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生平简介

合集下载

一代巨商胡雪岩(转)

一代巨商胡雪岩(转)

一代巨商胡雪岩(转)一代巨商胡雪岩,晚清一大奇人,他的传奇一生为人津津乐道,成为后世人们崇拜的英雄和偶像。

他生逢乱世,白手起家,短短十载,在商场上呼风唤雨,积聚财富,富可敌国。

他在官场如鱼得水,步步高升,御赐红顶戴,黄马褂,准许在紫禁城骑马。

从未有商人获此殊荣,他成为了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红顶商人。

他的豪宅极尽奢华,占地10.8亩,堪称清末中国巨商第一大豪宅。

他善用谋略,八面玲珑,洞悉人情世故,是一个对乱世人生阅览到透彻极致的风云人物。

他创办的胡庆余堂国药号,享誉百年,流芳至今,成为名闻天下的“江南药王”。

他风流倜傥,妻妾成群,经常醉卧烟柳巷。

生命的最后一段年月,却只有青梅竹马的发妻陪他走完。

他曾经大红大紫、大富大贵,然而盛衰就在弹指间,胡雪岩最后在失意和困顿中死去。

他这一生堪称为民族的英雄,他的结局却是时代必然的悲剧。

中国晚清第一大豪商胡雪岩在中国近代商业史上的地位,堪与中国古代“商圣”陶朱公范蠡相媲美,后人誉之为“亚商圣”,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与外国银行开展金融业务往来的人。

“经商要学胡雪岩,当官要学曾国藩。

”胡雪岩由钱庄起家,设典当,倒生丝,以金融为龙头;贩军火、筹军饷、借洋款、办船厂,层层托靠,坐收渔利;周旋于官府势力、江湖漕帮、洋商买办、三教九流之间;他结缘权贵,纳粟助赈,左右逢源;从而大富大贵、大红大紫,天下无人能比!据说,胡雪岩最富的时候,富可敌国……豪宅和女人胡雪岩故居,位于杭州市河坊街、大井巷历史文化保护区东部,建筑面积五千八百多平方米。

胡宅盛极一时,直到上世纪70年代遭遇大规模破坏,民间保存了不少相关遗迹、遗物和各种老照片。

新修的胡雪岩故居可以说是盖在老照片上的房子,众多亭台楼阁,甚至一个扶栏,一片假山石,都是因为有了从民间收集来的几十张早年的旧照片,才得以以真面目示人。

例如在芝园一个平台周围有十二根柱子,许多老人都有记忆,一些书籍中也有提及,但是其真实的外形尺寸无处可考。

文保所的工作人员在芝园原址的池塘清淤中发现一根残存柱子,这个宝贵的蓝本成了整个主楼柱子的依据。

胡雪岩的故事

胡雪岩的故事

胡雪岩的故事【最新版3篇】目录(篇1)1.胡雪岩的背景和早年经历2.胡雪岩的商业帝国3.胡雪岩的慈善事业4.胡雪岩的衰败和去世5.胡雪岩的遗产和影响正文(篇1)胡雪岩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商人和慈善家。

他出生于清朝末年,经历了中国历史上动荡的时期,但他却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创建了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胡雪岩的背景和早年经历胡雪岩,原名胡光墉,出生于浙江杭州一个贫寒家庭。

他的父亲是一名贫穷的读书人,无法供他上学,他只能在私塾外偷听老师讲课。

尽管如此,他仍然勤奋好学,通过自学,掌握了许多知识。

胡雪岩的商业帝国胡雪岩在年轻的时候,就开始从事商业活动。

他从经营小店开始,逐步发展,最终创建了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

他的商业帝国涉及多个领域,包括金融、地产、医药、纺织等。

他的商业活动,不仅在中国,还涉及到东南亚和欧洲等地。

他的商业才能和经营策略,使他成为中国近代最成功的商人之一。

胡雪岩的慈善事业除了商业活动,胡雪岩还积极参与慈善事业。

他设立了“胡庆余堂”药馆,为贫苦百姓提供医疗服务。

他在杭州建立了“胡氏义学”,为贫苦子弟提供教育机会。

他在中国各地设立了多个粥厂和救济站,为灾民提供救济。

他的慈善事业,为中国的社会稳定和民生改善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胡雪岩的衰败和去世然而,胡雪岩的商业帝国并没有持续很久。

