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的成功之道及失败教训
胡雪岩地成功启示与失败地原因

胡雪岩的成功启示与失败的原因胡雪岩是中国晚清时期的一位传奇人物,他出身贫寒,却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迅速发迹,成为当时富可敌国的巨商富贾;他一个人的信誉替清朝政府向外国银行贷款,帮助左宗棠筹备军饷,收复新疆,慈禧太后赐他黄袍马褂,官封极品,被人们称为红顶商人;尊奉母命建起一座胡庆余堂,真不二价,童叟无欺,瘟疫流行时还向百姓施药施粥,被人称胡大善人;然而,富可敌国的胡雪岩,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倾家荡产,仅仅62岁就郁郁而终。
一百多年过去了,人们为什么还记得胡雪岩?因为他创办的胡庆余堂还在,因为他修建的大宅子还在,更因为他传奇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思考。
胡雪岩的一生,为什么会如此大起大落?他成功的经验是什么,他失败的教训又在哪里?胡雪岩失败的若干启示:一个人,如果想做大事,就千万要记住,你是没有资格犯错的。
我们常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的确,犯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有些错却是犯不得的。
要想做成别人做不成的事,就要加倍谨慎小心,否则一点差错都可能会变成把柄,一旦被对手抓住,就会被置于死地。
也就是一念之差,就断送了胡雪岩一生前程。
胡雪岩在替左宗棠办理外国银行贷款的过程中一念之差多报了几分的利差,后来胡雪岩想到这件事情很麻烦,但是他怎么讲?他说我问心无愧,因为阜康钱庄要发展自己的业务,我也不能老是垫钱,所以当初才会动这个脑筋。
话虽没错,但是很难有人会接受。
赚私人的钱,可以!在商言商,该赚就赚好了。
赚政府的钱,小心!任何人动歪脑筋,赚政府的钱,迟早会出问题。
这一点,无论是在大清王朝,还是在当今社会都是一样的。
胡雪岩一路谨慎,一生的遗憾就在这一件事情上。
这种事情后悔有用吗?他说赔,谁要他赔?这本来就不是你的,你拿什么赔。
把柄注定是甩不掉的。
我们想想看,如果胡雪岩不在利息上灌水,不从中谋私利,后面别人再怎么打击他也都无所谓。
人只要没有污点,就不怕被别人打击。
可是有了污点,那又能怪谁呢?只能怪自己。
胡雪岩尽心尽力为政府做事,最后自己却栽了个大跟头,这样的结果固然值得同情,但可怜之人,必有可恶之处。
胡雪岩经商之道(完整版)

胡雪岩经商之道经商不灵活,门前客不多。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胡雪岩经商之道,欢迎阅读!胡雪岩经商之道:在春天的一个早上,胡雪岩正在客厅里和几个分号的大掌柜商谈投资的事情。
谈到最近的几笔投资时,胡雪岩面色凝重。
店里的掌柜们最近做了一些投资,大家多少都赢利了,只是,有的大掌柜赚取的利润很少。
胡雪岩绷着脸,教训起其中几个在投资中获利甚微的大掌柜,告诉他们下次投资时必须分析市场,不要贸然投入资金。
胡雪岩话音刚落,外面便有人禀告,说有个商人有急事求见。
前来拜见的商人满脸焦急之色。
原来,这个商人在最近的一次生意中栽了跟头,急需一大笔资金来周转。
为了救急,他拿出自己全部的产业,想以非常低的价格转让给胡雪岩。
胡雪岩不敢怠慢,让商人第二天来听消息,自己连忙吩咐手下去打听是不是真有其事。
手下很快就赶回来,证实商人所言非虚。
胡雪岩听后,连忙让钱庄准备银子。
因为对方需要的现银太多,钱庄里的又不够,于是,胡雪岩又从分号急调大量的现银。
第二天,胡雪岩将商人请来,不仅答应了他的请求,还按市场价来购买对方的产业,这个数字大大高于对方转让的价格。
那个商人惊愕不已,不明白胡雪岩为什么连到手的便宜都不占,坚持按市场价来购买那些房产和店铺。
