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上半年经济学原理课程第1次作业
经济学基础第一次作业

如果考虑到提高生产者收入,那对农产品和轿车之类的高级消费品应采取提价还是降价办法?为什么?
答:对于农产品应该采取提价,对于轿车之类的高级消费品应采取降价。
因为总收益是销售量与价格的乘积,若将需求量作为销售量,总收益的变动取决于价格的变动和需求量的变动,而商品价格变动引起需求量变动的程度,取决于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
商品的价格弹性则根据商品需求及支出在需求者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农产品是生活的必需品,不会因为降价增加很多,而且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很少,属于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而轿车之类的高级消费品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极大,如果降低价格会刺激有能力消费的人们的消费欲望,属于需求富于弹性的商品。
对于需求富于弹性的商品来说,其销售收入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即它随价格的提高而减少,随价格的降低而增加;而对需求缺乏强性的商品来说,其销售总收入与价格成正方向变动,即它随价格的提高而增加,随价格的降低而减少。
所以,为了提高生产者的收入,对农产品这类需求缺乏弹性的必需品应采取提价办法,而对于轿车这类需求富于弹性的高级消费品应该采取降价的办法。
钱连源 微观经济 第一次作业 习题

第一次作业题目:上交时间:2012-4-11一、判断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答 F F T F T F F F T F T1.如果两种商品的价格变为原来的二倍,但消费者的货币收入保持不变,则由于相对价格不变所以预算线也不会改变。
2.如果两种商品的价格都变为原来的两倍,收入变为原来的三倍,那么预算线将会变的更陡峭。
3.如果消费者效用函数为U = 1000+2min{x; y},那么对消费者来说商品X和Y是完全互补品。
(x、y分别是商品X和Y的数量)4.一个消费者对商品1和2具有凸状偏好,并且在两个消费组合(1,2)和(9,6)之间无差异,则对该消费者来说,消费组合(5,4)至少与前面两个组合一样好。
5.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x1; x2) = x1x2,则该消费者在商品1和2之间的边际替代率递减。
6.效用函数U(x1; x2) = 2ln x1 + 3ln x2 表示柯布—道格拉斯偏好。
7.在消费者的任何一个最优选择点,他的无差异曲线都和其预算线相切。
8.消费者A的效用函数为U(x; y) = max{x; y},如果商品X和Y的价格相同,则该消费者将会买相同数量的X和Y。
9.消费者C的效用函数为U(x; y) = min{x; y},他在一定的预算约束下追求效用最大化,商品X的价格与商品Y的价格相同,如果商品X的价格上涨而商品Y的价格和他的收入都保持不变,那么他对商品Y的消费一定会减少。
10.在经济学理论中,一种商品的需求仅仅取决于收入和它自身的价格,与其他商品的价格无关。
11.如果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则其中任何一种商品的价格上涨都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增加。
二.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答 C A B C C B D D A C1.需求量和价格之所以呈反方向变化,是因为A.替代效应的作用;B. 收入效应的作用;C. 上述两种效应同时发生作用;D. 以上均不对2.消费者用所有的收入可以买6单位的X和20单位的Y,商品X的价格是Y的两倍,如果他的收入和Y的价格都变为原来的二倍,X的价格保持不变,而且他仍然买20单位的Y,那么他可以支付得起的X 的最大数量为:A.12B. 6C. 14D.16 3.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A. 消费者收入B. 消费者偏好C. 所购商品的价格D. 商品效用水平的大小 4.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A. 效用水平不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相同;B. 效用水平不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不同;C. 效用水平相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不同;D. 效用水平相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相同 5.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上商品X 和Y 的边际替代率是等于它们的 A. 价格之比 B. 数量之比 C. 边际效用之比 D. 边际成本之比 6.商品X 和Y 的价格按相同的比率上升,而收入不变,则预算线 A. 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B. 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C. 不变动 D. 向左下方或右上方平行移动7.