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美术第四册《打开的冰箱》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家里的冰箱教案美术

家里的冰箱教案美术教案标题:探索家里的冰箱——美术课程教学目标:1. 了解家庭用品的功能和特点,培养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物品的观察力和理解能力。
2. 通过绘画创作,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表达能力。
3. 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如线条、色彩运用等。
教学重点:1. 学习家庭用品的形态特征和功能。
2. 学习绘画技巧,如线条、色彩运用等。
教学准备:1. 家庭用品的图片或实物,包括冰箱、食物、餐具等。
2. 绘画工具,如铅笔、彩色铅笔、水彩颜料、画笔等。
3. 白纸或画板。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家里的冰箱,并询问冰箱的功能和作用。
2. 展示冰箱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特点。
步骤二:学习绘画技巧(10分钟)1. 介绍线条的基本概念和运用,如直线、曲线等。
2. 示范如何运用线条描绘冰箱的形态特征,如外形、门把手等。
3. 让学生跟随示范,用铅笔画出冰箱的轮廓。
步骤三:绘画创作(25分钟)1. 分发彩色铅笔、水彩颜料等绘画工具。
2. 鼓励学生运用色彩表达冰箱内部的食物和餐具等。
3.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创意,进行绘画创作,可以选择画出冰箱的全貌或者冰箱内部的一部分。
步骤四:分享和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简单介绍自己的创作理念和用色方式。
2. 全班同学进行欣赏和评价,鼓励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观察和绘画其他家庭用品,如电视、沙发等。
2. 组织学生合作绘制家庭场景,将不同的家庭用品组合在一起。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参与度和专注度。
2. 评价学生的绘画作品,包括线条运用、色彩运用和创意表达等方面。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用品的设计原则和美学价值。
2. 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或美术馆,拓宽他们对美术的认知和理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家里的冰箱作为主题,结合绘画创作,旨在培养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物品的观察力和审美意识。
通过学习绘画技巧和创作实践,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绘画能力,并通过展示和评价环节,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识。
打开的冰箱-鲁教五四学制2011版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打开的冰箱-鲁教五四学制2011版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适用于鲁教五四学制2011版一年级美术下册课程,主题为“打开的冰箱”,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冰箱的使用方法,认识不同食品的保存方式,掌握一些简单的绘画技巧,提高学生的美术水平和艺术素养。
教学目标1.了解冰箱的使用方法并能正确保存食品;2.熟悉不同食品的保存方式;3.掌握一些简单的绘画技巧,比如描绘不同形态的食品和色彩搭配;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美术水平和艺术素养。
教学内容1.冰箱的使用方法;2.食品的保存方式;3.绘画技巧:描绘不同形态的食品和色彩搭配。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教师向学生介绍冰箱,并引导学生回忆冰箱的构造和使用方法,让学生了解冰箱是怎么保存食品的。
学习环节第一部分:冰箱的使用方法教师通过图片和实物示范,向学生介绍冰箱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第二部分:食品的保存方式教师介绍不同食品的保存方式,并让学生认识到正确的保存方式对食品的质量和营养价值影响很大。
第三部分:绘画技巧教师向学生讲解基本的绘画技巧,如画不同形态的食品以及色彩搭配等,然后让学生动手实践。
巩固环节教师让学生分享自己绘画的食品作品,并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
总结环节教师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要点,并总结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品和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评价和反思。
教师可以采用班内评价、教师评价和自我评价等方式。
教学资源1.实物冰箱;2.各种食品的图片;3.简单的绘画工具,如彩色笔、彩色笔等。
结语通过本教案的教学,学生不仅能了解冰箱的使用方法,掌握不同食品的保存方式,还可以通过绘画技巧将所学知识生动有趣地呈现出来,提高了学生的美术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
这也恰恰体现了美术教学应该注重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的培养。
一年级美术下册《打开的冰箱》教案、教学设计

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家中冰箱的内部结构,尝试用绘画形式记录下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个真实的小冰箱,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呢?”