胡雪岩拍着对方的肩膀让他放心,告诉商人说,自己只是暂时帮他保管这些抵押的资产,等到商人挺过这一关,随时来赎回这些房产,只需要在原价上再多付一些微薄的利息就可以。
胡雪岩的举动让商人感激不已,商人二话不说,签完协议之后,对着胡雪岩深深作揖,含泪离开了胡家。
商人一走,胡雪岩的手下可就想不明白了。
大家问胡雪岩,有的大掌柜赚钱少了被训斥半天,为什么他自己这笔投资赚钱更少,而且到嘴的肥肉还不吃,不仅不趁着对方急需用钱压低价格,还主动给对方多付银子。
胡雪岩喝着热茶,讲了一段自己年轻时的经历:我年轻时,还是一个小伙计,东家常常让我拿着账单四处催帐。
有一次,正在赶路的我遇上大雨,同路的一个陌生人被雨淋湿。
那天我恰好带了伞,便帮人家打伞。
胡雪岩的启示

目录一.德行定终生(商界的奇才:“古有陶朱公,今有胡雪岩”。
)1.家庭教育,决定了一个人的基本修养。
做人做事,一些很基本的东西就足够用了,太高深的学问,只是少数人在用,对多数人而言是没有用的。
2.读书如果不明白道理,等于白读3.小时候是看品德,不是看才干4.一个人品德基础良好,医生都会很稳固5.一个人要包容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不能事事计较,不能总是要求别人(每个人都做得到的:1.勤劳2.节俭3.忍耐4.讲信用——信用是人的第二条性命5.不跟别人比6.不求回报7.好学的态度8.英雄不怕出身低)二.诚信为本我们应该树立一种观念:贫穷不是罪恶,富贵也并不是可耻.老板交代的事情,当然一丝不苟;老板没有交代的事情,能做也尽量去做.一个人好好做事,不单是对别人好,更多的是对自己好.1.人生就是不断做出合理的阶段性的调整”不求人,格自高””不怨天不尤人”2.每个人走到什么地步,都是自己替自己负完全的责任.一个人除了把握机会,还要能创造机会,让对方了解你有什么本事,这个更加重要.一个人确定了方向以后,不要先考虑眼前有没有机会,而要先做好自己能做的准备,等到一切准备充足了,机会自然水到渠成.3.人要抓住机会来让对方了解你有什么本事4.同样的机会,对某些人来讲是好事,但对某些人来讲却是危险的事情.做子女最重要的是什么?不是会打算盘,不是会说英语,不是能背四书五经,而是心中要有父母的存在.我一辈子不敢做坏事,不是惧于法律的威慑,而是怕丢父母的脸.5.作为一个中国人,心中一定要走父母的存在6.对任何人都要尊重,都要诚心相待,都要当做朋友一般7.用心做事得来的经验,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三.随机应变1.一个人为了公家,就是随机应变;为了自己的利益,就是投机取巧2.一个人要经得起全方位的严格考验一个人会做什么样的事情,一定有他的前因后果.这句话很重要,因果关系是永远存在的,只不过他不是直线的,不是物理的,不是像常人所想的一个因一个果,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会有很多变化,这才是我们大家要小心的.3.结果不重要,动机原因才重要有几个人的恩情是我们每个人一生一世都要感谢的:1.人要感谢自己的父母”子欲养而亲不待”2.人要感谢自己的老师,老师是我们领进门的人 3.人要感谢自己的上司4.人一生一世要感谢三种恩情:父母之恩,老师之恩,上司之恩四.患难见真情1.人最需要帮助的,就是落魄的时候2.一个人靠赌博是不可能成功,因为十赌九输3.人生只有一个规律——自作自受.五.福祸相依1,有好就有坏,因为有阴就有阳2.读历史,要从其中看出一些道理来,这样才对我们有帮助3.把别人逼得走投无路,就等于给自己制造困难4.事情太顺,要特别小心5.成全,是一种了不起的美德六.重在朋友1.对一个来讲,常识往往比知识更加重要2.方正之人,人人称羡;敬而远之,成不了事3.圆通是随机应变,圆滑则是投机取巧4.学习历史,应该反复去做各种不同的模拟和假设,这样才能知道哪条路是合适的5.上半夜想想自己,下半夜想想别人七.以诚取信1.一个做大事的人,一定要具备同时处理多件事情的能力2.