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执业药师考试中药二科目整理内容

合集下载

执业中药师药二考点完整

执业中药师药二考点完整

298.鹿茸【成效】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

299.肉苁蓉【成效】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

【主治病证】〔1〕肾虚阳痿、不孕。

〔2〕精血亏虚之腰膝痿弱、筋骨无力。

〔3〕肠燥便秘。

300.淫羊藿【成效】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301.杜仲【成效】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302.续断【成效】补肝肾,行血脉,续筋骨。

303.补骨脂【成效】补肾壮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纳气平喘。

304.益智仁【成效】暖肾固精缩尿,温脾止泻摄唾。

305.蛤蚧【成效】补肺气,定喘嗽,助肾阳,益精血。

【主治病证】〔1〕肺虚咳嗽,肾虚喘促。

〔2〕肾虚阳痿,精血亏虚。

306.菟丝子【成效】补阳益阴,固精缩尿,明目止泻,安胎,生津。

307.骨碎补【成效】补肾,活血,止痛,续伤。

308.冬虫夏草【成效】益肾补肺,止血化痰。

309.核桃仁【成效】补肾,温肺,润肠。

310.紫河车【成效】温肾补精,养血益气。

311.沙苑子【成效】补肾固精,养肝明目。

312.狗脊【成效】补肝肾,强腰膝,祛风湿。

【成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成效】养血滋阴,补精益髓。

【成效】补益精血,解毒,截疟,润肠通便。

【成效】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

【成效】补血止血,滋阴润燥。

【成效】补心脾,益气血,安心神。

【成效】清肺养阴,祛痰,益气。

320.麦冬【成效】润肺养阴,益胃生津,清心除烦,润肠通便。

【成效】养胃生津,滋阴除热,明目,强腰。

【成效】滋补肝肾,明目,润肺。

323.百合【成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

324.收涩药,凡以收敛固涩为主要成效的药物,称为收涩药。

亦称收敛药或固涩药。

325.五味子,【成效】收敛固涩,益气生津,滋肾宁心。

【主治病症】表虚自汗,阴虚盗汗。

【成效】敛肺,涩肠,生津,安蛔,止血。

【成效】清热燥湿,涩肠,止血,止带,杀虫。

【成效】涩肠止泻,止血,止带;外用收湿敛疮生肌。

329.海螵蛸【成效】收敛止血,固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

中药师二知识点总结

中药师二知识点总结

中药师二知识点总结一、中药学1. 中药学基础知识中药学是中药师的基础知识,包括中药的来源、鉴别、质量控制、加工制备、制剂及药理等方面的知识。

2. 中药鉴别掌握中药的鉴别方法,包括宏观鉴别和微观鉴别等,通过观察外形、质地、气味、味道等特征,识别中药材的真伪和质量。

3. 中药的质量控制了解中药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包括理化性质、微生物污染、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方面的检测知识。

4. 中药资源开发利用学习中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了解中药材的采集、保存、加工和利用技术,保护中药资源,推动中药产业的发展。

二、中药配方学1. 中药配方的辨证论治学习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为患者配制中药方剂,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质,制定个性化的中药方案。

2. 中药制剂学了解中药的制剂学知识,包括中药的制剂类型、配伍规律、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标准。

三、中药药理学1. 中药药理作用了解中药的药理机制,包括中药物质对人体的作用和生物转化过程,掌握中药药物的药效、毒性及副作用等方面的知识。

2. 中药毒理学学习中药的毒性及中毒机制,掌握中毒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提供中毒患者的急救和护理服务。

四、中药保健学1. 中药保健理论了解中医养生保健的理论基础,包括中医阴阳五行学说、经络理论、毫针、气功等中医养生保健技术。

2. 中药保健品学习中药保健品的制备和应用,了解中药保健食品、保健药品的功效和禁忌,指导消费者正确使用中药保健品。

五、中药药用植物学1. 药用植物的采集和鉴定学习药用植物的采集和鉴定方法,掌握采集药用植物的时机、方法和保存技术,保障药用植物的质量和药效。

2. 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了解药用植物资源的分布和利用状况,进行药用植物资源的调查和评估,为中药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数据支持。

六、中药制剂工艺学1. 中药制剂的加工工艺学习中药制剂的加工工艺和配方,掌握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和工艺流程,确保中药制剂的质量和药效。

2. 中药制剂的质量标准了解中药制剂的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进行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保障中药制剂符合国家标准和药效要求。

