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材料作业5——

合集下载

构成作业答案

构成作业答案

、单项选择题二、填空题1、平面构成立体构成2 、形式美3 、互相协调调和性4 、点线面5、规律性骨格非规律性骨格6 、纹理7 、螺旋式发射8 、有规律地节奏感9、渐变密集10 、纯净程度单纯程度11 、逐渐增加减少12 、1666 年13 、256 14、视后像15 、整个外貌外形轮廓16 、有机无机17、概括提炼18、基础点缀装饰划分空间19 、单体20 、摩擦力三、判断题I.x 2. V 3. V 4. V 5. x 6. V 7. V 8. x 9. x 10. VII.x 12. V 13. V 14. V 15. V四、名词解释:1、点:点是相对较小而集中的形。

2、线:线是具有位置、方向和长度的一种几何元素,是点运动后形成的轨迹。

3、面:面是点的密集,或线的移动轨迹。

4、近似:指的是在形状、大小、色彩、肌理等方面有着共同的特征,它体现了在统一中呈现出的生动变化的效果。

5、重复:我们把相同或相近的形态元素进行连续有规律地、有秩序地反复排列。

6、对称:是指作品的各部分依实际或假想的对称轴或对称点两侧形成等形、等量的对应关系,具有稳定与统一的美感。

7、均衡:是从运动规律中升华出来的美的形式法则,轴线或支点两侧会形成不等形而等量的重力上的稳定。

8、骨格:骨格是构成图形的骨架与格式。

9、具象形态:在生活中已经形成的概念,并可以明确指认出的存在物。

10、抽象形态:在造型艺术领域中,特指无法明确指认出的形态或形象,在生活经验中找不到具体的存在物。

11、色彩的变异:即在基本形排列的大小、形状、位置、方向都一样的基础上,在色彩上进行变化来形成色彩突变的视觉效果。

12、空间:是物质存在一种客观形式,我们一般讲的空间是一种具有高、宽、深的三次元立体空间,对于物体而言,就是它在空间中实际占据的位置,这种空间形态也叫视觉空间13、基本形:是指构成图形的元素单位14、交错空间:两个平面相互交叉,平面的二维性质就会因为它们的交叉转为三维空间,前后关系由此产生。

材料成型技术基础习题答案

材料成型技术基础习题答案

作业1 金属材料技术基础1-1 判断题(正确的画O,错误的画×)1.纯铁在升温过程中,912℃时发生同素异构转变,由体心立方晶格的α-Fe转变为面心立方晶格的γ-Fe。

这种转变也是结晶过程,同样遵循晶核形成和晶核长大的结晶规律。

(O )2.奥氏体是碳溶解在γ-Fe中所形成的固溶体,具有面心立方结构,而铁素体是碳溶解在α-Fe中所形成的固溶体,具有体心立方结构。

(O )3.钢和生铁都是铁碳合金。

其中,碳的质量分数(又称含碳量)小于0.77%的叫钢,碳的质量分数大于2.11%的叫生铁。

(×)4.珠光体是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珠光体的力学性能介于铁素体和渗碳体之间。

(O )5.钢中的含碳量对钢的性能有重要的影响。

40与45钢相比,后者的强度高,硬度也高,但后者的塑性差。

(O )6.为了改善低碳钢的切削加工性能,可以用正火代替退火,因为正火比退火周期短,正火后比退火后的硬度低,便于进行切削加工。

(×)7.淬火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钢的硬度。

因此,淬火钢就可以不经回火而直接使用。

(×)8.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包括铁素体(F)、奥氏体(A)、珠光体(P)、渗碳体(Fe3C)、马氏体(M)、索氏体(S)等。