由于一系列的原因,包括政治动荡、市场变化、管理不善等,他的商业帝国开始衰败。

最终,他被迫宣布破产,他的财产和名声都化为乌有。

1885 年,胡雪岩在贫困和失望中去世,享年 62 岁。

胡雪岩的遗产和影响虽然胡雪岩的商业帝国已经消失,但他的遗产和影响却一直延续到今天。

他的故事,成为中国近代商业史上的经典案例,为后人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教训。

目录(篇2)1.胡雪岩的背景介绍2.胡雪岩的商业生涯3.胡雪岩的成功之道4.胡雪岩的衰败及启示正文(篇2)胡雪岩,原名胡光墉,字雪岩,是我国晚清时期著名的商人、红顶商人的代表人物。

胡雪岩

胡雪岩
胡光墉
生平简介
• 胡光墉(1823— 1885),字雪岩,徽州 绩溪人(今安徽南部的一 个地级市——徽州)。自 小家贫,白手起家,到成 为富可敌国的晚清著名企业 家,政治家,中国近代史 上著名的亦官亦商的红顶 商人,在中国历史被称为 “一代商圣” 。
驰骋于商场
游刃于官场
春风得意于情场
传 奇
德披场于人场
人生败笔
• 帮国家借外债中吃了点回扣,有发国运 财之嫌 • 生活荒淫奢侈 ,犹在取妻数量之多,名 声打了折扣 • 野心过大,急于扩充,出现决策性失误 , 金融危机突然爆发 ,靠山倒台,政敌打 击,最终破产,惨然离世
综合评价
• 胡雪岩,白手起家,凭借其超凡能力在中国商业史 上写下了灿烂的一笔。 • 怀一颗爱国之心,协助左宗堂兴办洋务,收复新 疆,图强国效犬马之劳;怀仁厚之心,兴慈善,开办 “胡庆馀堂”悬壶济世救人。虽生活荒淫无度,且无 奈最后终成政治斗争牺牲品,但其功勋不可磨灭。尤 其在商道上,以“仁义”经商,诚信为本,追求‘真 不二价’的理念,及对生命的敬畏(反观我们如今社 会呢?假药泛滥、奸商成群)可见其是值得我们所有 人学习的,其不愧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代“商圣”!
丰功伟绩
• 洋务运动中,他聘洋匠、引设备,协助左宗棠创办 了福州船政局、甘肃织呢总局,颇有劳绩 • 开钱庄,丝栈,既与洋人做生意也与洋人打商战, 掀起中国百年企业史上,第一场中外大商战 。 • 为左宗棠的西征举借洋款,为左宗棠成功收复新疆, 结束阿古柏在新疆十多年的野蛮统治立下了汗马功 劳。 • 创办“胡庆余堂”悬壶济世 ,弘扬中华“求真务实, 精益求精”的优良文化,并留下大量专门药物的珍 贵器具。如制作一种药物的金铲银锅被列为国家一 级文物,并誉为中华药业第一国宝。

2018-胡雪岩简介-精选word文档 (19页)

2018-胡雪岩简介-精选word文档 (19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胡雪岩简介篇一:胡雪岩生平简介胡光墉(1823—1885),徽州绩溪人,因在杭州经商,寄居杭州,幼名顺官,字雪岩,著名徽商。

红顶商人--胡雪岩初在杭州设银号,后入浙江巡抚幕,为清军筹运饷械,1866年协助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在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后,主持上海采运局局务,为左大借外债,筹供军饷和订购军火,又依仗湘军权势,在各省设立阜康银号20余处,并经营中药、丝茶业务,操纵江浙商业,资金最高达二千万两以上,是当时的“中国首富”。