执业药师中药二重点内容

执业药师中药二重点内容

执业药师中药二重点内容执业药师考试中,中药二是重要的科目之一,涵盖了丰富的中药知识。

对于备考的朋友们来说,掌握重点内容至关重要。

下面咱们就来详细聊聊中药二的重点。

首先,中药的性能特点是基础中的重点。

这包括四气(寒、热、温、凉)、五味(辛、甘、酸、苦、咸)、升降浮沉、归经等。

比如,寒性药通常能清热泻火、解毒,像黄连、黄芩等;热性药则可温里散寒、助阳,如附子、肉桂。

五味也各有其作用,辛能发散、行气,甘能补养、和中,酸能收敛、固涩,苦能泄热、燥湿,咸能软坚、泻下。

了解这些性能特点,对于理解中药的功效和应用有很大帮助。

中药的功效与主治病证是核心内容。

比如说解表药,麻黄能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适用于风寒感冒、咳嗽气喘、风水水肿等;桂枝则能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主治风寒感冒、寒凝血滞诸痛证、痰饮蓄水证等。

再如清热药,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用于温热病气分实热证、肺热喘咳等;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常用于热病烦渴、肺热燥咳、阴虚消渴等。

中药的配伍也是常考的要点。

包括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等。

相须是指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疗效,如麻黄与桂枝、石膏与知母。

相使则是一药为主,一药为辅,辅药能提高主药的疗效,比如黄芪配茯苓。

相反是指两种药物同用能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像“十八反”“十九畏”中的药物组合,一定要牢记。

中药的用药禁忌不能忽视。

包括证候禁忌、配伍禁忌、妊娠禁忌等。

比如,阴虚阳亢的患者忌用温热药,脾胃虚弱的患者忌用苦寒药。

妊娠禁忌药更是要特别注意,分为禁用和慎用两类,禁用的多是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的药物,如雄黄、麝香等;慎用的药物包括桃仁、红花等。

此外,中药的用法用量也是重点。

不同的中药有不同的用法,有的需要先煎,如石膏、牡蛎;有的需要后下,如薄荷、砂仁;有的需要包煎,如车前子、滑石粉。

用量方面也有严格的规定,过量使用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而用量不足则可能达不到治疗效果。

中药执业药师考试中药二科目整理内容

中药执业药师考试中药二科目整理内容

中药执业药师考试中药二科目整理内容中药执业药师考试是从事中药领域药师职业的资格考试,中药二科目是其中重要的一门考试科目。

本文将根据中药二科目的考试内容,为大家整理出相关的知识点,以便大家系统地学习和备考。

一、中药基本知识中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药物,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药二科目首先考查的是考生对中药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具体而言,需要考生掌握以下知识点:1、中药的名称、来源和分类;2、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和应用;3、中药的采收、加工和炮制方法;4、中药的质量标准和鉴别方法。

二、中药方剂学中药方剂学是中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中药方剂的基本理论、组方原则和临床应用。

中药二科目要求考生掌握以下知识点:1、方剂的组成原则和分类方法;2、常见中药方剂的组成、功效和应用;3、中药方剂的剂型和制备方法;4、中药方剂的质量标准和鉴别方法。

三、中药药理学中药药理学是中药学的重要基础学科,主要研究中药的药物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

中药二科目要求考生掌握以下知识点:1、中药的药理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2、常用中药的配伍禁忌和相互作用;3、中药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和体内过程;4、中药的药理实验方法和评价方法。

四、中药临床应用中药临床应用是中药学的重要实践环节,主要研究中药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中药二科目要求考生掌握以下知识点:1、中药的临床应用范围和用药原则;2、常见疾病的中药治疗方法;3、中药的不良反应和预防措施;4、中药的临床研究方法和评价标准。

五、中药资源与管理中药资源与管理是中药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研究中药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中药二科目要求考生掌握以下知识点:1、中药资源的分布、特点和保护措施;2、中药材的品质标准和鉴定方法;3、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4、中药生产的管理规范和质量控制。

六、中药化学与质量控制中药化学与质量控制是中药学的重要学科,主要研究中药的化学成分和质量控制。

中药二科目要求考生掌握以下知识点:1、中药化学成分的分类、结构和性质;2、中药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标准;3、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纯化方法;4、中药化学成分的分析和鉴定方法。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二》总结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二》总结