(×)1-2 选择题1.铁碳合金状态图中的合金在冷却过程中发生的(F )是共析转变,(B )是共晶转变。

A.液体中结晶出奥氏体;B.液体中结晶出莱氏体;C.液体中结晶出一次渗碳体;D.奥氏体中析出二次渗碳体;E.奥氏体中析出铁素体;F.奥氏体转变为珠光体。

2.下列牌号的钢材经过退火后具有平衡组织。

其中,( C )的σb最高,(D )的HBS最高,(A )的δ和a k最高。

在它们的组织中,(A )的铁素体最多,( C )的珠光体最多,(D )的二次渗碳体最多。

A.25;B.45;C.T8;D.T12。

3.纯铁分别按图1-1所示不同的冷却曲线冷却。

其中,沿( D )冷却,过冷度最小;沿(D )冷却,结晶速度最慢;沿(A )冷却,晶粒最细小。

工程材料与成型工艺基础习题答案

工程材料与成型工艺基础习题答案
工程材料与成型工艺基础习题答案
4.常见的金属晶格类型有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和密排 六方晶格三种类型。α–Fe属于体心立方晶格,γ–Fe属于面 心立方晶格,δ–Fe属于体心立方晶格。
5.实际金属的晶体缺陷有点缺陷(空位或间隙原子)、线缺 陷(位错)和面缺陷(晶界)。
6.金属的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之差称为过冷度。金 属的冷却速度越快,过冷度越大,获得的晶粒越细。
组织是否相同,各是何种组织?
1)不同。
2)由于铸件壁厚不同,其 各部分冷却速度不同。壁厚 5、10、20、30、40mm 处的组织分别为麻口组织 (Ld'+石墨)、P+石墨、P +石墨、F+P+石墨、F+石 墨。
图2-2 阶梯铸件
7.某厂铸造一个ф1500mm的铸铁顶盖,有如图2-3所示两 种设计方案,试分析哪种方案易于生产?并简述其理由。
34940N,拉断后测得标距长度为65㎜,断裂处直
径为5㎜。试计算σb、σs、δ、ψ的值。
bS Fb 0 33 .144 5924404(M 5 P ) a
s
FS S0
32 .114 5623207(M 5 P ) a
L k L 0 1% 0 0 6 5 31 0% 0 1 0.1 7 % 6
L 0
铸铁污水管 离心铸造,汽轮机叶片 压力铸造
二、简答题与应用题: 1.什么是液态合金的充型能力?影响液态合金充型能力的 因素有哪些?
(1)液态合金的充型能力是液体金属充满铸型型腔,获得 尺寸精确、轮廓清晰的成形件(铸件)的能力。
(2)影响液态合金充型能力的因素有合金的流动性、浇注 条件、铸型充填条件。
形、裂纹的原因是固态收缩 。
4.铸件在凝固过程中所造成的体积缩减如得不到液态金属 的补充,将产生缩孔或缩松。凝固温度范围窄的合金,倾 向于“逐层凝固”,因此易产生缩孔;而凝固温度范围宽 的合金,倾向于“糊状凝固”,因此易产生缩松。

材料加工第2章作业参考答案

材料加工第2章作业参考答案

第2章作业参考答案1. 液态金属成形的一般工艺过程是怎样的?结合其工艺特点分析该类工艺的优点、缺点和和适用范围。

液态金属成形是将液态金属注入铸型中使之冷却、凝固而形成零件的方法,一般工艺过程包括模样制造、铸型制造、金属熔化与充型、凝固等关键步骤。

铸造为液体成形具有不受零件大小/薄厚/复杂程度限制、可制造各种合金铸件、相对焊接和塑性成形而言尺寸精度高、成本低等优点;但需要造型、浇注等步骤,工艺相对繁琐,工件承载能力不如锻件,同时工作环境差,粉尘多。

铸造适用于绝大部分零件,适用范围广。

(工艺过程三点明确。

明确分析优点、缺点和适用范围,同时结合其工艺特点)2.铸造合金流动性差对铸件质量有何影响?浇注时金属液过热温度及其他工艺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初步判断一下HT350和HT200两种合金,哪个流动性好,为什么?什么是液态金属的充型性能?它与那些因素有关?流动性差,金属充型能力差,铸件成形质量降低;液态金属中的气体夹杂物不易浮出,易产生气孔、夹杂;对缩孔和裂纹的充填和愈合作用减弱,易产生缩孔、裂纹等缺陷。