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冰箱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家用电器,它能帮助我们保存食物,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是和冰箱有关的一堂美术课——《打开的冰箱》。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冰箱的结构和内部物品,运用所学绘画技巧进行创作。
2.难点:如何表现冰箱内部的空间关系和物品的细节。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利用实物展示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冰箱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示范讲解,突破难点:
教师通过现场示范,讲解绘画冰箱及其内部物品的技巧,关注空间关系和物品细节的表现,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3.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学生的讨论,给予适当的提示和建议。
(四)课堂练习
1.学生根据讨论的结果,开始课堂练习,绘制一幅《打开的冰箱》作品。
2.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3.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注重作品的美感和完整性。
(五)总结归纳
1.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作品展示,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
4.研究性学习: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冰箱内部设计的研究,探讨如何合理利用冰箱空间,使食物存放更加整洁、有序。学生可以查阅资料、采访家长等,完成一份关于冰箱内部设计的研究报告。
5.创意展示: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利用废旧材料制作一个立体冰箱模型,展示冰箱内部结构。此作业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环保意识。
打开的冰箱 教案

打开的冰箱教案教案名称:打开的冰箱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冰箱的作用和功能,认识冰箱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描述一个打开的冰箱,使用适当的形容词和词汇来描述其中的食物和饮料。
3. 学生通过参与扮演角色的活动,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和听力技能。
4. 学生能够根据图片和描述,判断冰箱里食物和饮料是否符合健康饮食的要求。
教学重点:1. 冰箱的作用和功能,以及冰箱中的食物和饮料。
2. 形容词和词汇的运用。
3. 口语表达和听力技能的提高。
教学准备:1. PPT或教学板书,用于呈现冰箱的图片和描述。
2. 描述冰箱中食物和饮料的图片或卡片。
3. 角色扮演的道具,如冰箱的模型或图片,食物和饮料的模型或图片。
4. 健康饮食的要求卡片,如食物金字塔图。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5分钟)1. 师生问候并打招呼。
2. 利用PPT或教学板书呈现冰箱的图片,并问学生他们了解冰箱的作用和功能是什么。
步骤二:讲解和讨论(10分钟)1. 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解释冰箱的作用,如冷藏食物和饮料,保持食物的新鲜和营养。
2. 呈现冰箱的打开图片,让学生描述冰箱中看到的食物和饮料。
教师通过引导提供适当的形容词和词汇,如新鲜、多样的、有机的等。
步骤三:角色扮演(15分钟)1.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个学生扮演教师,其他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一个家具销售员和几个顾客。
2. 家具销售员(教师角色)会描述冰箱和其功能,其他学生可以提问。
家具销售员需要使用之前学习的形容词和词汇来回答问题并推销冰箱。