英雄要爱惜自己,流的游泳的性命去做更大的事情,这样才是真正的英雄3.一出手就命中,这才是中国人的高明策略4.做中国人,要先学会听话,然后再学讲话5.无中生有的夸大奉承,与挖苦嘲笑没有什么两样6.中国人很讨厌被人家拍马屁,但却很喜欢人家制造些浓厚的马屁味道7.性格就是命运,每个人的命运怎样,都是性格在决定着他如何去选择8.合理的利润就应该拿,不拿反而不对,因为那样就没法长久地合作下去了八.大意留祸根1.一定要经过很严谨的考验,才可以完全相信一个人中国人要考验一个人的人品,透过三件事情就可以摸得一清二楚1.喝酒,酒后吐真言2.打麻将,手一摸牌,脸色证明一切3.下棋,怎么下棋知道这个人的涵养有多高2.得到机会以后,需更加小心谨慎,因为往后的路更难走3.请别人帮忙,就要站在对方的立场来考虑问题4.钱只是做事情的工具,而不是生活的目的5.只要没有污点,就不怕人家打击6.处逆境容易,因为小心;处顺境很难,难免大意九.为富要仁1.一个人要跟比自己高明的人在一起,才会有所获2.钱不够时很紧张,多了很麻烦,刚刚好最愉快3.一个人,信誉是最重要的4.花钱去做广告,不如用实际行动使大家口耳相传十.以智取胜借力使力.八个坛子七个盖,盖来盖去不穿帮.以恶制恶1.中国人的高明之处,在于我们不是去解决问题,而是想办法把问题化解掉2.君子没有尽到责任,小人才会猖狂3.读书不是死记硬背其中的内容,而是为了学以致用4.当没有办法改变环境时,就要顺应环境,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十一.先义后利1.遇到问题,要多问问自己,少指责别人2.人的信用是自己坚持出来的3.只要有做好事的心愿,就会走出一条路来4.胡雪岩成功的关键,是先想到义,后想到利5.国家安定,商人才可能做生意6.道理是直的,但是路经常是弯的十二.盛名难副1.对一个人最大的奖赏,就是给他工作的机会2.老板讲得太多,部属就做的很少3.当得到好处的时候,首先要想到的是别人,而不是只顾及自己十三.德业传百年中国人一生努力,一生奋斗,所求的只有三件事:为父母扬名,某家人幸福,为自己积福1.一切来自社会,最后是还给社会“北有同仁堂,南有庆余堂”的由来2.商业竞争的成败,最终决定在经营者本身的修养上当你把问题看成绊脚石的时候,你就开始烦恼了,因为它会阻碍你的前进。
胡雪岩的五点成功秘诀和最大败笔

第三捧场面,会说话,对于 左宗棠,他总是投其所好,说他 爱听的,第一次见面就把左宗棠 给夸晕了。
第四靠行贿。他往往用钱财 打通各个环节,比如浙江的老巡 抚黄宗汉就是被胡雪岩行贿的, 这才有了王有龄的升迁。
第五讲义气。胡雪岩 的义气就是不计损失,舍 得花钱。
胡雪岩的最大败笔
胡雪岩最大的败笔就在于他模糊了政治和商业的界 限,商业的思路是共赢,而政治永远是你死我活,在商 场上,多一个朋友就多一条路,但在官场上,多一个朋 友,也就意味着你多一个敌人。
所以当他把商业的手法用到政治之上,也就加速了 他的灭亡,商人收跑腿费很正常,但政客收跑腿费就是 贪污公款,中饱私囊。
学思用PPT THANKS
胡雪岩的五点成功秘诀和最大败笔
前车之鉴 后车之师
目录
01
胡雪岩的五点成功秘诀
02
胡雪岩的最大败笔
胡雪岩主动拥抱利用官场壮大,这种方式的缺陷是后 台就是命运,后台倒了干的再好也是白搭。
胡雪岩的五点成功秘诀
第一烧冷灶,也就是 雪中送炭,在英雄低潮的 时候去结交,这时候别人 才有可能搭理你。
第二找热门,这时候就得舍得花钱 了,比如何桂清这条线,胡雪岩当时觉 得何桂清有戏升任浙江巡抚,当即拿了 一万五千两银子,资助何桂清。后来左 宗棠也是,光复杭州后,胡雪岩自掏腰 包10万两,解决振兴问题,这让左宗棠 一直念他的好。
剖析“红顶商人”胡雪岩驾驭人才的得与失,老板们学起来

剖析“红顶商人”胡雪岩驾驭人才的得与失,老板们学起来闲来无事,读高阳先生所著的《胡雪岩全传》,竟拍案叫绝,一连多天,爱不释手。
除了对高阳先生的手笔大为叹服以外,对胡雪岩“识人、招人、用人、察人”的本事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难怪有人评曰:为官须看《曾国藩》,为商必读《胡雪岩》。