HT200流动性好,HT200碳含量在3.0~3.6%,HT350在2.7~3.2%,因HT200成分更靠近共晶点,固-液区间小,熔点较低,故流动性好(固液两相区越大,结晶温度范围越大,枝晶越发达,流动性越差)。

(流动性影响,判断及理由)充型能力:指液态金属充满型腔,获得形状完整、轮廓清晰健全铸件的能力。

充型能力首先取决于合金的流动性,同时又受到铸型性质(如铸型蓄热系数、铸型温度、铸型中的气体)、浇注条件(如浇注温度、充型压头、浇注系统结构)以及铸件结构(如模数、复杂程度等)的影响。

(充型能力定义,四个影响方面)3. 缩孔、缩松的区别是什么?什么样的合金容易出现疏松缺陷?生产中如何采取措施防止缩孔、缩松缺陷的产生?缩孔缩松的区别在形态,而取决于凝固方式,当铸件以逐层凝固方式凝固时,液态金属的流动使收缩集中到铸件最后凝固部分形成集中孔,即缩孔;而铸件以体积凝固方式凝固时,枝晶间隙的液体得不到补缩而形成小的孔洞,即缩松。

环境设计立体构成结课作业

环境设计立体构成结课作业

环境设计立体构成结课作业
环境设计立体构成结课作业是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其目的是通过立体构成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和造型能力,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在立体构成结课作业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立体构成原理和技巧,创作一件具有空间感和美感的作品。

作业的具体要求可以根据不同的课程设置和教师要求而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 创意性:作品应具有创意和个性,能够表达学生的想法和情感。

2. 功能性:作品应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或功能,例如可以作为装饰品、储物盒、灯具等。

3. 结构性:作品应具有一定的结构性和稳定性,能够承受一定的重量和压力。

4. 环保性:作品应尽量采用环保材料,体现环保理念。

具体来说,学生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完成立体构成结课作业:
1. 确定主题:根据课程要求和自己的兴趣,确定作品的主题和风格。

2. 设计草图:在草图上绘制出作品的初步形状和结构,注意比例和空间关系。

3. 选择材料:根据作品的主题和风格,选择合适的材料,例如纸张、塑料、木材、金属等。

4. 制作模型:按照设计草图,将材料加工成作品的具体形状和结构。

5. 细节处理:对作品进行细致的处理和修饰,例如表面处理、色彩搭配等。

6. 作品展示:将作品放置在适当的展示空间中,拍摄照片或视频记录作品的全貌和细节。

在完成立体构成结课作业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充分理解立体构成的原理和技巧,并将其应用到作品中。