3. 家具销售员可以使用道具来辅助描述和推销,如打开冰箱、展示不同种类的食物和饮料,以及展示冰箱的各种功能。
步骤四:判断游戏(15分钟)1. 将描述冰箱中食物和饮料的图片或卡片发放给学生。
2. 学生独立判断每个图片或卡片中的食物和饮料是否符合健康饮食的要求,并将其放入两个不同的分类区域,如符合和不符合。
3. 教师根据学生的分类结果进行讲解和讨论。
鼓励学生解释他们的分类依据。
《打开的冰箱》教案设计

《打开的冰箱》教案设计《打开的冰箱》教案设计「篇一」活动目标:1、联系个人想象,重现摆放冰箱食品的经验。
2、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活动准备:1、幼儿在家制作冰箱调查记录表。
2、三角、圆、椭圆、方、长方等基本图形。
3、冰箱食品,如小房子牛奶、棒棒糖、蛋筒、巧克力、面包等食品的照片。
4、纸剪冰箱、记号笔、蜡笔。
活动过程:一、导入主题1、根据冰箱经验调查介绍:谁住在我们的冰箱里。
(教师:你家的冰箱里面住了哪些好朋友?)2、讨论:它们为什么喜欢住在这么冷的地方?3、大家的冰箱里面都住了许多好朋友,我们今天去小动物家做客,看看它们冰箱里的好朋友在做什么呢?二、交流欣赏1、欣赏小动物的`冰箱:(1)大嘴猴的冰箱:鸡蛋弟弟在冰箱里和好朋友玩(表演杂技)。
(2)魔术师猫的冰箱:蛋筒小姐在冰箱里和好朋友玩(滑滑梯、滑板)。
2、交流:好朋友们在冰箱里面玩什么?3、冰箱里的好朋友真多啊,有没有发现一个小秘密:图形宝宝藏在它们身上跟我们捉迷藏呢,我们一起去把它们找出来吧(说一个,翻一个)!小结:好朋友们都是由不同的图形组合而成的。
三、绘画1、你们冰箱里的好朋友又在做什么呢?2、绘画:画一画各自冰箱里的好朋友,让它们手拉手。
3、想象它们拉起手来变成了什么,还有哪些朋友也可以添上去拉手,拉起手来后是不是又变成了另一样东西。
四、分享1、为自己的组合命名:说一说冰箱里的好朋友是谁?2、为朋友冰箱里的朋友命名:想象它们像什么。
《打开的冰箱》教案设计「篇二」教学目标[德育目标]:鼓励学生在创造的过程中,发扬团结协助的精神。
[智育目标]:自己设计新式冰箱。
[素质发展目标]、引导学生选用各种工具、材料、采用撕、贴、剪、纸工的多种手法进行造型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否对课程内容发生兴趣,并激发出对想象创作的热情。
[教学难点]:是否积极动脑,做出和别人不同的造型。
教学准备1、收集各种商品的.宣传照片资料,以及绘画的制作工具。
中班美术教案打开冰箱看一看

中班美术教案打开冰箱看一看1、中班美术教案翻开冰箱看一看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翻开冰箱看一看活动目标:1、联系个人想象,重现摆放冰箱食品的阅历。
2、尝试将观看对象根本局部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一样的特征。
活动预备:1、幼儿在家制作冰箱调查记录表。
2、三角、圆、椭圆、方、长方等根本图形。
3、冰箱食品,如小房子牛奶、棒棒糖、蛋筒、巧克力、面包等食品的照片。
4、纸剪冰箱、记号笔、蜡笔。
活动过程:一、导入主题1、依据冰箱阅历调查介绍:谁住在我们的冰箱里。
(教师:你家的冰箱里面住了哪些好朋友?)2、争论:它们为什么喜爱住在这么冷的地方?3、大家的冰箱里面都住了很多好朋友,我们今日去小动物家做客,看看它们冰箱里的好朋友在做什么呢?二、沟通观赏1、观赏小动物的冰箱:(1)大嘴猴的冰箱:鸡蛋弟弟在冰箱里和好朋友玩(表演杂技)。
(2)魔术师猫的冰箱:蛋筒小姐在冰箱里和好朋友玩(滑滑梯、滑板)。
2、沟通:好朋友们在冰箱里面玩什么?3、冰箱里的好朋友真多啊,有没有发觉一个小隐秘:图形宝宝藏在它们身上跟我们捉迷藏呢,我们一起去把它们找出来吧(说一个,翻一个)!小结:好朋友们都是由不同的图形组合而成的。
三、绘画1、你们冰箱里的好朋友又在做什么呢?2、绘画:画一画各自冰箱里的好朋友,让它们手拉手。
3、想象它们拉起手来变成了什么,还有哪些朋友也可以添上去拉手,拉起手来后是不是又变成了另一样东西。
四、共享1、为自己的组合命名:说一说冰箱里的好朋友是谁?2、为朋友冰箱里的朋友命名:想象它们像什么。
2、中班美术活动看电视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尝试跟依据自己的阅历绘画自己喜爱的电视节目。
2、尝试通过线形组合大胆构图。
3、大胆绘画,将主体局部画大。
4、培育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培育幼儿的观赏力量。
活动预备:1、范例一幅。
2、蜡笔绘画纸人手一份。
3、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一、谈话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小朋友,你最喜爱的电视节目是什么?这个节目有些什么内容,你为什么喜爱它呢?(重点引导幼儿回忆自己看电视的情境,为绘画主题供应更多的联想阅历。