当然,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胡雪岩平地起高楼,离不开他精妙的用人观,但胡氏帝国轰然倒塌,除了特殊的时运外,也和他用人时的不察也大有关系。
因此,学习借鉴和反思胡雪岩的用人观,对老板们如何笼络和使用人才,加大风险防范也是大有裨益的。
01胡雪岩高超的“识人、招人、用人、察人”术001识人:慧眼识才、舍得风险投资胡雪岩一生发家史的开端,就在于他正确投资了王有龄。
26岁的胡雪岩偶遇候补浙江盐大使王有龄时,因对方囊中羞涩、前途未卜而起了恻隐之心。
胡雪岩说:“我看仁兄骨法当贵,眼下好比虎落平阳,英雄暂陷末路,心里有说不出的难过,一定要拉你一把,方才睡得着觉”。
为此,胡雪岩私挪打工钱庄五百两银子助王有龄进京补实官位。
一方面,胡雪岩资助王有龄,是他为人古道热肠,不忍看到王有龄落魄。
另一方面,反映了胡雪岩高超的识人本领。
他看出王有龄是绩优股,才干惊人,而且有恩必报。
500两银子对于一个打工仔来说,是一笔巨大的风险投资。
但关键时候,胡雪岩相信自己识人的眼光、敢于拿自己的职业生涯作赌注。
事实也证明胡雪岩赌对了,王有龄进京之后官运亨通,一路做到浙江巡抚。
他利用官场上的势力助力他成为江南首富。
可见,老板们在事业的起步阶段,善于识人、找到自己生意上忠诚的合作伙伴是非常重要的。
一旦认定为奇才,不要在乎一时得失,要敢于下本钱进行风险投资。
电视剧《红顶商人胡雪岩》剧照002招人:投其所好,多手段招纳人才在收服各路人才的过程中,胡雪岩用了很多手段,但其根本就是直指人心、投其所好,解决人才们的后顾之忧。
如胡雪岩收服刘三才的故事就很精彩。
虽然刘三才是个浪荡子,但他的底线是绝不出售手中祖传秘方,梦想是重开刘家老药店。
胡雪岩为何下场那么惨?因为他犯了商场的大忌

胡雪岩为何下场那么惨?因为他犯了商场的大忌胡雪岩一路走来都比较顺利,但却在最后栽了大跟头,无力回天,抑郁而终。
人生要随着自己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不断地进行阶段性的调整,有时候优点和缺点也是相互转化的。
胡雪岩失败的几大原因:(一)他缺乏宏大的眼光和总揽全局的气魄他缺乏宏大的眼光和总揽全局的气魄,凡事只关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没有意识到自己有那么大的影响力。
而且胡雪岩成功后太自大,以至于听不进别人的劝。
母亲就曾经和他说过:儿子啊,你不要老想着赚钱,你赚这么多钱干嘛。
王有龄仿佛看出了一些端倪,也很实在地对他说过:福兮祸所倚,小心驶得万年船,当事情越顺利的时候,越要战战兢兢,小心谨慎。
他最大的问题就是听不懂左宗棠的话中话。
左宗棠告诫他,就算你不为功名,为了明白道理,也要多读些书。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二)他没有深刻意识到政界和商界的本质差别他没有深刻意识到政界和商界的巨大差别。
胡雪岩实际上是左宗棠和李鸿章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那个时候,胡雪岩依靠左宗棠的同时,也是左宗棠非常关键的钱袋子。
而李鸿章恰恰就是看准了这一点,于是和盛宣怀联手,一起做掉了胡雪岩,最终影响了左宗棠的资金运转。
两大职场巨擘斗法,遭殃的往往都是旁边的小兵。
而且左宗棠并没有真正把胡雪岩当作是自己人,在胡雪岩遭难时,他并没有全力相救。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三)没有把家安顿好,大后方不稳定胡雪岩成功之后非常高调非常豪放,他大兴土木,骄奢淫逸,难免引来别人的非议和嫉恨。
说实话,最后的失败也是他自作自受,咎由自取。
天道忌满,人道忌全,上天损有余而补不足。