2. 注意作品的完整性和美观度,尽可能做到精益求精。

3. 注意安全操作,避免在制作过程中受伤或损坏工具设备。

材料工艺学作业

材料工艺学作业

材料工艺学作业一、设计师若何依照须要选择材料工业设计师在进行产品设计时,材料的选择是以机能为依照的。

材料的机能又受到外界前提和应用前提的制约。

因此,设计师在设计工业产品时决定材料所要求的机能时,要推敲产品所处的外界情形和应用情形。

材料的差不多机能可分为应用机能和工艺机能。

应用机能是指材料在应用前提下表示出的机能。

具体如:力学机能、物理机能和化学机能等;工艺机能则是指材料在加工过程中表示出的机能。

如:切削加工机能、锻造机能、压力加工机能、焊接机能、热处理机能等。

是以,工业设计师在设计产品时必须把握好材料的机能以及产品的办事范畴和对象,才能在造型设计中更好地选择和应用各类材料,进步工业造型设计的后果。

工业造型材料的全然特点重要包含:感到物性、加工成型性、别处工艺性以及情形耐候性等。

1、感到物性,在产品设计中,对材料的感到物性的熟悉专门重要,合理应用材料的感到物性会给产品带来新的特点。

例如:木材具有温顺感,它的纹理给人以天然、柔和、舒服的感到。

2、加工成型性,工业设计师的职责是进行产品设计,而产品则是经由过程对特定的材料加工成型而付诸实现的。

工业造型材料必须是轻易加工成型的材料,必须具备优良的加工成型性。

因此加工成型性是衡量工业造型材料的重要身分之一。

关于不合的材料,其加工成型性不合。

3、别处工艺性,任何设计都不克不及直截了当应用全然材料和毛坯。

还应当经由过程一系列的别处处理,改变材料的别处状况。

其目标除了防腐化、防化学药品、防污染、进步产品的应用寿命外,还可进步材料别处的美化后果、改变产品的视觉后果、晋升产品的视觉后果价值。

因此,依照材料本身的性质和产品应用情形,精确选择别处处理和别处装潢工艺是进步产品外不雅质量的重要门路。

4、情形耐候性,关于不合的应用情形,不仅要合理选择材料,同时要有响应的别处处理方法。

使产品经得起情形身分的考查。

产品设计还要服从一系列轨则:1、调和轨则,确实是使产品整体的各个部分同一调和,使人感到各部位材料融合、调和。

《第二单元第3课线材造型》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第3课线材造型》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线材造型》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时的作业设计旨在通过《线材造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线材的基本性质和造型技巧,培养学生对线材造型的感知能力和创作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美术实践能力。

二、作业内容本课时的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理论学习:学生需认真阅读《线材造型》的相关理论材料,理解线材的种类、特性以及在造型中的作用,并做好笔记。

2. 观察实践:学生需观察身边的线材造型实例,如绳索、铁丝网等,并尝试分析其结构特点和造型规律。

3. 基础练习:学生需使用各种线材材料进行基础练习,如利用不同粗细、软硬、弹性的线材进行弯曲、扭曲、编织等操作,探索线材的造型可能性。

4. 创意设计:学生需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一个以线材为主要材料的造型作品,要求作品具有创意性和实用性。

三、作业要求1. 理论学习部分:学生需认真阅读相关理论材料,并做好笔记,理解并掌握线材的基本性质和造型技巧。

2. 观察实践部分:学生需仔细观察身边的线材造型实例,并做好记录,分析其结构特点和造型规律。

3. 基础练习部分:学生需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基础练习,注意安全操作,积极探索线材的造型可能性。

4. 创意设计部分:学生需在理解线材特性的基础上进行创意设计,作品应具有独特性和实用性,同时注意作品的稳固性和安全性。

5. 作业提交时,学生需将理论学习笔记、观察记录、基础练习作品和创意设计作品一并提交,并附上简要的创作说明。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根据以下标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1. 理论学习部分:学生是否理解并掌握了线材的基本性质和造型技巧。

2. 观察实践部分:学生是否认真观察并记录了身边的线材造型实例。

3. 基础练习部分:学生的基础练习作品是否符合安全操作要求,是否积极探索了线材的造型可能性。

4. 创意设计部分:学生的设计作品是否具有创意性和实用性,是否理解了线材特性的运用。

5. 作业整体性:学生的作业是否按时提交,是否整洁规范。

《8纸板的创想——成型方法》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人美版八年级上册

《8纸板的创想——成型方法》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人美版八年级上册

《纸板的创想——成型方法》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纸板成型方法的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理解并掌握纸板的基本成型技巧,并能够独立运用这些技巧进行创意制作。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主要包括纸板材料的选取、设计构想、剪裁、折叠、粘贴等步骤。