墉幼时家贫,帮人放牛为生,稍长,由人荐往杭州于姓钱肆当学徒,得肆主赏识,擢为跑街。

后在王有龄的帮助下乃开阜康钱庄,并与官场中人往来,成为杭城一大商绅。

咸丰十一年(1861)十一月,太平军攻杭州,光墉从上海、宁波购运军火、粮米接济清军。

左宗棠任浙江巡抚,委光墉为总管,主持全省钱粮、军饷,因此阜康钱庄获利颇丰。

京内外诸公无不以阜康为外库,寄存无算。

他还协助左宗棠开办企业,主持上海采运局,兼管福建船政局,经手购买外商机器、军火及邀聘外国技术人员,从中获得大量回佣。

他还操纵江浙商业,专营丝、茶出口,操纵市场、垄断金融。

至同治十一年(1872)阜康钱庄支店达20多处,布及大江南北。

资金201X万余两,田地万亩。

由于辅助左宗棠有功,曾授江西候补道,赐穿黄马褂,是一个典型的官商。

同治十三年,筹设胡庆馀堂雪记国药号,光绪二年(1876)于杭州涌金门外购地10余亩建成胶厂。

胡庆馀堂雪记药号,以一个熟药局为基础,重金聘请浙江名医,收集古方,总结经验,选配出丸散膏丹及胶露油酒的验方400余个,精制成药,便于携带和服用。

其时,战争频仍,疫疠流行,“胡氏辟瘟丹”、“诸葛行军散”、“八宝红灵丹”等药品备受欢迎。

此后,胡光墉亲书“戒欺”字匾,教诫职工“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采办务真,修制务精”。

(人物传记组)胡雪岩

(人物传记组)胡雪岩

1.2 后人对胡雪岩的评价
他以"仁"、"义"二宇作为经商的核心,善于随机应变, 而决不投机取巧,使其生意蒸蒸日上; 他富而不忘本,深谙钱财的真正价值,大行义举; 他经商不忘忧国,协助左宗棠西征,维护了祖国领土 的完整; 他在救亡图强的洋务运动中,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建立了卓越的功勋。但毕竟人无完人、瑕不掩瑜。他 也未能摆脱商人以利益为第一位的俗套,且在生活方 面极尽奢靡。
1.1 胡雪岩的概况
后入浙江巡抚幕,为清军筹运饷械, 后入浙江巡抚幕,为清军筹运饷械, 1866年协助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 年协助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 1866年协助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在 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后, 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后,主持上海采运局 局务,为左大借外债, 局务,为左大借外债,筹供军饷和订购军 又依仗湘军权势, 火,又依仗湘军权势,在各省设立阜康银 20余处 并经营中药、丝茶业务, 余处, 号20余处,并经营中药、丝茶业务,操纵 江浙商业,资金最高达二千万两以上, 江浙商业,资金最高达二千万两以上,人 为官须看《曾国藩》 为商必读《 称“为官须看《曾国藩》,为商必读《胡 雪岩》 雪岩》”。
3.2 讲话恰到好处
从金华火腿行到阜康钱庄的时候和老 板的对话 借钱与王有龄对话 与妈妈对话 为王有龄买米和官兵的对话 与左宗棠交往
3.3 先仁后利
为杭州死去的老百姓义葬,施粥 施药,义渡,送药,祭祀,被杭 州老百姓称为“胡大先生” 雪记药店(军队供应,施药) 胡庆余堂
3.4 切勿侵占国家财产
胡 大 善 人
筹集资金 募捐善款
2.4 风花雪月
美 女 如 云 无 懈 可 击
2.5 惨然离世
政 治 斗 争 牺 牲 品

胡雪岩荒淫记:娶女子回家专看其裸体!

胡雪岩荒淫记:娶女子回家专看其裸体!

胡雪岩荒淫记:娶女子回家专看其裸体!胡雪岩(1823—1885)名光墉,字雪岩,安徽绩溪人,胡庆余堂创始人。

他出身贫寒,经商才能、处世韬略为世人所称道,被誉为一代巨贾。

慈禧太后赐他黄袍马褂,升迁至“布政使衔”从二品官阶,故又被称为“红顶商人”。

纵观清朝两百多年的历史,经商获仕、戴红顶子又穿黄马褂的,仅胡雪岩一人而已,他是晚清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胡雪岩拥有资产近3000万两白银的家业,田地万亩。

