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奥数思维训练导学案第7讲:规律数龙导学案通用版(含答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找规律—图形与数字的变化规律》导学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表找规律导学案
学生每日提醒
~~~~~~~~~~~~~~~~~~~~~~~~~~~~~~~~励志名言:
1、泰山不是垒的,学问不是吹的。
天不言自高,地不语自厚。
2、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
先学爬,然后学走。
3、星星使天空绚烂夺目;知识使人增长才干。
4、宽阔的河平静,博学的人谦虚。
秀才不怕衣衫破,就怕肚子没有货。
5、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
请教别人不折本,舌头打个滚。
6、心专才能绣得花,心静才能织得麻。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7、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一艺之成,当尽毕生之力。
8、只有努力攀登顶峰的人,才能把顶峰踩在脚下。
困难是人的教科书。
9、学问渊博的人,懂了还要问;学问浅薄的人,不懂也不问。
10、世界上三种东西最宝贵——知识、粮食和友谊。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7 找规律 练习课 》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7 找规律练习课》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7找规律练习课》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发现和体会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和认识了一些基本几何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拓展,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但是,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发现和体会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4.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数学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和体会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2.难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以及将规律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操作、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游戏教学法:通过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发现和体会数学规律。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生动有趣的课件,辅助教学。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有关找规律的图片、卡片等素材。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投影仪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有关找规律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呈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如:数字的排列规律、图形的变换规律等。
一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7找规律第1课时找规律(1)|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7找规律第1课时找规律(1)|人教新课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数学的“找规律”部分,具体是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找规律(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们能够发现并理解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找出规律。
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并理解规律。
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了一些图片和卡片,用来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学生们需要准备一张白纸和一支笔,用来记录自己的想法和发现。
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学生展示一些图片,比如一组水果或者动物,让学生们观察这组图片,看看有没有什么规律。
2. 例题讲解:我会给学生出示一些例题,比如“给出三组数字,让学生找出每组数字的规律”。
我会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找出每组数字的规律,并让学生们尝试用语言表达出来。
3. 随堂练习:我会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完成。
这些练习题会让学生们通过观察和分析,找出规律。
4. 板书设计:在课堂上,我会根据学生的回答和我的讲解,板书出一些规律。
5.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是“找规律”,我会给学生出示一些数字或者图片,让学生找出其中的规律,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答案不唯一,只要合理都可以。
6. 课后反思:课后,我会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们是否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找出规律,并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
同时,我也会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找规律的方法。
7. 拓展延伸:除了课堂上的学习,我还会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找规律,比如观察天气的变化、时间的流逝等,让学生们明白,找规律不仅仅是一种数学方法,更是一种生活技能。