要知足常乐,适可而止,要学会让利于别人,而不要贪多求全,而只有守分,才会知足。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清代七百名人传·胡光墉传》记载:胡雪岩修建“第宅园囿,所置松石花木,备极奇珍。
姬妾成群,筑十三楼以贮之”。
“大起园林,纵情声色,起居豪奢,过于王侯,骄奢淫逸,大改本性。
读胡雪岩的启示个人领悟

二).珍惜机会
还是金华火腿行,胡雪岩不管是杂粮行。还是最后到钱庄,对自己所拥有的工作都格外地珍惜。非常清楚地认识到老板给他最大的奖赏,就是给他工作的机会,老板对他最大的恩惠,就是给他提供表现的平台。一个人好好的工作,勤奋的工作,其实最大的收益者是自己。珍惜机会的方式,就是不管在哪个地方,都非常地守规矩,而且在工作上做到只求耕耘,不求收获。正因为这样,给老板和同事都留下了一个很好的印象,才能够在事业上有所发展。
这与本书中“做事必先做人”道理是相一致的其实在学校就一直倡导“先学做人后学技艺”办学理念。
要吸取胡雪岩成功的经验:踏实做事、诚信做人、不计较个人得失、学会思考不断学习,再者。增强自身各方面的素质。从做好每一件小事开始,从善待身边的每一位学生开始。
三、反思重构
来说明胡雪岩“看人总是往好处去看”人生哲学,本书中列举了一些典型的事例。这对我有很大的启发。常言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只要是人,身上就难免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毛病。因此,作为我这些教育工更应看到别人的另一面,要能从别人的不好中看出好来。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有一个豁达的胸怀。现实生活中,不排除会有可能遇到这样一种人:误解你妒忌你排挤你无中生有造谣、中伤你甚至是想方设法陷害你对你来讲,这本来是件坏事,但当你遇到这样的人、这样的事时,只要换一个角度去看这个问题,不要把它当成是坏事,而看成是对你一个考验,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
读胡雪岩的启示个人领悟
一、认同的观点
对胡雪岩这个历史人物有了深刻的解。胡雪岩他能够成功,通过看这本Biblioteka 。有三个原因,很值得我去仿效,去学习。
胡雪岩失败的真正原因胡雪岩传人物介绍

胡雪岩失败的真正原因胡雪岩传人物介绍做官要学曾国藩,从商要学胡雪岩,做人要学杜月笙。
胡雪岩白手起家,从一个钱庄小伙计做起,后来自己当老板,经营钱庄、当铺、药店、生丝,还有军火、枪支等,财源达三江,生意遍天下,用30年时间做成了中国首富,同时还涉足官场,步步高升,官居二品,头戴红珊瑚,身着黄马褂,成为晚清最著名的红顶商人。
然而,这样一位商界奇才,最后却被晚清名臣李鸿章用阴谋手段整垮,几乎是死在了李鸿章的手里。
那么,这样一位官场、商场都如鱼得水的巨富,怎么会被同朝为臣的李鸿章给算计了呢?这,得从李鸿章和左宗棠的恩怨说起,推之向前,更得从胡雪岩的艰苦创业和发家致富说起。
一、银子是用得完的,朋友才是一辈子的事。
胡雪岩(1823-1885),名光墉,字雪岩,出生于安徽绩溪,13岁移居杭州,在钱庄里做伙计。
说到胡雪岩的发家,不得不从一个落魄书生王有龄说起。
王有龄是个官二代,但因为父亲早逝,他举业未成,十分潦倒。
王有龄虽然潦倒,但架子却不小,经常两眼朝天,让很多人讨厌。
唯独胡雪岩,不但对王有龄不反感,反而格外关心。
有一次,二人喝酒聊天,王有龄告诉胡雪岩说,他父亲在世时,曾帮他捐了一个“盐大使”,由于没有钱到京城打点,故一直没能补缺。
王有龄说,假如有机会运作,他不想做盐大使,想改捐个知县,因为盐大使没什么意思,但知县虽小,却是一县的父母官,能杀人也能活人,可以借机好好做一番事业。
这句极有见地的话,让胡雪岩肃然起敬。
胡雪岩问进京打点要多少钱?王有龄说,白银500两。
第二天,胡雪岩便交给王有龄一个包裹,里面是500两银子。