事业有成的胡某人露出“暴发户”的浅薄和荒淫。

他在生活方面极尽奢靡,处处显露出那种趾高气扬的神气。

《清代七百名人传·胡光墉传》记载:胡雪岩修建“第宅园囿,所置松石花木,备极奇珍。

姬妾成群,筑十三楼以贮之”。

也有资料说他“大起园林,纵情声色,起居豪奢,过于王侯,骄奢淫逸,大改本性。

”他耗巨资营造的庭园建筑被誉为“江南第一豪宅”。

胡雪岩酷爱女色,他经常在街市上寻觅美色,看见有姿色的美丽女子,就让人说合,身价再高也不计较,而且还会给女方的家人安排好差事。

他仗着有财有势,把冒犯他的女子娶回刻意侮辱后再休弃,肆意侮辱良家女子。

他强买民女,通常只过三五天或一两个月,新鲜感一过不喜欢就给银数百两,任其改嫁。

据《见闻琐录》记载,遭到他喜新厌旧抛弃的“凡买而旋遣者,殆数百人”。

《南亭笔记》记载:有一天,胡雪岩穿着朴素的衣裳到一个妓女家。

那妓女看胡雪岩的穷酸相,以为没多少油水,便懒得理他。

只有一个老妇人殷勤招待了他。

第二天,胡雪岩派人给老妇人送了两包金叶子。

妓女那叫后悔啊,让老妇人跟着来人去请这位财神。

胡也挺给面子,再度光临,然而却是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只是捻须微笑,嘲讽妓女有眼不识他这座泰山。

《庄谐选录》载:胡雪岩一次经过一家裁缝店,见门口一个苗条女子很是上眼,就盯住多看了几眼。

那女子觉察之后,急忙关门进入屋内。

胡雪岩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了,于是派人拿了七千元向其父亲提亲要纳其为妾,女子之父见钱眼开答应了。

胡雪岩择日将这女子娶回。

胡雪岩故居观后感

胡雪岩故居观后感

胡雪岩故居观后感(原创版3篇)目录(篇1)1.胡雪岩故居简介2.胡雪岩生平及成就3.故居的建筑特点与文化内涵4.胡雪岩故居的参观体验5.对胡雪岩故居的观后感正文(篇1)胡雪岩,清末著名商人,有着“红顶商人”之称,他的故居位于我国浙江省杭州市,是一处集江南园林与徽派建筑于一体的古建筑群。

近日,我有幸参观了这座充满历史与文化韵味的故居,感受颇深。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胡雪岩其人。

胡雪岩,原名胡光墉,安徽绩溪人,清末著名商人,他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奋努力,从一个钱庄学徒逐渐成为富甲一方的商界巨子。

他不仅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功,还曾协助清政府办理洋务,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在参观故居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了胡雪岩的许多事迹,对他的一生充满了敬意。

故居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江南园林的秀美与徽派建筑的古朴。

漫步在故居的庭院中,我欣赏着精美的砖雕、木雕和石雕,感受着徽派建筑的独特韵味。

而故居中的园林景致更是美不胜收,小桥流水、曲径通幽,给人以宁静优雅的感觉。

此外,故居内还有许多寓意深刻的对联和题字,令人回味无穷。

走进胡雪岩故居,仿佛走进了一个历史与文化的殿堂。

在这里,我不仅领略到了徽派建筑的独特魅力,还深入了解了胡雪岩的传奇人生。

作为一名中文知识类写作助理,我深知自己要博采众长,不断学习,才能更好地为我国的文化传播贡献自己的力量。

目录(篇2)1.胡雪岩故居简介2.胡雪岩的人生经历与成就3.胡雪岩故居的游览体验4.胡雪岩故居的历史价值与启示正文(篇2)【胡雪岩故居简介】胡雪岩故居位于我国浙江省杭州市,是清朝晚期著名商人胡雪岩的私人住宅。