已知X 商品的价格为5美元,Y 商品的价格为2美元,如果消费者从这两种商品的消费中得到最大效用时,商品Y 的边际效用为30,那么此时X 商品的边际效用为: A. 60 B. 45 C. 150 D. 758.哪条曲线可以反映两种商品的价格不变时收入变动和需求量变动之间的对应关系 A. 价格提供线 B. 需求曲线 C. 恩格尔曲线 D. 收入扩展线 9.若消费者A 的xy MRS 大于消费者B 的xy MRS ,那么A 应该A. 用X 换B 的Y ;B. 用Y 换B 的X ;C. 或放弃X 或放弃Y ;D. 无法判断 10.如果消费者的预算收入为50美元,商品X 和Y 的价格分别为5美元和4美元,消费者打算购买6单位X 和4单位Y ,商品X 、Y 的边际效用分别为25和20,那么,要达到效用最大化,他应该A. 按原计划购买;B. 减少X 和Y 的购买量;C. 增加X 和Y 的购买量;D. 增购X 的同时减少Y 的量 三、问答题1.试说明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区别。
经济学原理作业1(已填答案)

经济学原理作业1(已填答案)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2010会计专本、金融专本《经济学原理》作业1年级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名词解释1、供给:供给是指厂商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个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供应的商品量。
2、需求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又称需求弹性,是指价格变动的比率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即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3、效用:效用是从消费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
消费者消费某种物品获得的满足程度高就是效用大,反之满足程度低就是效用小。
4、市场:市场是各经济单位发生关系进行交易的制度框架二、选择题1、一个商品价格下降对其互补品最直接的影响是(A )A、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B、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C、互补品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D、互补品的价格上升2、在得出某农民的某商品的供给曲线时,下列因素除哪一种外均保持为常量(D )A、技术水平B、投入价格C、自然特点(如气候状况)D、所考虑商品的价格3、如果某商品富有需求的价格弹性,则该商品价格上升(C )A、会使销售收益增加B、该商品销售收益不变C、会使该商品销售收益下降D、销售收益可能增加也可能下降4、若需求曲线为向右下倾斜一直线,则当价格从高到低不断下降时,卖者的总收益(B )A、不断增加B、在开始时趋于增加,达到最大值后趋于减少C、在开始时趋于减少,达到最小值后趋于增加D、不断减少5、商品X和Y的价格按相同的比率上升,而收入不变,预算线(A )A、向左下方平行移动B、向右上方平行移动C、也不变动D、向左下方或右上方平行移动6、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划分取决于( D)A、时间长短B、可否调整产量C、可否调整产品价格D、可否调整生产规模7、在一般情况下,厂商得到的价格若低于以下哪种成本就停止营业(B)A、平均成本B、平均可变成本C、边际成本D、平均固定成本8、如果商品X和商品Y是替代品,则X的价格下降将造成( B )A、 X的需求减少B、 Y的需求减少C、 Y的需求增加9、当某商品的价格上升9%,而需求量减少6%时,该商品属于( A )A、需求缺乏弹性B、需求富有弹性C、单位需求弹性三、分析说明下列事件对产品X的价格有何影响?(假设需求曲线不发生变化)(1)生产X的技术有重大革新(2)在产品X的行业内,企业数目减少了(3)生产X 的人工和原材料价格上涨了答:(1)在资源既定的条件下,生产技术的革新和提高会使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从而增加供给,假设需求曲线不变,X的价格会下降。
中山大学经济学原理第一次作业

∙问题1得2 分,满分2 分二、选择题1、一般均衡理论的最早提出者是( )。
答案所选答案:A.里昂•瓦尔拉斯∙问题2得2 分,满分2 分一、判断题(正确标出“T”,错误标出“F”)1、把所有存在相互依赖关系的市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的分析方法,就是所谓的一般均衡分析。
()答案所选答案:对∙问题3得2 分,满分2 分一、判断题(正确标出“T”,错误标出“F”)1、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将GNP作为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
()、答案所选答案:错∙问题4得2 分,满分2 分一、判断题(正确标出“T”,错误标出“F”)1、完全竞争厂商面对的需求曲线由市场价格所决定,故其完全缺乏弹性。
( )答案所选答案:错∙问题5得2 分,满分2 分9、解决委托代理人问题的途径是签订尽可能详细的合约,且这种合约是在一定的约束下寻求委托人希望利润最大的合约。
( )答案所选答案:对∙问题6得0 分,满分2 分9、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的差异是导致市场失灵的唯一原因。