《中药学》中药功效总结第一章解表药(发表药)第一节:发散风寒药(辛温解表药)麻桂紫姜香荆防,羌白细藁苍辛柳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香薷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通阳化气紫苏发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安胎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毒荆芥发表散风、透疹止痒、炒炭止血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藁本发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白芷发散风寒、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细辛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苍耳子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止痒辛夷发散风寒、宣通鼻窍西河柳发表透疹、祛风除湿第二节:发散风热药薄荷牛蒡蝉桑菊,蔓升柴葛淡浮木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牛蒡子疏散风热、宣肺利咽、解毒透疹、消肿疗疮蝉蜕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息风止痉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止血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止痛柴胡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葛根解肌退热、透疹、生津、升阳止泻淡豆豉解表除烦浮萍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木贼疏散风热、明目退翳、止血第二章清热药第一节:清热泻火药石知竹叶芦栀天,淡夏决谷青密蒙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外用收湿敛疮、生肌止血天花粉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芦根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竹叶清热除烦、生津利尿淡竹叶清热除烦、利尿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外用消肿止痛夏枯草清肝明目、散结消肿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谷精草疏散风热、明目退翳密蒙花清热养肝、明目退翳青葙子清肝泄火、明目退翳、扩瞳第二节:清热燥湿药三黄芩连柏,龙胆苦。

(黄芩上、黄连中、黄柏下、龙胆、苦参)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除蒸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苦参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第三节:清热解毒药金银花大青叶连翘银翘穿大板青黛,蒲紫菊重秦黄土,鱼熊血败射马山,垂盆金木白马胆,半边半枝白花草。

[全]执业药师《中药二》每年必考知识干货考点汇总

[全]执业药师《中药二》每年必考知识干货考点汇总

执业药师《中药二》每年必考知识干货考点汇总中药学专业知识(二)第一部分常用单味中药第一章解表药▷辛温解表药●考点:麻黄(喘家圣药)宣肺平喘、发汗解表、利水消肿注:香薷(夏月麻黄):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主治】1.阴暑证;2.水肿,小便不利【记忆】“夏月”,夏暑——消暑化湿。

●考点: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考点:紫苏发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解鱼蟹毒【主治】1.风寒感冒,咳嗽胸闷;2.脾胃气滞;3.气滞胎动;4.食鱼蟹中毒引起的腹痛吐泻【记忆】紫苏常用煮海鲜,谐音“子舒”。

紫苏煮海鲜——解鱼蟹毒;子舒——肚子舒服、孩子舒服——行气宽中、安胎●考点:生姜(呕家圣药)发汗解表、温肺止咳、温中止呕●考点:荆芥散风解表、透疹止痒、止血(炭)【记忆】荆条(古代当做痒痒挠),一挠止痒,二挠透疹(长疹子时容易挠透),三挠烧炭止血(长疹子挠出血)。

●考点: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主治】1.风寒表证,风热表证,表证夹湿。

2.风寒湿痹,风湿疹痒3.破伤风,小儿惊风。

【记忆】一字在于“风”。

防风顾名思义能防住风,最常见与风有关的疾病是风湿病,记住风湿就是祛风胜湿。

惊风也是风,故记住其止痛解痉的功效。

●考点: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主治】1.风寒表证,表证夹湿,风寒头痛(太阳经);2.风寒湿痹(上半身,附:独活治疗下半身)●考点:白芷发散风寒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主治】1.外感风寒或表证夹湿兼见头痛鼻塞者;2.阳明头痛,眉棱骨痛,鼻渊头痛,牙痛;3.风寒湿痹,寒湿带下;4.疮疡肿毒【记忆】白止,白带止住,因此可以燥湿止带,还能消肿排脓。

●考点:头痛治疗头疼:羌活、细辛、白芷、藁本记忆:羌活,治疗太阳经头痛。

没有太阳,我们活不了。

细辛,少阴头痛。

细小,少。

白芷,阳明经头痛。

明白,明是阳明经;白是白芷。

藁本,巅顶头痛。

藁,高,就是巅顶的意思。

▷辛凉解表药●考点:薄荷宣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记忆】不吃薄荷咽真干,吃了薄荷风热清。