这座故居始建于清朝同治年间,占地面积约 1300 平方米,建筑风格典雅独特,是中国传统江南园林建筑的代表之一。

【胡雪岩的人生经历与成就】胡雪岩,原名胡光墉,清朝晚期著名商人,其主要成就在金融、地产、药业等多个领域。

他白手起家,凭借着勤奋、机智和诚信,逐渐积累了巨额财富。

胡雪岩一生充满传奇色彩,被誉为“红顶商人”,在晚清时期具有极高的声誉。

“红顶商人”胡雪岩

“红顶商人”胡雪岩

失败的根源
• 表面上他生意的失败是由于他 野心过大,急于扩充,出现决 策性失误,使钱庄因缺乏流动 资金而被挤兑,致使其经营的 生丝铺、公济典当、胡庆余堂 等纷纷关闭。 • 其实导致胡生意失败的为深入 的原因是政治敌人的打击。胡 雪岩虽聪明一世,与官场人物 交往甚密,但最终却因为不谙 官理、刚愎自用而成为左宗棠 与李鸿章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紅頂商人—胡雪严
——中国晚清第一大豪商, 堪比中国古代“商圣”陶朱 公范蠡,后人誉之为“亚商 圣”。
导读
• 胡雪岩出身贫寒,却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迅速发迹, 成为当时富可敌国的巨商富贾;他替清朝政府向外国 银行贷款,帮助左宗棠筹备军饷,收复新疆,慈禧太 后赐他黄袍马褂,官封极品,被人们称为红顶商人; 他奉母命建起一座胡庆余堂,真不二价,童叟无欺, 瘟疫流行时还向百姓施药施粥,被人们称为胡大善人。 然而,富可敌国的胡雪岩,却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倾 家荡产,仅仅六十二岁就郁郁而终。 • 一百多年过去了,人们为什么还记得胡雪岩?因为他 创办的胡庆余堂还在,因为他修建的大宅子还在,更 因为他传奇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思考。 胡雪岩的一生,为什么会如此大起大落?他成功的经 验是什么,他失败的教训又在哪里?现在就就然我们 走进他的人生,去探访一代商圣留给后世的启示。
二、从商经历
• 白手起家 • 胡雪岩幼时家境贫寒 。为 了养家糊口,进钱庄学徒。 因勤劳、踏实成了钱庄正式 的伙计。在这一时期,因囊 助潦倒的冗吏王有龄旋升, 以致自身失业,王有龄感其 恩,逐结生死之交。王有龄 得官归来,极力支持胡雪岩 创办了“阜康钱庄一鸣惊人 • 他竭力经营丝绸、茶叶生意,经苦心经营, 很快跻身于江浙大贾之列,在左宗棠西征 收复新疆时,他是左的“总后勤”,因调 度有方,保证了各类军需物质的及时供应, 经左宗棠保举被皇帝赏给一品顶戴和黄袍 马褂,他由商而官,亦官亦商,终成显赫 一时的“红顶商人”。 • 1874年,胡雪岩在杭州吴山大井巷创办了 胡庆余堂国药号,由于胡雪岩坚持“戒 欺”、“是乃仁术”和“真不二价”等撑 门立户宗旨,成功地经营了胡庆余堂,使 其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成为江南药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胡光墉(1823—1885),徽州绩溪人,因在杭州经商,寄居杭州,幼名顺官,字雪岩,著名徽商。

红顶商人--胡雪岩
初在杭州设银号,后入浙江巡抚幕,为清军筹运饷械,1866年协助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在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后,主持上海采运局局务,为左大借外债,筹供军饷和订购军火,又依仗湘军权势,在各省设立阜康银号20余处,并经营中药、丝茶业务,操纵江浙商业,资金最高达二千万两以上,是当时的“中国首富”。