这就是我对于一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7找规律第1课时找规律(1)的教学设计和思考。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学设计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1. 实践情景引入:在这个环节中,我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们观察和找出规律。
2024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课课练第7单元 找规律教案

2024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课课练第7单元找规律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7单元“找规律”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想、归纳等活动,发现简单的数学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数字规律、图形规律和数量规律,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引导他们通过合作、交流、探究,发现规律,体会数学的价值。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观察、操作和表达能力,但对于找规律这类问题,可能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引导,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规律,逐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想、归纳等活动,发现简单的数学规律。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规律。
2.难点:引导学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发现规律。
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教具和学具,如数字卡片、图形卡片、实物等。
2.设计好教学课件,便于展示和引导学生观察。
3.准备一些有关规律的题目,用于课后巩固和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有趣的数字和图形,引导学生观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展示一个由数字1、2、3、4、5组成的序列,让学生找出其中的规律。
2.呈现(10分钟)呈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数字规律、图形规律和数量规律。
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初步了解规律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动手操作,尝试找出给定数字或图形中的规律。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呈现一些有关规律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一年级数学奥数思维训练导学案:图形代数导学案通用版(含答案)

一年级数学奥数思维训练导学案:图形代数导学案通用版(含答案)x学习目标1.感知图形代数,根据实际情况用分拆法进行猜数,检验,体验简易方程的优势。
2.锻炼和提升孩子的数学思维条理性。
利用猜想与验证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掌握用分拆法猜数,检验的基本技能。
3.培养对数学的感悟能力和灵活的创新性与挑战性的技巧,体验验证猜想成功后的快乐与自信。
重点:根据实际情况用分拆法进行猜数,检验,体验简易方程的优势。
难点:利用猜想与验证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掌握用分拆法猜数,检验的基本技能。
预习案任务一:复习旧知1、一起来玩数数游戏。
根据前两个图的规律,在第三个图中填上适当的数。
我的疑惑在本次课程学习中的困惑与建议填写在下面,与同学交流后,由组长整理后并拍照上传平台讨论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案一、自学释疑任务一:你知道下面图形表示多少吗?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猜猜下列图形代表什么数字?1、①10可以分成1和9。
所以是9。
②7可以分成2和5。
所以是52、①用减法:10-8=2②用减法:6-3=33、①想数的组成:5和5组成10。
②想数的组成:9和0组成9。
探究点二、谁大谁小?在圆圈内填上">"或"<"。
1、①左边小鸡代上一个数字8,算出左边是0。
②如果右边也是O的话,右边小鸭就是6,所以填>。
2、①左边圆柱体代上一个数字1,算出左边是4,②如果右边也是O的话,右边正方体就是7,所以填<。
探究点三、填一填1、①代入法:给图形"戴帽"②5-4+3=42、①第一步:相同图案最好猜。
5+5 =10。
②第二步:把5代入第二个算式,9-5=4。
2021年春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7 找规律

教材简析:本单元主要教学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等差数列和数组的规律,并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找规律的内容其实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有所涉及,如在一年级上学期的时候通过1个1个地数数、2个2个地数数、5个5个地数数,体验并描述数数过程中的规律;通过整理20以内的加法表,探索计算中的规律;在认识图形中,也渗透了简单图形的排列规律等。
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猜测等活动,使学生发现图形或数字排列的简单规律,理解规律的含义并能描述和表示规律,同时会根据发现的规律进行推理,确定后续图形或数字的排列方式。
2.在发现规律、描述和表示规律以及简单应用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数学表征能力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感受规律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初步培养学生欣赏数学规律美的意识。
课时分配:(1)找规律(1) 1课时(2)找规律(2) 1课时(3)找规律(3) 1课时(4)练习课1课时教法与学法: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数学内容和教材的编排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突出教学的趣味性,体现教学的开放性,把握教学的重点,控制好教学的“度”。
第1课时找规律(1)课题找规律(1) 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在教学中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