( )答案错所选答案:对∙问题7得2 分,满分2 分9、生产委托人—代理人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
答案所选答案:D、以上都对∙问题8得2 分,满分2 分9、不在生产契约线上的每一点所代表的投入组合都是无效率的。
( )答案所选答案:对∙问题9得0 分,满分2 分8、能计入GDP的是()。
答案所选答案:选购买股票也是错的A、居民购买的二手车∙问题10得0 分,满分2 分8、现代公司制的基本特点有()。
答案所选答案:选法人地位也是错的。
C、有限责任∙问题11得0 分,满分2 分8、委托代理关系也是一种契约,并且是一种完备的契约。
()答案错所选答案:对∙问题12得2 分,满分2 分8、一般均衡分析使用的是主要是规范分析方法。
()答案所选答案:对∙问题13得2 分,满分2 分7、局部均衡分析适合于估计( )变化的影响,不适合估计( )变化的影响。
答案所选答案:"B.香烟税,公司所得税"∙问题14得2 分,满分2 分7、在作选择时,通过比较微小变化引起的成本和所得收益就是所谓的边际选择。
《经济学原理》课程作业一

《经济学原理》课程作业一一、唐朝白居易的诗《卖炭翁》(内容如下),是一个很好的经济学案例。
请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句1)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句2)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句3)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句4)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句5)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句6)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句7)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句8)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句9)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句10)1、请运用“经济学十大原理”中的至少两个原理分析本诗,说明哪些地方是这些原理的现实反映。
卖炭翁是中国古代诗人白居易所创作的一首诗,描绘了一个卖炭的老人在寒冷的冬日里,为了生计而奔波于街头巷尾。
尽管这首诗已经被广泛传颂,但是如果我们用经济学原理解释这个故事,我们或许能够从中发现一些新的、有趣的观点。
卖炭翁的故事也反映了经济学中的“供需关系”。
在寒冷的冬日里,人们对炭的需求非常高,因此炭的价格也相应地上涨。
卖炭翁通过销售炭,满足了市场需求,获得了收益。
与此同时,由于炭的生产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和时间,供应量相对较少,这也导致了炭的价格上涨。
因此,供需关系是影响炭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卖炭翁的故事还可以用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概念来解释。
边际效用是指每增加一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额外效用。
在这个故事中,卖炭翁通过销售炭,获得了收益,这些收益可以用来购买更多的炭或其他商品和服务。
然而,随着炭的销售量的增加,每增加一单位炭所带来的边际效用逐渐降低。
也就是说,卖炭翁需要不断地增加销售量,才能维持相同的收益水平。
卖炭翁的故事也可以用经济学中的“市场失灵”概念来解释。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地分配资源,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
在这个故事中,卖炭翁是一个独立的生产者,他必须自己承担所有的生产成本和销售风险。
由于他的生产规模较小,因此他无法获得规模经济所带来的优势。
北京大学 经济学原理 2012秋第一次习题答案

北大国发院经济学双学位《经济学原理》一班第一次作业姓名:学号:成绩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下面哪些话是可证伪的?A.上帝自古就存在B.情人眼里出西施(不知道西施长啥样,这话大致是说看情人会觉得漂亮,很主观)C.吃两碗米饭,身体会不舒服D.北大若在三教旁建一个食堂,去农园吃饭的人要减少20%2.前几年猪肉价格上涨很快可能是因为?A.人们收入增加(收入增加,只要是正常品,需求就可能增加,所以可能导致肉价上涨)B.能使猪致死的疾病流行C.物价普遍上涨(普遍上涨,可能导致成本上升,肉价跟着长。
以后会理解得更清晰。
)D.人们更加喜欢吃蔬菜了3.下面哪些因素增加猪肉供给?A.猪肉价格上涨很快B.猪肉市场短缺严重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媒体关注后,传递给农民,会增加养猪)C.国家给养猪的农户提供补贴D.人们减少猪肉消费量4.下面哪些表述属于实证分析?A.最低工资法增加了非熟练工人的失业率B.某小区的商品房滞销是由于附近新建了一家垃圾处理厂C.针对长江三角洲的技术工人短缺,国家应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D.出现灾难时,企业家应该带头捐款5.北大大讲堂一张电影票的售价是10元,但在放映前有黄牛票出售,价格最贵会高达40元。
