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入学考试814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选读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入学考试参考书目[精选五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入学考试参考书目[精选五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入学考试参考书目[精选五篇]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入学考试参考书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入学考试参考书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含原著):1、教育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2、谭培文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编与导读》,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3、谭培文:《马克思主义的利益理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 :1、郑永廷主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2、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3、刘德华等主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著作选读》,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生入学考试2011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生入学考试主要参考书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含原著)1、教育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2、谭培文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编与导读》,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3、谭培文:《马克思主义的利益理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含国外马克思主义)1、庄福龄主编:《简明马克思主义史》,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2、庄福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理论成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3、衣俊卿:《20世纪的新马克思主义》,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01年版;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1、郑永廷主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2、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3、刘德华等主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著作选读》,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第三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书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推荐阅读书目经典书目:1、中央编译局、教育部社政司选编:《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人民出版社,1999年。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整理初稿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整理初稿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一、名词解释1、社会利益和谐论:作为一种社会关系的利益和谐,是相对而言的,它并非指各主体的利益分毫不差的完全一致,而是指它们在追求各自利益的过程中,利益取向具有一致性,各自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能够并行不悖,某一主体实现自我利益的行为并不干扰或阻碍其它主体利益的实现。

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托马斯·阿奎那、亚当·斯密、巴师夏。

2、教会税:又称为宗教税,是对教会成员征收的一种税。

由于与宗教有着密切联系,在各国的税法体系中往往显得很独特,目前主要存在于部分欧洲基督教新教国家,如德国、瑞士及瑞典、芬兰等北欧国家。

在德国、瑞士、奥地利,由于政府与天主教和新教教会签的条约有教会税。

教会税是所得税的百分之九左右。

而且,在弥撒可以捐款。

别教会的会员通常自愿地付款。

别的欧洲国没有教会税。

例如,因为法国没有教会税,法国人只自愿地捐款,所以法国的教会很贫穷的。

3、政治自由:指公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自由地发表意见、表达政治意愿的自由。

它通常表现为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但都必须在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行使,自由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自由要受法律的制约,自由只能做法律允许的事情,超越法律许可的范围,就是违法行为,就要受到法律的限制或制裁。

4、排他性利益:是指一种利益只能被某一特定的主体来占有或消费。

排他性利益通常与对抗性(rivalry)联系在一起,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或团体来享有或消费这一利益时就会发生零和性的对抗,一方所得即为另一方所失,某一民族对自身利益的追求是建立在排斥其它民族利益的基础上的。

排他性利益最典型的例子是国际关系领域国家主权属下的自然资源,根据国际法的原则,它只能由当事国来开发、管辖,其他国家不能干预。

5、应然:人们在追求世界的理性时,根据一定的标准来评判事物,探究事物应该如何,从而使人的主观努力趋向于某种特定的价值目标,即“求善”。

应然的意蕴是阐述事物依据其自身的特性应该是什么或者应该怎样,使人们基于理性对事物本身满足人类的客观需求的应有状态的判断。

(完整word版)武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考博专业课试题(word文档良心出品).doc

(完整word版)武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考博专业课试题(word文档良心出品).doc

武汉大学 2008 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原著选读1、试论述“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

”试述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30 分)2、试分析列宁的“工人阶级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主义民主主义意识。

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

”试述“灌输”理论。

( 30 分)3、论述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以及对正确加快人的社会化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是什么?如何促进人的社会化?(40 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1、试论述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如何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30 分)2、试论述心理咨询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及其实现。

心理疏导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

( 30 分)3、阐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科学内涵及其提升。

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科学内涵和提升的措施。

(40 分)武汉大学 2010 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考博真题科目一: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经典原著选读(共三题)1、为什么说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 30 分)2、为什么说思想掌握群众是精神变物质的先决条件?(30 分)3、恩格斯曾经指出 : “就个别人来说 , 他的行动的一切动力 , 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 , 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意志的动机 , 才能使他行动起来。