1. 纸板材料的选择:学生需根据创作主题选择合适的纸板材料,如硬质纸板、彩色卡纸等。

2. 设计构想:学生需根据所学知识,结合个人创意,设计出自己的作品构想,并绘制草图。

3. 剪裁与折叠:学生需按照草图进行剪裁,并运用折叠技巧使纸板形成立体结构。

4. 粘贴与固定:学生需使用胶水或双面胶等工具,将剪裁和折叠好的部分固定在一起,形成完整的作品。

三、作业要求作业要求如下:1. 作品主题明确,构思新颖,具有创意性。

2. 纸板材料选择得当,色彩搭配合理。

3. 剪裁、折叠、粘贴等步骤操作规范,作品结构稳固。

4. 作品造型美观,符合设计构想,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

5. 作品需注明作者姓名、班级和日期。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创意性:作品是否具有新颖的构思和创意。

2. 技术性:作品是否规范地完成了剪裁、折叠、粘贴等步骤。

3. 艺术性:作品是否美观,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

4. 完整性:作品是否完整地体现了设计构想。

五、作业反馈作业反馈将采取教师评价、同学互评及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教师评价将侧重于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表现及作品的优缺点;同学互评将帮助学生了解他人的看法及优点;自我评价将帮助学生反思自己的制作过程及成果,以便更好地提升自己的美术创作能力。

通过本作业设计的实施,学生将能够在实践中掌握纸板成型方法,提高美术创作能力及动手实践能力,同时也能在创作过程中体验到美术学习的乐趣,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师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作业设计,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节课的作业设计旨在加深学生对纸板成型方法的理解,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并通过创作过程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美术鉴赏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通常衡量水玻璃的重要参数是什么,它们影响水玻璃什么性能? 答:水玻璃有两个重要参数——模数和密度,直接影响它的化学和物理性质,也直接影响水玻璃砂的工艺性能。

水玻璃密度小,说明其中含硅酸钠量少,而含水量多,故粘度小,粘结力也小。

反之,水玻璃密度大,说明水玻璃中硅酸钠固体物多,含水量小,则水玻璃的粘度较大,粘结力好,铸造用的水玻璃密度通常在1.45~1.6之间。

浓度一定时,模数越高,粘度越大,而且高模数水玻璃的粘度随浓度增加较低模数水玻璃增加得更快。

2、购入一种铸造用水玻璃,其w (SiO 2)=29.1%,w (Na 2O )=10.1%,请问这种水玻璃的模数是多少?如果要将其模数降到2.65,每千克钠水玻璃需加入固体NaOH 多少克?
解:设购入水玻璃的原始模数为M1,调整后的模数为M2,则
M1=w (SiO2)/w (Na2O )=2.88
设每100g 原水玻璃中加入的NaOH 量为x 克, 且处理后的水玻璃模数M2=2.65
由于每加入2摩尔分子NaOH 相当于1摩尔分子Na2O ,则:
其中a=29.1%,b=10.1%,代入得x=0.016 g 故每千克钠水玻璃需加入固体NaOH 0.16克。

3、水玻璃的硬化机理是什么?你认为可采取什么途径促进水玻璃硬化?
6062402
a M
b x =
+
⨯801.03362
a x
b M ⎛⎫=⨯-⨯ ⎪⎝⎭
答:硬化机理——即H2Si3脱水
水玻璃中的硅酸钠是多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并不是单一的Na2O ∙SiO2,水解产生的硅酸,在水玻璃中并不产生沉淀,而是可以在硅酸分子之间发生脱水聚合,在长链和支链上都可聚合,成为双分子,三分
子或多分子的聚合体。

这个聚合表示如下:
促进水玻璃硬化方式
物理脱水硬化——加热烘干、吹干燥的压缩空气、真空脱水等都可使水玻璃硬化,这主要是破坏了溶胶中的水化薄膜。

化学硬化——铸造用水玻璃硬化常用的是CO2法。

CO2是酸性氧化物,它可与水玻璃中水解产物NaOH 发生反应,降低了OH-的浓度,促进硅酸钠不断水解,使SiO2分子浓度不断增加,继续吹CO2,硅酸分子脱水聚合,同时硅酸胶粒稳定性下降,并且继续失水而成为网状凝胶。