通过摆学具、涂色、小组活动等学习方式,把知识进一步拓展,从而让学生创造出不同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在教学中,把知识进行拓展,让学生都纷纷列举出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
通过找生活中的规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学习目标1.理解规律的含义,能描述和表示规律。
2.能根据发现的规律进行推理,确定后续事物的排列方式。
3.感受数学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发现和欣赏数学的美。
学习重点理解规律的含义,能发现简单事物的排列规律。
学习难点确定事物的变化规律。
学前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
一年级数学下导学案---找规律—变化规律

导学步骤
具体内容
复备栏
1、导
多媒体出示:一串美丽的珠子
有一串珠子,不小心被弄断了,丢失了一颗珠子,你知道丢失的是哪一颗珠子吗?请你猜猜看。
2、学
投影出示例5图
自主观察例题图,这串美丽的手链掉了2颗珠子,仔细观察这串手链是按怎样的规律穿的。
用小圆片把手链的规律摆给同桌看。
3、展
挑学生上台汇报展示手链的排练规律。并全班交流。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表找规律导学案
学校
班级
一( )班
主备人
参 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人
审核人
课 题
找规律—变化规律
课时—总课时
4-4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推理出失误的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 难 点
运用排列规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课前预习
书上第88页做一做。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准备
多媒体、投影仪、小圆片
4、讲
投影出示例5图
这串手链是按2颗○、1颗●、2颗○、1颗●。。。。穿起来的。
○ ●
○ ○
● ○
○ ●
○ ○
● ○
5、练
1、练习二十的第4题;
2、练习二十的第9题。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收获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变化规律
○ ●
○ ○
● ○
○ ●
○ ○
● ○
课后反思:
一年级数学奥数思维训练导学案:数的排列导学案通用版(含答案)

一年级数学奥数思维训练导学案:数的排列导学案通用版(含答案)x学习目标1.感知有序排列,根据实际情况比较与排列,体验有序排列的思想。
2.锻炼和提升孩子的数学思维条理性。
利用用大于号和小于号排大小,掌握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有序排列的基本技能。
3.培养对数学的感悟能力和灵活的创新性与挑战性的技巧,体验有序排列的整齐与规范。
重点:根据实际情况比较与排列,体验有序排列的思想。
难点:利用用大于号和小于号排大小。
,掌握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有序排列的基本技能。
预习案任务一:复习旧知1、猜一猜,绿叶挡住的是什么数?我的疑惑在本次课程学习中的困惑与建议填写在下面,与同学交流后,由组长整理后并拍照上传平台讨论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案一、自学释疑任务一:用数字卡片0——20排一排,写一写(1)从小到大排列(2)从大到小排列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用数字卡片0——20排一排,写一写(1)单数从小到大排列(2)双数从大到小排列探究点二、把数字5,6,11,15,9,8,0,2,20,10按要求分别排列。
1、按位数不同排列。
方法:不重复,不遗漏,写一个,划掉一个。
2、按单数、双数排列①个位上是1、3、5、7、9的是单数。
②其余的是双数。
探究点三、把下列卡片按得数从大到小排列。
①先算出得数,标出来。
②按得数排列,写原始算式,用“>”连接。
探究点四、圈出下列数字中与众不同的那个。
1、12、13、14、15、16、17、20①我用数数法,12-17每次多1;"20"比17多3,与众不同。
②我看十位数字,12-17十位数字都是1,"20"的十位数字是2,与众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数学奥数思维训练导学案第7讲:规律数龙导
学案通用版(含答案)x
学习目标
1.感知数的排列规律,根据实际情况把数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体验递增递减的归纳
思想。
2.锻炼和提升孩子的数学思维条理性。
利用看邻数,,求相差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掌握
标出相差数的基本技能。
3.培养对数学的感悟能力和灵活自主设计的创新性与挑战性的技巧。
重点:根据实际情况把数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体验递增递减的归纳思想。
难点:培养对数学的感悟能力和灵活自主设计的创新性与挑战性的技巧。
预习案
任务一:复习旧知
1、一起来玩数数游戏。
(1)男生数数:从1开始数20以内的单数。
(2)女生数数:倒着数20以内的双数。
我的疑惑
在本次课程学习中的困惑与建议填写在下面,与同学交流后,由组长整理后并拍照上传
平台讨论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案
一、自学释疑
任务一:自己设计三条“数龙”。
任务二:按规律填一填。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数字接龙,下面“数龙”各有什么规律?请你填完整。
①初步感悟是单数数列。
②观察数是越来越大还是越来越小
③在箭头上标出相差的数(+2)
探究点二、数字接龙,下面“数龙”各有什么规律?请你填完整。
①初步感悟是递增数列。
②在箭头上标出相差的数(+1、+2、+3、+4、+5)。
探究点三、找规律,照样子再编三组。
①初步猜想左右两数相加等于中间的数,即1+6=7。
②再次验证2+6=8。
③5+4=9
探究点四、找规律,完成以下"数龙"。
①找相邻数,标出相差数"一2"。
依次填16,12,10。
②先算13-7=6,6的一半'是3,相邻两格相差数是3。
依次填10,16,19,22。
探究点五、思考总结
数列规律歌
数列规律,先看相邻,
从小到大,每次多几?
从大到小,每次少几?
标相差数,规律明显。
随堂检测
1、在框中填上合适的数字,完成10的分拆游戏。
2、找规律,在框中填上合适的数。
3、按规律填数。
(1) 2、 4、 6、()、 10、()(2)20、15、10、()、0
(3)1、2、3、5、8、()
(4) 1、2、3、2、5、2、7、()、9、()(5)3、()、9、()、15、18
(6)3、4、6、9、()、()
4、玩三角,找规律,填数字。
5、跳格子,找规律,填数字。
我的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参考答案随堂检测
1、
2、
3、
4、
5、。