二人素昧平生,这让王有龄大感意外,他问胡雪岩为什么对他这么好。
胡雪岩说:“朋友嘛!我看你好比虎落平阳,英雄末路,心里说不出的难过,一定要拉你一把,才睡得着觉。
王有龄被感动得泪流满面。
因为胡雪岩自己并没这么多钱,这是他从钱庄里挪借的,如果王有龄到时还不了,胡雪岩不仅饭碗,就是身家性命都要栽在这件事上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胡雪岩的成功之道及失败教训胡雪岩,这个名字想必对很多人都不陌生,尤其对商界人士更是熟悉不过了。
历经一百多年,他的名字依然在我们的心中记忆犹新、念念不忘,这不仅是由于他在当时的商界风靡一时,更由于是他当年的那种忧国忧民、开仓济世的情怀跟敢于与洋人斗争的爱国精神。
虽然,在胡雪岩末年的时候事业崩溃,最后连家也被炒,但其留下的物业现在看来依然规模庞大,比如胡庆余堂就有着“北有同仁堂,南有胡庆余堂”的美誉。
胡雪岩,他可是一个时代的传奇人物。
从一个一无所有的放牛娃到富可敌国的杭州首富,又在仅仅三年的时间里跌回原形、一贫如洗,最终在62岁时郁郁而终。
在其短短的一生中,涉及的行业较多且规模较大,包括丝行、典当行、房地行、钱庄等。
在当时,被人民称为“胡大善人”、“胡大财神”等美誉。
而直到现在,我们也有“古有陶朱公,今有胡雪岩”的说法。
可见,胡雪岩的一生对我们的影响是较深的。
通过连续几天的时间,终于把连续剧《红顶商人胡雪岩》看完,结合曾仕强教授在百家讲坛节目主讲的《胡雪岩的启示》及相关资料进行总结,得出了以下的一些相关结论。
首先,我们先来探讨一下胡雪岩的成功之道。
在其事业的发展阶段,可谓是蒸蒸日上、势如破竹,就这样一度成为商界的红人。
他为什么能够在其事业上如此顺利呢?我想离不开一下的一些关键因素。
我们说,一时的成功很可能是因为机遇,但长期的成功总不能归咎于机遇吧!所以,我们就可以思索,探究其成功的原因就必须得从胡雪岩本身的修养说起。
下面我自己简单的归纳了一些其本身具备的几种修养。
一、良好的价值观,钱只是生活工具而非生活目的。
在胡雪岩的言行举止中,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像战后的那段时间,胡雪岩给百姓免费送粥送药,为此还专门设立了胡庆余堂。
我们也可以从胡雪岩的话语中可以看出,比如在其去上海的船上,就跟罗四姑娘讲赚了钱之后就是要大把大把的甩出去。
在这世上,有些事确实就是那么奇怪。
“有心种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我们一味刻意的追求某种东西,那这种东西就偏很难让人得到,因为这种东西很多人都在追求。
譬如,权利、金钱、名份等。
相反的,我们抱着一种平常的心态去追求这个东西,得起来就会比较得心应手。
我想,那就是“无欲则刚”的道理了()。
二、言必行的信用,说出的话就要绞尽脑汁去实现。
这一点,胡雪岩在其没落之后表现得更是淋漓尽致。
在其明白自己陷入危机无法东山再起的时候,他依然用自己的行动来兑现自己对客户的承诺。
在这一过程中,他对自己的要求是不仅要把它做好,而且要把它做的更好。
之前,客户兑银是自己来钱庄,而现在他是自己把钱送给客户。
这种举动,不得不让所有人为之感动。
信用是我们的第二生命,一个人活着没有了信用,就失去了与别人交往的基础。
胡雪岩在其生意生涯中,拥有庞大的合作伙伴跟客户群,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言必行的信用。
信用一旦缺失,生意就无从谈起,胡雪岩读透了这个道理。
三、敏锐的洞察力,识时务者为俊杰。
胡雪岩头脑灵敏、眼光敏锐那是无可否认的。
在几次大的社会动荡中,他都能够把握好时机,利用其来做一把大的买卖。
战乱之后必有瘟疫,他就趁机给老百姓送药,既造福于百姓又塑造好口碑;战乱之后百姓饥荒,他也借机开设典当行,他深明“典当行是穷人的银行”这个道理;借当时的时势大搞洋务,并从中谋取利益等等。
我们常说,“成功,一半靠努力,一半靠机会”。