”为什么?循此如何增强人们的精神动力?( 40 分)科目二: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共三题)1、论科学建构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意义及其重点。

(30 分)2、为什么说人们思想的形成是客观反映和主观建构的统一?(30 分)3、论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特点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课题。

(40 分)答题心得体会:1、夯实学科理论的基础知识(如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及其争论焦点;精神鼓励与物质鼓励相结合的原则);2、关注出题教师的研究兴趣(如骆郁廷老师的学术专长和研究偏好——《精神动力论》,精神力量与物质力量之间的关系);3、掌握学科研究的前沿动向(如提升文化软实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化、时代化)。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目录[整理版]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目录[整理版]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目录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1835年8月)2.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1883年3月17日)3.列宁:《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中的几个特点》(1910年12月23日)4.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1913年3月)5.列宁:《卡尔·马克思》(节选)(1914年11月)6.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48年2月)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春2.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1845-1846年3.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节选)1908年2-10月4.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1915年5.毛泽东:《实践论》1937年7月6.毛泽东:《矛盾论》1937年8月7.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1978年3月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 (节选)2.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 (节选)3.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节选)4.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1859年1月5.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节选) 1920年月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1.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880年2.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节选) 1952年2月3.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4.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6月5.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956年4月6.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年12月7.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节选) 1979.38.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4年6月合计26篇。

华东理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

华东理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

华东理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最专业-最专注-最权威财经考研辅导品牌华东理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考试科目参考书编著者出版社241 德语(自命题)《大学德语》(第3版)(1-3册)张书良高等教育出版社,242 日语(自命题)《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上、下人民教育出版社光村图书出人民教育出版社册)(新版) 版社合编337 设计史论《艺术概论》王宏建文化艺术出版社,10月《中外艺术设计史》范圣玺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07月《现代设计概论》张福昌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07月349 药学综合《药物化学》第二版尤启冬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7 《药理学》第六版李端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8 《药剂学》第六版崔福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8350 中药专业基础综合《中药学》第六版雷载权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大学有机化学基础》第荣国斌主编华东理工大学出版二版(上下册)社, .8《中药药理学》候家玉、方泰惠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3601 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天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高等教育出版社,602 分析化学《分析化学》武汉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仪器分析》(第四版)朱明华、胡坪高等教育出版社603 细胞分子生物学《基因VIII》余龙、江松敏、赵寿元译校科学出版社《细胞生物学》翟中和高等教育出版社604 信息管理基础《信息管理学基础》马费成等武汉大学出版社605 数《数学分析》陈传璋等4高等教育出。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资料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资料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内涵马克思主义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总体有广义与侠义之分:从狭义上讲:马克思主义是指由马克思和思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和思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后人对它的运用和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诞生在欧洲,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为标志。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

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要。

3、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一、学习马列经典原著的意义和方法(一)目的和意义1.通过研读原著,扩大自己的理论和思想视野,本真地了解人类文化所创造的富有较高意义的思想理论财富。

2.学习经典,可以从本源的角度尽可能本真地了解经典作家的原始思想,避免其他对经典作家思想的错误解释的消极影响。

(二)学习的方法1.理论和现实互释的方法显思想:即在当下就可以为人们所理解,并得到社会普遍认可的思想观念,这种思想在不断传播过程中逐渐变成人们所熟知的尝试性的东西。

如唯物史观。

隐思想:指隐含于经典作家言论和著作中,需要经过社会历史和人生的不断发展变化,才能逐渐显现出来的,并被人们理解和接受的思想观念。

这种思想具有很强的历史超前性,需要借助新的社会历史经验,才能从隐蔽走向显明。

如马克思全球化思想。

2.解构和重构相结合的方法读经典著作往往会受到读者自己原来所受的各种思想观念的影响,对经典著作的理解和解释也往往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专家学者对经典著作的解释也往往不尽一致,甚至有歪曲以致错误的认识。