中药执业药师考试中药二科目整理内容

中药执业药师考试中药二科目整理内容

11 半边莲: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半枝莲: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散瘀止血。
半边脸水肿丑死了,半支药三次就好了
12 13 14
土茯苓:解毒,利湿,通利关节。治疗梅毒或因汞致肢体拘挛之要药
土匪解利是通关
马齿笕: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通淋。
两只马,死后通灵!
大血藤: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祛风通络。
大学四年学童玩疯啰!
15 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消痈,利湿。 用于蛇咬伤和癌肿 16 熊胆:清热解毒,明目,止痉。 17 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疔疮肿毒 18 19 20
垂盆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带“黄”字或“黄”色的一般能利湿退黄
一盆草垂着-黄了-利湿退黄/死了-清热解毒
秦皮:清热解毒,燥湿止带,清肝明目。
9
第五章、芳香化湿药
1 2 3 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湿,发汗,明目。
仓鼠发疯遭剑劈,死不瞑目
厚朴:燥湿,行气,消积,平喘。
后扑消极找死,剩口气喘
藿香:化湿止呕,发表解暑。
兰和香,都是姐,藿香是我表姐。
佩兰:化湿,解暑。
4 砂仁:化湿行气,温中止泻,安胎。 5 白豆蔻、草豆蔻:化湿行气,温中止呕。 草果:燥湿温中,除痰截疟。 6
砂仁豆蔻草果,化湿行气温中,砂仁安胎止泄,白豆草豆止呕,草果除痰截疟
第六章、利水渗湿药
1 2 3 4 5 6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福临就是:健康、安全,有利是
薏苡仁: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清热排脓。用于肠痈,肺痈
一亿睡狮-p÷b=青农
泽泻:利水渗湿,泄肾热。
泽—水湿之地/泻—泻肾热
车前子:利水通淋,渗湿止泻,明目,清肺化痰。
清明只找死,请批。

2023年执业药师《中药专业知识二》考试知识点(一)

2023年执业药师《中药专业知识二》考试知识点(一)

2023年执业药师《中药专业知识二》考试知识点(一) 以下是2023年执业药师《中药专业知识二》考试的一些知识点:
1. 鉴别常用药用植物的外观特征和形态特征,如药用植物的叶片、花朵、果实等的形状、大小、颜色等。

2. 熟悉常见中药材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包括中药材的功效、适应症、用法用量、
禁忌等。

3. 了解中药的药性归经,包括中药材的寒热温凉等性质,以及归属于哪个经脉。

4. 掌握中药的药物相互作用,包括中药与西药、中药与中药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可
能产生的药物副作用。

5. 了解中药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鉴别、含量测定、纯度测定、微生物限
度等。

6. 熟悉中药炮制工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药材的加工、制剂的炮制等。

7. 了解药用植物中的有效成分,包括药用植物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和其药理作用。

8. 了解中药疗效评价和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临床研究的设计、评价指标、研究方法等。

9. 了解中药贮藏和保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中药的储存环境、保存方法、货存管
理等。

10. 了解中药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包括中药法、中药标准、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等相关法规和政策。