VRH 法——使砂型先在真空室内经真空脱水后,再吹CO2硬化 。

4、水玻璃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你认为应该主要从什么途径去改善。

答:存在的问题——1粘砂
以水玻璃为粘结剂砂型浇注铸铁件,粘砂十分严重,这限制了水玻璃砂在铸铁件上的应用。

用于中小铸钢件粘砂不严重,用于厚大铸钢件粘砂较严重。

解决办法:
可在铸型表面刷涂料,而且最好刷醇基快干涂料,如在铸铁件的铸型壁上刷石墨基涂料,而对铸钢件则可根据铸件情况,刷石英粉、锆英粉以
2OH
OH OH OH |
|||
OH Si O
H OH
Si OH OH Si O Si OH H O
||||OH
OH OH OH
--+--→----+2OH OH
OH OH
||
||
OH Si O Si OH
OH Si O Si OH
||||O H O H O O +2H O
O H O H
||
||
OH Si O Si OH
OH Si O Si OH
||||OH OH
OH OH
--------→
--------
铬铁矿粉涂料。

此外,一般铸铁件也可在钠水玻璃砂中加入适量的煤粉或焦炭粉。

存在的问题——2表面粉化
CO2水玻璃砂硬化后放置一段时间,在型(芯)表面会出现一种粉末状的物质,称之为“白霜”。

解决办法:
控制型砂水分不要偏高,吹CO2时间不宜过长,型芯不要久放。

另据有的工厂经验,在钠水玻璃砂中加入1%左右,密度为1.3g/cm3的糖浆可有效防止表面粉化。

存在的问题——3溃散性差在浇注后CO2水玻璃砂具有较大的残留强度。

CO2水玻璃砂在不同温度下的残留强度见图(M>2,水玻璃砂793 ℃出现液相,包住石英砂粒形成坚硬固体,故残留强度出现峰值)。

解决办法:
800~1100℃水玻璃砂残留强度主要有以下措施:
①在水玻璃砂中加入附加物:
有机附加物如糖浆、重油、树脂等在高温下烧毁能在一定程度上破坏水玻璃薄膜的完整性
无机附加物常用的有Fe2O3、MgO、A12O3、CaCO3、ZnCO3等(800 ℃峰值后移)
②减少水玻璃加入量。

水玻璃加入量对残留强度影响很大,减少水玻加入量可以降低型砂残留强度
存在的问题——4吸湿性
CO2水玻璃砂的吸湿性是一个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问题
解决办法:
在湿度较低的情况下,应以短时间吹气为好
在湿度较高的情况下,尤其注意避免使用低模数水玻璃粘结剂,并且延长吹气时间
在实际生产中①在钠水玻璃中加入锂水玻璃或在钠水玻璃中加入
LiOH、CaCO3、ZnCO3等无机附加物
②在钠水玻璃中加入少量有机材料或加入具有表面活性剂作用的有机物。

存在的问题——5旧砂再生和回用困难
由于钠水玻璃砂的残留强度高、溃散性差使得旧砂的再生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好。

解决办法:
旧砂再生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干法和湿法
干法再生装置可以去除部分碱分,湿法再生效果较好,但是增加砂子的烘干工序、废水处理等设备导致投资大。

目前国内利用水爆清砂可使旧砂湿法再生,但水爆后砂子成块仍然严重。

5、你怎么认识Na2O的作用?
答:旧砂中的残留Na2O处于三种状态;
——处于玻璃态的,惰性的Na2O,约占总Na2O量的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
——处于电解质态的,约占总Na2O量的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三十五;
——处于脱水水玻璃态,未反应也未熔融,约占总Na2O量的百分之六十。

其中前两者是对回收有害的,处于脱水水玻璃态的Na2O可以回收再利用,使水玻璃砂旧砂再利用成为可能。

6、P167 案例分析
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