机会来临了,我们是否能够把握得住,首先就得靠是否具有敏锐的洞察力来发现它。
否则,机会也只是擦肩而过罢了。
四、宽广的人际圈,处处与人广结善缘。
无论在政界,还是在商界,胡雪岩都与别人建立了良好的人间关系。
不仅如此,更令人感到钦佩的是,他对平民百姓的那种友善与关爱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那种人缘。
无可否认,在他认识了王有龄、左宗棠、古应春等人后,对他的生意是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的。
不管是过去,还是在现在,人际关系在创业的道路上都显得无比的重要。
可能很多人都对此深有感慨,你用尽全力使劲向前爬,不如别人在前面轻轻拉你一把。
要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那还要得有一套有效的方法。
在生活当中,那些人缘较好的人,往往具有自己的一套交友法子。
具体是什么法子最有效,那就得看具体的情况了。
但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和气”。
我们不要把有些事情看得太执着,在别人有过错的时候,且用宽容的态度来看待。
俗话说得好,“得饶人处且饶人”。
五、换位思考,前半夜想自己后半夜想别人。
在胡雪岩的一生当中,之所以那么多人对其有恩,是因为之前他们曾受惠于胡的帮助。
我个人认为,那是胡雪岩最大的亮点,也是我最值得钦佩的一点。
很多时候,他为了帮助自己的朋友,自发的给予支持并尽自己的所能去做好这件事。
这方面的例子,更是数之不尽了。
比如成就古应春的对七姑娘的追求,帮助刘不才赎回当品,帮助王有龄购买军饷等等。
胡雪岩所作的一切,很多都得到了回报,而那些回报恰恰表现在他的生意场上,使得他的生意蒸蒸日上。
胡雪岩之所以那么舍得为别人付出,是因为他明白“欲有所取,先有所予”这个道理。
六、专注勤奋,一分收获源于一分付出。
表面上看来,胡雪岩整天都是跟人吃吃喝喝的。
但是,我们首先得明确一种观念,交际本身就是商人的工作所在,吃吃喝喝是交际的一个平台。
我们也可以从侧面来看看,胡雪岩有家有室他何不整天在家陪母亲带女儿?胡雪岩拥有家资万贯何不整天沉醉于赌博玩乐?胡雪岩娶有十二房姨太太他何不整天沉迷于女色之中?我们看到的是,他整天东奔西跑、忙上忙下的。
胡雪岩把他一生当中最大的精力都专注于他的事业上去,而把其他的东西看看很淡。
事业几乎是他的全部,他的所为几乎是为了事业。
七、镇定冷静,时时抱有一颗稳重老练的心。
一生路上难免遇上种种困难,谁也不例外。
在一些本来就非常刺手的场面,一句言语、一个举动都可能使事情发生重大变化。
这时候,镇定冷静的心态就显得异常见效了。
发生在胡雪岩身边的事情,他总是能够冷静的给予处理。
比如,王有龄得罪了官大人,胡雪岩的出来才使得事情得以解救;七姑娘要自寻死路,胡雪岩的出来才使得事情得以平息;沙船帮极力抗议,胡雪岩的说话才使得事情如愿发展……就连最后,胡雪岩发现自己已无力回天的时候也表现得异常冷静,将应该做的事情全部安排妥当,至死也不给别人造罪。
镇定冷静的态度使得胡雪岩在其事业上少做错事,少走弯路。
所以,他事业的成功也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这颗稳重而老练的心。
八、用人有道,不拘一格降人才。
我们知道,陈世龙是个沉迷不醒、沉溺玩乐的赌徒,刘不才也是个死性不改、禀性难移的赌徒。
后来,他们在跟了胡雪岩之后,那些以前的坏习惯就改掉了,而且还成为了胡雪岩的得力助手。
每一个人都有优缺点,就看是否能够扬长避短的利用。
胡雪岩就在这方面表现得非常出色。
九、胸襟宽广,宰相肚子能撑船。
胡雪岩在其一生当中施舍无数,无论是对穷困人家,还是对官宦人家,出手都是大笔大笔的。
就算我们把他的施舍当做是积德行善,是他富有之后应该做的事情;也就算说他的给予是与他人建立人际关系,是他从商经营应该做的事情。
但我们也可以看出,他的胸襟宽广是绝无二话的。