美术教案冰箱

美术教案冰箱教案标题:美术教案—冰箱教学目标:1.了解冰箱的外观、结构和功能。
2.培养学生对冰箱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3.通过绘画,展示学生对冰箱的想象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图片或实物冰箱。
2.彩色纸、铅笔、彩色铅笔/蜡笔、剪刀、胶水。
3.展示或播放冰箱相关的图片或视频。
教学过程:引入:1.展示或播放冰箱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冰箱的兴趣。
2.以问题形式引导学生思考:“你家里有冰箱吗?冰箱有什么用途?你喜欢冰箱的哪些特点?”教学主体:1.向学生介绍冰箱的外观和结构特点,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
2.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张冰箱的连线图,并引导他们标明冰箱各个部分的名称。
3.发放彩色纸、铅笔和剪刀,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冰箱的想象和想法,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梦想冰箱”。
4.学生完成画作后,鼓励他们用文字或口头形式,描述自己的“梦想冰箱”的功能和特点。
5.每个小组选出一位代表,向全班展示并解释他们的“梦想冰箱”。
展示和总结:1.学生展示他们的画作,全班师生进行欣赏和讨论。
2.总结学习内容,强调学生观察、描述和创造力的重要性。
3.鼓励学生思考:如何能通过美术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作业:让学生回家观察和描述自家冰箱的外观和特点,并写一段话描述他们自己对冰箱的喜好和可能会对冰箱进行的改进建议。
教学延伸:1.可以邀请家长、艺术专家或工业设计师来学校,与学生分享他们对冰箱的设计和创新想法。
2.在美术课程中,进一步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绘画媒介和表现形式,创作更多关于冰箱的艺术作品。
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包括观察、描述和创造力。
2.评估学生的绘画和描述作品,看是否能准确表达自己关于冰箱的想法和观点。
教学资源:1.冰箱的图片或实物。
2.冰箱外观和结构的连线图。
3.彩色纸、铅笔、彩色铅笔/蜡笔、剪刀、胶水。
4.冰箱相关的图片或视频。
教学反思:教师在教学中应适度引导学生思考,充分发挥他们的观察和创造力。
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打开的冰箱说课稿

打开的冰箱说课稿
美术说课《打开的冰箱》
今天我向大家展示的是人教版小学美术课本第二册第16课----《打开的冰箱》我的说课将从教材内容、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和学法以及教学过程这几个方面进行。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冰箱是我们人类的朋友。
在每个家庭中几乎都有冰箱,大部分同学都熟悉他的他的样子,通过平时的观察、引导学生尝试用彩色笔、彩色纸、废旧盒子、胶棒等多种材料制作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冰箱。
鼓励学生大胆表现与众不同的鱼儿造型,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2、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打开的冰箱》是一节手工制作课、合作性、互动性等特点于一体的美术课,在本节课前面安排了《淅沥的小雨》、《美丽的印纹》、《纸风铃》等课,已经让学生接触到了用颜料彩笔等工具进行绘画,用彩泥、彩纸等手工材料来表现画面,而《打开的冰箱》这节课是在此基础用“剪纸、撕纸、彩笔绘画、综合材料”等方法来表现画面,复习运用了前几节课的学习内容。
而在本节课后面安排了《我在空中飞》、《鲜花送老师》、《我做的文具》等课,这几节课主要是通过彩纸彩笔、剪刀以及综合材料来表现画面,为此打下基础。