墉幼时家贫,帮人放牛为生,稍长,由人荐往杭州于姓钱肆当学徒,得肆主赏识,擢为跑街。

后在王有龄的帮助下乃开阜康钱庄,并与官场中人往来,成为杭城一大商绅。

咸丰十一年(1861)十一月,太平军攻杭州,光墉从上海、宁波购运军火、粮米接济清军。

左宗棠任浙江巡抚,委光墉为总管,主持全省钱粮、军饷,因此阜康钱庄获利颇丰。

京内外诸公无不以阜康为外库,寄存无算。

他还协助左宗棠开办企业,主持上海采运局,兼管福建船政局,经手购买外商机器、军火及邀聘外国技术人员,从中获得大量回佣。

他还操纵江浙商业,专营丝、茶出口,操纵市场、垄断金融。

至同治十一年(1872)阜康钱庄支店达20多处,布及大江南北。

资金2000万余两,田地万亩。

由于辅助左宗棠有功,曾授江西候补道,赐穿黄马褂,是一个典型的官商。

同治十三年,筹设胡庆馀堂雪记国药号,光绪二年(1876)于杭州涌金门外购地10余亩建成胶厂。

胡庆馀堂雪记药号,以一个熟药局为基础,重金聘请浙江名医,收集古方,总结经验,选配出丸散膏丹及胶露油酒的验方400余个,精制成药,便于携带和服用。

其时,战争频仍,疫疠流行,“胡氏辟瘟丹”、“诸葛行军散”、“八宝红灵丹”等药品备受欢迎。

此后,胡光墉亲书“戒欺”字匾,教诫职工“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采办务真,修制务精”。

其所用药材,直接向产地选购,并自设养鹿园。

且招牌为“真不二价,”胡庆馀堂现为国内规模较大的全面配制中成药的国药号,饮誉中外,对中国医药事业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光绪八年(1882),光墉在上海开办蚕丝厂,耗银2000万两,生丝价格日跌,据他观察,主要原因是华商各自为战,被洋人控制了价格权,胡雪岩高调坐庄。

百年企业史上,第一场中外大商战开始了。

开始,胡氏高价尽收国内新丝数百万担,占据上风。

华洋双方都已到忍耐极限,眼见胜负当判,谁知“天象”忽然大变。

欧洲意大利生丝突告丰收再就是中法战争爆发,市面剧变,金融危机突然爆发。

事已如此,胡雪岩已无回天之力。

次年夏,被迫贱卖,亏耗1000万两,家资去半,周转不灵,风声四播。

各地官僚竞提存款,群起敲诈勒索。

十一月,各地商号倒闭,家产变卖,胡庆馀堂易主,宣告关门倒闭。

接着,慈禧太后下令革职查抄,严追治罪。

光墉遣散姬妾仆从,姬妾仆从宁死都不离开胡雪岩,他的棺木埋于杭州西郊鸬鹚岭下的乱石堆中。

1921年纱布交易所建立,也算是给乱坟堆里的胡雪岩一个迟到了30年的告慰。

评价显赫一时的一代豪商胡雪岩,终于一贫如洗。

他曾经拥有的万贯家财和浮华一生,都没能给后人留下基业与向往。

倒是他精心创下的胡庆馀堂,至今仍以其“戒欺”和“真不二价”的优良传统矗立在杭州河坊街上,虽然钦差大人文煜为
了保存这座国药国库,帮助胡雪岩接管胡庆馀堂。

善良的百姓,至今仍记得他姓胡,并因胡庆馀堂而传颂着胡雪岩的名字.
清朝时讲,北有王锡衮,南有胡雪岩。

我个人认为目前胡雪岩应该是中国商人的偶像。

毫无疑问,他是一个官商,同时,令人佩服的是他黑白通吃。

在当时中国政府的力量是无穷的,权限极大,所以企业要做大,必须找到这个靠山。

胡雪岩的个人魅力更是了得,他虽然有那么多的老婆,但是他的家庭关系处理的非常好,而且不同时期不同的老婆都发挥过很重要的作用,在当时缺乏信用契约的前提下,有老婆相助(相对稳固的夫妻契约)更是如虎添翼!
综上所述,我认为国外的环境和中国相去甚远,在中国做生意还是要研究国学,中国特有的官僚制度,人际关系,信用制度,胡雪岩作为中国商人的偶像当之无愧!!
胡雪岩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从钱庄一个小伙计开始,通过结交权贵显要,纳粟助赈,为朝廷效犬马之劳;洋务运动中,他聘洋匠、引设备,颇有劳绩;左宗棠出关西征,他筹粮械、借洋款,立下汗马功劳。

几经折腾,他便由钱庄伙计一跃成为显赫一时的红顶商人。

他构筑了以钱庄、当铺为依托的金融网,开了药店、丝栈,既与洋人做生意也与洋人打商战。

胡雪岩一生,是非功过褒贬不一,这里且只分析他的人道。

胡雪岩的成功,很重要的一条原因就是他善于用人,以长取人,不求完人。

他说一个人最大的本事,就是用人的本事。

清人顾嗣协曾有诗: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

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

舍长以取短,智高难为谋。

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