以下哪个判断正确?A.10元一张电影票是市场均衡价格B.电影票在售价为10元时,市场上有超额需求C.所有的电影票都卖40元一张,大讲堂收入一定会更高D.40元一张电影票是市场均衡价格6.下面哪些描述不符合“边际效用递减规律”?A.吃大餐时,开始狼吞虎咽,到最后一小口也不想吃了B.经原成绩88与89相差无几,89与90相比似乎差些C.小王吃完一个苹果,更想吃第二个苹果D.小张周日打完两场羽毛球,不想打第三场。
7.下面哪些因素可能引起苹果需求的变化?(这里的需求变化包括沿某一条需求曲线的变化,和需求曲线整体的移动)A.一年季节变化(季节变化会导致需求曲线移动)B.苹果价格上升(沿需求线移动)C.夏天西瓜降价(替代品价格变化导致需求线移动)D.苹果致癌谣言(导致需求线移动)8.哪些因素会引起苹果需求曲线的移动?A.一年季节变化B.苹果价格上升(只能导致沿着需求线的需求变动)C.夏天西瓜降价D.苹果致癌谣言9.哪些因素会引起苹果供给的变化?A.一年季节变化(很显然)B.苹果价格上升(会导致沿供给线移动)C.夏天西瓜降价(一般不会导致,经过很长的链条还是可能的,此项有点模糊)D.苹果致癌谣言(主要导致需求变化,若考虑预期可能导致供给变化,但谣言一般是短期的,短期内可认为供给不会变化。
经济学原理第一次作业参考答案

第一次作业参考答案2010年10月26日1、你在篮球比赛的赌注中赢了100美元。
假定你有三种处理方式,(1)现在花掉它(2)在利率为5%的银行账户中存一年(3)购买彩票,该彩票有50%的概率赢50美元,50%的概率输30美元请你计算这三种处理方式的机会成本。
解: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
同样,一种选择的机会成本是执行这种选择所必须放弃的其它选择。
更确切地说,一种选择的机会成本是除这种选择之外,其它所有选择中的最大收益。
就本题而言,100美元存在银行里,一年后的收益是5美元;购买彩票,则期望本利和是110美元(150*0.5+70*0.5),其期望收益是10美元;我们再假定马上消费掉100美元,其收益是0美元。
所以,消费的机会成本是10美元,(方式2和3中的最大收益);储蓄的机会成本是10美元,(方式1和3中的最大收益);购买彩票的机会成本是5美元,(方式1和2中的最大收益)。
(备注:有的同学混淆了机会成本和真实成本的概念,计算的时候将真实成本也包括在内;另外,在解此题时不要考虑贴现、预期等其它因素。
)2、一个经济由Larry、Moe、Curly这三个工人组成。
每个工人每天工作10小时,并可以提供两种服务:割草和洗汽车。
在一个小时内,Larry可以割一块草地或洗一辆汽车,Moe可以割一块草地或洗两辆汽车,而Curly可以割两块草地或洗一辆汽车。
(a)计算在以下情况(即所标的A、B、C和D)时,各能提供多少每种服务:·三个工人把他们所有的时间都用于割草。
(A)·三个工人把他们所有的时间都用于洗汽车。
(B)·三个工人都分别把一半时间用于两种活动。
(C)·Larry分别把一半时间用于两种活动,而Moe只洗汽车,Curly只割草。
(D)(b)画出这个经济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用你对a的回答来确定图形上的A、B、C和D点。
(c)解释为什么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形状是这样的。
[工作]经济学基础1次作业答案
![[工作]经济学基础1次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61c83c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16.png)
1、用既定成本曲线来分析说明厂商如何来确定最有要素投入组合的。
(出自第二单元)假定企业用于购买这两种要素的全部成本C是既定的,企业所用的技术是不变的,生产中只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并且要素价格Pl和Pk是已知的。
在既定的成本约束下,企业应选择要素的投入组合以获得最高的产量。
等产量曲线任意点的切线斜率代表的是边际技术替代率,等成本线的
斜率是要素价格之比的相反数,因此,可以得到公式,为了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企业必须选择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使得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两要素的价格之比。
可以进一步得到公式:。
企业可以通过对两种要素投入量的不断调整,使得最后一单位的成本支出无论用来购买哪一种生产要素所获得的边际产量都相等,从而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最大产量。
2、序数效用论如何推导需求曲线?(出自第一单元)
答:序数效用论是利用无差异曲线、预算线为分析工具,通过考察一种商品的价格的变动,得到一组不同的价格水平下的均衡点来推导出需求曲线的。
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在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相切之处,均衡条件对应值表示在相应的坐标平面内,即为需求曲线,见图:2。
对应的消费量,即价格——消费线图形,见图1。
将价格和消费量的价格,则可以找到相应的均衡点,也就可以找到在这一价格水平下所是:,使用上述均衡点的获得方法,不断变化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上半年经济学原理课程第1次作业
阅读使人快乐,成长需要时间
2012年上半年经济学原理课程第1次作业
教材:尹伯成主编,《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六版
一、名词解析(每个3分,共15分)
需求的价格弹性恩格尔系数规模经济价格歧视洛伦茨曲线
需求的价格弹性:
表示需求量对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指标。
弹性系数(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Ep)等于需求量变动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具体计算百分比时,分子取新老需求量的平均数,分母取新老价格的平均数,不计负号。
参见有价格弹性的需求、非价格弹性的需求和单位弹性的需求。
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Engel'sCoefficient)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
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
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
恩格尔定律是根据经验数据提出的,它是在假定其他一切变量都是常数的前提下才适用的,因此在考察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例的变动问题时,还应当考虑城市化程度、食品加工、饮食业和食物本身结构变化等因素都会影响家庭的食物支出增加。
只有达到相当高的平均食物消费水平时,收入的进一步增加才不对食物支出发生重要的影响。
规模经济:
由于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等原因,使企业的单位成本下降,从而形成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
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的经济。
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pricediscrimination)实质上是一种价格差异,通常指商品或服务的提供者在向不同的接受者提供相同等级、相同质量的商品或服务时,在接受者之间实行不同的销售价格或收费标准。
经营者没有正当理由,就同一种商品或者服务,对若干买主实行不同的售价,则构成价格歧视行为。
价格歧视是一种重要的垄断定价行为,是垄断企业通过差别价格来获取超额利润的一种定价策略。
又称价格差别,指厂商在同一时期对同一产品索取不同价格的行为。
价格歧视既可以是对不同购买者索取不同价格,也可以对同一个购买者的不同购买数量收取不同价格。
洛伦茨曲线:
洛伦兹曲线(Lorenzcurve),也译为“劳伦
兹曲线”。
就是,在一个总体(国家、地区)内,以“最贫穷的人口计算起一直到最富有人口”的人口百分比对应各个人口百分比的收入百分比的点组成的曲线。
为了研究国民收入在国民之间的分配问题,美国统计学家(或说奥地利统计学家)M.O.洛伦兹(MaxOttoLorenz,1903-)1907年(或说1905年)提出了著名的洛伦兹曲线。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3题,共45分)
1.如果你有一辆需要四个轮子才能开动的汽车,现在车子上已有了三个轮子,那么当你拥有第四个轮子时,这第四个轮子的边际效用会超过第三个轮子,这是不是违背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答:这不违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因为边际效用是指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或
减少)一个单位所增加(或减少)的总效用的数量。
这里的“单位”是指一完
整的商品单位,这种完整的商品单位,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有效性的前提。
比如,这个定律适用于一双的鞋子,但不适用于单只鞋子。
对于四轮子而言,必
须是有四个轮子的车才成为一单位。
三个轮子不能构成一辆四轮车,因而每个
轮子都不是一个有效用的物品,增加一个轮子才能使车子有用。
因此,这里不
能说第四个轮子的边际效用超过第三个轮子的边际效用。
应用边际效用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所需物品必须至少是“一单位”。
在本题中,四个轮子才构成一个单位,只能比较得到第一组四个轮子和第二组四个轮子所带来的效用
2.何谓道德风险,请举例说明。
道德风险并不等同于道德败坏。
道德风险是8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一个经济哲学范畴的概念,即“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
”或者说是:当签约一方不完全承担风险后果时所采取的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自私行为。
在经济活动中,道德风险问题相当普遍。
获200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斯蒂格里茨在研究保险市场时,发现了一个经典的例子:美国一所大学学生自行车被盗比率约为10%,有几个有经营头脑的学生发起了一个对自行车的保险,保费为保险标的15%。
按常理,这几个有经营头脑的学生应获得5%左右的利润。
但该保险运作一段时间后,这几个学生发现自行车被盗比率迅速提高到15%以上。
何以如此?这是因为自行车投保后学生们对自行车安全防范措施明显减少。
在这个例子中,投保的学生由于不完全承担自行车被盗的风险后果,因而采取了对自行车安全防范的不作为行为。
而这种不作为的行为,就
是道德风险。
可以说,只要市场经济存在,道德风险就不可避免。
3.解释为什么垄断企业总在需求曲线上弹性充足的地方进行生产?