所以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让学生在观察欣赏中感受美、体验美;在实践操作中表现美、创造美。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美术工具和材料,对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掌握,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来表现他们所知道的东西。
现在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二年级美术第四册《打开的冰箱》教学设计及课后反
思
小学二年级美术第四册《打开的冰箱》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课时:
2课时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教材简析:
冰箱是孩子们在生活中很熟悉的东西。
在利用纸盒子改造冰箱的活动中,学生可以更加认真地去观察冰箱的内、外结构,然后利用食品包装纸来做成冰箱里的食物。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选用各种工具、材料,选用画、撕、剪、拼贴、纸工制作等多种手法进行造型活动。
2、引导学生认识冰箱的造型特征,通过想象大胆表现各种冰箱及其内部的结构。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善于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大胆想象,做出与别人不同的冰箱造型或画面情
教学准备:教师:
准备各种冰箱的图片及作业范作等资料以及各种绘画制作工具。
实物投影仪。
学生:回去观察冰箱的内外结构,查资料或向家长了解有关冰箱的情况,准备盒子、包装纸、剪刀、水彩笔、胶水、广告宣传纸等。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活动一:
通过交流课前查到的、了解到的关于冰箱的'情况及展示图片资料,让学生了解冰箱的知识及其发展历史、造型特征、内、外结构的共同特点。
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
启发学生讨论冰箱在生活中给人们带来的便利,设想未来的冰箱是什么样子。
活动二:
“变魔术”:教师用清晰、简洁的手法在实物投影仪下将一个小盒子变成一个双开门的、能打开的、有隔板的冰箱。
学生通过观察,说说教师用了那些技法,怎样制作的。
并分小组讨论还可以怎样制作。
交流讨论结果。
活动三:
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爱的工具材料,通过画、撕、剪、贴等造型手法表现出冰箱的造型和自己对冰箱的想象。
引导学生合理分工,高效合作。
(本课时主要完成冰箱的毛胚形及内、外结构的制作)
活动四:
各组展示自己组设计的各种形状、结构的冰箱。
表扬大胆创新、
制作精美的作品。
布置学生回去搜集“苏果”等超市的宣传广告画、带彩色纸、双面胶和彩色笔。
第二节
活动一:
欣赏老师带来的“画王子”冰箱,请学生猜猜老师用什么材料包装的。
(彩色包装纸)再打开冰箱们请大家看看冰箱里储存着什么“食物”,把“食物”发给大家,看看是怎么来的(利用超市宣传资料上的小图片剪贴)
活动二:
启发学生思考:除了剪贴,还可以用什么手法表现冰箱里的食物?
试着做一下。
鼓励学生想方设法利用各种包装纸、食品广告资料等材料,将绘画、纸工、橡皮泥雕塑等学过的技法结合起来,诞生独特的作品。
活动三:
做完后将作品布置在教室一角,同学们有秩序的打开冰箱请大家“享用”自己冰箱里的“食物”。
提醒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的整洁。
课后拓展:回去试着用纸盒做一下电视机、洗衣机等家用电器。
教学评价:
1、是否对课程内容发生兴趣并表现出对想象、创新的热情。
2、是否大胆想象,做出、画出与别人不同的冰箱造型或画面情
景。
3、是否能在作业中合理利用各种包装纸盒、食品宣传资料等。
教学反思:
偶尔在储藏室里找出自己小时候用火柴盒作的写字台、钢琴,勾起了对童年的无限回忆。
我把它们带到了课堂上,孩子们喜欢的不得了,但竟有一半的孩子没见过火柴和火柴盒。
我引导他们把找到的各种形状的盒子放到一起,然后根据自己的设计选用不同的盒子组合成大衣橱、电脑桌……甚至是想象中的或是自己设计的家具、家电。
在无限空间的联想与创作当中,孩子们的想象力、制作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完成了许多谈不上完美但充满了童趣的作品。
但愿将来有一天,当他们从储藏室里找出这些小制作时,也能为童年时的创造力没有受到压抑而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