在他遭受李鸿章等人的攻击,自己的基业眼看就要没落的时候,他的朋友、家人都在为他鸣不平,而他却没有埋怨那腐败的朝廷跟沉睡的官员。
他反而用言语自嘲,说朝廷以前赏给自己的是黄马褂而现在赏给自己的是炒家的兵。
可见,胡雪岩的胸襟是何其宽广的。
这九个因素是跟胡雪岩本身相关的内在条件。
也就是说,这些是他成功首先得具备的一些前提条件。
但他的成功仅仅是靠他的内在修养是远远不够的,那还得借助于外部的条件。
而那些外部的条件将会给胡雪岩带来帮助呢?我就自己的观点,紧接着继续探讨胡雪岩成功的外部条件。
十、别样广告,塑造自己的金字招牌。
我们知道,胡雪岩在战后给老百姓施粥送药。
那表面上是在为老百姓排忧解难,但其实质却起着另外一种效果,那就是他的那一举动被世人传为美谈,从而为自己做了最好的一个广告。
事实上,有时我们刻意花钱去做那些商业上的广告,其效果还不如人们对其的舆论评价明显。
施粥送药,不仅使自己的客户了解自己为人,也使自己的合作伙伴了解自己为人,从而赢得更多人对自己的信任。
可见,施粥送药这个葫芦上卖的还有另外一种药。
另外,胡雪岩非常讲究面子。
这点,从他家人的评价中就可看出。
而他的解释是,现在生意做大了,交往的人很多都是有头有面的人,我不能给别人丢架子。
下面就简单例举招待宝二爷一例说说。
胡雪岩为了向洋人借债一事得到清廷的支持,他不惜重金与时间的宝贵带宝二爷到杭州游玩,还为此修建了一个诺大的花园。
就为宝二爷的一句话,他讨了十二房姨太太。
十一、生财有道,巧用手上元宝返利。
胡雪岩的能力是一流的,他那灵敏机智的头脑是无人能比的。
他的伙伴也为此常常称赞胡雪岩,说实在令自己不得不佩服。
在胡雪岩手上的钱,他不会让它闲置着,而是用来有用的地方,尽可能地用“钱”来生“钱”十二、官商合作,取对方之长而利已。
在胡雪岩结识了王有龄、左宗棠之后,他们对胡雪岩的帮助是非常大的,而胡雪岩对他们的帮助也是非常大的。
他们这样借势而行,使得彼此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就连现在,我们对此还应有所感激。
假如胡雪岩不为左宗棠筹备军资购买枪支,今天新疆很可能就被瓜分出去。
但在这里需要明确的是,他们这样并不是官商勾结,而是彼此帮助。
因为我们可以从其中的一些例子可以看出,他们的合作并没有损害公共的利益,没有存在损公肥私的现象。
相反的,他们之间是彼此促进。
胡雪岩一生凭着自己才智,在中年的时候事业如日中天,成为富可敌国的巨商富贾,还被别人称为“胡大财神”、“胡大善人”的美誉。
但在其后的三年时间里,他又从一个杭州首富一度沦落为一个平民百姓。
最后,甚至走投无路、郁郁而终。
一个一直顺势的商人,怎么就这样传奇般的直跌人生低谷呢?这其中的道理,不得不让人有探究其中缘由的欲望。
经过简单的分析,我自己认为,胡雪岩的失败可以从表面原因和内部原因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表面原因:资金周转不灵导致现金流断裂在胡雪岩的事业发生危机时,胡雪岩的总资产总达4000万两白银,而其总负债只有800万两白银。
从这个角度看,胡雪岩自己的所有者权益远远大于零,他怎么会造成自己的企业相继倒闭呢?但事实并没有与人的想象相符,就在他挤压着价值2000万的生丝时,他的钱庄受到舆论的影响,相继发生了挤兑,使得钱庄发生了现金流的断裂。
而就在此时,他的生丝又甩不掉,只能眼看着事情的发生而无济于事罢了。
内部原因:胡雪岩充当左李之争的牺牲品一直以来,李鸿章跟左宗棠由于政见不和,两人彼此勾心斗角。
而胡雪岩作为左宗棠的得力助手,李鸿章要想打垮左宗棠就要先打倒胡雪岩这座大靠山。
于是,便有了下面的“倒左先倒胡”的举动。
无可否认,政界是危险的。
就连左宗棠都斗不过李鸿章,胡雪岩怎么跟李鸿章斗呢?结果可想而知,胡雪岩肯定是输得很惨的。
在李鸿章等官方势力和洋人打压的双重打击下,胡雪岩的钱庄发生了挤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