答:这里所谓弹性充足是指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大于 1 的情况。
由公式习题六第 2 页共10 页《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MR = P(1 ? 1 ) 知,当弹性系数等于1 时,垄断厂商销售产品的边际收益为零;Ed 当弹性系数小于 1 时,即弹性不足时,边际收益为负。
如果厂商在需求曲线上弹性不足的地方进行生产,则生产越多,总收益就越小,只有在弹性充足地方进行生产,边际收益才是正的,追加产量总收益才会增加。
如果需求曲线上的弹性不充足,垄断就失去意义了。
要知道垄断的目的在于控制全部或者大部分市场后人为的影响价格来获取利益,而如果需求曲线上无弹性或者说弹性不充足的话,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趋进于零,垄断与否又有何关系呢?
三、计算题(每题20分,共2题,共40分,请
写出计算过程或推导过程)
1.已知某君消费两种商品X和Y的效用函数为1313
U X Y
,商品价格分别为X P和Y P,收入为M,试求该君对X和Y的均需求函数。
答:根据题意,预算方程为Px*X+Px*Y=M, 由消费者均衡条件
MUx÷MUy=Px÷Py
MUx÷MUy=Px÷Py,可得
将之与预算方程联立,可得对商品X的需求函数为,对Y的需求函数
2.某成本不变的完全竞争行业的代表性厂商的长期总成本函数为Q Q Q
LTC 15006023+-=,产品价格975=P ,试求
(1)利润最大时的产量、平均成本和利润。
(2)该行业长期均衡时的产量和价格。
15.完全竞争行业的代表厂商的长期总成本函数为:
,Q 为每月产量。
(1)求出长期平均成本函数和长期边际成本函数。
(2)假设产品价格P =975元,求利润为极大的产量。
(3)上述利润为极大的长期平均成本是多少?利润是多少?为什么这与行业的长期均衡相矛盾?
(4)假如该行业是成本固定不变行业,推导出行业的长期供给方程。
(5)假如市场需求函数是,长期均衡中留存该行业的厂商人数是多少?
解:(1)由LTC Q Q Q
=-+32601500可得: LAC Q Q =-+2601500
231201500
LMC Q Q =-+ (2)已知P =975元,根据完全竞争厂商利润极大的条件:P =MC ,即:
Q Q =-+297531201500
解得:Q 1=35,Q 2=5。
根据利润最大化充分条件P =MC ,MC ′>MR ′可验证Q =35保证利润最大化,因此Q =35是利润极大的产量。
(3)当Q =35
时,LAC Q Q =-+=-⨯+=226015003560351500625。
利润π()TR TC PQ LAC Q =-=-⨯=-⨯=9756253512250。
上面计算出来的结果与行业长期均衡是相矛盾的。
因为行业长期均衡要求留存于行业中的厂商只能获得正常利润,不能获得超额利润,而现在却获得超额利润12250元。
之所以会出现这个矛盾,是因为行业长期均衡时,价格应当是最低平均成本。
在这里,当长期平均成本函数为LAC Q Q =-+2601500时,由d
d LAC Q Q
=-=2600得,LAC 的最小值,即LAC 的最低点为Q =30。
由Q =30,求得最低平均成本LAC =-⨯+=230
60301500600。
行业长期均衡时价格应为600,而现在却为975,因而出现了超额利润。
(4)假如该行业是成本固定不变行业,则该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LRS 是一条水平线。
从上面已知,行业长期均衡时,P =600,可见,行业
精品字里行间
放心做自己想做的 长期供给方程LRS 为P =600。
(5)已知市场需求曲线是P Q =-96002,又已知长期均衡价格为600,因此,该行为长期均衡产量为()/Q =-=960060024500(单位)。
由于代表性厂商长期均衡产量为Q =30(单位),因此,留存于该行业的厂商人数为4500/30=15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