以上是《中药专业知识二》考试的一些知识点,希望对您有帮助。

当然,在备考过程中,还需要结合教材和参考书细化具体的考点,并进行深入学习和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止血需炒炭,解表散风通用药
7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风湿童子经。
解表散风通用药
8 羌活:解表散寒,祛风除湿,止痛。
太阳头痛,上半身(独活)
9 藁本:解表散寒,祛风除湿,止痛。
墙高借伞风时通。
治疗颠顶头痛
10 白芷:解表散寒,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阳明经头痛(前额眉棱骨)
白纸-卫生纸-解通燥消(带上白色卫生纸上WC,大便解通,烦躁消除)
风寒表虚有汗表实无汗。(肉桂)
阴虚火旺忌用
4 紫苏:解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解鱼蟹毒。
支书解散行棋观众,安排戒赌。
5 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毒。
生姜-辣-发汗,去鱼腥味-解毒,生姜-姜子牙刘伯温-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呕家圣药
6 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止血止痒。
荆姐去接诊,止血痒。
第二章、清热药
清热泻火药(气分实热,脏腑热)
1 石膏: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收湿敛疮,生肌止血 肺胃实火之要药
石-冰凉-凉血止血/-石灰-收湿敛疮,膏-豆腐-清热泻火/-豆浆-除烦止渴
2 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内热消渴,归肺胃肾经。母-滋阴-(川贝母)
直母惹火,只因(承)认早(恋)
3 天花粉: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
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青黛: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定惊。
大老板,四两盐,带锭金。
7 射干:清热解毒,祛痰利咽,消肿散结。
死蛇干,小坛腌。
8 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用于热毒血痢 9 白鲜皮:清热解毒,祛风燥湿,止痒。
白头翁四两雪梨,白先生四处找羊
10 穿心莲:清热解毒,燥湿。
万箭穿心,找死。
枳实—未成熟果实—年轻人,脾气急,花坛除草皮。
7 香附:疏肝理气,调经止痛。
想富去赌,输干离去,跳井之痛。
3 木香:行气止痛,健脾消食。 沉香:行气止痛,温中止呕,温肾纳气。 乌药:行气止痛,温肾散寒。 川楝子:行气止痛,杀虫,疗癣。
木箱启动捡批石,沉香问我拿哪去?乌鸦瘟神三声喊,川脸一变杀虫癣。
8 韭白:通阳散结,行气导滞。
金—石—消食,消石;金—精—固精止遗
5 神曲:消食和胃。外感表证兼食积。
授乳期禁用 降气的带子“紫苏子,芥子”
常和矿石一起连用,赋形,助消化
第十章、驱虫药
1 使君子:消积杀虫。
刘备儿子—胖
小儿疳积之要药,忌饮茶
2 槟榔: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
狼杀鸡,汽水捏
3 贯众:杀虫,清热解毒,止血。
第十一章、止血药
川字似风如气,乌字均可散寒,草乌乌头乌药。
9
海风藤、青(利尿)风藤、络石(凉)藤、雷公(杀虫)藤、臭梧桐+豨签草(降血压) 蕲蛇+乌梢蛇(惊痉)、穿山龙+丝瓜络(化痰)、鹿(筋经)衔(止咳)草、伸筋草
10 路路通:祛风活络,利水,通经下乳,止痒。带“通”字,木通草通,通经下乳
第五章、芳香化湿药
1 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湿,发汗,明目。
大蒜温辣—通阳散结;大蒜味重—放屁—行气导滞
9 青皮:疏肝破气,消积化滞。
青—年轻气盛—破气;未成熟果实—酸—消积
10 荔枝核:行气散结,祛寒止痛。
核—结核—行气散结;荔枝上火—祛寒止痛;形似睾丸—治疝痛睾痛
11 橘红:行气宽中,燥湿化痰,发表散寒。
柑橘—行气,化痰;红—热—散寒
12 柿蒂:降气止呃。
15 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消痈,利湿。 用于蛇咬伤和癌肿 16 熊胆:清热解毒,明目,止痉。
17 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疔疮肿毒
18 垂盆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带“黄”字或“黄”色的一般能利湿退黄
一盆草垂着-黄了-利湿退黄/死了-清热解毒
19 秦皮:清热解毒,燥湿止带,清肝明目。
清明只找死,请批。
第一章、解表药
辛温解表药(桂妈生双子,细心街坊想墙高)
1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适用风寒表实无汗症。(浮萍-透疹止痒)
皇阿玛发飙宣你。
虚喘忌用
2 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相如发力画荷。
夏月麻黄,善治阴暑 暑热慎用
3 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桂子借机问痛经,祝恙化去。
20 马勃:清肺解毒,利咽止血。
死马脖子验血
21 木蝴蝶:清热利咽,疏肝和胃。 22 鸦胆子:清热解毒,燥湿杀虫,止痢截疟,腐蚀赘疣。
鸭蛋子里捏死湿虫熬油
清虚热药
1 青蒿:退虚热,凉血,解暑,截疟。
情好需捏两证(骨蒸)书。
2 地骨皮:退虚热,凉血,清肺降火,生津。有汗骨蒸
地主皮包骨,需娘亲讲养生
3 白薇:退虚热,凉血清热,利尿通淋,解毒疗疮。
第六章、利水渗湿药
1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福临就是:健康、安全,有利是
2 薏苡仁: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清热排脓。用于肠痈,肺痈
