDL技术来理解这些设备的特性参数而不必为这些 设备开发专用接口。
5.1 几种有影响的现场总线
1.基金会现场总线FF
• 时间: 1994年9月合并,成立了Foundation Fieldbus • 组织:以美国Fisher-Rosemount公司为首的80家公司 和以Honeywell公司为首的150家公司的两大集团合并。 • 层次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应用层,并在应用 层上增加了用户层。采用设备描述语言规定了通用的 功能块集。 • 特点:分低速H1和高速H2两种通信速率。 • H1的传输速率为31.25kbps,通信距离可达1900m(加 中继器延长),可支持总线供电,支持本质安全防爆环 境。 • H2的传输速率可为1Mbps和2.5Mbps两种,距离分别 为750m和500m。支持双绞线、光缆和无线发射,符合 IEC1158-2标准。媒介的传输信号采用曼彻斯特编码。 • 应用领域:在过程自动化领域得到广泛支持和具有良
控制网络及现场 总线技术
主讲人 陈 青 林
本次课主要内容
• • • • 现场总线的基本概念 几种现场总线技术 LonWorks技术概况 LonWorks技术核心元件--神经元芯 片的结构
第五章 现场总线技术
• 一、什么是现场总线 • 现场总线是应用在生产现场、在微机化测量控制设备之间 实现双向串行多节点数字通信的系统,也被称为开放式、 数字化、多点通信的底层控制网络。 • 现场总线技术将专用微处理器置入传统的测量控制仪表, 使它们各自都具有了数字计算和数字通信能力,把多个测 量控制仪表连接成的网络系统,并按公开、规范的通信协 议,在位于现场的多个微机化测量控制设备之间以及现场 仪表与远程监控计算机之间,实现数据传输与信息交换, 形成各种适应实际需要的自动控制系统。 • 在制造业、流程工业、交通、楼宇等方面的自动化系统中 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4. CAN (Control Area Network)
• 时间: 1991年制订技术规范,1993年成为国际标准。 • 组织:最早由德国BOSCH公司推出,得到Motoro1a, Inte1,Phlip,Siemence,NEC等公司的支持。 • 层次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应用层。 • 特点:信号传输介质为双绞线。通信速率最高可达 1Mbps/40m,直接传输距离最远可达10km/5kbps。可 挂接设备数最多可达110个。CAN的信号传输采用短 帧结构,受干扰的概率低。当节点严重错误时,具有 自动关闭的功能,以切断该节点与总线的联系,具有 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 应用领域:汽车等交通工具内部测量与执行部件的数 据通信,也可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
2. LonWorks(Local Operating Network)
• 时间: 1990年正式公布 • 组织:以美国Echelon公司为主并与摩托罗拉、东芝公 司共同倡导推出。 • 层次结构:采用ISO/OSI模型的全部七层通讯协议, 通过网络变量把网络通信设计简化为参数设置。 • 特点:其通信速率从300bps至1.5Mbps,直接通信距离 可达2700m(78kbps,双绞线)。 • 支持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射频、红外线、电力 线等多种通信介质,并开发了相应的本质安全防爆产 品,被誉为通用控制网络。 • 采用的 LonTa1k 协议被封装在称之为 Neuron 的神经元 芯片中得以实现。 • 应用领域:楼宇自动化、家庭自动化、保安系统、办 公设备、交通运输、工业过程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