这就要求我们研读经典著作要深刻理解和斟酌,对已有解释要做到以我为主,以他人的解释为参考,吸取合理的正确的成分,解构或消除错误的歪曲的解释,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更科学准确理解原著的精髓。

研究生《马克思经典著作选读》课堂笔记(完整版)

研究生《马克思经典著作选读》课堂笔记(完整版)

研究生《马克思经典著作选读》课堂笔记(完整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课堂笔记总论一、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1、从现实的历史运动看,马克思主义学说已经变成人类整个历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2、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它不仅仅是一种理论,而且同时又渗透在现实的历史运动中,它不断地变成历史,不断地创造历史。

(1)、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人类思想史只合乎逻辑的必然产物,而且同时又是实现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2)、就马克思主义本性而言,要求指向当代现实生活,它根植于当代社会生活之中,反映并表现这个时代,从这个时代中吸取勃勃生机和力量,在社会生活广阔舞台上实现和扩展自己。

(3)、马克思主义不仅仅指向当代生活,还指明了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远景。

3、在确认马克思主义依然是历史发展的理性和当代主流的同时,应该看到在它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各种障碍和问题。

(1)、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曲折。

(2)、完全彻底地批判虚无主义,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过时了,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丧失了合理性。

(3)、毫无保留地批判教条。

【反马克思主义两种类型:拼盘论、矛盾论。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阶段1、宏观上看:自由资本主义时代——马克思、恩格斯帝国主义时代——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帝国主义最显著的特征:垄断】2、微观上看:(1)、新世界理论准备时期(1841—1844)(2)、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时期(1845—1848)(3)、欧洲风暴时期(1848—1871)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工人运动相结合并成为其主导思想体系,在此时期马克思发表《资本论》。

(4)、进一步总、论证、阐发时期(1871—1895)(5)、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到列宁阶段(1894—1917)(6)、马克思主义在前苏联和中国的发展(1917至现在)三、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的意义1、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有利于确立正确是思想信念,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

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选读考研真题试题2009—2012年

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选读考研真题试题2009—2012年
浙江师范大学 2009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814
科目名称: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选读
提示:
1、本科目适用专业:0305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3050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030505 思想政治教育;
2、请将所有答案写于答题纸上,写在试题上的不给分; 3、请填写准考证号后 6 位:____________。
4.“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 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二、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是怎样阐述科学实践观及其重 要意义的(本题共 30 分)
三、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是如何分析资产阶级在历史上的 革命作用和局限性的(本题共 30 分)
(本卷共 5 题,每题 30 分,共 150 分) 请结合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来回答下列问题: 一、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是怎样批判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的?
(30 分) 二、简要阐述《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及其意义。(30 分) 三、根据马克思 1959 年 1 月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阐述马克思的
四、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恩格斯是怎样 系统论述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本题共 30 分)
第 1 页,共 1 页
浙江师范大学 2012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A 卷)
科目代码: 814 科目名称: 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选读 适用专业: 030500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
提示: 1、请将所有答案写于答题纸上,写在试题上的不给分; 2、请填写准考证号后 6 位:____________。
一、阅读理解或分析说明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90 分) 1.“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814 科目名称: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选读
提示:
1、本科目适用专业:0305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3050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030505思想政治教育;
2、请将所有答案写于答题纸上,写在试题上的不给分;
3、请填写准考证号后6位:____________。

一、解释下列句子(每题30分,共60分):
1.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

”(选自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2. “无产者只有废除自己的现存的占有方式,从而废除全部现存的占有方式,才能取得社会生产力。

无产者没有什么自己的东西必须加以保护,他们必须摧毁至今保护和保障私有财产的一切。

”(选自《共产党宣言》)
二、论述题(每题30分,共90分):
1.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是如何批
判费尔巴哈唯心主义道德观的?
2.根据《实践论》,具体分析右倾机会主义和左翼空谈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3.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和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有何重大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