一亿睡狮-p÷b=青农
3 泽泻:利水渗湿,泄肾热。
泽—水湿之地/泻—泻肾热
4 车前子:利水通淋,渗湿止泻,明目,清肺化痰。
车子水淋湿,子母清废碳。
5 滑石:利尿通淋,清解暑热,(外用)收湿敛疮。
5 秦艽:祛风湿,舒筋络,退虚热,利湿退黄。
请教如何取经探虚实。
6 桑寄生: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桑枝:祛风通络(枝),利水(桑) 五加皮: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利水。
7 香加皮:祛风湿,强筋骨,利水消肿
吴家分时不抢水,香家分时抢水。
8 川乌:祛风除湿,散寒止痛。入汤剂应先煎,用筷子尝降低毒性
4 吴茱萸:散寒止痛,疏肝下气,燥湿止泻.
无语—又痛又泻又气
5 丁香:温中降逆(降气),温肾助阳。
爱情花—恋爱心情好,滋润又缠绵
6 花椒(杀虫止痒)小茴香(理气和胃)高良姜(温中止呕)
第八章、理气药
1 陈皮:理气调中,燥湿化痰。
陈李济,造食堂
2 枳实:破气消积,化痰除痞。 胃肠积滞及痰滞胸痹之要药,还可治脏器脱垂。
(龙鹿蛇皮草,藤桐路路通,木桑徐秦防独威,祛风通络千丝川。)
1 独活:祛风湿,止痛,解表。 防己:祛风湿,止痛,利水。
如何祛风湿止痛?读表,防水!
2 威灵仙:祛风通络,消痰水,治骨鲠。治疗痹痛拘挛麻木之要药 3 徐长卿:祛风通络,活血止痛,止痒,解蛇毒。 4 木瓜:舒筋活络,化湿和中,生津开胃。
木-舒经活络/瓜-生津开胃,何味划“十”。
白小姐独创料灵,需两请
4 胡黄连: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解热毒。 5 银柴胡:退虚热,除疳热。
银柴虚疳胡连湿毒
第三章、泻下药
攻下药
1 大黄:泻下攻积,清热泻火,止(凉)血解毒,活血祛瘀。“将军”
大黄两度谢公鸡,请吃活鱼。
2 芒硝:泻下,软坚,(请)清热,回乳。
3 芦荟:泻下,清肝,杀虫。
润下药
1 火麻仁:润肠通便。 2 郁李仁:润肠通便,利水消肿。
天花-除痘-消肿排脓,雪花-清热生津,粉尘-尘肺-清肺润燥
4 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
侄子卸货厨房,请你谅解小子。
5
夏枯草:清肝明目,散结消肿。
清明吓哭,撒钱消肿
6
芦根: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
生在水里-清热生津,利尿/可以食用-除烦止呕
7 竹叶:清热除烦,生津,利尿。热入心包
11 半边莲: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半枝莲: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散瘀止血。
半边脸水肿丑死了,半支药三次就好了
12 土茯苓:解毒,利湿,通利关节。治疗梅毒或因汞致肢体拘挛之要药
土匪解利是通关
13 马齿笕: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通淋。
两只马,死后通灵!
14 大血藤: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祛风通络。
大学四年学童玩疯啰!
5
紫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毒疹发紫要解透
丹赤紫-血色-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清热解毒药
1 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2 连翘: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消肿散结,利尿。疮家圣药
金银花有四书,连翘总借去了。
3 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通淋。消乳痈。
蒲公四次总接李司令
4 鱼腥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排肺痈。 5 败酱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消肠痈。 6 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治鼻渊
11 细辛: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辛夷:通鼻窍)
细心表姐取蜂桶敲,蚊飞化蝇。
少阴经头痛,鼻渊
辛凉解表药
1 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疏肝、利咽、透疹。
不宜久煎,入汤剂后下
2 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镜子梳头,不喝咽真干
3 牛蒡子:疏散风热,宣肺利咽,解毒透疹,消肿疗疮。
棒子国王打散蜂窝,选妃力言,毒疹消了。
11 虎杖: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化痰止咳,泻下通便。
有老虎,吓坏了,不敢咳;打黄虎,虎死了,自疗伤,
第七章、温里药
1 附子: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父子买回洋酒,生火煮羊,驱寒痛快
2 干姜:温中,回阳,温肺化饮。 3 肉桂: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通经脉。两火两通(肉字两火,桂字两土)
凉止:两只大小鱼,猫妈花百钱,活血:三不欠。
1 地榆:凉血止血,解毒敛疮。
地榆—地狱—独窗—毒疮;家有地榆皮,不怕烫伤皮
用于烧伤烫伤及疮疡
2 白及: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及—肌—消肿生肌
白茅根:凉血止血,清热生津,利尿通淋
白猫生擒两只鸟
3 三七:化瘀止血,活血定痛。
云南白药
4 茜草:凉血,止血,通经,祛瘀。
仓鼠发疯遭剑劈,死不瞑目
2 厚朴:燥湿,行气,消积,平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